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詩歌鑒賞 《除夜宿石頭驛》
【作者】施蟄存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詩人作詩,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發泄,總是先有詩,然後有題目,題目是全詩內容的概括。這首詩的題目是《除夜宿石頭驛》可知詩的內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點是「石頭驛」,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聯「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就寫明了一個孤獨的旅客夜宿在旅館中。接著用第二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補充說明這個「夜」是「除夜」,這個「人」是離家很遠的人。
第三聯就轉到這個「人」,獨宿在旅館中,又是在大年夜,他的思想感情怎樣呢?「寥落悲前事」是說過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種種生話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會引起悲感。「支離笑此身」是說現在這個漂泊天涯的軀體,又如此之支離可笑。上句回想過去,沒有得意事可供現在愉快地回憶;下句是自憐,現在已沒有壯健的軀體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緊緊地承接上句。「愁顏與衰鬢」就是「此身」的「支離」形狀。這樣一個既憂愁,又衰老的旅客,獨宿在旅館里,明日又將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後的命運如何。「明日又逢春」這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結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個「又」字,有點出人意外。仔細玩味其意義,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基礎是對於「逢春」並沒有多大樂觀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這一句底下,作者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讓讀者去體會。這就是所謂「餘味」。
宋代詩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中曾談到詩語以有含蓄為貴,他說:
詩貴含蓄,東坡雲:「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謹於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矣哉。後之學詩者,可不務乎?若句中無餘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詩,必須做到句有餘味,編有餘意,總起來說,就是不可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餘地。作詩者固然要達到這樣一種藝術高度,讀詩者也需要具備一種探索餘味、餘意的高度欣賞力。
這首詩,一向被認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於頷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到年三十還住宿在旅館里的人,總會感傷地朗誦這兩句,以為詩人已代他形象地說出了寥落支離的情緒。因此,這兩句詩成為唐詩中的名句。但是,這兩句詩並不是戴叔倫的創作成果,而是他偷得來的。早在二百年前,梁武帝蕭衍有一首《冬歌》:
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
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
王維《送丘為下第歸江東》詩曰:「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這就是戴叔倫的贓證。梁武帝寫的是一個婦女在除夕懷念她出門在外的丈夫。戴叔倫改了一個字,換了兩句的結構,強調了「夜」和「人」,放在他這首詩中,就成為警句。
偷用古人現成句子,在文藝創作上並不是禁律,向來是允許偷的。一字不改的偷,也可以,只要運用得好。改換幾個字,更不算罪行了。但是,與戴叔倫同時,有一個能作詩的和尚,法名皎然,寫了一本書,叫做《詩式》。這是一部研究作詩方法的書,也算是唐代詩學理論書。他談到詩有三種偷法:一曰偷語,就是偷取前人的句子。二曰偷意,是偷用前人的意境。三曰偷勢,是偷襲前人的風格氣勢。他以為偷勢者才巧意精,可以原宥,偷意就情不可原了,而偷語則是公行劫掠,最為鈍賊,必須判罪。按照他的意見,戴叔倫作這兩句詩是鈍賊行為,完全要被否定的。
讀唐詩的人,未必都知道詩人也能作賊,戴叔倫這兩句詩,一般讀者也不知道他偷用梁武帝的成句,只是就詩論詩,公認這兩句寫得很深刻,極能引起同情。於是,在梁武帝詩里默默無聞的句子,忽然在戴叔倫詩里發出光輝,這是點鐵成金的技巧。這樣偷法,恐怕不能說是「鈍賊」。
但是肯定這兩句詩為警句的評論家,也還有不同的看法。吳山民批道:「翻古卻健。」(《唐詩正聲評醳》)意思是說,雖然翻用古人成句,卻翻得很矯健。而吳昌祺的批語卻說:「句警則不免於誕,猶勝『舍弟江南沒』二句也。」(《刪訂唐詩解》)他承認這一聯是警句,但以為情事虛誕。宋人筆記中曾記一件趣事,據說有人做了一首描寫自己身世的詩,其中有一聯道:「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亡。」有人讀了,為之惻然,說:「你真是太不幸了,兄弟都死於離亂。」那詩人回說;「我實在沒有弟兄,這是做詩罷了。」這是一個諷刺詩人虛誇的故事。吳昌祺說戴叔倫這一聯不免於誇誕,但還比「舍弟江南沒」好些。這個評語,我以為過火了。戴叔倫這一聯,除了「萬里」二字外,都是寫實,豈可與無中生有的「舍弟江南沒」作比較。吳昌棋這個評語是發揮唐汝詢的評語。唐評雲:「幼公去石頭不遠,而曰萬里未歸,詩人多誣,不虛哉。」(《唐詩解》)他以為戴叔倫是金壇人,石頭是指南京城,距離很近,所以用「萬里未歸」就是虛假不實之詞。考《全唐詩》中收戴叔倫此詩,注曰:「一作石橋館」。可知這個詩題原有問題,有過一個版本是題作《除夜宿石橋館》的。再說,「石頭」也不一定指南京城,湖北有石城,詩人也常常稱之為石頭城。如此,則我們就不能肯定作者除夕所宿的旅館,離開他的家鄉並不遠。以「萬里」二字來代表一個「遠」的概念,在詩人筆下是常用詞,杜甫詩中就屢次用過,從來沒有人評之為虛誇。李白詩「白發三千丈」,以「三千丈」代表一個「長」的概念。萬里的旅途,是可有的,三千丈的頭發,是絕對沒有的,然則李白此句,豈不是更「誣」了嗎?唐、吳兩家評講唐詩,常有很好的議論,但對於戴叔倫這一聯忽然大肆奚落,對文學上的誇飾作用,幾乎完全否定,這就未免有些迂氣了。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特別寫了一編《誇飾》,專論文學修辭中的誇張作用,他以為用誇張的修辭手法來形容事物,可以獲得「因誇以成狀,沿飾而得奇」的效果,「成狀」是描寫得生動,「得奇」是描寫得突出。但是他也說:「飾窮其要,則心聲鋒起;誇過其理,則名實兩乖。」所以應該「誇而有節,飾而不誣」,這就是誇張的限度。戴叔倫的「萬里人未歸」,還不能說是越過了這個限度。沈德潛對於「萬里」二字也有懷疑,他作了一個新的解釋,他說:「應是萬里歸來,宿於石頭驛,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去金壇相距幾何,而雲萬里乎?」(《唐詩別裁》)他也肯定石頭驛是南京城下,所以把「萬里未歸人」講作從萬里之外歸來,而尚未到家的人。這個講法,似乎可通,實則還是講不通,因為戴叔倫如果從萬里之外歸家,碰到除夕,船停在南京城下,那麼,這一二天,他就可以到達金壇家中,他還會有這樣的思想情緒嗎?通讀全詩,誰都可以感到這個講法是不符合詩意的。
