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三該怎麼去努力
其實高中的生活是很幸福的,雖然累一點,但充實。我高考之前也覺得高中實在是煩死人,心情也和你很像,煩躁、想認真學習又沉不下心,有時候明明很努力了,可成績就是不上去,恨不得快點考完,過悠悠閑閑輕輕鬆鬆的大學生活。但事實是很多人上大學之後反而會懷念高中的充實,大學絕非你想像中的愉快。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那麼你將就會心情好多,你也就會容易沉下心來學習。
每天花一點時間,安排計劃一下,我今天要掌握些什麼,要完成些什麼,把計劃表貼在課桌上,讓自己看到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完成,沒空想其它的事情,也沒空郁悶。每完成一項就把它用筆劃掉,讓自己有成就感,當然也要適當的獎勵自己,每完成一項就獎勵自己休息一會,用自己喜歡的事情來獎勵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好心情。
具體每一科的學習,語文,不要糾結於很細節的語音、字形之類的東西,主要是要多看一些好文章,多讀書,注意是讀,要大聲讀出來,另外要多寫。當然如果你已經上高三了,那就不一樣了。
數學,首先一定要做到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記號筆記,課後復習,認認真真完成習題,雖然這很像套話,但是這絕對重要而且有效!我就是依靠這一方法從高一高二的數學不及格到高三末期基本模擬考在120以上,而且高考數學考到全班第一的(歷史第一次)。而且,數學也是要靠記的!書本上的例題是一切的本源,你必須爛熟於心,而且不能士死記,必須是真正的明白。可以把我的學習方法讓你參考,預習的時候,先不要看書本的解答,自己把例題解了,然後對照書本解答,想像書本為什麼要這么解,他為什麼要這么解,每一步為什麼要這么做,做每一步的時候他怎麼想,而自己又怎麼想,為什麼要這么想,為什麼要這么出題。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認真記,課後習題不管老師要求沒,一定要寫(每一個題目都寫),復習的時候如果發現有地方自己還有點模糊,就再把預習的程序做一邊,然後找些課外的例題習題補補。記住,數學一定要學在老師講之前,如果做到在老師講之前你就已經可以像老師一樣上台去講了,這一章的內容習題你已經完成好吃透了,那麼你離數學高分就不遠了。
英語,熟悉課本,多做習題,題海戰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做多了你會發現其實所有題目都差不多,就那幾個知識點。我當時的學法是每天睡覺之前半小時,不管有多晚多忙,我都坐在床上聽英語,當然課本太催眠了,我經常聽瘋狂英語,不是李陽的那種,是那種分中學版、閱讀版很多版本的,上面的東西尤其是閱讀版文章很不錯有意味,多聽聽,不要拘泥於上面的生詞哦!
大概的就是這些,具體的方法你的自己摸索,如果想復讀,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但是我認為還是不要去復讀了,以後工作不一定就看中學校,靠的都是實力,相信你是可以的
以後肯定會有很好的前途。
B. 高三,在學校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1、學習動力不足
首先你需要振奮自己。
其實一個人只要想學習好的意願足夠強烈,那麼就一定能獲得進步。如果一個人並沒有想學習好的意願,那麼神仙也救不了你。
意願,是最重要的。
當你在思考類似「怎麼才能下定決心努力學習」這類問題時,說明你內心還是很想學習好的,但由於種種干擾和挫折,讓你一直萎靡不振。
這個階段,你可以通過自己不斷激勵自己、看歷史傳記、登高山、觀大海、看勵志書籍等方法盡量喚醒自己的學習動力。
一旦有動力去學習,那麼一切就好辦了,剩下的就是技術層面的操作了。
2、學習心得不足
決心不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葯,只是一個學習的啟動力而已。即使下了決心,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和方法去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那麼很容易會出現三分鍾熱血的情況。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聽了一場熱血沸騰的勵志演講或被某句心靈雞湯刺激後,突然充滿學習的動力開始拚命,但沒過幾天,又開始萎靡不振,回到老樣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沒有產生足夠的學習心得。
我們知道,學習過程中一旦產生學習心得,就會產生愉悅、振奮等心理現象,這種狀態不僅能輕松自然地延長學習時間,甚至還能滋潤疲憊的身體,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學習特別好的學生經常一上午一動不動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卻又很少犯困、打瞌睡等現象的主要原因。
C. 怎麼才能學好物理化學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覺得物理化學很難學,最怕考這兩門課程,然而物理和化學並非那麼的難,只是要掌握學習方法才能學習更好的掌握。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學好物理化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物理的方法
