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事件特點如何歸納

歷史事件特點如何歸納

發布時間:2022-11-05 13:05:59

歷史故事特點有哪幾點

歷史故事是以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它往往以忠實於歷史事實和逼真的細節等手段,藝術地再現歷史風俗和社會概況.它不同於歷史著作,可以有細節上的想像和虛構,允許適當的藝術誇張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實方面不能杜撰、篡改、違背.可以涉及真實的歷史人物,可以集中描繪一個歷史事件.它要求作者立足於現實去回顧歷史,但必須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去描寫,藝術地再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使讀者從中了解歷史並受到啟示.

⑵ 歷史大事件的六要素

歷史大事件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背景、過程、影響。

下面以俄國歷史上的「十月革命」進行說明:

1、時間: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917年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故稱為「十月革命」。

2、地點:聖彼得堡冬宮。

3、人物: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6、影響: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俄羅斯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為1918年至1920年的蘇俄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奠定了開端。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⑶ 高中歷史記憶法:如何把歷史大事件牢牢記住

首先要准確記住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概念等基礎知識。多看書、常復習、採用一些容易記憶史實的方法,如:比較記憶方法、理解記憶方法、聯想記憶方法(如時間聯想法、人物聯想法、事件聯想法)等記憶歷史史實。
其次是要掌握好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內在聯系,以重要知識點為基點。如文藝復興這個知識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隨著歐洲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發展,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沖破宗教會神學的束縛發展資本主義,於是一場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興起,它促進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發展;而文藝復興所表現出來的人文主義創世精神,又極大地鼓舞著當時的人們去探索通往亞洲的新航路,地理大發現就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
與此同時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資產階級藉助反對天主教會神學形式進行反封建斗爭,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了整個歐洲社會的進步。文藝復興是在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發展的前提下出現的,同時它又與地理大發現及宗教改革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鳴鑼開道。當我們理解了文藝復興與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發展、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關系和內在聯系後就很容易解決這段歷史問題。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實
將知識系統化和形成完整性對同學們復習歷史有重要的意義。如中國近代的每一個變化無不與世界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復習中國近代史一定要把歷史事件置於世界的大背景中學習,形成歷史知識系統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麼樣的題,學生在考前很難預料,但學生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就是將知識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分界線,是新舊民主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的背景從國際角度分析是一戰和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從國內角度分析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北洋軍閥統治對內鎮壓革命對外賣國,導致階級矛盾尖銳,巴黎外交失敗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而「五四」運動的條件包括:
內部條件:
經濟條件: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政治(階級)條件: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思想條件:新文化運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學的指導;
外部條件: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一個知識點從不同的角度設問,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實都是一個,所以對每一個歷史知識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學會以不變應萬變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分析,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知識點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層深入的特點(表現在選擇題上);能力的考查體現了「綜合」的特點,尤其是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答案來看,精練、概括性強、可操作性強,而且許多答案出自於書上的內容甚至章節目錄及標題(表現在材料式的問答題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題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這樣幾種情況:
1、考查基礎知識的准確再認再現;
2、考查應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3、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查在比較知識異同基礎上的歸納、概括歷史概念和歷史事件屬性的能力;
5、考查在龐雜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6、歸納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
7、考查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的再造能力和潛在能力;
8、考查各科綜合能力的掌握情況。
當同學們理解考題的指向性後,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對於答歷史試題有重要意義。試題的角度的變化再多樣化也離不開基本的歷史知識點和基本的分析問題的能力,答題時要「以不變應萬變」。

⑷ 歷史的特點是什麼

(1)存在形式的過去性。歷史是已經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它不能重演,也無法實驗,人們只能通過文字、實物、圖片、電影等直觀教具,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概括的東西具體化,用語言的記述將歷史知識轉化為生活的畫面,讓學生間接認識或感知歷史。正是由於這樣,歷史對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有很大的創造空間。
(2)認知結構的多樣性。社會發展過程中主觀與客觀、內因與外因、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認知途徑靈活多變,不應從單一的角度去認識歷史事件,而應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認識和思考。認知結構的多樣性表現為整體性、因果性和發展性。
(3)思維方式的求異性和靈活性。求異思維是針對常規定向思維而言的反向思維,是一種富有創見性的思維方式,它能夠突破思維定勢,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系,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形式,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學生根據不同情況、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歷史學習 歸納方法