從漢詩到魏晉詩,從魏晉到宋齊,從宋齊到梁陳宮體,從宮體到唐詩,在形式、音調、句法、題材各個方面,每一個時代都有新的發展,形成各自的風格。但在語言文字、思想感情、表現方法上,後代的人總不免有向前代人借鑒的跡象。魏晉五言詩和樂府詩中,常常有借用漢詩成句的情況。唐代詩人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六朝詩句的影子。王漁洋在《帶經堂詩話》中曾指出王維詩的「積水亦可極,安知滄海東」是用了謝靈運的「洪波不可極,安知大壑東」。又「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是用了庾信的「何必游春草,王孫自不歸」。又「結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是用了何遜的「家本青山下,好登青山上」。又「莫以今時寵,能忘昔日恩」是用了馮小憐的「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又「颯颯秋雨中,潺潺石溜瀉」是用了王融的「潺湲石溜瀉,綿蠻山雨聞」。此外,還有孟浩然詩「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是用了鮑照的「木落江渡寒,雁還風送秋」。郎士元詩「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是用了吳均的「落葉思紛紛,蟬聲猶可聞」。以上所舉王、孟、郎三家的詩,都是他們的名句,一經揭發其來歷,才知道他們都是偷來的。有的全句偷用,有時略加改換,有的偷用其意。他們都在戴叔倫以前,可知戴叔倫偷取梁武帝詩句,在當時並不以為有損於創作道德。說不定當時還有許多人的詩句,都是明偷暗換得來,所以皎然要在他的《詩式》中特別提出,斥之為「鈍賊」,以煞住這一股風氣。但是,盡管如此,偷句的風氣,還是歷代都有。就說戴叔倫這兩句,在他同時的或稍後的詩人中,也還可以找到互相套用的句法。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訪宿》詩雲:「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崔塗《除夜》詩雲:「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馬戴《灞上秋居》詩雲:「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都可以說是一偷再偷。皎然說是「鈍賊」,黃庭堅說是「點鐵成金」、「脫胎換骨」,我們不妨說是「古為今用」。
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❷ 《除夜宿石頭驛》古詩翻譯賞析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這兩句是說,詩人飄泊在外,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獨自滯留在他鄉逆旅,於是引發出無窮的感慨和凄涼——今夜除夜,一年將盡,此時家人團聚,歡度新年,唯獨我孤寂一人,仍在萬里之外滯留,心情十分難堪。兩句詩把悠遠的時間性和廣漠的 空間感,對照並列在一起,具一種百感蒼茫的情思,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藝術概括力,具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出自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⑴除夜:除夕之夜。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全唐詩》題下注曰:「一作石橋館」。
⑵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此二句脫胎於梁武帝蕭衍《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王維《送丘為落第歸江東》也有相似詩句:「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參考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賞析
《除夜宿石頭驛》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除夕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時創作的感慨自身遭際的`詩作。此詩開篇把自己滯跡他鄉的寂寞苦澀寫得十分深刻,結尾處又給人一種以沉重的壓抑感。全詩寫出了沉思追憶和憶後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蘊含著無窮的悲愴感慨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寫情切摯,寄慨深遠。
詩人作詩,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發泄,總是先有詩,然後有題目,題目是全詩內容的概括。這首詩的題目是「除夜宿石頭驛」,可知詩的內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點是「石頭驛」,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聯「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就寫明了一個孤獨的旅客夜宿在旅館中。接著用第二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補充說明這個「夜」是「除夜」,這個「人」是離家很遠的人。
第三聯轉寫這個「人」大年夜獨宿在旅館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說過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種種生話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會引起悲感。「支離笑此身」是說現在這個漂泊天涯的軀體,又如此之支離可笑。上句回想過去,沒有得意事可供現在愉快地回憶;下句是自憐,現在已沒有壯健的軀體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緊緊地承接上句。「愁顏與衰鬢」就是「此身」的「支離」形狀。這樣一個既憂愁,又衰老的旅客,獨宿在旅館里,明日又將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後的命運如何。「明日又逢春」這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結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個「又」字,其思想基礎是對於「逢春」並沒有多大樂觀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這一句底下,作者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這就是所謂「餘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中曾談到詩語以有含蓄為貴,他說:「詩貴含蓄,東坡雲:『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謹於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矣哉。後之學詩者,可不務乎?若句中無餘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詩,必須做到句有餘味,編有餘意,總起來說,就是不可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餘地。作詩者固然要達到這樣一種藝術高度,讀詩者也需要具備一種探索餘味、餘意的高度欣賞力。
