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中國歷史冷知識
1.春秋早期打仗非常講君子風范,一般擊潰敵人後不會趕盡殺絕。晉楚邲之戰的時候,晉國被打敗了,晉國人逃亡時有戰車陷在坑裡走不動了,楚國人一看樂了,教晉國人抽出車前橫木,才從坑裡出來,沒逃兩步馬又盤旋不能前進,楚國人又教他們拔掉兜風的大旗扔掉多餘的重物,這才順利逃走。晉軍感覺臉上掛不住,一邊逃一邊轉過頭來
說:「哼,我們可不像你們有這么豐富的逃跑經驗。」(注1)
2.秦始皇規定天子自稱是朕,秦始皇之前呢,天子自稱是「餘一人」,至於孤和寡人,是諸侯王的自稱。(注2)
3.君主自稱寡人並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警醒自己德行還不夠好。(注3)
4.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中國時其實還剩一個衛國沒有滅掉,因為當時衛國已經只剩一~座城並且投靠秦國已久,直到秦二世時才將衛君貶為庶人。於是衛國成為持續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從公元前1115年分封起至公元前209年,持續了907年。
5.雖然七夕和元宵都聲稱自己是中國版的情人節,但真正稱得.上是中國版情人節的節日叫上巳節,日期是三月初三,在這一天男女相約出遊,互贈芍葯。(注4)
6.西漢最鼎盛的時期,既不是文景之治,也不是武帝時期,而是漢宣帝時期,漢宣帝時,無論經濟、疆域、國際影響力都達到西漢巔峰,並且宣帝時建立了西域都護府,正式將新疆地區納入版圖。
7.和尚不能吃肉喝酒,一開始不是佛經要求的,而是佛教狂熱愛好者梁武帝蕭衍下詔禁止的,後來才慢慢變成佛教習慣。(注5) 有說楞嚴經里有記,那已經是梁武帝禁酒肉幾百年後的事了。
8.武則天雖然是唯一個女皇帝,但是想擁有皇帝權力並不是需要「稱帝」,而是要「稱制」,即以皇帝的名義發布命令,也即實際掌握政權,與女皇帝只差個名份。這樣來算的話,臨朝稱制的女性,至少有一打。
9.四川人近代才吃辣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四川人喜歡吃辣的確 歷史 悠久,辣椒雖然是明代傳入中國的,但不代表著沒有辣椒就沒有辣味,在辣椒之前,提供辣味的是芥姜、蔥蒜以及茱萸。東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里明確說了: (川人) 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類似說法也多見於其他文獻。
ps.有人糾結辛和辣是不是一回事,這個沒什麼可糾結的,就是一回事,《廣雅》:誶(辣),辛也。《聲類》:江南日辣中國日辛。《通俗文》 :辛甚日辣。 《新華字典》:辣: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
10.唐朝時,叫爸爸要叫爺爺、阿爺或者哥哥,叫哥哥要叫阿兄,叫爺爺要叫阿翁。另外,不要叫某大官為大人,因為大人也是爸爸的意思,每次看到狄大人就不忍直視。
11.高句麗和高麗基本沒有關系,高句麗由高句麗族建立,其政權被唐朝滅亡後,絕大多數高句麗人被遷入內地,消失在漢族的汪洋大海之中。而高麗起;源自半島南端,建國後借用了高麗這一稱呼。
12.大多數朝代對皇帝的稱呼是聖上、陛下、聖人、皇.上,而宋朝普遍叫「官家」。以及除了在電視劇里,皇帝日常口語自稱很少用朕,基本還是用吾、我等。
13.古代也是有官方節假日的,並且宋代最長,全年假期達到了上百天。(注6)
14.宋朝以前上朝的時候大臣需要正坐,宋朝之後才開始站著上朝。
15.漢高祖劉邦生於前256年,只比秦始皇(生於前259年)小三歲。
16.諸葛亮和漢獻帝同一年(181年) 出生,同一年(234年)去世。
17.偃月刀也叫掩月刀,是唐宋之間的發明,所以關羽鐵定是用不上了。正史中對於關羽的武器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描繪,但是南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中有記載,聲稱關羽自采都山鐵造了兩把刀,起名叫:萬人敵。(注7)
18.柳下惠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南朝宋的褚淵是真的猛,山陰公主劉楚玉灰常淫亂,看到姑姑南郡獻公主的老公褚淵長得非常帥,就讓皇帝劉子業把褚淵送給她玩弄,劉子業就命令褚淵去陪山陰公主,於是褚淵就被送到了山陰公主府上,山陰公主使盡渾身解數,對他百般誘惑,但整整十天都沒有得手,最後褚淵以死明志,堅決不肯就範,公主只得作罷。公主說:「何苦呢?」褚淵說:「我可是個老實人。』(注8)
19.陳霸先建立的陳朝是唯一個國號和皇帝的姓相同的朝代,當然這是一個巧合,因為陳霸先認西周時虞滿為祖先,虞滿的封地在陳,是陳國國君,謚號陳胡公,於是梁敬帝封陳霸先為陳公、陳王,直到禪讓後成為陳朝。
20.唐以前的人們喝茶用的方式叫煮茶法,煮茶時要加點生薑,蔥花等佐料... (注9)
21.葡萄酒大約西漢時傳入中國,在中國有兩千年的飲用 歷史 ,比楷體字 歷史 還久,可以說是傳統飲料了。
23.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康熙(在位61年) , 這不是冷知識,冷知識是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天。金哀宗完顏守緒在宋蒙聯軍兵臨城下時不欲作亡國之君,於是禪讓給完顏承麟,儀式草草舉行完,完顏承麟就趕緊去組織守城,未能挽回頹勢,城破被殺。
24.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89歲) ,這不是冷知識,冷知識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是東漢的第五位皇帝漢殤帝劉隆,出生百日時登基,一歲時夭折。