首先是歷史記憶法: 歷史難記,容易忘記,這是同學們在學習歷史中的普遍反應。因此,要想學好歷史,必須根據歷史學科的知識特點,掌握科學記憶的方法。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後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繫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前後內容。如講到《馬關條約》中日本割佔中國領土台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台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清設台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 本必須歸還侵佔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台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佔中國台灣達50年之久。這樣將有關台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後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對有並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後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後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內容。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並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記人名。記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徵來加強記憶。如兩漢帝王都姓劉,兩宋的姓趙,兩晉的姓司馬等等。 記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諧音法,用這兩種方法記外國人名字尤為適用 <收起
無限粉S0106 | 2013-12-14
31
1

⑹ 歷史知識如何歸納

一、歸納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歷史學,不外乎由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史學評價與史學結論兩大部分內容組成。而將中學歷史教學與高校歷史教學和歷史研究工作相比較,可以看出中學歷史教學具有如下兩大特徵。

首先,在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方面,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是相對確定的,即在量的方面具有限定性的特徵。不管是日常的課堂教學,高考試題的命定,都不可能游離《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范圍。

其次,在史學評價與史學結論方面,中學歷史教學要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歷史作出正確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即在質的方面具有意向性的特徵。教材中,對某一歷史事件、現象的評價與結論往往是先定的。教師可以在教材、教參、教學大綱中找出明確的結論,因此,教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去理解、識記那些已經界定的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歸納法是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結論的思維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歸納法,一則能對教材中有限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起立體的知識結構,便於學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後史實的內在聯系,提煉出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中學歷史教學內容的兩大特徵,決定了歸納的方法是中學歷史教學的最主要的方法。

下面談談筆者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運用歸納法進行教學和復習的具體探索。

二、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

《歷史教學大綱》指出:「歷史教學應該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明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以及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闡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同時也要闡明個人對歷史進程的促進或延緩作用」。適應上述要求,筆者在進行《中國古代史》(選修課)教學中,將教材內容歸納為應需現象和不虞現象兩大類,力圖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本質上把握歷史、理解歷史。

(一)應需現象

即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不可避免地必然地發生某些事件的現象。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史,是由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所推動的。決定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最核心條件,是生產力的水平、經濟基礎達到的水平。因此,歷史教材就是對人類歷史上一個又一個的應需現象和不虞現象的匯編。歷史學的產生和發展,本質上就是一個應需現象。下面根據教材內容,歸納出四種應需現象,以利於學生理解教材,掌握史實。

類型1:新的生產關系形式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

屬於此類情況的有: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父系氏族公社的產生,禪讓制,井田制,私田的產生和井田制的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等。

以上七個問題均屬於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類型2:舊的生產關系形式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而進行調整

這種調整不是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變革,而是在一種生產關系內部進行。教材中有兩種情況:

①統治階級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來調整生產關系:例如王莽改制,隋唐時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兩稅法,王安石變法,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等。

②統治階級在階級斗爭打擊下被迫調整生產關系:階級的存在和階級斗爭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發展所決定的,當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如表現為政治黑暗、賦稅、徭役和兵役沉重、土地兼並嚴重等),就會爆發農民起義。而當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後,往往都要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此類情況有: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唐初的貞觀之治,明初的休養生息政策等。

類型3:政治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而產生和發展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社會的上層建築又分為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兩大部分。上層建築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內容就是政治上層建築。不管是政治上層建築,或是思想上層建築,都是由經濟基礎決定、都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

教材屬於此類情況的有:秦始皇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明初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和制度,清初設軍機處和興文字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在隋唐完善,在明清強化都是適應封建經濟基礎需要的必然結果。秦朝的焚書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獄雖然對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後果,但都無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類型4:思想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

