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高考歷史圖片材料小論文如何解

高考歷史圖片材料小論文如何解

發布時間:2022-10-30 00:06:42

Ⅰ 如何解高中歷史題中的概括材料題

一、讀是解答的前提
閱讀理解材料是解題的必要前提,讀懂、讀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題的第一步。
1、先讀設問,後讀材料。不少人認為要先讀材料,後看題目設問。事實上這樣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讀材料比較陌生,如遇到難懂的古文和外來材料甚至障礙更大,易於產生懼怕心理,影響答題;且在不了解答題要求和方向的情況下閱讀材料,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讀幾遍方可。所以,先讀題目設問,給材料內容定位,明確答題方向、目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更顯思路清晰明確。

2、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
①看兩頭,找信息。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信息。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不可漏讀。

②讀懂、讀透材料。對材料的閱讀,一般情況下應讀三遍:第一遍粗讀,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二遍細讀,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題的毛病。第三遍重點讀,帶著設問有重點地閱讀,提取有效信息,擱置無效信息,並確定材料與相關知識的聯系,破解命題能力的考查方向。

二、找是解答的關鍵
「找」就是從材料和有關知識中,找取解題的信息點、信息源,它往往是與「讀」交織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無需將兩者截然分開。
1、從材料內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義時,要注意抓取關鍵詞語,不論題目所給的材料文字多少,無效信息和虛假信息的干擾程度多強,材料的含義往往就在幾個關鍵詞語上,它們是信息的集中表現,是解題時所要用的重點。當然,也別忘了有時關鍵信息還可能出現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紹和出處上,它有時會給解題以一定的暗示和啟發。

2、從材料與課本的關聯找取相似點。試題雖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設問,但迄今為止,任何一道材料題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關聯,「貌離神合」於課本知識。這里的關聯一是指試題以課本知識為背景或依託,二是指試題的一兩處設問需用課本知識來回答或確定大方向。確定了材料與課本的某個或某方面重要知識的關聯,這樣材料便與課本聯系在一起,回答問題就不難了,甚至有的設問可以在課本中「對號入座」。

3、從材料內容與設問角度找取相關點。材料解析題,顧名思義是要求把對問題的回答建立在對材料的分析應用上,突出運用材料論證,說明問題的特徵和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以充分發揮材料本身在解題中的價值。所以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互相對照,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或從設問的行文中重新獲得讀材料時忽略了的重要之處,以糾正在答題時拋開材料或設問,隨意發揮、答非所問的錯誤傾向。

三、答是解答的落點
材料解析題的讀、找只是為最後的解答作準備,答才是最終的落點。這個落點是否准確、恰當、完美,是否能夠充分體現命題的意圖,還要做到「六個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問。除了材料小論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題基本上有多個設問,設問間往往是相互緊密聯系著的,而第一個設問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確、完整,直接影響著下一問的作答。因此,第一問作答一定要細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確。對起點設問的錯認,將會誤及後面的答案。

2、注意審准設問。在好多設問中,都有一些引導性、限制性詞語對問題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據材料概括提煉」,「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據材料……談談認識」,「綜合材料……得出結論」,「比較材料……」,「如何評價材料的觀點」等。這些限制詞語大體上代表了設問內容的本質含義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給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轅北轍」,造成「勁沒使到點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設問分值。每個設問後的括弧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詳盡一點;分值小,回答要簡省一點;不能置分值於不顧,自己熟悉的問題雖分值小也大肆鋪張,不熟悉的問題雖分值大卻片言只語。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層次性。材料題解答的完整性和層次性如何,直接決定著得分差別。
如「談談你對西進運動的認識」,只答出掠奪印第安人或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給1分;兩方面都答出的,給2分;答出兩方面並指出推動經濟發展是主導方面的,給3分。由此可以看出,對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學觀點的運用。運用基本的史學理論觀點分析材料的本質和規律,這是歷史闡釋能力的最高要求,在高考題中的考查呈上升趨勢。

6、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對於材料解析題的文字表達能力,歷年高考試題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通過每年的參考答案的評分說明是不難看出這一點的。材料解析題的答案要求言簡意賅,條理清楚,邏輯嚴謹問什麼答什麼,不必展開。另外,答案用語要規范,准確使用「應試語言」,不能濫用文學性的修飾語,歷史卷不能當成語文卷。

Ⅱ 高考歷史小論文題怎麼寫

這類題型是一種很難把握好的題型,不僅材料變化多、問題不固定,回答也可以是多元的,主要是要培養你的開放性、發散性思維,如果沒有準備或者恰好考到了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識就會有些捉襟見肘,但也是有一些解題技巧的:
先來一個評分標准,讓大家清楚得分點在哪裡:
得分點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得分點
1.分類
我們先來看一下分類吧,一般是兩類:1.由你來評價分析某一歷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義、影響;2.由你來論證某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或者是對比幾個事件、觀點進行評價。對於第一類,偏重於結合史實來表明自己對題目的認識,定性評價和定向評價結合進行,對於第二類題目,要注意對於歷史事件和觀點都要緊密結合特定的歷史環境,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2.答題技巧
首先要速讀材料,認真看題目要求,明確自己要分析論證什麼;
接著精讀材料,要把材料的觀點提煉出來,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出來,做到言簡意賅;
最後進行撰寫答案的時候要分段進行,這樣才是完整的小論文:
第一段表明你的觀點,用詞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是……的;
第二段結合史論進行論證,這個時候要注意進行多角度分析,不要只抓著某個角度一條道走到黑,常見的角度可以分成這幾種: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狀況,內因(如國內因素、組織內部因素)、外因(如國外因素、社會風氣),要注意先整理好思路再書寫,不能想一句寫一句;
第三段要用來進行一些總結或者升華,這部分最好結合歷史發展趨勢、已有史實來進行一波探討升華。
3.結合題目進行一波分析
在分析題目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讀題,避免片面,很多時候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方法來剖析材料,我們可以來找這些材料的共同點,來論述這些共同點,也可以尋找一些差異,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題目要求來:

