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通五山歷史悠久,形成距今約多少年的歷史
南通五山(狼山、軍山、劍山、馬鞍山、黃泥山)距今有3.5-4億年歷史。
㈡ 南通這個城市有多少年歷史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區還是茫茫海域。從漢代以後到公元11世紀,南通地區形成過程中,先後有扶海洲、胡逗洲、東布洲等沙洲與大陸連接,18~20世紀初,又有一批沙洲連上了大陸。四次大規模的沙洲並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漢代,在今如東一帶有一塊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時沙洲與揚州東部沙咀的並接是南通成陸史中的第一次沙洲連陸大並接。這次大並接使揚泰砂咀(舊稱蓼角嘴),向東延伸了50多公里,可達今如東縣長沙以東。當年這里是海陵縣(今泰州市)東境。南北朝時,南通市區一帶有一塊沙洲,稱壺豆洲,後又稱之為胡逗洲。胡逗洲的東邊還有南布洲、長沙、東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後與這些沙洲並接,不斷擴大自己的范圍。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與其西北邊的如皋大陸並連,這是南通成陸史中沙洲連陸的第二次大並接,長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帶。10世紀中期,後周在這里設立通州。11世紀中期,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並接。唐初到五代,長江口有東沙、西沙、東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稱顧俊沙。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東洲和布洲並接後稱東布洲,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後,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古稱宋蓼角嘴,現在南通市的東部范圍大體形成。元末到清初,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此後,海門廳及其以東、以南的沙洲,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並接。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南通的行政建制隨著南通古代漁、鹽業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南通的古代經濟逐步繁榮,居民聚落隨之出現,南通歷史上的縣級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區以縣為最高地方行政單位,五代以後曾設有路、州、直隸廳、軍、監、縣幾種地方行政單位。如靜海軍、通州路、利豐監等。軍,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行政設置,體現了當年南通一帶的軍事地位。監,是生產性的行政設置,南通的"監"主要管理鹽業生產。明清時的"州"有散州與直隸州之分。明代通州為散州,亦稱屬州,是府的下屬單位,其地位略高於縣。清代雍正以來通州為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其地位與府相當。直隸廳與直隸州地位相同。 東晉安帝統治時期,南通范圍內曾有寧海、臨江、蒲濤、如皋等縣,後又增設海安縣,到周、隋時期這些縣多被撤並。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通州,按其位置來看,由海路北上可達齊燕遼東,南下可抵閩越,沿江南可至三吳,西可到楚蜀。四方通達,因以為名。通州宋代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廢,通州無屬縣,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直隸州,劃如皋、泰興二縣歸通州管轄,這種隸屬關系一直維持到清統治結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海門直隸廳,直屬江蘇省管轄。 1912年,民國政府廢州廳設縣,江蘇通州改稱南通縣,海門廳改稱海門縣;1928年,設啟東縣。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建立蘇中根據地,今南通范圍內曾為蘇中四行政區轄地,民主政府建立縣級政權。1941年初,設立如西縣,1943年在海泰地區設紫石縣。抗戰勝利後,南通范圍內曾為蘇皖第九行政區及一行政區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為如皋縣,改如皋為如東縣。1948年改紫石縣為海安縣。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縣設市,駐南通城,南通市曾為蘇北行署轄市,後又為江蘇省轄市。南通設市後,於金沙鎮另設南通縣。南通范圍內的六縣屬南通專員公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市管轄六縣二區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後,啟東、南通、如皋、海門四縣分別撤縣建(縣級)市,其中,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六縣(市)仍屬南通市管轄。
