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成都最有歷史的橋是什麼橋

成都最有歷史的橋是什麼橋

發布時間:2022-11-05 11:58:55

㈠ 成都有名的橋

一樓傻子不解釋。 安順廊橋安順廊橋是在原有橋的風貌和遺址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所謂廊橋,簡單的說,它是橋梁和建築的綜合體,也就是在橋樑上加蓋房舍建築,外觀看起來別有一番情調。舊的安順廊橋毀掉後,幾年前政府開始依照原樣重建,讓昔日繁華的安順橋恢復神采。如今沿著合江亭那條小路散步,抬頭就可以看見古色古香的安順廊橋橫跨在碧波盪漾的河水上,橋上華美的亭閣疊疊繁復,在清波的流淌中回轉倒影,襯托著兩岸青翠的垂柳,和不遠處整個城市氣勢磅礴的摩天建築,奇妙的對比產生出一種動人心魄的美。可嘆的是,橋上已成酒樓,不容路人隨意穿行,失去了「橋」的功能。廊橋位於府南河交匯口南河上游135米處,橫跨南河,橋跨主體長81米,寬23.6米,於1996年在原古安順橋舊址基礎上重建,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商貿、餐飲、行人功能為一體的景觀橋,取「天上鵲橋,地上廊橋」之意命名。
在橋上可以觀賞到唐詩宋詞為主題的大型浮雕,梯式水景及「橋上橋下共流水」的綺麗景觀,親臨「廊橋相會」的愛情之旅。還有成都市唯一的橋上餐廳,餐廳裝飾古香古色,別具風味,是夜觀水色、懷古思今的絕好去處。
新南門橋(復興橋)
錦江大橋往下走是新南門大橋。這里原來既沒有橋,也沒有路。1939年,為了城內的居民在躲避日本鬼子的空襲時便於出城(當時叫「跑警報」),臨時在城牆上開了一個口子,增加了一個新城門,取名復興門,在城門外的南河上新建的橋也就叫復興橋。人們為了方便,都把復興門叫新南門,也就把復興橋叫新南門橋。解放後,在原來的位置擴建了新南門大橋,1997年再一次擴大重修。可能絕大多數成都人都未能注意到,直到今天,在一些成都地圖上仍然是把這座橋稱之為復興橋的。
老南門橋成都人所熟知的老南門大橋所在的位置,就是七橋中的長星橋的位置。長星橋因為三國時諸葛亮在此送別出使東吳的費�時說過「萬里之路,始於此橋」,故而長期被稱作萬里橋,是當代成都古橋中位置可考的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橋。老南門大橋是一座石橋,重修於清康熙五年。由於南大街擴建的需要,已經在1995年拆掉了,在原址修成了一座寬闊的混凝土大橋,2003年在大橋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為雄偉的高架橋。
九眼橋九眼橋,古名宏濟橋,又名鎮江橋,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由當時布政使餘一龍所建。系石欄桿、石橋面的大拱橋,長4寬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總督李世傑補修時,改名為九眼橋。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加以重修。
1988年於九眼橋西側新建交叉鋼架水泥預制橋,從橋基點起算,長約120米,寬25米,橋北下端辟有汽車通道橫貫東西,形成半立式交叉橋。古九眼橋於1992年冬拆去。
九眼橋在1992年被拆,重修了一座依然有九個橋洞的混凝土橋。而老碼頭居然派上了用場,有夜航的遊船從這里駛往黃龍溪,但成都的水運興盛的日子,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

㈡ 成都有哪些有名的橋

內容如下:夕陽下的彩虹橋、舊時候所修建的木橋、古香古色的升仙橋、成都南河橋

上世紀40年代的長星橋。

㈢ 成都有哪些著名的橋

九眼橋、五桂橋、五丁橋、萬福橋、彩虹橋、磨子橋、二仙橋、八里橋、駟馬橋

㈣ 成都駟馬橋歷史

解放路一段北端的沙河上橫卧著一座小橋,它就是古今聞名的駟馬橋。往北過橋是個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駟馬橋街,右拐則叫駟馬橋路。無論街也好,路也罷,它們都用了「駟馬」作為共同的「姓氏」。
駟馬橋路連接的是成都鐵路貨運東站、二仙橋和成都理工大學;路旁有著名的水果批發市場,成都人吃的新鮮水果十有八九來自這里,幾年前我還常騎起摩托車去打點批發,什麼鴨梨、臍橙、葡萄、柚子等等,價格的確比一般市場上相因多了。而駟馬橋街則是北上的通道,老川陝公路的起點,街頭的重要標志是成渝鐵路橫架在公路上方,所以人們說這里是成都最早的立交橋,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形成了今天的基本格局。