Ⅲ 歷史材料題解題技巧

高考文綜歷史大概都復習的怎麼樣了?對歷史後面的材料題心裡可有底了?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材料題解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材料題題型

1、 從常規出題來看,它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針對某種觀點或看法,要先行明確表態(是否正確;是否全面等)後再進行分析解答;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

另一類則是一題中有幾種不同的觀點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後明確表態,然後分別進行論證

2 、從材料陳述看

一類是材料觀點直接給出

另一類是觀點間接(觀點隱含)給出

3、設問類型看:包含評述,評價,評論三種

(1)評價,即評定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的性質、地位、作用、積極意義或者影響等;

(2)評述則是把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史學觀點等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即邊敘述邊評價,或者先敘述再評價;

(3)評論則是對歷史人物、事件、觀點等進行分析、論證或評價

注意

(1)評價偏重於從史實中得出結論;

評述 類偏重於敘述史實;

評論 側重於運用辯證史觀或者唯物史觀,表明自己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的認識

(2)評價、評述類設問一般含有標志性的詞語,

如:評價、簡評、評述、說明、論證、如何解釋、你認為、你的看法、你的觀點、如何理解等

歷史人物評價:

(1)定性評價即整體評價;

(2)定量評價,即以史實說明。

(3)一分為二和看主流相結合。

歷史事件或現象評價:

(1)根據要求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

(2)需要結合背景、特點、作用、影響等等,看評價角度。

歷史材料題解題步驟

第一步:完整的閱讀材料,提煉觀點

提煉觀點,弄清幾個問題:

評論的客觀對象評論者的主觀認識是什麼?

有幾個觀點?

各觀點之間是什麼關系?

誤區:為了搶時間作答,沒有完整、准確的閱讀材料,斷章取義,隨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話當成題目要論證的觀點,導致全盤皆輸。

注意:①如果設問是:論證材料中某某的某某觀點,只能同意。

②提煉出觀點後,一定不要急著下筆作答,花一分鍾左右的時間在大腦構思如何表態有利於你接下來的論證,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態。

第二步:陳述觀點並對觀點進行判斷表態

1、材料只有一種觀點怎麼表態

①同意或正確

②不同意或錯誤,陳述你的觀點

③辯證看待:既有合理一面也有不合理一面

(做題慢的同學盡量避免這種答法,因為時間緊急,論證費時,不利於得分,做題快的同學可以嘗試,挑戰滿分

2、材料有多種觀點(出現概率大)

①同意其中一種。

②材料觀點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觀點。(其實材料中的多種觀點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你自己的觀點最好是綜合多種觀點。)

注意

1)不要答不同意其中的一種,因為你不同意其中一種,有兩種可能:

A.與材料另一種觀點不謀而合,還不如直接同意另一種;

B.材料的觀點你都不同意,那你為啥不直接說出你的觀點呢,用②這種方式呢?

2)如果設問是這樣的:「你同意哪一種,請說明理由」,而不是「評析材料中……觀點」。

原則上可以另立自己的觀點了,但標准答案里沒有設計材料以外觀點的答案,所以只能由閱卷老師酌情給分,而酌情給分往往不會給太高。

第三步:對觀點進行論證

得分至關重要的一步,有同學想挑戰高分滿分,把重心放到小結上,或者想綜合多種觀點從更深的層面看問題,而忽視了論證過程,論證不充分,最終得分不高。12分為滿分,論證過程有9分。

要求:多角度、史論結合

1、多角度

觀察你論證的觀點本身有幾個層次,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

2、史論結合

史實必須是明確具體的、典型的。不能是空洞、含糊的、自己編造臆想的、偏門的,必須是教材上提到的重大歷史事件。

3 論證要嚴密,不要前後矛盾

誤區:認為多角度就是經濟、政治、 文化 ,因為我們平時做題用得最多的角度,所以不論青紅皂白見題就用。(思維的發散性)

第四步:小結,理論升華

大多數高中生都達不到分類法的第五個層次,而且此環節的分值不高(2~3分),不要把重心耗費在此環節上(按自己的能力,水到渠成)

有哪些 方法 :

跳出你同意的這個論點,運用辯證思維(矛盾主次方面)、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作者的立場等,對所有論點進行評價。

跳出此論點所涉及的具體國家、時間、問題,放到整個全人類歷史上看問題

小結:這類試題的答題基本要領是:

1.概括材料觀點。標明觀點出自哪則材料

2.選擇觀點並作出判斷,確定是立論還是駁論。

3.分段論述——

第一段:觀點表述;

第二段:論證;

第三段:結論(不能簡單重復總觀點,必須作內涵表述,上升到規律、本質、實質、正確做法)。

歷史材料題解題技巧和答題要求

1、立場要鮮明,論點要准確。

立場鮮明,論點要言簡意賅、開門見山、旗幟鮮明。

提出論點要注意三點:

一是不能寫成 短語 ,必須形成判斷句式;

二是不能含糊不清、摩棱兩可;

三是不能長篇大論卻不知所雲。

論點准確,讀懂材料,准確、全面地概括出材料中的基本觀點,然後圍繞這些(個)觀點提出自己的論點,要注意兩點:

一是不能完全拋開材料中的觀點,這樣就跑題了;

