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山和隴西誰的歷史長
肯定是隴西啊,秦就有隴西郡,歷代,更是甘肅首府,明以後,改在金城,也就是蘭州!
⑵ 武山縣景點
水簾洞、武山溫泉、木梯寺、老君山森林公園、魯班山等。
1、水簾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鍾樓山魯班峽谷中。山勢挺拔,突兀壯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水簾洞在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
2、武山溫泉:西北第一武山溫泉是古寧遠八景之一,歷史悠久,是全國礦泉療養嚮往地之一。現有蘭州鐵路療養院、甘肅省衛生廳直屬療養院和鄉建療養院、農家樂等,集療養、休閑、娛樂為一體。
3、木梯寺:為國保單位,坐落在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馬力柏林山山腰,山勢險峻,茂林疊翠,石窟、寺廟宛如顆顆明珠,掩映在綠蔭之中,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僅有北側一山門可入寺內。
4、老君山森林公園:位於武山縣城南五華里處,是西秦嶺山系太皇山脈蜿蜒至武山縣城南面的主峰。海拔2385.9米。老君山以其山勢雄偉,峰巒秀麗,林海涌波,古松參天,自古享有君山獨秀,俯瞰渭水的美譽,為武山城南屏障和古寧遠八景之一。
5、魯班山:魯班山與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相連的隴上名山。座落在縣城東北20公里處,是古今兵家重地,中原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要道,為古寧遠勝景之一。
⑶ 武山縣的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縣境大部屬豲道,洛門鎮以東屬冀縣。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析襄武、豲道地置新興縣,址設今縣城西15公里新興川(今廣武坡西頡家門一帶),屬南安郡。
三國魏更名武城縣,不久即廢,復名新興縣。置中陶縣,故址在今鴛鴦鎮附近。
東晉十六國時期,為前趙、後趙、前涼、前秦、後秦、西秦、大夏等北方七國先後爭占,歷時百餘年。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中陶並入新興,隸渭州廣寧郡。隋開皇十年(590),新興並入隴西縣,隸隴西郡。
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縣境淪於吐蕃,歷時78年。咸通七年(866年)收復,屬隴右道渭州。
五代時期,縣域為羈縻地(授予歸附的吐蕃族居住),歷53年。
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在今縣城北建寧遠寨,屬秦鳳路秦州。熙寧五年(1072年),以古渭寨地(今隴西)建通遠軍,寧遠寨屬通遠軍。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升寧遠寨為寧遠縣,屬鞏昌路鞏州。
金天會九年(1131年)正月,寧遠陷金。泰和七年(1207年)又降為寧遠寨,屬臨洮路通遠軍。金天興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國太宗六年(1234),宋蒙聯軍滅金,寧遠寨歸屬蒙古汗國。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復置寧遠縣,隸屬鞏昌路鞏州。
明、清沿襲寧遠縣制,屬鞏昌府,縣域包括現有地域和馬塢、新寺兩鎮。清代末年,馬塢劃歸岷縣。
民國二年(1913年),因與湖南省寧遠縣重名,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決定更名武山縣,屬渭川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廢道,設渭川行政區,不久即撤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天水行政督察區,轄武山等15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改甘肅第四行政督察區,武山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縣西邊境駱家溝、駱家鎮、牟家窯、川口下、川口峴、何家坡、淡家溝、蔡家坪、黃家裡、伍家山、瓦窯下、柳樹溝、石板上、銓庄下、單道下、丁家咀上、樺林河17村及插入漳縣的王家坪、爺池下、新咀里3村劃歸漳縣,漳縣插入武山境內的徐家門劃歸武山。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漳縣孫家門劃歸武山。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調整武山、甘谷石廟兒附近的插花飛地。由石廟兒沿洮天公路至張家山堡東西棱線至賈家溝,東屬甘谷縣,西屬武山縣;由石廟兒起,沿洮天公路順李家坪左側山樑至管家溝東下,北折高家山堡直到甄家山一線,東屬甘谷,西屬武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武山縣名,屬甘肅省天水分區督察專員公署。
1951年4月,屬天水區。
1953年,縣東邊界劃出米家莊歸甘谷縣,劃甘谷縣屬管家溝、檯子上、吳庄、多家灣、張家溝、彭家坡5村歸武山縣。縣西邊界劃出當中嶺、徐家門、李家河、趙家坪、東家屲、景家屲、宋家溝9村歸漳縣。
1955年2月,屬天水專區。
1969年10月,屬天水地區。
1958年4月、12月漳縣、甘谷兩縣先後並入武山,縣境總面積達5368平方公里。
1961年12月,三縣分置,恢復原武山縣域。
1985年7月,屬天水市。
⑷ 武山十有指什麼啊
武山十有指的是山雄,水秀,洞天,泉湯,菜香,魚鮮,文脈,武魂,玉潤,人傑。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渭水河畔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西漢以來這里就是絲綢之路南路通道的必經之地,亦是中西經濟文化匯合的要塞。追溯歷史遠在38000年境內渭河兩岸就有人類蹤跡,原始先民已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史前文化。東漢靈帝中平五年在此建縣。
武山礦產資源詳情說明
