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山西特產是什麼
山西陳醋,全國聞名,追溯歷史,釀醋至遲在春秋時已開始,經歷代的改進發展,到了清代,釀醋工藝精益求精,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山西陳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為原料,特曲發酵,經夏曬東冰,一年時間,醋的濃度、香度提高,才成為陳醋。山西陳醋以清徐產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慶醋坊最為有名。開始只是一個磨麵坊的副業,到1921年才以釀醋為主,所生產的醋,甜、棉、酸、香、濃。太原生產的醋不僅本省人民喜愛,而且行銷全國。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清徐葡萄 產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里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產地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區。這里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來並州曾寫有葡萄歌,贊美清徐葡萄。葡萄產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龍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每粒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葡萄酒: 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時已經很有名氣,是給皇帝的貢品。宋朝大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光,在他的詩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齋釀葡萄熟,飛觴不厭頻。」盛贊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來自清徐,這里歷史上就以盛產葡萄酒聞名,主要產地在西山邊山、馬峪、高白、城關等鄉。長期以來,太原葡萄酒以古傳統獨特方法釀制,質量上乘,長勝不衰。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汾酒: 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生產的白酒。始釀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汾酒「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以色、味、香三絕著稱,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優勝金質獎。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獲得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已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竹葉青酒: 杏花村汾酒廠產,是汾酒的再製品,釀造歷史悠久。竹葉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公丁香、廣木香、紫檀香等十餘種中葯材和經蛋青、竹葉、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為45度。酒色青綠,晶瑩透明。經科學鑒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煩的功效,對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都有一定的療效。純正香美的汾酒、竹葉青酒,都要經過5道關口、27條防線和120道工序反復檢驗合格才能包裝上市。因此,也可見酒之品質。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五台山硯 簡稱「台硯」。因取石料於文山,亦名文山石硯。五台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顏色純凈美觀。石硯生產始於明代,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台硯石紋猶如五台山的松枝柏葉,遒勁疏朗,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叩之無聲,性涼如冰;用之發黑快,水墨交融,濃淡相宜,汗不易干,揮毫益黑,得心應手,向為文人學士書家所傾愛。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龜齡集 開始叫「老君益壽散」,到了明代中葉,方土及一些著名醫學家,將此處方加以增刪,改名為「龜齡集」,獻給正在普天下廣集長生不老葯的嘉靖皇帝。嘉靖服用後,果然身輕體健,並在50歲後又連生三子,從此,龜齡集被列為「御用聖葯」。當年監制「龜齡集」的醫葯總管是山西太穀人。他偷偷將處方帶回家,自家開煉服用,並作為珍貴的禮品饋贈親友。後來,此葯方輾轉傳入山西中葯廠的前身「廣盛葯店」,於是,便成了太谷縣的獨特方劑。