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地理,工業
一、《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是一本關於地理的期刊,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另外,該刊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執行總編為單之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的稱號。
[編輯本段]二、《中國國家地理》發展史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編輯本段]三、《中國國家地理》發展思路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號雜志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主辦者稱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在雜志社社長李栓科看來,這是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夾縫中,雜志發展再一次強力突圍。
內容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辦公室內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其辦公室靠著經營部門,編輯部則在另一棟樓辦公。「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去年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真實
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據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 1998年,《地理知識》變身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幾年時間里,雜志發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繁體版在中國台灣創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 「另外像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從而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來解決更是一個謊話。因為沙塵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告訴記者,「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
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這一思路還大有進一步具體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內容都要經過被關注、認知和解讀,其內在價值才能被受眾所認識和接受。而受眾會注意什麼又受到他們既有認識的影響。媒體傳遞的內容如果既可以歸屬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同時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受眾的既有認識是諸多觀念的有機結合,各種各樣的常識是他們構建自己觀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實常識原本就是既為公眾普遍知曉,又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1]
[編輯本段]四、《中國國家地理》大事記
1950年 我國老一輩的地理學家施雅風、吳傳鈞等先生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折實」,在南京創辦了《地理知識》雜志,經典由此開始。 1972年 《地理知識》是文革後期中國最早復刊的雜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識》並醞釀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視角和形式來詮釋地理的內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識》雜志新增「卷首語」專欄,由執行總編單之薔執筆,此專欄成為雜志的亮點。 2000年 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每年成倍遞增。 2001年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發行,成為大陸地區惟一原創並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行他種文本的雜志。 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行團隊。 2002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行,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 1月,第一屆發行年會召開,發行渠道由原來的40多家增長到70多家,發行市場數量比01年翻了兩番。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域名為:www.cng.com.cn,網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國國家地理》首次廣告客戶答謝會在北京京城大廈舉辦。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中國」的高潮,也為以後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8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聯合舉辦「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合國內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保護區的媒體聯盟報道。 雜志每月擁有固定會員人數達到1萬。 2004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 2月,《中國國家地理》發行量經bpa國際媒體公司認證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中國的里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川藏線培訓。 2005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青藏線培訓。 2月—9月,聯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 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中國」特輯創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行。 