而駟馬橋本身則是溝通駟馬橋街、駟馬橋路和解放路的必經之地,從地理上說,它真是成都北大門川陝路上的要沖。

浪漫千古駟馬橋

對我來說,從穿開襠褲的時候起就不斷聽人說北門外有個駟馬橋,但它具體在哪裡卻不知道。有一次跟父親走到玉帶橋,我便問是不是駟馬橋,父親笑了:「瓜娃兒!駟馬橋還在北門外,去磨盤山的路上。」可是磨盤山又在哪裡?我仍然是一片茫然。

直到上了初中一年級,班主任帶全班同學去磨盤山野炊,我這才終於有機會認識了駟馬橋。出北門過了二環路,沿著灰塵遍地的解放路,從砂輪廠、鏈條廠、拖拉機廠、水泥廠等工廠的大門前走過,老師說這里就是駟馬橋。「咹!這個就是駟馬橋?」我大失所望。

腳下的這條河並不寬,橋是又窄又舊,與我小時候認識的萬里橋、九眼橋相比差遠了;不過遠處公路上方的鐵路橋使我們大開眼界,呼嘯而過的列車與公路上的汽車交叉行駛是我從未見過的。班主任是一位熟悉歷史的人,說起駟馬橋的來龍去脈,他便滔滔不絕。從老師那裡我第一次聽說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後來讀書、工作,又多次讀到司馬相如的故事,特別是閱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讓我對兩千多年前的這位成都才子和駟馬橋的關系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駟馬橋原名升仙橋,因橋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華陽國志》說:「城北十里有升仙橋,有送客橋,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其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於是後人便取司馬相如題字之意,將此橋更名「駟馬」。其實司馬相如第一次出川歸來時並沒有實現他的諾言,因他是蜀中大才子,漢賦風騷的一代文豪,又與卓文君有千古風流韻事,人們故意忽略了他曾經的困頓。

司馬相如,字長卿,幼年好讀書,且善舞劍。因仰慕藺相如之為人而更名。司馬遷對他這位本家頗為偏愛,用了很大的篇幅來給他立傳,但對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婚姻卻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文字。據《史記》敘述,司馬相如初到長安後,因漢景帝不好辭賦而受冷遇,僅賞了個武騎常侍之職。相如只好託病辭官,結識鄒陽、枚乘、庄忌等文人並一同成了梁孝王的食客。但不久孝王死去,相如失去靠山,只好怏怏回到故里,哪敢奢求什麼高車駟馬?

臨邛縣令王吉乃相如好友,相如雖暫寄居其門下。可終究不是長計,於是二人合力上演了一出「雙簧」。臨邛富豪們不知司馬相如有多大來頭,紛紛想巴結。相如便由此獲得了進入全國首富卓王孫府宴飲的機會。席間以一曲《鳳求凰》挑動了卓氏之女文君的芳心。卓文君最終與風流倜儻的司馬相如私奔而去。回到成都,文君才發現,相如除了一輛車以外,整個就是個「家居徒四壁立」的窮書生。為了生計,文君再次回到臨邛開間小酒吧,演出了被傳為千古美談的「相如滌器文君當壚」的故事。家財巨萬的卓王孫老臉終於掛不住了,在親友的勸說下,只好給錢百萬、僕僮百人以及大量的陪嫁衣被財物。

司馬相如帶著嬌妻美女榮歸故里,加之那篇《子虛賦》使皇帝龍顏大悅,竟然感嘆:「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相如終於再次應召進京。這回他的底氣足了!果然幾年後,司馬相如被任命為中郎將,兩次出使西南夷。回到成都豈止是高車駟馬,而且是「令蜀太守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成都人都為之而有光,卓王孫更是置酒肉相迎,暗自慶幸當年沒有把事情做絕。到唐代,岑參還專門寫了《升仙橋》詩:「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

