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大陸與台灣交往用什麼

歷史大陸與台灣交往用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5 14:56:12

㈠ 台灣歷史上於大陸交往的史實

台灣群島自古就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與福建地區密切相連,百餘萬年前華南的哺乳脊椎動物就從福建移入台灣.之後,大陸的智人約於五萬年前徙入台灣.舊石器時代末與新石器時代,大陸的古越人又從福建或從遷入的南洋群島徙入台灣,逐漸形成台灣地區的諸多氏族或部落.炎帝、黃帝的後裔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相繼遷入台灣,以及建國前大陸大批漢人的遷入,形成今日台灣約2100餘萬同胞.同時,從三國起,大陸王朝就與台灣有了交往,宋、元已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又建立了尊奉明朝的鄭氏王朝政權,清康熙帝統一台灣,建立了地方機構台灣府,派官員治理.其後,台灣省一直隸屬於中國政府管轄

㈡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大陸與台灣交往的史實迄今有多少年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等率萬人船隊到達(夷州)(今台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中國大陸人民)與(古台灣)大規模交往的史實。

㈢ 祖國和台灣古代友好交往的事例 (從秦漢開始,直到明清。)

早在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就派將軍工溫率萬人船隊到夷州(今台灣),加強了大陸與夷州的聯系;隋朝煬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灣);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對台灣和澎湖的管轄,並每年從那裡徵收鹽稅;1661年至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台灣;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第二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㈣ 有文字記載的內地與台灣的來往最早在哪一時期出現

三國時期、孫權派了衛溫去台灣這個是最早的。公元230年,在三國競爭統一的重要時刻,孫權為實現「普天一統,開拓海疆」,遣將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從浙東古港章安出使海外,遠規台灣,《三國志·吳主傳》載:「黃龍二年春正月,浮海求夷洲(即台灣)及亶洲(海南島),軍行經歲,士卒疾疫死者十之八九,但得夷洲(即台灣)數千人還」。這是古代東亞航海史上一大罕見壯舉,也是歷史上大陸和台灣大規模交往,以國家政府名義第一次出航台灣,並在台灣行使國家權力的首次記錄。是我國古代,以至太平洋地區航海史上罕見的奇跡,在世界文化史上寫下濃重光彩的一頁。國務院《對台白皮書》注錄該歷史事件,並有簡略介紹。2003年浙江電視台為此拍攝了對外電視紀錄片,並於中央電視台第四台轉播,影響頗大。台灣著名史家連雅堂先生《台灣通史》稱:「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又說:「台灣固土番之地,我先民早入而拓之,以長育子女生。故自開辟以來,官司之所經劃,人民之所籌謀、莫不以理番為務」。衛溫、諸葛直此行對開發台灣,密切東南沿海文化和經濟聯系、交流;開拓我國東海,以及南洋群島和東南亞各國的海上航道,可堪為漢武帝開通西域,唐太宗和親吐蕃,甘英出使大秦等相媲美,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政治和歷史意義。

㈤ 歷史上台灣與大陸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中國人最早發現並開發了台灣。在浩繁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台灣被稱為夷洲、流求、東鯤等,到明朝時正式的公文便開始出現「台灣」這一名稱。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
公元三世紀,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曾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即現今的台灣,當時吳人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上就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公元七世紀,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從那時起大陸居民也開始遷居澎湖地區,其後逐漸向台灣本島發展。到17世紀末,從大陸來到台灣的居民超過10萬之眾,他們在當地從事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並定居。至公元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時,自大陸遷徙至台灣的居民總數達到50.7萬余戶,254萬餘人,200年間增長了25倍。遷徙台灣的大陸人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與台灣先住民共同開發台灣,繁衍生息。可以說,台灣的開拓發展,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至今,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

中國政府最早對台灣實施了有效的統治。在中國人民漫長的開發台灣過程中,中國政府逐漸加強了對台灣的行政管理,並實施了有效管轄。公元12世紀中葉,當時的宋王朝開始將行政管理權擴展至台灣地區,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元、明兩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1662年,鄭成功在台灣設「承天府」。清朝政府在統一中國後,逐步在台灣擴增行政機構,加強對台灣的治理。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派人測繪台灣地圖,丈量土地。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又增設「巡視台灣監察御史」,改「分巡台廈兵備道」為「分巡台廈道」。1727年(清雍正五年),改「分巡台廈道」為「分巡台灣道」(後改為「分巡台灣兵備道」),定「台灣」為官方統一名稱。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劃台灣為單一行省。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繼續對台灣進行有效管轄。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按照國際法上政府繼承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繼承和行使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主權。