10月23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會員人數激增到2萬6。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南疆培訓。 3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於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10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單期發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印刷廠舉行。 啟動「《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保社團的公益活動。 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 2007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北疆培訓。 1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中國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10月,圈點大西北圖片展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廣場巡迴展出。 2008年 3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行《中華遺產》雜志。 5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中國移動平台上線。 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內蒙徒步培訓。 6月,開啟「觸摸中國」之旅,對中國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專輯》 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刊號上市。 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選美中國》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8月,中國國家地理網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為:www.dili360.com。 9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刊號上市。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特刊。 1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 12月,《中國國家地理》與《遼沈晚報》、《生活報》發起了徵集最佳旅遊線路的活動 2009年 1月,舉辦「竹韻人生」攝影大賽的頒獎典禮 3、4月,推出《福建專輯》上下冊 4月,中國國家地理聯合央視網、央視移動傳媒,打造大型國慶獻禮活動:新中國成立60年—獻給祖國「中國最美的地方」。活動將利用央視網的互動平台,依託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活動中展示的17大類別114處自然人文景觀資料,發動廣大驢友參與,分階段推出評選活動。同時利用CCTV電視平台、央視網、央視公交移動電視、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及手機及網路平台進行全程推廣。 4月27日,舉辦「我的城市我的家」攝影大賽 5月,舉辦「花影炫色」、「荒野傳奇」攝影大賽。 5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簽約攝影師計劃啟動。 5月,雜志社與Jeep攜手啟動「尋找中國的Rubicon之路」活動 10月,時逢新中國六十華誕和中國地理學會成立一百周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中國地理學會推出《發現中國 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專輯 地理學會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華遺產》亦同時推出加厚版特輯《最具文明意義的100個考古大發現--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專輯》,帶給讀者又一次科學與視覺盛宴。 2010年,推出《寧夏專輯》上下冊(2010年第2、3期)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② 浦東時報的發展歷史
2008年6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復同意創辦《浦東時報》,並設立出版單位——浦東時報社。
11月11日:浦東時報社舉行揭牌暨《浦東時報》首發儀式。
2009年5月:《浦東時報》獲「上海市編校質量檢查優秀報紙」稱號 2009年8月6日:原《南匯報》正式停刊,南匯報社和浦東時報社(《浦東開發雜志社》)合並,共同編輯出版《浦東時報》和《浦東開發》雜志。
8月7日:首次推出「公益紅娘」範本良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並不斷培育提升「范阿姨」公益品牌,使其成為浦東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文明亮點。 2010年1月1日:站在浦東二次創業的新起點,策劃推出《魅力新浦東》特刊。
4月16日:出版40版紀念特刊《浦東征程》,首次採用四聯版印製方式,以1.5米巨幅畫面呈現浦東城市美景。
5月-10月: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增出《世博周刊》26期,在浦東33個城市服務站點和世博園區內提供贈閱服務,發行量逾26萬份。
5月:報社與上海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聚焦世博·聚焦浦東」攝影大賽,並出版《魅力東方》攝影大賽作品選。
11月:由報社編輯的《在世博的日子裡——浦東184天的故事》一書正式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11月:本報榮獲上海市世博會宣傳及媒體服務指揮部社會宣傳部頒發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社會宣傳工作貢獻獎」。 2010年11月2日起:浦東時報在全市近2000家東方書報亭和郵政零售網點全面進行零售。
2011年2月:啟動浦東創評全國文明城區集中宣傳報道。至8月創評結束,《浦東時報》共推出60個版面的創評專版,8期創評專刊。
4月19日:浦東新區開發開放21周年之際,精心策劃推出52個版的《幸福浦東》特刊。
5月-7月:開展紀念建黨90周年系列宣傳報道。
5月-9月:啟動「我眼中的文明浦東」——「界龍藝術」杯浦東新區中小幼學生繪畫大賽。
7月:《浦東時報》數字報登陸《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
7月29日:首次創辦《浦東時報》豪華月末版《樂活浦東》。
7月30日:「浦東時報首屆讀者節」啟動。
8月9日:推出24版「文明浦東」珍藏版特刊。
8月:報社被評為2009-2010年度上海市市級文明單位。 2012年【轉型改版反響良好】在區委和區委宣傳部的直接指導和大力推動下,《浦東時報》從2012年1月3日起,開始轉型發展的嘗試,這次嘗試的關鍵詞是:增期、轉型、改版。增期,即由以前的周二刊,增至周三刊;轉型,即由社區報向財經報方向轉型;改版,即由四開小報改為對開瘦報。