㈢ 南通有多少年歷史
南通是由長江北岸古沙嘴不斷發育、合並而成,屬長江下游沖積平原。6000多年前,長江水從上游夾帶大量泥沙不斷沉積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陸,並逐漸自西向東、向南延伸擴展。全境地域輪廓東西向長於南北向,三面環水,一面造陸,似不規則的菱形狀。分別由狼山殘丘區、海安里下河區、北岸古沙嘴區、通呂水脊平原區、南通古河汊平原區、南部平原和洲地、三餘海積平原區、沿海新墾區等組成。
所以南通德縣城有6000多年歷史
㈣ 南通歷史文化
南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古文化遺址考證,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境內海安青墩地區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區一帶,五代設郡,稱靜海。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築城,定名通州。宋天聖元年(1023年)改稱崇州,又名崇川。
辛亥革命後,廢州設縣,稱南通縣,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後,劃城區、狼山、天生港一帶建南通市,先後為蘇北行署、南通地區專署所轄,1962年改為省轄市。1983年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
人文薈萃,名賢輩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傳世之作和軼聞逸事。三國名臣呂岱、宋代傑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醫陳實功、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等名人為南通歷史增色添彩。
(4)南通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南通位於江海交匯處,全境為不同時期形成的河相海相沉積平原。可分為狼山殘丘區、海安里下河低窪湖沉積平原區、北岸古沙嘴區、通呂水脊海河沉積平原區、南通古河汊水網平原區、南部平原和洲地、三餘海積平原區、沿海新墾區等。
南通全境地域輪廓東西向長於南北向,三面環水,一面靠陸,呈不規則菱形。地勢低平,地表起伏較微,高程一般在2~6.5米,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平原遼闊、水網密布是其顯著特徵。
南通境內地勢平坦,河溝成網。老通揚運河接如泰運河到沿海出口以南為長江流域,面積5700多平方千米;以北為淮河流域,面積2200多平方千米。
㈤ 南通發展歷程
南通港從1904年建港算起,已有102年的歷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04年-1949年,艱難起步階段。1904年,南通的民族實業家張謇先生在天生港興建了「通宇」、「通靖」兩座木製千噸級碼頭,主要為他創辦的企業運輸原料和產成品,其間倍受戰爭蹂躪,幾經倒閉,到1949年,貨物吞吐量只有3.8萬噸。
第二階段,1950年-1978年,重獲新生階段。經過解放初的私有化改造,1957年成立了南通港務局,1960-1961年建成了南通港港區,南通港從此有了1座3000噸級客運浮碼頭和2座5000噸級固定貨運碼頭,年貨運量升至80多萬噸;1965年開展江海業務;文革雖然干擾了南通港的發展,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恢復,南通港前進的步伐仍在加快;1973年開展集裝箱業務,1974年起籌建狼山新港區,1976年狼山新港區開始圍堰吹填,當年試辦外貿業務,1978年吞吐量增至307萬噸。
第三階段,1979年-1998年,改革開放的20年。1980年-1982年,南通港狼山新港區一期工程(2座萬噸級和1座2.5萬噸泊位)建成投產;1982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南通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85年南通港貨物吞吐量首超1000萬噸。此後,南通港口建設步伐越來越快,不僅狼山港區二期工程散貨泊位、集裝箱泊位分別於1993年和1997年建成投產,而且沿江除如皋港區以外的6個港區初步形成,1998年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017萬噸。
第四階段,1999年-2005年,跨越式發展階段。1998年以後,南通港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碼頭建設和升級改造的步伐同時加快,每年完成港口建設投資平均在6個億,2005年更是達到10億多,新建碼頭等級多在5萬噸級以上,狼山三期通用和散貨泊位更是在7萬噸級和10萬噸級。如皋港區成為南通港發展的新亮點。適應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批碼頭由萬噸級改造升級為5萬噸級,鑄造了南通港大船品牌,形成了南通港的核心競爭力。2001年南通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511萬噸,2003年達到5010萬噸,2004年7218萬噸,2005年8327萬噸,跨越式發展態勢十分明顯。