思想上層建築是指上層建築中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等各種觀點的觀念體系。

教材中此類情況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產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董仲舒對儒家學說的發揮,王充、范縝的無神論思想,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唯物主義思想,唐代傳奇的產生。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關漢卿的劇本,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明清小說的內容等。

思想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抓住了這個主題,就能理解上述種種現象為什麼會產生。例如,決定明清時期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是社會內部的商品經濟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

(二)不虞現象

在社會發展史上,與上述種種應需現象相對應的,還有一種不虞現象,即是指事物的發展游離人們的主觀願望,在客觀上產生出與主觀願望相異的結果。歷史是由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創造的,但有時是人們沒有料到,至少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活動及創造物具有什麼性質和將引起什麼結果。

例如,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戰爭,在客觀上使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的融合,這就是個不虞的結果。依此思路,可以幫助學生多角度地分析下列歷史事件的不虞結果,如:秦朝時焚書坑儒,劉邦分封同姓王,王莽改制。唐朝設置藩鎮,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影響,宦官專權現象的產生。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那些不虞現象,能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培養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分析能力

在教學中,歸納出一些題型,引導和啟發學生據此題型去分析同類問題,下面介紹三個題型。

題型1: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歷史背景

筆者認為,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勢的主客觀條件。分析某一歷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可以歸納出這樣的思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①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歷史發展的需要。

②現實因素方面:是否社會現實的需要。

③主觀因素方面:是否當事者主觀願望的需要。

例如,分析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歷史背景。

從歷史因素方面分析,北宋面臨解決唐和五代十國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歷史遺留問題,因此它必須加強中央集權:從現實因素方面分析,北宋建立後,面臨著天下分裂割據的現實。它要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必須加強中央集權制;從主觀因素方面分析,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他要鞏固趙家天下,杜絕「兵變」再發生,就必須加強中央集權。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於分析下列事件的歷史背景: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貞觀之治,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而其中像王莽改制,貞觀之治,孝文帝改革都有其當事人鮮明的個性特徵。

題型2: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原因

筆者認為,原因是指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主客觀歷史條件。原因和背景是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兩個概念。從質上區別,原因是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產生,背景則是影響,預示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發展趨勢;從量上區別,原因是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那些主客觀歷史條件,屬於原因的那些條件往往也是歷史背景中的內容。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通常沒有要求分析哪些是背景條件,哪些是原因,在很多地方兩者是被作為同一概念看待的。

分析原因,可以歸納出這樣的思路,從以下二方面著手:

①從范圍上著手:分析內因和外因,或者是分析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②從層次上著手:分析主要原因(或者是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例如,分析岳飛抗金為什麼長期受到人民尊敬。

從內因方面分析:①當時金兵南下,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岳飛領導的抗金斗爭是符合人民利益、反抗女真貴族掠奪的戰爭,是正義的反抗民族壓迫的戰爭,這是其受尊敬的根本原因。②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破強敵,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從外因方面分析:岳飛抗金有功,卻遭到投降派的誣陷而被害,這種冤屈和悲劇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擁護。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於分析教材中如下一些問題:齊桓公為什麼能首先稱霸?商鞅變法為什麼能夠成功?秦末農民戰爭為什麼會爆發?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漢武帝為什麼能打敗匈奴?為什麼說王充是東漢傑出的思想家?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獲得發展的原因是什麼?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李自成農民軍「均田免糧」口號為什麼得到人民的擁護?

題型3:分析某一歷史時期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

綜合歸納教材中各個時期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後,可以得出以下思路,從五個方面著手解決這類問題:①社會環境因素:分析社會是否安定(或相對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國家是否統一,政治是否清明穩定。③經濟因素:分析經濟是否發展和繁榮。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統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促進文化的發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間、中外之間是否存在經濟文化的交流。

例如,分析唐朝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

①社會環境方面:南北統一,疆域遼闊。唐前期社會安定,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高度繁榮的文化成就。②政治因素方面:統治者注意調整統治政策,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繁榮局面。③經濟因素方面:唐朝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繁榮。④文化政策方面:唐朝完善科舉制度。對外來文化態度開明,統治者重視文化發展。⑤文化交往方面:各民族之間,中外之間文化交往頻繁。唐朝長安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分析其他朝代或時期的文化繁榮,可以借鑒上述思路和技巧。

