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評劇起源於哪個地方
評劇是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評劇起源於100多年前,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評劇的前身是蓮花落,俗稱蹦蹦戲。蓮花落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流域甚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 蓮花落是窮人行乞時的演唱藝術。或說唱吉祥如意的話,或演唱故事,蓮花落作為乞討的藝術,緊迫時尚,從民歌、民謠、民間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藝術形式中吸收了許多營養。蓮花落是乞丐創造的口頭說唱藝術,或說唱歷史、民間故事,或乞丐自編乞食段子,最早由一人演唱,用竹板伴奏。民間也有打「十不閑」的,單人演唱,牽動木架上的鑼鼓跋等伴奏。此類由一人說唱的單口蓮花落,在清末民初京東一帶的集日、廟會上最為常見,平時也有走鄉串村的。後來,「單口蓮花」落逐漸發展為由二三人演唱的「對口蓮花落」。所謂「對口蓮花落」,就是兩個人演,一扮旦角,一扮丑角或生角,同時亦有簡單的樂器伴奏。此時,有人將「對口蓮花落」也稱之謂「蹦蹦」。成兆才(藝名東來順)、金菊花等人吸收秧歌等民間藝術中的有用部分,融會貫通在蓮花落里,在耕無地、商無本的情況下,從愛好出發,以糊口為目的,拉起了沿村唱蓮花落的一家班、朋友班、師徒班。他們恥於向高門大戶托缽乞食,就兩三人結伙,在廟會街心、麥場等寬敞的地方.用敘事體與代言體混合的台詞演唱一些婆媳姑嫂、姑娌之間的糾葛,男情女義、子孝孫賢的佳話等。說白唱詞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極受農民歡迎,隨心擲下銅板制錢,每場下來,所得收入早超過乞食十倍。對口蓮花落比單口蓮花落更形象,內容連貫豐富。在台上有許多舞蹈的成分。此時的蓮花落演員有任連會、東來順(原名成兆才)、劉春生、金菊花(原名杜芝薏)、李傻子(原名李春威)、東發亮(原名孫鳳鳴)、東發紅(原名孫鳳崗)、開花炮(原名孫鳳嶺)、小金龍(原名張化龍)仙動心(原名姚繼威)、佛動心(原名張玉琛)、神動心(原名張來)、白菜心(原名白廣潔)、等人。對口蓮花落有敘事體台詞,多用第三人稱講話,演員一扮多角,扮裝和道具簡單,表演舞蹈動作多,不夠生活化,唱腔有所豐富,但仍單調,雖淘汰了竹板伴奏,逐步增加了嗩吶、板胡等,仍顯單純。對口蓮花落有了很大的戲劇因素,還不成戲劇,他們將長篇歷史小說,民間傳說、神話、傳奇、演藝其中一部分情節拆出,編成小戲演出,同樣頗受當地農民的贊許和歡迎。這就是評劇由「對口蓮花落」進入「拆出」階段。孕育出了拆出蓮花落。 拆出蓮花落也叫蹦蹦戲,蓮花落藝人們的吃飯問題解決了。但為了爭取更多的收入,提高身價,改變討飯乞食的傳統,就必須發展、創新蓮花落,讓它做為一種藝術問世。觀眾漸漸也不滿足於敘事體表現粗獷的演唱,他們要求看到更抒情更細膩的藝術。這就促進了對口蓮花落向拆出戲發展。到1908年,出現了許多職業性蓮花落班社,演員陣容有所擴大,多演拆出小戲,受到農民的歡迎。劇本台詞從敘事體改成代言體(第一人稱)。每出小戲都有個重點情節,有固定的角色,固定的台詞,有了老生、老旦、青衣、小旦等行當。登台人數多了,逐漸有規范性的舞台動作,角色化裝也注意勾畫臉譜。唱腔出現了二六板、跺板等板式(如金菊花創造出小悲調、大悲調、十三咳等新腔)。伴奏除板胡外,增加三弦、大笛子等,同時借用河北梆子的部分鑼鼓點指揮舞台表演,武場已用大小鑼、堂鼓等。這時不再跑地攤,已經搭台唱戲。拆出戲的劇目是單口、對口蓮花落的豐富和發展,大部分劇目是藝人從其它戲曲中移植或改編的,約有80 余出。拆出蓮花落已具備了戲劇諸般要素,它是評劇的萌芽時期。這時期他們演出的劇目有《小姑賢》、《思夫》、《回杯記》、《黃愛玉上墳》、《斬竇娥》、《丁香割肉》、《劉公案》等。 在拆出蓮花落盛行時,社會的上層人物、執政當局視它為異端,指責它「傷風敗化,鄙俗不堪」,不準進城市和鄭重場所。1907年,直隸總督楊土壤以「有傷風化,永干力禁」明文將蓮花落班驅逐出天津。 1907年蓮花落被禁止,藝人斷絕了衣食之源。但他們深知蓮花落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窮苦百姓喜聞樂見,藝人們又酷愛自己從事的藝術。為求生存圖發展,1909年成兆才、金菊花、張化文、張化龍、任連會、任善慶、於玉波、張玉琛、張德禮等人聚到灤州吳家坨(今屬灤縣),改良拆出蓮花落。成兆才認為,必須對拆出戲進行改革,應編寫大型整出戲, 成兆才根據《今古奇觀》、《宣講拾遺》以及梆子、皮影等劇本改編移植了《告金扇》、《馬寡婦開店》、《秦雪梅弔孝》、《鬼扯腿》等大型劇本。