從今年起,南通港進入發展的第五階段,即由江河時代向江海時代轉換階段。主要特徵是,今年實現億噸目標,沿江港口繼續做大做強,集全市之力加快沿海洋口港區和呂四港區建設,其中洋口港區力爭2008年建成,2010年南通港貨物吞吐量要達到2億噸。
㈥ 南通的家鄉歷史
南通,簡稱「通」,古稱通州,別稱靜海、崇州、崇川,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1],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2]。截至2020年7月,全市轄3個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80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1.8萬人,城鎮人口498.4萬人,城鎮化率67.1%。[3][4]
南通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東抵黃海、南瀕長江[5],是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6],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千米,「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7]」,被譽為「北上海」 。
南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綉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8]
㈦ 南通的歷史發展經過
南通歷史由來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區還是茫茫海域。從漢代以後到公元11世紀,南通地區形成過程中,先後有扶海洲、胡逗洲、東布洲等沙洲與大陸連接,18~20世紀初,又有一批沙洲連上了大陸。四次大規模的沙洲並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漢代,在今如東一帶有一塊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時沙洲與揚州東部沙咀的並接是南通成陸史中的第一次沙洲連陸大並接。這次大並接使揚泰砂咀(舊稱蓼角嘴),向東延伸了50多公里,可達今如東縣長沙以東。當年這里是海陵縣(今泰州市)東境。
南北朝時,南通市區一帶有一塊沙洲,稱壺豆洲,後又稱之為胡逗洲。胡逗洲的東邊還有南布洲、長沙、東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後與這些沙洲並接,不斷擴大自己的范圍。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與其西北邊的如皋大陸並連,這是南通成陸史中沙洲連陸的第二次大並接,長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帶。10世紀中期,後周在這里設立通州。
11世紀中期,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並接。唐初到五代,長江口有東沙、西沙、東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稱顧俊沙。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東洲和布洲並接後稱東布洲,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後,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古稱宋蓼角嘴,現在南通市的東部范圍大體形成。
元末到清初,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此後,海門廳及其以東、以南的沙洲,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並接。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南通的行政建制
隨著南通古代漁、鹽業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南通的古代經濟逐步繁榮,居民聚落隨之出現,南通歷史上的縣級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區以縣為最高地方行政單位,五代以後曾設有路、州、直隸廳、軍、監、縣幾種地方行政單位。如靜海軍、通州路、利豐監等。軍,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行政設置,體現了當年南通一帶的軍事地位。監,是生產性的行政設置,南通的"監"主要管理鹽業生產。明清時的"州"有散州與直隸州之分。明代通州為散州,亦稱屬州,是府的下屬單位,其地位略高於縣。清代雍正以來通州為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其地位與府相當。直隸廳與直隸州地位相同。
東晉安帝統治時期,南通范圍內曾有寧海、臨江、蒲濤、如皋等縣,後又增設海安縣,到周、隋時期這些縣多被撤並。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
