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 物理化學生物 歷史地理 幾年級開始學
物理初二開始 化學初三開始 生物初一和 高二 歷史預備到初二和高一高二 地理預備到初二和 高一
『貳』 我是小學生,想要學習歷史,請問該從哪開始學
我就是學歷史的,現在已經開始教歷史了,首先,你應該明確學習目標。
也就是你對歷史是否有興趣,其次,學習歷史並不需要像現在老師所教的,沒有必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只是用來應付考試的。
小學學習歷史可以打好基礎,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
歷史本來就是記載人類發展的一門學科,其中蘊含了許多有趣的事物。
小學學習歷史,你可以通過記住一些歷史故事,比如清朝宰相張廷玉因為家人跟鄰居爭搶3尺土地,而做了一首詩「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你可以通過這一類的歷史故事來記住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而且,當你以後想起這些有趣的歷史故事的時候,也會想起這些歷史事件,我想,這對你今後的學習應該的有幫助,而且,在考試的時候也不用死記硬背了。
不過,這種學習方法也有個度,不要一味沉迷於故事而忘了將故事中所隱藏的知識點忽略了。
而且,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你可以將不同版本的故事進行對比以及分析,說不定你可以從中領悟更多東西,還可以根據推理得到歷史故事背後所隱藏的歷史真相。
當然,我說的不需要死記硬背,並不是說不用背,該努力的時候還是要努力的。
學習歷史,一般是以猿人、夏商周再到唐宋元明清,其中重要的就是夏商周、以及南北朝、唐宋、明清為主要。
你需要將期間的人物比如:李世民、安祿山等重要的歷史人物記住,然後記住與他們有關的歷史事件,比如:玄武門之變、安史之亂等。當以後用到的時候,想起人物就能想起與他有關的歷史事件,想起歷史事件也就能記住他們。
還有,你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看看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貞觀長歌》等,劇中也會有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就說這些了,希望我的方法可以幫助你。
『叄』 物理怎樣啟蒙或入門
要點: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2、養成善於觀察,樂於思考,勤於動手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整個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階段,對於啟蒙階段的教學,應該特別重視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特別重視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看,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和興趣緊密相連。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能力和智力發展最充分。而且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是推動他們求知的一種潛在力量,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與做法
一、抓好「開頭」這個關鍵性時期。
學生在學習新課程的開頭一階段都會感到新鮮,好奇。而新鮮好奇正是誘發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教師抓住學生處於興趣「旺季」這個時期,努力去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
1、上好第一堂「入門課」。
學生在沒接觸到物理課之前,不知道物理要學些什麼?好不好學?新學期剛開始,學生就說:「聽高年級的同學說物理難學」,一開始就有畏懼情緒,所以第一堂「入門課」就要通過生動活潑的實例,給學生打開一扇物理窗口向學生展示絢麗多彩的物理世界到底有些什麼?使學生產生急於要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願望,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此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實驗、錄像、小故事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例如我演示了這樣一組實驗:杯水倒置(大氣壓作用演示)、隔掌吸釘(磁鐵的性質)、轉動發電機小燈泡亮了(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每張桌上有塊三棱鏡叫學生透過它看周圍的物體,發現物體都鑲了彩色的邊,並放一組實驗錄像有燒不死的魚、銀針穿氣球而氣球不破、平面鏡中有幾個像(兩塊平面鏡分別垂直、平行、和夾角小於180度三種情況)最後向同學們講述「死海不死」、「伽利略發現鍾擺的等時性」的小故事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為物理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樣做的目的是A、生動有趣,有雜技色彩,能吸引學生。B、器材大都來自生活常用之物,造就「實驗到處有,信手可拈來」的印象,回家就能模仿給家長看,學生情緒高。C、這些實驗的原理有的是初二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實驗演示,在驚奇中喚起學生頭腦中的疑問,然後告訴學生:這些實驗以及原理有的在這學期就會學到。這樣大多數學生對物理有了興趣,且產生了急於要學習的願望
2、穩定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興趣容易激發,但也容易消失或轉移,為了把學生一時的興趣引向深入、持久,在開頭幾章的教學中除了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講演,實驗,吸引學生外,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明確學懂了什麼,記住了什麼,練會了什麼,這一階段教師必須下大力量深入學生,了解他們的情況和學習中的問題,進行集體訓練補習,個別輔導,務必使絕大多數學生體會到「學會」的樂趣,考試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都會強化和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十分注意創造條件,利用積極評價的反饋作用,使學生樹立信心,鞏固和發展學習興趣。
二、抓好「實驗」這個關鍵性手段。
教育心理提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其主導性的學習動機是不同的,年級越低,學習動機越具體,他們往往以直接的近景性的學習動機為主。」也就是說,初中生學習的興趣更多的是受直接興趣的影響,即對事物本身感興趣。比如實驗就容易讓學生產生直接興趣。對於初中生來說實驗具有特別強烈的吸引力,很少有學生在做實驗時精神不集中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要求和特點經常圍繞實驗來組織教學,努力使物理課節節有實驗。
1、利用「實驗先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導入新課時,盡量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引入慣性新課時,我做了一個打雞蛋的實驗,在一裝半杯水的杯子口上放一硬塑料板,薄板上放一個雞蛋,用彈片與薄板垂直後拉開,然後問學生「我放手後,雞蛋會怎麼樣?」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雞蛋上了,有的學生說雞蛋要飛出來,有的學生說不會,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雞蛋打個粉碎,這時我說「放手了,瞪大眼睛了。」「啪」的一聲,塑料片彈出去了,只見雞蛋穩穩當當的落在了水中,學生緊張的而專著的目睹了這一切,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接著教室里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再問「你們知道雞蛋為什麼會落入水中嗎?」學生搖頭,這是就為學習「慣性」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比較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實驗先導」幫助學生想像,學好抽象的物理概念。
物理中的概念很多,基礎知識面廣,有的概念比較抽象,學了幾次弄不懂,記不住,就會影響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通過實驗,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學生學習《大氣壓強》時,對大氣壓強比較陌生,難以理解,於是我讓學生把兩個吸盤相對,擠出其中的空氣,然後在讓他們用力來拉,也很難將它們拉開,通過這個實驗,形象的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再通過做「托里拆利實驗」定量的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這樣通過以上幾個實驗,使學生在頭腦中對大氣壓強有了一個鮮明的印象,很容易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3、通過「實驗先導」,使學生自主地獲得物理規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能力。
物理規律是物理知識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對物理規律的教學,方法很多,但較適合學生的方法卻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己分析,概括。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獲得物理規律,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物理規律,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時,我給學生提了三個問題:A、法線的位置有何特點?B、通過三組實驗找出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怎樣?C、當板饒法線前後轉動時,還能看到反射光線嗎?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接下來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完成上述問題,總結光的反射定律。通過實驗不僅使學生掌握這個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三、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而教學方法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若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同時結合靈活的教學方法,不但傳遞信息快,信息量大,而且能做到動靜結合,視聽結合,聲光結合,聲形並茂,直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生動的感性材料。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愉快,易於接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講,大腦處於競爭狀態時的效率比平時高,而且具有競爭取勝的心理狀態,因而有必要創造一些合理的競爭機制,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小實驗和小製作,一學期開展一次「物理小製作作品展」同時進行評比獎勵。這些活動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靠哪一點、哪一方面,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應努力從各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物理入門時就學好物理。