在保持對口拆出戲傳統唱腔風格的基礎上,吸收河北梆子、皮影、樂亭大鼓的腔調和板式,相繼創造和使用了大安板、小安板、散板、流水板、大悲調、哭迷子等腔調和板式。在表演方面,吸收京、梆大戲的傳統戲曲程式,舞台動作進一步規范化,演員表演講求逼真,生活化。同時,改進了音樂伴奏,採用了梆子的鑼鼓經。用座鼓、手板來指揮戲劇節奏。 戲裝頭面、舞台美術、道具也效仿京梆大戲。 行當陸續配備齊全。去掉淫詞濫調和色情表演,把荒誕庸俗、低級趣味的東西盡量清除掉。演員陣容擴大了,由幾人小班擴大到幾十人的大班,儼然是個藝術團體了。成兆才所創建的「慶春班」為能爭取官府的認可,又能得到合法的演出權利,從而能進入縣鎮和城市,想到借用大劇種河北梆子的名譽,以遮官府耳目,故將蓮花落起名為「平腔梆子戲」。隨後,慶春班進永平府(盧龍縣)演出,轟動了府城,得到當局認可,打開永平府禁地。此後平腔梆子戲在各州縣公演無阻,爭得盛大榮譽。。 1909年,在唐山永盛茶園,慶春班首演,《老媽開口旁》、《馬寡婦開店》《花為煤》3出戲後,轟動了整個唐山,受到了唐山廣大工人和市民的熱烈贊賞。同時官府的大小官員,遺老遺少,紳士大賈,來往過客觀看後也為之傾倒。使平腔梆子戲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慶春班在永盛茶園演出聲望日高,演員達40多人。這就是唐山落子時期的起源。 1915年,成兆才率領慶春班進入天津,以《老媽開口旁》、《馬寡婦開店》、《花為媒》、《占花魁》、《杜十娘》、《王少安趕船》等20多出大型劇目上演,贏得了觀眾的贊美和梨園界的賞識。京劇演員梅蘭芳、劉鴻聲看了月明珠的演出後說:「唐山落子大有前途,月明珠是個大有前途的演員」。月明珠的唱腔流行津唐,名揚劇壇。商界聯合贈送「明珠新出蚌,一起平腔,壓倒男伶女樂」賀嶂,緒紳及各界送「風化攸關」、「評古論今」、「懲惡揚善」等贊揚之詞。津門雪恥,唐山落子身價十倍,稱梨園上品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7年,慶春班改為「京東永盛合班」,往來於津唐間。 1918年,該班被邀到山海關興業茶園演出,受到熱烈歡迎,盛況空前。當時,一位曾任奉天稅務處長的名紳奎旭東,他認為該班演出的劇目有「警化世人,移風易俗之新意」,並建議將「永威合班」改名為「警世戲社」。並贈「唐山首創警世戲社」匾額一塊,聲譽傳到東北各大城市。同年,「警世戲社」出關,赴東北三省各地巡迴演出,深受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喜愛,此時,「警世戲社」在東北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演員有第一位著名男旦月明珠。它演出的劇目有:《馬寡婦開店》、《杜十娘》、《桃花庵》等;第二位著名男旦金開芳,首演了成兆才創作的現代戲《楊三姐告狀》,飾演楊三姐。 平腔梆子戲於1909年入唐山演出至1918年形成唐山落子,有了自己的劇本,有獨特的唱腔板式和表演形式,有一套相適應的音樂伴奏,有陣容整齊而出色的演員,有完善的管理方法,已形成?個新興的大劇種。 1919年,唐山首創警世戲社出關到營口,給當地群眾帶去了賞心悅目似曾相識的唐山落於,歷訪長春、哈爾濱。張作霖為岳母祝壽和舉辦賑災義演,特邀京劇名家梅蘭芳、程硯秋與唐山落子名家月明珠至奉天(沈陽)同台演出,獲得軍政界、工商界和市民的熱烈歡迎和極力贊賞。警世戲社名震奉天、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後警世戲社長期活動於東北三省各地。 警世戲社進入東北,擴大了評劇流行地域,此時,評劇班社如雨後春筍般的在京、津、冀東一帶的大地上誕生了,並出現了一大批花季少女的評劇藝人。她們是花蓮舫、李金順、芙蓉花、劉翠霞、白玉霜、小桂花等。並各自搭班先後都出關到東北三省各地演出。評劇發展時期是唐山落子階段,已經定型。後來的發展是,此時評劇已經進入了「奉天落子」時期。警世戲社在東北活動的年代,是評劇的完善、提高和成熟時期。 評劇植根於群眾中,因而枝繁葉茂。它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和流傳非常迅速。1923年警世戲社進天津演出,遜清太保呂海寰見昔日平腔已發展成大劇種,建議將平腔的「平」加「言」字旁,稱「評劇」,被警世戲社採用,從此「評劇」之稱問世,並逐步得到公認。此時出現了很多評劇名演員,如劉翠霞、白玉霜、小桂花、愛蓮君、喜彩蓮、芙蓉花、朱寶霞、鈺靈芝、花月仙等人。她們的足跡遍京津唐、東三省、上海、西安、南京、漢口、長沙、重慶、成都、貴陽,蘭州、新疆等地,所到之處倍受觀眾歡迎,把評劇藝術傳播到了全國各地。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評劇藝人在政治上翻身獲得了新生;在藝術上有了黨的「雙百」方陣的指引。