二是不能選取材料中某一觀點的部分觀點作為論點,這樣會導致論文的論點殘缺,進而導致論證角度狹窄,論證過程無法展開。

由於材料常以圖表、外語翻譯語言、文言文等方式呈現,對於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歸納和組織語言能力的要求較高,因而考生普遍感到棘手,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訓練中務必下大氣力予以突破。

2、結構要完整,格式要規范。

結構完整,包括開頭、正文和結尾三部分,缺一不可(它決定了考生的答案是不是一篇小論文)

在段落上,不得少於三個自然段,絕不能一段寫到頭

開頭為第一段,要簡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論點,如果題目有要求,還應該首先列出材料中的幾種觀點。

正文至少一段,運用論據論證論點。

結尾為最後一段,要呼應開頭,但在語言上不能與開頭重復,最好能對觀點進行 總結 和升華。

格式規范,不能以問答題的答題格式來作答,語言不能條文化、序號化,不要寫類似於「觀點」、「論證」、「結尾」這樣的 提示語 ,每段開頭不要頂格,要空兩格。

3、邏輯要一致,語言要專業。

邏輯一致,論文的論據與論點在邏輯上既不能自相矛盾,又不能互不關聯,應該以史實論證論點,論據要具有說服力,要能夠支撐和證明論點。

語言專業,論文的語言要符合歷史專業性要求,要使用專業術語,盡量迴避生活化、文學化語言。

4、角度要多樣,層次要分明。

論證角度的多少與得分多少成正比。

角度多樣,從多個角度論證論點,一般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角度進行論證,也可從內因、外因或者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等角度進行論證,當然論證角度並非僅僅如此,要結合具體情況尋找論證角度,要尤其注意充分挖掘材料中的信息作為論據

層次分明,強調論證角度要鮮明,最好每一個論證角度都能單獨成段,並且把論證角度置於每段的開頭,可以把答問答題常用的提示語變通使用,如「政治上」、「經濟上」、「思想文化上」等,這樣便於閱卷老師看清論證角度。

5、卷面要工整,字數不能少。

書寫要認真、規范、美觀、整潔,不可潦草,不可寫得太小,更不可亂塗亂畫。

字數不能少,一般以200字以上為宜,字太少,容易導致論證不充分。


歷史材料題解題技巧相關 文章 :