25.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之中,後世我國諸多政權里,唯獨沒有以韓為國號的。
26.秦以十月為每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漢初沿襲秦制,直到漢武帝改用太初歷後,才改用一月為歲首。
27.漢武帝時才開始出現年號紀年,武帝之前的皇帝直接用年序紀年,比如秦二世元年,漢文帝二年這樣,但是皇帝又想改元怎麼辦,比如漢文帝十六年的時候決定改元,咱們從元年從新開始,於是我們就將文帝元年稱作文帝前元年,原本應該是文帝十七年的時候稱作文帝後元年,這樣來記。但漢景帝改了兩次元,所以出現了景帝前元年,景帝中元年,景帝後元年三個元年。於是,我們就看到景帝時出現了一個中二病發作的年份:漢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
28. 歷史 上被使用次數最多的國號是漢,排的上號的就有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蜀漢 (劉備)、漢趙(劉淵)、成漢(李壽)、後漢(劉知遠)、南漢(劉龔)、北漢(劉崇)等8個,如果再算.上劉玄、侯景、陳友諒等持續時間較短的勢力,總數能達到20個左右。
29.西燕廢帝的年號叫昌平,北周武帝有個年號叫保定。
30.隋文帝晚年討厭詩書,於是做了所有討厭學習的人夢寐以求的事一下 令廢除全國學校,只保留國子學一所限額七十人。就是這么任性。(注10)
31.我們把漢魏皇帝大多都叫某某帝,如漢武帝、魏文帝,後世皇帝大多叫某祖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等,這個區別是武則天造成的。
某某帝是謚號,用來死後蓋棺定論,評價皇帝的生平,一般一兩個字,大家就用其稱呼該皇帝,一般都遵從謚法,叫個文皇帝、武皇帝、昭皇帝等等就好,但是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不按套路出牌,給自己老公定的謚號叫天皇大帝,窩勒個去這下沒法玩了,總不能把李治叫唐天皇大帝吧....於是只能改叫廟號為某祖某宗了。而且從此之後謚號字數如脫韁野馬一-路增長越來越浮誇,到明清時已經長達二十多字了。
至於武則天之前的唐太宗,本身謚號叫文皇帝,所以原本應該註定叫唐文帝了,結果武周之後謚號變浮誇,給太宗多次加謚,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於是也沒法叫唐文帝了。
32.作為計量單位的「石」字,字典上以及大多數人都讀dan4聲,但其實還是應該讀本音shi2聲,王力先生打趣說:「所以常聽人說,最少文化的小學生與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員的發音是一致的,而介乎二者之間的普遍文史知識愛好者會有不同的發音。」(注11)
33.我們今天去博物館里看到的各種上古器具的名字,比如鬲、簋、爵、觚、觶等等禮器的名字,是宋代人考據確定的,近代考古學出現以後,甲骨文青銅器等文物大量出土,發現上面記得名字居然跟宋人定的名字一模一樣。(注12)
34.鐵木真的名字意譯過來是鐵匠,泰定帝也孫帖木兒的名字意譯是九鐵,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名字意譯是纛鐵(纛,音同到,儀仗用的旗子),元成宗鐵穆耳的名字意譯是鐵的,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的名字意譯是鐵鍋。
35.上面說了,謚號和廟號是皇帝死後才起,用來描述這個皇帝,但曹丕的兒子曹截還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上謚號為明皇帝,起廟號為烈祖,我去這不是咒自己嗎,果然剛上完一年後就突然得病死了,才36歲。 (注13)
36.寧夏的夏來源於夏商周的夏朝,不是因為夏朝在寧夏,而是因為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權,因為《史記.匈奴列傳》里記載著「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於是赫連勃勃就以夏朝後裔自居,稱國號為大夏,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夏了,經過後世一系列復雜的行政名稱變遷,有了今天的寧夏。(注14)
37.如果司馬光沒有瞎吹的話,南朝宋武帝劉裕可能是所有皇帝里個人武力值最高的。《資治通鑒》里對劉裕和孫恩的一場遭遇戰寫道:劉裕帶了十幾個侍從去偵察敵情,被敵人發現,受到數千人圍攻,於是奮力反抗,侍從都戰死了。主將劉敬宣見劉裕良久沒有回來,於是帶人去尋找,結果到達戰場後看到了驚人的一幕:數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劉裕一個人在後面追殺。劉敬宣: 什麼情況。 (注15)
38. 星座 在隋朝就已經傳入中國,至遲在宋代已經用來算命,也是有上千年 歷史 了,比我們熟知的算生辰八字的子平術都要久遠一點點。(注16)
39.武則天時期酷吏來俊臣的父親叫做來操.... (注17)
38. 星座 在隋朝就已經傳入中國,至遲在宋代已經用來算命,也是有,上千年 歷史 了,比我們熟知的算生辰八字的子平術都要久遠一點點。(注16)
39.武則天時期酷吏來俊臣的父親叫做來操.... (注17)