“專” ——主要針對預習而言
通過預習,可以抓住本節的難點,從而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通過預習,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學習物理的目的之一。學物理不僅在於學習物理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這一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並不是簡單地看看書就完了,而是應當認真閱讀課本,專心致志、反復琢磨每一句話,仔細推敲各個物理定律,直到弄懂為止。實在不懂的,應當做好標記,這正是你上課聽講的重點。因此通過有目的地預習,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為牢固掌握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主要是對聽課而言
聽課是學習的最關鍵環節。
聽課時,一是要注意教師強調的重點,這往往是各類考試的主要目標;其次要注意預習時標記的不懂之處。當教師講到該處時,一定要仔細聽,積極思考,一般來說是會明白的。如果實在還不懂,則不要思考過多而耽誤聽課,可以等課後再向教師請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除了認真聽講外,還要記好筆記,註明上課因時哪些知識還為沒有筆弄得,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上課筆記往往是老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下來的重點和難點的條理化、具體化,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此外,記好筆記,也便於復習時抓住重點。
“理”——主要對復習而樣言
聽完課後,大腦中的知識點就像一個個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須通過“復習”這根線,把它們連成一串美麗的項鏈。復習時應當對照筆記上的重點,預習時的難點來仔細咀嚼課本、理順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應牢記在心。復習時就不能像預習時那樣只局限於本節,因為物理學中有許多規律是相似的,許多概念、定律都有著內在的聯系,例如物體在重力場和電場中的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動和振動的聯系與區別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要注意前後聯系與溝通,從而更好地掌握它們的性質。
“精”——主要對題目的選擇而言
復習完後,並不是大功告成,你現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體情況下如何運用,運用時有何技巧,還有任何一個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適用范圍。超過這個范圍,該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確的理論來代替它。這些你可能並不知道或不熟悉,這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運用物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在做題中積累經驗,熟才能生巧。我並不主張搞題海戰術,而是應當少而精,多做幾種不同類型的題。每次做題前要先認真審題,分清題型,從而找到適合於某類題型的通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013年,出版的物理習題、復習書籍可謂數不勝數,這樣多的書,必然是良莠混雜、高下不齊的。做題時,如果選了一本不好的習題書,埋頭做下去,如同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灑了許多,收獲卻甚為廖廖,付出與收獲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要選擇好的學習輔導,解題指導一類的書,它們往往有詳細的解題思路分析和具體的解題步聚。因為同一道物理題,由於思考問題出發點不同,採用的物理定律不同,運用的數學手段不同,往往會導致解題過程繁簡程度大相徑庭,當你做完題後再看參考書的解法時,往往會發現一種更巧妙的思路、更靈活運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數學手段、更新穎的解題方法。這樣每做一道題就會有很大收獲。而且久而久之,總是接觸新穎變通、靈活的思路,會使你思維開闊、腦筋更靈活。此外,最好把做題時遇到有關定律應用的類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項都補充到筆記上的相應章節,這樣會使你在以後的復習中把它們都系統地納入你的知識網中。
學好物理的建議
物理學最重要的是思考和記憶,因此每學完一個知識點要聯系實際和理論思考。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掌握。比如,重力做功W=mgh,就要想到重力G=mg,功w=Gh,再想到機械功等於FS其中F是力,S是做功的矢量路徑長度…等等。只要認真思考就能更好地記憶。