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境內已探明鴛鴦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等非金屬礦產十餘種,其中鴛鴦玉儲藏量達3.2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達15億噸。金屬礦主要有鉬,鐵,銅,鉻,金等,其中鉬礦已探明儲量100萬噸以上。境內水資源豐富渭河及其5條支流橫穿全境,年徑流量9.37億立方米。
⑸ 武山縣屬於哪個市
武山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嶺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的復合地帶,海拔在1365~3120米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總面積2011平方公里。
武山有水簾洞、木梯寺、老君山森林公園,草川大草原等景點。武山是國家級標准化蔬菜生產示範縣、全國綠色蔬菜示範縣、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中國韭菜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武術之鄉」、「玉器之鄉」。
(5)武山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城關鎮,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地處文縣中部,東與尚德鎮接壤,南與丹堡鄉毗鄰,西接鐵樓鄉、石坊鎮,北與尖山鄉、橋頭鎮相連,為文縣人民政府駐地,區域總面積158.31平方千米。
西漢、東漢期間,城關鎮一帶設置陰平道;1958年4月,西元鄉並入城關鎮。截至2020年12月,城關鎮下轄4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韓家壩新城小區。
城關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葯材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8年,城關鎮有工業企業3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0個。
網路-武山縣
網路-城關鎮
⑹ 武山縣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位於縣城南關,始建於1941年3月,是民主人士楊承德創建的全縣第一所中學,至今已有將近70年的歷史。學校佔地面積74畝,建築面積17074平方米,有物理化學生物等3個實驗室,有史地陳列室,圖書館,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和多功能廳等教學場地和設施,有兩條網路寬頻連接校園;有各類藏書近3萬余冊;有400米田徑訓練場和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場;有鋼琴房和美術室各一個。
⑺ 武山鎮的歷史沿革
1958年設五里公社,1982年更名武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五里、長嶺、西橋、武聯、武山、王常、武前、埠堰、蓮鳳、五星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五里街。
⑻ 描述一下甘肅武山縣
武山,位於甘肅東南部,天水市西端,東接甘谷,南鄰岷縣、禮縣、漳縣,西通隴西,北靠通渭,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素有蔬菜之鄉、玉器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的美稱,全縣共6鎮9鄉,344個村。
武山縣東西寬51.5公里,南北長59.5公里,總面積2011平方公里,總人口43.95萬人,海拔在1340米至3120米之間。隴海鐵路和316國道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她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素有蔬菜之鄉,玉器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的美稱。
武山縣氣候境內氣候宜人,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水量506毫米,年均氣溫10.7攝氏度,年日照實踐2147小時,無霜期125天至193天左右,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素有「隴上江南」的美稱。武山縣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較為豐富,有耕地面積62萬畝,草原19萬畝,草川大草原和太皇山大草原最為著名。有森林135.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2.5%。隨著生態建設的不斷發展,境內森林面積不斷擴大。林木品種一雲杉、冷杉、油松、白楊、樺樹為主,另有蘋果、梨、核桃、大棗、桃、花椒等經濟林木。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和木梯寺
水簾洞坐落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鍾樓山魯班峽谷中。這里山勢挺拔,突兀壯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洞中泉水奔涌,山間溪流潺潺,景色幽靜宜人。