4月10日:在看到社會各界反應的《反饋報告》時,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批示對《浦東時報》表示祝賀,並要求《浦東時報》「再接再厲,創出時報特色。
【開拓京津地區發行】2012年,本報專程赴北京推動2013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區的首次訂閱發行工作。在北京發行近1500份,在天津超過800份,取得了新突破。
【推出重點宣傳報道活動特刊】2012年,《浦東時報》相繼推出重點宣傳報道活動特刊,受到各方好評。
4月17日:推出《長三角市長論壇》,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作出批示:「本期《時報》是體現水準的。特刊內容和表現形式富有特色。望繼續努力,打造更多精彩。
4月19日:浦東時報推出「紀念浦東開發開放22周年特刊」,以「浦東:創新驅動策源地」為主題,分別報道了「4+3「重點區域:陸家嘴、張江、綜保區、金橋、世博園區、南匯新城、迪士尼。
【黨的「十八大」系列宣傳報道】2012年,圍繞黨的「十八大」,推出「科學人才觀引領浦東新跨越」、「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創新先鋒」等喜迎十八大宣傳欄目和「喜迎十八大 科學發展十年路」街鎮、園區特刊,對浦東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進行深度報道。
【夏令熱線】2012年7、8兩個月,浦東時報開設「夏令熱線」,協助解決市民夏日裡的急、難、愁問題。
【《浦東開發》雜志創刊20周年】雜志第一期推出《20年,我們記錄浦東見證浦東》特稿,回顧了20年雜志與浦東開發一同走過的歷史,並請趙啟正談《我們如何傳承浦東開發文化》,共同展望浦東未來。
【獲獎榮譽】2012年,浦東時報7件作品榮獲上海市區縣報好新聞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1人榮獲區縣報「十佳好新聞工作者」,1人榮獲2012年度上海市區縣報好新聞評選責任人優秀獎。「相約范阿姨」項目榮獲上海市優秀品牌活動社會貢獻獎。報社還榮獲浦東文化藝術節「特別貢獻獎」。 2013年3月3日:浦東新區文明辦、志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尋找雷鋒style」微博接力大行動在浦東八佰伴商業廣場啟動。
3月12日:在在上海科技館旁的砂岩廣場香樟林內,來自仁恆置地的業主、大別山小學的孩子們以及《浦東時報》熱心讀者代表,為100餘棵香樟樹掛上了認養牌
3月23日:由浦東新區總工會和浦東時報社聯合發起,和記黃埔地產御沁園、周浦鎮、範本良公益紅娘工作室協辦的「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童年」大型動漫主題白領交友派對在張家浜「派對新天地」內舉行。
4月18日 :出版特刊《浦東的基因密碼:創新 創新》,紀念浦東開發開放23周年,講述浦東在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各個領域的創新故事。
4月19日: 出版特刊《眼界》,用直接感受中國其他改革開放先行區的方式,找到那些經驗和過程對浦東的觀照,找到那些努力和嘗試對浦東的啟示。
4月20日:2013年上海車展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5月22日:浦東時報公眾微信平台正式上線。
5月30日:2013「美麗浦東」攝影大賽徵稿正式開始至14年1月28日刊登出獲獎名單。
7月5日:高行鎮第七屆讀書節拉開帷幕。
7月16日:愛知書店借閱點浦東時報站啟動儀式在《浦東時報》社舉行。
8月24日:由浦東時報社與上海慈善基金會浦東分會合辦的「集善地」公益集市首次在啟動。
9月30日: 出版特刊《號外》,用12個版面重點聚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事件。
10月19、20日:浦東時報圓夢基金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浦東分會共同舉辦的公益集市「集善地」的第二場活動在浦東聯洋廣場成功舉辦。
11月7日:2013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在浦東開幕。作為中國圖書館界最高層次、最大規模的行業盛會,本屆年會以「書香中國——閱讀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倡導「全民閱讀」理念,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為推動「書香中國」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③ 中國最早的圖書館是哪一個
有史料稱,我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是1907年創於江蘇的江南圖書館。這不對,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在武漢。
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湖北巡撫端方聯合奏請清廷設立湖北省圖書館獲准,並於1904年8月27日開館(利用武昌蘭陵街博文書院改建而成,1935年在武昌閱馬場重修館舍),開了中國公共圖書館先河,比江南圖書館大3歲,比聲名顯赫的京師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前身)早38年。這一切,跟張之洞能「與國際接軌」有關。
武漢最早的公共圖書館則是1910年5月16日開辦的文華公書林,美國人韋棣華女士功不可沒。
武昌文華大學是晚清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所辦,該校英文教師韋棣華與友人出資在校內設報亭,購置書報雜志供師生閱讀,後藏書日增,擴為兩間圖書室,開辦公共圖書館的願望與日俱增。經多方募捐籌辦,文華公書林於1905年奠基,1910年開放,創武漢公共圖書館歷史之始。
文華公書林值得大書一筆的還不止於此,1920年,韋棣華女士在文華公書林創設文華大學圖書科。1927年,文華大學的後繼者華中大學停辦,圖書科獲准開辦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這是舊中國第一所也是惟一一所圖書館專業的學校。抗戰時遷至重慶,又增設檔案管理專科班,又成為當時中國惟一的檔案專業學校。抗戰勝利後「榮歸故里」。1952年並入武漢大學。
④ 毋忘9.18國恥紀念碑的歷史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借口然 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里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距離那個恥辱的日子似乎很遠了,曾經無盡的傷痛似乎淡漠了。但那把曾懸於中華民族脖頸之上的利刃永遠不能被忘卻 ,我們所能做的,不只是向天空吶喊 ——我們所擁有的,也不只是手中孤獨的旗幟。我們需要真實完整的歷史,客觀公正的看待,理性冷靜的手段 。當然,絕對不能缺少了民族的激情 ,全體中國人也能牢記這一天 ——歷史能夠證明一切,但是歷史首先要由人來創造 ! 毋忘9.18國恥紀念碑,坐落在海口府城中心,在一處翠綠的三角公園里,佔地約三、四畝。園里有兩座涼亭、一個書報亭和一段曲折走廊。滿園竹木成蔭,綠茵鋪地,環境幽雅。毋忘9.18國恥紀念碑形狀奇特巧妙,寓意深邃耐尋,創意構思絕無僅有。