如果遇到難理解的有三種方法:1是尋求老師或者學習好的同學幫忙,讓他們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他們不會的就另尋能理解的人。當然有些人不善於教人,即使會的也不會說。2,是尋求資料,找找有沒有有關的詳細講解。3,可以通過做題加深理解,做完一定要看看自己做的與標准有什麼區別。以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有些東西自己這時理解了,不代表下次能理解。所以一定要記下讓自己這時理解的那個坎,做好筆記讓自己下次不能理解時一看就會理解。這種筆記最好記在書上,那個自己不能理解的旁邊。當然也許書上空間不夠,所以要准備好大頭貼,當書上空間不夠時就粘大頭貼。
當然課堂必須認真聽,老師會給出他對公式的理解。也很會給出他想法。這時要抓住知識點記下。這時寶貴的財富也是所謂的課堂筆記。課前則一定要預習因為那樣才能實現在課堂找到自己的弱點。其實不用多長時間。只要有個印象就行。
課後則要認真復習,復習的方法有三種:1,把課堂筆記消化。2,找題目做,這樣不僅能加強消化課堂筆記而且能找到意外的收獲。當發現好題目時一定要及時記下,並且寫下自己收獲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錯題筆記本。錯題筆記不用手抄,可以將好題直接用剪刀剪下來,後用膠水粘上,這樣很簡便,耗時也少。3,可以幫助那些沒有理解的朋友同學理解,這樣可以加強比自己的映像還可以幫助人一舉兩得。
化學學習技巧
一、勤於預習、善於聽課做筆記。
要想學好化學,必須先了解這門課程。課前一定要預習,在預習時,除了要把新課內容仔細讀一遍外,還應在不懂處作上記號,並試著做一做課本上的練習。這樣帶著疑問、難點,聽課的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初中化學內容比較多,知識比較零散,老師在講課時,著重圍繞重點內容進行講授。因此大家要仔細聽課?認真做筆記,這不僅有利於進行課後復習,掌握重點,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預防上課時“走神”。不過在記筆記時,要在聽清楚老師所講內容的基礎上,記重點、難點、疑點和課本上沒有的內容。
二、常復習,多記憶。
課後應及時復習,認真做好作業,這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復習可採用課後復習、周後復習、單元復習、章節復習、綜合復習等。復習的方法有復述、默寫、做聯系等。只有通過多次復習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現行初中化學課本中有多個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號二十多個,還有許多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識。這些內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它們多為學習化學的基礎,若不能熟記,便會感到在“化學王國里”行走困難。要牢記化學的各個名詞,定義,並且要仔細加以區分,比如化合物,純凈物,單質,混合物,它們的定義不但牢記,還要加以區分比較,要扣定義裡面字眼,誰包括誰都要搞清。一旦真正搞清了,那我問你牛奶是上面哪一種物質你就不至於思索半天了。常見的化學反應是必須牢記的,要會默寫,條件(加熱、光照、催化劑,箭頭?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反應過程的現象就不用說了,重要的都得記住。化學中的公式,就像記數學公式那樣把它理解,記住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注意變通?別當書獃子,我也不喜歡書獃子?。
三、吃透課本,聯系實際。
以課本為主線,認真吃透課本,這是學好化學的根本。為此同學們必須善於閱讀課本,做到課前預讀、課後細讀、經常選讀等。既重視主要內容也不忽視小字部分、一些圖表、資料及選學內容。中學化學內容與生活、生產聯系緊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化學的同時,應盡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化學,體味化學,這樣就能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
四、重視實驗,培養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認真、細致地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每一次分組實驗,對實驗所用的儀器、葯品、裝置以及實驗原理、步驟、現象和注意事項,都必須弄清、記熟。
五、在學習化學之前准備好兩個筆記本。
一個“錯題本”專記自己在練習、作業、考試中的錯題,分析出錯的原因記下正確和好的解法。另一個“好題本”對於一些好題,好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解題規律記下來,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之前化學成績一直平平,但是我們老師說不能讓化學把我的成績拉下去,給我介紹了一個很不錯的中高考狀元的博客,李曉鵬新浪博客,這個博客裡面有很多關於學習化學的方法和解題思路,確實給我在學習化學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初中化學不好的童鞋可以借鑒我找到的學習方法,再去這個博客看看,相信一定能提高化學成績的。加油吧!!