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通州,按其位置來看,由海路北上可達齊燕遼東,南下可抵閩越,沿江南可至三吳,西可到楚蜀。四方通達,因以為名。通州宋代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廢,通州無屬縣,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直隸州,劃如皋、泰興二縣歸通州管轄,這種隸屬關系一直維持到清統治結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海門直隸廳,直屬江蘇省管轄。
1912年,民國政府廢州廳設縣,江蘇通州改稱南通縣,海門廳改稱海門縣;1928年,設啟東縣。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建立蘇中根據地,今南通范圍內曾為蘇中四行政區轄地,民主政府建立縣級政權。1941年初,設立如西縣,1943年在海泰地區設紫石縣。抗戰勝利後,南通范圍內曾為蘇皖第九行政區及一行政區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為如皋縣,改如皋為如東縣。1948年改紫石縣為海安縣。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縣設市,駐南通城,南通市曾為蘇北行署轄市,後又為江蘇省轄市。南通設市後,於金沙鎮另設南通縣。南通范圍內的六縣屬南通專員公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市管轄六縣二區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後,啟東、南通、如皋、海門四縣分別撤縣建(縣級)市,其中,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六縣(市)仍屬南通市管轄。
㈧ 請問 南通的歷史
江蘇南通歷史悠久,約在6500多年以前,南通市海安縣西部、如皋市西北部即已成陸。1973年在海安縣沙崗公社青墩大隊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遺物,1984年又在海安縣隆政鄉吉家墩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一地區生息活動。 南通成陸圖 清墩遺址出土:中華第一斧 ==秦以前== 先秦稱海陽,南通境內海安縣歷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頭。 周朝初年,周武王封子姬叔於邗。邗國北與淮河下游的嬴姓小國淮夷接壤,東臨黃海,南隔長江與吳國相望,西與宗、「群舒」、六、英、夢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帶)為鄰。南通一帶屬邗國(當時的南通除了海安,其他絕大部分地區未形成陸地,仍在海中)。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吳王夫差滅邗國,「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間(《國語·吳語》)」,地屬吳國。 春秋時期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魯哀公和衛出公、宋國大夫皇瑗在吳國的鄖(今海安縣立發鄉)商談魯、衛、宋3國結盟之事,「秋,公會衛侯、宋皇瑗於鄖(《左傳·哀公十二年》)」。 周元王五年(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地屬越國。 周顯王三十七年(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地屬楚國。 ==秦漢== 秦初地屬東海郡, 秦始皇 曾屯兵於境內 軍山|象山 (今軍山)。 漢高祖 初年,地屬東陽郡。 漢高祖 五年( 前202年 ),地屬 楚國(西漢諸侯國)|楚國 。 漢高祖 六年( 前201年 ),地屬 荊國(西漢諸侯國)|荊國 。 漢高祖 十二年( 前195年 ),封侄 劉濞 為吳王,地屬 吳國(西漢諸侯國)|吳國 。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並招納工商和「 任俠奸人 」,以擴張割據勢力。 漢景帝 三年( 前154年 ),平定 七國之亂|吳楚七國之亂 後,國除,地屬 江都國(西漢諸侯國)|江都國 。 漢武帝 元狩 六年( 前117年 ),置海陵縣,地屬臨淮郡。 漢武帝 元封 五年( 前106年 ),地屬徐州臨淮郡。 新朝|新莽時期 ( 8年 — 23年 ),改海陵為亭間,地屬淮平郡。 東漢 復置海陵縣,地屬徐州廣陵郡。 ==魏晉南北朝== 三國 時先屬 曹魏|魏 , 曹操 「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民轉相驚…(《 三國志 ·魏志·蔣濟傳》)」,強令徙民,為隙地,海陵縣廢。 吳大帝 赤烏 四年( 241年 ),郡人 呂岱 招撫鄉民回歸。 晉武帝 太康 元年( 280年 ),復置海陵縣,地屬徐州廣陵郡。 晉懷帝 永嘉 五年( 311年 ), 永嘉之亂 後北方地區人口避戰亂大舉南遷,部分遷至海陵。 晉安帝 義熙 七年( 411年 ),分廣陵境置海陵郡,地屬南兗州。 南朝 宋明帝 泰始 七年( 471年 ),分寧海縣西境置海安縣(因海水常浸淹農田,遂取名海安,為「永不揚波」之意),後並入寧海縣,地屬新平郡。 南朝 梁武帝 年間( 502年 — 549年 ),長江口出現了一塊較大的沙洲——胡逗洲(又作壺豆洲,今南通市區)。 南朝 梁元帝 承聖 六年( 552年 ),亂將 侯景 兵敗而曾企圖占據壺豆洲,後為 王僧辯 所獲。 ==隋唐五代== Image:鑒真和尚.jpg|thumb|150px|鑒真和尚 隋文帝 年間( 581年 — 604年 ),地屬揚州總管府。 隋煬帝 大業 元年( 605年 ),廢揚州總管府,置江都郡,地屬江都郡。 