這首詩,一向被認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於頷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到年三十還住宿在旅館里的人,總會感傷地朗誦這兩句,以為詩人已代他形象地說出了寥落支離的情緒。因此,這兩句詩成為唐詩中的名句。雖然這兩句詩並不是戴叔倫的創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詩句,但是他換了兩句的結構,強調了「夜」和「人」,放在他這首詩中,有了創新,就成為警句。
❸ 《除夜宿石頭驛》原文與譯文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前言】
《除夜宿石頭驛》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除夕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時創作的感慨自身遭際的詩作,載於《全唐詩》卷二七三。此詩開篇把自己滯跡他鄉的寂寞苦澀寫得十分深刻,結尾處又給人一種以沉重的壓抑感。全詩寫出了沉思追憶和憶後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蘊含著無窮的悲愴感慨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寫情切摯,寄慨深遠。
【注釋】
⑴除夜:除夕之夜。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全唐詩》題下注曰:「一作石橋館」
⑵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此二句脫胎於梁武帝蕭衍《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王維《送丘為落第歸江東》也有相似詩句:「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⑶寥落:稀少,冷落。此處有孤獨、寂寞之意
⑷支離:即分散。《全唐詩》校:「一作羈離」
⑸愁顏與衰鬢:《全唐詩》校:「一作衰顏與愁鬢」
⑹又:《全唐詩》校:「一作去」
【翻譯】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鑒賞】
長期飄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還獨自滯跡在他鄉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這首詩就真切地抒寫了詩人當時的際遇,蘊蓄著無窮的感慨和凄涼之情。此詩當作於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這時他正寄寓石頭驛(在今江西新建縣贛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金壇(今屬江蘇)。「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起句突兀,卻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萬家團聚,自己卻還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驛館中借宿。長夜枯坐,舉目無親,又有誰來問寒問暖。人無可親,眼下就只有寒燈一盞,搖曳作伴。「誰相問」,用設問的語氣,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寒燈」,點出歲暮天寒,更襯出詩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一燈相對,自然會想起眼前的難堪處境:「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出句明點題中「除夜」,對句則吐露與親人有萬里相隔之感。清人沈德潛說此句「應是萬里歸來,宿於石頭驛,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石頭城」的簡稱)與金壇相距幾何,而雲萬里乎?」(《唐詩別裁》)這固然是一種理解。但不能因石頭驛與金壇相距不遠,就不能用「萬里」。只要詩人尚未到家,就會有一種遠在天涯的感覺。「萬里」,似不應指兩地間的實際路程,而是就心理上的距離說的。這一聯,摒棄謂語,只用兩個名詞,連同前面的定語「一年將盡」、「萬里未歸」,構成對仗,把悠遠的時間性和廣漠的空間感,對照並列在一起,自有一種暗中俯仰、百感蒼茫的情思和意境,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藝術概括力,具有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這一晚,多少往事湧上心頭。「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就寫出了這種沉思追憶和憶後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支離」,本指形體不全,這里指流離多病。據記載,戴叔倫任官期間,治績斐然。晚年在撫州時曾被誣拿問,後得昭雪。詩人一生行事,抱有濟時之志,而此時不但沒能實現,反落得病骨支離,江湖飄泊,這不能不感到可笑。這「笑」,含蘊著對不合理現實的憤慨不平,是含著辛酸眼淚的無可奈何的苦笑。
然而,前景卻是:「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一年開始,萬象更新,可是詩人的愁情苦狀卻不會改變。一個「又」字,寫出詩人年年待歲,迎來的只能是越來越可憐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慘命運。這個結尾,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全詩寫情切摯,寄慨深遠,一意連綿,凄惻動人,自非一般無病呻吟者可比。
❹ 越國公主耶律特里被打敗的地方叫石輦鐸,請問石輦鐸位於現在的具體哪裡樣子如何
不是「石輦鐸」,而是「石輦驛」,「驛」是驛站的意思。
這個驛站在今天 山西省大同市西北。
❺ 除夜宿石頭驛的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這時他正寄寓石頭驛,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金壇(今屬江蘇)。
❻ 古代客棧始於哪個朝代
古代客棧始於商朝。據歷史記載, 中國最古老的一種官方住宿設施是驛站。
驛站這一名稱,有時專指其初創時的官方住宿設施,有時則又包 括了民間旅舍。 遠在殷代,我國已有驛傳,周代已有平整的驛道。據說,西周時在國郊及田野的道路 兩旁通常栽種樹木以指示道路的所在,沿路十里有廬,備有飲食;三十里有宿,築有路室; 五十里有市,設有候館,這些都是為了供給過客享用的。以後,驛站還不斷變化發展。中 國古代驛站的設置與使用,完全處於歷代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