學習化學的建議
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是認真聽講的一種表現形式。課堂筆記適宜記錄要點、重點、難點,記相關內容的推理過程,也可記袁席的幽默語言,以加深對某個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記自己不明白的某些知識點,以便在短時問內盡量解決。課堂筆記宜詳略得當,不宜簡、不宜繁,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記課堂筆記的效果。
課後筆記。
我這里所說的課後筆記是指在課堂記筆記不可能充實完整,因此在課堂筆記中應留的空白處,以便在課後補充相應的內容的解釋及某些原理的進一步應用,或是一些典型習題的分析及解法。
總結性筆記。
每一節或是某一章內容,老師都可能總結相應的知識點或歸納或找異同或總結知識系統或總結某一類問題的解決,涉及這些內容的課時,筆記一定要記概要及題目,後補充知識系統,解題方法,這樣使筆記發揮其總結完善的功能,你的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高。例如:“鐵和鐵的化合物”一節除了記好課本的一些重要知識點之外,還要記相應知識點的整理和補充:①注意理解+2和+3鐵離子的穩定性:②注意理解Fe元素的變價性及與不同氧化劑所得Fe元素的價態高低的成因;③比較鐵與H2O(氣)及活潑金屬與H2O(液)反應的差別及成因;④Fe與不同酸的反應差別,等等。
總之,不但課堂上要記好筆記,還要在課後及時地完善筆記,必要時系統地總結筆記,只有這樣才能使筆記更好地為你掌握知識而服務。要想學好化學,絕不可忽視筆記這一作用,因為它是上課聽講及課後復習總結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如何學好化學呢?我們曾經系統闡述了課堂筆記對聽課的重要作用,這種作用在化學課上體現得尤其明顯。要上好化學課,記筆記得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猜你喜歡:
1. 各類物理學習方法
2. 怎樣快速記憶化學的方法
3.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三大要點
4. 高二物理學習方法與技巧
5.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6. 如何學好物理的方法
D. 學生要想學好任何一門功課,需要掌握哪幾個過程
首先要培養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記憶之母」,只要有了興趣,學習就會變得專注,學習起來就會心無旁騖,踏踏實實,掌握知識點也會更快。
其次要提高學習效率。
上課前充分預習,課上帶著問題專心聽講,課堂內容當堂消化,課後及時復習並認真完成作業,爭取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三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
學習任何一門課程都不要考慮學習以外的事情,否則容易分心,如果身在曹營心在漢這樣學習效率也會很低。
第四要肯下苦功夫。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學習計劃,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還要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精神。
第五要建立很強的信念,永不言棄。
帶著責任心去學會變的更有力量,更有信心。
第六要學會巧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也可以借鑒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學習經驗,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E. 如何學習歷史
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巨細地都寫下來),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盡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較嚴重。另外極簡歐洲史脈絡清晰,有史識也好讀,可以看看。中國史推薦錢穆的國史大綱,配合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來看。你做的時間軸是否精彩不是關鍵,對比地把中外通史讀完才是關鍵。
拓展資料: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參考資料:歷史-網路
F. 如何學好歷史
一、歷史課堂學習「四習慣」:預習—筆記—思考—溫習
我們常說,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良好的習慣多麼重要。學習更是這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歷史學習要養成四種好習慣:即不經預習不上課,不動筆墨不看書,不經思考不提問,不經溫習不作業。要養成預習、筆記、思考、溫習的習慣。
課前的預習必不可少,只有預習,才能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明確重點難點,以便上課有目的、高效地學習。預習時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標記,以便上課時重點突破,迎刃而解。預習時還要掃除文字閱讀障礙。預習就是自我學習的過程,體現出學習主體性原則。上課認真記筆記,看書時圈點劃批,便於系統掌握,能夠分清主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動筆墨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古人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見勤於思考多麼重要。歷史學習更要深入思考,大膽質疑,不然「讀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話。我們常說「溫故而知新」,上完課要及時溫習鞏固。在溫習的基礎上,再去寫作業。很多同學等寫作業時,再把書拿來翻來翻去,這樣不僅學習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識也是支離破碎的。
當然,這四種習慣對其他任何學科的學習也都是實用的,只不過對歷史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學們堅持不懈,養之有素,習慣成自然,歷史學習就會輕松自如。歷史教師更要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習慣。
二、歷史教材閱讀「九到位」