★ 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

★ 歷史大題解題技巧

★ 分析歷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思路

★ 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

★ 做歷史題材料題的方法分析

★ 初中歷史材料題的答題技巧方法

★ 初中歷史材料解析題解題思路和方法

★ 做初中歷史題材料題拿高分的方法

★ 高考歷史材料解題答題技巧

Ⅳ 高中生應怎樣解答歷史材料解析題

(一)把握幾種題型
在高考試題中,材料解析題通常以下列幾種題型出現:敘述型、綜合型、說明型、比較型、評述型、開放型、歷史小論文。下面對幾種題型做以簡單的闡釋。
1、敘述型。敘述型是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和綜合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過程(原因、經過、結果)或歷史人物主要的活動。設問往往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或者是直接從材料中提煉論點回答。題目中一般含有「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提示語,回答時要緊緊圍繞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動,把散見於教材中的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整理,注重考查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再現和歸納總結。
2、綜合型。綜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查,它既便於考查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聯系,又注重考查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從解答方法上看,多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題,是敘述、論證、分析、比較等的綜合體。這種題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說明型。說明型非選擇題是對事物的本質或者對事物(事件)進行分析說明。設問中往往包含有「試分析、試說明、表明、體現了、反映出」等詞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作出正確闡釋的能力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4、比較型。比較型是將有某種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為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5、評述型。評述型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這種題型的一般要求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把不同要求的評述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分為:評價與敘述相結合成為評述型題;與論證相結合成為評論型題;與分析相結合形成評析型題。題目的提示語一般有「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評述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
6、開放型。開放型試題的答案是開放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知識結構、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選擇。試題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種觀點(看法)」、「試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是……」等。
7、歷史小論文。小論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題。這種著眼於「文字表達」的命題方問方面,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字數限制在200字左右,試卷明文規定的除外;在評分方面,採取分檔給分的辦法。解答這類題,除了對材料題的一般要求外,更應注意:
①由於小論文式的材料題的設問比較籠統,因此,不可能用設問來提示閱讀。所以審題時,對材料的閱讀要更加求精求細,力求不漏掉任何一個有息。
②處理材料時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場、觀點,理解所反映的歷史現象的特點和時代特徵,把歷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學知識的體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確結論。
③回答此類解析題時更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論文,不是問答題,不能像回答問答題一樣。
第二,要有史有論,史論結合,最大限度地體現歷史學科的特點。歷史材料題的最大特點就是「歷史」性。不論論據還是觀點都應與「歷史」有關,拋開所提供的材料、拋開歷史知識亂發揮,是不可取的。因此,歷史小論文不管是評述題,還是論證題,都應緊扣材料,從材料出發進行回答。
第三,文章應體現論說文的三要素。觀點要鮮明,中心要突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清清楚楚;論據要充分,有理有據;論證要有力,有邏輯性,分清層次,條理清楚。
第四,對文字的組織要更加註意抓住關鍵,高度概括,文字簡明准確。文章中主體要明確,時間、空間要清楚,層次要分明。因為此類題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所以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了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打草稿,或列腹稿後,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簡練、抓住要害。
(二)審題必須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個前提」,即「讀懂讀透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二」是指「兩個原則」,即「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首先是「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與設問相關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主題等,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聯系課本是必需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三」是指構思答題的「三個步驟」。即「一看」,看有幾個設問;「二找」,找出設問中的求答主題(或項目)和限制條件;「三答」,根據設問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最好採用「序號化」,如:①②⑶。
(三)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述、論、析、比、評
「述」,即敘述。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表達,但要注意的是:(1)題目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涉及,可適當展開,盡量不遺漏,力求全面。(2)對於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
「論」,即論證。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准有兩個:一是實踐的標准,二是理論的標准。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為什麼」。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比」,即比較。對於有比較項目的問題,可以按照要求進行比較;對於沒有給出明確比較項目的問題,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則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方法:以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為中心,列出相關的項目;然後與另一個對比。
原則:(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目的。(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特點、特徵、性質、實質。(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
「評」,即評論、評價、評析等。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4)與課本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相結合。
(四)、組織答案注意事項。
第一,在組織答案時,一定要做到「怎麼問就怎麼答」,並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題依據和限制性條件,如提問為「根據材料……」,那麼,答案主要來自相關材料;如提問為「根據所學知回答」,那麼,答案主要為所學課本知識;如果沒有規定答題的依據,則要視材料和問題來定,同時注意與課本知識相結合。
第二,如果某一問有幾個要求回答的中心詞,那麼在作答時最好把表示回答內容的中心詞(如原因、意義、措施、區別等)寫在具體答案前面。
第三,組織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一般一問為一段,一問有幾個答案要點的話,用序號標示出來。
第四,根據具體問題和提問賦分確定答案的多少,如「內容」「措施」「原因」「意義」「異同」等應多答;賦分多的要多答,賦分少的要簡答。
第五,對於「啟示」「說明」「經驗教訓」類問題,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思考和組織答案,不要在某一個方面展開敘述或分析。
第六,對於認為很難的問題,根據材料和課本知識,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題,因為高考評卷時,對錯答的不負分,另外,對於那些要求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的問題,評分標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實際上給每位考生留下了發揮的空間。
第七、語言准確、規范,邏輯緊密、史論結合。
第八、要使用正確的歷史名詞、歷史術語。從高考文綜歷史評分細則來看,其明確規定「用詞不準或詞不達意者」,均只給少量分數或者不給分。歷史學科中有許多概念和專有名詞,例如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土地所有制、君主立憲制、資本原始積累、工業革命、經濟危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世界市場、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須准確表達,不能張冠李戴
第九、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廣度第一,深度第二),層次性(分時間、空間、分類別)
(五)、常見思維模式
模式1:對比近代不平等條約:時代背景+簽約國+內容+對中國危害;
模式2:統一局面:背景+由誰統一+政權建設+地位+疆域+結局;
模式3:農業發展的表現:工具發明與改進+耕種方法+生產經驗積累+農作物種植和推廣+開墾荒地、施肥+興修水利+開發邊疆;
模式3:手工業發展的表現:手工業部門的擴展+手工業內部的分工擴大+手工業製品的工藝水平提高;
模式4:商業:商品種類+集市和城市+貨幣+對外貿易;
模式5:文化特點:時代特徵+風格+影響+世界地位+是否兼收並蓄+是否全面發展;
模式6:分析革命運動的原因和背景:矛盾沖突+誰參加誰領導+以何手段發動+導火索;
模式7:分析戰爭勝敗原因:性質+領導因素+民眾因素+戰略戰術因素+內部關系+敵方的戰備+交戰國雙方綜合國力因素+國際因素;
模式8: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對比+政治地位與權力的高低強弱+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改革的方針、措施與用人是否得當+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負擔;
模式9: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基本條件:資本+僱傭勞動力+生產技術+原料+環境+市場;
模式10:政黨成立的歷史條件:客觀條件(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觀條件(階級條件、思想條件、組織幹部條件);
模式11:文化發展的原因:政治+經濟+民族+對外+前代;
模式12: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重視水利的興修+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民族融合和民族間的交流+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六)、高考歷史材料題分析方法和思考模式
1、歷史背景類=(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1)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歷史特點類
從背景、時間、目的、過程、內容、措施、程度、范圍、性質、影響等方面考慮;
4、歷史原因類:
(1)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政治+經濟+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一般從歷史發展趨勢、生產力發展、經濟基礎和主觀需要等方面考慮。
主觀原因:一般從領導某事件的階級、階層的主管目的、動機、決策或政策、方針等進行思考;
客觀原因:一般從自然或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政治現狀等方面進行思考。
5、根本原因類:
經濟現象: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反作用考慮
政治現象:從經濟方面考慮;
思想文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經濟方面考慮;
6、目的、動機:→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
(1)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2)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7、比較類:
首先要明確比較對象(是相同、是不同、還是異同),從背景、目的、內容、結果、特點、方式、性質、影響等方面考慮;組織共同點的答案時,首先要寫出比較點的提示語,例如:「特點:」,「方式:」,然後行文上為」都-----「;組織不同點的答案時,首先寫出比較點的提示語,然後行文上為」A.---B---C---」
8、影響、作用或意義類:
影響、作用或意義=(積極+消極) + (國內+國際) + (經濟+政治+文化) +當前影響+深遠影響……
⑴經濟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影響=國家+格局+制度+體制+政權+政策+階級+民族+……
⑶文化影響=思想+科技+教育+文學藝術+……
9、判斷成敗及原因類:
⑴判斷成敗依據:→直接目標→主要任務→根本任務
⑵成敗原因=(主觀+客觀)(經濟+政治+軍事+策略+……)
(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⑶成敗根源=(社會條件+階級本質)(進步/局限)
10、性質分析類:
任務+領導階級+主力+手段+結果……
11、歷史評價類
⑴人物評價=屬性+事跡+影響(進步+局限)+結論……
⑵事物評價=概況+性質特點+影響(進步/反動+正義/非義)+結論
⑶觀點評價=是什麼(材料的觀點或你的觀點)+為什麼(你的理由)+怎麼樣(對錯的根源及正確的觀點)
12、啟示、認識類:
⑴政治=國情+領導+群眾+武裝+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經濟=生產力+生產關系+客觀規律+發展戰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繼承+發展+……
13、開放性材料論述題
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否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自己的觀點不得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相違背,但是材料觀點可以具體看待。第五,論述要全面,一般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Ⅳ 高中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三段式
標題,即論題,注意:要簡潔,要清楚
闡述,盡量多運用史實,但要有關聯,然後用一些專業術語把這些史實連起來
總結,總結不是標題或者最後一句的重復,而是要能夠總領全文的語句