在古代, 只有簡陋的通訊工具, 統治者政令的下達,各級政府間公文的傳遞,以及各地區之間的書信往來等,都要靠專人 遞送。 歷代政府為了有效地實施統治, 必須保持信息暢通, 因此一直沿襲了這種驛傳制度, 與這種制度相適應的為信使提供的住宿設施應運而生,這便是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驛站。 從商代中期到清光緒二十二年止,驛站竟長存三千餘年,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旅館。 中國古代驛站在其存在的漫長歲月里,由於朝代的更迭、政令的變化、疆域的展縮以 及交通的疏塞等原因,其存在的形式和名稱都出現了復雜的情況。驛站雖然源於驛傳交通 制度,初創時的本意是專門接待信使的住宿設施,但後來卻與其他公務人員和民間旅行者 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❼ 驛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yì guǎnㄧˋ ㄍㄨㄢˇ驛站的客舍。 元 王惲《儀封道中》詩:「驛館殘釭曙色分,馬馱殘夢走踆踆。」《水滸傳》第一回:「風和日暖,時過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 清 陳維崧《減字木蘭花·上巳後一日途次洧川》詞:「三春去半,半付郵亭和驛舘。 秦 洧 潺湲,上巳無人出采蘭。」 陳白塵《大風歌》第三幕:「 曲周侯 ,請進驛館休息!」 「驛站」,查《現代漢語詞典》詞條,解釋為「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說文》曰:「驛,置騎也,從馬,睾聲」,表示其交通工具是馬匹,通過的線路為驛道,而中轉的結點稱驛館(站),杜甫《瘦馬行》的「細看火印帶官字」,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之「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威陽,暮及隴山頭。」韓愈曾形容「府西三百里,侯館同魚鱗。」依稀可見當年繁忙之盛唐驛館配備管理細節。 驛館不似別墅或豪華賓館那麼逍遙浪漫,文人墨客在此卻可一簾幽夢;史載東漢獻帝時,曹操破袁紹,得其兒媳甄氏。曹植見之,欲求為妻,操不允,而賜與長子丕。植甚不平,十分懷念甄氏。丕「被」禪位稱魏文帝後,植奉旨入朝,時甄氏已被郭後讒害而亡。帝取甄遺物玉鏤金帶枕給植看,植淚如泉涌,帝遂將枕贈植。植回封地,途經洛水之濱,夜宿驛館取枕而眠,忽夢甄女款款而來,對植曰:「妾身本托心於君,然不能如願,此枕是我陪嫁之物,今在君王之手,願薦枕席。」兩人情意纏綿……甄又告植雲:「為郭後以糠塞口而亡,今披頭散發,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言罷不復見,植亦夢醒,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後明帝繼位,改稱《洛神賦》——驛館宛如避風塘,對曹植,則是揮之不去的傷心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李清照赴萊州投奔夫君途中宿昌樂縣驛館時,寫了《蝶戀花》一詞,不僅思念情同手足的姊妹,更為其難卜吉凶的萊州之行憂心忡忡。 驛館每每爆出新聞,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在范陽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玄宗在華清池六日內就得到這一消息(合驛馬日速約五百里),倉皇間西狩蜀地,途中至必經的馬嵬驛休息(唐明浩《楊貴妃傳》),將士飢疲怨聲載道,誅(楊)國忠,殺……上(唐明皇)被迫乃命(高)力士引貴妃於驛館旁佛堂,縊殺之——可憐絕代佳人香消玉殞,葬於驛西道側(《舊唐書》),想當年,她被「三千寵愛於一身」,自幼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國史補》)。 那麼,貶官是怎麼離京上任的呢?據《唐會要》卷四一載:「天寶五載(742)……敕(李林甫加速迫害異己),應流貶之人,皆負譴罪,如聞在路多作逗留,郡縣阿容許其停滯。自今以後,左降官量情狀稍重者,日馳十驛以上赴任。」張籍《傷歌行》稱:「黃門詔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郵夫防吏急喧驅,往往驚墮馬蹄下。」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憶當年:「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病妹(其十二歲女,在途中病逝)卧床褥,公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別,百請不頷頭,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何等嚴苛酷烈驚心動魄!宋哲宗紹聖初年(1094),因反對恢復變法而遭貶謫的秦觀南遷,在湖南郴州的驛站里發牢騷:「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好在那時太祖趙匡胤有遺訓,對文人網開一面一律不殺,所以他還可以蹣跚地請上路的驛卒帶給遠方的舊友東坡居士、山谷(黃庭堅)道人等和昔日的青樓紅顏知己了;東坡居士貶官海南昌化軍掛名「別駕」,嘆息「此間食無肉,病無葯,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耳。」(《答秦(觀)太虛書》),三年後遇赦北歸離開時感慨萬千(《澄邁驛站通潮閣二首》之一);南宋末宋帝等被虜北上,途中,曾身為度宗昭儀的王清惠在驛館壁上題《滿江紅》抒亡國之痛:「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而明萬曆二十年(1592),被貶的湯顯祖,回老家途中留宿蓮塘驛,卻受盛情接待倍感安慰,是夜,湯作《南恩道中》詩:「……入門問小吏,知是蓮塘驛。……惟余千里心,閑房眷幽客。」 風水輪流轉,當道奸臣亦有被貶之日,聲名狼藉的八十歲蔡京被貶,沿途民眾硬是不賣食物,還住不上驛站,奈何,終於在長沙荒廟凍餓斃命;南宋奸相賈似道被貶,在木棉庵遭押送的鄭虎臣所殺,不得善終;明崇禎(1628)帝朱由檢登位,閹奸魏忠賢遭到彈劾,被流放鳳陽去守皇陵,出京的時候竟然還帶著衛兵1000人、裝了滿滿40大車的金銀財寶招搖過市,這大大激怒了皇帝,導致他在途中住阜城尤家店客棧畏罪自盡,隨從亦作鳥獸散。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余秋雨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感悟為:「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誠然。如今驛站古跡已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所謂「夕陽、殘道、西風、枯藤、昏鴉、瘦馬、碑刻」,對遊子發思古之幽情,具有某種旅遊市場開發潛力。 從唐代詩文看唐代驛館建設 1、郵驛網路—驛騎如流星 在唐代,「驛」的任務由通信、接待、運輸等各方面組成,「館」是在驛之外設置的主管接待的處所,有時沿用舊制的「亭」等。唐代驛館遍布天下,道三十里設一驛,按《通典》統計,唐玄宗時全國有驛1 639個,唐肅宗時有驛1 587個。「自京師四極,經啟十道。道列於亭,亭實以駟。而亭惟三十里,駟有上、中、下。豐屋美食,供億是為。人跡所窮,帝命流洽。用之遠者,莫若於斯矣」(高適《陳留郡上源新驛記》),描述的正是唐代驛館的建設制度。唐代實行兩京制,設長安、洛陽為東、西京,國內的驛路干線以東、西兩京為軸線,向四面八方輻射。