⑤ 建國以來總共推行了多少次地攤經濟
一、地攤的歷史
回顧建國後地攤發展的歷史,其實不難發現地攤是最早的城市和農村市場形態。我國關於流動攤檔經營管理的相關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如圖1)。而進入80年以來,地攤更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的第一種大眾參與的商業形態。無數後來的財富神話都起源於地攤,今天許多商業巨擘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練攤的歲月。
但是這種「古老」的商業形態逐漸被城鎮化與市場經濟發展所「拋棄」。隨著第一批創業者原始積累先後完成,最早的金融市場雛形也形成,零售、餐飲等商業經營場所的規范性、安全性被逐漸重視。原先「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動攤檔不利於打造品牌,也不利於產品差異化。所以隨著某一行業市場結構日趨完備,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選擇固定場所「落腳」。這種固定場所往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日曬雨淋都能照樣營業,而且還能給顧客以「安全感」。再後來,政府決定將經營場所納入為工商注冊的必要條件之一,包括個體經營者都被要求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流動攤販變為「無照經營」的代名詞。城管開始巡檢街面,驅趕流動攤販。而少數幾個不方便設立檔口等固定物業出租做經營場所的地點則選擇了變通的方式,形成了書報亭等「固定」攤販。再往後,地攤這種商業形態逐漸被城市邊緣化。
當然也有「反復」。2008年金融海嘯,廣東等沿海城市的外貿企業遭遇訂單驟降,許多工廠無奈只得用貨品抵工資。那時候不少企業員工自己都按揭買了小排量汽車,一段時間里沿海城市出現了只有夜晚才會出來「經營」的「後備箱攤檔」,所販賣多是外貿廠的「大牌正品A貨」,從運動鞋到箱包無所不包。不過沒過多久,攤販們就無貨可賣了,因為他們白天的東家——外貿工廠發現內銷「工廠直銷」模式更為有利潤。再後來就有了類似廣州火車站附件皮具城這種廠家直銷集散地的爆發式增長。
⑥ 請教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的歷史沿革
郫縣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處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態環境優美,市政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突出,有銀郫縣之稱。全縣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轄14個鎮(街道),總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0萬人。郫縣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郵政編碼611730。縣人民政府駐郫筒鎮。 [編輯本段]郫縣歷史 郫縣古稱郫邑,為古蜀國都城。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設蜀郡,郫邑始稱郫縣,迄今已有2300餘年。郫縣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孕育出漢代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又作「楊雄」)、宋代著名詩人張俞,清代名將羅應旒,以及當代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薩守堅,一代高僧圓悟克勤禪師等古今名人。 郫縣地圖近年來,郫縣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線,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核心,壯大財政綜合實力為目標,縣域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後被列入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區、中國盆景之鄉等。2005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5.5億元,同比增長14.8%,一、二、三產業比達到12:52: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增長9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76億元,增長33.2%;地方財政收入4.91億元,增長36.6%;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進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 [編輯本段]郫縣介紹 氣候:郫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5℃,最低極端氣溫零下5℃左右。全年風向頻率以東南風最多,具有春早、夏長、秋雨、冬暖、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冬季多霧、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點,生態氣候環境,十分宜人。加上地處成都"上風上水",工業污染少,很適宜開展各種旅遊,特別是鄉村度假旅遊的開發潛力大。 地理位置:郫縣位成都市西北近郊,與彭州、新都、金牛、溫江、都江堰等5個縣(市、區)的20個鎮(鄉)接壤。縣城東至金牛區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溫江區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東北至新都區界12公里。 行政區劃:目前郫縣下設14個鎮:郫筒鎮、犀浦鎮、紅光鎮、安靖鎮、團結鎮、唐昌鎮、三道堰、新民場、花園鎮、安德鎮、唐元鎮、德源鎮、古城鎮、友愛鎮。 歷史建置 郫縣古稱"郫",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秦滅巴蜀之後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設蜀郡,挪作為該郡的屬縣,正式稱為郫縣。這是郫縣建置的開始,建縣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歷史。縣域在歷史上累有變動。1958年崇寧縣撤銷後,大部分地區並入郫縣。解放後迄1983年,隸屬溫江地區;1983年起歸屬成都市。 郫縣縣城,秦漢時期設今馬街場口外里許"古城遺址"處,漢末或六朝時期改遷今址。 郫縣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有漢代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揚雄,西漢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詩人張俞,五代宋初大畫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將領羅應旒以及新中國誕生後的鐵路工程師藍田,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蕭倫,當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為郫縣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英藉華人韓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縣。 [編輯本段]主要文物古跡 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雲亭(因一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成名)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 郫縣郫筒鎮有「望從祠」,其名為紀念古屬國的望帝和從帝。望帝即望帝杜宇,從帝即開明,又稱鱉靈。李商隱詩句「望帝春心托杜鵑」所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特產 郫縣盛產享譽餐飲界的調料:郫縣豆瓣 韭黃、韭菜 郫縣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縣最著名的特產,是烹調川菜的必備調料,在晚飯界被譽為「川菜之魂」。特別是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魚香茄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縣花:杜鵑花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為杜鵑花科半常綠或落葉灌木。葉上長有細毛。春季開花,花冠呈漏斗形,顏色以各種紅色為主,因野生杜鵑花在山崗石縫中都有生長,尤其是開花季節漫山遍野,非常壯美。杜鵑花品種很多,我國約有600種,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植物。 縣鳥:杜鵑鳥 杜宇的稱謂則來自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揚雄《蜀王本紀》:「杜宇……乃自立為蜀王,號稱望帝。」鱉靈,原住長江邊,是一鱉精修練而成,每天夜裡他都要同出於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會。他聽說西海水災泛濫,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國,望帝杜宇任用鱉靈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國來找鱉靈。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獵,在山野間邂逅朱利,見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納入宮中為妃。朱利不知鱉靈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卻一直悶悶不樂。鱉靈治水有方,變水患為水利,望帝為他設宴慶功,鱉靈大醉,留宿宮中。深夜,朱利敲開了鱉靈的門,二人相見抱頭痛哭,各訴別後思戀之情。望帝發現二人幽會,並聽到了所訴情由,悔恨交集,當夜便草擬一道詔書,禪讓帝位於鱉靈,自己卻悄悄隱入西山修行。鱉靈繼位,稱叢帝。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鬱郁死去,靈魂化作一隻杜鵑鳥飛回蜀都。 郫縣特產: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的產地是四川郫縣。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稻、小麥、油菜籽、胡豆(...40到50天,豆瓣變為紅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過3 至5個月的貯存發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 郫縣現代工業港東西走向國道317線、成灌高速公路、高新西區圍城路、沙西線等快速通道橫貫區內,構建起通達迅捷的進出工業港的高等級公路網,目前高新西區區內主幹道及縣內高速公路網,已與南北方向的成都市饒城高速、三環路等城市主體道路交織成一個整體的現代交通網路,是郫縣迅猛發展的見證! [編輯本段]成都西部新中心——郫縣 歷史文化悠久的郫縣,是古蜀文化的發祥地。2700多年前,望帝杜宇教化農桑,叢帝鱉靈治水興蜀,建立起了強大的古蜀國。公元前314年,設蜀郡郫邑,郫縣建縣史長達2300多年。古蜀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賦予了郫縣博大精深、獨特而神韻的歷史人文底蘊。 郫縣位於成都市區西郊,距市中心10公里,全縣幅員面積437平方公里,轄14個鎮,總人口48萬人。郫縣緊鄰中心城區,擁有『近城而不進城』的級差地租優勢。按照成都市郫縣分區規劃,包括郫筒、犀浦、紅光和高新西區在內,未來5年郫縣城區面積將擴展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將達到50萬人。 郫縣自然環境優越,是成都的後花園。境內七河並流,花木久負盛名,現有近10萬畝花卉苗木,是成都市鮮花基地、中國盆景之鄉和中國鄉村旅遊示範點。境內鬱郁蔥蔥,滿目清綠,四季鮮花盛開,風光秀麗如畫,是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地、創業者的樂園。郫縣交通方便快捷。國道317線、成灌高速、繞城高速、成鐵西環線等近10條主幹道縱貫東西、橫跨南北,鎮鎮通二級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等級公路密度達世界先進水平,已形成『三橫六縱一圈』的城市交通網路體系和『一刻鍾經濟圈』。規劃中的成都地鐵東西線穿越境內,屆時乘地鐵10分鍾可到達郫縣。郫縣經濟基礎雄厚,產業基礎扎實。境內擁有以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為重點的國家級開發區 成都高新區(西區)和成都出口加工區(西區),作為高新西區配套產業基地的省級開發區 成都現代工業港,以機械製造、食品飲料、印務包裝為產業發展重點,具有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先後引進發展了摩托羅拉、英特爾、中芯國際、友尼森、百事可樂、瑞士布魯克西部基地等世界500強企業,及銀河磁體、正大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優勢企業。科教資源富集。郫縣境內聚集了西華大學、西南交大等15所大學和二級學院;高新西區和駐縣大學聚集了白領、高知近4萬名,高收入消費群體龐大。縣內社會治安秩序良好,是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2005年,郫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600美元,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經濟競爭力居西部百強縣第七位。預計,到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9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8.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2.2億元,增長34.9%;全口徑財政收入29.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9億元,分別增長110.6%和13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3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5996元,增加840 [編輯本段]千年蜀都換新顏 卑濕之地上排水築城,曰郫。