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知道湖北恩施的歷史人文
孫悟空
㈡ 恩施土家族起源和發展
土家族自稱「畢孜長」,意為本地人。歷史上土家族稱謂不統一。1956年我國國務院批准土家族為單一民族,統稱為土家族。
關於土家族的族源,有多種說法。潘光旦教授在《湘西北的「土家」與古代的巴人》一文中提出土家族為古代巴人之後。此外,有古羌人之後說;有古濮人為主體,融合巴人、漢人說;有湘西土著、古代巴人、江西漢人融合說;還有人認為土家人是古代烏蠻的一支、土著、古代巴人融合而形成。�
巴人活動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殷墟的甲骨文,先秦史籍諸如《春秋左氏傳》、《山海經》中也有關於巴人的記載。到西周時期,巴人已經建立了稱雄西南的奴隸制政權巴國,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其疆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盛極一時。後來在秦楚巴蜀諸國的軍事角逐中,巴國勢力逐漸削弱。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在被楚占據的巴人故地設置郡縣。史書中將生活在這里的巴人後裔稱為「廩君苗裔」、「板楯蠻」、「武陵蠻」、「五溪蠻」、「西陽蠻」、「建平蠻」等。
唐宋時期,中央王朝在土家地區實行羈縻政策;元代土司制度建立起來,土家地區進入封建領主經濟社會。這一時期史籍中的「土」、「土兵」、「土人」、「土丁」、「土蠻」都是為區別苗族、漢族而出現的稱謂。
清雍正年間(1727—1735)在土家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直接派流官來統治。改土歸流加強了封建統治,強化了中央集權,也促使土家族地區的地主經濟迅速發展,土漢交流在這之後更加頻繁。為與外來漢人即「客家」和毗鄰的苗族(苗家)相區別,人們自稱土家。
鴉片戰爭後土家族地區也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土家族在歷史上曾多次組織反壓迫、反侵略的斗爭。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土家族人民為創建和保衛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作出了巨大貢獻。
㈢ 恩施市的變化到底多大
恩施地域建縣始於吳永安三年(260),迄今已有1730多年的歷史。
清雍正六年(1728),裁施州衛,設施縣,翌年改稱恩施縣,隸歸州。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後,為施南府附郭縣。
民國元年(1912),廢府存縣,恩施縣直屬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省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七區)專員公署駐地。1938年至1945年,曾為湖北省臨時省會。整個民國時期,恩施縣自身建置未變。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不久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析縣城及郊區168平分公里地設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1日,撤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恩施市。歷三十餘年,恩施市(縣)是湖北省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政公署駐地。1983年,改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仍為州政府駐地。
㈣ 恩施土家族的歷史起源與發展是怎樣的
恩施州州域曾多次變動,固定形成於1936年。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
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
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
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
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
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
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
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從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㈤ 恩施有多少年的歷史
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
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秋,恩施地屬巴國。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恩施市。
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恩施之稱始源於施王屯(又名蠻王寨,現恩施市舞陽辦事處紅廟居委會瓦店子處),據《恩施縣志》載:「東晉末,桓無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臨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縣城關駐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歸所轄。因土司居於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從此,歷史上就有了「施南」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