柳宗元在《館驛使壁記》描寫了長安周圍的幾條驛道:「自萬年至於渭南,其驛六,其蔽曰華州,其關曰潼關;自華而北界於櫟陽,其驛六,其蔽曰同州,其關曰蒲津;自灞而南至於藍田,其驛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自長安至於,其驛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自武功而西至於好田寺,其驛三,其蔽曰鳳翔府,其關曰隴關;自謂而北至於華原,其驛九,其蔽曰坊州;自咸陽而西至於奉天,其驛六,其蔽曰州。由四海之內,總而合之,以至於關;自關之內,束而會之,以至於王都。」位於全國中心的東都洛陽,不僅經濟非常繁榮,同時也是全國驛路的總樞紐,因此有「百官月月拜章表,驛使相續長安道」(張籍《洛陽行》)之說。兩京之間的驛路是唐代最繁榮的驛路,不僅設了數十個驛站,而且還有十幾個皇帝行宮[3]。唐王朝除了驛路干線,還有大量的支線、偏路及各點的聯絡線,它們與以長江、運河為主幹的水驛線路,共同構成了唐王朝的郵驛網路(圖1)。從「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府西三百里,驛館同魚鱗」(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這句詩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沿路驛館設置的密集程度。較之於前代,唐代驛館的數量得到了大大的擴充,促進了唐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 唐代開疆拓土,特別是開辟西域絲綢之路後,既要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又要保衛疆土,因此軍事情報的傳遞尤為重要。「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郊河」(李欣《古從軍行》)、「桔槔烽火晝不滅,客路迢迢信難越」(孟郊《樂府雜曲》)等詩句描述的正是唐代為抗擊北方突厥,在邊防線設置烽燧系統以傳軍情的場景。不僅如此,烽火也能一路傳至都城,如楊炯在《從軍行》中所說的「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燧傳遞消息雖然迅速,但是局限性也很大,一旦遇到天氣惡劣或軍情復雜便無能為力,正如王維《隴西行》所描寫的那樣:「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雪正飛,烽戌斷無煙。」在烽燧失效的時候,驛館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王維《老將行》)等詩句描述的就是驛館的有關人員為傳遞消息而日夜奔忙的情景。 驛館高效的運轉速度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韓愈在《鎮州路上謹酬裴司空相公重見寄》中就寫道:「銜命山東撫亂師,日馳三百自嫌遲。」岑參的《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亦有「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的詩句,從咸陽到隴山,距離大約為400里,可知驛速日程可達300 里~400里,當然這是在「驛騎如流星」的緊急情況下。正常情況下是「乘馬日走六驛,傳馬日走四驛」,按平均每三十里一驛計算,驛速日程是120里~180里[2]254。例如,在「荊州又非遠,驛路半月程」(白居易《和思歸樂》)這句詩中,洛陽到荊州的距離大約為1 600里,用15天的時間走完,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驛速日程大約是110里。 2、驛道建設—一徑何盤紆 驛館一般設在大道要沖,或傍依江河。「江畔百尺樓,樓前千里道」(白居易《望江樓上作》),「一路斜分古驛前,陰風切切晦秋煙」(權德輿《宮人斜絕句》),「江畔長沙驛,相逢纜客船」(韋迢《潭州留別杜員外院長》),「舊館分江口,凄然望落暉」(張說《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這些詩句記述了驛館與道路、江河的關系。杜甫在《舟中》一詩中「風餐紅柳下,雨卧驛樓邊」的描述,更是生動地說明了驛館離水之近。 唐代除京師的四方館和鴻臚館設於城內之外,其他的驛館多設於城外。這是因為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城門要關閉,驛館設於城內對於傳遞公文情報和接待往來多有不便。在劉禹錫的《管城新驛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述:「先是,驛於城中,馬日遽不時,四門牡鍵,通夕弗禁。請更於外,遂永便安。制曰:可。」由此,驛館便逐漸地由城內移至城外。岑參在《題金城臨河驛樓》中寫道:「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金城是古代蘭州城的名稱,從臨河驛可看到黃河水漫到蘭州城牆下,說明驛館離城很近。岑參在《虢州郡齋南池幽興,因與閻二侍御道別》中有這樣的描述:「夜眠驛樓月,曉發關城雞。」人在驛館里能與城中的雞犬相聞,說明驛館與城幾乎是相鄰的。「驛樓漲海,秋月寒城邊」(獨孤及《東平蓬萊驛夜宴平盧楊判官醉後贈別姚太守置酒留宴》)、「憑高試回首,一望豫章城」(韓愈《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山川不記何年別,城郭應非昔所經」(武元衡《使次盤豆驛望永樂縣》),這些詩句所說的是城市的驛館,這類驛館一般設於城外不遠的驛道處。名稱為某縣在城驛的少數驛館,則會設於城內,如「新豐之邑,南鄰青綺,山川宮館,咫尺想望」(蘇 《幸新豐及同州敕》)中描述的新豐縣在城驛、「峨峨華峰近,城郭生夕霧」(司馬扎《自渭南晚次華州》)中描述的渭南縣在城驛、岑參在《宿華陰東郭客舍憶閻防》所描述的華陰縣在城驛等。 古代驛路並不是坦途,而是充滿了險阻。當年白居易初出長安,自灞橋驛而南至藍田驛,翻越七盤嶺時,寫下了「停驂問前路,路在秋雲里。蒼蒼縣南道,險途從此始」(《初出藍田路作》)的詩句。岑參在去四川途中寫下了「千崖信縈折,一徑何盤紆。層冰滑征輪,密竹礙隼。深林迷昏旦,棧道凌空虛」(《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的詩句,以其親身體會描述了驛路的艱險。驛道的開辟是很困難的,因此政府非常愛護,如為了保護驛道,在驛道兩旁種植各種各樣的驛樹。例如,在「官柳陰相連,桃花色如醉」(劉長卿《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閑想更逢知舊否,館前楊柳種初成」(薛能《雨霽宿望喜驛》)等詩中的驛樹是柳樹、桃樹;在「縣道橘花里,驛流江水濱」(韓 《贈別成明府赴劍南》)詩中的驛樹是橘樹;在「青槐驛路長,白日離尊晚」(武元衡《送唐次》)詩中的驛樹是槐樹。多樣的驛樹,既保護了驛道,也對驛道景觀的營造起了重要作用。 3、建築與景觀—驛樓宮樹近 關於驛館里的景觀與建築,我們可從劉禹錫的《管城新驛記》中有所了解:「門銜周道,牆蔭行栗,境勝於外也。遠購名材,旁延世工,既塗宣皙,瓴甓剛滑,求精於內也。廬有甲乙,床帳有冬夏,……內庖外廄,高倉邃庫,積薪就陽,……主吏有第,役夫有區,師行者有饗亭,行者有別邸。周以高墉,乃樓其門,勞迎展蠲潔之敬,餞別起登臨之思。」可見,唐代驛館傍依大道,圍以高牆,入口是門樓,內部既有供驛丞住的邸,有給驛夫住的房舍,有給使者住的廳堂,還有廚房、馬廄及倉庫;建築外觀雄偉、內部裝修精緻;整個驛館綠樹成蔭,景觀亦不錯。 唐代驛館有門樓、驛樓、廳堂、迴廊、軒、圍牆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驛樓。在驛館中,驛樓的作用是什麼呢?在後世的驛館中,樓多為鼓樓、譙樓,而在唐代,驛樓可能作為住宿的居所,如元稹在《使東川·江樓月》中寫道:「嘉陵江岸驛樓中,江在樓前月在空。月色滿床兼滿地,江聲如鼓復如風。」