唐高祖 武德 元年( 618年 ),胡逗洲為鹽亭場。「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鹽為業(《 太平寰宇記 》)」,地屬揚州廣陵郡。 唐玄宗 開元 十年( 722年 ),設置鹽官,地屬揚州海陵縣,隸屬淮南道。 天寶 七年( 748年 ), 鑒真|鑒真和尚 第五次東渡日本時「發自崇福寺,至揚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 大唐和上東征記 》)」。此時的胡逗洲已是一塊東西80里、南北35里的大沙洲(唐時1里相當於0.56公里)。 唐僖宗 乾符 二年( 875年 ),狼山為浙江西道節度使管轄,狼山北的胡逗洲亦為浙江西道常州的轄地了。 唐哀帝 天佑 四年( 907年 ),吳(十國)|吳國 姚存制據胡逗、東布二洲,任東洲靜海都鎮遏使,後子姚廷珪任東洲靜海軍使。 10世紀初,胡逗洲與另一個沙洲—南布洲連成一片,整個沙洲的范圍向東擴展到了大致今 海門市 包場鎮一帶。 南唐烈祖 升元 元年( 937年 ), 南唐 代吳(十國)|吳國 ,立 靜海 都鎮制置院,取「海疆平靜」之意,姚存制孫姚彥洪任靜海都鎮遏使及靜海制置使,置如皋縣,地屬泰州。 後周世宗 顯德 三年( 956年 ), 後周 引兵取 南唐 長江以北地。 顯德 五年( 958年 ),升靜海都鎮為靜海軍,地屬 揚州 ,旋改 通州 ,意為水上交通方便之意,轄靜海、海門2縣,州治靜海;同年,後周靜海制置巡檢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築城「立四門,周六里七十步。 顯德 六年( 959年 ),甃以陶甓,以北門地僻多盜,立壯健營鎮之。」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開始。 ==宋元明清== 宋仁宗 天聖 元年( 1023年 ),通州一度因避諱而改稱崇州,別稱 崇川 。 明道 二年( 1033年 ),復稱通州,隸屬淮南東路,領靜海、海門兩縣。 慶歷 年間( 1041年 — 1048年 ),東布洲(海門島)又與陸地連成一片。狼山亦已漸與陸地相連,今南通的大部分土地均已成陸。隸屬淮南東路。 嘉佑 五年( 1060年 ),教育家、理學先聲、郡人 胡瑗 逝世。 宋徽宗 政和 年間( 1111年 — 1118年 ),「知州郭凝塞北門,改壯健營為玄武廟」。 宣和 元年( 1119年 ),郡人 王俊乂 以太學上舍擢第一(狀元)。 政和 七年( 1117年 ),通州一度升為靜海郡,不久復名通州,隸屬揚州。 宋度宗 咸淳 五年( 1269年 ),兩淮制置使 李庭芝 鑿河40里入金沙、余慶場,以省車運。 南宋 末,通州一度治於 金、元 之手,飽受蹂躪,特別是第二次蒙古人入城,屠殺酷烈。 宋恭帝 德佑 二年( 1276年 ),元軍東下, 文天祥 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與其客杜滸、金應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復由海路南下,路過南通,寫下'''「自海陵來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門關。若將九折回車看,倦鳥何年可得還。(《發海陵》)」'''的千古名句。 元初仍設通州,隸屬揚州路。 元世祖 至元 十五年( 1278年 ),升為通州路,設總管府,隸屬江北淮東道廉訪司,並設萬戶府,鎮守其地。 至元 二十一年( 1284年 ),復為通州,屬揚州路,隸江北淮東道廉訪司。 元順帝 至正 十三年( 1353年 )五月, 大豐 鹽丁 張士誠 起兵,佔領泰州、通州。 至正 二十七年( 1367年 )七月, 朱元璋 派 徐達 攻克通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設守御千戶所,廢靜海縣,通州直管靜海本土,領海門、崇明兩縣,屬揚州府。 洪武九年(1376年)劃崇明縣歸蘇州府,通州僅領海門一縣。 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倭始犯通州。 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河北劉宸、齊彥明率qi yi軍浮江東下,舟泊狼山港。總督都御使陸完派兵與義軍戰於狼山,齊彥明戰死,劉宸落水而亡。 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鄉6場。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倭圍通州,為參將解明道率眾擊退。揚州千戶洪岱、文昌齡,泰州千戶王烈率兵支援通州抗倭,殉難。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倭犯通州,狼山巡檢尹鼐御敵殉難,淮揚兵備副使張景賢率兵敗倭於州城南,殲20餘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三次犯通州,先後為知州喻南、淮揚兵備副使馬慎率眾擊退。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倭由掘港入寇,掠白蒲鎮。馬慎督所部圍倭於陳家莊。二日,倭奔。郡人曹頂追擊,至單家店(平潮鎮),因天雨路滑,戰馬失蹄,殉難。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倭竄犯通州,狼山副總兵鄧城御賊失敗。倭進至白蒲,取道如皋謀取揚州。淮揚兵備副使劉景韶、游擊邱升率兵三戰三捷,倭回竄通州,被剿滅。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王之城以軍山、劍山之石,代磚築新城,南以望江樓為門,北連舊城,使成唇齒之勢,新舊兩城似葫蘆,故又有葫蘆城之稱。