40.唐朝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總共發生過四次,第一次武德九年李世民奪位;第二次神龍元年張柬之、崔玄障奪取玄武門,逼退武則天;第三次景龍元年太子李重俊殺掉武三思,圍攻玄武門;第四次景龍四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攻入玄武門殺死韋後。以至於陳寅恪總結道: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敗系於北門衛兵之手。(注18)
41.「力士脫靴』這個故事中的三個主人公:唐玄宗,高力士,李白,都去世於公元762年。
42.以前清明節理論上是沒有掃墓的習俗的,清明應該做的事是踏青,寒食節才應該掃墓。但是因為兩個節日離的實在太近,所以到明清以來慢慢就習俗合並,不區分了。(注19)
43.遼主耶律德光南下,天氣太熱染病而死,契丹人為了保存屍體防止腐化,於是把耶律德光用鹽腌制了一番拉回去了,被後晉的百姓叫做皇帝肉...... (注20)
44.有史可查的地震次數最多的朝代是明代,高達1159次,遠超第二名清朝的690次。其中陝西省為地震次數最多的省份,達到了302次。(注21)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1556年關中大地震,以華縣為震中中心的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稠密區被夷為平地,累計造成了83萬人死亡,創下全球地震災害死亡人數最高紀錄,超過第二名唐山大地震三倍多。(注22)
45.唐伯虎因為牽扯到科舉舞弊案中被永不錄用的那屆科舉殿試里,王守仁拿到了二甲第七名,都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 的科舉。對了,這屆科舉的狀元是倫文敘,倫文敘曾對過一句著名對聯:「圖畫中,龍不吟,虎不嘯,看見童子,可笑可笑;棋盤內,車無輪,馬無轡,說聲將軍,提防提防。」被周星馳安到了唐伯虎身上。廣東人可能對他比較熟悉,留下的傳說很多。
46.曹不跟建安七子的王粲感情很好,王粲死後,曹丕十分傷心,組織大家去弔唁,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大家為他叫叫吧。於是葬禮上響起一片驢叫聲。 (注23)
47.洛陽紙貴的左思曾經.上演過男版東施效顰。潘岳(潘安)長得非常帥,年少時出行,滿街的女子看見了都上來圍著他看,向他的車上投擲水果。左思聽說了,也學潘安的樣子出行,然而滿街的女子見了他都向他吐口水,於是左思傷心的回家了。(注24)
48.公元386年是我國擁有皇帝人數最多的一年,這一年東晉、前秦、後秦、後燕、西燕、西秦、後涼、北魏等8個政權總共貢獻了13位皇帝,其中西燕一國就貢獻了5位。
49.追封皇帝最多的朝代是北魏,一般朝代建國後;會象徵性的追封3-5位祖先為皇帝,但北魏一口氣追封了三十二位,往前溯了一千年左右,以至於常用的單字謚號基本都用掉了,正經的皇帝只能用雙字,比如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這樣。
50.北魏正經在位過(有廟號且有年號)的皇帝總共10位,他們的平均即位年齡只有13.7歲,平均壽命29.9歲,除了太武帝拓跋燾,沒有活過40歲的。
51.有一次大旱,北齊文宣帝高洋去西]豹祠(河伯娶妻還記得嗎)求雨,但是沒有效果,於是高洋就讓人把西門豹祠拆了,順帶把西門豹的墓掘了。(注25)
52.開元通寶不是開元年間開始鑄造的,而是比開元早將近一百年的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鑄造的,用於取代五銖錢。(注26)
53.官銜最長的人是元朝中期權臣伯顏,他權柄最盛時的官銜是:元德上輔廣忠宣義正節振武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秦王、達刺罕、中書左丞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萬戶都總使、虎符威武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奎章閣大學士、領學士院知經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戶哈比陳千戶達魯花赤、宣忠斡羅斯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回回漢人司天監、群牧監、廣惠司、內史府、左都威衛使司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宮相都總管府領太禧宗里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宗人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I事、提調哈刺赤也不幹察爾、領隆翔使司事。(註:27)
54.元朝雖然統治時間只有90多年,但水災次數高達1870次,為歷代之最, 並且最後直接亡於水災引發的大起義。對比之下,宋朝319年有628次,明朝276年有1034次,清朝268年有1581次。這與元朝政府游牧出身不夠重視水利有很大關系。(注28)
55.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眼鏡店叫做「益美齋精製水晶眼鏡鋪」,店鋪位於明朝晚期蘇州街道上五人墓碑旁。
注釋:
注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基之脫扃,少進,馬還,又基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
注2:《左傳 ●昭公三十二年》:餘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懼以待時。
注3:朱熹:寡人,諸侯自稱,言寡德之人也。