「龜齡集」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血液循環,增進肌體免疫和心肌收縮力的功能。主要用於強身,健腦、益髓、行陽、滋腎、補氣、增進食慾,調整神經,調節內分泌,消除心肌疲勞等。 大同篇——涮羊肉吃涼粉 帶陽高杏脯 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古城大同張燈結綵、盛裝迎賓。在你游覽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名勝古跡的同時,千萬要品嘗一下這座歷史名城的美食佳餚。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涮羊肉: 大同涮羊肉因其味香、肉嫩、質鮮而聞名全國。食用時,用筷子將切好的羊肉卷往燒開的火鍋里一涮,撈出後再蘸芝麻醬、辣椒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等作料,香嫩可口。吃涮羊肉,秋、冬季最佳。如你能用大同銅火鍋涮新榮的羊肉,那你就吃到最地道的大同涮羊肉了。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渾源涼粉: 渾源涼粉以山美水美人美聞名於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渾源卻是從一碗普通的涼粉開始的。吃過渾源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渾源涼粉用土豆澱粉加工製作,這是其筋道的根源。渾源涼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渾源的每一個涼粉攤,你都會看到那裡除了碗坨狀的涼粉外,還有十幾個小盆,那裡放著各種各樣的調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蔥花、黃瓜、香菜,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乾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於其他辣椒的干辣。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油炸糕: 大同炸糕個小,皮薄,花樣多,里香外脆,膾炙人口。是大同逢年過節、婚嫁喜慶、喬遷新居時的必備食品。 玩好吃好了,走的時候,不要忘了帶上陽高的京杏脯。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忻州篇——吃定襄蒸肉 帶五台台蘑 來到忻州,可以到風景秀麗的蘆芽山自然保護區體會一下騎馬放牧的草原風情,可以到奇村溫泉洗一個溫泉澡全身放鬆一下,然後到佛教勝地五台山求簽保佑全家平安。 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嘗的是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精製澱粉、精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採取特殊方法精製而成的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撲鼻,口感綿潤、回味無窮、多食不膩等特點。經常食用,既可補充體內必要之多種營養成分,又可克服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餚,同時也可做訪親探友之饋贈禮品。到了五台山,別忘了買點當地的台蘑,台蘑燉小雞,那是滿室飄香。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呂梁篇——吃三交火燒 帶汾陽核桃 呂梁好玩的地方有北武當山、玄中寺、卦山、龐泉溝。呂梁好吃好喝的有汾酒,汾陽的核桃、石樓熏棗以及柳林的木棗。 汾陽的核桃:個大、皮薄、仁飽滿。手抓兩個,一捏就破。長期食用,具有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溫腸潤肺、治虛寒、氣喘、咳嗽等功效。 石樓熏棗:乾燥,果皮紫黑有光澤,皺紋細而均勻,果肉精有彈性,捏之不變形,不脫皮,味甘甜,有韌性,棗香味濃,無焦糊和酒酸異味。 柳林木棗:柳林木棗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儲藏、適運輸。新鮮時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曬干後潤如油,糖絲長亮,營養價值豐富。具有健脾、安神、補氣、補腎等葯性作用。 而柳林的碗禿、臨縣的鋤餅、三交的火燒是你一定要品嘗的當地特色小吃。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晉中篇——吃盤牛肉 帶箱紅棗 近年來,晉商大院可謂聲名遠播,從太原一路下去,榆次常家莊園、太谷三多堂、祁縣喬家大院、平遙古城、靈石王家大院、平遙都以豐厚的人文底蘊吸引著八方來客。其實晉中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閃耀著魅力的不僅僅是這些宏偉的大院,還有民間的眾多風味美食。 到了各地,當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麵食雖然不稀罕,但味道卻略有差異,主要是澆頭的做法各有濃淡。到了榆次,如果有時間不妨去去後溝,那是中國古村落典範,村子的自然地貌非常古樸,農民家裡自做的粗茶淡飯也非常可口。 到榆次、太谷,涼攔灌腸可得嘗嘗,比起太原灌腸的粘牙,那裡的灌腸更顯爽利,簡單的蒜醋恰到好處地襯托著蕎麥面的清香,如果站在街頭小攤前拿根小棍扎著吃,那風味更是獨到。