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端午節吃粽子這個習俗至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1.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 屈原
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第卅節里頭記載著:「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關於粽子,則有當地的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4.迎濤神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5.龍的節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 元·吳廷暉:《龍舟奪標》[2]
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6.惡日禁忌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7.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而眾多說法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但是也有個別史學家提出,端午節早於屈原,甚至還是在原始社會時期就作為一種祭祀圖騰(龍)的節日出現了
Ⅱ 粽子是起源於哪個朝代
粽子是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
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
(2)粽子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
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托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Ⅲ 粽子有多少年歷史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夂》:「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製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Ⅳ 中國粽子有什麼歷史
粽的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在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
另說則是用來祭祀屈原的供品。粽子一直是端午的必備的食品,除了紀念屈原之外,江蘇等地,粽子被認為跟伍子胥信仰有關。當地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西晉周處《風土記》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齊民要術》卷九引《風土記》記述粽子「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
南梁時五月五日作粽,並在筒粽上蓋楝葉、以五彩絲線纏之。《續齊諧記》傳說光武帝建武年中,長沙人區曲見自稱「三閭大夫」的人謂:「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
Ⅳ 粽子最早出現在哪個時期
最早的粽子出現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為「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則稱為「筒粽」;在戰國時期粽子被賦予道德含義,到了晉代時正式被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端午節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人們通過祭龍,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5、洗草葯水
草葯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葯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6、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7、打午時水
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古人把端午當天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
8、浸龍舟水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10、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等字樣,然後掛在門上塗上硃砂用來避邪。
Ⅵ 粽子簡介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
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歷史
粽的歷史悠久,文獻記載最早見於西晉時期的東吳地區(今江蘇一帶),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粽子傳統是仲夏與端午的必備食品。
數世紀之後,各地民俗故事將在地信仰、節慶與粽子起源結合,衍生出不同民俗故事。例如屈原及伍子胥等儀禮。
惟其年代與最早西晉時期關於角黍之記載(公元236年-297年)皆有落差。例如,民間傳說在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公元前278年),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
屈原投河自盡時,粽子尚未出現於中國地區。最早將粽子與屈原聯系之記載為南朝梁人吳鈞之《續齊諧記》(公元469年-520年),此時距離屈原逝世(公元前278年)已有八百至九百年之久,與粽子之記載(公元236年-297年)也有兩百至三百年的差距。
除了紀念屈原之外,江蘇等地,粽子被認為跟伍子胥信仰有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粽子
Ⅶ 粽子的來歷到底是什麼
粽的歷史悠久,相傳在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種承襲傳統的表現。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粽子的挑選方法
一要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Ⅷ 端午節吃棕子的歷史有多久了
端午節吃棕子的歷史有1900多年了。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Ⅸ 湖州諸老大粽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湖州諸老大粽子是中國最古老的粽子,距今已有133年歷史。它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浙江湖州,是江南一帶的傳統老字型大小名點之一。
美食名家唐魯孫曾說:「湖州粽子也是全國知名的,台北賣的燒肉粽差不多都是以湖州粽子做號召。由此可以證明湖州粽子流傳之廣,要說『諸老大』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Ⅹ 肉粽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粽子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1、肉粽是從晉代開始有的,晉代開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肉、板栗等,且成為來往的禮品,並因其中所摻原料不同,而賦予不同的含義,如包有中葯益智仁而被稱為「益智粽」。
2、在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3、到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數較高的宋代,粽子外形更為美觀,粽身還有紅絲線纏繞,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宋代粽子的口味也更加豐富,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以果脯為餡的「蜜餞粽」。
4、到元明兩代,粽子包裹料已逐步發展,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再到蘆葦葉,突破早前菰葉的季節局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之豐富,亦趨現代。
5、到明清時期: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