Ⅵ 歷史小論文題解題方法

不論是高考全國文綜卷還是部分自主命題省份的歷史卷,小論文題或歷史論述題都是佔分值較多、難度較大、學生最怵的題型。因為,要在緊張的十幾分鍾時間內寫出思路清晰、論證嚴謹的兩三百字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歷史小論文題解題 方法 ,希望大家喜歡!

一、坦然面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強大的心理來源於正確的認識和堅實的功底。此類試題考查的本就是高考考試大綱考核目標與要求中最高一級的要求,即:論證和探討問題。這其中包括三個層次的要求: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小論文題的難度大,也在情理之中。同學們唯有積極應對此類題型,多練習、多 總結 ,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和嫻熟的解答技巧,方能在考試中遇題不亂,從容應對。否則,心中已怵,下筆難免不慌;「筆頭」慌亂,必將導致對史料信息提取不全面、論證思路不清晰、語言不簡潔等弊端的出現。得不到好的分數其實就是自己答題時狀態不好的反映。

二、細心審題,把握解答的總體方向

歷史小論文這類試題考查的角度緊扣「論證和探討問題」考核目標與要求中的三個層次,題型主要有如下幾種:論證觀點類、評述觀點類、提出觀點類等。

1論證觀點(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類

例如,2014年高考江蘇歷史卷第22題,該題在設計時,為了便於學生理解題意,在題引、設問中進行了多處提示。首先提示立意;其次提示答題指向,如設問第(1)題中「該表述內容的傳統性體現在哪裡」與第(2)題中「與傳統性相對應的是近代性」相呼應,指向明確;最後提示了考生應該遵循的論證思路。

2評述觀點(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類

例如,2012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第41題,該題是開放式的,學生在解題時首先要說明自己認同的觀點並作簡要的論證。如選擇贊成的觀點,可以運用全球史觀指出近代西方國家的主導地位和中國 傳統 文化 的巨大惰性。如持反對的觀點,可以從中國主動改變的角度展開。

其次,要對材料中的觀點進行評價,指出其背後的特定視角或立場,由此肯定其合理之處,批判其不足之處。材料中的觀點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論,誇大了西方沖擊的作用。所以我們既要重視歷史發展的外來因素,也不能忽視內部的主觀能動性。

3提出觀點(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類

例如,2016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Ⅱ第41題,該題中的材料包括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路線示意圖和關於二人的 事跡 及貢獻的文字材料。根據要求,所提煉的觀點必須源於材料,還要明確合理。

總之,這三種類型不管是題型、思路范圍,還是寫作要求,都有明確提示,所以審題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找到和利用好所給的提示。這樣下筆的時候就會有方向、有內容、有得分點。

三、合理組織,搭建寫作的基本框架

審好題後,就要下筆搭建小論文的框架了。這個環節一定不能少,只有搭對、搭好框架,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些同學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答案往往凌亂、條理不清。

解答論證觀點類試題時,先要擺出自己的觀點,然後盡量多角度進行論證,最後概括觀點。

評述觀點類的試題一般都是開放性的。在解答該類試題時,首先要說明自己認同的觀點並作簡要論證,然後要對材料中觀點進行評價,指出其合理之處和不足之處。

解答提出觀點類試題時,須結合所提供的材料提出明確的觀點,然後根據要求對觀點進行全面的闡述或論證。

四、形成習慣,關注作答的要點

1要突破慣性思維的窠臼

小論文寫作,雖然有法,但無定法。因為考題年年不同,試卷年年創新。所以解題時一般不存在固定的套路,必須針對不同的試題靈活地應對。那些認為熟練地掌握幾種解題方法,並形成成熟的寫作套路就可以不變應萬變的認識是不可取的。在高考中解答小論文類的試題時要客觀地分析,既要能找到解題或寫作的切入點,又不能局限在原有的思維框架中機械地照搬套用以前的模式。否則,面對新題型,極有可能會張冠李戴、弄巧成拙。平時的努力只能成為我們不斷攀登高峰的階梯。

2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

小論文題不是空中樓閣,它的立足點就是試題材料中所蘊含的信息及所學知識。一道成功的試題,在設計上都有梯度性,小論文作為開放性的主觀題,一般都在最後設置,考生必須在充分閱讀上述材料後才能解答。為了降低難度,不少試題在題引中或設問中都有或直接或間接的提示。所以,歸納觀點和論證時要充分利用史料信息。

3要理順思路,邏輯清晰

觀點明確,視角多重,史實充分,論證合理是評判該類題寫得好的基本要求。在審好題後,一定要給自己一點靜思細想的時間,以便更加順暢地「搭框砌文」。具體步驟是認清題目類型—擺出自己觀點—尋找論證(論述)角度—提煉材料史實—列出論文提綱—下筆組織語言。要做到以上這些基本要求就得思路清晰,按部就班地操作。畢竟這一小題的分值不低,所以值得在考場上多花些時間做好每一個步驟。如果匆匆上手,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在考場上緊張的環境下,很容易丟三落四,得不償失。

4要史論結合,語言簡練

小論文有字數要求,但不能堆砌文字,其字數要求是通過多重的論證角度來實現的,是通過做到史論結合的學科要求來實現的。所以寫作時要力求簡潔,點到即止,但有兩個方面要引起重視。一是不能通篇只有一個段落,讓閱卷老師去幫你尋找觀點和論據,這是很讓人頭痛的事。二是一定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史實要有說服力,論述合理。要以史實為主、以論述為輔,不能本末倒置,否則通篇大論,沒有史實做依託,是不會得高分的。

總之,放眼高考試題,繁花似錦擾亂人眼,小論文題只是其中一朵小花。稍加留意,便能看到花開。所以,擁有樂觀的心理、堅實的知識功底、熟練的解題技能,何愁不能從容應對,取得高分?

