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毒品在中國什麼時間流傳至今
歷史上出現比較早的毒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鴉片,原產生於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區,中國並不是鴉片的原產地,在中唐時期由阿拉伯商人傳入中國。
根據文獻記載,唐代已經有印度用鴉片治病的記載了。玄奘法師所翻譯的《毗奈耶雜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點其吸葯煙的記載,該書甚至還記載了吸食的方法。
剛開始的時候,隨著罌粟的傳入,唐末至宋代,罌粟作為觀賞花已經開始在中國栽培。北宋劉翰作《開寶本草》中就有記載。
蘇軾詩雲:「道人歡飲雞蘇水,童子能煎罌粟湯。」當時人們將罌粟作為中葯服用,並沒有吸食的記載。到了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依然將罌粟和雞冠花列為觀賞花卉。
但是明代已經開始了解鴉片的製作方法,並開始吸食了。著名的醫葯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不僅介紹了罌粟的葯性,還對鴉片的製作方法做了說明。
李時珍經過考證後指出:「鴉片前代罕聞,近代方有用者。」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群芳》中說:「罌粟花唐以前不著錄......近來阿芙蓉流毒天下,與斷腸草無異。」
(1)在奴隸社會,人們種植、採集毒 品原植物用於消遣取樂、醫治疾病或宗教、部落的慶典活動。
(2)9世紀,罌 粟作為葯品輸入唐朝國都長安。
(3)清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大肆傾銷鴉 片,一場災難深重的鴉 片之害降臨華夏大地,並引發了1840年和1856年兩次鴉 片戰爭。
(4)清末民初,膠東人「抽大 煙」也廣泛流行,且講究的是「膠州燈、壽州斗、張潘的煙簽子、蓼蘭竹的煙槍桿子、劉鳴岐的角雕煙盒子」。
(5)1806年,德國化學家F·W·a·澤爾蒂尼從鴉 片中分離出一種白色結晶粉末,傳入中國後即稱為「嗎 啡」。
(6)1874年,英國化學家C·R·賴特最先以嗎 啡和乙 酐合成白色晶體———海 洛 因。
(7)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始終堅持打防並舉,以防為主,標本兼治。
㈡ 毒品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
大約1600年代,荷蘭人通過台灣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煙斗連同煙葉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吸煙者。其廣泛程度令中國的統治者恐慌,崇禎皇帝下令禁煙。
因為曾經有人把鴉片混入煙草吸食,始料不及的是,煙草被禁卻導致了吸食純鴉片的泛濫。直至18世紀中葉的清朝官員黃喻普才首次記錄了台灣人吸食鴉片的具體過程。他斷言:除了殺掉吸食鴉片者,否則無法令其戒除惡習。
《大明會典》 記載了當初亞洲藩屬國給明皇室進貢鴉片的事。據稱暹羅、爪哇、孟加拉國王定期向中國派出朝貢使團,貢品中就有鴉片,不過《大明會典》把它叫做「烏香」。暹羅每次給皇帝進貢200斤,皇後100斤,其他兩個國家進貢的數量史無明文。但是這個數量並不能滿足皇室的需要,皇帝還要派出太監到處尋覓采購鴉片,而當時的鴉片價格與同等重量的黃金同價。
(2)毒品至今已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鴉片在中國的泛濫成災有兩個基本的原因,一是外來各種因素的影響,二是中國自身的原因。內外因的交互作用和巧合使中國人成為了鴉片的最大消費群體,也使中國人在近代化過程中成為最大的犧牲品和最大的輸家。
沃勒斯坦說,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全世界可分為核心區、半邊緣地區和邊緣地區,邊緣地區無償地被剝奪,以服務於核心區。按照這個理論,近代中國自然是邊緣地區,是向核心區也就是西方無償地提供市場和原料的地區。
具體而言,外來因素是指在中國尚不知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情況下,便糊里糊塗地被拖進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化進程之中。對東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對東方財富的貪欲,無數西方探險者來到東方。開始最成功的當然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後來有英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等。
起初,他們用香料和白銀換取中國的商品,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是他們感興趣的大宗商品,後來則是茶葉。同他們對中國商品的旺盛需求相比,中國人對他們的進口商品除鍾表、呢絨等少數的幾種外,其他幾乎沒有興趣。這種狀況直到鴉片戰爭後的一段時間仍未改變。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中國人只對他們的一樣東西感興趣,這就是白銀,只有白銀能在在中國市場上暢通無阻。