「群峰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為理想的游覽勝地。該石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修建,主要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等名勝古跡,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在形似斧劈的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當雨季,洞頂、洞壁泉水、雨水一齊湧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簾掩門,故得名水簾洞。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多座建築,各殿、台、亭、閣依自然岩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其中尤以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四字,內塑當地民間傳說中的麻線娘娘;水簾洞的崖面上保存著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整個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相輝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
木梯寺為國保單位,座落在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馬力柏林山山腰,山勢險峻,茂林疊翠,石窟、寺廟宛如顆顆明珠,掩映在綠蔭之中,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僅有北側一山門可入寺內。相傳入寺無路可走,在山門口絕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們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據代重建木梯寺序記載:「龍川東北有名山曰木梯寺,初建於漢,自唐迄今,歷代經營,內有「十殿九洞二磚塔」二塔已無跡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較伏羌大佛略小。寺內現存窟龕18個,殿堂四座,造像80餘尊,壁畫234幅2100平方米。內容廣,碉飾多變,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尤以五、七、十六窟規模最大,保持原作風貌。造像有魏唐遺風,其中,宋代作品為全寺精華。
2.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
(1)老君山森林公園
老君山位於武山縣城南五華里處,是西秦嶺山系太皇山脈蜿蜒至武山縣城南面的主峰。海拔2385.9米。老君山以其山勢雄偉,峰巒秀麗,林海涌波,古松參天,自古享有「君山獨秀,俯瞰渭水」的美譽,為武山城南屏障和古寧遠八景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對原有風景林保護的同時,補植松林,使得一年四季鬱郁蔥蔥,山色顯得異常秀麗,近年被確立為縣級森林公園。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景觀和風光如畫的秀麗山水,吸引國內外遊客流連往返、絡繹不絕。老君山具有優美神化傳說的景觀有:太清勝境、石峽飛瀑、棋盤仙跡、雞冠疊翠、朝陽古洞、鍋底煙雲、幽穀神泉、嘹台瞰渭八景,含有:懸崖白松、老君古殿、飛雲峰、攀天梯等二十多個名勝景點。
(2)丹霞地貌的傑作———魯班山
魯班山,與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相連的隴上名山。座落在縣城東北20公里處,是古今兵家重地,中原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要道,為古寧遠勝景之一。
走進勝景峽谷,相傳魯班用一把利斧把一座大山劈成三段的險崖絕壁之間,透過茂密的樹叢,露出一線天色。這里崖壁升聳,峽壑險邃,全境由「魯班試斧」、「 松林曉月」、「仙人送子」、「五虎出山」、「東坡夜遊」、「李白醉酒」、「筆峰獨秀」、「駝群遠行」等25處景點組成,每景點都各具特色。生長在懸崖絕壁石縫中的白皮鬆更為出奇,有些枝幹長得象長臂伸出丈把遠;有些枝幹捲曲拐扭甚至繞過旁的枝幹斜刺往上長;有的倒懸下垂至數丈之外,在空中探頭探腦的作態,有的樹干挺拔扶搖直上,凌空展開它的綠臂,遠眺像個美麗的姑娘,有自己獨特的青春、秀麗、活潑。靜坐松下,放眼遠望,但見渭河如練,婉蜒蛇行,朵朵蓮花般的群山,溫順的相偶在此山的四周,不但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詩情畫意,而且亦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景。登上「駝群遠行」的景點觀之,前面12條大小不等的山脈系並立,層層雲霧回環纏繞,陽光在遠近的山峰、高低的雲層上,塗上濃淡不等的光彩;近處藍得透明,遠一點灰得發黑。再過去向遠望,便挨次地由深灰、淺灰,而至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色。無不吸引遊人流連忘返。
(3)武山大草原
武山大草原位於草川鄉,草川鄉是一個比較偏遠的鄉。到武山縣城後一路往東,經溫泉鄉礦泉療養院,沿一條鄉級公路走約22公里即到。登上海拔2600米的主山峰,放眼四望,目光所及之處,莽莽蒼蒼,那一片爽心的濃綠厚重得似乎融化不開;清風徐來,漫山遍野的各種野花隨風搖曳,花香陣陣襲過,令人陶醉不已;山色、雲影、牛哞、狗吠,把人們帶入了一個彷彿世外桃源一般的境界。據草川鄉黨委書記苟洲彥介紹,這里和禮縣、甘谷兩縣接壤,是優良的夏季牧場。每年夏季,舟曲、卓尼等地的牧民趕著成群的牛羊來此放牧,直到10月左右才將牛羊用卡車運回。每到盛夏時節,其他地方酷熱難當的時候,這里涼風習習,暑意全消,最高氣溫只有22度,是避暑度假休閑的理想去處。人到了這里,不管有多少煩心的事,讓風一吹全就沒了。
(4)卧牛山森林公園
(5)太皇山和雲霧山
(6)武山溫泉
溫泉位於隴海鐵路天水車站至蘭州車站之間,距洛門站僅15公里,每天有旅遊專車往返通行於洛門、武山接送來往療養、旅遊人員。療養區東南西三面群山環繞,安靜幽雅,空氣潔凈、無噪音污染,年溫差小,每逢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是療養康復的最佳期。療養康復區的布局依自然地形設計,呈南北長廊式分布,其位置錯落有致,所有建築古樸、典雅,與療養地自然景緻融為一體,給人以濃郁的鄉土氣息;新型療養院氡泉水療樓在溫泉水池塘中亭亭玉立,把療養地裝點得更富有勉力和新意,給人以強烈的時代感。溫泉水質清澈透明,浴時有潤滑舒適感,天然氡泉礦水因子,適應症廣泛,放射性元素作用人體,可有效的改善和加強中樞神經的功能,用來治療各種皮膚病,心血管病,運動系統疾病,神經緊張症,風濕性病和各種功能障礙川牢疾病,能增強體質的抵抗能力,對人體代謝、免疫系統都有重要生物學作用。
參觀名勝,瀏覽古跡,是當代療養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入院的療養員,都有興趣到武山的水簾洞等風景名勝點去測覽,這些景點,當天可以往返,可充實療養康復生活。