這種享受到了平遙就該換一碗「碗禿子」了,搭一輛人力三輪車到明清一條街,尋一家干凈的小吃店,切一盤正宗的平遙牛肉,再讓老闆娘攔一盤碗禿子,那種慢悠悠的韻昧會很舒服地減輕你旅途的勞累。 肉不單平遙的好,在太谷要一盤「小常驢肉」,到祁縣要一盤「賈令熏肉」,其味道也是非常不一般。另外,如果想帶點土特產,在平遙別忘了當地的長山葯所做成的系列產品,也是營養豐富的好東西;在祁縣,別忘下帶幾瓶小磨香油;在太谷,這季節不妨帶點小白鄉、范村鎮一帶的壺瓶棗,又脆又甜,今年秋季雨水少,棗的收成不錯,帶回家吃不了還可以自製酒棗。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臨汾篇——吃曲沃羊湯 帶連村粉條 臨汾地方由於自古崇文尚武,所以處處皆古。大的有堯廟、大槐樹、丁村民居博物館、廣勝寺、壺口等,小的諸如霍州衙、新田遺址、重耳藏身處等。並且臨汾的地理特徵是有大片的平原,適宜農作物生長,小吃也是種類繁多,所以在臨汾地區游覽的時候,不用著急,最好的方式是邊走邊吃邊看。 在大槐樹祭祖罷了,應該在大門口招呼上一碗涼粉,當地謂之「粉魚」,狀若蝌蚪,澆上各種作料,既可以充飢又能解渴,價格一元左右。看完廣勝寺,就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面館吃當地正宗的「河撈」面,碗大實惠,價格兩三元就好。繼續往南走,堯都尋訪堯之遺風,追溯堯天舜日,並且有兩元左右的堯王卷餅可吃,不亦樂乎。或是新田遺址,或是重耳藏身之處,隨地可見曲沃羊湯的招牌,燒完羊頭,剔肉,加上骨架,加上綿羊尾巴,熬出濃濃一鍋,奶白色的,水和油早已經摻雜一體,撒上青翠的蔥花,潑入紅澄澄的辣椒,入口厚重穩妥,味道雋永難忘,不來一碗嗎?價格大約是三元一碗,但一定要就麻花、餅子吃。 可以帶回來饋贈親友的,首先不要錯過永和的紅棗,中秋新棗剛落,個大皮薄肉厚核小,甜絲絲的盪漾一嘴,怎不是一份大禮。再者就是吉縣的核桃,如果家中喜歡開爐灶,一定不要忘記去襄汾捎上幾箱連村的火鍋粉,細、滑,有韌勁。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晉城篇——吃「十大碗」 帶「沁州黃」 來晉城旅遊過的遊客都有這樣的感覺,這里不僅是一個美麗、古老、時尚之城,有歷山風景區、蟒河風景區,而且還是一個能夠讓遊客滿足品嘗獨特風味小吃的地方。 木耳圪貝:木耳圪貝是晉城有上百年歷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頭道菜,因製法特殊在當地廣為流傳。其色澤潔白清亮,柔軟利口,湯味清香。 燒豬肝:燒豬肝是陽城的地方名吃。以鮮豬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經煎、蒸、炸等工序達焦黃酥軟即成。其特點是外焦里脆,味美適口,佐酒佳餚,熱食不膩。 燒三鮮:沁水縣名菜。三鮮為猴頭、木耳、黃花菜,皆是沁水境內特產。經名廚精細加工,配以作料,勾兌成湯,即保留了其特有的營養價值,又使味道更加鮮美。 綠豆丸子 主料綠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調料,上油鍋炸成丸子,放入調好味的熱湯里泡開。特點是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有清熱降暑功能。走的時候可以給家裡帶上些當地特有的農特產「沁州黃」小米,平順花椒。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運城篇——吃牛肉餃子 帶蘆筍煮餅 遊客來到運城後,除了欣賞千年古剎普救寺、被譽為中國四大歷史名樓之一的鸛鵲樓、風景宜人的五老峰、黃河大鐵牛、關帝廟、永樂宮等風景之外,還可品嘗到馳名天下的永濟名吃——牛肉水餃,輕輕咬開薄薄的餃子皮,鮮嫩的牛肉嬌艷欲滴,撲鼻而來的蔥花香味,吃一口還可喝一口清淡的餃子湯,香而不膩、回味無窮。並且價格也不貴,每公斤水餃還只有12元錢。 除了餃子之外,來運城還要品嘗當地的蔥花餅、羊肉泡饃、豆腐腦等美味小吃。在五老峰風景區遊玩時,還要記著去虞鄉購買當地的特產——蘆筍,那可是遠銷荷蘭等國家的。另外,聞喜的煮餅、萬榮的桔蜜柿餅、稷山的板棗都是可以帶回去饋贈親友的特色禮品。 太原風味小吃 孟封餅: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嘗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孟封餅創制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而著稱省內外。1982年,六味齋的醬肘花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羊(牛)肉蒸餃:是太原的著名風味小吃。認一力餃子店的蒸餃皮薄、味香,佐以老陳醋,味道絕佳。可謂「肥而不膩餡成丸,一家蒸餃萬家贊」。 羊雜割:是山西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這種小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頗受歡迎,尤為冬令美食。位於柳北的「郝剛剛羊雜割」較為知名。 清真什錦細點:始於清光緒二十年,選料精細,配料嚴格,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全套點心由夾糖糕、桃酥、燙麵包餡、起皮包餡四大類組成。規格整齊,甜而不膩,新穎美觀。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忻州風味小吃 定襄蒸肉:豬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調味佐料攪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時加熱切成塊,味香迷仙。 