注4: 《詩經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
注5:見梁武帝《斷酒肉文》。
注6:見《宋會要.職官60》、《宋 史●卷163職官三》、《野客叢書卷16》等。
注7: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敵。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
注8:《南史.褚彥回傳》:帝召彥回西上閣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備見逼迫,彥回整身而立,從夕至曉,不為移志。公主謂曰:「君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意?」彥回曰:「回雖不敏,何敢首為亂階?」《宋書.本紀第七》:主以吏部郎褚淵貌美,就帝請以自侍,帝許之。淵侍主十日,備見逼迫,誓死不回,遂得免。
注9:陸羽《茶經》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注10:《隋書 高祖紀下》: (隋文帝) 又不悅詩書,廢除學校。
注11:見王力《古代漢語》。
注12:也見王力《古代漢語》。
注13:見《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注14:《晉書.卷一百三十》 : (赫連勃勃) 義熙三年,僭稱天王、大單於,赦其境內,建元曰龍升,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後氏之苗裔也,國稱大夏。
注15:《資治通鑒. 晉紀三十三》: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眾。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咸共嘆息。因進擊賊,大破之,斬獲千餘人。
注16:最早見於隋代那連提耶舍譯本的《大方等日藏經》。
注17:《新唐書.來俊臣傳》 :來俊臣,京兆萬年人父操,博徒也。
注18:評語見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注19:《舊唐 書.玄宗紀》: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杜佑《通典》: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
注20:《舊五代史.契丹傳》:契丹人破其屍,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為帝靶焉。
注21:袁祖亮《中國災害通史.明代卷》
注22: 《明史》:河、渭大泛,華岳、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
注23: 《世說新語,傷逝》: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驢鳴。
注24: 《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注25: 《資治通鑒》:齊主以旱祈雨於西門豹祠,不應,毀之,並掘其冢。
注26:《舊唐書食貨志》 :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
注27: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
注28:袁祖亮《中國災害通史.元代卷》。
⑵ 中國最全十大歷史知識
一,孔子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吃貨
每次上孔子補習班都要交肉乾做學費。傳世名作《論語》里,提到「政」字41詞,提到「食」也有41詞,可見,吃飯和傳道一樣重要的!孔夫子有三千弟子,每位學費一束干肉,一束是10片(每片半頭豬,相當於五頭豬),1.5萬頭豬多少錢?就這還總是叫窮啊!就算古代豬小,200斤一頭,半頭100斤,1.5萬頭是150萬斤,按現在10塊錢一斤計算,1500萬……所以到處跑官的時候君主看他都像看一個移動的印鈔機?
二,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
饅頭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時期的文獻中,在西晉人盧諶所寫的《祭法》中也有關於饅頭的記載,書中記載:「春祠用頭」。頭又叫曼頭,到了宋朝,正式用「饅頭」一詞。
在這里,我們知道,「饅頭」被當做祭祀用的物品。宋代人高承在他寫的《事物紀源》一書中是這樣描寫的。當諸葛亮帶兵征討孟獲的時候,有人對諸葛亮說:「蠻人慣用邪術,他們在作戰之前,總會殺人,用人的頭來祭祀神靈,以此希望神靈借陰兵來幫助自己,丞相,你也可以這樣做。」(然蠻俗必殺人也,以其首祭之,神則饗之,為出兵也。)諸葛亮聽了以後拒絕了這個人的請求,諸葛亮就將羊肉、豬肉切碎,然後用麵包之,並做成人首的形狀,以此來祭祀神明。(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祠。)饅頭也稱「蠻人之頭」的代稱。
三,老公指的是太監
老公是古時對太監的稱呼,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璫。尊稱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內豎、閹宦、太監、閹人,民間則俗稱老公。《紅樓夢》第83回曾寫道:「門上的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內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賈赦道:『請進來。』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這里的「老公」,指的就是太監的意思。
