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日語的發展過程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語言文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最初日語的每一個音,都是由一個漢字表達。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假名。現在日語中,假名共有71個,最基本的有46個,排列成「五十音圖」(字母表)。
日語中漢字的發音有「音讀」和「訓讀」兩大類。
音讀,即日本人引入中國漢字時模仿該字漢語發音的讀法。由於中國漢字進入日本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中國不同朝代的「普通話」有所差異,這在日語漢字的讀音上也留下了不同的痕跡。因此,在現代日語中一個漢字的普通讀音通常有兩種,稱為「吳音」和「漢音」。如日語漢字「人」的音讀,「漢音」為「じん」, 「吳音」為「にん」。
「訓讀」是利用漢字表達日語固有詞語意義的讀法,也可以說是漢字的日譯。如日語漢字「人」的訓讀為「ひと」。另外,日語中有漢字組成的詞語,在意義上與現代漢語也有許多差異。
日語書寫時一般體言(名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的詞幹部分多使用漢字來寫,而用言詞尾有變化的部分及助詞、助動詞則以平假名書寫。格式上橫寫、豎寫均可。
B. 可以講講日語的起源嗎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在漫長的歷史當中,兩國的文化交流頻繁。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
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里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終上所述,漢語、漢字在日語的誕生、成長過程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兩種語言屬於不同的語系,但是這並不妨礙漢語、漢字對日語的影響。
C. 誰知道日本語發展史謝謝了!
(1)文字
日本使用漢字、平假名、片假名3種文字,此外有時也使用羅馬字。
漢字是從中國傳入的表意文字。後來創造了萬葉假名,利用漢字的音訓來表現日本的國語。此後又從萬葉假名的簡化寫法產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9世紀前後)。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音節文字,現在各有46個。
在書寫日語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多數用漢字寫,動詞及形容詞的活用變化部分、助動詞和助詞都用假名寫。副詞用漢字、假名都可書寫。現在平假名已經廣泛使用,片假名主要用於表示外來語。
在學校最初教的文字是平假名。但是,現在的孩子入學之前多數已經會讀寫假名了。
日本文字最初適用於豎寫,但也可以橫寫。豎寫的時候自右向左移行,古代豎寫居多,為了便於表示數字和引用外國語,橫與也逐漸普及了。不過閱讀時仍是豎寫的方便,所以一般報刊、雜志、書籍大多數是豎寫。
(2)漢字
一種象形和指事均為十分發達的表意文字。例如,表示太陽的文字「日」了自太陽的形狀,表示樹木文字「木」是模仿樹木的形態而創造的。又如表示「林」的文字由兩個「木」並列而成,表示「森」的文字由3個「木」字重疊而成。漢字從中國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據說漢字總數有5萬左右。
這是指「字」數,「詞」數則高達數倍以上。在日本官廳、公司及報紙使用的常用漢字規定為1945個(1981年)。但是,人名及地名使用的漢字還有許多,因此認識的漢字必須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否則看不懂報刊書籍。
此外,日本自己創造的漢字(稱國字)也很多。從中國傳入的漢字有中國式的音讀和日本式的訓讀之分。
(3)日語的特徵
日語具有獨特的文章結構和固有的文字,與其他語言不太相似。從語系看,認為它與朝鮮語、阿爾泰語屬於同一語系的主張較為有力,但至今尚無明確的證明。
從使用人口之多、語言文化程度之高來說,它與英語、俄語、漢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一樣,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語言之一。
現代日語的特徵有以下幾個。
①混合使用幾種不同種類的文字,有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等。
②使用的文字數量多,一般通用漢字約3000個(其中常用漢字1945個),平假名和片假名各46個。
③文章可以豎寫,也可以橫寫。
④音韻結構單純,音節種類少(標准母音僅ァィゥェォ5個)。音節由母音或由子音和母音構成,常以母音結尾,單獨使用的子音僅ン1個。
⑤表示同一事物,往往可用好幾個單詞。尤其是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代名詞種類極多(如表示第一人稱的有ゎたし、ぽく、ぉれ;表示第二人稱的有ぁなた、きみ、ぉまえ等)。
⑥同音異義的音詞很多(如對象、 對照、對稱;追求、追究、追及等)。
⑦由於職業、年齡、性別的不同,所使用的詞語也相應有明顯的不同。
⑧助詞(が、を等)、助動詞(なぃ、だろぅ等)對句子的構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⑨主語在謂語之前,謂語在句末,句節的順序比較自由,主語常常藉助謂語的用法而省略。
⑩敬語十分豐富而又復雜。
(4)日語難學嗎?