怎樣搞好物理啟蒙教學
初二物理啟蒙教學的兩個特點是。第一,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3~15周歲之間,這年齡段的學生,對外界的事物比較敏感,易於接受,好奇心強,都急於想了解一切未知的東西,可是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則是一張白紙;第二,初中物理教學,以感性觀察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計算少,又是以後學習物理的第一階梯。下面就如何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結合教學要求來搞好啟蒙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l 以實驗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是與實驗密切相關的,對初學物理的學生而言,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組織生動的多層次的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通過具體、生動的、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來逐步形成概念,認識現象中本質的屬性。同時通過實驗可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
所謂用實驗組織課堂教學,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設計一系列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從觀察現象著手,運用讀、講、練的方法,從一個現象到另一個現象,由解決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有層次地去認識知識,應用知識。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實驗中探索、觀察現象,結合閱讀課文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以獲得知識。我在具體操作中,根據學生特點,做到:課前精心設計和指導,課堂上把實驗的現象提煉,上升到理性進行認識,課後組織引伸開拓,激起學生的疑問、引導探索。初二第一學期充分發揮新教材以實驗現象入門的優勢,精心組織大小實驗(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自製實驗)38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特別是一些學生的小實驗具有創新價值。例如,做「水的對流」實驗中,由於高錳酸鉀溶液很快充滿水中,演示時不少學生對水的對流的形成過程觀察不清楚,我讓學生回家自己作此實驗,結果有兩名學生分別用少量干凈的鋸木屑或很碎的小紙片投入裝有冷水的燒瓶底部,以此代替高錳酸鉀晶粒,當用酒精燈給瓶底加熱後,就會清楚地看到瓶底的木屑或紙片隨水上升,而後又隨水沿瓶的邊緣回到瓶底,如此循環。實驗簡單易行,而且現象清晰。
2 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深度
搞好物理啟蒙教學還必須注意物理教學中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和概念的逐步深化。由於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無論在知識方面,還是能力方面的要求都應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不可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如何在啟蒙物理教學中做到既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又能處理好學生以後學習物理的銜接,必須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中的深度。例如,初中講利用動滑輪的省力問題,大綱要求「利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應強調支持動滑輪的二段繩子的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上。為什麼拉力方向均要豎直向上,可向學生交待是以後討論的問題,這樣既不超綱,又為(高中)學習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繩子拉力隨著它們之間夾角的變化而變化打下伏筆。在講述壓力和壓強這一概念後,習題中常出現「按圖釘求牆受到的壓強」等類似的題目,解此類題就要涉及到力的可傳性。如果就題論題告訴學生加在釘帽上的壓力等於加在釘尖上的壓力。學生初學物理就會錯誤地認為加在固體上的力都是通過固體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的。其實像加在道釘撬上的力和加在鍘刀柄上的壓力都不是按力的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給道釘和草的。為此,在講力的可傳性時應避免片面化,有的要留到後階段學習時進一步充實。又如,初中物理中,只學二力平衡,所以學生絕大多數接觸到的都是二力平衡問題,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而平衡,則物體對桌面壓力的大小等於水平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也就是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由於這類習題都只涉及二力平衡,於是久而久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留下壓力就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的錯誤印象。作為啟蒙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反復強調此類習題的條件——物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僅僅在此條件下,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物理啟蒙教學時,教師對初、高中大綱的吃透和融會貫通程度,直接正確把握初中物理教學的深度,間接地影響學生物理學習的延伸和科學性。
3 了解學生,知己知彼,穩步跨上階梯
由13~15周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造成他們在學習上常常表現出急躁、耐性差、情緒易波動。學習順心時,興趣足,成績上升,而學習上遇到比較難於理解的問題時,只求一知半解,失去信心,成績下降。鑒於這情況,教師在啟蒙教學的第一節課時,就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照教材備課、備人、備練習題,注意講授知識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特別要在聯系學生實際上下功夫。
(1)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從易到難,從淺入深,從學生所能感觸到的客觀事物、客觀現象出發,應用物理知識逐步分析,最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物理概念。例如「浮力」一章的教學,可以在講授本章內容之前提出一些學生常接觸到,但又未加思考過的問題,「站在較高的地方向河中投入一塊較大的木頭和在水面上輕輕放下一枚大頭針,則較大的木頭和較小的大頭針最後是處於什麼位置」,「木頭的體積和重量都比大頭針大,為什麼木頭浮而大頭針沉呢?」「若把沉入水中的鐵塊,鑄成鐵盒子放入水中,又將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然後從這些客觀現象中逐步引出「浮力、阿基米德定津、物體浮沉條件」等概念,設問會使學生產生很強的好奇心,對內容產生「非要弄清」的思想,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
(2)對於作為物理學習概念前的生活經驗要有分析地恰當運用
生活經驗是長年累月積累起來的,學生幼年學走路時就知道「用力推小板凳,小板凳才會動」,物體受力才會動在幼年的頭腦中已經先入為主。經驗中有部分是正確的,可作為教學的感性基礎,有助於理解和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但它畢竟是「經驗」,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分析,所以還是粗淺的,有的帶有片面住、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受力作用的結果而具有速度」,「受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學生得到這個經驗是有大量的「事實作基礎的」,要糾正學生這個錯誤是很不容易的,不能操之過急。啟蒙教學中要講清楚,到高中還要繼續講,只有反復多次,應用正反兩個方面事實作對比,逐步過濾,才能對物理概念有比較透徹的正確理解。
(3)正確評價,積極鼓勵,穩步上階梯
物理啟蒙教學的成敗與學生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而興趣又與成績緊密聯系。往往第一次成績不好,就會感到物理難學,導致興趣下降。老師的正確評價和鼓勵、考得好的成績,將使初學者心理上感到某種滿足,從而樹起學好物理的信心。物理啟蒙教師一開始不宜對學生提出過高要求。第一次考試,出卷時,題目不宜太難太偏,以後才逐步增加題目的難度。對於學生回答問題,要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又指出問題可能擴展的方面及其回答中的不完美處,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成績又感到不足。從而使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趨於穩定狀態。
在初二物理啟蒙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積極主動精神;最重要的是教師始終要把握好兩條脈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了解學生。這是成功的關鍵。
『肆』 如何學物理
我精選了兩篇文章,希望對你有用。祝你物理考出好成績!