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兵部尚書、薊遼督師、郡人顧養謙逝世。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隸屬江南省揚州府。是年閏六月十五日(8月6日),星隕如寸。次日,州民蘇如徹、明萬里等殺知州李喬以抗拒清廷推行剃發令。七月,清兵臨境,蘇、明被害。 順治三年(1646年),州治置副將(從二品)鎮守。 順治十年(年)七月,州民復發難,以白布纏頭為號,遭知州錢國琦、守備韓可桂鎮壓。 順治十八年(1661年),改副將為鎮守狼山總兵官(正二品)鎮守。 清聖祖康熙六年(1667年),屬江蘇省揚州府。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江岸坍沒,海門廢縣為鄉,並入通州。康熙以後,新城年久失修,逐漸荒廢,但新城之外護城河猶存其形。 康熙十五年(1676年),說書藝人祖師爺、郡人柳敬亭逝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文學家、戲曲家、郡人李漁逝世。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為直隸州,為別於直隸順天府的通州,故稱南通州,屬江蘇布政使司,下轄如皋、泰興二縣。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揚州八怪」之一、郡人李方膺逝世。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隸江寧布政使司。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郡人胡長齡中一甲一名狀元。 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內閣學士、兵部尚書、郡人戴聯奎逝世。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郡人盛廣大等響應太平軍,於軍山謀取義旗,事泄,遭官兵鎮壓。 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灶民開墾盪地,與鹽商發生沖突。總兵鄧龍彪派兵緝捕灶民,遭到反抗,官兵大敗後謊報「灶民造反,將乘虛攻城」,兩江總督李鴻章派兵剿捕,灶民死難者2000餘人。 清德宗光緒二十年(1894年),郡人張謇中一甲一名狀元。 清恭宗宣統元年(1909年),設定3市區、10鎮區、8鄉區。 宣統二年(1910年),市區、鎮區改為市,鄉區改為鄉。
㈨ 南通的歷史沿革
今南通境域按地理變化和歷史淵源大致分為北、南兩部。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一帶,春秋戰國時期歷屆吳、越、楚等國地域,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置寧海、如皋等縣,屬海陵郡,這是北部地區建縣之始。今南通南部舊稱通海地區。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
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
宋代,通州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
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
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人關。次年七月南下佔領通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門廢縣為鄉,並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為直隸州,隸屬於江蘇布政使司,領泰興、如皋兩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屬江寧布政使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及新漲的天南等41沙設海門直隸廳。
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通州官紳響應武昌起義,宣告通州脫離清王朝統治,次日成立軍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江蘇臨時省議會決議通州廢州設縣,改稱南通縣,行政區劃同宣統時的13市、8鄉。民同十六年(1927年)5月,同民革命軍(北伐軍)抵南通,推翻北洋政府南通縣知事公署,成立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南通縣政府,屬江蘇省政府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江蘇省行政第七區(後改為第四區)專員公署設於南通城,下轄南通、如皋、海門、啟東、崇明5縣。1938年3月,日本侵略軍侵佔南通城,建立偽政權,國民黨南通縣政府先後遷至金沙、北興橋,專員公署先後遷至馬塘、掘港。
1940年11月,新四軍東進通如海啟地區,隨即按照「三三制」原則建立南通、如皋、海門、肩東四縣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成立蘇中第四行政區專員公署,1945年12月和1946年8月先後建立蘇皖邊區第一、第九行政區專員公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又經過3年半的解放戰爭,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華中行政辦事處決定,劃南通城、唐閘鎮、天生港鎮、陸洪閘和近郊農村成立南通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九行政區,行署機關駐南通市。當年5月,第九行政區改稱蘇北南通行政區。