據此,有學者估計從明末到19世紀上半期,世界白銀產量的1/3流入了中國,導致歐洲許多地方出現銀荒。與此同時,精明的歐洲商人發現中國人對鴉片的興趣越來越大,在很多地方鴉片甚至相當於硬通貨,這令他們欣喜若狂。
於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三角貿易出現了:歐洲的商品出口到印度等國,然後在印度購買鴉片;把印度鴉片賣給中國,然後再從中國購買絲綢、瓷器和茶葉等,運往歐洲。後來走私和進口到中國的鴉片數量劇增,傳統商品已經遠遠不能抵付鴉片款,只能支付白銀,於是中國白銀開始大量倒流。
㈢ 毒品的歷史
人們知道,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500年)傳入埃及,公元初傳入印度,6—7世紀傳入中國。
從很早時候開始,人們就把罌粟視為一種治療疾病的葯品,因而便有意識地進行少量的種植生產。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才會有鴉片的出現。作為一種商品,它既有使用價值也具有經濟價值;作為一種葯品,它既有醫療使用的價值,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積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賴、病魔的作用。
眾所周知,一個半世紀前的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恥辱和災難。使中國社會的性質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鴉片作為一種工具,既有經濟上的商品作用,又有精神上的腐蝕作用。是否可以這樣來認識它:正是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時起,或者說,鴉片脫離單純的醫葯作用時起,它就變成了毒品。同樣,其他的各種麻醉葯品。也無一例外。
讓我們重溫一下史籍的記載:「鴉片由罌粟之汁液提煉製成,原來產於小亞細亞一帶,印度等地。十七、十八世紀時,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把鴉片從土耳其運到中國,數量不多。一七六七年前,從印度運來的鴉片,每年不過兩百篇(每篇一百三十三磅,合一百斤或一百二十斤)……一七五七年英國佔領印度鴉片產地孟加拉以後,輸入中國的鴉片逐漸增加……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由印度孟加拉輸往中國的鴉片就達一萬四千六百四十二箱。……」
根據上述記載,可以看出:第一、由於大量鴉片輸入中國……又從1821年至184O年,中國白銀外流有一億元以上,每年平均流出白銀 500萬元,相當於清朝政府每年總收入的10%。第二、鴉片大量流入中國,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第三、鴉片的毒害,摧殘了人們的精神和體質,造成社會生產力的萎縮。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
有粗略的統計數字表明:全世界的「癮君子」共約600O萬人 (包括隱性吸毒人員在內則在2億人以上),其中至少有500 萬人注射毒品。按照國際刑警組織肅毒組組長李斯維在1994年底透露的說法,1994年全世界進行的毒品交易額達到了6500—700O億美元,利潤額高達400O億美元,為該年僅次於軍火貿易的第二位。其中,海洛因的利潤為2000億美元;可卡因為1000億美元,大麻等其他毒品的利潤為1000億美元。
㈣ 中國禁毒歷史
1、1981年8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重申嚴禁鴉片煙毒的通知》。
2、1982年雲南組建了全國第一支專業的禁毒隊伍,人數約1000人。
3、1990年8月公安部組成禁毒代表團首次訪問緬甸和泰國,各方達成開展禁毒合作的意向。
4、1990年11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禁毒委員會,它是我國最高的禁毒領導機構。
5、1998年國務院批准公安部成立禁毒局。
6、2002年3月雲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禁毒系掛牌成立,這在我國高校中尚屬首次。
7、2008年6月1日我國首部禁毒法開始實施。