(你沒有說明你是初中還是高中的,我在此給出的是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如果你是初中生,你可以補充說明,我會繼續幫你找。)
八類物理學習方法
一、觀察的幾種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觀察對象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復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系: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繫上把握規律、理順關系,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發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能否實現取決於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對象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范圍的認識擴展到更普遍性的,較大范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級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舍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級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的屬性。
六、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經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系,為認識物理規律作輔墊。第二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比較法返回
比較的方法,是物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辯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質屬性。
七、類比法
類比是由一種物理現象,想像到另一種物理現象,並對兩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由已知物理現象的規律去推出另一種物理現象的規律,或解決另一種物理現象中的問題的思維方法,類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設推理法
假設推理法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研究對象,根據物理過程,靈活運用規律,大膽假設,突破思維方法上的局限性,使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主要有下面幾方面內容:
1、物理過程假設
2、物理線路假設
3、推理過程假設
4、臨界狀態假設
5、矢量方向假設。
狀元談物理學習
一、物理的學習是模塊化的,共分四個模塊:
1.對概念的理解,不能單純地去背誦。面對一個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實際解題中作用。
2.概念的應用:理解概念之後,對它的應用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了。解題是,要抓住,每道題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在給你條件,只要將條件與物理量相對應,然後代到相應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綜合:物理的各個章節中,除了光學相對獨立之外,其它都是聯系很緊密的,必須注意將他們之間前呼後應起來。
二、如何做習題:
做習題特別是理科習題時,必須把握量與質的關系。主要抓做題的質量。「我」在高中期間從未買過習題,主要是做完書上以及老師給出的題後,總結出每道題的解題思路。解題的過程分為:
1. 分析物理進程:把過程抽象為物理量
2. 利用數學將題解出來
三、學習習慣:
1)上課應該認真聽講,至於學習方法,應該是讓學習方法適應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去適應別人用起來好的方法。
2)做題的時候要多思考,多提問題。「我」做題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題後,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後有什麼可借鑒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後就置之腦後。這樣,「我」考試的時候就快了,不象別人,到了考試的時候又去忙著推導。
3)要即錯即問,多與老師、同學討論問題,不要害羞。
4)復習要一遍一遍地反復復習。
5)對於參考書,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買的時候要找那些有解析、總結歸納比較好的書,而非是那種單純給出答案的書。
高考狀元談物理學習與復習
尹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學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狀元)
走過一年高三,對物理的學習和復習有不少體會,在這里想談兩點:一是如何讀書,一是如何做題,希望能對高三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有眾多的概念和規律。在高三復習中,課本應是我們的立足點。讀書,一定要讀透,不要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對知識死記硬背,生吞活剝。注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領會:明確各個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內涵及外延;對一組相互關連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對一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聯系和前因後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個知識點、知識塊;同時還應站在高處;把握整個物理知識體系,從整體上和相互聯繫上來掌握知識。整個物理體系,就像一座宏偉的大廈,內部有和諧、完美的結構,每個知識點都有各自的位置,它們背後有相互聯系。歸納和總結的工作,對於理清知識脈絡,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知識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議高三的同學能有一個總結本,用於知識的歸納和整理,相信這對大家的學習不無裨益。
一方面要立足課本,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進一步的提高,為了鍛煉自己的物理思維,也為了提高應試能力,適量的習題是不可缺的。做題,要把握住兩個字:一個「精」,一是「思」。「精」,主要對題目的選擇而言,現在出版的物理習題、復習書數不勝數,這樣多的書,必然是良莠混雜,高下不齊的。如果選了一本不好的習題書,埋頭做下去,如同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灑了許多,收獲卻甚為廖廖,選擇習題時,最好是請教一下老師或往屆的學生,參考他們的意見,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宜的選擇。做題要注意「思」,「思」是貫穿解題的全過程的,在這里特別要談一下很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題後思」,每道題都對應著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一種或幾種解題方法,解完題後要想一想,如果這些知識點或解題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麼在這個題上做一個記號,同時把這個知識點或方法總結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如果這道題自己沒能解出來,看過答案之後,自己最好再獨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領會和掌握這種方法。選題要「精」,做題要「思」,若能把握住這兩點,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大家如果既能立足課本,打牢基礎,又能巧妙做題,穩步提高,那麼你們付出的努力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蔡明(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我從中學就對物理很感興趣,高考以物理成績滿分考入北大物理系,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物理的學習方法和體會。其中的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老師和同學們批評指正。
要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關鍵在於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認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包括四個主要環節:預習、聽課、復習、做題。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環節。
