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信守承諾"的故事
一、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他的母親(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罷了。」
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二、一諾千金的故事
以前有個叫做季布的人,為人非常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因此在當時就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說法。該說法流傳至今,人們便用千金一諾來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非常守信用。千金一諾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推崇的傳統美德。
三、晉文公退兵得城
晉文公有一次派兵圍攻「原」這個地方,行前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即刻退兵。三天後,眼看對方援絕糧盡,只要再過一天就會投降;晉文公卻堅持退兵,他覺得對人民信守承諾比攻佔城池重要。結果就因為晉文公的誠信,反而感動對方,主動獻城投降。
四、韓信報恩的故事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幼時家裡很貧窮,有一位為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後來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他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他。
五、宋慶齡冒雨赴約
一次,她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著窗外灰濛蒙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跡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我說了,就得守信。」
㈡ 信守道義,退避三舍是一個什麼樣的典故
對人真誠就要以「信」為立身處世之本。孔子說過,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常言道:「言必信,行必果。」「信」就是要信守承諾,說到做到,哪怕面對種種困難,歷經千辛萬苦,也要努力去實現諾言。
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時,曾經路過楚國。當時楚成王以禮相待,熱情招待了他,使重耳非常感激。為了表示德義,重耳說,日後如果晉國和楚國的軍隊要打仗,晉國軍隊情願退避三舍作為報答。
晉文公五年,因為宋國背離了楚國與晉國聯盟,所以楚國派軍隊去攻打宋國和晉國,晉與楚的軍隊在城濮交戰。楚國軍隊擺開陣勢之後,晉文公為了信守道義,命令晉國軍隊先退卻三十里表示迴避。楚國的統帥子玉放棄對宋國的包圍,而去追趕晉國的軍隊。晉國軍吏紛紛請求說:「以國君您的地位,卻迴避楚軍的一個小小將領,這是恥厚。再說楚國軍隊已經被打得疲勞不堪了,必然要失敗。為什麼要退卻呢?」
晉大夫子犯說:「各位忘記了國君在楚國時受到的好處嗎?我聽說在戰斗中,有理士氣就高漲飽滿,軍隊就壯盛;無理士氣就會低落,軍隊就容易疲憊。如果我方信守諾言,它還不撤退,那楚軍也就理虧了。到那時我們再攻打它,也合乎道義。」
於是率領軍隊退卻九十里以迴避楚國軍隊。楚國其他將帥打算停止進攻,子玉不同意。進軍一直到城濮,晉楚兩軍終於爆發戰斗,結果楚軍被打得大敗。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戰。重耳退避三舍,既實現了他先前許下的諾言,也表現了重耳善於以道義來勉勵士氣的智謀。
㈢ 歷史上有關信守承諾的名人故事
1、晉文公退兵得城
晉文公有一次派兵圍攻「原」這個地方,行前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即刻退兵。三天後,眼看對方援絕糧盡,只要再過一天就會投降;晉文公卻堅持退兵,他覺得對人民信守承諾比攻佔城池重要。結果就因為晉文公的誠信,反而感動對方,主動獻城投降。
2、曾子殺豬
曾子原名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
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
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
曾參說:「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3、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為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
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4、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
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外公狠狠地訓斥了他們一頓,按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
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5、宋慶齡
宋慶齡從小就注重養成遵守諾言的美德,答應的事,一定去做,從不失信。一個星期天,宋慶齡一家用過早餐,准備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慶齡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得跳了起來。她最喜歡到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養的鴿子長著尖尖的嘴巴,紅紅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極了!
叔叔還說准備送她一隻。小慶齡想到這些心裡就高興,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間,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來穿上,准備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剛跟著爸爸媽媽走出門,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來跟她學疊花籃,於是就不知不覺地停住了腳步。小珍和小慶齡的年齡差不多,兩人可要好了。
父親見小慶齡站在那裡不動,就問:「慶齡,你怎麼落後了,難道你不想去看鴿子了嗎?」
小慶齡說出原委。父親說:「沒關系,明天你到小珍家裡教她。」
她為難地說:「不行,我們已經約好了,不見不散。我走了,會讓她失望的」
姐姐說:「小珍不會怪你的,明天見到小珍,解釋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慶齡仍然站在那兒不動:「爸爸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見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現在我想起來了,我就得在家裡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兒的話,心裡很高興,於是就對其他的孩子說:「慶齡做得對,你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做個講信用的孩子。」
父親到了朋友家,把這件事跟他的朋友講了,那位叔叔還讓父親給慶齡帶回兩只鴿子,算是對她的獎勵。
㈣ 春秋時期 晉文公重耳這個故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這個故事明白的道理:
做人一定要信守承諾,不可言而無信。說明了無論身處怎麼樣絕望的境地,只要不拋棄不放棄,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重耳懂得隱忍,寬以待人,懂得抓住機會。
故事簡介:
晉文公流亡的時候,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有一年晉文公都快餓暈過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塊腿上的肉與野菜同煮成湯給他,當他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大受感動。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請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裡,不願出來。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4)晉文公信守承諾成為歷史美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晉文公重耳故事背景:
晉獻公年老的時候,寵愛一個妃子驪姬,想把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立為太子, 把原來的太子申生殺了。 太子一死,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險,逃到別的諸侯國去避難了。
晉獻公死後,晉國發生了內亂。 後來夷吾回國奪取了君位, 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處逃難。重耳在晉國算是一個有聲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願意跟著他 , 比如有狐毛、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等文武精英等。
㈤ 晉文公有什麼過人之處,他能夠成就一番霸業
知人善用是成就霸業的關鍵所在,用人不疑才能聚集賢能良將,疑人不用、不懂賦能則無人可用,所以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較為理性的用人觀。《史記》: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太史公曰:晉文公,古所謂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約,及即位而行賞
晉文公重耳自幼喜結賢士,十七歲時,就擁有五名賢士狐偃、趙衰、賈佗、先軫、魏犨,史稱“五賢士”。五賢士不離不棄跟隨重耳流亡長達19年之久,也是助之成就霸業的關鍵人物。重耳即位以後施行論功行賞且賞罰分明。那麼重耳手下賢士是如何輔助重耳成就霸業的呢?