武山溫泉,以其水質優良,位置理想,物產豐富,周邊風景名勝眾多而居西北之首,是人們療養、康復、保健、旅遊的理想之地。武山溫泉又名礦泉,古稱燙池寺,有泉眼11處,日涌水量700噸。屬熱放射性礦泉,水溫為攝氏38度至40度之間,屬軟質淡水。
武山礦泉含有:放射性氡、碳酸氫鈉和硫化物等38種微量元素,是國內外稀有的極具醫用價值的復合型礦泉。經過三十多年的康復醫療實踐證明,該泉具有放射作用、離子作用、紅外線及機械按摩作用、機體內環境調節作用。洗浴後,肌膚細膩光滑,增白除皺,保健作用明顯。而醫用價值更為奇特,對疥瘡的治療效果遠非單純葯物治療所能比擬,治癒率達100%,且療程短(僅3—7天即可痊癒)。對目前原因不明,臨床療效欠佳的各類銀屑病、紅皮病、慢性濕疹、「癬」等皮膚病有神奇的療效。對其它慢性病諸如風濕病、肺心病、冠心病、軟組織損傷、運動支持器官疾病、盆腔炎、慢性胃腸炎、代償性疾病等都有非常明顯的治療效果
3.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
(1)三國古戰場鐵籠山
(2)灘歌鎮文物古跡———唐初古建萬花寺、宋代古堡威遠寨、明清街
(3)明代金剛禪殿寺
4.彌足珍貴的紅色史跡
(1)費家山毛澤東故居
(2)紅軍英雄無字碑
(3)紅一方面軍強渡渭河紀念碑
(4)郭化如烈士紀念碑
5.聞名遐邇的地方特產
(1)鴛鴦玉玉器
鴛鴦玉,是產於甘肅武山縣鴛鴦鎮一帶的超基性岩石,化學成分是蛇紋石、碳酸鹽、滑石、磁鐵礦及鉻尖晶石等。礦物名稱叫蛇紋岩,屬年青碧玉的一種。鴛鴦玉的分布點主要有武山鴛鴦鎮邱家峽礦點和廟兒灣礦點,其中尤以邱家峽礦點的儲量豐富,赤露情況較好。甘肅天水武山鴛鴦玉已探明儲量3.24億m³為世界第二大礦。 鴛鴦玉又名蛇紋石玉,因其結構細密,質地細膩堅韌,抗壓、抗折、抗風化性好,可琢性強,光澤晶瑩,而成為玉雕工藝品、高檔農具的配套鑲嵌和高級飾面之理想材料,其色澤呈翠綠、墨綠、橄欖綠、瑩光淡綠等多種,暗映天然紋理,恰似龍舞動,霓虹繚繞,十分典雅。
(2)無公害蔬菜
(3)溫泉大米和四門香醋
(4)柳編、竹編、草編
6.民俗文化中的奇葩:武術、旋鼓舞、扭秧歌、書畫等。
武山秧歌源遠流長。每當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際,武山民間村村寨寨都有盛況空前的「耍秧歌」、「鬧社火」、「玩花燈」、「慶上元」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耍秧歌」一直是武山人春節期間的重要的文化生活,有祈求平安祝福、吉祥之意,是武山人民的精神財富,是武山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和富有生機的精神源泉。武山秧歌作為地方優秀文化的一部分,為當地的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雅俗共賞,它以自己獨特的風貌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世代傳承著。旋鼓舞,是武山縣農村特有的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以粗獷豪放、剽悍威武著稱的武山旋鼓舞源自古羌人的舞蹈、祭祀活動,是當地的先民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過程中,在求生存、盼太平、保平安的期盼和願望中產生的。其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武山縣擁有豐富的民俗傳統文化資源:古老的民間傳說,純朴的民族風情,悠揚婉轉的秧歌,熱情奔放的旋鼓舞、絢麗多彩的剪紙、民間繪畫藝術等等,都是絕好的教材。這些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藝術作品,都顯示出武山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體現全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發展素質教育,傳承優秀民俗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
⑼ 武山縣屬於哪個市
巫山縣屬於天水市。
武山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東連甘谷,南靠岷縣、禮縣,西接漳縣,北鄰隴西、通渭二縣。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區傾斜,海拔在1365——3120米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6℃,降水量500毫米。
武山縣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自公元188年東漢時期始設縣置以來,開發建設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境內非金屬礦儲藏量大,主要有蛇紋岩(鴛鴦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方解石、白雲石、滑石等。
⑽ 秦安有多少人,有多少年的歷史
天水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1]
天水市統計局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在國務院、甘肅省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記任務。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3]為3262548人。
二、家庭戶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815231戶,家庭戶人口為3082428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0人減少0.52人。
三、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45313人,佔50.43%;女性人口為1617235人,佔49.57%。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16下降為101.74。