原平鍋魁:原平鍋魁因在歷史上「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呈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原平鍋魁供不應求,除暢銷本省外,還直達京、津,北上內蒙,南下四川等地。 五寨豬黑肉燉粉:取熟豬肉,加土豆、粉條、豆腐和調味佐料,在高壓鍋里燉足夠長時間,直到肉和土豆燉爛為止,老幼皆宜食用。 保德碗托: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風味獨特,為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節期間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關,家家製作,戶戶蒸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五台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五台人便創制了一種粗糧細制的食品。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故又稱「油布袋」。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臨汾風味小吃 燒麥: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里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贊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 太後御膳泡泡糕:山西省侯馬市古稱新田,是春秋晚期晉國的都城。這里的新田飯店有位屈志明師傅,他製作的「太後御膳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後喜歡享用,這種糕又恰似盛開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後御膳泡泡糕」遠看呈蘑菇狀,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綻絲吐絮,如金菊斗妍。其遍體金黃,酥脆香甜,可滋補強身。 油炸饊子:饊子,是洪洞縣獨有的一種油炸食品。據《洪洞縣志》載:每年農歷二月二,洪洞、趙城兩縣要在廣勝寺進行祭水廟會。逢此日,廣勝寺人山人海,兩縣縣令及地方紳士都來參加。但見廟會中有敲鑼打鼓的,有放「三眼沖」的,還有賣油糕、豆腐菜、羊雜燴等各種風味小吃的。在這眾多的攤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縣來的烹飪高手,在此架起油鍋炸饊子。這既是一場技術表演比賽,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備。待炸出的饊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們便開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廟」的高僧主持,主要內容是向蓮花池投饊子。洪洞縣參加祭水炸饊子的最後一位師傅為梁二爺(已去世),現在炸饊子的傳人為楊永祥。 羊雜燴:洪洞的羊雜燴創制於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獨特,已與平遙牛肉、聞喜煮餅齊名。其特點是原汁原湯,必須用沙鍋燴制。調味品只加鹽、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蔥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調味品一概不用。據傳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習俗。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運城風味小吃 豆沙糕:豆沙糕創制於清末,由豌豆、梔子、柿餅製成。相傳當年太平天國義軍攻克河南濟源後,招募當地青壯年入伍,率兵北上攻佔了晉城、長治等地,繼續向晉南挺進。部隊駐扎曲沃時,一些濟源籍傷殘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榮,便不思故鄉,留居曲沃,為謀生而經營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國年間,豆沙糕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他們還編了口頭禪:「來到曲沃縣,住在大東關,抄弄一副擔,賺點豆沙錢。」經營豆沙糕既不佔地盤,又不需開門鋪,原料易取,薄利多銷。 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運城,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目前,稷山麻花已進入北京、深圳、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頗受歡迎。 解州羊肉泡饃:解州關帝廟聞名全國,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饃、黍面油糕、炒麵油茶、豬油蔥花扯麵也名揚四方。而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饃最為著名。