黨派了一大批新文藝工作者(編、導、演、音、美)加入充實到評劇隊伍中來,進行了大量的藝術改革和創作,並加工整理了眾多評劇傳統劇,歷史劇,現代劇等,使其大放光彩,在此期間,成績卓著的代表人物,北京有小白玉霜,她把「白派」藝術發展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新鳳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新派」唱腔藝術自稱一派;天津有鮮靈霞,她創造了高亢激昂的「鮮派」唱腔藝術;六歲紅,她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了「劉派」藝術、蓮小君,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了「愛派」藝術;羊蘭芬創造了獨特的彩旦行當的藝術;李文芳、小玉芳、小花玉蘭等也有自己的藝術特色;東北有花淑蘭,她創造了美妙激越的「花派」藝術;韓少雲創立了優美嫵媚的韓派藝術、筱俊亭開創了老旦行當的筱派藝術、喜彩苓、喜彩君、等也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唱腔藝術風格……。她們在 《小女婿》、《劉巧兒》、《秦香蓮》、《花為媒》、《包公三堪蝴蝶夢》、《賣油郎獨占花魁》、《孔雀東南飛》、《蓮花庵》、《茶瓶記》、《對花槍》、《白蛇傳》等劇目中的表演藝術。在全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了男腔藝術的開創及改革者魏榮元,他將男聲唱腔降低了4度,解決了男女聲同唱的問題。並填補了評劇花臉唱腔的空白。把男聲唱腔提高到一個新德水平,改變了評劇有史以來男聲處於從屬地位的狀況。從而擴大了評劇表演現代生活的能力,使評劇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也是評劇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評劇新秀在黨的培養哺育和在老一輩藝術家的傳、幫、帶之下,茁壯的成長起來,使許多流派藝術有了繼承人。這一時期的評劇名家有:谷文月、劉萍、李秀雲、馬淑華、崔蓮潤、李紅霞、劉秀榮、王曼苓、鄭桂芳等。 評劇到現在已有一百餘年的歷史了,它從一種簡單的民間說唱藝術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大劇種,凝結著幾代評劇藝人的的辛勤勞動。成為我國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
B. 評劇的歷史沿革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筱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新鳳霞、喜彩蓮、花月仙、李憶蘭、趙麗蓉、魏榮元、馬泰、張德福、陳少舫、席寶坤、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鑫艷玲等;天津評劇院,著名演員有鮮靈霞、劉翠霞、六歲紅、蓮小君、李福安等;哈爾濱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喜彩苓、劉小樓等。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院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C. 五大劇種各有多少年歷史
五大劇種分別是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豫劇,黃梅戲有百年的歷史。評劇100多年的歷史。,越劇150年的歷史。。
D. 評劇起源於:
根據胡沙先生《評劇簡史》一書記載:評劇誕生於1900年前後共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時期稱為「對口蓮花落」,第二時期為「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是第三時期,在這期間共經過了30多年,而評劇便是第四個時期。
蓮花落最初在京東一帶活動,如:豐潤、遵化、玉田、昌黎、樂亭、及唐山等地。其表現形式由起初的一個人左右手拿著竹板唱的單口蓮花落,後來演變為由兩位男演員,扮成一旦一丑對唱的對口蓮花落,應該說它是勞動人民在田間地頭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在當時唱蓮花落的演員中屬金菊花最為著名。
第二時期是唐山落子,由於蓮花落從關外蹦蹦音樂中吸取了養分,豐富了自身的音樂,加進了梆子的大弦、鑼鼓,使它的表演具有了初步的戲曲形式,蓮花落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戲,即「拆出戲」,它們開始走上集鎮、碼頭,最後由成兆才先生於1912年帶入唐山,在永盛茶園,這是評劇第一次走進了劇場。由於演出轟動,影響較大,當地人開始把他們稱為唐山落子,其代表性的人物是月明珠。