(4)毒品至今已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國政府先後頒布《刑法》《海關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2008年6月1日,中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禁毒工作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正式實施。作為一部總結中國多年禁毒工作經驗、吸納國際禁毒立法精華,為在新形勢下全面加強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中國禁毒工作由此進入到依法全面推進的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國家層面形成了以《刑法》《禁毒法》以及《戒毒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等為主體的禁毒法律法規體系,地方政府也先後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規,為開展禁毒斗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㈤ 毒品有多少年的歷史
毒品在中國泛濫成災後,禁煙便成了中國政府治政的中心任務之一。在我國歷史上有三次大的禁煙運動。1729年,雍正皇帝頒布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禁煙法令。由此便揭開了人類史上禁煙運動的序幕。1839年,林則徐任禁煙欽差大臣,發動了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禁煙運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門銷煙。
清末民初,中國政府又發動了第二次禁煙運動。這場運動分前後兩期,前期是晚清新政為了挽救垂亡的政權而發動的禁煙運動,後期是民初政府為了除舊布新,鞏固新生的制度而發動的禁煙運動。這場運動前後經歷了十年,它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外交上阻止了英國的印度鴉片的合法進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僅僅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就一舉掃除了貽害中國200年的煙毒。在這場規模空前的禁毒運動中,查實以種植、販運、銷售毒品為業的人員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處理,800名罪大惡極的罪犯被判處死刑;繳獲鴉片類毒品339萬兩,制毒機械5716套,用於武裝販毒的槍支882件。與此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地制止了罌粟種植,並通過自行戒除和 強制戒除的辦法,幫助上千萬煙民戒除了煙癮。1953年,中國總理兼外長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經消滅了前人未能消滅的陋習。」
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整整30年的時間,我國毒品問題出現了一個由濫到治的相對穩定期。如何看待形成這一現象的特定歷史和社會原因呢?
其一,200年來飽受鴉片之害的中國人民對毒品有著切膚之痛,所以禁煙禁毒運動得到了廣大群眾最強有力的支持。
其二,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把禁毒禁煙運動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改革,將它與土地改革等重大社會變革結合在一起。 這種徹底禁絕毒品的決心和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是從根本上鏟除毒魔的重要保障。
其三,建國後的30年裡,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軍事威脅 和經濟封鎖,使中國內部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在斷絕了國人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同時,也斷絕了毒品從境外偷運入境的渠道。
其四,在50年代至70年代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下,連農民的自留地都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種植罌粟更是不可想像,這也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境內生產毒品的源頭。
其五,這段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導致人民群眾 生活水平難以提高,長期處於一日三餐求溫飽的狀態,對於昂貴的毒品,根本沒有能力購買,從而使毒品失去了市場。
可以說,任何奇跡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都是時代的產物。
1979年毗鄰我國西南邊陲的世界第一大毒源——「金三角」的毒梟利用我國對外開放,國門打開之機,建立了一條新的販毒通道:緬甸——雲南——廣州——香港。此後,中國警方不僅發現過境毒品,而且同時發現種植、販賣、吸食毒品的現象也愈演愈烈。 在警方一輪又一輪打擊毒品犯罪的同時,中國權力機關也將立法的目光投向了禁毒。
1979年7月1日,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該法171條明確規定了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