四、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評價能力

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總的思路是:分層次、多角度地歸納正、反兩方面的論點。這里的層次和角度通常是三個:①從現實需要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是否解決了現實問題,滿足現實需要程度如何。②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在歷史上的地位。③從階級立場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階級實質和階級局限。

題型1: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影響

影響通常要求分析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其中積極影響即是通常所說的歷史意義和歷史作用。綜合起來,解決這類問題就是從上述三個角度分析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例如,評價唐朝的兩稅法。

①從現實需要角度評價:兩稅法使唐政府收入增多一些。(這是從它部分滿足了解決財政困難的現實需要的角度得出的論點)②從歷史發展角度評價:兩稅法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這是從與歷史上的編戶制度、租庸調制度的對比中得出的論點)③從階級立場的角度評價:由於地主階級千方百計把新增加的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農民所受剝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階級矛盾從根本上並未解決。(這是由於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必然結果)

用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評價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和一條鞭法,還有焚書坑儒、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澶淵之盟、宋金議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題型2:評價歷史人物

就是從上述三個角度分析評論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其中評價政治人物,在分析歸納其滿足現實需要時,要注意從以下六個方面去綜合分析。①是否完成國家統一,推動歷史發展。②是否調整政治措施,保持社會安定。③是否調整經濟措施,重視改善生產條件,促進經濟發展。④是否採取措施,促進文化繁榮。⑤是否採取措施,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的融合與團結。⑥是否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

例如,評價秦始皇(採用分正面內容、反面內容、總評三方面的形式回答問題)。

正面內容:①當政時期,滅六國,統一全國,結束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②規定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在中央設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開創了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③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便利了封建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④統一文字,促進了各地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⑤派兵出擊匈奴,修築長城,保護了中原農業生產的發展。派兵攻打越族,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上述六個方面,他有五個方面的政績)

反面內容:①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代表,封建帝王,秦始皇以「焚書坑儒」的方式鞏固政權,箝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②其統治殘暴,賦稅、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嚴酷。秦始皇奢侈腐化,濫用民力。這些都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

總評:綜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統一,開創了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封建經濟發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由於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其統治過於殘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很有作為,而又功過分明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依照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評價:漢高祖,漢武帝,曹操,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和乾隆帝等。

⑺ 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方法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因素,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過和同類事物比較、鑒別中得出結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答題模板

特點=本質(階級屬性)+各方面狀況(指導思想、主導者、目標、內容、方式手段、范圍、地域或領域、規模速度等)+新發展、新變化(比較)+時間(時間早晚、經歷時間長短)+目的+過程+程度(徹底、局限性)+因素+性質+地位(最早、首創、領先)+作用+影響(廣泛、深遠、持久)。具體地說有以下幾種解題方法:

答題模板一:

從歷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題內容。回答歷史特點類問題時,首先應明確問題涉及的主體是什麼,然後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及問題賦分的多少,決定是從某一方面還是從某幾個方面思考並 總結 特點。一般來說,根據要素概括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作準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如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與以往儒家思想產生和發展的背景相比,其特點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2)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相比,具有爆發時間早、經歷時間長的特點。

(3)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國運動同屬舊民主主義革命,但從目的來說,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點(從經濟上說,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從政治上說,是要建立資產階級統治,挽救民族危亡)。

(4)過程——相關准備、發生的變化( 領導力 量、力量對比)、是順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與英國、美國政治制度的確立相比,就具有艱難曲折的特點(從1789年到1875年,共和勢力與封建勢力經歷了近百年的斗爭)。

(5)內容( 措施 )——產生依據、體現某種思想、最突出的特點、包括的方面、側重的方面、實行的辦法等。如《資政新篇》的內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體現了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實現的情況、是不是徹底、局限性等。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比