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佐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它「看著美、吃著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贊。有詩雲:「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據說,當年慈禧太後西去長安,聽說解州羊肉泡饃很有名氣,就派專使到解州為其取之。 晉南醪糟:晉南醪糟聞名遐邇,最早出現在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有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製作一個特別的風匣爐,狀如打鐵爐,爐口直徑26厘米左右。通爐膛前方,焊接一節長約33厘米、前細後粗直徑3.3厘米的鐵皮煙管,另外還需一個大的黃銅瓢。用獨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純味正,清香悠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湯醪糟、蛋花醪糟、桂圓醪糟、三仙醪糟等十餘個品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大眾化羹湯。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大同風味小吃 莜麵栲栳栳:用莜麥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種佐料,在西街和九龍街上的九龍飯店、雲中飯店、水餃鍋貼館等都會使您一飽口福。 應州牛腰:雁門關外的應縣城內,不僅有一座馳名中外的應州木塔,而且還有一種名叫牛腰的傳統食品,頗負盛名。應縣在唐五代以後一度成為北方的經濟、軍事重鎮,遼金時期屬西京道,經濟十分繁榮。後幾經戰亂,逐年荒涼凋敝。但到清代中期,這里經濟又有了起色,當時應縣是北方省區佛教徒到佛教聖地五台山朝聖的必經之地,且過往遊客、商人甚多。起初當地有麻花、黃糕、面餅幾樣食品,飯館生意十分清淡。當時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因生意不景氣,非常著急。一天他做面餅時,由於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做成面團,但和起來無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試著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像煮熟的牛腰。於是他試著又做成牛腰形狀,端給客人們品嘗,立刻受到人們的好評。從此於義就專門做起了這種食品,他的飯鋪也就因此興旺起來,其技藝也代代相傳至今。 代州面麻片: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享譽山西。
B. 阿膠有快3000年歷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東阿阿膠呢
古代吃阿膠的名人有楊貴妃,「鉛華洗盡依豐盈,雨落荷葉珠難停。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唐代詩人肖行澡的這首古詩,描述的是楊貴妃服用阿膠養顏駐術倍受恩寵,並將此法透露給自己的姐姐虢國夫人的故事。
東漢時期的孔融,在《同歲論》裡面就表達了吃東阿阿膠的好處,滋補功效還是靠譜的。可以說東漢時期,阿膠就已經深受喜愛了。
(2)山西榆社的阿膠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阿膠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據史料考證,阿膠的應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阿膠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補血聖葯」、「滋補國寶」,歷代《本草》皆將其列為「上品」,稱其為「聖葯」,我國首部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稱其「久服,輕身益氣」。
阿膠呈整齊的長方形塊狀,通常長約8.5厘米,寬約3.7厘米,厚約0.7或1.5厘米。表面棕黑色或烏黑色,平滑,有光澤。對光照視略透明。質堅脆易碎,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平滑,有光澤。氣微弱,味微甜。以色烏黑、光亮、透明、無腥臭氣、經夏不軟者為佳。
根據國家葯典明確規定,阿膠只能採用驢皮熬制。其他動物毛皮熬膠功效各不相同,其中牛皮熬膠叫黃明膠,效果次之,而用馬皮熬制的阿膠效果恰恰相反,孕婦一旦食用後,極有可能導致流產。
C. 阿膠在我國有著很久遠的歷史,阿膠到底是什麼
肺燥咳嗽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長期服用阿膠有補血養血、美白養顏、抗衰老疲勞、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東阿阿膠參與了自1985年版葯典以來連續七版葯典阿膠質量標准制訂,其建立的37項質控指標被收錄到《中國葯典》,參與了阿膠等10餘個中葯產品國家葯品質量標準的起草和修訂。