四,張飛是帥哥
張飛其實不是歷史傳聞的那種五大三粗,粗魯至極的壯士彪悍,而是一個細膩的,多才多藝的大帥哥。一定是特別的驚訝吧,更讓你驚訝的的是他的書法,寫的也是頂級一流的水平。雖然後人沒有過多的宣揚和發展,但是他的書法已經到了神仙妙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的才藝遠不止這些,更讓你精妙至極無法想像的是他還特別擅長執著於描繪美女圖鑒。他畫出的美女圖非常的細膩溫婉大方有氣質,讓人不禁從畫中就迷戀上這樣的女子。張飛這樣的無人能敵的書畫作品均被稱為是上乘的作品。這樣完美的作品居然是一位文化素養和氣質的武將,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不禁佩服至極。
五,高句麗和高麗的差別
高句麗和高麗肯定是人們都聽說過的,別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者根本沒有什麼聯系。高句麗由高句麗族建立,被唐朝滅亡後,他們的後人大部分遷入中原地區。其次高麗起源自半島南端,從這一點來說,兩者區別是很大的。
六,衣冠禽獸的原意
大家一說起來衣冠禽獸這個詞來就會想到的是社會上風氣不好,作風不正的那些人。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古代的衣冠禽獸是指的什麼嗎?在古代衣冠禽獸原來是指當官的達官貴族顯赫人士,它的確是褒義詞一類的。後來演變成了貶義詞的意思是因為明代期間某些當官的貪污,讓老百姓十分的痛恨。再往世世代代言傳,因此就成為了貶義詞,是指對社會不利沒有枉法的人。
七,愛吃荔枝的除了楊玉環,還有雍正皇帝
在今天,荔枝也是當季才能吃到的水果,在古代的北方吃荔枝就更難了。怎奈雍正皇帝愛吃呢,閩浙總督上書過一份荔枝貢的奏摺,硃批奏摺:「朕甚是喜好吃荔枝。」但後文又寫:「雖然如此,僅是水果而已,並非飯茶,不能充飢,雖可解饞,實與爾等費力……既然爾等已令啟程,盡量少些,無需多捎。」他生怕進貢荔枝引起事端,損害他的好名聲,讓他們少帶一些進京,不過我們的總督大人也是很聰明的,直接用船運了小荔枝樹去,讓皇上永遠不愁荔枝吃。
八,嘉慶皇帝的死因
嘉慶皇帝算是歷史上最倒霉的人之一。他在位期間一共是二十五年,期間經歷了數次險些喪命的襲擊。嘉慶皇帝的死因一直是被後人所猜疑,一大部分人認為嘉慶皇帝是由於外出被雷劈死的,這是流傳最為廣的一種說法。所以,嘉慶皇帝的死因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大謎團。
九,秦朝法律和身高有關
秦朝時期的法律規定簡直是奇葩中的奇葩怪誕。它嚴格規定男人身高是在一米五二以下,女人的身高是在一米四二以下。只要符合規定的身高,則犯罪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大白話是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身高符合以上規定,是不用為了犯罪而承擔責任的。看來長得矮在秦朝時期這么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行為。
十,壽命最短的皇帝
東漢的第五位皇帝漢殤帝劉隆,出生百日時即位,一歲時夭折。值得一提的是,東漢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劉秀和亡國之君劉協之外,幾乎沒有人活過30歲。
⑶ 你覺得有哪些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我個人覺得我們所需要知道的歷史就是當時我們在民國時代發生的很多事情,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成立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可以說特別的艱難,還有很多的時候,日本入侵,我們的中國發生了特別多的事情,作為每一個國人對這段歷史都必須能夠銘記在心裏面,當時客人說遭受了特別多的困難,不管是哪一個時代,可以說都是特別的辛苦,是他們為我們打拚了現在這么幸福的生活,所以對於這段歷史的常識必須要知道。
⑷ 你覺得有哪些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有很多,比如說我國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最後一個朝代是清朝。秦朝當時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匈奴的侵略。李白和杜甫是忘年交,李白要比杜甫大。等等,這些歷史常識還是有必要知道的。
⑸ 小學生必背的歷史知識有哪些
1、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 、西遊記、紅樓夢。
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羞花)。
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7、歷史上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嶽麓、衡陽石鼓、應天書院。
⑹ 有哪些關於歷史的冷知識
1.關羽並沒有青龍偃月刀,因為在三國時期,戰場上面不會出現長柄大刀,因為那個時候技術還不夠,容易折斷,如果有出現的話,也只是用作禮儀來用的,關羽並非是斬顏良的。
而是趁著顏良不注意,直接用長矛刺死的,然後用短刀取下顏良的首級,不過關羽也確實是在敵人陣中取下顏良首級的。