1983年,在全國舉行的「嚴打」斗爭中,毒品犯罪30年來 首次被列入了重點。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對刑法第171條的補充規定:製造、販賣、運輸毒品情節特別嚴重者,可判處無期徒刑直至死刑。
1990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毒的決定》正式出台,明確規定:走私販賣製造海洛因50克、鴉片1000克以上,依情節可判處無期徒刑直至死刑。
1987年、1988年國務院分別公布了《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和《精神葯品管理辦法》。我國是最早簽署和批准1988年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物公約》的國家之一。
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了《強制戒毒辦法》,這一重要法規的頒布實施,對依法戒毒、遏制毒品消費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由於受外因和內因兩方面的影響,我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形勢十分嚴峻,禁毒斗爭面臨新的挑戰。從外部環境看,世界三大毒源地除了位於南美洲秘魯、玻利維亞和哥倫比亞三國交界處的「銀三角」外,其餘兩個都臨近我國。世界毒品泛濫嚴重影響我國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我周邊地區毒情十分嚴重。在西南境外,位於泰國、緬甸、寮國交界處的世界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重心逐漸北移,緊靠我境的緬北、老北、越北地區制販毒活動繼續發展。緬北成為「金三角」核心毒區, 去年種植罌粟達126萬畝,可產鴉片1860噸,占整個「金三角」 地區的85%左右。這里至少有28個海洛因加工廠,每年可加工海洛因150多噸,向我滲透日益加劇。1998年,僅雲南省查破毒品案件9239起,繳獲海洛因等精製毒品5286.6千克,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34.8%和29.8%。我國吸毒人員消耗的海洛因90%來自緬北。同時,緬北又出現了11個「冰」毒加工廠,生產規模呈擴大趨勢,刺激了我國易制毒化學品走私出境的犯罪活動。而在西北境外,位於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交界處的「金新月」毒源地對我構成新的威脅。東北境外製販毒活動猖獗。東南沿海境外的「冰」毒製品也不斷流入我境。境外毒品正對我形成「南北夾擊、四麵包圍,多頭入境、 全線滲透」的嚴重態勢。從國內情況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呈發展蔓延趨勢,我國已由毒品過境國轉變為毒品過境與消費並存的毒品受害國。
吸毒人數又有增加,有的地方已經形成毒品消費市場。1998年全國登記在冊吸毒人員59.6萬人,比上年增加9.1%。全國涉毒縣(市、區)又增加了109個,累計涉毒縣已達2033個,佔全國縣(市、區)總數的71%,其中吸毒人員在千人以上的縣有171個,吸毒人員在百人至千人的縣有742個。
毒品案件持續上升,犯罪手段不斷升級。1998年涉 毒案件總數比上年上升2.27%,制販毒案件上升9.2%萬克以上大案增勢更猛,達25.2%。個別地區形成了較大的毒品分 銷網、交易市場或毒品販運渠道。去年打掉毒品犯罪團伙1815個,從中看出毒品犯罪的組織程度越來越高,手段越來越先進, 手法更加狡猾兇狠。
制販、吸食「冰」毒的問題愈加突出。「冰」毒吸 食簡便,比海洛因毒性小,興奮快且持續時間長,易於吸毒者 接受。目前,制販、吸食「冰」毒的活動由沿海發展到內地大 多數省份。僅去年查獲制販「冰」毒案件81起,比上年增加55% 。
毒品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毒品犯罪往往與黑社會、暴力、兇殺聯系在一起,是許多嚴重刑事犯罪和治安問題的重要誘因。各地由毒品問題引發的刑事案件普遍增多, 多則佔全部刑事案件的70%到80%。截至1998年底,全國共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39例,其中,因靜脈注射毒品而感染的近70%。據專家估計,全國每年由毒品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在1000億元以上。
我們不能不清醒地意識到,毒品犯罪形勢嚴峻,禁毒斗爭任重而道遠。毒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肆虐橫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震撼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和個人。它威脅著人類 的生存和發展,吞噬著人類的一切文明和希望。
㈥ 毒品出現和發展的歷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及精神葯品品種目錄》中列明了121種麻醉葯品和130種精神葯品。