歷史小論文題解題方法相關 文章 :

1. 怎麼提高歷史大題的分數與答題模板

2.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3. 分析歷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思路

4. 做歷史題大題的歷史大題的解題步驟

5. 高考歷史小論文:現階段打牢基礎最重要,邏輯嚴謹語句通順

6. 高考歷史六種常見綜合類題型及解題技巧

7. 高考文綜歷史論述題解答應對策略

8. 做文綜歷史題的方法三個步驟

9. 2020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

10. 做歷史題大題的方法

Ⅶ 高考歷史解讀的方法

在歷史高考試題中,大多提供新材料作為設問背景,因此,解讀歷史材料,學會提取有效信息,這是考生所應具備的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立意在於探尋解讀歷史材料的正確方法,幫助考生提升解題能力。
一、考綱要求
考綱所規定的四種能力中,第一種能力是獲取和解讀信息,具體包括以下三點:(1)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3)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地解讀。

二、什麼是 「解讀歷史材料」和「有效信息」
根據考綱的要求,我們得先弄明白以下兩個問題。
1.何謂「解讀歷史材料」
所謂「解讀」,一般包括以下三層含義:(1)閱讀、解釋;(2)分析、研究;(3)理解、體會。由此可知,解讀歷史材料,就是要對歷史材料進行閱讀解釋,並通過對歷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結論和認識。解讀歷史材料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解釋材料,即材料說明的歷史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史」;第二個層面是這些信息所反映的歷史問題、所得出的認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論」。
2.何謂「有效信息」
所謂「有效信息」,就是指蘊涵在材料中的、對試題的設問具有針對性、對解答問題具有實用性的信息。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這些信息我們一般可以直接從材料的出處、注釋、內容中獲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主張、歷史發展規律等,這需要我們通過對材料進行解析而獲得。

三、歷史材料解讀的具體內容
解讀歷史材料,具體來講,主要是解讀出以下這些內容。
1.讀懂歷史語境,探明原意。所謂「歷史語境」,是指與該材料直接或間接有關的各種史學信息及歷史背景的總和。只有把具體材料置於一定的歷史語境中進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原意(本意)。如2013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第41題,材料提供了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國理政的場所)以及白金漢宮和唐寧街10號(自18世紀中期至今分別為英國王宮和首相官邸)的圖片,其歷史語境為清朝中國君主專制和18世紀中期至今的英國君主立憲制,弄明白了這些內容,就能較好地理解材料中這兩幅圖片的意思。
2.概括文字、解釋歷史材料字面含義。就是把材料的全部字面含義用文字表達出來,而不僅僅是從材料中摘取可以利用的信息。如2013年天津卷歷史部分第4題,求答項「結尾的簡短一章」,即要求解釋材料的字面含義。再如2013年江蘇地理卷第3題,即要求考生解釋材料中「違制」的含義。
3.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規律性知識。歷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不僅僅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基本情況,還包括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所發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歷史發展趨勢、特點(特徵)、歷史意義(影響)以及歷史認識和啟示。如2013年山東文綜卷第28題(1)小問,「據表1,說明這一階段譯書活動的主要特點」,即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反映出的歷史特點。
4.要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質。歷史材料所表述的內容可能只涉及歷史現象的表面,我們應透過材料信息的現象,從深層次上進行認識,認清歷史現象所反映的本質。
5.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甄別取捨。在材料中,可能有一些與題目要求無關、沒有價值的文字。因而我們必須對材料所反映的信息進行取捨,把無關的、無效的東西刪除,保存有價值的信息,或把繁雜的內容加以精煉,選取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如非選擇題中常見的設問「依據材料……概括……」