首先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通過預習,可以抓住本節的難點,從而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主動地獲取知識, 而且通過預習,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學習物理的目的之一。學物理不僅在於學習物理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這一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並不是簡單地看看書就完了,而是應當認真閱讀課本,反復琢磨每一句話,仔細推敲各個物理定律,直到弄懂為止。實在不懂的,應當做好標記,這正是你上課聽講的重點。因此通過有目的地預習,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為牢固掌握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聽課是學習的最關鍵環節。
聽課時,一是要注意教師強調的重點,這往往是各類考試的主要目標;其次要注意預習時標記的不懂之處。當教師講到該處時,一定要仔細聽,積極思考,一般來說是會明白的。如果實在還不懂,則不要思考過多而耽誤聽課,可以等課後再向教師請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除了認真聽講外,還要記好筆記。因為筆記往往是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下來的重點和難點的條理化、具體化,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此外,記好筆記,也便於復習時抓住重點。
聽完課後,大腦中的知識點就像一個個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須通過「復習」這根線,把它們連成一串美麗的項鏈。復習時應當對照筆記上的重點,預習時的難點來仔細咀嚼課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應牢記在心。復習時就不能像預習時那樣只局限於本節,因為物理學中有許多規律是相似的,許多概念、定律都有著內在的聯系,例如物體在重力場和電場中的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動和振動的聯系與區別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要注意前後聯系與溝通,從而更好地掌握它們的性質。
復習完後,並不是大功告成,你現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體情況下如何運用,運用時有何技巧,還有任何一個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適用范圍。超過這個范圍,該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確的理論來代替它。這些你可能並不知道或不熟悉,這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運用物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在做題中積累經驗,熟才能生巧。我並不主張搞題海戰術,而是應當少而精,多做幾種不同類型的題。每次做題前要先認真審題,分清題型,從而找到適合於某類題型的通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除了課本之外,還應當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它們對加深對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練運用是大有裨益的。在參考書的選擇上,不應當選擇那些習題集、習題選、題庫之類,因為它們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既沒有思路分析,又沒有定律運用,做對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錯了更是不知道為什麼。因此,要選擇學習輔導,解題指導一類的書,它們往往有詳細的解題思路分析和具體的解題步聚。因為同一道物理題,由於思考問題出發點不同,採用的物理定律不同,運用的數學手段不同,往往會導致解題過程繁簡程度大相徑庭,當你做完題後再看參考書的解法時,往往會發現一種更巧妙的思路、更靈活運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數學手段、更新穎的解題方法。這樣每做一道題就會有很大收獲。而且久而久之,總是接觸新穎變通、靈活的思路,會使你思維開闊、腦筋更靈活。此外,最好把做題時遇到有關定律應用的類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項都補充到筆記上的相應章節,這樣會使你在以後的復習中把它們都系統地納入你的知識網中。
總之,預習是做一個准備,聽課是獲取知識點,復習則是將知識點聯成線,做題是進一步把線復連成網,從而使知識融匯貫通。只有把握好學習的四個環節,才能在學習中得心應手,取得優異的成績。
馬經國(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既要靠老師「扶著走」,也要主動學會「自己走」。特別對於物理,自學更不可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預習,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學。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不具備自學能力,這不要緊,只要你有了對學習的興趣,自學自然就有了動力,也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一個人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後天養成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由自學來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自學,可以自己精讀課本,也可以廣泛涉獵課外書籍,擴充知識面。這樣,自學既給我們帶來了知識,又帶來了興趣。興趣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習,學習又為自學提供了基礎,自學與學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前進。
自學除了平時擠一點時間外,寒暑假是自學的好時機。一般來說,對比較集中的時間,要注意支配,充分利用;而零散的時間,主要用於搭配日常課程。自學的方法很多。總的來說,首先得要有一個自學計劃,這是自學起步的關鍵。制定計劃要講究科學性:早期要著重於打好基礎。注重自學課本;中期重於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後期注意教材與參考書的結合,全面發展。一旦制定時間表後,不宜輕易更改,一定要實踐一段時間,才能作出改動決策。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自學計劃要有可行性,不要好高騖遠,妄想一蹴而就。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特別注意循序漸進。要有「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的精神。
面對眾多的刊物,一定選幾本內容精彩的加以精讀,如《中學生數理化》等,力爭吃透它,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像那些有關物理學史的書,也可以瀏覽一下,對於培養興趣還是有益的。
自學筆記在自學過程中也特別重要,最好物理科的筆記集中在一起,製成卡片,便於查閱、記誦。尤其對那些疑難點應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記得一位物理學家說過:「遇到疑難既不要止步不前,也不要棄之不管,而應記錄下來爭取一條條解決。前邊發現的問題,也許到後面就迎刃而解了,當大部分問題被你解決了之後,帶給你的將是無窮的喜悅和信心。」對自學中發現不懂的東西要持樂觀態度,學習上從沒有平坦的大道,必要時可以向別人求助,腳踏實地地去解決每一個遇到的難題。
人生有涯,學海無邊。只有自學才使我們真正懂得了學習的含義。自學與學習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它們是事物聯系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在注重搞好學習的同時,也應看到自學的能動作用。
呂志鵬(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有人曾說,優秀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物理中有許多知識是需要嚴謹的數學來推理驗證的。如果讀者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功底,學起物理來一定很容易。
物理的學習依靠記憶和理解,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完全否定記憶是毫無理由的,也是學物理的弊端,當記憶牢固之後,必須要求理解,當對一個問題理解深刻後,今後遇到這類問題就會立即反應過來,不至於茫茫不知所措。