毒品通常分為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兩大類。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葯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可卡因類。
一、毒品的概念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癮癖的葯物,這里的葯物一詞是個廣義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濫用的鴉片、海洛因、冰毒等,還包括具有依賴性的天然植物、煙、酒和溶劑等,與醫療用葯物是不同的概念。
制毒物品是指用於製造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物品。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獲得的,如鴉片就是通過切割未成熟的罌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種天然製品,但絕大部分毒品只能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取得。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醫葯和化工生產用的原料就是我們所說的制毒物品。因此,制毒物品既是醫葯或化工原料,又是製造毒品的配劑。
具體請參考http://ke..com/view/26889.htm
㈦ 毒品在中國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毒品在近代中國的流毒,與外國帝國主義密不可分。帝國主義向中國傾銷毒品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
鴉片是西方列強打開中國中世紀大門的敲門磚。18世紀末,英國為了平衡三角貿易,違反人道,向中國走私鴉片。由此導致中國煙患泛濫。自18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確立鴉片政策到1839年鴉片戰爭爆發前,以英國為主的殖民者共向中國輸入638119箱鴉片,掠奪了6億多銀元,到1917年英國名義上停止對華輸出鴉片止,外國共向中國推銷、走私的鴉片、嗎啡、海洛因和紅丸等毒品,摺合鴉片共約7023119箱,由此從中國掠走了價值6616345219銀元。這如同天文數字般的鴉片,不僅毒害了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還從中國奪走了遠比商業利潤、戰爭賠款多得多的財富。
從1800年到鴉片戰爭前夕,外國共向中國輸入鴉片達638119箱,價值6.01億銀元。戰後,鴉片走私迅速得以恢復,並很快超過戰前的數量。到1880年。印度鴉片的出口量達到10萬箱,估計有80%以上流入中國,若加上波斯等其他國家的鴉片走私,輸入中國的鴉片已接近10萬擔。此後,輸入中國的印度鴉片每年維持在5-6萬箱之間。1907年,在中國人民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國被迫與清朝政府簽訂禁煙條約,每年遞減一成,到1917年禁絕。但到20年代後,中國軍閥混戰,毒品再度泛濫。外國的毒品也再度大舉侵入中國。除了印度、土耳其等國的鴉片每年仍有大量走私進入以外,日本等國還組織嗎啡、海洛因等烈性毒品的走私。這樣,盡管海關統計中的鴉片貿易已經消失,但實際上毒品的輸入比昔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如1923年,僅印度煙土入華就達140萬磅,土耳其鴉片達120萬磅,波斯土達160萬磅。據估計,1926年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噸,實際數字還遠不止此。到30年代初,輸入中國的鴉片、嗎啡、海洛因等毒品折算成鴉片每年約達10萬擔,即500萬公斤。抗戰結束後,外國鴉片的走私有所減少,但在上海等地,仍有大宗的毒品走私進入。外國毒品的輸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停止。這一痛苦、恥辱的歷史,中國人是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中國人追求享受的風氣刺激了毒品的泛濫。當時的中國存在著一個優裕的等閑階層,他們藉助毒品來享樂、縱欲。以鴉片為例,他們並不滿足一般的一榻橫陳,而是形成了「鴉片文化」。鴉片必要雲南出產的麻栗壩精品,煙膏必是潮州幫調制的冷籠佳膏,還須摻入珍珠粉、野山參之類。連煙具也極其講究,槍有寶石槍、蝦須槍、象牙槍、沉香槍,燈有太原燈、琉璃燈、寶石燈。他們不僅把吸毒作為一種悠然的享受,作為浮糜生活的一方面,而且還是比富斗闊、顯示等第的方式。媒人說媒,以日吸幾錢煙膏為衡量家財的標准,遇紅白喜事,以排出多少張煙榻為場面大小。在中國這樣一個官本位的國度里,統治階層對毒品的追求,對下層社會具有強烈的示範效應和導向作用。