1950年5月,南通市升格為蘇北行署直轄市。1953年1月起,南通市為江蘇省轄市,同時建有南通區(同年4月起改稱專區,1978年7月起改為地區)。其中「市」管轄城區、郊區,專區(地區)管轄海安、如皋、如東、南通、海門、啟東、崇明7縣(其中崇明於1958年11月劃歸上海)。地、市並行的體制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1983年3月,國務院決定,撤銷南通地區行政公署,原行署所轄6縣歸南通市領導,市管縣的體制延續至今。
㈩ 南通市發展史
——南通與當時國內外城市近代化的對比在1980年代中期,我在撰寫《中國大網路全書》「城市規劃」主條目時,對「南通」在中國近代城市建設的地位做了如下的論述: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出現了新的城市規劃學說。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了建立生活居住環境的烏托邦。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是一個宏大的「國土規劃」性質的和地區城市開發規劃的綱領。在實踐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通的城市規劃和建設。1895-1925年,在中國實業家張謇推動下,南通為了發展近代工業和航運,開辟了新工業區和港區,建立了多核心的城鎮體系,舊城內辟商場、興學校、建博物館、修道路,進行了近代市政建設。2002年8月,我來南通第一次調查,在與羅一民市長晤面時,提出了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初步推論,這只是當時我根據有限的歷史知識的「大膽假設」,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小心的求證」。感謝南通市規劃局、文化局、博物苑、張謇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同志陸續給我提供了不少資料指正,以及稍後承張謇先生嫡孫張緒武先生又給我一些珍貴書籍,我續有心得,兩易其稿,「求證」的工作仍在繼續,我目前的基本認識如下:2.1 南通與西方同時代的城市對比一百多年前,西方大城市因工業革命急劇發展,工人生活狀況日益低劣。為了改善城市的居住環境,開始出現一些「工業慈善家」,試圖改善工人的生活。例如,1816年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建立合作公社,1824年他與四個兒子及一些門徒,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從事建立新「協和村」(New Harmony)的試驗,後來徹底失敗;1815年英國資本家家Titus Salt始建Saltaire,1853年開工,1861年完成,西方城市規劃家稱之為「慈善家的住房建設」;1887年建日光港(Port Sunlight,)以改進環境、提高工人生活。這些活動都與張謇時代接近或稍早。相應地,張謇也創辦了一些慈善及社會公益事業,主要包括:1906年建成育嬰堂,1912年創建南通養老院,1913年建設南通醫院(後有部分免費治療),1914年開辦濟良所,1916年建殘廢院,等等。從這方面說,張謇有理想,有實踐,也有成就。如果把張謇(1853~1926)與差不多同時期的近代城市規劃先驅者英國人霍華德(E. Howard,1850~1928)相並論,兩者有共同之點,即都是近代城市史的人物,都致力於城市發展、改善市民生活。霍氏經營「田園城市」,探索社會改革的道路;張謇經營南通,進行系列的城市建設,探索地方自治途徑,「建設一新世界雛形之志,以雪中國地方不能自治之恥」。然而,他們有著不盡一致的背景;從西方的城市建設中來看,自工業革命後,大生產興起,人口、資本聚集於城市,居住環境質量卻下降。霍氏等人努力求索,試圖尋找一條對未來城市理想的發展進行全面規劃設計的途徑,霍氏1898年著書稱之為《明天—一條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時改稱)《明日之田園城市》),後有評論者針對他書中的「社會性城市」(Social Cities)稱:「那些長期居住在貧民窟的居民有了住宅,失業者有了工作做,沒有土地的人有了住宅,長期受抑制的能量得有機會釋放,所有這些情況到處出現了,重建現有的城市才真正地開始,是著眼探索解決社會問題地技術途徑。」城市問題最早出現在英國,對近代城市建設的探索,英國及西歐也先行一步。1909年英國就已有了「住房城鎮規劃法案」(Housing, Town planning Act),說明城市建設的規劃思想、技術已有一定的基礎。與西歐所稱的「工業鎮」(Company town)及Howard的「田園城市」相比,張謇所經營的南通應屬於不同的歷史階段,是在科學技術落後於西方百多年的中國,在20世紀早期謀求現代化過程中才開始摸索城市建設。在思想上、歷史條件遠遠落後於西方的情況下,張謇建設的南通,與霍華德所經營的新城(萊奇華斯Letchworth與韋林Welwyn)時間相若,在內容與規模上竟能互相媲美,這不能不說是奇跡!試將張謇的城市區域思想與西方城市規劃史上的另一位先驅者蓋迪斯(P.Geddes,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