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元朝青州府指今天的什麼地方
是在今天山東的青州市益都鎮益都城。
B. 古代的青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青州市史是什麼官銜
古代的青州,包括今天的濰坊,淄博,東營一部分還有臨沂的一部分,范圍很大。在明朝以前,是山東的省府所在地。官很大吧。
C. 青州屬於古代的什麼地方
古代「青州」,是指九州之一的青州,或清朝之前歷代青州。具體地域為「海岱惟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自東晉始,歷經隋、唐、宋、金、元、明等封建王朝,長達一千六百多年,雖建制仍頻,然青州一直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
到了清代後,清廷確立山東省,青州府地域有所縮小,南部的今沂源、蒙陰、五蓮、日照一帶,劃歸沂州府。民國時期,撤銷青州府,益都縣直屬山東省轄。
現代,青州僅為山東省轄縣級市——青州市,市境西南還有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亦名青州風景名勝區。
(3)歷史上青州府是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青州書畫城以及青州和中國青州書畫藝術城作為青州書畫藝術文化的標志已經在國內頗具影響了。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一。這里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並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
青州的景點、景觀
1、泰和山
泰和山風景區位於青州市西南部的連綿群山之中,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是一處集自然景觀、森林景觀、地貌景觀、融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於會議、休閑、文娛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完成投資9億元,打造了黃花溪旅遊區、天緣谷旅遊區、泰和國際飯店等旅遊景觀和服務接待設施,形成了山、湖、泉、林、瀑、棧、溪、洞、花、岩為特色的中國北方首屈一指大型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仰天山
在青州市城西南46公里處,主峰海拔834米,現為國家4A級景區,山東省十佳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優秀新景點,山東省十佳山嶽型景區。仰天山集森林景觀、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
這里林海茫茫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環境幽美。峰巒峭壁,隱現於蒼松翠柏之中。森林覆蓋較高,大部分區域為天然次生林,其自然環境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被譽為「天然森林公園」。山上主要景點有:摩雲崮、佛光崖、望月亭、文昌閣和幽遂的洞窟多處。
3、玲瓏山
青州市西南十六公里處,海拔567米。北魏時期,青州知府鄭道昭在青州時常來山深、景美的玲瓏山的「通天洞」里讀書學習,故在深山留有三處題刻。一處為《白駒谷題名》鐫刻於山下西壁摩崖上,另一處是在通天洞內,第三處是石碑一方,已失蹤。這是鄭道昭的晚年遺作,故稱晚碑。
上下碑在掖縣、平度,寫的是大個的字,再加工匠技精細和青石山的堅硬石質,雖經一千五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斧鑿刀雕的痕跡,都歷歷可辨。臨碑細品,鋼鋒利骨,赫然在目,給人以酣暢淋淳的藝術享受。
4、雲門山
位於青州市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屬於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她北銜金鳳山、南依劈山、東臨磨臍山、向西與駝山隔著瀑水澗遙遙相望,在她東北面的平原上,散布著幾個低矮平緩的小山丘,青翠碧綠,稱大奇山、馬鞍山、卧蟾山、將軍山、趴牯山以及火石山。
以她美麗、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環境獨具風貌。在夏秋季節,雲門山南側的「雲窟」開閘放雲,即時白雲騰空而出,經雲門洞冉冉升天。
5、王府游樂園
位於山東省青州市,是王府街道辦事處投資新建的一處集娛樂、休閑、觀光、教育、餐飲於一體的大型游樂園。
園址位於范公亭湖畔,南陽湖南岸,南陽河與瀑水澗的交匯處,橫跨瀑水澗,由動物園、娛樂園、休閑園和二十四孝教育園四部分組成,是周邊面積最大、游樂設施與游賞景點配置最為齊全的大型園林式游樂園,每年吸引全國各地遊客數十萬人。
D. 古代青州如今在什麼地方
青州市,隸屬於山東省,是由濰坊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為古「九州」之一。
早在大禹的時候,那時還沒有山東省,更沒有濰坊市,青州就已是古九州之一了。相當於山東省東部、河北省中南部這廣大區域。
到了西漢,作為省級的青州,下轄有很多著名「地級市」。對北海郡、濟南郡、平原郡都不陌生吧。當時的「省會」就在現在的青州,當時稱廣縣。東漢時,青州轄區基本沒變,只不過「省會」搬到了齊國舊都臨菑。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黃巾軍在青州組織了30萬人,准備大幹一場,卻被劉備的同學公孫瓚率2萬人打敗,生俘7萬人。
因為這一場青州之戰,公孫瓚的實力和地位迅速擠進一線大伽行列。而劉備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被公孫瓚推薦出任平原相,並在這里把不識相的督郵抽的鞭子。