學好物理關鍵之一是畫好示意圖。文字總是比較抽象的,當解題者將對文字的理解轉化為圖表並體現出在整個物理環境中物體之間的關系,這樣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有人將受力圖稱為題眼實不為過,也無怪乎在高考之中受力圖也有分的。畫受力圖的同時不能孤立圖與的關系,要仔細分析全題,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刻理解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關鍵之二是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有人不提倡題海戰術,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對學好物理大有好處。多做習題不是重復上十幾遍地做幾道題,而是從題的本身發掘它的內涵,充分理解題所描述的物理環境是和什麼定理、定律有關,應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解決物理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是運用能量的觀點(包括動量觀點),因為自然界中幾乎全部的物理現象都與能量或動量有關,用能量或動量的觀點來解決物理習題會比其它方法簡捷一些。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動量,能有什麼方法解題就用什麼方法,這樣可能會省很多時間的。
關鍵之三要注重物理與數學的結合點。這一結合點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數等。將這兩個工具巧妙地用於解物理題上,可將一些毫無頭緒的題目解得簡單明了。
最後,學好物理要善於猜想。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其實,說得明確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據一些信息(能從題中得到,或由邏輯分析得出)來判斷,這種方法主要是用於選擇題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很多同學頭疼物理,這多半是因為給了自己「物理難學」的心理暗示所致。說句實在話,物理在高中階段不能說有多難,甚至可以說有點呆板記憶的味道。總結起來說也是幾個板塊:一是力學板塊,二是電磁學板塊,三是氣體板塊,四是光學、聲學、原子理論初步等板塊。前兩個板塊尤其重要,考題大多數出自這兩塊,第三板塊常出現在把關題中也要充分重視,而第四板塊的題常較容易,可以揀不少分,不應忽視。解物理題比較重要的是程序問題,做題時即使不明確寫出程序,也應遵循「分析、列示、計算」的步驟,切莫亂了方寸。這么做的好處是使解題變得容易明白。復習物理的要點首要的是充分重視課本知識,除了跟上老師的步調外,自己一定要多鑽研課本,課本上的思考題是復習的綱,再找一些考點解析,認真搞清每個概念、每個要求,並相應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其次也要特別重視畫圖的作用,畫圖有直觀、簡捷、明了等特點,常常是解題的好工具。物理圖的直觀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有些關系式必須通過圖象來得到。
另外,老師講解的綜合性例題非常重要,要作詳細的筆記並加以揣摩,因為這些題除了經過老師挑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綜合運用並考查了許多知識點,能起到一題覆蓋一片的作用。平時可不斷地做一些這類綜合性強的題目,作為對自己一個階段以來復習成果的檢驗。同數學一樣,物理復習做題也要以基礎題為主,難題適量。
伍天宇(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這一階段,通常是各種練習、試卷紛至沓來,大量的習題令人眼花繚亂。面對「無邊題海」何去何從?通常各人方法各異而效果也相距甚遠。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題量,經常會陷得很深,成效卻很淺,因此做題切不可一味貪多,以免「貪多嚼不爛」。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題海卻無邊,以有限對無邊顯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沒有那個必要,如果做了許多題,有做錯的改過答案就扔到一邊,匆匆趕做其它題,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不能保證下次見到類似的題能迎刃而解不重犯錯。做好了一些難題,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後又放置一邊,用不了多久自然會忘卻,那些原來得到的巧解妙答也會失去應有的意義,因此,單純追求數量,立志閱盡天下題是不可取的。我想,做100道類似的題的效用並不一定強於用100種方法解決同一道題(如果可能的話);做許多意義不大的題並不強於做幾道有價值的題。做題的真正高效率應該是有所篩選,選取有價值有典型意義的題目,反復捉摸,選取不同的角度思考,從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舉一反三,有所聯想,熟練掌握一些重要解題思想。
當然,必須補充的一點是理科的學習務必心到手到,放棄題海戰術並不意味著不作適量的練習,因為不做適量的練習就無法提高運算能力和速度,無法鍛煉人的思維的快速應變,如果以為光憑看就可以心領神會,取得好成績,那可真是對理科學習的誤會,那樣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對一個具體的問題感到似曾相識,甚至心下慶幸見過這道題卻算不出准確的答案,缺乏規范的描述,追悔莫及。
既然明確了以上兩點,我想把剛上高三時學校向我們推薦的經驗之一,即建立錯題本,現借花獻佛推薦給大家。做法是將自己每次考試或自測中做錯的題摘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以備復習之用。我覺得這條經驗的確不錯,我自己受益匪淺。反復研究自己的錯誤,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薄弱之處和思維方法的偏執不周全的地方,警鍾長鳴,更能督促人不斷進步。因此值得借鑒。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堅持不懈。另外,我認為要將全部錯題摘錄下來實在費不少精力,在緊張的復習中有時很難做到,因此我建議有選擇的摘抄,只須選出確實有價值、值得日後再看的精品即可。「精」字非常重要。
楚 軍(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物理同化學一樣也是一門實驗學科,但同化學相比,它的理論部分所佔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學習物理也要從最基礎的概念、理論著手,對物理概念尤其馬虎不得,要仔細摳到每個字的含義,一絲一毫的錯誤都有可能導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但物理不同於數學,它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對實際情況的想像有時對解題很有幫助。如果腦子中已有了正確的物理場景,那麼解起題來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明確的草圖有時就成了解題的關鍵。物理是實驗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嚴密的數學分析,有時直接從物理學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確的解答。中學物理分為力熱光電幾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點和思維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變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點,物理題其實很好解決。相比之下,我認為幾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學部分。因為在中學物理中,我認為力學是其它幾部分的基礎,不論解哪部分題,差不多都離不開力學,一些比較難的綜合題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學的綜合題。所以我認為,學好力學是學好中學物理的關鍵。老師總結的解力學題的步驟「先物體、查受力、分析運動、列方程,檢驗」,極其精闢,我用它解題幾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績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為當初在學習力學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致於以後的學習都感到很輕松。實驗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實驗前應認真預習,實驗時要膽大心細,實驗後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這一過程可以幫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學既有數學嚴謹的推導,又有實驗學科來自實驗的特點,兩種思維方式在這里融匯貫通,很能開闊眼界,鍛煉人的思維。這也可能是我喜愛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伍』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這幾門課從幾年級開始學
人教版課本是七年級有生物和歷史,八年級物理,九年級化學。其中地理和生物只在七八年級有,九年級沒有這兩門課。
『陸』 小學生歷史課怎麼上啊
這么著吧,建議;第一堂課大概講下中國5000年歷史,其中的輝煌成就,古代中國的偉大,諸多發明創造等等。第二堂課,講秦漢史,第三堂課講隋唐史,第四堂課講宋史吧,或者你自己選。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柒』 物理歷史都不好怎麼選歷史和物理哪個好得分
當前,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勢在必行,大多數省市紛紛採用等級賦分制。在此制度下,如何選科、如何賦分成為人們熱議不斷的話題。比如,在「3+2+1」方案下,物理和歷史不能同時選,如果只能選一個,那麼哪一個容易得分呢?又比如,在「3+3」方案下,物理和歷史成績都不好的,又該怎麼選?