歷史學習一定要提高歷史教科書的閱讀能力。學生往往是拋開課本背筆記,丟下教材看資料;即使看書,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這樣是很難學好歷史的。歷史閱讀要全面、仔細,要提高閱讀能力,既要快速瀏覽,也要重點解讀。還要帶著問題去研讀。老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歷史閱讀指導,甚至要用學語文的方法去學歷史。
(1)閱讀課前「說明」,明確學史目的
高一歷史「說明」中提到:「高中教材的編寫,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習的全面發展,為高一級學校和社會輸送素質好的合格的畢業生。」這段話,讓我們明確高中歷史學習的目的,積極的心態,是學習成功的前提。當然,「新課標」對歷史學習目的另有表述。
(2)閱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
歷史課文是以章節體系編排,每一章構成一個單元,體現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反映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經常閱讀目錄,便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本冊歷史結構,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縱橫對比,融會貫通。新課程是以專題形式編寫的,閱讀目錄可以對該專題有個立體的了解。
(3)閱讀章節導言,把握背景線索
高中章節導言主要是介紹國內國際背景和主要線索。導言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語言,讀導言也是便於從宏觀上了解這一章或內容,明確該章大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形成立體的時空觀和系統的歷史感。常讀導言還可以提高歷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
(4)閱讀歷史正文,夯實歷史知識
每節正文1200—1300字,顯然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點和主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每節都有相應的子目,閱讀正文要圍繞課題與子目,了解歷史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注意每節歷史事件、人物的關系。高中學習,尤其要分析歷史動因和影響,理解歷史表象背後的因果關系。讀正文,要注意領會理論性的表述和歷史結論性的論語。正文的閱讀應帶著問題去研讀。如「鴉片戰爭」這一節,要思考: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林則徐為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在課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5)閱讀小字、注釋,拓展歷史思維
小字每課時也有1000字左右,學生學習最易忽視。小字是正文的說明、補充、拓展或分析。雖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試的主要內容,但卻可豐富歷史知識,開拓視野。有些小字是較高的理論分析,對我們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維有很大幫助,如《中國近代史》下冊第9頁有關「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形成。一些注釋,除了掃清文字障礙處,還介紹某些學術觀點,也不妨閱讀一下,以啟發思考,拓展思維。更何況,小字、注釋,文字生動,引人入勝,可以激發我們學史的興趣。
(6)閱讀文獻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節材料1—2條材料閱讀,不僅能讓我們直接感受歷史,還可以提高認識能力,「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如洋務運動一節引用曾國藩話:「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認識他辦洋務是為了鎮壓人民起義,至於「勤遠略」,只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材料的閱讀不僅要通過注釋,掃除文字障礙,而且要結合課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運用科學的理論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閱讀歷史地圖,形成時空觀
古人治史,尚且「左圖右史」,我們學習歷史更要結合地圖。課文本身有地圖,另有單獨的歷史地圖冊,邊讀史書,邊對照地圖。如有些地圖是戰爭形勢圖,體現戰爭動態過程,結合地圖用彩筆勾勒,了解戰爭的經過,結果,以便形成立體的、完整的空間觀念。近些年高考歷史試題加大考查歷史地圖的比重。學生學習歷史最忽視讀圖,所以要格外重視。
(8)閱讀歷史圖畫、表格,提高觀察力,想像力
高中歷史每節里的圖畫4—6幅,課前還有約20幅彩圖,此外還有些表格。這些圖畫有歷史人物畫,遺址圖以及歷史場景等。多讀圖畫可以提高觀察力,想像力,使新學的歷史知識更直觀,更立體,更豐厚。這些圖畫不少還是藝術精品,可以給我們以美感。
(9)閱讀書後年表,理清歷史線索
課後的大事年表要反復讀,每章節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記。只有記住年代,才能對龐雜的歷史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生最怕記年代,因此要探究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
以上只是要求歷史閱讀要全面,要到位。而歷史閱讀的方法還很多,需要在歷史學習中不斷總結。