一般認為,學習日語在開始時感到較容易,原因是發音簡單、語法規則方面例外較少,句子結構的限制較寬,難點主要在漢字的讀寫。
根據說話者是男性還是女性,是大人還是小孩日語在表達上也稍有差別。例如表示「我」這個詞語,不同的說話人有不同的表達方法。更麻煩的是根據與對方的關系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另外,由於同音異義詞過多,外國人有時一下子難以理解。
不過,日本人明白自己說的外語比較差勁,所以即使外國人說錯了日語,他們也會努力去理解。
由於日語與其他語言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人們往往認為日語很難,其實日語的會話並不難,許多外國人在日本生活了1年以後,日常會話都說得很好,這就是一個證明。
據說目前世界各國日語學習者達200~300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尤其是東南亞各國日語學習者急遽增加。
(5)日語中的外來語
日語吸收了許多外來語。其中最早最多的是漢語。但是,這部分漢語大多數已經與漢語本來的含義不同,賦以日語的含義,因此難以稱作外來語。
①來自英語:
19世紀以來,吸收的英語詞彙很多。隨著中等教育以上的英語教育的普及,人們十分喜歡使用這些外來語,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數也數不清。
信箱、球、公共汽車、游泳池、自動化、交通高峰時間、電視。
②來自荷蘭語:
從17世紀到19世紀,作為歐洲國家,只有荷蘭和日本開展貿易,所以許多外來語來自荷蘭語。廚師、焦點、軟管、水泵、鑽床、蛇麻草、啤酒、德意志、輕佻姑娘、兩腳規、鹼、咖啡、玻璃、橡膠、油漆、馬口鐵、錳、馬達。
③來自爪哇語:
席子、印花布。
④來自葡萄牙語:
葡萄牙人是最早來到日本的歐洲人,所以日語中葡萄牙語的外來語也有很多。
炸蝦、閿淳(字典沒那兩個字)、雨大衣、鈕扣、麵包、香煙、紙牌、秋干、扣針、十字架、荷蘭、希臘、汗衫。
⑤來自朝鮮語:
日語中來自朝鮮語的詞語很多,但是現在能夠作為外來語跟日語區別開來的已經很少了。
單身漢、徽章。
⑥來自義大利語:
來自義大利語的外來語以音樂用語和烹調用語居多。歌劇、奏鳴曲、細面條、通心粉、終曲。
⑦來自法語:
素描、公升、米、獨立派、波蘭舞曲、女帽、高級時裝店、客觀、克、怠工、剪影、未婚夫、土撥鼠、資產階級、牛排、假日、瑞士、炸肉餅。
⑧來自德語:
課堂討論、主題、漂亮、打短工、病歷卡、葯布、淋巴、甲酚、煽動、神經衰弱、高壓氣體筒、流浪者、放大鏡、歇斯底里、鈉、小夜曲、傷寒、血色蛋白質。
⑨來自馬來西亞語:
不合格、鐵錘、晰蜴。
D. 日語的起源是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語言文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最初日語的每一個音,都是由一個漢字表達。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假名。現在日語中,假名共有71個,最基本的有46個,排列成「五十音圖」。
日語中漢字的發音有「音讀」和「訓讀」兩大類。
音讀,即日本人引入中國漢字時模仿該字漢語發音的讀法。由於中國漢字進入日本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中國不同朝代的「普通話」有所差異,這在日語漢字的讀音上也留下了不同的痕跡。因此,在現代日語中一個漢字的普通讀音通常有兩種,稱為「吳音」和「漢音」。如日語漢字「人」的音讀,「漢音」為「じん」,
「吳音」為「にん」。
「訓讀」是利用漢字表達日語固有詞語意義的讀法,也可以說是漢字的日譯。如日語漢字「人」的訓讀為「ひと」。另外,日語中有漢字組成的詞語,在意義上與現代漢語也有許多差異。
日語書寫時一般體言(名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的詞幹部分多使用漢字來寫,而用言詞尾有變化的部分及助詞、助動詞則以平假名書寫。格式上橫寫、豎寫均可。
E. 日語的起源和發展
關於日語的起源,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阿爾泰語系這個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Ōno Susumu)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Nishida Tatsuo)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即扶余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認為日本語和琉球語可以組成日本語系。所以關於日語具體的起源,日本自己都還沒有搞清楚!