(7)范圍——包括地域、領域等。如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與以往的危機相比,就具有范圍廣(波及地域廣、涉及的經濟部門多)的特點。

(8)性質——是否具有時代特徵、雙重性質、性質發生變化等。如西班牙內戰開始時屬政府與叛亂勢力的內戰,後由於德國干涉而發展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爭。

(9)影響——影響的廣度、深度,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等。如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會議的影響直至今天,並將繼續影響中國,因此該會議具有影響深遠的特點。

答題模板二:專項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從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民族關系等方面考慮。

(2)經濟角度:可從經濟政策、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交通狀況、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 文化 角度:思想方面的特點可從對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對新生事物的阻礙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點要結合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狀況進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專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贊揚了人們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

答題模板三:從歷史特點的角度看主要答題思路和內容

(1)某一時期的特徵。如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一般從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等方面歸納。

(2)某一歷史現象發展的階段特點,可從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等方面進行概括。

(3)某一歷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點,可從原因、性質、過程、特殊性、結果、歷史地位與影響等方面進行歸納。這類設問一般適用於重大革命、改革、思想運動等。

(4)針對某一歷史現象可利用材料信息,歸納其發展過程反應的特點。如綜合材料信息說明該時期解決民生問題的突出特點、總結材料信息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等。


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方法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板大全

★ 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整理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模板歸納

★ 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歸納

★ 高考歷史答題模板與歷史名詞解釋對比

★ 歷史高考萬能答題模板

★ 2020年高考歷史萬能答題模板整理

★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板

⑻ 如何記憶歷史事件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後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繫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前後內容。如講到《馬關條約》中日本割佔中國領土台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台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清設台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侵佔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台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佔中國台灣達50年之久。這樣將有關台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後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對有並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後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後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內容。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並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⑼ 高考歷史你們怎麼做歸納特點題的 有沒有什麼方法 每次我都弄不出來 自己想的都是那幾點

一是看給的材料的關鍵點。一般歷史都有相應的歷史事件,你必須掌握所有關鍵的歷史事件。
二是歷史不同時期一般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土地等方面的理論。
三是學會抓住比較的關鍵點。