四、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680066人,佔20.84%;15-64歲人口為2325116人,佔71.27%;65歲及以上人口為257366人,佔7.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60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5.8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1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5378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6153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5705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9249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540人上升為471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7917人上升為1108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3417人上升為32400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40127人下降為33486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41531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15282人,文盲率[5]由14.20%下降為10.47%,下降3.73個百分點。
六、人口地區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天水市3262548人
秦州區643906人
麥積區553268人
清水縣266908人
秦安縣515423人
甘谷縣559712人
武山縣437268人
張家川縣286063人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
[2]普查登記的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3]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記的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4]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
[5]文盲率是指全省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所佔比重。
西周(前11世紀-前771),縣地屬秦。
春秋(前770-前477),縣地分屬邽、冀兩縣。
戰國(前477-前221),縣地屬隴西郡。
秦(前221一前206),縣地屬隴西郡。
西漢(前206—25),漢承秦制,以郡轄縣,郡國並行。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隴西郡分置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縣治)。當時天水郡轄16縣,縣治在今秦安境的有街泉縣(治今隴城鎮)、成紀縣(治今葉堡川)、略陽道(治今五營鄉蔡河村)。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國為13州部(監察區),縣地屬涼州天水郡。初始元年(8)王莽篡漢,改天水郡為填戎郡,縣地屬填戎郡。更始元年(23),成紀人隗囂應更始帝劉玄聚眾十萬反對王莽,攻佔了平襄,建立了割據隴右諸郡的西州政權,縣地隗囂占據達十年之久。
東漢(25—220),劉秀稱帝後,為實現其統一大業,於建武八年(32)親征隴上,佔了略陽道故城,隴右失地復歸東漢。光武中興,以官多役煩,省並天下郡、縣、道治地。在今秦安境內廢略陽道,置略陽縣(街泉縣改名)。移涼州治於隴(今張家川治)。建武中元元年(56),劃成紀縣地為顯親侯竇固的侯國封地。明帝永平十六年(73),天水郡改名漢炳郡,治冀縣(今甘谷縣),轄13城(縣),縣治在今秦安境內的略陽縣、成紀縣。
三國(220-280),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復漢陽郡為天水郡(治冀縣),分雍州的隴右部分為秦州,縣地屬秦州天水郡。黃初二年(221),從天水郡分置廣魏郡,郡治臨渭(今縣東南)。改置顯親侯國地為顯親縣(今縣東北)。縣境內並存三縣,由兩郡管轄。成紀縣顯親縣屬秦州天水郡。略陽縣屬秦州廣魏郡。
西晉(265—317),晉武帝泰始五年(269),以雍州隴右的隴西、南安、天水、略陽等七郡置秦州,領六郡24縣。今秦安境內並存三縣,屬兩郡管轄。成紀縣、顯新縣(顯親縣改名)屬秦州天水郡;略陽縣屬秦州略陽郡(廣魏郡改名,治臨渭)。
東晉十六國(317—420),晉末大亂,郡縣治地多變,縣地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領屬。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縣地屬前趙。成帝咸和三年(328),前趙被後趙所滅,縣地屬後趙。穆帝永和七年(351),符健在長安稱帝,建立前秦,縣地屬前秦。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國仁建立西秦,縣地屬西秦。安帝隆安四年(400),縣地被後秦主姚興所據。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劉裕滅秦,縣地歸東晉。第二年,夏赫連勃勃入侵,縣地被夏佔領。 南北朝(420—589),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北魏統一北方,縣地屬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將顯新縣並入安戎後復建,臨渭縣並入隴城縣(略陽縣改名)。縣境內並存三縣,由兩郡管轄。成紀縣、顯新縣屬秦州天水郡;隴城縣屬秦州略陽郡,郡治安戎縣(今張家川縣龍山鎮)。北魏廢除成紀縣,新置安陽縣(治今古城鄉),兼設安陽郡,安陽郡轄安陽縣、烏水縣(今縣西北)。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縣地屬西魏。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略陽郡(治隴城)移治隴城縣,隴城縣改名略陽縣。在安陽郡增置北泰州。恭帝大統四年(557),縣地屬北周。北周廢除顯新縣,恢復成紀縣,屬略陽郡。