不過,升仙橋改名駟馬橋應該是宋代的事了。北宋時期,成都知府京鏜在府河上重修了一座橋,他以為那裡就是司馬相如當年題字的橋,便將重修的橋更名為駟馬橋,還煞有介事地寫了篇《駟馬橋記》。京鏜鬧了個千古笑話,卻也給成都留下了兩座駟馬橋的名稱。

三十年前的堵車熱

如今駟馬橋寬闊整潔,治理後的沙河水清岸綠,曲徑通幽,的確有幾分浪漫的情懷。
然而幾十年前的駟馬橋卻絲毫找不到這般體驗,不僅道路狹窄,而且路旁的淤泥蓋過腳背,雨天稍不留意就插進稀泥了,而晴天汽車一過,那就是塵遮灰罩。

駟馬橋給我最難忘的記憶是堵車。三十多年前沒有私家車,按理說不應該擁堵,可駟馬橋是個例外,排隊進出城的貨車客車常常連成二三里路長。有一次我們去新都「學農」回來,車到將軍碑就走不動了,聽說是駟馬橋遭堵起了。那個年代學生出行一般都是乘卡車,恰恰那天司機忘了裝篷布,天公又故意搗亂似地下起了大雨,公路邊根本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幾十個同學站在車廂中足足挨了兩小時雨淋,個個都成了落湯雞。車終於慢慢挪到了駟馬橋,看著橋下渾濁的沙河水,一個同學突然冒了句:「老子拿包炸葯把這個橋炸了,那今天大家就更安逸了!」原本這是句俏皮話,可在當時卻炸開了鍋,話音剛落,立即就遭到萬炮齊轟:「你娃思想太反動了!」好在這個同學根紅苗正,吃了教導主任狠狠一頓批評,喊他各自回去好生挖思想根源,也就算了。

凡走過駟馬橋的人都受過堵車之苦。前不久,我讀到一位作家朋友寫的長篇小說,裡面也寫到了這點。我與他談起今天駟馬橋的變化,他就說起以前:「哦喲!當年我在青白江上班,每個星期回趟城,都要在駟馬橋堵起吃多久的灰,回家洗臉,鼻孔都是黑的……」

早先駟馬橋之所以如此擁擠,是因為它是川陝公路的起點,陸路北上的唯一通道,當然也是由北南進成都的必經之路。1950年賀龍率領的華北野戰軍十八兵團就是從這里進城的,所以駟馬橋南側的道路至今還叫解放路。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由駟馬橋出城的路才被拓寬,修建成了「大件路」,之後又在附近修通了成綿高速,駟馬橋的車流終於得以緩解。

其實自從聽過同學當年的俏皮話後,每次路過駟馬橋,我都在想,要是這個橋真的斷了,那成都北大門恐怕也就遭封死了。沒料到這一閃而過的荒謬想法,竟然在古書中得到了印證。古時候的駟馬橋不僅有浪漫的傳奇,還演出了一段段生與死的故事。因為它曾經是兵家必爭之地。

戰火硝煙升仙水

按《易經》的說法,駟馬橋是成都的生門,從地理位置來看,它又處於北上的交通要道,所以在冷兵器時代,駟馬橋一帶一直就是攻守成都的戰略要地。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即公元870年,南詔軍隊進攻成都,首先佔領的就是北門外的升仙橋,然後再四面圍城。守城的唐軍用滾木擂石加燒滾的燙油往城下猛傾,才減弱了敵兵的攻城勢頭;同時城內守將趁敵慌亂又帶敢死隊突然開門殺將出來,終於把攻城的南詔軍隊擊退。但城外的要津,包括駟馬橋等在內仍在南詔軍控制之下。沒過多久,南詔軍拆毀城外民宅的竹籬笆,編成斗篷戴在士兵頭上,再次向城內發起了攻擊。這次城上的守軍將燒化的鐵水往城下澆,燒得南詔士兵大敗而退,損失慘重。之後,唐軍援兵趕到,與守軍一道乘勝追擊,收復升仙橋一線並牢牢地控制了這一戰略要道,才使成都避免了淪陷。