牛皮被用於製造甲胄,盾牌,耕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牛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不得隨意宰殺,宋代為避諱將牛皮膠改叫黃明膠。《中國葯典》明確,阿膠的原料是驢皮,黃明膠的原料是牛皮。除非在製作過程中起了化學反應或生物發酵。營養品心理作用大於生理作用,現代人不缺營養,反而大部分人營養過剩,多運動消耗掉剩餘的熱量,比吃什麼都強,又不用額外花錢。
D. 阿膠有多少年歷史了
東阿阿膠具有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極其豐厚。《本草綱目》載:「阿膠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公司地處阿膠發源地東阿縣,擁有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及國內阿膠行業代表性傳承人資格。
E. 阿膠的歷史記載是怎樣的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是一味補血養血的良葯,集治療保健於一體,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在治療血液病及滋補方面表現出獨特的治療效果,被稱為「血液的保護神」。西漢淮南王劉安編著的《淮南子》中有「阿膠一寸,不能止黃河之濁」一語。這是現存史籍中關於阿膠一名的最早記述,說明那個時候的阿膠已名聞天下。
東漢(公元25年~220年),阿膠葯用已比較廣泛。「醫聖」張仲景臨床驗證阿膠實際療效,善用阿膠治婦科病及血液病等疾。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醫聖」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中,應用阿膠即達12種之多。據統計,《金匱要略》用阿膠配伍入葯的處方佔3.2%,足以證明阿膠臨床之廣泛應用。
魏晉時期的葯物學集成《名醫別錄》,補充了《神農本草經》對阿膠的描述:「微溫,無毒,丈夫少腹痛,虛勞贏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有人認為,從《神農本草經》對阿膠的記載,阿膠滋補傳統最遲應起源於東漢時期。並提出如下觀點:「《神農本草經》是人們對先代本草葯性葯理的經驗總結,這說明在成書前很長時期里人們已經有了阿膠可久服的經驗,把阿膠作為滋補品也就是可以想見的事了。」
《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葯」 。「葯聖」李時珍盛贊阿膠為聖葯,李時珍生長於明代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這個時間段內的醫學風氣是強調「以人補人」,最有名的大補之葯是秋石、紫車河等,李時珍對這種風氣極為厭惡,所以牽涉到大補之類的葯材,也惜字如金,不肯輕易贊美。
曹植曾為「東阿王」,初來東阿鎮,骨瘦如柴,後因常食阿膠,身體受益匪淺,於是感念而作《飛龍篇》:「授我仙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曹植中詩所指的仙葯,就是東阿出的阿膠。
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稱其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補最甚」。民國醫家黃傑熙盛贊其為「妙葯」:「人之病雖多,不外水火氣血之病,真阿膠滋補潛流血脈之力甚大,故為妙葯」。
F. 吃阿膠有什麼好處
阿膠原名黃明膠,是我國傳統的滋補佳品。山西榆社阿膠廠自1966年生產紫金山泉牌阿膠,阿膠的主要原料是驢皮、冰糖、黃酒和豆油,用紫金山泉水熬制而成。 榆社阿膠的成品為長方形或正方形,表面黑褐色有光澤,質硬而脆、斷面光亮,搗成碎塊後,對光視之,棕色透明,具有易保存、不變質等特點。阿膠的葯理特徵是:性味甘平。建議:阿膠含有明膠原、骨膠原、蛋白質及鈣、鉀、鈉、鎂、鋅等17種元素。蛋白質水解產生多種氨基酸,其中有賴氨酸10%,精氨酸7%,組氨酸2%等。這些都是人體營養重要物質,並抗衰老、延年益壽。同時阿膠還能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你的這種情況是可以吃阿膠的。吃阿膠有什麼好處?吃了會有副作用嗎?偶爾會頭暈,有時候蹲著再站起來時會發眼黑(眼前一片黑)甚至會暈,聞康網尋醫問葯社區有問必答欄目是全國最大最權威的健康。
G. 榆社縣的名優特產
榆社笨雞蛋、榆社阿膠、榆社肉牛、甲魚、銀魚、酥梨、紅星蘋果、蠶繭、葯材等均為山西名品,享譽日本,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河峪小米:「河峪」牌小米主要生產於河峪鄉地處太行山典型的丘陵山區,晝夜溫差大,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周邊無任何工礦企業和污染源。
「河峪」牌小米選用「晉谷21號」優質品種,在種植期間不施化肥,不噴農葯,主要依靠農家肥並以物理的輪作倒茬辦法來防治病蟲害。
榆社縣河峪小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味道純正,營養豐富,有口感綿滑,米香濃郁等特點。
主要成份:含有蛋白質15.1%,脂肪5.68%,賴氨酸0.8%,維生素礦物質等。本產品已通過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