三、歷史學習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見解(新)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歷史學科的特點,我們總結了歷史學習三步曲。這三步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點到線再到面,循序漸進,循環往復,便於進行高效、系統而有趣味地歷史學習。在教學中,我們運用「三步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了解」是歷史學習第一步。即了解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徵等。歷史就是人類社會以往的運動過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時間、地域內進行的一些重大活動。因此,每一個歷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諸如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結果等都要瞭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歷史是一門科學,科學要求准確嚴謹。這就要求歷史學習要建構明確的時空觀。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善於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如「鴉片戰爭」一節,我們就要了解戰爭的過程:戰爭的起止年代、作戰雙方、戰爭路線和階段、重要的反抗斗爭、主要人物等。「了解」的基礎是記憶,因此,要提高記憶力,探究記憶方法。
「理解」是歷史學習第二步。歷史學習要求弄清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揭示歷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證聯系,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這就要求歷史學習時應精讀、細讀、有重點地閱讀;要善於綜合閱讀,諸如歷史地圖、歷史材料、圖片乃至注釋都應有目的地讀一讀;學習時,要討論,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閱資料,要整理筆記,生生合作,師生交流。如「鴉片戰爭」我們就要思考:這場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嗎?清政府為什麼會戰敗?為什麼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等等。
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第三步。我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習要從歷史的成敗得失中總結經驗教訓,從紛繁的歷史現象中獲得深刻的歷史啟迪,要善於在歷史的聯系比較中獲取歷史認識,運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科學的評判。「見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雲亦雲。要去感受歷史,從歷史中獲取人生智慧,要學以致用。仍以「鴉片戰爭」為例,我們要從戰爭的成敗得失獲得見解、啟迪:落後就要挨打;政治腐敗必然導致軍事失敗;腐朽落後的封建主義不是新興資本主義的對手;林則徐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等。
「了解——理解——見解」這三步是聯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開來。對高中生而言,「了解」不可或缺,是歷史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歷史課的「預習」也應屬於「了解」這一步。「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歷史學習的關鍵,體現高中歷史學習的特點。課堂歷史學習主要是「理解」這一步。而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目的所在,其要求較高,要培養創造思維,加強理論學習。「見解」這一步還應延伸到課外。如研究性學習中的歷史考察、歷史采訪、歷史辯論等都不會局限在課內。「歷史學習三步曲」 要求歷史學習要由粗讀到細讀,由宏觀把握到微觀掌握,由封閉式孤立學習到開放式合作學習,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到主體性探究式學習等。還要求把歷史學習和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綜合化的特點。
四.總結記憶方法,減輕學習負擔
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學生歷史學習更要不斷總結記憶的竅門,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樂趣無窮。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記憶方法。
(1)濃縮法
濃縮法就是化繁為簡,去粗取精,緊扣關鍵字眼,把繁雜的內容進行壓縮、整理的過程。如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只要記住兩個成語就行,「開天闢地」,「煥然一新」;《中英南京條約》記住「賠款、開商、割地、關稅」;南昌起義意義記住三個「一」:「一面旗幟,一個標志,一個節日」,大運河記住「永、通、邗、南」。還可以通過數字把課文內容濃縮為若干條,如「新文化運動」可濃縮為「一個口號,兩個階段,三項內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內容整理的過程就是深加工的過程,一定會加深印象,提高記憶力。
(2)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異同,把握特徵增進記憶。如「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其中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動力是相同的,領導階級、指導思想、群眾基礎、革命前途、革命結果是不同的。通過比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種比較,不僅要前後對照,古今比較,還要中外聯系比較,如「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成敗得失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比較」等。歷史學習一定要形成比較的意識,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3)圖示法
圖示法是老師教學板書經常使用的方法。歷史學習使用圖示法可以化繁為簡,由點到線,由線成面,簡潔明了形象生動,記憶變得輕松。
如毛澤東論持久戰可設計如下圖示(略):
(4)製表法:
把相似易混的歷史知識通過製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共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時間、內容、特點、作用」等幾個方面去掌握。製表法和比較法有所不同。比較法是要求比較異同,找出規律;而製表法只是把相似的歷史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照,以便掌握。