正是升仙橋的這次爭奪戰,使唐朝官員意識到成都城防的薄弱。東川節度使顏慶復來成都後,當即進行了一系列的防禦部署:修築城牆、開挖護城河、多開城門、以及在城外設置蒺藜鹿角等。南詔軍見成都城防加強了,雖沒敢輕舉妄動,但仍然賊心不死,到唐僖宗乾符元年,也就是公元874年,再次舉兵向成都進發,好在南詔軍隊的老對手高駢及時調任西川節度使,才使已經攻至雅安的南詔軍停止了進軍。為防止南詔軍再來,高駢立即在成都修建羅城25里,將原來的少城與子城悉數圍在其中;同時又在城外郫江上新開河道,使原來的郫江流向改道繞城北而過再向南流,從此成都城防得以鞏固,並且形成了一千多年來「二江抱城」的格局。

成都北門多了一道屏障,實際上更突出升仙橋的軍事地位,以後在成都城的歷次攻掠戰役中,它都是兵家布陣之地。北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雷有終率官軍平息王均叛亂,又在升仙橋一帶排兵對壘,打了好幾場爭奪戰,雙方都視升仙橋為生死存亡的戰略要地。之後,元、明、清各代,包括張獻忠的大西軍都在升仙橋一帶打過仗。

升仙橋既是戰略要地,也是無能之輩的請降之地。歷史上割據四川的前蜀和後蜀兩個王朝都是在這里投降亡國、交出政權的。前蜀的咸康元年,即公元925年,前蜀的第二代皇帝王衍率文武百官抬著棺材,披麻戴孝,赤裸雙腳,頭扎草繩,帶著玉璽,還牽著牛羊,一路哭嚎著向後唐大軍請降。割據四川十八年的前蜀政權最終被後唐庄宗所滅。無獨有偶,四十年後,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也就是後蜀廣政二十八年,即公元965年,孟昶再次在升仙橋上演了王衍曾演出過的滑稽戲。後蜀終於亡於大宋。

升仙橋早已更名為駟馬橋,籠罩在它上空的戰爭硝煙早已消散在歷史的天幕中,作為成都的一座歷史文化名橋,只有它承載的浪漫故事依舊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㈤ 搜集關於成都已前的橋的歷史和故事

雙鳳橋
雙鳳橋,又名泰安橋,跨鳳溪河,位於縣城西門,原址即今通向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橋(路面已看不到橋的痕跡,成為鳳溪大道的隱橋),原建築年代不詳。據乾隆版《溫江縣志》載:「雙鳳橋,(縣城)西一里,兩水分流,一橋跨江,曾為彩鳳所棲,亦古景也。今將泰安移名雙鳳。」據此,該橋被稱作「雙鳳橋」應是清乾隆年間的事。此橋原為土橋,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長7丈(約23.3米),寬1丈(3.3米),磚卷五洞(孔)。清代有好幾位縣令、文人曾為此橋賦詩,民間也有《雙鳳朝陽的由來》的傳說。1956年,在原址上改建為混凝土路面。2002年溫江城市改造,新建鳳溪大道,雙鳳橋已不復存在。

㈥ 成都清水河大橋的歷史 簡寫

成都清水河大橋是成都市首座懸索橋,同時也是西南地區首座自錨式懸索橋。它位於成都市二環路清水河上,大橋於2007年7月15日早晨8時正式通車。 主橋全長192米,南北兩側引橋均為3跨25米的連續梁橋,全橋總長度342米。 橋體為雙向共有6車道。作為清水河大橋的特色景觀,55米高的淺黃色索塔,4根橙色的主纜,104根白色的吊索,這些大氣而現代的大橋構件為大橋增添了十足的魅力。 大橋橋墩為 川劇「臉譜」型。川劇、川酒、川菜是四川的三張名片,這三大民俗文化歷史悠久,而清水河懸索大橋的整體設計理念,正是圍繞著川劇誕生的。 這張出現在橋頂的巨型川劇臉譜,高寬均為14.55米,臉譜最薄地方為2.8米,最厚3.2米,重約28噸。整個橋高約45米,加上臉譜,將達到到60餘米。這也成為了成都的一座標志性建築。

㈦ 成都的什麼橋有歷史

成都安順廊橋,位於府南河交匯口南河上游135米處,橫跨南河,橋跨主體長81米,寬23.6米,於1996年在原古安順橋舊址基礎上重建,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商貿、餐飲、行人功能為一體的景觀橋,取「天上鵲橋,地上廊橋」之意命名。