同樣是在嘉陵驛,雍陶的《宿嘉陵驛》寫道:「今宵難作刀州夢,月色江聲共一樓。」驛樓也可能是宴會場所,如李群玉在《廣江驛餞筵留別》詩中提及:「別筵欲盡秋,一醉海西樓」。然而,在多數詩文的描述中,驛樓大多成了登高眺望、思古懷鄉的佳處。例如,「淚盡江樓北望歸,田園已陷百重圍」(劉長卿《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流雲溶溶水悠悠,故鄉千里空回頭。三更猶憑闌干月,淚滿關山孤驛樓」(韓 《驛樓》)、「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李德裕《盤陀嶺驛樓》)等詩句,不僅生動地描述了唐時文人為功名所累離鄉奔波的復雜心態,也說明驛樓在周圍環境中高聳的形態。根據一些詩文的「朱樓」 「赤闌」等字眼,驛樓的牆面與門窗欄桿似乎應是紅色的。一個驛館中可能不止一座驛樓,這可從詩文中的「南樓」「西樓」等詞中得到印證。另外,驛樓有可能就是門樓,《管城新驛記》中講得很明確,修建的門樓,能讓賓客來時感受到主人的歡迎之意,別時能登高望遠,敘別離之情。 驛館中驛丞用於日常的事務管理、呈報通信、物資轉運及接待來賓等的堂與供賓客、使者住宿、休息用的廳,是驛館中的主要建築。廳堂作為辦公之所與賓客下榻之處是很講究的。陳鴻在《廬州同食館記》中記道:「豐賓堂,峨前軒。怒桷虯虯,層櫨牙牙。中回洞深,高檐騰掀。階間容揖讓,楹間容賓盤。柱間容樂工,屏間容將吏,左右為寢食更衣之所。」廬州同食館的廳堂有弩張挺拔的飛檐,有重疊交錯的斗,有寬敞的室內空間,說明其規格很高,氣勢雄偉。關於滑亭新驛,崔佑甫在《滑亭新驛碑陰記》中是這樣描述的:「博敞高明,倬然其閎,沈深奧密,杳然其堂室。」杜甫在唐興縣的縣館中看到,廳堂「崇高廣大,越傳舍。通梁直走,嵬將墜壓。素柱上乘,安若泰山」(《唐興縣客館記》)。一個縣級客館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了。地處川陝通道褒斜道的重要地段的褒城驛,控制著兩個節度使的治所,一年來往的賓客、使者不下數百個,「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孫樵《書褒城驛壁》)。 處於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王朝,等級森嚴。驛館的功能之一是官方招待所,接待來往的大小官員,因此驛館中的諸種設施的使用也是有等級制度的。例如,作為住所的廳,有著上廳、別廳之分。根據《唐會要》卷六一「館驛使」中的記載,當職別相當的官員在同一驛館里相遇時,驛館是這樣安排的:「御使到館,已於上廳下了,有中使後到,即就別廳;如有中使先到上廳,御使亦就別廳」。這即是「廬有甲乙」之意。有的驛館,不僅根據住所的位置進行了功能布局,還根據地理氣候設置可供不同時段、氣候時使用的房間,如柳州的東亭,「乃取館之北宇,右辟以為夕室。取傳置之東宇,左辟之以為朝室。又北辟之以為陰室,作屋於北墉下以為陽室。作斯亭於中以為中室。朝室以夕居之,夕室以朝居之,中室日中而居之,陰室以違溫風焉,陽室以違凄風焉」(柳宗元《柳州東亭記》)。 為了取悅、奉承來往官員,很多驛館建有樓台亭閣,或因山就水,或鑿池植樹,營建有四時美景的內部景觀。例如,廬州同食館為了迎接江淮牧守、三台郎吏,不僅翻新、重建了館中建築,而且在「其下淤溝開導通水,因古岸,植竹樹,為風月晏游地」(陳鴻《廬州同食館記》);撫州南城縣客館建有新亭,大小賓朋可「登斯臨斯,釃酒以贈之。溪雲竹風,生於棟牖,而綠野青山為之屏障,三爵之後,可以送千里之目,可以道四方之志焉?茲又勝會之佳境也」(獨孤及《撫州南城縣客館新亭記》)。 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有沼,有舟,有飛鶴,有戲魚。池沼能容舟船,可見其池沼之大,可見其游苑之大。關於褒城驛的美好環境,羊士諤在《褒城驛池塘玩月》中寫道:「夜長秋始半,圓景麗銀河。北渚清光溢,西山爽氣多。鶴飛聞墜露,魚戲見增波。千里家林望,涼飆換綠蘿」。元稹亦在《褒城驛》中寫道:「嚴秦修此驛,兼漲驛前池。已種千竿竹,又栽千樹梨。」千里奔波的行旅之人,到達驛館,可以在驛館的林叢蔭綠、水光爽氣之中得到休整,一洗風塵,有賓至如歸之感。 為保證功能的正常運轉,驛館必須配備一定的輔助設施,如廚房、倉庫、馬廄等。管城驛廚房設在館舍建築之間,馬廄設在館舍建築之外;糧倉高敞,庫房深密。柴火放在向陽之處,草料堆在乾燥的地方,可謂有條不紊。廬州同食館「廄屋宏大,中敞作南門,容旌旗駟馬」。馬嵬驛還設有佛堂,見羅隱《馬嵬坡》一詩:「佛屋前頭野草青,貴妃輕骨此為塵。」 以上這些描述,印證了明代顧炎武說的「廨舍之為唐舊治者,其基址必皆宏敞」[4]。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驛館都是這么宏大豪華,許多偏僻道路上的驛館的配置是相對簡單的(圖2)。如「孤驛在重阻,雲根掩柴扉」(杜牧《將出關宿層峰驛,卻寄李諫議》),詩中的「孤驛」的門是柴門。又如「廢寺亂來為縣驛,荒松老柏不生煙」(王建《廢寺》),以廢寺為驛,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作為國之血脈、國之臉面的唐代郵驛系統,在政治昌明、經濟繁榮時期,高效率地運轉,發揮著積極的社會效應,如「舉今州縣皆驛也,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孫樵《書褒城驛壁》);而在政權衰弱、吏治腐敗的時期,郵驛必然廢弛,弊端叢生,驛館的建設遭到破壞。唐中後期國力的衰弱,加上驛道的變遷,褒城驛已經破敗不堪,「視其沼,則淺混而茅,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烏其所謂宏麗者」(孫樵《書褒城驛壁》)。薛能看著褒城驛的凄涼景象感慨道:「池館通秦檻向衢,舊聞佳賞此踟躕。清涼不散亭猶在,事力何銷舫已無。釣客坐風臨島嶼,牧牛當雨食菰蒲。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歸尋水亦枯」(薛能《題褒城驛池》)。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都落得如此下場,其他驛館更不在話下了。 4、典型的唐代驛館布局—官館何玲瓏 綜上所述,驛館作為官方建築,性質與平民的住宅不同;由於具有官方招待所的功能,驛館的布局與官署的布局也有所不同。那麼,一座規模較大、設施完備的典型的唐代驛館是如何布局的呢?根據對詩文文獻的分析,本文認為典型的唐代驛館的布局應與大官員的宅第布局相似。唐代的大宅第一般分為外宅和內宅,外宅為男主人的活動場所,內宅則處以女眷。外宅的最主要建築為堂,內宅的主要建築為寢,堂和寢通過廊院式布置形成前後兩進大院落[5]。一些唐代宅第的布局在敦煌壁畫中有所體現(圖3)。 驛館也分為前後院落,前院的主要建築為堂,堂前為前院入口,左右為兩廂。前院是辦理接待、通信、運輸等事務的場所;後院為賓客下榻之處,其主要建築為上廳,周圍環繞著別廳。院落也是廊院式布局,如唐興縣客館「廊南注,又為復廊,以容介行人,亦如正館,制度小劣。直左階而東,封殖修竹茂樹。挾右階而南,環廊又注,亦可以行步風雨」(杜甫《唐興縣客館記》),可見廊子環繞了整個客館,行走蔽風雨。 劉禹錫在《管城新驛記》中提到:「主吏有第,役夫有區。」從中可知,驛丞有自己單獨的宅第,與驛夫們的住所是分開的。驛丞是末品的低微小吏,在唐制中其第是很簡陋的。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驛館,驛夫有數十甚至百來個人,其住所應有一定面積;同時,考慮到驛夫隨時可能馳驛,驛夫住所的院落安排在靠近大門之處;考慮到馬匹的來往頻繁,馬廄安排在大門之旁;考慮到轉運物資的倉庫使用的方便,不宜太深入驛館之中,倉庫安排在馬廄的旁邊;考慮到廚房與糧食庫房的位置要靠近賓客宴飲之處,此院落安排在後院旁,這也符合《管城新驛記》中所說的「內庖外廄,高倉邃庫」。 為了美化驛內景觀,以及為行旅之人提供一個清涼的環境,驛館設有一個鑿池植樹的游苑。游苑位於後院的後面與側面,方便賓客游賞。在後院與游苑之間,設有一座驛樓,供賓客登臨眺望。