1. 談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1、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正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後,列強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加緊資本向全球輸出的歷史時刻。中國的國家和社會狀況不僅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善,反而延續和加劇了19世紀中葉以來列強環伺、中央空虛、地方割據的局面。
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0年代~1940年代末)
(1)國民革命與北伐戰爭階段(1924—1927年);
(2)土地革命戰爭階段(1927—1937年);
(3)全民族抗日戰爭階段(1937—1945年);
(4)解放戰爭階段(1945—1949年)。
經過28年的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這是一個使命型政黨通過黨內思想、組織建設高度一體化,黨外成功爭取最大民意支持,順應和利用國際局勢,積極實踐新民主主義理論、戰略與政策的結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至今)
(1)過渡時期:即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以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為標志,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隨後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2)撥亂反正:「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撥回經濟建設軌道,不僅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時期的總任務,而且開始了被視為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開放進程;
(3)繼往開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事業,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的內涵,朝著「兩個百年」目標,即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全國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建國一百年時建成中等發達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繼續前行。
2.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產黨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採取資產階級民主派沒有採取的依靠廣大群眾的革命方法,推動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
1946年6月底,國民黨統治集團,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挫敗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並轉入戰略進攻。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廣大農民踴躍支援前線。
3. 怎樣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
1、通過學習黨史來學習黨內外偉大先驅的事跡,了解他們的奮斗史,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當代史中的貢獻2、了解黨的理論發展史,黨的發展過程,理解當代黨的大政方針政策3、通過學習黨史可以間接學習社會史、文化史等等,拓寬自己的視野4、中國共產黨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通過黨史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國文化。
4. 如何正確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
什麼是我們黨的歷史?其基本內涵是什麼?2010年頒發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黨的歷史,是黨領導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是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經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發展壯大的歷史。」對此我們進行了一個概括,叫「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而這「三個歷史」則構成了黨的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
「不懈奮斗史」是黨的歷史的主體。翻開黨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在總結中國革命成功經驗時曾強調指出:「有無群眾觀點是我們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共產黨的路線就是人民的路線」。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從挫折中的奮起也能說明這個問題。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我們黨面臨極大危險。毛澤東在七大預備會議上指出:「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當中,黨員的最高數字不超過六萬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籃雞蛋一樣摔在地上,摔爛很多,但沒有都打爛,又撿起來,孵小雞。」
「理論探索史」是黨的歷史的靈魂。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一個是獨立的工人運動的發生。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時,我們黨寫在自己旗幟上的理論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劉少奇曾說我們黨早期理論准備不足,這是我們黨的缺陷。但是,到了黨的七大時,我們黨有了自己的思想理論成果,在黨的旗幟上,寫上了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後,我們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到黨的十五大,我們黨在旗幟上又寫上了鄧小平理論,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我們黨又在旗幟上先後寫上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並善於進行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自身建設史」是黨的歷史的紅線。特殊的國情,決定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必須有「特殊的政黨」來領導。在舊中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社會里,在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村根據地的環境中,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辛亥革命後,在中國政壇出現了大大小小200多個政黨和政治團體,以至於有一個史料記載,當時在北京,人們相互見面,不是問一聲吃飯了沒有,而是問你加入了什麼黨派。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13個代表,沒有一句話的新聞報道,開會時暗探闖入,使會議中斷,被迫轉移到嘉興的南湖繼續開會。當時代表平均年齡28歲,毛澤東這一年的年齡就是28歲。就是這樣一個政黨的成立,成為中國歷史開天闢地的大事件。美國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在一本研究著作中曾講到,在大革命時期,中國國民黨也是蒸蒸日上的、充滿活力的黨,但是,很快腐化了,人心轉向了中國共產黨。事實證明,中國的山溝溝里不僅能夠創造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而且能夠鍛造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毛澤東同志曾豪邁地把黨的建設稱之為「偉大的工程」。改革開放後,我們將之稱為「新的偉大工程」。當年毛澤東曾將黨的建設列為我們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今天我們要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依然在黨。
從一定意義上說,黨的90年「不懈奮斗史」,就是中華民族在黨的領導下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黨的90年「理論探索史」,就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並創新理論的歷史;黨的90年「自身建設史」,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黨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不斷鍛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領導力量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闡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價值追求,展現了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人民謀福祉的博大胸懷,高高豎起了把各族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的鮮艷旗幟。
5. 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都有哪些認識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1.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
2.
1918年4月,毛澤東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1919年7月,李大釗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周恩來和郭隆真等人組織了「覺悟社」。當時,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釗和陳獨秀。
3.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4.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5.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6.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7.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
6. 黨的發展史是怎麼樣的
黨的發展史是: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
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在此前後,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決定採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
(6)如何黨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國家治理的核心智慧,是走適應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國情發展的治理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層面,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最佳平衡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中國經濟治理的奇跡在於,它既避免了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放任無序,又避免了蘇聯後期經濟發展道路的封閉僵化。
政治層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實行協商民主,發展基層民主,注重下情上傳和民意反饋,不搞盲目民主化、過度福利化的民粹主義。
7. 如何學好黨史
1、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回溯黨史和新中國史可以看到,只要自覺遵循和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就進步,理論就創新,組織就壯大,黨和人民的事業就能夠取得巨大成就。
2、不斷深化對初心和使命的認識和理解:
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從歷史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
3、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
黨史、新中國史,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4、在學習中練就高強執政本領:
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只有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把我們黨自身建設好,才能確保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才能成功應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
(7)如何黨的歷史擴展閱讀
學習黨史的意義:
1、加強黨員幹部對黨史的學習, 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需要。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黨的戰鬥力,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學好黨史國史有助於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黨史國史包含黨的建設歷史,同時加強黨史國史的學習又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建黨以來黨的建設發展歷程,對於端正黨的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必修課」
8. 黨的歷史簡介100字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創建於1921年7月23日[1],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
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至今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在中國大陸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執政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
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9. 關於共產黨的歷史
共產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至今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在中國大陸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執政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 黨的歷史簡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