海峽兩岸中國人為保衛台灣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15世紀後期起,荷蘭、西班牙等西方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台灣。兩岸同胞為保衛祖國的寶島、反對外國殖民者的入侵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斗爭。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軍進軍台灣,並於次年驅逐了荷蘭殖民者。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日本侵略者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但是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承認這一不平等條約。當時在北京會試的18省千餘舉人發起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反對割台;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和台灣同胞一道展開了反抗日軍佔領的斗爭。在日本對台殖民統治初期,台灣同胞組織義軍,進行武裝游擊戰前後達7年之久。及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50年期間,台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群眾運動和各種斗爭波瀾壯闊,席捲全島南北,60餘萬台灣同胞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

1937年,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中國政府明確昭示中外廢止《馬關條約》,宣布將收復台灣、澎湖。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並宣布: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

1949年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台灣和祖國大陸處於暫時的分離狀態,但這並未改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所有中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承認的。

㈥ 大陸與台灣大規模交往的歷史

中國有超過4千年的文字記載歷史,而記載台灣島的文獻距今1700年,那是三國時期吳國人沈瑩對東南沿海風土人情的記錄,書名為《臨海水土志》。公元7世紀隋朝政府派萬餘人渡海去台灣,有相當一部分人留居島上,成為大陸到台灣的又一批居民,雖然此前800餘年,中國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島,先後與該地波里尼西亞島族人混血成為台灣土著。

12、13世紀中國的宋朝和元朝已經在台灣島鏈中的澎湖島設立行政機構,將台灣島納入行政治轄和版圖。14、15世紀中國沿海出現了有組織的海盜與政府對抗,鄭氏家族一度占據台灣島,成為海盜集團主力,後被政府招安成為明朝沿海貿易官員,扮演著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紀初,荷蘭海盜以欺騙手段登陸台灣,在台南港建立軍事城堡,此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又用傳教方式在台灣南部、北部的中國人居住地建立農場,殖民擴張。1662年鄭成功率領明朝海軍力量驅逐了荷蘭殖民者,設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灣島。這種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統一中國之後,變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灣測繪地圖,以後一直將台灣島視為「東南沿海七省之門戶」。

19世紀以後,列強以武力對東亞各國脅迫開關,中國、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後遭到英國、美國艦隊和登陸部隊的侵略,其後中日兩國採取「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發展軍力,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求自保。1871年,維新後的日本派出偽裝成漁民的武裝人員登上台灣島東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機威逼清政府讓出對硫球島政權的保護權,並對台灣提出領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此後,為了鞏固台灣島防禦,清政府增加對台灣島的移民,並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灣省,派出劉銘傳治理台灣,劉任內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條海底電纜、第一條輸電線路,建立了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電報局,台灣工商業興盛,現代教育發達,成為當時清政府「洋務運動」中最為先進的一省,為台灣日後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島,當時的記者報道,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清政府官員也紛紛留守原職,與當地駐軍、民眾一道拚死抵抗日本軍隊的佔領,大陸東南沿海人民也出錢出力出人參加抗日斗爭,以後在日本統治的50年中,近60萬台灣同胞因反抗日本佔領,犧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監獄中。即使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為了抵制日本殖民統治,林獻堂代表的勢力運用議會抗爭方式爭取做中國人的權力,而蔣渭水等知識分子和教師也用報紙和圖書的中文寫作和陳述中國歷史,向台灣同胞弘揚中國人的意識。