隋朝(581—618)。隋初,廢郡為州。文帝開皇三年(583)廢除略陽郡。略陽縣改名河陽縣。開皇六年(586)恢復顯新縣(即顯親),河陽縣改名隴城縣。開皇十八年(598)安陽郡廢,安陽縣改名長川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廢除顯新縣,與烏水縣一同並入長川縣。此時,縣境內並存三縣,由兩郡管轄。成紀縣、隴城縣屬天水郡,長川縣屬隴西郡。大業九年(613),金城府校尉薛舉,稱帝天水,縣地被薛舉佔領。
唐朝(618—907),高祖武德元年(618),討平薛舉,縣地屬唐。唐初,改郡為州,武德二年(619),以隴城縣置文州,縣境內l州2縣。武德八年(625),改文州為隴城縣,屬秦州。太宗貞觀元年(627),在州之上分全國為10道(監察區),縣地屬隴右道秦州。貞觀六年(632),廢長川縣,並入隴城縣。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因地震,秦州移治成紀縣的敬親川(今葉堡川),因隴水南侵,成紀亦遷新城。天寶元年(742),秦州復移治上邽,改秦州為天水郡,轄成紀、隴城、上邽、伏羌、清水五縣。肅宗乾元元年(758),改天水郡為秦州。代宗寶應元年(762),隴右被吐蕃佔領,縣地城廓皆毀,百姓被逼身穿胡服,大半被淪為奴隸,時間長達87年。宣宗大中三年(849),淪陷地收歸唐朝。懿宗咸通四年(863)廢除隴城縣。昭宗景福二年(893),秦、隴、風、岐等15州,為風翔節度使李茂貞所據。
五代(907—960),前蜀高祖永平五年(915),前蜀主王建收復李茂貞佔領之地,縣地屬前蜀。後唐庄宗同光三年(925),李存勖滅前蜀,縣地屬後唐。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就歸化鎮復置隴城縣,治所在秦州東的東柯谷(今北道區馬跑泉西)。後唐末帝清泰三年(936),石敬唐滅後唐建立後晉,縣地屬後晉。後晉出帝開運三年(946),契丹滅後晉,第二年,雄武軍節度使何建斬契丹使者,以秦、成、階3州投降後蜀,縣地屬後蜀。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柴榮下詔伐蜀,取秦、成、鳳、階4州,縣地屬後周。
宋朝(960—1279),初仍襲唐制,分全國為10道。宋太祖建隆三年(962),縣地屬隴右道秦州雄武軍節度。太宗太平興國後移成紀縣治於上邽。後廢天水郡,而以成紀名郡。有顯親川之成紀,有秦州附廓之成紀。太宗至道三年(997),改道為路,分領府、州、縣、軍、監。縣地屬陝西路秦州雄武軍節度。仁宗慶歷五年(1045),置隴城寨(治今隴城鎮)。英宗治平四年(1067),置雞川寨(今屬通渭縣)。神宗熙寧五年(1072),從陝西路分置秦風路(治秦州)和永興路,縣地屬秦鳳路秦州雄武軍節度。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縣地陷於金。紹興九年(1139)被南宋收復。紹興十二年(1142)以渭河為界,割秦州一半予金,縣地屬金。當時的秦州有「漢四番八」(屬宋者稱漢,屬金者稱番)之說。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秦鳳路改稱熙秦路。金人佔領縣地後,以秦寨為秦安城。金正隆二年(1157),以秦安城、臘家城始置秦安縣(治今興國鎮)。秦安作為縣名由此開始。同時析置雞川縣。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熙秦路改稱風翔路,秦州隸屬風翔路,改隴城寨為縣。秦州統領秦安、隴城、雞川等8縣。秦安縣屬風翔路秦州管轄。
元朝(1271—1368),始設行中書省,以省轄路,路轄州(府),州轄縣。世祖至元七年(1270),將隴城縣、雞川縣並入秦安縣。至此,秦安始為一縣,為秦州管轄。至元十八年(1281),分置陝西、甘肅兩個行中書省,秦安縣屬陝西行中書省鞏昌總帥府秦州管轄。 明朝(1368-1644)洪武二年(1369),鞏昌府直隸陝西行中書省,秦州屬鞏昌府(治今隴西縣),秦安縣屬陝西行中書省鞏昌府秦州管轄。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統各府州縣,廢甘肅行中書省。秦安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鞏昌府秦州管轄。
清朝(1644—1911)康熙二年(1663),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駐鞏昌,泰安縣屬陝西右布政使司鞏昌府秦州管轄。康熙八年(1669),陝甘分省,秦安縣屬甘肅鞏昌府秦州管轄。雍正七年(1729),升秦州為秦州直隸州,直隸甘肅省,轄秦安等5縣。光緒二年(1876),秦安縣屬甘肅省鞏秦階道直隸秦州管轄。
中華民國(1912-1949),民國2年(1913),北京政府推行省、縣兩級制,暫存道制,以聯絡督導。改鞏秦階道為隴南道。民國3年,改隴南道為渭川道(治今秦州區),統領秦安等14縣。民國16年,南京國民政府廢道設行政區,實行省、縣兩級制,秦安縣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管轄。民國24年,全省劃設7個行政區,天水為第四區,秦安縣屬甘肅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區管轄,直至秦安解放。
解放後,實行省(市)、縣(市)兩級制。並設有大行政區、專區、區三級派出機構。1949年8月3日秦安縣解放後,屬甘肅省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管轄。1951年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改稱為天水區,轄秦安等12個縣(市)。1955年天水區改稱為天水專區,轄秦安縣等13縣(市)。1969年天水專區改稱為天水地區,轄秦安縣等11個縣(市)。1985年7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天水地區,設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轄秦安縣等5縣2區。1985年8月至2006年元月,建置區劃無變動。