整個驛館外圍築一道夯土圍牆,在正對前院入口處辟一門(圖4)。 [注 釋] ①資料來源:李連祥.中國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②資料來源:王 圻.三才圖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③資料來源: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參考文獻] [1]辭海[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87. [2]劉廣生,趙梅庄.中國古代郵驛史(修訂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 [3]李連祥,等.中國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216. [4]顧炎武.日知錄·館舍[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60. [5]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438-440.
❽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韓愈 求高人賞析!!
韓愈《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簡釋】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被貶為刺史的韓愈調江西任職,在石頭驛(在今江西新建縣贛江西岸)作詩給御史中丞江西王十。】
憑高試回首,一望豫章城。
【站在高處回首瞭望豫章城(在今江西南昌)。】
人由戀德泣,馬亦別群鳴。
【人仰慕德政會歌會泣,馬離開群體會哀會鳴。】
寒日夕始照,風江遠漸平。
【寒日黃昏夕陽開始照過來,贛江遠處風波也漸漸平息。】
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雖然一切都沉默下來,卻能感受到此時的心情。】
背景:元和十四年(819年)被貶為刺史的韓愈在潮州刺史。韓愈任潮州刺史八個月,驅鱷魚、為民除害;請教師,辦鄉校;計庸抵債,釋放奴隸;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排澇灌溉。德政可歌可泣,為人稱頌。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韓愈調任袁州刺史(在今江西宜春),雖然僅在袁州九個月,卻辦了一件「禁隸」的大好事,當地人為了感激韓愈的這一行為,建了昌黎書院(今存)表示紀念。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韓愈詔內調為國子祭酒。
主題:韓愈被貶,所以會有「戀德泣」「別群鳴」的感嘆。韓愈年過五十,已經是晚年,所以有「夕始照」「遠漸平」的心態。韓愈是詩歌名家,巧妙把自然的風光與自己的心情做映襯,雖然人與自然「默然都不語」,但卻能感受彼此相同的情緒。寫景朴實,抒情自然。
❾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 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譯文及注釋】
1、平仲:即銀杏。
2、子規:杜鵑鳥。
3、浮客:遊子。
【賞析】
七盤嶺在今四川廣元東北,又名五盤嶺,有石磴七盤而上,嶺上有七盤關。沈佺期這首五律寫旅途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據此詩末句褒城聞曙雞,褒城在今陝西漢中北,七盤嶺在其西南。夜宿七盤嶺,則已過褒城,離開關中,而入蜀境。這詩或作於詩人此次入蜀之初。
首聯破題,說自己將作遠游,此刻夜宿七盤嶺。獨游顯出無限失意的情緒,而高卧則不僅點出住宿高山,更有謝安高卧東山的意味,表示將獨游聊作隱游,進一步點出失意的境遇。次聯即寫夜宿所見的遠景,生動地表現出高卧的情趣,月亮彷彿就在窗前,銀河好像要流進房門那樣低。三聯是寫夜宿的節物觀感,纖巧地抒發了獨游的愁思。平仲是銀杏的別稱。左思《吳都賦》寫江南四種特產樹木說:平仲君遷,松梓古度。舊注說:平仲之實,其白如銀。這里即用以寫南方異鄉樹木,兼有寄託自己清白之意。子規即杜鵑鳥,相傳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鳴聲悲哀如喚不如歸去,古以為蜀鳥的代表,多用作離愁的寄託。這里,詩人望著濃綠的銀杏樹,聽見悲啼的杜鵑聲,春夜獨宿異鄉的愁思和惆悵,油然彌漫。末聯承子規啼,寫自己正浸沉在杜鵑悲啼聲中,雞叫了,快要上路了,這七盤嶺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對關中故鄉的不勝依戀。浮客即遊子,詩人自指。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說: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長路,戚戚抱遙悲。此化用其意。空留聽是指杜鵑催歸,而自己不能歸去。過褒城便是入蜀境,雖在七盤嶺還可聞見褒城雞鳴,但詩人已經入蜀遠別關中了。
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嚴密,但尚留發展痕跡。通首對仗,力求工巧,有齊梁余風。它表現出詩人有較高的藝術才能,巧於構思,善於描寫,工於駢偶,精於聲律。詩人抓住夜宿七盤嶺這一題材的特點,巧妙地在獨游、高卧上做文章。首聯點出獨游、高卧;中間兩聯即寫高卧、獨游的情趣和愁思,寫景象顯出高卧,寫節物襯托獨游;末聯以浮客應獨游,以褒城應高卧作結。結構完整,針跡細密。同時,它通篇對仗,鏗鏘協律,而文氣流暢,寫景抒懷,富有情趣和意境。在初唐宮廷詩壇上,沈佺期是以工詩著名的,張說曾誇獎他說:沈三兄詩,直須還他第一!(見劉餗《隋唐嘉話》)這未免過獎,但也可說明,沈詩確有較高的藝術技巧。這首詩也可作一例。
除夜宿石頭驛
戴叔倫 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譯文及注釋】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1、除夜:除夕之夜。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全唐》題下注曰:一作石橋館。
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此二句脫胎於梁武帝蕭衍《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王維《送丘為落第歸江東》也有相似詩句: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3、寥落:稀少,冷落。此處有孤獨、寂寞之意。
4、支離:即分散。《全唐詩》校:一作羈離。
5、愁顏與衰鬢:《全唐詩》校:一作衰顏與愁鬢。
6、又:《全唐詩》校:一作去。
【賞析】
第一聯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就寫明了一個孤獨的旅客夜宿在旅館中。接著用第二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補充說明這個夜是除夜,這個人是離家很遠的人。