談到這兩個時期,就不能不提到評劇的創始人及劇作家成兆才。成兆才,字潔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縣人,他生於1847年,卒於1929年,享年56歲。他是個貧苦農民,靠唱蓮花落乞食,成兆才小時候在河北梆子班裡當過水鍋,就是燒開水的,他多才多藝,會吹笛,會演戲,還會劇本創作。他一生共創作了百餘部作品為評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舊中國,他的侄子成國禎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四十八本成兆才手稿,我們現在出版的《評劇大觀》及《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這樣的評劇代表性劇目大部分是成兆才的作品,因此後人把評戲稱為「成家戲」,把成兆才稱為「祖師爺」。
評劇的第三個時期是奉天落子。評劇有成兆才,月明珠代班,由唐山發跡開始,進山海關,這時期名聲大躁,他們創造了許多優秀的劇目,如:《馬寡婦開店》、《桃花庵》、《楊三姐告狀》、《王少安》、《杜十娘》等。
在1912年至1925年這前後十四年中推動評劇發展的代表人物應是李金順。(見照片)李金順天津人,1896年出生,卒於1952年,享年56歲,據胡沙先生簡史記載,李金順腔調好,表情好,他的嗓音從小細嗓變得寬而亮,巧妙的運用唱大鼓的嗓子唱落子,並保留和發展了落子演唱的特色,他把許多大鼓的演唱技巧輸送到落子中去,豐富了落子的表現情感能力。因此,著名演員喜彩蓮在這方面受李金順藝術熏陶和影響。在繼承李派演唱風格基礎上,形成了後來的喜派。由於李金順的活動在東北,所以評劇藝術的中心轉到東北,這就是所謂的奉天落子。
第四個時期稱為評劇。關於評劇名稱的來源不能不提到一位評劇大家白玉霜。白玉霜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生於1907年,卒於1943年,享年36歲。據其女筱白玉霜在回憶錄中寫到,母親白玉霜在演唱方面字正腔園,為了叫上海人聽得懂評劇,他將唱白改用了北京話,她注重唱功技巧,對唱詞也很有研究,她的唱法很費勁,哪是重點哪個該使勁他都計劃得很好,聲音圓潤而又好聽,筱白玉霜便繼承了她的表演精髓,其演唱充分展示了白派風格。
據胡沙先生簡史記載,最早使用評劇這個名稱的是白玉霜,但在白玉霜之前的李金順時代,即1924年,他們將「蹦蹦」已稱為平劇,只是這個平字無言字旁,後來為了和當時的京戲也叫平劇相區別,加了言字旁。他們認為這有個講法,即評古論今之意。但在李金順之前,使用無言字旁的平字應當是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月明珠在天津演出時成兆才領導的班社冠以「京東慶春班,平腔梆子戲」。
在評劇形成後,曾涌現出一大批評劇表演藝術家。如:鈺靈芝、愛蓮君、劉翠霞、喜彩蓮、白玉霜、他們為評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E. 評劇起源於什麼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許多新腔,並創作改編了一百餘種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F. 評劇是哪裡的劇種
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約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它源自河北東部一帶的「蓮花落」,並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發展而形成的。這個劇種從農村進入城市後,受到話劇和京劇的影響演了許多新戲,擅於表現小市民生活。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口語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氣息濃厚,深受城鄉人民歡迎。早期評劇以女角為主,女腔婉轉動人,男腔貧乏簡單。新中國成立後,男腔有很大發展,創造出許多以男角為主的新劇目。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喜彩蓮、新鳳霞、韓少雲、魏榮元、馬泰等。
G. 評劇有多少年的歷史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韓少雲《小女婿》劇照評劇來歷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小白玉霜、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市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H. 中國評劇院的歷史發展