『郫』是唯一隻用作地名的漢字,郫城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點,是戰國以來,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其名字的由來就與其優良的人居環境密不可分。在對郫縣歷史和現實進行深入考察後,著名蜀文化專家譚繼和指出,古蜀王都文化是郫縣縣域競爭力最大的優勢文化,也是郫縣發展的優勢和未來前途所在。從縣委書記走街串巷訪民情,到廣徵集民意、專家論證,東西大街、南北大街陸續完成全面改造,一座『精緻典雅、親切宜居』的新蜀城終於在成都全面露臉。改造後的這座城市,一切都顯得那樣的特別,因為它將文化遺產和歷史痕跡化為文化符號,作為城市設計的靈魂,用於舊城改造的環境載體上,將曾經毫不起眼的城市變得那樣的靈動。恢復了歷史記憶、克服了城市建設的失憶症的郫縣,因此而擺脫了在城市建設中千篇一律的被動局面,打造出自己鮮明的個性……都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但行走於南北大街上,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音樂的律動,僅僅漫步街頭,就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郫縣的街頭經常可以看見攝影留念的人們,他們中有本地的居民,有外地來的取經者,甚至還有國外留學生。人們沉醉在這蜀文化營造出來的城市街景中,情不自禁地嘖嘖稱嘆……經過風貌改造的郫縣東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成為了蜀文化的兩條主軸線,臨街的房屋清一色川西民居,灰白色調、坡屋面、穿逗構架,獨具郫縣特色的巴蜀圖語與說唱俑、杜鵑鳥、古蜀農耕壁畫等悄然融入城市建築中,構成城市魅力系統重要的一環。就連果屑箱、書報亭、指路牌等街道傢具中也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古蜀文化氣息。從風格到符號,從樣式到裝飾件,目力所及的地方,無一不是匠心獨運,於細微之處見精巧。入夜後的郫縣,古蜀文化又以另外一種形式將你包圍,西街燈柱上八幅裝飾圖案,古蜀國人勞動、耕作場景如在眼前;東街燈柱上的八幅裝飾圖案,則以古蜀國人的娛樂生活場景為主;南北大街上,通過樹脂材料做成的燈罩,將巴蜀圖語等符號投射到地上。風貌的整治,郫縣改變的不僅僅是面貌,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不朽的藝術和人文精神,在厚重的文化底蘊支撐下,這個城市的風貌就有了不可復制的魅力……在一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郫縣將古蜀文化打造出一張響當當的城市名片煥發出無窮的魅力。如今的郫縣已成為一方投資熱土,包括十九冶、中鐵八局等知名企業今年以來陸續將總部和研發基地搬遷來郫縣,香港新恆基、中海地產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向郫縣聚集。 房地產開發商和購房者也對這座充滿魅力的『千年古蜀新城人居創業樂園』傾心不已,據相關部門透露,郫縣房地產開發面積今年將有望大大突破去年。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郫縣,儼然一座『超級大盤』。 『我們將引進銀行、高檔寫字樓、商務酒店、會務中心、購物中心等城市功能性項目,建設商務中心,從服務上全方位配套高新西區,打造休鎔娛樂的集大成者。』郫縣城建局有關人士指出,新城區的建設將首先以高新西區商務配套區 商務中心來帶動,將成都傳統的休鎔娛樂延伸到郫縣,『讓羊西線未來的盡頭在郫縣,營造羊西線快樂的終極點。『我們相信,數年之後,郫縣將成為名符其實的古蜀文化新城、生態人居新城、現代工業新城、科教產業新城、魅力休鎔新城。
⑦ 為何滿大街的書報亭都消失了
相信大家以前總會記得,那條馬路旁邊的書報亭有你最喜歡的雜志刊物,有老爺爺喜歡的新聞報紙,但是隨著時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書報亭缺漸漸的消失在了我們的視野里,甚至感覺不太對勁又很合理,那麼下面來深入探討一下為什麼書報亭消失了的原因吧。
三、國民閱讀量下降和國際書報亭消失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有國民的閱讀量下降有關,甚至人均閱讀越來越低,人們被網上碎片化的信息分散太多注意力,對那些紙質閱讀的慾望越來越低,自然也很少去書報亭購買報刊了。甚至書報亭的消失不僅僅在我們國家發生,像俄羅斯、法國書報亭的數量也不斷下降。
當然消失的不僅僅只是書報亭,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城市閱讀溫度的消失,而且反思的還有那些線下書店等等,是閱讀力量的薄弱。
好了,以上就是對城市書報亭消失的原因探討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反思和思考,讓我們注重閱讀,提高閱讀能力,不僅僅只是網上的虛擬。
⑧ 曾經滿大街的書報亭,為什麼感覺現在很少見了
現在書報亭都不見了,還有新華書店都可能關門了,沒辦法啊,都是手機惹的禍[捂臉]
報刊亭從數量的減少到漸漸消失,這最主要的原因是買報紙雜志的人少了,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更加便捷的獲取到新聞。這背後是電子化媒體的普及,和紙媒的衰落造成的。
以前的報刊亭里滿滿當當地擺著各類雜志和報紙,一到上下班和放學的時候這里就很熱鬧了,這里就聚滿了人,有學生、有上班族、也有退休的大爺大媽。
他們來這里翻看選購自己愛看的雜志報紙,路過的人常常會停下來買點什麼帶走,或一份報紙、或一本雜志,對於外地來的人來說,每個城市報刊亭內售賣的地圖是他們最放心的了。
說起報刊亭很多人都有很多回憶
我在報刊亭買的雜志比報紙要多,像《讀者》、《青年文摘》、《知音》、《故事會》、《意林》這些雜志,都是當時我最愛看的雜志了,那時去報刊亭基本上都是去買這些雜志看。
那時買雜志和報紙的錢都是從零花錢裡面省出來的,每次從報刊亭買到一份自己喜歡的雜志和報紙別說多開心了。曾幾何,很羨慕報刊亭的店主,覺得他有這么多雜志和報紙可以看。我想有不少人的文學啟蒙就來源於這一個個小小的報刊亭吧。
很長一段時間內,報刊亭曾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那時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它的身影。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朝夕相處的報刊亭,正在漸漸消失。
2012年,河南鄭州就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報刊亭的省會城市。如今在很多城市的街頭巷尾,已經很難看到報刊亭的身影了。就算能找到幾個,報刊亭里也不售賣報紙雜志了,這里售賣的都是香煙、飲料、烤腸等小商品了。
其實報刊亭的減少和消失,是一種 社會 發展的必然。它因時代而興起,也因時代而消失。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刷屏(通過電腦、手機)看各類新聞,他們已經不需要報刊亭這個傳統的信息獲取媒介了。如此,導致去報刊亭買報紙雜志的人越來越少。在這樣的形勢下,很多報刊雜志相繼休刊、停刊、調整,很多紙媒企業步履維艱。
報刊亭的減少和消失,其實是由於傳統紙媒的衰落和當今數字化閱讀時代的到來所導致的。報刊亭會消失,但文化並不會消失,數字化閱讀時代我們只不過換了一種閱讀方式罷了。
那些小小的報刊亭,承載了很多人的青春回憶。對於報刊亭,你的記憶又是什麼?