曹操崛起後,又收服了30多萬人,從中挑選精銳,打造出一支名震天下的青州兵。到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調戲張綉的嬸子鄒氏,被張綉差點幹掉。曹操灰頭土臉的逃跑,青州兵有害群之馬趁亂搶劫,被於禁制止。青州兵找曹操告於禁的狀,曹操差點相信於禁叛變。
等發現於禁穩定住了青州兵,曹操盛贊於禁雖古之名將,何以加之。從此,於禁擠身曹魏一線名將行列,直到關羽水淹七軍……
青州是曹操和袁紹爭奪的焦點。劉備反抗曹操失敗後,就逃到了青州。青州刺史袁譚護送劉備去見老爹袁紹,袁紹出城二百里。不過,三國曹魏時的青州「省會」也不在現在的青州市,還在臨淄。
又過了百餘年,公元311年,前趙將軍曹嶷建廣固城,把青州「省會」遷到廣固。廣固就在青州市西郊。
青州在歷史上還當過一次首都。公元398年,北魏暴打後燕,後燕王爺慕容德率一部分人南遷到廣固,建立燕國,史稱南燕。慕容德死後無子,侄子慕容超繼位,竟去招惹一代梟雄劉裕。
公元410年,劉裕從建康走水路北伐,在廣固城下用兵,最終生擒慕容超,驢車送往建康斬首。攻克廣固滅南燕,劉裕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征服天下之路。
劉宋前期,青州市還是青州的「省會」,直到劉宋內亂,北魏趁機佔領青州。北魏的州越來越多,從青州東部分出了光州,但青州依然是省一級,青州市還是「省會」。
唐朝前期,省級單位太少,青州變成了地市級。等到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設省級的節度使,青州又成了平盧節度使駐地,後改為淄青節度使。
淄青節度便管著五個州:青州、齊州(濟南)、淄州(淄博)、萊州、登州。現在的青島、煙台都在淄青管轄范圍內。換句話說,現在山東省幾個經濟強市青島、煙台、濟南、淄博、濰坊、威海,都曾是青州的地盤……
淄青軍有個著名的節度使李師道,收買刺客,在國都長安的鬧市中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就是他。北宋的路相當於省,而京東路保護著國都開封的東線安全。公元1072年,宋神宗把京東路分為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京東東路的「省會」,就在青州市。
金朝的國都在中都(北京),自然就不存在什麼京東路,京東東路改稱山東東路,青州保持省會地位不變。北宋時的青州只是京東東路的治所,而金朝的青州卻升為益都府。
在宋金時期,某州能升為府的,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城市。全國城市現在包括省會,也只有15個副省級城市。
(4)歷史上青州府是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青州市地處魯中山區沂山山脈北麓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石灰岩山區,是魯中南台隆的一部分。
地下水為岩溶裂隙水,最高點青崖頂海拔954.3米,最低點在何官鎮張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迭翠,東北部沃野平川。地貌類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階地、山前平原三種類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52.6%,有石質山嶺、低山嶺坡、近山階地三種微地貌類型。主要分布在西南石灰岩低山地區,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區,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38.5%,包括山前傾斜平地、山前緩平地、緩崗、淺平窪地、背河槽狀窪地等微地貌類型,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小於2度。
E. 山東青州府是現在哪裡
青州府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青州府,治所益都,即今青州市益都鎮益都城。民國初(公元1912年)廢青州府,設立膠東道,益都縣隸屬膠東道。
中文名稱
青州府
成立時間
明朝洪武元年
治所
益都
現稱
青州市益都鎮益都城
歷史
清朝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為青州府,轄濰州、莒州、膠州三個州和益都、臨淄、博興、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蒙陰、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樂安(廣饒)16個縣。後將濰州、膠州、高密、昌邑、即墨劃歸萊州府,仍領13縣1州。府的長官為知府,另設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同知為知府的副職,通判僅負責糧運及農田水利之事。
清初,青州府下轄益都、臨淄、博興、高苑、樂安、壽光、臨朐、安丘、昌樂、諸城、沂水、日照、蒙陰等13縣,並轄安東衛和沂州。雍正年間,設立沂州府,析出沂水、日照、蒙陰和安東衛歸屬之。同時,析出益都縣的顏神鎮和孝婦、懷德兩鄉,成立博山縣。青州府仍轄11縣。府署有知府、同知、通判等官員。
民國初(公元1912年)廢青州府,設立膠東道,益都縣隸屬膠東道。1927年,廢道,益都縣直屬於山東省管轄。
F. 唐朝青州府現在現在是那裡
就是現在的山東省青州市。
青州得名甚早,禹貢中就有記載:「海岱惟青州」。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 隋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唐初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宋為京東東路路治。金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明清時期,為青州府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86年撤縣改為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