有語言,必然伴隨著文字。當然,在某些民族或者部落,可能只有語言而沒有具體的文字。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兩者是必須同時存在的。公元3世紀以前,日本就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當時處於新石器時代和奴隸社會,社會規模較小,沒有文字不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阻礙。但隨著社會規模的擴大,以及社會結構的發展,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日本人開始嘗試創造自己的文字。但遺憾的是,盡管他們絞盡腦汁,都沒有創造出讓他們自己滿意的文字。日本人發現要創造出系統性的文字,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於是他們就放棄了!
到了公元3世紀初期,中國的漢字傳入日本,這才給日語的發展帶來轉機。日本人想,既然自己創造不出一種文字,乾脆就借用漢字吧!但由於兩國存在文化差異,直接用漢字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日本用了一種我們古人學漢字也會用的方法,用漢字標讀音。日本通過漢字來表示日語的發音,這就是日語中假名的由來。
但這樣的方法用起來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漢字有許多的多音字,這就導致了一句話可能對應多個文字,容易引起混亂。再加上漢字的書寫比較復雜,掌握起來也很難。隨著日本對漢字有進一步的了解後,他們逐漸能把相同意義的詞語聯系起來。比如日本人知道「山峰」的「山」跟他們日語裡面「やま」這個發音描述的東西是一樣的,都是表示「山」這個物體。於是他們就用漢字「山」來作為「やま」這個發音的文字。我們中國的漢字也是一個長遠的發展過程,由繁到簡。日本人也開始對漢字的寫法做了簡化,這就是片假名的由來。就是將漢字簡化成楷書的的偏旁部首。
後面日語也吸收了一些其他國家的語言,比如英語,荷蘭語等等,但主體上還是漢語。總的來說,日語的發展和漢語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日本的確是一個善於學習別人長處的國家
F. 日本語言的發展歷程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漢語及漢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最初日語的每一個音,都是由一個漢字表達。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假名。假名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具體做法是:將中文的草書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書的偏旁改成片假名。例如平假名的『あ』乃由漢字的『安』簡化而來的;而片假名的『ア』則是漢字『阿』的一部分。
早期,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漢文,而片假名則是佛教僧侶們讀經典時用來做標音的,平假名則是女性所用的文字。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漢字約有二千字左右,片假名大多用來表示外來語,其餘的多用平假名。現代日語中,假名共有71個,最基本的有46個,排列成「五十音圖」(字母表)。
日本古代有語言而無文字。雖然現代比較語言學者,以日本與從音韻、語法及語匯三者看起來,系屬巫拉爾、阿爾泰(Ural-Altai)語系統,質言之,它本來是和蒙古語、通古斯語、土耳其語及朝鮮語視同依系統的。但事實上,日本的語言問題,現在尚未獲得完全解決。日儒新渡戶盜造曾雲 :「在語言學上看來,日本語是伶仃的孤兒,和它的左右前後各方面的言語沒有什麼關系的。」事實上,日本人自有歷史開始,為了要增加語言的豐富,曾取用了許多中國的字音 ,此外如朝鮮及西歐的荷蘭、葡萄牙、英國等語言亦對於日本的語言多少做過些貢獻。
G. 日語的起源是
日本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本語劃為「阿爾泰語系」,後來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Ōno Susumu)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Nishida Tatsuo)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認為日本語和琉球語可以組成日本語系。現一般認為日語是彌生人在西元前三世紀時帶到日本列島的,並於原住民繩文人的語言結合。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匯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志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7%、漢語佔47.5%、西洋語占近10%的結論。
日語的發展
在公元3世紀以前,日本只有語言,而沒有可以用來記錄話語和事件的文字,所有的事情都靠口口相傳。
一開始,因為處於新石器時代和奴隸社會早期,社會規模較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並不密切,沒有文字並沒有給日本人帶來很大的不便。
但到了奴隸社會中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變得越來越多起來了。很多事情,單靠語言,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人們迫切需要文字的誕生。但要想創造出系統性的文字,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日本人想了很久。也沒有創造出讓他們自己滿意的文字。
直到公元3世紀的某天,百濟的和尚把我們中國的漢字帶入到了日本。(關於這一點,在日本史書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有記載)
看到中國文字後,日本人果斷選擇了自我創造文字,直接去借用中國文字來書寫。日本人直接借用中國漢字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由於日本和中國的語言不統一,很多東西無法直接用漢字來進行書寫。日本人於是開始嘗試著用漢字來表示日語的發音。
具體的做法也就是像我們剛開始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用漢字來給英語單詞注音,比如good morning,有的同學就給它標上「古德摸你」。
這也就是日本最早的假名文字——萬葉假名。
之所以會叫萬葉假名,是因為日本人用他們所學的這些漢字寫了一本詩歌集——《萬葉集》。這本詩歌集,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不太熟悉。但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地位很高。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在我們中國的地位。
可能會好奇,日本的詩歌到底是怎樣用漢字寫出來的?是像我們漢語詩一樣寫嗎?