中國評劇院是一個團隊。是一個評劇創作演出隊伍。
中國評劇院誕生於1955年,走到今天已經整整50歲了。中國評劇院曾經是文化部領導下的藝術團體,前身是1953年組建的隸屬於中國戲曲研究院的中國評劇團。從前,中國評劇院 坐落在北京西城太平橋大街13號,這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大院。那個時候,中國評劇院是一支有194人的大劇院。中國評劇院建立伊始,領導就定了方針——「以演現代戲為主的示範性劇院,同時上演新編歷史劇和經過整理的優秀傳統戲」。1958年劃歸北京市。50年來,中國評劇院 涌現出一批優秀表演藝術家,中國評劇院 中的代表有白派藝術的第二代傳人小白玉霜、新派創始人新鳳霞、喜派創始人喜彩蓮、花派創始人花月仙,以及李憶蘭、魏榮元、馬泰、張德福、席寶昆、陳少舫、趙麗蓉等都成大家,搖旗揮纛,各領風騷。中國評劇院還有一支以劇作家胡沙、作曲家賀飛、導演張瑋、舞台美術家蘇丹、張堯為代表的創作能力極強的藝術創作隊伍,幫助中國評劇院提高劇目藝術水平,功勛卓絕。五十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劇院極大關懷。毛澤東主席在第一屆政協會議上還親切接見過中國評劇院的小白玉霜,周恩來、宋慶齡、鄧穎超、彭真、李先念、李瑞環等國家領導同志分別接見過中國評劇院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多次觀看中國評劇院的演出劇目。今天,中國評劇院依然是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中國評劇院有一團、二團、白派團和影視部。中國評劇院 有一座現代化的演出場所——中國評劇大劇院。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21世紀初期,中國評劇院 以谷文月、劉萍、李惟銓、戴月琴為代表的新的一代藝術家們,繼往開來,為評劇藝術發展繼續做著新的貢獻。今天,中國評劇院以劇院五朵「梅花」(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惟銓、宋麗、馬惠民、韓建光、劉惠欣為領軍,以齊建波、高闖、王冠麗、李金銘、張文鵬、恆紅、張秀芸、孫路陽等新一代評劇優秀人才為核心代表的演職員隊伍,繼承創新,以亮麗的風采活躍在評劇藝術舞台上。中國評劇院要把中國評劇院的形象通過網站傳播給大家,讓關注中國評劇院 的人們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中國評劇院 ,認識中國評劇院 ,批評中國評劇院 ,幫助中國評劇院 。
中國評劇院 是一項事業。一項功德深遠的民族文化傳播的事業。
中國評劇成型於20世紀初。農民藝術家成兆才等人通過藝術實踐開創了一個傳遞民聲、傳達民意的戲曲形式——蹦蹦戲,這就是今天評劇藝術的雛形。百年來,通過一批又一批藝術家的創作演出實踐,使評劇藝術走出河北唐山,走向東北,走向天津,走向北京和上海,走向全國更廣泛的地區;也廣泛吸收河北梆子、京劇、皮影等其他藝術形式,使評劇逐漸由稚嫩到成熟,由弱小繁盛。中國評劇院是後來者,是評劇事業的承繼者和發揚者。中國評劇院 成立五十年來,在建院方針的指導下,恢復整理和創作了300多出優秀現代戲及傳統劇目,其中有20多部劇目和80多位演職員先後獲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多個獎項。《楊三姐告狀》、《秦香蓮》、《花為媒》、《劉巧兒》、《小女婿》、《金沙江畔》、《高山下的花環》、《評劇皇後》、《黑頭與四大名旦》等劇唱腔膾炙人口、劇目影響深遠,深受觀眾喜愛,成為中國評劇院 的代表作。中國評劇院 的藝術家沒有故步自封,而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改革,極大地豐富了評劇唱腔藝術,為使評劇藝術摘掉了「三小劇種」的帽子,成為全國性的地方戲大劇種作出了突出貢獻。新世紀來,中國評劇院 創作了《紅岩詩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劉巧兒新傳》、《桃花盛開的地方》、《樂家老鋪》、《長霞》、《啼血杜鵑》、《呼蘭河》等大型現代戲。中國評劇院 的作品多次在評劇藝術節獲獎。舞台奼紫嫣紅,影視創作也頻現風采。中國評劇院 先後與多家電視台和影視機構合作,拍攝了多部戲曲電視劇,特別是系列評劇電視連續劇《包公智斗》等電視作品的製作播出,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好評如潮,標志著中國評劇院 充分利用劇院資源,向更廣闊的藝術市場進軍的姿態,也標志著中國評劇院 影視製作隊伍的成長。中國評劇院 願意把創作成果通過網站這個窗口讓大家分享。中國評劇院 也渴望通過這個窗口與大家進行藝術探討,幫助中國評劇院 找出差距,彌補不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國評劇院 共同努力了,一定會使中國評劇院 的作品精益求精,讓大家滿意。