二、在「3+2+1」高考方案下,歷史和物理哪個好得分?
根據各地的統計情況來看:物理顯然比歷史好得分。
1、從考試的題型來看
歷史的出題方式變化多端,有可能類似的一道問題,它的提問方式不同就體現了它的側重點不同,那麼答案也就千差萬別,也就不容易得分,尤其是高分。就連選擇題也是一樣,不同的人讀同一道題目,思考的角度不同,所得答案也就不同。但是物理則不同,它的答案是固定的,是多少就是多少。
2、從判分標准來看
大家都知道,對於文科的科目來說,書面整潔與否關繫到了你的得分情況,所以說,歷史的判分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但是物理的判分標准更加固定有理,按照步驟給分。
3、從各地選考人數來看
大多數學霸紛紛選擇物理專業,而成績一般的人都會選擇偏向文科的科目——歷史。那麼選擇歷史的人數多了,競爭壓力也會較大,不容易拉開差距,所以低分情況會很多。
總的來說,只要同學們了解並掌握等級賦分制下的選科策略以及賦分的計算方法,再加上各地的選科人數,就可以選出適合自己的選科組合。
『捌』 怎樣學好歷史和物理
歷史:
想學好一門課,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把知識在腦子里,心裡,織成一個網!橫豎交叉,繁而不亂。例如你所說的歷史,第一部要熟讀課本,較熟地掌握課本內容;第二步就要自己理出一個線索。書中的知識是摻雜在一起的,需要你來理順,這也是所謂的「把書讀薄」。例如列一張大表,以年代為線索的,把每一年發生的事細致地按時間排列。在列一張表,以國家為線索,把一個國家多少年來發生的事排列,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來。這樣你就編出了一個網,豎線是時間,橫線是國家。每次背時先按時間線路背一遍,再按國家線路背一遍(當然這樣整個背一遍需要幾天),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已能融會貫通,別人怎末問都沒問題,因為在你腦子里已經形成了清晰的脈絡。其實這即可謂總結歸納。我還要告訴你,想學好一門課,不要求多求難,先好好把書吃透,如果有興趣再看其他相關書籍,因為一來課本是多少老師多年來總結出來的,就是針對學生的難度和廣度;二來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太多,並且正史野史你恐怕難以辨別,即便是正史單太細的史書你不需要看。「亂投醫」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其他可也一樣,有些可能需要多些線索,即除了橫豎線外可能還要織條斜線,但只要脈絡形成了,一來你背起來更科學,二來你掌握得更全面,可以融會貫通。這是我一個過來人的箴言,也是我的老師傳授與我的,我也很喜歡歷史課,祝你成功。
物理: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要想學好物理,應當能夠做到不僅是能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能夠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能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我們見到的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
——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缺淥僦畢咴碩�那榭觥T偎狄幌祿�痙椒ǎ�熱縊笛芯恐醒�侍饈淺2捎玫惱�宸ê透衾敕ǎ�褪且桓齙湫偷南喔ㄐ緯傻姆椒āW詈笤傯敢桓鑫侍猓�粲諶�齷�局�獾奈侍狻>褪俏頤竊諮�拔錮淼墓�討校�芙岢鮃恍┘蛄芬准鞘滌玫耐坡芻蚵鄱希�園鎦�饊夂脫Ш夢錮硎欠淺S杏玫摹H紓�把刈諾緋∠叩姆較虻縭平檔汀保弧巴�桓��險帕ο嗟取保弧凹鈾俁任�閌彼俁茸畲蟆保弧奧迓刈攘∑蛔齬Α鋇鵲取?BR>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玖』 文盲如何自學數學,物理,歷史等等
想法是對的。就像蓋一半房子坍塌了,打算繼續蓋,只能先清理廢墟,清理到可重新使用的部分(哪怕就剩下地基),繼續蓋起來。
可以從初一的知識開始,遇到缺漏再回頭查詢,只要用心是可以學好的。
第一類是不能讀書識字的人,即傳統意義上的老文盲;第二類,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的人;第三類,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後兩類被認為是功能型的文盲,他們雖然受過教育,但在現代科技常識方面,卻往往如「文盲」般貧乏。 我國已經加入世貿,我們同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我們對於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從這個意義講,聯合國關於文盲的新定義很及時。它可以促進人們增強危機感,奮進向上,只爭朝夕。
『拾』 學習物理方法
我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的總結
初中階段的我,不僅努力學習了課內的文化知識,還留心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漸漸地,我形成了一套有我的特色的學習方法,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的學習方法的內涵與真諦的話,你會發現這一方法不僅僅是用於我,還適用於很多同樣的同學。由於我接觸的中上等的同學比較多,此方法更適用於學習上不錯,但總也不能十分拔尖的同學。
其實學習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人也要採取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寫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我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方法告訴大家。這樣才能真正使那些讀過此文的人受益。
學習別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通過實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有收獲。
還要在這里強調一點:學習不是苦差事,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學習,是一塊饃,你能嚼出它的香味來。」(此句引自肖復興肖鐵的《我教兒子學作文》
這一切都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經驗。我的思想也許比較獨特。合理的可以自己試試,偏激的乾脆掠過不讀。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 務學與求道
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4、 態度決定一切
5、 不強調進步
6、 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 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8、 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9、 學習別人
一、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
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調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
經常向一個學習很好的人學習,3年來,最大的發現也莫過於:她對任何一個科目都充滿了興趣。這種興趣,使它比別人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使他不會放過每一個從她身邊劃過的知識。這也使她有了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艮勁,所以她能過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養得十分強大。這足以體現興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里我只介紹兩種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採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過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興趣需要別人的贊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我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我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我每天回家先寫最難辦的政治作業,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這兩條措施,十天之內使我的成績大有長進。
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
二、 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系。
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里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
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干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
思考和實干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這里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冊2000年3月第一版156頁)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