在橋上可以觀賞到唐詩宋詞為主題的大型浮雕,梯式水景及「橋上橋下共流水」的綺麗景觀,親臨「廊橋相會」的愛情之旅。還有成都市唯一的橋上餐廳,餐廳裝飾古香古色,別具風味,是夜觀水色、懷古思今的絕好去處。

㈧ 成都有哪些有名的橋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成都,這座依水而興的古老城市,與橋有密不可分的緣分。只消看看城內數也數不清的橋和不算少的塘,便知道成都跟水的淵源有多深了。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時全城有塘20餘處,橋近200座,既有拱橋、也有平橋,還有不少是廊橋。就原料來看,則石橋、木橋、竹橋、鐵橋應有盡有。

上世紀40年代的長星橋

成都的橋文化滲透著這座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閑暇無事,走在這一座座橋上,伴著輕松的心情,領略這種魅力之城最地道的生活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㈨ 南門大橋的成都南門大橋成都

南門大橋俗稱老南門大橋。
成都人所熟知的老南門大橋所在的位置,就是七橋中的長星橋的位置。長星橋因為三國時諸葛亮在此送別出使東吳的費禕時說過「萬里之路,始於此橋」,故而長期被稱作萬里橋,是當代成都古橋中位置可考的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橋。老南門大橋是一座石橋,重修於清康熙五年。由於南大街擴建的需要,已經在1995年拆掉了,在原址修成了一座寬闊的混凝土大橋,2003年在大橋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為雄偉的高架橋。成都市老南門高架橋工程位於成都市中心組團西南方向,全長1023.6米,是成都市中心往南的一條重要的放射性道路,為成都市「井字+放射環」型暢通工程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南門高架橋是目前成都市建成的暢通工程中,長度最大、投資最多、施工最復雜的一座城市高架橋。高架橋橋面全寬16m,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Ⅱ級,設計荷載等級為城—A級。高架橋引橋上部結構採用25m跨的A類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斜腹板連續箱梁。綜合考慮美觀及地面交通要求,橋墩選用了花瓶式矩形薄壁墩。主橋跨越南河和既有老南門大橋,受現有老南門大橋以及內環平交口的控制,並且考慮到北岸橋墩利用原預埋基礎以節省投資,主橋採用了(46.5+56+90.5+56.5)m的變高度斜腹板連續箱梁。上部結構採用三向預應力,為全預應力結構。受地面道路凈空控制,90.5m大跨根部梁高僅4.1m,與跨徑之比為1/22;跨中梁高2.1m。高架橋位於市中心交通繁忙區域,又是在既有橋樑上架橋,為了保證安全,避免對老橋產生不利影響,設計主橋施工方案時,採用了掛籃懸臂施工。在城市交通繁忙的既有橋上採用掛籃施工,同時梁體採用了斜腹板箱梁,對於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很高。由於工期要求緊,老南門大橋創造了冬季懸灌施工平均6天一個節段的驚人速度。通過老南門高架橋的修建以及底層道路合理的交通組織設計,使得直通交通快捷方便,區域內底層交通有序通暢的目的,大大的改善了該區域的交通現狀。整個老南門高架橋線形簡潔明快、橋型輕盈美觀、高架橋下視野通透,得到了省市領導及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受到成都市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評,成為南河上獨特的橋上橋景觀,為成都市府南河增添了又一道風景。