中國評劇院 是一種精神。緊跟時代。鍥而不舍。海納百川。
中國評劇院 從無到有,從小大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是因為鍥而不舍海納百川的精神。劇院成立之前,中國評劇院 中的一部分藝術家已經將評劇藝術實踐和火熱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評劇的舞台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謳歌新社會的作品,小白玉霜的《九尾狐》、《千年的冰河開了凍》、《小女婿》,新鳳霞的《劉巧兒》等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為評劇成立國家劇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評劇院 在55年誕生,之後的半個世紀中,中國評劇院 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時代的步伐,發揚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精心雕琢,廣泛吸收其他姊妹藝術之長,使中國評劇院 的評劇藝術成為時代流行的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中國評劇院 的唱腔傳遍了大街小巷,中國評劇院 的演員紅遍了大江南北,中國評劇院 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四面八方。
今天,各種新興藝術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對中國評劇院 的生存和發展形成嚴重沖擊,構成威脅。面對現實,中國評劇院 也曾困惑,也曾彷徨,但是,中國評劇院 沒有理由放棄中國評劇院 的目標和追求,沒有理由放棄喜愛中國評劇院 的觀眾。中國評劇院 在困境中不斷探索前進的道路,不斷摸索藝術的方向。中國評劇院 鍥而不舍地投入一次又一次的激情,創作出一部又一部新作品,推出一群又一群年輕的藝術家。盡管中國評劇院 的努力還沒有達到最好的效果,盡管現實中國評劇院 依然比較艱難,但是,通過一系列的藝術實踐,中國評劇院 已經增強了信心。中國評劇院 的《劉巧兒新傳》能夠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演出70場,中國評劇院 的《長霞》一場演出能夠贏得觀眾20次掌聲;中國評劇院 的電視劇《包公智斗》系列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的目光;中國評劇院 恢復排演的《向陽商店》演出時台上台下一片共鳴;中國評劇院 的「周六評劇苑」演出場場滿座;中國評劇院 為戲迷票友主辦的「北京評劇之友」大賽贏得了戲迷的滿堂喝彩,數以百計的各地票友參賽……中國評劇院 在想辦法和觀眾接近,聽取觀眾的聲音,所以開辦了網站,在中國評劇院 和觀眾之間,架起一座真情橋梁。中國評劇院 相信,只要中國評劇院 緊跟時代,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堅持海納百川的創作傳統,中國評劇院 就一定能夠融入觀眾,一定能夠把觀眾領進劇場,一定能夠使中國評劇院 在色彩斑斕爭奇斗妍的藝術天地,深深地紮根,火火地開花,累累地結果。
I. 評劇是我國哪個地方的主要戲曲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許多新腔,並創作改編了一百餘種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J. 評劇和京劇的區別,評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
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
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評劇的前身是蓮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戲」、「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關外有「奉天落子」的稱謂。蓮花落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流域甚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