客觀上,鴉片比較適合東方人的性格與口味。與大麻類、可卡類毒品的興奮作用截然不同,鴉片類毒品的特徵是使激動得到鎮定,讓緊張變得放鬆,把分散加以集中,使人的心智達到無煩惱,無憂慮的解脫,寧靜和平衡,彷彿可以遠離人世的喧囂、競爭、廝殺與騷動,進入一種無憂無慮的超脫境界。鴉片的這一特性與中國人的哲學與性格較為合拍。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老莊消極避世的思想可謂深入人心,莊周的夢蝶與鴉片所造成的意境。在社會功能上是十分吻合的。因此,許多中國人把鴉片當作了不可缺少的消遣物,可以不吃白糧吃黑糧,除了它的成癮性外,是因為鴉片能最大程度上滿足避世、安靜、自慰心理。
鴉片在晚清、民國這個衰世的流行與泛濫,還與中國所處的時代與地位有關。中國人自古以來信仰中華中心主義,數千年來,武威四布、疆域遼闊、物產豐盈,鞏固了這種華夷思想。但鴉片戰爭後,中國一敗再敗於西方列強,接踵而至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使他們陷入痛苦的深淵,但又尋不到擺脫落後的出路。於是,這種絕望、無奈的心態與鴉片一拍即合,整個統治階級如鴕鳥般把頭埋入黑甜的鴉片里,讓它來麻醉肉體與靈魂。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我們還需要從社會生活環境、民族精神等方面深入探析毒品屢禁不止的原因。今天,正在奔向現代化的中國人,需要跳出狹隘的文化視角,需要站得更高更遠,透過歷史去思考與反省。有無深刻的歷史反省力,將關繫到一個民族真正的前途。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對她所經歷的苦難和挫折、歷史的陰暗面和社會的病態問題進行深刻反省之後,才可能戰勝自身的弱點與惰性,從而超越自我,勇敢地走向未來、走向新的輝煌。
㈧ 第二次禁毒史是從新中國成立到什麼時候
簡明中國禁毒史
我國是世界上禁毒最早的國家,已有二百年多年的歷史。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禁煙詔令,它標志著中國禁煙歷史的開端。嘉慶年間(1796—1820年)英、葡等鴉片商無視中國政府的禁令,向中國大量走私、傾銷鴉片,造成大量白銀外流。乾隆中期以後,國人吸食鴉片逐年增多,為了制止在全國特別是沿海地區吸食鴉片風氣蔓延,1796年嘉慶帝繼位後,下令禁止從海外進口鴉片,廢止鴉片輸入關稅。1800年嘉慶帝渝令嚴查進口的一切鴉片,並禁止國內種植罌粟。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水師提督關天培等緝拿煙販,整頓海防,命令外國商人交出鴉片,將英、美商人的兩萬多箱(約120萬公斤)鴉片在虎門付之一炬。林則徐的這一壯舉震驚中外,令世人矚目。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以武裝侵略打開了中國大門,大規模向中國批銷毒品,使無數中國人喪盡家財和尊嚴。毫無廉恥的西方列強,反到把被他們毒害的中國人叫作「東亞病夫」。飽受摧殘的中華民族在茫茫毒海中苦苦掙扎,外國列強依仗著洋槍洋炮逼迫中國割地賠款,將中國瓜分成一塊塊殖民地。前車之鑒,鏤骨銘心。從虎門的銷煙池到當今的焚毒鼎,引天風之浩盪,按地火之赫烈,滌穢而無流毒,革故則可鼎新。
新中國在成立之後的三年時間里,徹底根除了販毒吸毒這一社會癌瘤,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重新站起來了。在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上自力更生,結束了糾纏自己幾千年的陋習污垢,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無毒之邦。然而我們並不能擂起歡慶的鑼鼓,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我們面臨的毒品形勢依然是十面埋伏。毒品在中國死灰復燃,境外毒品污水一般以其各種形式和渠道,無孔不入的向我國境內滲透,其蔓延增長的勢頭迅猛,吸毒現象已從我國的西南邊境省份波及到全國1920多個縣市。據統計,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已有92萬名,受毒品侵害的縣、市佔全國縣、市總數的70%。吸食海咯因、冰毒、搖頭丸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的人數與日俱增。嚴峻的事實告誡著人們毒品在醞釀著犯罪,傳播著疾病,在吞噬著我們整個社會,在毀掉我們的民族和未來。毒品這一殘害人類的禍種,將會又一次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它危及到中華民族的存亡,與我們息息相關,休戚與共。為了堅決抵制毒品的浸襲,加大打擊制毒、販毒力度,並在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在廣大青少年中採取禁毒宣傳教育的有效措施勢在必行。毒品教育基地在這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將起到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㈨ 禁毒的歷史要有年分