不是的,上文說了,是用漢字來標音。比如「山峰」的「山」在日語里的發音是「やま」(後來才創造出來的),這兩個字的發音跟我們漢語中的「亞麻」的發音很接近,於是日本人就用我們的漢字「亞麻」來標音表示「山」。
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集——《萬葉集》也就是這樣被創作出來的。因為這本詩集里採用的都是漢字,這些漢字因為也被稱為「萬葉假名」。
那麼這些字為什麼被稱為假名呢?從它的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里的「假」是「假借」的意思,「名」是「字」的意思。所謂的「假名」就是「假借」的字。用著用著,漢字標音的弊端,開始出現了。那就是一個發音可能有多個漢字對應,一句話可以有多種寫法,這導致了語言的混亂。
在後來,隨著日本人對我們漢字詞的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很多我們中國漢字詞的發音和意思。日本人就開始嘗試著利用漢字是表意文字的特點,把漢字和他們的語言對應起來。
比如日本人知道「山峰」的「山」跟他們日語裡面「やま」這個發音描述的東西是一樣的,都是表示「山」這個物體。於是他們就用漢字「山」來作為「やま」這個發音的文字。這也就是日語中漢字詞訓讀發音的來源。
學過日語同學會知道,日語中的漢字詞還有另外一種發音方式——音讀。音讀詞是日本人直接借用漢字的發音來發音。比如「森林」在日語裡面的讀音是「しんりん」。它的日語讀法跟漢語「森林」的讀法很像。至於為什麼會有偏差,一方面是因為模仿發音不到位導致的,另外一方面則因為那是我們中國古代,古代的發音跟我們現代漢語的發音有差異。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中國古代也存在方言,存在不同的地方發音會不同。因為傳入到日本的漢字來源地的不同,日本人學習到的發音肯定也會不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學習日語時,也會經常看到日語中的一個漢字可能對應多種發音的緣故。
我們中國人對我們的漢字在不斷簡化和發展,日本人在利用漢字進行書寫的過程中,也慢慢寫出了他們的風格,對漢字做出了簡化。其實是不簡化不行,我們中國古代的那些漢字太難寫了,寫起來十分麻煩。
在簡化書寫的過程中,日本和尚將漢字簡化成了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後來慢慢地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日語片假名。片假名一開始只供男性使用。後來日本皇宮負責抄寫工作的宮女也在記錄時對漢字進行了簡化,創造除了有日系草書風格的平假名。
由於在當時的日本,宮廷女官和和尚的地位都很高,都屬於上流社會人士,他們簡化寫出來的文字很快就受到人們的追捧和模仿,在日本的民間也慢慢普及也並且固定了下來。
當然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喜歡寫漢字,很多漢字還是被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了下來了。從而形成了在現代日語中既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又有漢字的局面。另外,日本人還利用了漢字的形聲和會意造字法,創造出了具有日本獨特風格的漢字,比如峠、辻、畑。上面這三個字都是利用漢字的會意造字法創造出來的,比如「辻」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十字路口」。
後來,隨著西方文化傳入日本,日本人還使用了以西方字母形式出現的羅馬字。但羅馬字的使用范圍相對比較小,多用於招牌和廣告中,在文章中很少使用。從而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日語是平假名、片假名、漢字、羅馬字四足鼎立的局面。
H. 日語是怎麼一個發展歷史