㈩ 成都最為代表性的橋是什麼橋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依水而居,有水的地方才有人,有人的水邊就有橋。
史載,成都是個水源豐富的地方,客居成都的杜甫曾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那時的水城,大河小流穿城過,長橋短橋上百座。水滋養了城市,更孕育了成都的文化,尤其是橋文化。
有趣的是錦江水上的九眼橋,江東那棵高高的榆樹,柔和的新葉如翡翠般的綠霧,映在對岸江西的時尚建築群——格林威治城,自然和人造隔江相接。橋南拔地而起的現代高樓一幢接一幢,橋北則是仿古建築的休閑一條街、古色古香的安順廊橋、彎檐巧翹的錦江水文樓、神秘悠遠的水井坊遺址,久遠和現時隔橋相望。江面上,優美的白鷺、輕靈的燕子、喳鬧的麻雀掠過,黃昏時分初試翅膀的小蝙蝠們惹人憐愛。在建的香格里拉酒店,赤裸的鋼筋水泥在水流中彎彎曲曲的
毛邊倒影,竟變得柔情浪漫。華燈初上,夜幕中的廊橋眨眼間就成了流光溢彩的水上宮闕,迂迴的河道,潺潺的水流,此時的天、水、橋,就讓人看到五百年前旅行到成都的馬可.波羅眼中,那溫柔的水鄉。
城市的發展,人口的劇增,無數的小河小橋已徒存虛名,橋的意義也不僅是供人渡河了,可是,在九眼橋能領略到的融古貫今、自然天成的「橋風」卻延綿下來,成為成都獨有的風情。
現在橫跨一環路的磨子橋,曾因橋有水磨而得名。一個橋墩上一個篆書的大字:磨-子-橋,古樸優雅。橋柱和橋身裝飾的磨子花紋,演變得似海浪雲彩般翻飛。刻在橋兩邊的石碾、石磨盤、石磨棒、賣豆花的挑擔、熱騰騰的豆漿缸,熱熱鬧鬧地交替變換。橋側尚刻有諺語,「磨子上睡覺——想轉了」,「螞蟻上磨盤——條條是道」等等,無不詼諧幽默,充滿了睿智。有時路過,那撞入眼中的廖廖幾個字,還真能把正困惑於某事的自己一語點醒。全橋通身的字畫,泛著青綠的磨色,將小時悠
悠的磨子磨豆的記憶拉回到跟前,彷彿又深深嗅著那豆子經磨盤碾過的清香,愛煞人。
三環上的羊犀立交橋用了不同顏色的三重門:古色的歷史、紅色的現在,和紫色的未來。鋁合金盤旋在橋柱上的巨大分子,地面浮雕展現的基因鏈、克隆羊、衛星火箭,通過藝術與科技的結合,穿越了時光隧道,表達著人們對未來無限的憧憬和想像。
濃墨重彩的蘇坡立交橋,中間三根大柱充滿了既古典又現代的遐想,五彩斑斕,絢麗奪目。看百戲台上刻著的100個川劇劇目,有多少是小時在川劇台下跟著外婆外公懵懵懂懂看過的。那曾經在耳邊喧囂的銅鑼打鼓,高唱低吟,此刻卻變成心靈深處最溫馨柔美的聲響。蔚為壯觀的是橋柱上五十多個浮雕的彩繪臉譜,紅黃藍黑白中形象各異,象川劇中「變臉」的絕活,無聲,卻揮潑著川人的熱辣、奔放,以及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二環路上的人南立交橋是老成都名俗公園,橋下寬闊,東西向的橋墩上是水粉風格的畫,南北向的橋墩上是浮雕,全是充滿古韻的灰色調。畫影生動地描述了老成都人的生活,打井的,擺攤的,拉黃包車的,遛鳥的,各色人等都有,而浮雕則形象地刻盡了老街老巷古廟公館,還有那些消失了的老橋:萬里橋、萬福橋、三洞橋、青石橋……在這里一一再現。橋下的中央地帶是真人大小的銅雕,打彈子、滾鐵環、斗雞、看西洋鏡,這邊還沉浸在快樂純真的童年
時代,那頭,又聽得配鑰匙的叮當聲,倒糖餅的噗哧聲,賣茶伙計的吆喝聲,還有挖耳師傅的柔聲輕語,推雞公車人的絮叨家常。每每從立交橋下駕車而過,我的目光總被南端那幅最大的浮雕所吸引,憑欄望去,如立橋頭,小船、流水、人家,還有窗欞中隱隱透出的溫暖橘光,那就是老成都,令人回味回想又回腸。
磨子橋的「朴」,羊犀立交橋的「形」,蘇坡立交橋的「色」,人南立交橋的「神」,韻味悠長,而成都還有許多,並將有更多各具特色的橋。橋下,行人、自行車、汽車如織,橋上,南來北往的汽車飛馳。立交橋不僅承載著城市的交通,還散發著三千年文明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底蘊,凸現著當代成都人獨具的匠心和創新精神。
看盡成都橋,就會愛上成都城。

閱讀全文

與成都最有歷史的橋是什麼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