四、正確解讀歷史材料的方法
1.仔細審讀題干設問,尋求思考的維度。在解讀材料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細審讀題干設問。一般來說,命題者會根據材料設置問題,如設問中常見的「依據材料……」「指出、概括、分析」「特點、變化、原因、影響」,這些試題中的設問就為解讀材料確定了方向,使考生在閱讀材料時能夠依據設問來確定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從而提取出對解答問題有用的信息。理解了題干內容與要求,思考問題的方向和維度就凸顯出來了。如有些設問是根據材料得出結論,在解讀材料時,就不能僅僅是對材料內容進行簡單概括,也不能僅僅是提取材料的局部信息,而必須通過對材料的宏觀分析,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認識,得出歷史結論。如果對設問的要求解讀不明確,就會使解題不到位。
2.認真研讀材料,讀懂材料意思。在閱讀材料時,不僅要讀正文,還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開頭)和材料出處(多注在材料末尾),它們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應給予重視。在解讀材料信息時,首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然後,用符號(直線或曲線)圈點出關鍵詞句,藉助標點符號(特別是分號和句號)劃分層次,理解各層次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各段側重點是什麼,作者對事件所持的態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場、觀點等。如2012年北京文綜卷第37題,材料四文字量約245個字,但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憲法」「總統」「國會」,就可以知道該材料所要反映的核心問題是三權分立問題,這樣,思考問題的方向就應該圍繞三權分立展開,然後再尋找相關有效信息進行說明,解答問題就容易了。
3.分析材料間的相互聯系,確定材料所體現的主題。歷史材料的組合是有一定的邏輯性的,根據命題的思維過程,命題者在命制材料題時,會先確定命題主題,然後再去選取材料。這樣,每一道材料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題的一些材料觀點完全相反,它們也是圍繞一個主題而設計的。試題所引用的幾段材料或圖文之間聯系緊密,會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反映事實的本質,共同說明一個歷史問題。找出了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確認材料間的相互關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解讀材料時,我們不僅要認真讀懂每一則材料的內容,同時又要注意其內在聯系,切不可把它們割裂開來。如2013年全國新課標I卷第40題,材料一敘述了漢代絲綢之路、宋代指南針、清政府採取「海禁」方法,材料二敘述了中國近代對外貿易、洋務派創辦的輪船相關企業、發展海洋漁業等,由此可知,兩則材料都是圍繞對海洋的利用來選材,其主題也就明了了。
4.尋找材料與所學知識的關聯點。盡管材料解析題具有「新材料、新情況、新問題」的特點,但不管多新,材料內容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我們在解讀材料時,一定要邊讀材料,邊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句,有意識地、主動地聯系所學知識,建立材料信息與所學知識的內在關聯。依照材料與教材的關系,可以把材料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材料源於教材,依託於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輔相成性。要處理好材料,必須把材料同教材的內容相聯系,把材料的觀點和教材的觀點結合起來。第二類是材料雖然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這類材料打破了教材的束縛,提供了新的材料,讓考生在全新的情境下進行歷史思維活動,這類材料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拓展,要處理好這類材料題,必須依照材料的內容進行解讀。此類題的設問結構一般是「根據材料,指出(或比較材料、概括、歸納)情況、分析原因、影響等」或「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或比較材料、概括、歸納等)」。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教材中的史實、結論相對照,確認材料信息與課本內容的關聯點,再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與課本知識進行遷移,有助於考生理解材料信息,通過歸納推斷形成正確的歷史結論。
5.運用歷史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方法論來處理信息。材料解析題所引用的材料,是特定歷史時期留下來的歷史資料,肯定會受到時代、階級的影響。我們在解讀材料時必須去偽存真,按照馬克思主義正確的立場和觀點進行辨析。第一,要用辯證的觀念去運用材料信息、評價歷史。第二,要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看待材料信息,看到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第三,利用材料信息評價歷史時,要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進行認識。我們只有用科學的歷史觀來對待材料信息,才能形成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確認識。如2013年安徽文綜卷第37題(3)小問,「對上述三則材料所反映的婦女地位分別進行辯證解讀」,就是要求我們從積極性與局限性兩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

Ⅷ 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

歷史是延伸的,是 文化 的傳承,積累和擴展,也是人類文明的軌跡。那麼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有哪些呢?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

技巧一:審題

①一般情況下,應讀兩遍。第一遍粗讀,游覽,了解大意。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聯系,讀出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

②審讀設問,帶著設問仔細讀材料,將材料讀懂、讀透。

a.細讀材料時要注意具體材料具體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為文言文,須像語文課上分析古文一樣,進行字斟句酌,讀透材料的本義並挖掘其引申義。世界史的材料多為外來的翻譯文,有的 句子 很長,很難讀懂;此時,可按語文課中劃分句子成分的辦法來處理,先找句子的主、謂、賓語,再找定、補、狀語等其他修飾成分。

b.閱讀材料時,一定要認真審讀設問。因為設問的實質是為解析材料確定方向,使考生在閱讀材料時能夠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確設問要求,據設問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細讀材料,是盡快獲得有效信息的捷徑。

c.閱讀材料時,除讀懂材料正文外,還要特別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處。這些說明性文字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作者、背景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有時能起到「得來全不費工夫」之效。

技巧二:找聯系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找」與「讀」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將兩者截然分開.

①閱讀全部材料之後,要找出材料之間的聯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題都有一個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題的一些材料觀點完全相反,它也是圍繞一個中心而設計的。找出了中心,然後圍繞這個中心,確認材料涉及的內容或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

②找出材料與教材的連接點。盡管材料解析題具有「新材料、新情況、新問題」的特點,但不管多新,必定與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教材的史實、觀點相對照,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相關聯,這樣便將材料與教材聯系在一起,聯系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

③找出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體會命題者的意圖。材料解析題是「史論結合」的典型題目。讀材料是為了回答設問,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因為「論從史出」,結論要從對材料的理解、發掘、升華中得出。材料解析題的設問,一定是從材料出發的。所以,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相互對照。或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或從設問行文的信息中重新獲得讀材料時忽略了的重要之處,然後通過分析、判斷得出結論。在找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時,領會命題者採用這些材料的意圖至關重要。

④審讀設問,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題的不同要求。從近幾年的高考題來看,材料解析題的設問與作答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層層發問、逐次誘導的遞進式。即圍繞一個中心,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二是歸納評述論證式。三是1997年以來出現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題。弄清設問的不同要求,解答過程中可避免大的失誤。

技巧三:答題

組織答案時注意的問題:

a.按問作答。注意針對性和具體性。材料解析題多由幾問組成,每問都有具體指向,要根據具體要求,組織答案,並依據分值來確定答案內容的多少。

b.克服思維定勢,堅持論從史出。命題者有時為體現自己的學術觀點,則選取與教材觀點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創新能力。因此,回答時要克服思維定勢,對材料作具體分析,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C.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准確辨別材料觀點的正誤。所引用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難免帶有封建史學界和資產階級史學界落後史學觀點的色彩。必須按照正確的觀點對史料進行辨析。