⑽ 如何歸納歷史事件的特點

近年來,高考對歷史特徵的考查要求不斷提高,考試中此類題目頻頻出現,成為高考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考試說明中也明確地把它作為一項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它卻是學生歷史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表現為:找不到歸納的角度,無從下筆;不能從理論上准確地概括特徵;容易將特徵與表現混淆,堆砌史實,無的放矢.所以,在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歸納、概括歷史特徵.\x0d歷史特徵,一般可分為階段特徵、領域特徵、事物特徵.階段特徵是某個特殊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狀況的概括,一般從某個領域的表現去歸納概括.如古代社會某個時期(王朝)的特徵,我們一般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這幾個方面來歸納;其中的政治又可從政治制度變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關系、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分析考慮;經濟又可以從經濟制度、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農、工、商、交通、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來表述.世界近現代史的某個階段特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為主),資產階級革命(政權變更),列強對外開拓市場和殖民擴張,國際關系(列強之間的矛盾變化為主),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斗爭,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等.某領域特徵要從其發展變化來分析,可縱向和橫向比較.比如,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特徵是什麼?我們在分析時,要注意從政治制度、經濟發展、列強對外活動來比較分析: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嚴重不平衡(英國、法國衰落,美國、德國、日本崛起),②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③資本主義生產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④資本主義列強加劇對世界的瓜分,同時列強的矛盾迅速激化,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某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要從歷史事物的要素去歸納與概括.如革命類事件(以法國大革命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發的背景(原因——專制、資本主義發展;條件——第三等級要求、啟蒙思想等)、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資產階級)、主力(人民廣泛參與)、目的(推翻波旁王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發展資本主義)、過程特點(三次高潮,實踐了啟蒙思想、反封建與衛國戰爭相結合)、結果(較徹底)、影響(對歐洲、對世界)等.\x0d這些只是針對一般的歷史分析要求而分析的,但歷史事物是千變萬化的,歷史階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機械地搬用這些角度和思維模式去將豐富多彩的、不斷發展的歷史格式化.那麼,如果遇到類似的歷史特徵分析要求,我們該怎麼辦?不管分析什麼階段、什麼時期、什麼領域、什麼歷史事物,我們只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去歸納概括即可.\x0d一是要在發散思維中找到歸納、概括的角度.它要求我們圍繞一個歷史事物,抓住它的方方面面,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依循規律,分析其歷史地位、發展狀況、歷史影響等外在特徵,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目的、性質、過程、特殊性等內在特徵.如中國古代社會中,不論哪個時期,我們歸納的角度都應是其各個領域(前面略有所述),世界近現代史的階段特徵則應從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及列強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來分析歸納.這是歸納歷史特徵的基本規律.那麼,我們怎樣去發散思維?\x0d1.要開闊眼界,放眼歷史,尋找角度.這要求我們將事物放在歷史的動態環境中,從歷史發展趨勢、時代要求、階級本質等方面去分析、比較,尋找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時,要注意它的歷史性、時代性,不能拘泥於面面俱到.如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特徵(民主思想出現——反專制思想萌芽,總結性成果多),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特徵(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過渡;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中滲入殖民經濟,\x0d資本主義萌芽加快;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被迫改變;農民戰爭的反封建任務中增加了反侵略任務;產生了向西方學習、探尋救國救民的思想等),都是通過比較得出的.\x0d2.要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層層深入,尋找歷史內在特徵.它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總體特徵,然後圍繞這一特徵(主題)對事物進行剖析(剖析的角度、原則依據第一點),分析其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特殊之處,挖掘其內在個性.如歸納戰國時期歷史發展趨勢特徵,其宏觀上的特徵是兩個:醞釀著大一統,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再深層分析,則有各個具體的特徵:①封建制度逐漸形成並確立;②封建經濟出現局部繁榮(手工業、商業、城市),經濟要求市場統一;③諸侯數目逐漸減少,秦國逐漸強大;④民族交往頻繁,開始走向融合(這些特徵與表現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單純是表現).\x0d二是在比較中尋找角度,得出區別點,概括特徵.一般可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如黃巾大起義的特點,即是與秦末農民起義比較得出的;一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解放運動比較得出的.\x0d三是要善於提煉歸納,從錯綜復雜的史實中,把握客觀線索、趨勢、新發展,形成特徵.特徵都是概括性語言,是理論語言,而不是史實,即要求我們區分特徵與表現.而這是我們學生在學習與考試時最容易混淆的,往往把表現當作是特徵.表現是具體的史實、措施等,是特徵的具體體現與表述.比如近代中國的愛國主義的特徵,可概括為反帝反封建,救國救民(這時高度概括的語言).具體又表現為:\x0d①愛國抗爭的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革命從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到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再到國民大革命、工農武裝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有成功,有失敗,接連不斷;②學習西方,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從抵抗派到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③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救國救民成為全國各階層、各階級、各民族的共同任務與願望;④方式多樣,人民武裝起決定作用——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農民階級的武裝斗爭、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與暴力革命、中共領導人民的工農革命、社會主義的建設運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等;⑤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特徵是不同角度的理論,而後面具體的革命史實、事件則是表現.\x0d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特徵的能力.首先,教師應先對特徵的能力要求,特徵的特點,分析歸納的角度、方法、原則、技巧作全面的介紹,讓學生對「特徵歸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感到很熟悉,從而在學習中逐漸形成有意識地注意它,模仿它,並且正確歸納的好習慣.其次,在講解、輔導時,教師可對每個階段、重要歷史事物作特徵歸納或指點,並說明其歸納的角度、標准、原則、方法等,在實踐中讓學生經常接觸它.最後,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單元總結、單元練習時,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依據客觀標准、方法、規律去歸納事物特徵,或分析其所給的特徵,並對其特徵進行舉例證明.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指導學生多學習、閱讀、積累歷史理論語言,將理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有這樣,在分析歸納時,才能自覺地站在理論高度上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時也就有話可說、有理可表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堆砌史實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事件特點如何歸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