5.歷史上的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關系其實沒有像《軍師聯盟》那樣的好,司馬懿也完全不怕張春華,當司馬懿有了柏夫人之後,就很討厭張春華,那電視劇為什麼那麼演繹呢,原因也很簡單,司馬懿是主角嘛,優點多一些,缺點少一些。
6.孫堅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其中孫權活到了七十一歲,而另外四個人都只活到了二十幾歲,有一個叫劉琬的給他們看過相,說過,孫家兄弟個個壽命都不長,只有孫權壽命會比較長。
⑺ 歷史知識點有哪些
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標志中國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標志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役是 威海衛戰役。
5、《辛丑條約》標志著清政府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6、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道路的標志性事件—洋務運動。
7、標志著洋務運動破產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8、揭開維新變法(戊戌變法)運動序幕的標志性事件是—公車上書。
9、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標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⑻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常識_中國歷史學習
歷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在中國,古代有哪些歷史是比較冷門,人們比較少知道的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關於中國古代歷史冷知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
1.榜下捉婿——宋真宗時期,一個叫范玲孫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馬將女兒嫁給了他;宋神宗時期,一個叫蔡卞的中了進士,王安石讓其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兒。發展到後來,人們便開始「預定」了,只要看好了某個人有可能中榜,便先定下來,只要一中便立馬結婚,宋朝的大文豪歐陽修就是這樣被人家定下來的。
2.中國古代四大愛情神話——1、梁山伯與祝英台,雙雙化蝶,不成人形。2、牛郎與織女,天隔一方,一年才能相聚一日。4、白素貞與許仙,一個壓塔下,一個孤獨終老。5、孟姜女為夫淚灑長城,無力回天。你看,歷史無數次證明,真愛是沒有好結果的。
3.康熙景陵多後妃——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後、四十八位妃嬪和一位皇子,這樣的埋葬規格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後葬於清東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縣。那麼康熙帝一生共有多少後妃呢?至今也是個謎。
4.宋後一日三餐——事實上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5.讓人噴血的造型——何晏是曹操女兒金鄉公主的丈夫,母親又被曹操收為妃子,傍上這樣一位繼父兼岳父,何晏更有白的資本,他太白了以至於有人懷疑他敷粉。如果光是白,那也只是靜態的美,關鍵是他還靜中有動,走路時特愛顧影自憐,再適度地扭胯提臀,扭頭時順勢抖一下頭發,雙目作深情迷茫醉生夢死狀,這造型絕對讓人噴血。
6.戰後雖勝猶敗——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獲得120億美元賠償;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賠償。而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以戰敗國身份付給日本2.3億兩白銀賠償。
7.中日差距在哪——1843年,魏源的《海國圖志》出版,在國內幾無反響,印數不過千冊。1851年,日本海關在檢查中國入境商船時,發現三本此書,如獲至寶,連印十五版,極為暢銷。1859年,價格已達首版三倍。1862年,日本維新派人士到上海,驚異發現從中國「淘」來的本國暢銷書在中國早已絕版。
8.慈禧祝壽與割地——50歲生日,爆發中法戰爭;60歲時,甲午戰爭爆發;70歲時,東北三省處境危險。章太炎寫 對聯 諷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有慶;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
9.忠臣被污割肉——袁崇煥寧遠城之役炮石擊死努爾哈赤。後來他被押到菜市口,圍觀人山人海,紛紛去看這個明朝最大的漢奸受刑,人不了解真情,以為他是個大漢奸賣國賊,當劊子手開始行刑時,群眾紛紛給劊子手投擲銅錢,買袁崇煥的肉生吃,可見對他恨之入骨,一代忠臣就這樣看著自己的肉被一塊塊的割下,被人們分著吃了。