吸毒為世界許多國家嚴重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吸毒造成了超越國界的社會犯罪增加和個人人格淪喪等嚴重後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1909年2月、1912年1月、1924年11月和1925年 2月分別召開了上海國際禁煙會議海牙國際禁煙會議和第一第二次日內瓦國際禁煙會議,簽訂了《海牙禁煙公約》和《日內瓦禁煙公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70~80年代以來,戒毒和反毒品走私鬥爭在國際范圍內全面展開。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鴉片達 4萬箱。中國每年因吸毒耗費的白銀外流約 500萬兩。鴉片煙毒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國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壞和摧殘。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煙,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行動,但卻遭到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布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曾於1950年2月和1952年5月兩次發布了《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群眾性的禁煙禁毒運動。這一運動在普遍進行宣傳教育,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上,採取禁絕種植、禁絕販運和製造、禁絕吸食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行強制禁絕與自覺禁絕相結合的政策。主要政策有:①禁絕種植。動員群眾自覺不種植鴉片,對改種農作物有困難的,給以貸款、免費供應糧種和發放救濟糧款等項照顧。對不聽規勸的種植者,鏟除其煙苗,處罰、制裁違抗禁令和組織種煙的首惡分子。②禁絕販運、製造。在交通要道普遍設立檢查站,堵截販運,發動群眾檢舉販運和製造煙毒的犯罪分子,查封一切煙館和據點。號召販運和製造毒品分子到政府機關登記,交出毒品、毒具,對悔過自新並檢舉立功者,從輕或免予處置;罪行嚴重、拒不悔改者,給以嚴厲懲處。③禁絕吸食。在進行調查登記,摸清煙民情況後,採用3種方式施戒:一是在家自戒,煙民登記後,訂出戒煙計劃,自己執行,由家屬和街道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二是成立群眾互助性的小型戒煙小組,把煙民集中施戒,加強對煙民的監督管理,提高其效果。三是政府成立戒煙所,主要吸收一些貧困的、煙癮大的或自戒不奏效的煙民。進戒煙所後給他們服用戒煙葯,組織他們學習和參加輕微勞動,進行監督教育,鞏固成效,防止反復。到1953年底,全國普遍禁絕了種植鴉片、制毒、販毒和吸食鴉片煙毒的現象,400萬吸毒者陸續戒絕,禁煙禁毒行動勝利結束。中國的禁煙禁毒,挽救和改造了大批吸毒者,改變了不良的社會風氣,促進了社會改造工作的發展。
毒品是人類公害,毒品問題更與恐怖主義、洗錢和販賣人口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相互交織。遏制毒品生產、打擊毒品走私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任務。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採取了頒布更加嚴厲的反毒法律、建立專門反毒機構、擴大緝毒力量、有計劃開展掃毒行動、加強武裝緝毒和掃毒國際合作等措施來遏制毒品的蔓延。例如2001年8月和2002年5月,中國、寮國、緬甸、泰國四國禁毒合作部長會議和東亞次區域禁毒諒解備忘錄高官會議相繼在北京舉行,共商禁毒大計,南部非洲國家與歐盟決定聯合打擊越境非法走私毒品,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規定凡攜帶一定數量毒品的人一經查獲就處以絞刑,泰國提出了以經濟作物代替罌粟的改植計劃,緬甸建立了肅毒組織和戒毒中心,摩洛哥制定了徹底根除大麻的計劃,俄羅斯制定了與非法毒品交易作斗爭的綱要並成立了反毒專門委員會, 美國等一些美洲國家也投入相當大的力量在國內展開掃毒運動。
2003年6月24日,昆明鐵路公安局幹警在昆明遠郊銷毀毒品
中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積極進行禁毒斗爭,積極參與國際禁毒合作,並在全國范圍內圍繞國際禁毒日的主題開展了廣泛的禁毒專項斗爭和群眾宣傳。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0年12月頒布《關於戒毒的決定》。2000年6月,中國政府發表了 《中國的禁毒》 白皮書。據公安部提供的消息,1998年至2003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54.69萬起,繳獲海洛因51.03噸,鏟除非法種植罌粟6400餘畝。
㈩ 什麼毒品歷史最久
毒品歷史最久還是那些沒有提煉過的毒品,比如大麻就比病毒,海洛因這些需要精提煉的毒品時間早的多,也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