城濮之戰晉軍戰勝後,晉文公威震天下,晉國從而達到尊王攘夷的目的,此後楚國再也沒有向中原諸侯國發難。戰爭勝利後,晉文公倫功欣賞。他沒有把首功給三軍統帥先軫,而是給支持他退避三舍的狐偃。晉文公說先軫勞苦功高,無可厚非。但一戰之勝乃一時之功,支持他信守承諾是萬世之功,一個國家要誠實守信才能造福千秋萬代,才能得到百姓的擁戴。這就是晉文公的用人之道,晉文公手下賢士頗多,他重視真正守信之人,這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從此以後晉國成為中原長期的霸主。
綜上,晉文公自幼喜交賢才良將且善於納諫,因為他深知剛愎自用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在他落魄流亡之時,常常食不果腹,五賢士卻對晉文公忠心不二、不離不棄,在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晉文公身邊小人稀少,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德行,使得越來越多的賢才良將投奔晉國,晉文公雄才霸略,他重賢任賢之舉備受世人稱贊,古往今來雄主與賢才是相互吸引的。
㈥ 城濮之戰中,是春秋五霸中哪個霸主退避三舍
城濮之戰中所說的退避三舍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
春秋時期,晉國的晉獻公想要殺了重耳,重耳逼不得已,帶著一眾心腹離開晉國,開始了為期十多年的逃亡。離開晉國以後,重耳才真正得知落魄鳳凰不如雞的真實,如果沒有一眾鐵桿支持者,恐怕他很難堅持下去。
於是,晉文公遵守自己的承諾,命令大軍退後九十里地,駐扎在城濮。而楚國軍隊見到這一幕,以為是晉國軍隊實力不濟,心裡膽怯,於是率先發現進攻。晉文公信守了自己的承諾,讓士兵知道自己是正義之士,從而士氣高漲,一舉將楚軍擊敗在城濮。這就是城濮之戰中的退避三尺。
㈦ 晉國晉文公重耳,流浪回到晉國當了國君,為何又要逃亡呢
晉文公重耳,晉王晉獻公的兒子。公元前655年,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他無法再在晉國呆下去了,只好逃亡。他的繼母李記利用了晉獻公,想讓她的兒子Xi成為王子。她首先設計殺死申生王子,然後在晉獻公面前誣陷重耳和吳。晉獻公被騙,派人到浦城、曲城分別追捕重耳和義烏。重耳和義烏為了保命,都逃出了晉國。
這是因為晉文公主動放棄了回國繼位的機會,而他的弟弟金繼位後,因為怕他威脅到自己的皇位而被追殺,所以晉文公不得不四處奔走。晉文公的逃亡生活是從「李記之亂」開始的,那是一場由晉獻公的妃子李記引起的政治風波。為了把兒子送到儲君,李記多次陷害重耳等兄弟,而重耳和伊吾則選擇逃離晉國,投靠他國。
㈧ 晉文公為何退避三舍,真的是遵守對楚王的承諾嗎
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不僅是為了兌現對楚王的承諾,也是為了暗中布陣對付楚軍。晉文公自知要信守承諾,但是面對楚軍的強勢進攻,他也不得不另做打算,於是在退兵過程中設了機關。然而楚軍見晉文公已經退兵了還要窮追不舍,這才落入了晉文公的陷阱里。
事後,晉文公才對士兵們說:“我曾經答應楚王要與楚國和平相處,若是真的到了兵刃相見的時候,我也願意退避三舍。然而成得臣囂張,必會對我軍窮追不舍,因此我才暗中布陣,以此保護我方士兵。”
㈨ 說出一個關於信守承諾的典故
將一些可能有問題的字詞加《堊》字隔開了。
1、晉文公退兵得城
晉文公有一次派兵圍攻「原」這個地方,行前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即刻退兵。三天後,眼看對方援絕糧盡,只要再過一天就會投堊降;晉文公卻堅持退兵,他覺得對人民信守承諾比攻佔城池重要。結果就因為晉文公的誠堊信,反而感動對方,主動獻城投堊降。
2、曾子殺豬
曾子原名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春堊秋末期魯堊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堊身堊養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堊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堊子吵著要去。
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堊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堊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堊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堊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堊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
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堊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堊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
曾參說:「今堊天你欺堊騙了孩堊子,玷堊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堊子就會欺堊騙你、欺堊騙別人;今堊天你在孩堊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堊任你,你看這危堊害有多大呀。」
3、韓信報恩
漢堊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堊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堊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為別人當佣堊人的老婆婆很同堊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
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堊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4、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堊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
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堊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堊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堊玩,不知不覺忘記做教堊師上午留的作堊業。
第二天,外公狠狠地訓斥了他們一頓,按規堊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堊誤,耽誤了功課。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堊矩,被重打二十大板。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堊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堊犯規堊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堊言。你們都按規堊矩受堊罰了,我也不能例外。」後來皇甫績在朝堊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堊言、勇於承認錯堊誤的品堊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㈩ 晉文公為報答楚君恩情踐行當初承諾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典故: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成語:退避三舍
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