10.十句 名言 總結 中國歷史——1:帝王將相寧有種乎;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5: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6:精忠報國;7:匈奴未滅,何以家為;8: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莫須有。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裡,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徵。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製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 文化 和黑陶文化。
7、陝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築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後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後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後,中華民族先後又出現了幾位傑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於治服了洪水。
14、後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中國古代歷史常識
一、奴隸社會
1.夏朝: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奴隸制建立以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和一系列奴隸國家機器的出現為標志。
2.商朝: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奴隸制政治制度、國家機器進一步完善,殘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3.西周: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奴隸社會的各種制度漸趨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時期達到完善。
4.春秋時期:奴隸社會的瓦解階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時期爭霸戰爭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體現。
經濟:井田制的瓦解。土地所有制開始發生變遷。
二、封建社會
⑴戰國時期:中國封建制度的確立階段。
政治:新興地主階級政治經濟實力增強,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在各國確立。
經濟:封建經濟初步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均獲得一定發展,並互相推動。
文化:戰國時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學藝術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時代特點的是「百家爭鳴」。這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社會巨變;封建地主階級的集權政治代替了奴隸主的貴族政治;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飛躍發展;戰國時代各國對人才的渴求和貴族壟斷 教育 被打破;諸侯紛爭為知識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動和自由表達觀點的社會環境;階級關系的變動和階級斗爭的復雜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家爭鳴的形成。
⑵秦漢時期:封建社會初步發展的時期。
政治:以皇帝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整體的確立和鞏固(史實略)。
經濟:封建經濟進一步發展。
民族:民族關系初步繁榮時期。長期的統一奠定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根基。
在北方,漢族政權同匈奴族關系復雜。
在西部,同西域各族開始發生密切的貿易關系和文化交流。張騫和班超先後出使西域,溝通了西域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往來,密切了聯系。
在南方,秦漢是我國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初步開發和管轄的階段。
對外關系:奮發進取精神推動了秦漢走向世界的步伐。秦漢向朝鮮、日本、西亞和歐洲的交往。「絲綢之路」, 使得漢代中國與世界融為一體。
文化:奠定了我國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長期領先的基礎。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常識_中國歷史學習相關 文章 :
1.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點總結
2. 歷史常識
3. 歷史知識點的記憶學習方法
4.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大全