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復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系,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部分之一。
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人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心理上的調整是要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與否)的。在學習中,心裡安靜,就能夠踏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的前進;同樣的,心裡信任自己,總並不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能夠不胡亂猜忌自己已經做出來的答案。這點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試的時候,你會省下時間去檢查那些自己確信正確的題目,一是考試以後你心裡會變的有根。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扎實的基礎。這些會在下文中寫到的。
做理科題應該能夠做到:做完之後自己就知道正確與否。其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對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將你已有的能力極大的發揮出來。他在你學習的過程中處處有所體現,所以它的作用的確是很大的可以說: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自信的更加成熟。
說了那麼多,還是說一點實際的東西吧。你如果要創造自信,關鍵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強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強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個在這方面不如你的,對他說:「我決定要幫你學某某科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給他講題,給他找題做。這是創造自信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也可以做一點別人多忽視的題,使成績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夠增強自信。
自信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說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四、 態度決定一切
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足球,同樣適用於學習。
學習中的態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主動、進取和奮斗。
擁有一個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可以說:「天才,就是主動性的爆發。」遇到了每一件事絕不退縮,積極地去做,這就是一種主動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就會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關注。
進取可以讓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變得墮落。向上看,至少能夠不往下走。這里不再多說。
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
態度是實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態度才能題得到自信、過硬等一系列的東西。態度和興趣同等重要。
五、 不強調進步
說了那麼多進步的東西,好像只要這樣做就能夠進步似的。其實事情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你進步別人也進步,就體現不出來。非但什麼時候產生了跨越式發展了,才有可能看得出來。不進步或小幅度的退步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停滯不前,那你就已經在進步了。如果你初中三年在學校的名次都沒有變,那你就已經是進步了。因為你學的知識越來越難了。何況大家都在進步。
暫時的停步不前是為你得下一次更大的進步做准備,所以要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沒有效果作為平常的事情。畢竟有很多事情是不隨人願的。
六、 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過硬,就是基礎扎實。這是學習的核心問題。記住,無論什麼樣的學習方法都必須有利於使自己的基礎扎實,有利於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及以更高水平的能力,有利於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這是我們評判學習方法是否對自己有利的根本依據。而其中核心就是扎實的基礎。
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成績穩定,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每一次考試無所懼怕而坦然面對,扎實的基礎保證做題的速度與質量兼得,扎實的基礎可以使……它的好處很多很多。做到就更非易事。
據我理解做題時最好的方法,但不同的人做題會有不同的效果。做題少的人不一定學習差,做題多的人也不一定就成績好。
做題有助於過硬,所以做題十分有必要。老師留的題不可不作,但自己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補充一些練習。
選題上是有學問的。做什麼樣的題要根據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來決定。要是自己做題更加熟練,就需要找一些並不是很新穎的一般題來做,這種題不厭多做,幾十道題如果涵蓋面廣的話,可以多做上幾遍。初二的時候,我的整式計算很差,幾十道題全是枯燥的計算,我不停地做了好幾遍,一上午就使自己的純計算能力有了很大的長進。如果要多見見各種類型的題目就一定要找新穎的題。如果要鍛煉自己的解體能力,就要找大題由簡入深做下去。
做題一定要做細,必須落在筆上,最好能夠寫過程。只有做精做細,才有條件將來做大做強。做題切不可著急,需要心平氣和,像品咖啡一樣,慢慢地「品味」你所做的幾道題。如果沒有時間就不要做題。應該記住做題是「寧缺毋濫」的。
抽空做題也不是不可能,但最好細微的時間被用到文科上,這樣文科和理科就能夠綜合地發展了。
七、 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把玩和偷懶放在一起,但他們實際上是兩個問題。
玩主要指在學習之餘要有一定的興趣愛好,另外還要通過玩來放鬆身心,使下一次的學習更有效果。興趣愛好可以使人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身心,有辦法通過更換自己的注意力所在,來調整自己的興奮點。有了愛好,也有助於培養學習上的興趣。愛好決不是佔用學習時間沒用的東西,它有利於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習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這種愛好必須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不是別人逼迫的。做消耗體力的運動也能夠緩解腦力上的疲勞。
偷懶實際上是指尋找更好的方法。這里只適用於理科。當遇到一道十分復雜的題目時,不要急於往下做,不要用麻煩的方法解決。花點時間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不僅節省了你解這道題的時間,也提高了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作用。女生學理科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偷懶。
硬學不會有最好的成績。如果多出去旅遊還能豐富一下自己的經驗,可以培養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閱歷。人經常做到以上兩點,可以變得有靈氣。這就是有些人不那麼努力就會取得很好成績的道理了。
八、 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有一次數學考試,沒帶手錶。考試的是很特別著急,結果十分不理想,由於著急好幾道題都不會做了。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在考試的時候帶過表。考試,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應當以平常心對待。考試不過是檢測你對知識到底掌握了多少。這彷彿就是測肺活量,測量你到底有多大的呼吸量。沒有什麼區別。應該抱著「有多大勁兒,吹多大氣兒」的思想來考試。這樣你就能夠輕松地面對考試。
考過試了,就很自然地要分析考試。分析得正確與否,關系重大。
分析之前,假定這次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這樣能夠使分析錯了的不良後果減小到最少。
第一步,想一想,這次考試自己滿意不滿意,對什麼滿意,又對哪些方面不滿意。再想想,這次考試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例如:第一次考試、沒有復習的考試……如果有這種特殊情況,那麼這里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1、 考得不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努力,我就不信下回我考不好的!