滿大街的書報亭,確實基本上消失了,就拿我作例子,我是每年去郵局,訂書報刊文摘類,起碼五份左右的人,從在職直至去年訂了幾十年。
有時還不夠看,時常去書報亭買,有時為買一份雜志,甚至會一天會跑好幾個書報亭覓尋,自從2013年,我使用智能手機後,書報訂閱減少。
直至今年,訂了幾十年報刊雜志的我,連一份也不再訂了,因為手機上新聞反應及時,而且更新速度快,一機在手能知天下大事。
開書報亭的對我說:你是個老買書報的用戶,再也不去買了,我們哪來的生意,現在買書報的人越來越少,書報亭確實難以生存。
隨著 科技 的不斷發展,我認為有好多會逐步消失,這也是必然之路,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不作為奇,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答:因為沒人買報刊雜志!
1、報亭師傅說:「哎,都是手機惹的禍。讓我沒飯吃。」
2、原來我也經常去買報紙,郵票,紅包等。
3、現在一部手機包羅萬象,所以沖擊了不少商家。
題主好。
剛才簡單瀏覽了幾個答案,感覺都把報刊亭的消失「歸罪」於網路和手機。其實不然。
報刊亭開始大批退出街頭完全是因為城市規劃。 以前的報刊亭除了郵政統一設置的以外,大多個體經營的報刊亭外觀不統一,甚至雜亂,主要是大都設置在公交車站和人流相對密集的地方,違章佔道情況嚴重。於是十幾年前各個城市的城建部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綜合治理。不少城市報刊亭的消失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那時智能手機並未出現,而網路已逐漸開始普及。因此,報刊亭消失的主要原因並非因為網路和手機。
毫無疑問,報刊亭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報刊亭不止「兜售」新聞。各種文學/藝術雜志、期刊和書籍都在它的經營范圍之內。它讓城市有了一種溫馨的「文化」味道。還記得當時的報刊亭周圍總是有路人駐足,或瀏覽或購買,那種感覺真的很好。每當自己喜歡的報刊雜志出版的日子到來,人們總是滿心歡喜地去一趟報刊亭,就像赴一次令人心儀的約會。
當一部手機「俘虜」了一切,有一些美好的東西也隨風而去。最初被迫拿起手機滿眼昏花的老人絕大多數是出於無奈,因為已經沒有地方能買到他們需要的哪怕是一份再平常不過的早報或晚報。
誠然,現時的人們已經習慣並迷戀上了手機閱讀( 沒錯,手機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一切! ),沒有人能否認這是時代的進步。但那份手握一份報刊走在回家路上的愜意已盪然無存。而城市則無可避免地變得千篇一律。「市井」氣息只能潛入記憶的深處。
真的很懷念那些略顯「雜亂」的報刊亭,它帶給一個城市的文化氣息是網路和手機絕不可能做到的。真心希望某天在某個街角又看到一處謙卑的報刊亭,它將會讓一種久違的氣息回歸於我們的城市,再次氤氳於每個喜歡閱讀的人的心裡。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一些新技術的出現,必然帶來一些產品和一些行業的消失,像過去用過的磁帶、CD、MP3都已經逐漸的消失了,現在相機也日益減少,主要是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使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帶來了很多的產業和產品的銷失,現在一塊手機屏,通曉天下事,既快捷又方便,自媒體的發展讓人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很多的新聞事件,而紙質媒體需要專業人員的采編、印刷、發行,時效性處於劣勢,所以紙質的報紙雜志已經沒有了生存的空間而被淘汰。一些人仍喜歡的紙質書籍和雜志也不需要到書報亭或者書店去買了,現在發達的網路銷售讓人們的購物更加的輕松,更加的便宜。
隨著5g技術的發展,一些更加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會不斷出現,也會淘汰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這正是 社會 進步的表現。
從前作為城市文明窗口、滿大街的書報亭已經消失了,這不是感覺而是事實。
我們小百姓弄不清書報亭的起源,但可以見證它的紅火,從上世紀九十年末到本世紀頭十年,應該是鼎盛時期,書報亭成了許多城市的風景,不論是繁華鬧市,還是居民小區,幾乎隔百十米就有一家,銷售全國各地的報刊雜志,能滿足市民閱讀愛好。
二十年前我在郴州,去公司上下班走十分鍾,要經過火車站,附近就有好幾家書報亭。每天下班都要買一份報紙,《環球時報》或《新聞周刊》,有時也買《知音》和《小說閱報》,每天睡前看十分鍾,不光了解天下大事,而且養成了閱讀習慣,若哪天不摸書報,晚上是沒法入睡的,這都得益於書報亭的好處。後來我在報上還看到郴州的書報亭在全國都有很好名聲的報道。可突然有一天,我下班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到一家書報亭,還特地坐公交到北湖公園和 汽車 站去,仍然是空手而歸。一打聽,據說是影響市容市貌,損害了城市形象,所以一律拆除,讓那些滿大街停放的私家車來提升城市的品位。
當時一聲令下拆除書報亭,許多主人還有大量存貨,白天不敢在街上叫賣,怕城管追趕,只能晚上出來處理。我曾在北湖公園門口和行人天橋上淘過許多名著,是按重量計算,每斤二十元,若去書市,根本買不來的。
隨著 社會 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視野早已淡出紙質媒體而轉向多元化的網路,所以許多報刊門每況愈下,難以為繼,只好減少發行數量或停辦。這樣一來書報亭再不是傳承文化的載體、也失去經營市場,所以退出 歷史 舞台是命遠的必然。
幾乎絕種了,大家都以手機代替了!城管也不允許他們佔道經營,不允許鐵皮棚、集裝箱小屋經營了,要他們店鋪經營,而店鋪經營,則成本高昂。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書報刊亭消失了。
深圳一線城市,書報亭也消失了,唯獨在福田北大醫院附近僅倖存一間,參考消息報僅賣0.7元每份,內地些少書報刊亭早已升價為1元至1.5元每份了,這是非常難得,我很敬重攤主的道德,不亂漲價。
其實正規書報刊所刊的文章都有權威性,作者皆是士以道德文章天下重,小書齋里不亂種丁香花。他們風骨凜然,浩然正氣,氣貫長虹!他們不作蟾宮客,寧在花田賣詩畫!