小雜糧:小雜糧主要產於榆社縣西、北部無污染,無公害,純綠色生態區。種植期間主要用有機肥、農家肥並以物理的換茬辦法來防治病蟲害。小雜糧有子衡人體的營養成份,是一種醫食同源的綠色食品資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多種氨基酸和礦物營養素,對動脈硬化、心臟病等具有較好的食療和滋補作用。豆類內含人體所需白蛋質和多種礦物質營養素,綠豆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明目降壓,止瀉痢;紅小豆可通便、利尿、消腫,對腎臟和心臟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黃豆蛋白質高達40%以上,且含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
河峪酥梨:河峪酥梨主要產於河峪鄉前庄、岩良一帶,該地土壤優良,氣候溫差較大,適宜酥梨生長,且種植歷史悠久。現有1000多畝盛果樹。產品有潤肺清火、滋陰補氣之功效,主要銷往北京、太原及周邊各縣。
北寨鄉小麻油:北寨鄉氣候土壤獨特,種植小麻已有500多年歷史,且有傳統干炒木壓工藝。北寨小麻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功能性活性成份,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成份及鈣、鐵礦物質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香味濃厚、營養美味、色澤清中透綠的特點。常吃小麻油,可潤腸胃、清肺、去肝火、滋陰補虛。北寨小麻油被當地群眾稱為「長壽油」。
榆社笨雞蛋:該產品精心選育地方優質笨雞進行,在山地或草坡上「游牧式」放養或圍欄飼養。雞主要採食青草、松針、小昆蟲、微生物等有機物質,不飼喂任何有害人體健康的獸葯、激素和添加劑。該笨雞卵體鮮黃,口味醇香,鈣、鐵、磷含量高,膽固醇低,長期食用有健腦蓋智的功效,是集營養、美味、保健於一體的新一代綠色營養品。
其中,綠殼笨雞蛋,經省食品研究所檢測,鈣、鐵、碘、硒、鋅等微量元素含量高,是普通雞蛋的3—5倍,富含腦磷脂,卵磷脂胎及多種維生素,且膽固醇含量低,被譽為「雞蛋中的人參」,更有國外友人稱之為「東方神蛋」。
榆社陳醋:榆社陳醋,以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質高梁、麩皮、純大麴(大麥、豌豆)為原料,採用獨特傳統固態發酵釀造和先進技術精製而成。本品具有口感酸綿醇厚、協調柔和等特點,是精製而成的正宗特製陳醋。現有多味醋、五糧陳醋、餃子醋等類型。
白醬油:榆社白醬油,生產工藝技術先進,為「原池淋油高鹽稀態回澆發酵生產工藝」,其特點延用了中國傳統的生產醬油方式,不僅提高了醬油的氨基酸含量,並賦予了醬油特有的香味,該產品具有色淺、味鮮、口感純正、風味獨特等特點,質量上乘,是調味之佳品。產品主要有:白醬油、黃豆醬油。
阿膠:阿膠,即驢皮膠,因其為動物主皮製作而成,故中醫稱為「血肉有情之品」:阿膠的製作與食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由於阿膠在食用和葯用方面的神奇功效,因而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將其列為貢品之一,有「貢阿膠」之稱,至今中醫處方尚可見到「貢膠」字樣。
阿膠由膠原及其部分水解產物組成,含氨16.43%,基本上是蛋白質,水解後產生多種氨基酸,其中有賴氨酸10%,精氨酸7%,組氨酸2%等。
阿膠其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潤燥、養血止血之功效,遠銷全國各地。
仁用杏及核桃:西馬鄉南、北山暈一帶,素有「瓜果之鄉」之稱。70年代蘋果產量高達60萬公斤,外商駐村收購。80年代後,隨著品種淘汰,該地種植人用杏500多畝,現已全部進入盛果期。
仁用杏,杏肉可製作杏脯、杏干,酸甜可口,健脾益肺,營養豐富。杏仁,營養價值特高,是健身、美容、平衡人體內分泌之補品,發展前景極為廣闊。郝北鎮韓村一帶的優質核桃種植達到1000多畝,有300畝已到盛果期,所產核桃皮薄肉厚,營養價質高,每公斤價值達到40餘元,該產品供不應求。
蜂蜜:本品屬100%新鮮純正蜂蜜,保留了天然的色、香、味,是上好級品,營養豐富,無公害,純天然,老少皆宜。本品對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天眼等疾病有極大療效,同時,還有調節內分泌、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作用。產品主要有:蜂王槳,蜂膠,蜂花粉、蜂蜜(棗花蜜、洋槐蜜、玫瑰蜜、荊條蜜、百花蜜)。
H. 東阿阿膠距今已有兩千年的生產歷史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1
I. 山西特產
山西名產中,以汾酒、竹葉青最為有名。清除老陳醋也並不遜色,知名度頗高,而且獨樹一幟,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蘑」、大同黃花、恆山黃芪、稷山板棗、平陸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獼猴桃、清除葡萄、上當「黨參」、晉城紅果、代縣辣椒、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太谷中葯「龜靈集」、定坤丹、長治大風丸、候馬男寶、洪洞甲魚、運城黃河鯉魚、高平絲綢、平陽木板年畫、大同藝術瓷、銅器、平遙推光漆具均屬名產之列。
山西老陳醋是山西的名特產。老陳醋酸醇、味烈、味長,酸得發甜、可口。雖然酸度為5度,但不覺得尖酸、難耐。這種醋存放時間長了,不僅不發霉變質,反而是越久越香。老陳醋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破血瘀、除堅積、消食、殺惡毒等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