2、 考得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一時僥幸,還得努力,看下次才是印證我的實力的時候! 如果一切正常就進行下一步。
第二步,自己是不是偏科了。這時應對弱項多加練習
第三步,自己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導致的丟分。智力因素就要調整自己的方法,非智力因素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
第四步,作下一步學習的計劃。
第五步,認真修改自己的分析。
最後,看看自己在年級里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不要太在意,不過大幅度的下降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了。
在學習的始終,貫穿的就是計劃的制定。計劃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要不停地制定,例如:晚上先寫什麼作業,最近幾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做哪的課外題、攻克哪方面的難關……)這都很好制定。
長期計劃制定以後必須堅持謹記,卧薪嘗膽就是長期計劃成功的最好的例子。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是十分成功的長期計劃。
計劃的制定切忌過高過大,尤其是短期計劃,制定時必須考慮到它的可行性。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計劃實行。
制定計劃還要重視它的指導性。計劃一定要有計劃的價值。用它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必須要看出計劃是你的效率提高了,你的生活不再是那麼沒條理了才好。
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去。這就需要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以後,對自己做出相應的調整。
如果你現在是這樣,不調整你會永遠是這樣,不會發生變化。那麼漸漸地你就失去了主動,再要想自主的調整就很難了。
調整也分步驟
1、 沒有好的辦法,或拿不定哪一種好時,就不要調整,因為調整會浪費你的時間精力,到頭來沒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得不償失。必須考慮到前面我的道的學習中的「三個有利於」
2、 小的調整直接進行,大的調整需要有一個試用期,實行大的調整前,必須考慮慎重,我們不能輸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3、 在考試中印證自己,如果和自己的預想一樣,就進行下去。不一樣,就進一步調整
4、 很久以後,回想自己的調整。看看這個調整是不是有效,能不能得出什麼結論來。為以後的生活積累經驗
調整是取得進步,不斷向上前進的必由之路。
九、 學習別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別人總會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別人做了什麼自己不做的事,就應該想想,我這樣做對我有沒有益處,這是他成功的秘訣嗎?這是我學習別人的主要方法。
不要避免與比自己成績好的人說話,他們有很多地方是你所沒有的。應該向他們學習。必要的時候厚臉皮一點,向比自己強的人多請教一些東西,探討一些學習的方法。這些人往往是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他們的無意的一句話,也許會使你茅塞頓開。這都說不準的。
比你成績差的人未必處處比你差,他們之中也有你學習的地方,你必須分清什麼樣的是造成他們不如你的原因,就不要學。而提煉出來他們身上的精華。
王羲之曾經集合眾家之長,才能盡變古體,被世人尊為書聖。《呂氏春秋》曾經集合諸子百家思想成為一字千金的難得好書。韓非子也曾集合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成了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學到的知識盡為其所用,成為世代傳誦的聖人。他們都是在自己的領域的集大成者。發明者、創造者,都沒有留下姓名,只有集合了那些發明創造創造出巨大的價值的,才是成功的人。我們也要學習所有的學習方法,盡為我們所用,才能夠有成績上質的飛躍。
下面主要對與課堂教學相配合的學習方法進行闡述,僅供參考。
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就是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等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方法。
一. 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掌握聽課的主動權。由於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常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否則由於學生掌握舊知識存在的缺陷,妨礙著有意義學習的進行,從而造成學習的困難。
預習的方法,除了回憶或溫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了解其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裡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復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思考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
二. 聽課的方法
在學校教育的條件下,聽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形式。在教師的指導,啟發,幫助下學習,就可以少走彎路,減少困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數學知識,否則事倍功半,難以提高效率。所以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聽課的方法,學生除在預習中明確任務,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符合自己實際的問題外,還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的思維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開動腦筋,思考教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要從中學習數學思維的方法,如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運用公式,定理,其中也隱含著思想方法。
在聽課時,一方面理解教師講的內容,思考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鑒別哪些知識已經聽懂,哪些還有疑問或有新的問題,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課內一時不可能解決,就應把疑問或問題記下,留待課後自己去思考或請教老師,並繼續專心聽老師講課,切勿因一處沒有聽懂,思維就停留在這里,而影響後面的聽課。一般,聽課時要把老師講課的要點,補充的內容與方法記下(也就是記筆記),以備復習之用。
三. 復習的方法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練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復習應與聽課緊密銜接,邊閱讀教材邊回憶聽課內容或查看課堂筆記,及時解決存在的知識缺陷與疑問。對學習的內容務求弄懂,切實理解掌握。如果有的問題經過較長時間的思索,還得不到解決,則可與同學討論或請老師解決。
復習還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找出其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括,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數學認知結構。
復習是對知識進行深化,精練和概括的過程,它需要通過手和腦積極主動地開展活動才能達到,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發展和提高能力的極好機會。數學的復習,不能僅停留在把已學的知識溫習記憶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識是怎樣產生的,是如何展開或得到證明的,其實質是什麼,怎樣應用它等。在復習中,不斷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練,是十分有利於能力的發展與提高的。
四. 作業的方法
數學學習往往是通過做作業,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加深理解和學會運用,從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發展智力與數學能力。由於作業是在復習的基礎上獨立完成的,能檢查出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能考察出能力水平,所以它對於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當做作業感到困難,或做錯的題目較多時,往往標志著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上存在缺陷或問題,應引起警覺,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決。
通常,數學作業表現為解題,解題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在做作業前許要先復習,在基本理解與掌握所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事倍功半,花費了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解題,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驟進行。首先,要弄清題意,認真讀題,仔細理解題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數據,條件,哪些是未知數,結論,題中涉及到哪些運算,它們相互之間是怎樣聯系的,能否用圖表示出來等,要詳加推敲,徹底弄清。
其次,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探索解題的途徑,找出已知與未知,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系。回憶與之有關的知識和方法,學過的例題,解過的題目等,並從形式到內容,從已知數,條件到未知數,結論,考慮能否利用它們的結果或方法,可否引進適當輔助元素後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與該題有關的一個特殊問題或一個一般問題或一個類似問題,考察解決它們對當前問題有什麼啟發;能否把條件分開,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變更,再重新組合,以達到所求結果等等。這就是說,在探索解題過程中,需要運用聯想,比較,引入輔助元素,類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方法,並從解題中學會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在探索解題方法中,如何靈活運用知識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能力的一個極好機會。第三,根據探索得到的解題方案,按照所要求的書寫格式和規范,把解題過程敘述出來,並力求簡單,明白,完整。
最後,還要對解題進行回顧,檢查解答是否正確無誤,每步推理或運算是否立論有據,答案是否詳盡無遺;思考一下解題方法可否改進或有否新的解法,該題結果能否推廣等,並小結一下解題的經驗,進而發展與完善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