日本殖民統治者竭力建設台灣的目的,是讓這個富庶島嶼充當它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擴張的跳板。日本統治期間從台灣掠奪了大量資源和勞動力,台灣工人工資僅僅是日本工人工資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礦產、鋼鐵、蔗糖、大米運往日本。日本甚至將台灣土著人視為野獸,使用鐵絲網圈圍其居住地,並使用迫擊炮和毒氣彈對其反抗進行種族滅絕。日本教育台灣人的目的是讓他們成為馴服的奴隸,日本人從來就不允許台灣人報考大學的政治、法律類,只能學工科和醫科,成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台灣實施高壓統治和類似希特勒納粹文化的「皇民化運動」,逼迫台灣同胞改掉中國人姓名、放棄語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軍國主義,而李登輝家族和辜敏寬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從者和繼承者。日本還征調大批台灣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陸和東南亞的軍隊,甚至參與對美國珍珠港的襲擊。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及澎湖列島依照中、美、英簽署的《開羅宣言》和中、美、英、蘇簽署的《波茨坦公告》規定,歸還中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舉行,中國政府向世界宣布台灣及澎湖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當時在台灣的西方記者報道說,台灣島到處是鞭炮和歡聲笑語,到處張燈結綵,人民歡欣鼓舞,慶祝自己又重新成為中國人,他們流著歡喜的淚水,祭告祖先亡靈,慶祝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近代以來,台灣同胞經歷的歷史和中國大陸同胞所經歷的一樣,都深受列強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時台灣同胞也與中國大陸一道艱苦地抗爭,尋求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發展。在經歷了歷次戰亂之苦後,兩岸同胞都認識到,中國大陸與台灣分離的歷史,完全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殖民的結果,完全是中國長期衰弱和內亂的結果。中國的統一,不僅是民族復興的標志,更是兩岸中國人走向全面現代化必須要面對的客觀事實。

參考資料:中國台灣網

㈦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大陸與台灣友好交往從哪個時

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中就有關於台灣的記載。當時將台灣的居民稱為「島夷」。三國時期,吳主孫權曾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軍隊到過台灣。之後隋煬帝也曾3次派人去過台灣。南宋時開始屯戍澎湖。元朝已開始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管理台灣和澎湖地區的民政,行政上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已正式成為中國行政區的一部分。 據1980年在台東縣阜南鄉考古發掘出的大批二三千年前的台灣居民遺物,可以確認他們來自大陸,是從東南沿海渡海過來的古代越仆族人。幾千年中,大陸沿海居民總是不斷有人渡海前往台灣、澎湖定居謀生。例如唐朝進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時福建大旱,為解決飢民的生計,曾有計劃地向台灣移民,共招飢民數萬到台灣墾殖。現在台灣居民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可以說台灣與大陸血肉一體,手足相連。 台灣古有「貸與」、「瀛洲」、「東鯤」、「夷洲(州)」、「琉求(球)」等多種名稱。到明朝時,常以局部地名如雞籠、淡水、大丹等代替全島的名稱。台灣這個名稱起於清康熙二 十三年,即1684年。當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從此,台灣成為代表全島的正式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明朝時,中國政府對台灣的經營已非常嚴密和富有成效。為了防倭寇對大陸的侵襲,加強了澎湖和台灣的防衛。先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後又增設了「游兵」,各島配備船隻20艘,士兵800人,在基隆、淡水常年駐屯軍隊。 殖民主義者侵佔台灣與鄭成功收復台灣 17世紀初葉,歐洲列強殖民擴張活動逐漸延伸到亞洲。1544年一艘葡萄牙遠航船駛過台灣,瞭望海島,風景秀麗,便稱之為「伊拉福(爾)摩沙(薩)」,意思是「美麗島」。 160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趁中國駐澎湖列島兵力單薄之際,侵入當地,但年底即被明朝軍隊趕走。1622年,荷蘭人再次入侵,於1624年再次被驅逐。不久,荷蘭人趁明末大陸大亂,中國政府無暇顧及台灣的時機,占據了台灣南部,後又趕走了占據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佔領了台灣全島。1661年抗清將領鄭成功決意渡海收復台灣,作為抗清的基地。4月2日他率軍25000多人,由福建廈門,乘大小戰艦幾百艘,經澎湖向台灣進發,向盤據台灣的荷蘭侵略者發動了猛攻。幾經激戰,把侵略者圍困在據點里。戰爭中荷蘭幾次派兵援救,都被鄭成功在海上擊潰。1662年2月1日,荷蘭侵略者見大勢已去,只好在投降書上簽字,撤離了台灣,荷蘭人占據台灣38年的歷史結束了。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建立起正規的地方政權,設一府二縣進行治理。他大力號召大陸民眾移居台灣,開墾土地,發展生產,興辦教育,發展貿易。台灣的經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清政府出兵台灣及對台灣的管理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不久就病逝了,由他的兒子、孫子相繼治理台灣。此時已在大陸確立了統 治地位的清政府曾幾度與之會談,但卻未有結果。1683年,清政府決定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在澎湖一戰,清軍獲勝,鄭氏軍隊軍心動搖,台灣民心瓦解。於是,鄭成功之孫鄭克爽於8月向清政府具表請求歸順。 清政府治理台灣後,先在台南設立台灣府,下轄三縣,隸屬福建省。1885年又將台灣府升格為台灣省,成為中國的行省之一。從1683年到1895年的212年間,清政府廣招東南沿海居民移居台灣,對台灣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開煤礦、設機器局、修公路、築鐵路、辦郵局、開新式學堂,使台灣得到了開發,經濟逐漸發展起來。 台灣的割讓及對台灣人民心理的影響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其後的戰爭中搶佔了澎湖列島。戰爭最終以清政府戰敗求和結束。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的欽差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全權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連同遼東半島一起割讓給日本,使台灣和澎湖列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割台消息傳來,全台嘩然,群情沸騰,百姓「若午夜暴聞驚雷,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集於市,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台灣紳士邱逢甲等聯名致電清政府說:「臣桑梓之地,義共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御」。在北京的台籍官吏、進士、舉人聯名上書督察院:「今一旦委 而棄之,是驅忠義之士以事倭寇,台民終不免一死,然而死有痛矣」。康有為、梁啟超等1300多名舉人舉行集會,反對割台。 雖然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但台灣人民仍然對日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經過10餘次血戰,付出慘重代價後,日軍才最終佔領了台灣全境。從那以後,一直到1945年的50年間,盡管日本殖民當局全力強化統治,台灣人民的反抗斗爭卻從未停息過。