第三聯轉寫這個人大年夜獨宿在旅館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說過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種種生話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會引起悲感。支離笑此身是說現在這個漂泊天涯的軀體,又如此之支離可笑。上句回想過去,沒有得意事可供現在愉快地回憶;下句是自憐,現在已沒有壯健的軀體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緊緊地承接上句。愁顏與衰鬢就是此身的支離形狀。這樣一個既憂愁,又衰老的旅客,獨宿在旅館里,明日又將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後的命運如何。明日又逢春這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結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個又字,其思想基礎是對於逢春並沒有多大樂觀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這一句底下,作者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這就是所謂餘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中曾談到詩語以有含蓄為貴,他說:詩貴含蓄,東坡雲: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謹於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矣哉。後之學詩者,可不務乎?若句中無餘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詩,必須做到句有餘味,編有餘意,總起來說,就是不可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餘地。作詩者固然要達到這樣一種藝術高度,讀詩者也需要具備一種探索餘味、餘意的高度欣賞力。
這首詩,一向被認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於頷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到年三十還住宿在旅館里的人,總會感傷地朗誦這兩句,以為詩人已代他形象地說出了寥落支離的情緒。因此,這兩句詩成為唐詩中的名句。雖然這兩句詩並不是戴叔倫的創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詩句,但是他換了兩句的結構,強調了夜和人,放在他這首詩中,有了創新,就成為警句。
李白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注釋:
1、宿:住,過夜。
2、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的寺廟。危:高。
3、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4、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語:說話。恐:恐怕。驚:驚嚇。
譯文: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
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
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他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危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詩人藉助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像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於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詩人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可愛、率直。
夜宿山寺的詩意
夜宿山寺的詩意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原文: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釋:
1、宿:住,過夜。
2、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的寺廟。危:高。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3、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
4、語:說話。
5、恐:唯恐,害怕。驚:驚動。
詩意: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
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
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
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便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危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彷彿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像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於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人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可愛、率直。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七月初七(七夕)的詩句 。
❿ 一代文人蘇軾,為何會把「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點弄錯
一代文人蘇軾,為何會把「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點弄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蘇軾的這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創作於他被貶黃州期間。黃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黃岡市。
在古代黃州的西北,曾有一座名叫赤鼻磯的斷崖,由於通體赤褐色,而且懸伸到長江之中,江流拍岸,壯闊無比,因此被蘇軾誤認為是三國古戰場。他還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使這個地方從此名揚天下。
可是,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赤壁之戰真實的發生地點並非蘇軾所說的黃州赤壁,而應該是在蒲圻赤壁,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咸寧赤壁市。這一點在歷史學界已經達成了普遍的共識,沒有太大的爭論。
恰恰相反,正因為有了杜牧和蘇軾的在此地的文采飛揚的憑吊,中國才出現了「一文一武」兩個赤壁,鑄就了一段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