反之網路文章,可謂垃圾文章,快餐文化,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且裡面陷井多多,使得許多青少年上了癮,精神中毒,而書報刊中毒丶上癮少之又少。我認識一位青年女工,她周未宴請朋友,餐廳里,各位朋友個個手捧手機,低頭看手機,她非常氣憤,她說永遠不會請他們吃飯了。我也有個兩次相同的遭遇,我當場喝罵:不要看手機了,來這里是同樂、聚餐,他們個個乖乖收起手機。有一位連續三次在餐桌上整個聚會都看手機,我氣憤地不再請他吃喝,並拉黑斷交,這樣的朋友少交一個也無所謂,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道德修養好,何愁無朋友。
書報刊絕對是正能量,不似手機魚龍混雜,內容、新聞常朝令歹改,作者多以吸引眼球為目的,唯恐天下不亂,以蝶夢戲寒鴉!我僅吸收些少內容,絕大部分是水過鴨背,不沾一點濁水。或當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因些我呼籲全國恢復路邊書報刊亭,不要讓劣幣逐良幣,還 社會 文化正能量,還士以道德文章天下重,小書齋里不亂種丁香花!
確實是這樣子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各種書報亭,各種書報攤就如雨後春筍般的涌現。雖不是三步一攤、四步一亭,卻也是步行不到多遠就會碰到一處。
其生意紅火,購買者踴躍,異常火爆。
那時候諸如北京的《青年文摘》,甘肅蘭州的《讀者文摘》,成都的《文摘周報》,可謂是買者絡繹不絕,供不應求。很多喜歡它們的人們,還要找老闆預訂,以免到貨後被他人一搶而光,沒買到而心有不甘。
那時候工人上班,農民種地涇渭分明,相安無事。毫無競爭,相對悠閑。所以追求精神生活也是人們的最愛。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一現象被徹底打破。工人下崗,農民離崗,為了生活為了富裕,大家都進入了新的努力拚博的行列。
如此,誰還有多少閑情雅緻和輕松時光再來讀書看報?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原因恐怕還是電視的普及,徹底打破了讀者與書亭的和諧。遙控板一按,屏幕上應有盡有。聲色俱佳,眼睛、耳朵都享受到了樂趣,豈不大勝書報一籌!
最後,手機再給書報亭一個雪上加霜,讓它不消失都不行。 因此,時代在進步,不隨時代進步的東西,自然會悄悄消聲匿跡。 不過,經過那段時間的人,很多人的內心還是很充實和愜意的。
我們這想買報紙也沒地方買,城市改造書報亭都拆了,原先的書報亭里經營煙和水,現在書報卻時難賣呀,我經營十餘年書店,深知書行的艱辛,書好賣了也得進貨,不好賣了也得進貨,從零六以後書與報紙一落千丈,手機與電腦對書市的沖擊挺大,原先查資料須要買本書來查,現在動動手指在手機就能查到, 社會 的進步必然淘汰一些東西,理解 社會 的進步,再過幾年不知又出啥花樣了
⑨ 從前滿大街的書報亭為什麼感覺消失了
以前的報攤滿了當地的雜志和報紙,但這是一個工作和放學後熱鬧的地方。到處都是學生、上班族和退休的男女。他們來這里瀏覽和購買他們最喜歡的雜志和報紙。路過的人經常停下來買些東西帶走,或買份報紙或雜志。對於來自其他地方的人來說,每個城市報攤上出售的地圖是最讓他們安心的事情。說到報攤,很多人都有很多回憶。我在報攤上買的雜志比報紙多,比如《讀者》、《青年文摘》、《知心朋友》、《故事》、《林》,這些都是我當時最喜歡的雜志。那時,我去報攤買這些雜志。
報刊亭的衰落和消失,實際上是傳統印刷媒體的衰落和數字閱讀的到來造成的。報攤將會消失,但文化不會。在數字閱讀的時代,我們只是改變了閱讀的方式。
⑩ 亭這玩意兒是不是悄然退出歷史舞台了
書報亭,一個時代的產物,時代在變遷,歷史的車輪在碾壓……十年前充話費、買報紙雜志,現在主要功能就是換個零錢,買個飲料冷飲了。報刊雜志基本都沒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