(5)歷史年代速記法:
歷史年代的記憶只要動腦,也是有法可循。或連續記憶,或間隔記憶,或諧音記憶,或數字重疊記憶,或中外對比記憶等等。如1771年可諧音「一起起義」。如「1919年」、「1818年」屬於數字重疊,等。
總之,歷史記憶的方法很多,諸如綱要信號記憶法,討論辯論記憶法,重復朗讀記憶法等等。這就需要同學在學習中認真總結。記憶是思維的基礎,提高記憶力不僅可以改善思維能力、豐富想像力,而且還會可以增強自信心。中小學階段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所記憶的知識最為牢固,甚至可以終身不忘,因此同學們應加強記憶,快樂記憶,獲取豐富的歷史知識。
五.歷史復習四步法: 史實—史通—史論—史感
歷史課如何復習,向來是老師學生都感到困惑的問題。單純的強化訓練,未免枯燥;一味的讀書背記,難免單調。我們探索出歷史復習四步法,即「史實→史通→史論→史感」。具體而言,即以章為一個復習單元,以訓練為主線,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四個步驟,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形成系統的歷史時空觀,並讓歷史認識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第一步:「史實」——知識整合
歷史復習的第一步,要梳理該章主要大事,歸納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徵。這就要求學生對基本史實和階段特徵的掌握必須准確、全面,要建構清晰完整的歷史體系。復習時,要快速閱讀,迅速翻檢,准確勾勒歷史線索,從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概括歷史階段特徵。如「國共十年對峙」這一章,可以概括三條線索,即:國共兩黨由對峙對抗到合作和平;中日民族矛盾由不斷上升到形成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
第二步:「史通」——聯系比較
聯系與比較,觸類旁通,古今中外融會貫通,形成立體思維。這一步要求學生不能拘泥於本章的內容,而要以本章知識為主要出發點,前後聯系,能力遷移。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就跨越兩章內容,涉及兩個階段十件大事。歷史復習的第二步顯然比第一步要求要高,要放寬歷史視野,善於縱橫聯系,這就要求歷史復習不能支離破碎,要有通概的眼光。老師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思路。
第三步:「史論」——史論結合。
運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價,對歷史現象進行探索質疑,科學分析歷史的因果關系,使歷史學習上升到較高理論層面。歷史科《考試說明》列出的「能力要求」4項10條中,明確提出「史論結合」,這就要求歷史闡釋時要論從史出,立論鮮明,要把基本的理論觀點溶入對歷史事實的分析評價之中,既不能把理論像標簽樣貼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論加史事搞成拼盤狀。
第四步:「史感」——感受歷史。
學生通過系統的歷史學習和復習,感受歷史,走進歷史,體驗歷史,形成全新的歷史時空觀和歷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體現出史學的功能,從歷史中認識現實,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歷史的成敗得失,縱橫比較中,產生新的經驗教訓、啟發,以此指導生活,引領人生。
歷史復習四步法是復習時大致的四個步驟,這四步之間是互相關聯的,不要割裂開來,要互相滲透,互相聯系。「史實」是前提,是基礎。主要是掌握記憶的方法,提高歸納、概括的能力,復習時要求准確全面。「史通」、「史論」是核心,是關鍵,突出體現出歷史系統復習要求,要善於聯系比較,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尤其要善於運用歷史思維和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復習時要求深刻系統。「史感」是歷史學習、復習的終極目的,是逐漸形成的過程,突出體現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總之,歷史學習、復習中有意識形成這四個步驟,會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科能力,增加學習歷史的樂趣.
六.開發歷史資源,提高治史能力
歷史學習不可只停留在課堂,也不可拘泥於課本。而要把視野引向家庭、社區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引向圖書館、互聯網、博物館、歷史遺存等豐富的歷史資源。還要充分挖掘鄉土教材的歷史內涵,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總之,要拓展歷史學習的空間,把學校歷史教育與社會歷史生活緊密相聯,實行開放性學習.上海教科院付院長顧泠沅教授曾講到:「聽到的忘的快,看到的記得住,做過的才能會」。歷史學習,要求同學就某一問題,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考查,篩選甄別,撰寫歷史小論文或歷史考察報告。還可以組織歷史辯論會,重大事件紀念演講會,歷史題材的郵品、圖片展等。還可以開展「我的家庭歷史」的調查活動。
G. 初一語文差得很 拉了我好多分 我要怎樣提高快速又有效
《語文》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
H. 怎麼學好高中歷史,能在高考得到80分以上
學習高中歷史我覺得就是得有技巧,我學的是文科的,這點我深有感觸, 我說下我的辦法,我也不喜歡死記硬背,其實學歷史是有竅門的,比如學習歷史時要中國和世界歷史對比記憶,有許多年代中國,外國都有重要的時間發生,比如1689俄國,和中國,1861年,中,美,俄的重大事件。記中國歷史是縱向,世界歷史是橫向,要想牢牢記住要多動腦了,最好一起記十字架式記憶。其次,重點,學習時要知道學的這段歷史的主線,把握好就行了,舉個例子,古代史就是社會變更,王朝更替。為什麼發展,為什麼滅亡,主客觀因素差不多,不同的是各朝代的特殊的因素。舉一反三就行了。自己抓住重點,組織語言就行了,不用硬背。。看題很重要,看清題問的重點,比如說的特定的朝代或國家,就把所有的記憶限定這個范圍內,這樣就不會跑題了。我順便推薦給你一個學習博客,李曉鵬的新浪博客,博主曾是高考狀元,博主講的高中歷史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都是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方法說的,方法很實用,你可以利用暑假好好學習一下,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