㈧ 隋朝到宋朝台灣與大陸的交往

12、13世紀中國的宋朝和元朝已經在台灣島鏈中的澎湖島設立行政機構,將台灣島納入行政治轄和版圖。14、15世紀中國沿海出現了有組織的海盜與政府對抗,鄭氏家族一度占據台灣島,成為海盜集團主力,後被政府招安成為明朝沿海貿易官員,扮演著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紀初,荷蘭海盜以欺騙手段登陸台灣,在台南港建立軍事城堡,此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又用傳教方式在台灣南部、北部的中國人居住地建立農場,殖民擴張。1662年鄭成功率領明朝海軍力量驅逐了荷蘭殖民者,設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灣島。這種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統一中國之後,變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灣測繪地圖,以後一直將台灣島視為「東南沿海七省之門戶」。

㈨ 大陸人可以和台灣人聊天嗎用什麼社交軟體聊

你好朋友,這個大陸和台灣人可以在網上交談,通過聊天軟體即可,謝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㈩ 結合史實敘述歷史上大陸與台灣的聯系與交往情況,並概述這些事實根本上說明了什麼

台灣早在夏朝時就被化為中國九州中揚州的一部分。後來在秦時,徐福奉始皇之命尋常生不老之書,徐福告訴秦始皇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後事就普遍認為瀛洲就是台灣。而史書中直面描述台灣的還是在三國時期,那時台灣還叫夷州,孫權但是就派軍東征夷州,眾所周知,三國之戰打的就是人口,孫權就派軍隊在夷州搶了很多夷州人回吳國。這是大陸與台灣的第一次有迴音的聯系。
之後,隋煬帝好大喜功的又想征服琉球(學術界對這個琉球是日本琉球島還是台灣有爭議,但大部分還是認為是台灣)。
後來就是在元朝了,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所以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6000餘人進軍台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明朝時海禁,但為了防止海盜作亂,明軍又在台灣的基隆,淡水二港駐軍,這是大陸首次在台灣駐軍!鄭成功的故事都知道,我就不細說了。明滅亡後,鄭氏退據台灣,及後被康熙收服。
再後來國民黨敗退台灣的事就不用說了吧。
綜上所述,台灣其實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基本處於大陸控制只下了,經過清明二朝的加強統治,就名副其實的成為大陸所屬的一個小島了!
其實我覺得只要是武力夠強,什麼歷史淵源都是放屁。你看蒙古成吉思汗征服的大片土地,在他死後不到三百年,統統煙消雲散,難道你現在還能用歷史淵源這個問題叫俄羅斯和歐洲交出元朝征服的大片領土?可笑了唄!所以一個國家要講什麼歷史淵源都只是從面子過得去而已,真正管用的,還是武力!但是你要那種標準的答案的話,我還是只有說:從古到今,台灣都是中國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國的神聖領土!

閱讀全文

與歷史大陸與台灣交往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