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29 13:44:57

① 貢生相當於什麼學歷 什麼是貢生

1、古代科舉考試是人才選拔考試,並不是簡單的學術能力評定。有一種坊間流傳的說法,以清代科舉為例。通過鄉試的稱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學士。通過會試的稱貢士,相當於現在的碩士。通過殿試的稱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

2、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會試考中的考生被稱做「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

② 貢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關於貢生的介紹

1、貢生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

2、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3、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為「會元」。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第一名為「狀元」。

③ 清朝的貢生是什麼級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身份-趣歷史網

你們知道清朝的貢生嗎,接下來趣歷史小編為您講解。

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

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貢生算是地方層面的高級知識階層。非要有級別的話,就相當於是今天的特別大學的大學生

貢生具體又分為六種,人們比較重視的是歲貢、恩貢、撥貢、優貢、副貢,這五類貢生和舉人、進士一樣被視為正途出身,備受贊譽。最後一種貢生稱為例貢,說白了就是花錢買的,這類貢生是最讓人不待見是也最不值錢的。

當時的秀才離做官還有很長的距離,只有他考中了舉人才有做官的資格(而且舉人能分到官職也很難),所以貢生連做官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幾品官了。但是貢生也是有待遇的:一是,見縣官不用跪拜,作揖即可。二是,有生活補助,每個月有銀兩。

清代,一些人備選為貢生之後,很多親朋好友就乾脆稱他為「進士」,這是因為中進士是讀書人最高的理想,大家順勢恭維他:「您這么優秀的人早晚要中進士。」這樣叫著叫著,貢生們也都飄飄然起來,有些人當了貢生之後,便花錢請當地的長官或者名流寫塊「進士匾」懸掛在祠堂上面以作炫耀。

清代中後期,由於僧多粥少,很多捐納出身的例貢是指望不上做官的,他們只不過是希望拿著貢生的牌子來糊弄別人。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為後人所不可取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④ 解元、貢生、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學位

解元:古代是鄉試第一名; 現代:碩士學位獲得者,考試全省第一名;貢生:古代是國子監或太學學生; 現代:中央黨校學生;進士:古代是殿試後上榜的舉子; 現代:博士學位獲得者。

秀才第一名叫解元,舉人第一名叫會元,進士第一名叫狀元。如果一個人連中三次考試的第一名,就叫三元及第,這是極大的榮耀。在整個科舉考試的1300年歷史上,三元及第的人一共才有16個,可謂鳳毛麟角。

進士是中央級別的考中者。公元605年科舉制的開端,隋朝首次開科取士開的就是進士科。隋、唐時期,「進士科」只是科舉考試中的其中一科,也是考取最難的一科,因此,進士的地位也是各科之首。

唐代很多人都以考取進士為榮。《唐才子傳》選錄唐代詩人278名,其中171人是進士出身。可見,唐代詩人對進士的熱衷程度。孟郊曾有一首《登科後》描繪自己考中進士後的喜悅心情。



(4)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擴展閱讀:

貢生種類:

恩貢,凡遇皇室或國家慶典如皇帝登基,據府、州、縣學歲貢常例,除歲貢外,加選一次作為恩貢。 清特許「先賢」後裔入監者,亦稱恩貢,比如,朝廷每年都會給孔氏後裔一定的貢生名額,以示尊孔崇儒。

歲貢,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讀書的,稱為歲貢,由於大都挨次升貢,故有「挨貢」的俗語。

優貢,每三年各省學政三年任期滿時,就本省生員擇優報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拔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報送中央參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初每六年選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為每十二年一次。名額是每個府學二名,州、縣學各一名。

副貢,鄉試也就是秀才考舉人的考試中,沒有考中舉人,但成績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貢生。始於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

明朝非常制,永樂中會試曾設副榜,嘉靖中設鄉試副榜,准作貢生。清朝定製為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增列的優秀落榜名單,入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

例貢是指捐款於官家「援例捐納」取得貢生資格,分附貢、增貢、廩貢等。

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是「歲貢」,後來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傳統社會公辦學堂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貢生算是地方層面的高級知識階層,所以有資格獲得這個級別的「職稱」。

⑤ 貢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貢生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為「會元」。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第一名為「狀元」。



(5)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擴展閱讀:

貢生的種類

1、恩貢,凡遇皇室或國家慶典如皇帝登基,據府、州、縣學歲貢常例,除歲貢外,加選一次作為恩貢。清特許「先賢」後裔入監者,亦稱恩貢,比如,朝廷每年都會給孔氏後裔一定的貢生名額,以示尊孔崇儒。

2、歲貢,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讀書的,稱為歲貢,由於大都挨次升貢,故有「挨貢」的俗語。

3、優貢,每三年各省學政三年任期滿時,就本省生員擇優報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⑥ 進士、舉人、貢生、庠生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什麼學歷

1、進士可以當縣官(七品),有時候,舉人也可以當七品,但是得有空缺。

2、縣學(庠生)------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相當於現在的普通二本。

3、秀才------國家公務員考試通過

4、府學(生員)-------地方黨校

5、舉人------地方黨校領導培訓班畢業

6、國子監(貢生)------中共中央黨校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

7、進士------中共中央黨校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畢業

所以,貢生畢業就是進士,當然,最後沒考過,沒畢業的就還是舉人

(6)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擴展閱讀:

歲試是學政到任之年舉行.科試於准備鄉試之年[子午卯酉]前行之.凡生員要鄉試的要先行科試.考一二三等者才准送鄉試.

歲試前由縣府二級進行予試過關的稱「童生」,再歲試過關者稱「秀才」。秀才進入縣、儒學讀書後稱"生員",因學校又叫庠故又稱"庠生" 。

生員又有分廩膳生員.增廣生員.附學生員.廩生,增生有名額限制,凡初入者皆是附學生員.凡生員經科試後,均可參加省城三年一次鄉試,中式者稱"舉人".舉人[辰戍丑未]第二年可進京參加會試與殿試,中式了就進士.。

那麼"生員"還可以走另途徑,選送入太學,稱"貢生"因是國家最高學府讀書.又稱"國子生"."國學生","國子監"期滿出貢,也可充任縣官或教職.。

貢生有歲貢.恩貢.拔貢.副貢.優貢等五種,貢士是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員。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員。由貢員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縣試:若要取得全省鄉試的資格,首先要參加府縣之試,參試者稱"儒童"或"童生",合格錄取者稱為"生員","庠生"(即俗稱秀才).在生員中再選拔一批人,升讀國子監的稱監生,其他的稱貢生.

貢生又分為拔貢,恩貢,副貢,歲貢,優貢.這五貢為正途資格出身.另有一種通過納捐取得的貢生稱例貢,增貢,附貢,廩貢。

⑦ 貢生是什麼學歷 貢生的意思是什麼

1、貢生是古代地方向國子監推薦的本地最優秀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的學生。

2、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⑧ 貢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清華北大的學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貢生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的學生。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⑨ 進士,舉人,貢生,庠生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什麼學歷

這個很難具體的比較。因為古代科舉考試是人才選拔考試,並不是簡單的學術能力評定。
有一種坊間流傳的說法,以清代科舉為例。
通過鄉試的稱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學士。
通過會試的稱貢士,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通過殿試的稱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
雖然這樣說,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的學歷和古時的科舉極不相稱。
以前的進士每年全國不過百人;現在的博士往人才市場扔一個磚頭就能砸到好幾個。
以前能考中舉人就不得了,光耀門楣,安享皇糧,從《范進中舉》一文可見一斑;而現在的本科學士無非是苦逼的、多識幾個字的廉價勞動力。期不可同日而語啊。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貢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20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