李特(?-303),字玄休,略陽(今秦安縣東人)。年輕時在州郡做官,雄武善騎射,沈毅有大度。晉惠帝元康六年(296),關西一帶兵禍擾亂,再加連年大飢,略陽、天水等6郡流民10餘萬人經漢中入蜀求食,李特也是流民之一。到達漢中後,朝廷強迫流民限期歸還本鄉,並且在歸路上設關,奪流民的財物。李特屢次為流民請求放寬期限,流民感激而推舉李特為首領,於永寧元年(301)在綿竹(今四川綿竹縣)聚眾2萬,請示益州刺史羅尚延期到秋後再還鄉。羅尚率兵3萬襲擊,被埋伏的流民猛烈還擊,晉軍大敗。於是六郡人推李特為主,行鎮北大將軍,其弟李流為行鎮東將軍,並決定攻取廣漢(今四川廣漢縣)。隨後,又向成都進攻。晉朝廷派幾路軍隊進攻李特。李特部署兵力,分頭抵戰,連戰多日,使各路晉軍都遭到失敗。
晉惠帝太安元年(302),李特自稱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大將軍、大都督,改年號建初,在境內進行赦免。李特還在毗橋部署兵力,向成都進攻。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太守徐儉投降交出小城,而羅尚占據大城負隅抵抗。惠帝太安二年(303),羅尚組織了大量的兵力進攻李特,連戰二日,李特終因寡不敵眾戰敗被殺。
李特在位2年,他的兒子李雄僭稱王,追謚李特為景王,帝號為景皇帝,廟號始祖。
李雄(272-333),字仲雋,李特的第三子。年輕時以烈氣出名,每次回鄉里,有識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帶領流民在四川起義,李雄積極響應,並在起義軍中擔任前將軍。李特和李流犧牲後,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平西將軍羅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擊敗羅尚的進攻,佔領了成都,僭稱成都王,在境內特赦,建年號為建興,廢除西晉的法規,設立約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類職官。惠帝凶熙元年(306),李雄僭即帝位,改年號太武,國號成。建國草創,無法式可模仿,李雄積極接納各位大臣的意見,地位愈加鞏固。於是,李雄派部將攻打漢中及成都南部的漢嘉、涪陵等地,都全部收復。益州逐漸安居。晉朝廷勸李雄除去尊號,分封屬國,李雄以對朝廷無功而謝辭。
李雄在位30年。他秉性寬厚,簡刑約法,政事寬和,甚有名稱。當時全國大亂,唯有四川成都戰事稀少。於是,李雄興辦學校,設置史官,政事之暇,他還手不釋卷。民賦規定每歲男丁納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戶調絹不過數丈,綿數兩。一時,事少役稀,百姓富實,閭門不閉,無相侵盜。
東晉成帝咸和八年(333),李雄患病而死。謚為武帝,廟號太守。其子李期殺李班自稱皇帝。咸康四年(338),李壽殺李期自立,改國號為漢。
李淵(566-635),字叔德,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北)。7歲時就襲爵唐國公,青年時代李淵就養成了倜儻豁達,任性直率,寬仕容眾的性格。
隋朝建立政權後,李淵歷任譙(今安徽毫縣)、隴(今陝西隴縣)、岐(今陝西鳳翔)三州刺史。隋煬帝大業初年,李淵擔任滎陽(今河南鄭州市)、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如為殿中少監、衛尉少卿。楊玄感反叛時,隋煬帝讓李淵擔任弘化(今甘肅庄浪縣)郡太守,並兼管右諸軍事。他踐歷中外,寬簡待人,甚得人心,所以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授給他山西、河東宣尉大使的官職,十三年(617)又改任太原留守。此時,隋朝荒淫無道,朝政腐敗,戰爭不斷發生。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私下結識豪傑,招納亡命,准備舉兵造反。李淵起初不同意,後來才答應,並積極組織發展勢力,待機行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隨即起事,建置大將軍府,設三軍,並向諸軍轉下檄文,號稱「義兵」。他親自率兵3萬,從太原出發向關中地區進發,一路上「開倉庫以賑窮乏,遠近響應」。至龍門,突厥始畢可汗派兵500人、馬2000匹於劉文靜會合援助,隊伍日益壯大。由此,李淵渡黃河,由三輔直搗關中。所經之地,無不降服。十一月,李淵攻開京城長安。立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在國內進行大赦,改元為義寧。後李淵被詔加為假黃越、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總理全國的萬事大機。第二年(618)五月,李淵在「百僚上表勸進,至於再三」的情況下,即皇帝位,國號唐,改元武德,仍建都長安。
唐朝建立後,李淵改郡為州,改刺史為太守,實行道、州、縣三級建置。廢除隋朝大業律令。實行均田和租庸調法,以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他還大力興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同時著力征伐隴右、河北、河南等地的割據勢力,使全國得到了統一。 李淵在位9年,傳位於次子李世民,自稱太上皇。唐太宗貞觀九年(635)五月崩,謚號光孝帝,廟號高祖。
李世民(598-649),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北)。李淵的第二子,聰明英武,有大志,而又能屈節下士。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涌,遍及全國。李世民推財養士,結納豪傑。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李淵在李世民的極力督促下,於太原起兵。李世民任右領大都督、敦煌郡公。他統領右三軍從太原出發,渡黃河,直赴長安,一路英勇抗戰,戰功卓著,隊伍壯大,一舉攻破長安。是推翻隋朝統治,建立唐中朝中功勞最大的一位。李淵稱帝後,封李世民為秦王,並擔任尚書令。
唐王朝建立初期,為消滅割據勢力,李世民又進行了征伐活動,征戰不息。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平定隴右的薛仕杲,打敗洛陽的劉武周,俘虜王世充和竇建德,使全國統一。武德九年(626)六月,皇太子李建成和劉王李元吉打算謀害李世民,為此,李世民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感到非常吃驚,於是立李世民為太子,朝廷的所有大事都由他去斷決。八月,李淵傳位於李世民,改元貞觀。