如何有效學好歷史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

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路,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 方法 ,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尋找一種 記憶方法 。例如我們在學習「戰國七雄」時,要記住七個諸侯國的位置,經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套這樣的口訣:「東南西北上中下,齊楚秦燕趙魏韓」。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

學好歷史的方法

1、需要一定的理解。很多時候,歷史知識點不是不需要記憶,而是需要去理解。我們能夠理解某個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往往並不是依靠硬記。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單獨閱讀書上的文字,還不足以真正理解了這些歷史內容。我們可以藉助地圖、表格、繪畫,以及改編的 故事 來理解。

2、歷史比較法的運用。比較分析法在很多學科得到廣泛應用。歷史比較分析法可以能夠更好的幫助你理解和分析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力。如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對比;英國、法國、美國、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相關 文章 :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思路

★ 歷史考試答題技巧主觀題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思路方法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思路

★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及套路

★ 高中歷史選擇題技巧和方法

★ 高中歷史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 高考歷史評析題怎麼做

★ 高考歷史選擇題丟分的原因與答題思路

★ 高中歷史選擇題應試策略和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Ⅸ 如何寫高中歷史小論文

歷史小論文,集論述、論證和評析於一體,作為一種訓練題型,能較全面地考查《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各項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幫助學生加強思維訓練的重要作用。

(一)如何寫好歷史小論文?

1、具備歷史小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2.表述成文: 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3.語言精煉:

歷史小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 解題技巧

1、瀏覽材料,找關鍵詞,明確觀點。很多學生,在提煉觀點時沒有根據題意,導致跑題而失分,十分可惜。由於題干中的觀點並不全面,我們不能完全獲悉,因此,就必須要閱讀材料,找出關鍵詞。何為「關鍵詞」?那就是材料中的主體或者是圍繞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題干中的問題帶到材料中去閱讀,如2010年中的「歷史前提」其實就是講資本主義有萌芽到發展的條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講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發展的結果還是受外部影響或者是內外相組合的產物。當然,如果材料太長,我們還要學會分層處理,關鍵詞一般應該是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的字眼。找出關鍵詞,明確觀點,也就完成了該題的第一步。

2、聯系知識,羅列論據,安排結構。一般來講,高考試題中的小論文題的材料不會是生僻冷門的,應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內容,換言之,是我們學生比較有話寫之類題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義,也不利於高考的選拔。

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我們就要聯繫世界近代史的有關知識,運用我們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觀),從經濟、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尋找史實。比如經濟上,我們就可以想到新航路開辟以來,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或者是英國的圈地運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等。同時,我們還應該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聯系中國的情況,恰好中國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結合就可以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論述。

3、下筆成文,講究格式,史論結合。所謂「萬事開頭難」,寫論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寫好開頭。有些學生寫的開頭很長,但觀點始終沒有明確,有點含含糊糊的味道,這是不行的。其實開頭不要寫得太多,就是開門見山,觀點是什麼就寫什麼。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寫「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發展和外來文明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時,一定要講究格式。在高考評分中對論文的結構是要計分的,這就要求考生應該在論文中分段,突出結構。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觀點,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內因,最好還有個總結。如果單列政治、經濟、思想原因的話,最好也將它分開寫,這樣顯得有層次結構。

另外,史論結合要求學生史中有論,論從史出。一定要使用歷史學科語言,切忌口頭語。單純的史實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論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政治方面時,就不能只說資產階級革命,而應該表述為「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等。

論文總體結構為:總——分——總。具體工作就是圍繞(論點),確立分論點,選擇論據和預設的結論。

Ⅹ 高中生應怎樣解答歷史材料解析題

1.注意答好第一問。除了材料小論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題基本上有多個設問,設問間往往是相互緊密聯系著的,而第一個設問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確、完整,直接影響著下一問的作答。因此,第一問作答一定要細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確。對起點設問的錯認,將會誤及後面的答案。
2.注意審准設問。在好多設問中,都有一些引導性、限制性詞語對問題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據材料概括提煉」,「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據材料……談談認識」,「綜合材料……得出結論」,「比較材料……」,「如何評價材料的觀點」等。這些限制詞語大體上代表了設問內容的本質含義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給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轅北轍」,造成「勁沒使到點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設問分值。每個設問後的括弧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詳盡一點;分值小,回答要簡省一點;不能置分值於不顧,自己熟悉的問題雖分值小也大肆鋪張,不熟悉的問題雖分值大卻片言只語。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層次性。材料題解答的完整性和層次性如何,直接決定著得分差別。如1997年第46題「談談你對西進運動的認識」,只答出掠奪印第安人或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給1分;兩方面都答出的,給2分;答出兩方面並指出推動經濟發展是主導方面的,給3分。由此可以看出,對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學觀點的運用。運用基本的史學理論觀點分析材料的本質和規律,這是歷史闡釋能力的最高要求,在高考題中的考查呈上升趨勢。1998年第46題「簡要指出人民公社化運動的主要教訓」,就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能只憑主觀願望和意志辦事」。要從具體材料中得出這一基本觀點,那就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思考問題。同時,運用史學觀點進行材料分析,還可以有效辨別觀點錯誤的材料,增強對歷史事物的主觀判斷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場、意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利於對材料進行辯證、歷史的分析、解決。
6.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對於材料解析題的文字表達能力,歷年高考試題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通過每年的參考答案的評分說明是不難看出這一點的。材料解析題的答案要求言簡意賅,條理清楚,邏輯嚴謹問什麼答什麼,不必展開。另外,答案用語要規范,准確使用「應試語言」,不能濫用文學性的修飾語,歷史卷不能當成語文卷。

閱讀全文

與高考歷史圖片材料小論文如何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