日語的起橄 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約兩千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歷史。據記載,公元57年俊奴國王向中國(後漢)派遣使者並接受了官印。據《三國志.魏書》的贊人傳說,公元239年至247年之間,委國與魏及其派出機構所在地朝鮮的帶方郡 (現在的漢城、仁川)之間,使節往來多次。其時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使詣屢京都、帶方郡、諸韓國、及郡使俊國,皆臨津搜露,傳送文書,賜遺之物詣女王,不得差錯。」並說僑國的使節從魏國帶回了刻有「親魏俊王」和「率善中郎將」等字樣的金印、銀印及「傳送文書」,到了公元286年,百濟人王仁攜帶中文《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等書籍東渡日本,漢字開始傳入日本。 僑國大力開展同中國的交流是從五世紀開始的。俊國的五王(贊、珍、濟、興、武)與中國的南朝劉宋『首都建康,現在的南京;之間,從公元421年至478年先後曾有過十次使節往來。俊國曾要求南朝宋國授給「六國(或七國)安東大將軍印緩」。五王中最後的「武」為雄略天皇的中國式名字。
I. 日語的歷史
遠古之時,日本人雖有自身的語言,卻沒有記錄的方法,利用口耳相傳來傳述古事。據日本《古事記》記載,285年,百濟的漢人博士王仁把中國的《論語》、《千字文》、《孝經》等帶往日本。
三國時代以後,漢字、漢文化正式傳入日本,而由於兩國存在文化差異,那時的日本學者使用漢字來給日語表音,稱為「訓讀」。
到了8世紀前後,日本人在之前的基礎上發明了「萬葉假名」,借用了漢語的表音功能而舍棄了其結構性,再加上漢語沒有詞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動詞。「萬葉假名」的發明,是日語「中為和用」的里程碑。
公元9世紀先後創造了以漢字正體為藍本的片假名和以漢字草體為藍本的平假名,將日本的文字徹底進化到表記文字的時代。
(9)日語有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日語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在日本國內,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計算的。
在日本國內,法令上並沒有直接規定日語為日本的官方語言或國家語言,但《裁判所法》(法院法)第74條規定:「在法院,使用日語。」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興法》中已將「日語」與「國語」同等看待。此外,所有的政府公文都是只由日語書寫,各級學校的「國語科」所教授的內容是日語。
在日本,無論電視及廣播、電影等廣電領域,還是小說及漫畫、報紙等出版領域,幾乎都使用日語。在播放國外的電視劇及電影時,也幾乎都翻譯為日語,並帶字幕或日語配音播出。
在日本國外,主要使用日語的有拉丁美洲和夏威夷等地區的日本人移民,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經過三、四代以後就不再說日語了。
此外,帛琉的安加爾採用日語為官方語言之一,但是當地並沒有居民在日常對話中使用日語,日語作為官方語言只是一個表達與日本友好關系的象徵性方案。
2017年3月的互聯網使用語言排名中,日語僅次於英語、漢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J. 日語有多久歷史
關於日語的起源有多種理論。有學者認為,從句法上說,日語接近諸如土耳其語和蒙古語之類的阿爾泰語言。日語在句法上與朝鮮語相似也得到廣泛認可的。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日語詞法和詞彙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馬來-波利西亞語言的影響。
日本古代,並沒有自己的文字。由於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因此其文化與文字都受到了我們中國的熏陶。在我國隋唐時期,漢字開始大量傳入日本,日本人開始借用漢字來記載他們自己的語言。最初,他們只是借用漢字的音和形,去記錄日本語。由於漢字結構復雜,筆劃繁多,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日本人就把一些借用的漢字進行簡化,後來就慢慢逐漸演變而形成了現在日文中的「假名」。
日文的假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平假名是借用漢字的草書形成的,片假名則是借用漢字的偏旁冠蓋形成的。一般書寫時,多用平假名,而書寫外來語或表記周圍的地名、人名等時,多用片假名。在日文中,並非全部使用假名,而且保留了很多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日本人能在長期的積累中,創造出漢字與假名共用的文化,是一種偉大的創舉,日文的發明為日本人後來的經濟繁榮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