李世民即位後,勵精圖治,以隋朝的滅亡作為一面寶鑒,認識到勞動民眾的巨大威力,他經常以民眾和國家的關系去教育朝臣和子女們去愛護人民。他十分重視總結歷史經驗,把歷史作為一面鏡子。他積極納諫,從諫如流,虛心聽取朝臣們不同的或反對的意見。在用人方面他能知人用人,大膽選拔有識之士,不嫌出身貧寒,不計較舊怨。他確立了一套科舉制度,使朝廷人才濟濟,天下豪傑盡為所用。所以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生產發展迅速的良好時期,史稱「貞觀之治」。他在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還積極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特別注重發展民族間的關系,與其進行貿易和文化的交流。貞觀十五年(641),他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王松贊干布,使漢藏民族間的關系親密。李世民還採取開放的政策,通過「絲綢之路」和海道,溝通亞歐,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繁榮,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李世民統治的唐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繁榮強盛的朝代。唐貞觀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崩,傳位太子李治。謚號廣孝帝,廟號太宗。
平陽公主,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北),李淵的第三個女兒。隋朝末年,太原留守李淵,帶兵起義。平陽公主得知消息後,便召集家人反復商議,認為坐等長安或者隱藏在其他地方,均為下策,只有盡快組建一支隊伍,從軍事上支持父親和丈夫正在開創的大業,盡一點女兒和妻子微薄的力量,這才是上策。於是,她便風塵僕僕地趕到舊居鄂縣(今陝西戶縣)庄所,「散家資,招納山中亡命」,組建了數百人的隊伍,按照「將在謀,兵在勇,治軍在嚴」的帶兵道理,對部隊進行嚴格的訓練。同時,招降何潘仕帶領隋朝的數萬人部隊。又聯合自稱關中道行軍總管,擁有萬餘人部隊的神通。三支軍隊會合後,很快攻佔了鄂縣縣城。迫使周至、武功和興平3縣毅然順從。這里,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7萬餘人。此時,李淵的部隊已渡過黃河,迅速向長安推進,平陽公主便派人去迎接李淵。隨便她帶領萬餘人在渭河以北和李世民會合,並一舉攻克西北要地,基本盪平了長安周轉的隋王朝勢力,為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後,平陽公主留在府內,繼續保衛著京師安全。她的隊伍紀律嚴明,鬥志不減,深得人們的稱贊。人們尊敬地稱她的軍隊為「娘子軍」。
武德元年(623)二月,平陽公主去世。為悼念這位巾幗功臣,李淵下詔,突破了古代「婦女元鼓次」的葬禮,由軍樂開道,文武大臣護送靈柩,擎旗隊、舉劍隊和武士隊夾道而行進行隆重葬禮,並謚封為昭。
李隆基(685-762),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北)。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體態英俊魁梧,性格英武果斷,善於騎射,學識廣泛,多才多藝,尤其對音樂、歷象和書法造詣很深。武則天垂拱三年(687),李隆基3歲就被封為楚王,長壽二年(694)改封為臨淄郡王,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升遷為衛尉少卿,後兼路州(今山西長治)別駕。此時,唐中宗剛即位,昏懦均能,朝廷政權被韋皇後把持。韋皇後昏暴,謀害唐舊臣,驅逐宰相魏元忠,大賣官職,使朝廷政治一片混亂。為此,李隆基募集一批人,罷官回京師,但仍秘密召集勇士,待機行事。景龍四年(710),韋皇後合謀殺死唐中宗而親臨朝政,李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中,殺韋皇後,肅清朝廷中腐敗集團的勢力,使唐睿宗二次即位。睿宗即位後,立李隆基為太子,並讓其干預朝政大事。延和元年(712),唐睿宗讓位李隆基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元為開元。
從開元元年(713)到開元二十四年(736),李隆基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他知人善任,積極納諫,所用宰相,先後有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都各有所長,直言諫諍,補救缺政。開元初年,黃河南北連年發生蝗災,赤地千里,橫屍遍野,物價飛漲,政局動盪。李隆基積極採納宰相姚崇的建議,破除當時的許多迷信說法,發動群眾捕殺蝗蟲,公開獎勵治蝗者,有效地制止了蝗災。在農業生產上,他鼓勵人們重視農桑,積極發展生產;在政治制度上,他改革武則天以來的弊政,「黜酷吏,罷汰冗官」;他還厲行節約,躬行節儉。於是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達,科學和文化事業興旺,傑出的詩人、史學家、畫家、音樂家、天文學家等比比皆是,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唐文化,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開元盛世」。
開元二十四年以後,李隆基產生驕奢之心,懶得親自處理政事,一心想縱欲享樂。他重用李林甫作宰相,政事全委託李林甫去。加之楊玉環進宮被封為貴妃,李隆基寵愛無比,從此昏迷在聲色中,對政事一概不問。李林甫死後,李隆基任用楊國忠為宰相,致使政治癒加腐敗,經濟開始下跌,財政危機。朝廷設法搜刮民戶,議定租賦,橫征暴斂。另外在京師和中原地區武備空虛,西北和北方各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玄宗天寶十四載(755),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李降基倉皇逃往蜀郡避難。皇太子李享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即位稱帝。他重新集聚力量,平息了叛亂,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唐肅宗至德三載(758),李隆基自蜀郡返回長安,在愁苦憂傷中鬱郁死去。廟號玄宗。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