5.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中國古代史
6. 淺談中國古代史學習方法
7.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大全
8.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匯編
9.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集錦
10. 初中中國歷史常考知識點
⑼ 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很多人認為歷史只是紙堆裡面的一些舊故事,並沒有什麼用處。但其實不然,歷史可以讓你產生不一樣的思路,對人生有不一樣的境界,甚至可以指引你接下來要做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說博古通今的原因。而我們現代人去看歷史,更多的是看這個人的英雄事跡或者所做的歷史貢獻。但是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些歷史常識必須要掌握,例如歷史人物的年齡。
三、以史明鏡歷史是一個民族興旺衰亡的證明,就像一個鏡子一樣,無論前面的人做的是正確還是錯誤的,他都能給出公正的評價。而且歷史還凝聚了我國古代人的智慧。所以要了解中國,就要了解中國的歷史發展,因為我國的歷史是一直傳承下來的,影響了幾代人的思維。
⑽ 小學生必懂的歷史知識
1、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之後黃帝打敗炎帝族,成為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後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炎黃子孫」。
2、堯是黃帝以後比較著名部落聯盟首領,堯去世後,舜建議把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諸侯不拜丹朱卻拜舜,推舜為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
3、鯀(gun)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
4、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自此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堯」、「桀驁不馴」都出於此人。
6、「湯」以「網開一面」展示他的仁慈,並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擁戴,後打敗夏桀,滅夏建商;湯又名成湯,是堯舜時期契(qi)的後裔。
7、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8、商第三十代大王紂和夏桀一樣是典型的暴君,歷史上有「桀紂」並稱。紂創造了「炮烙」、「蠆(chai)池」等刑罰,造「鹿台、酒池、肉林」,勞民傷財,草菅人命。
9、姬昌,後人尊稱周文王,實施仁政,有太顛、辛甲大夫、閎(hong)夭、散宜生等賢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輔佐下奠定了滅商的基礎,著有《周易》,將八卦演為64卦,並做卦辭、辭。
10、周幽王千金難求妃子(褒姒)笑,烽火連台戲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太子即位,為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11、東周在歷史上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齊桓公,與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五霸」。(後兩位也有說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12、「管鮑之交」指春秋時期,齊國齊桓公的兩位賢臣管仲和鮑子牙之交。
13、「秦晉之好」指秦穆公幫助流亡在秦國的晉國流亡公子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並將自己的女兒文嬴(ying)嫁給了重耳,成就了「秦晉之好」。
14、鼎是古代國家權力的象徵,楚庄公問鼎之輕重,有取代周室之意,「問鼎中原」源於此。
15、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歷經22年,復仇雪恨滅吳國,成為春秋時代最後一個霸主。
16、 范蠡(li),是勾踐成霸業的主要謀士,跟隨勾踐20多年,殫精竭慮。相傳范蠡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夫差,使其沉於美色,越由此滅吳。勾踐成霸業後,尊其為上 將軍。但范蠡認為:「大名之後,難以久居」,認為越王「可與同患,難與處安」,後隱退到陶邑經商,身家巨萬,人稱為「陶朱公」,被後世商人奉為保護神。
17、商鞅變法:商鞅(yang),原名公孫鞅,秦孝公期間,其通過變法使秦國變的強大,但因執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後用車裂之刑(五馬分屍)將其處死,可謂商鞅「作繭自縛」。
18、孫臏與龐涓本是同門師兄弟,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獻讒言於魏帝,並將孫臏的髕骨挖掉,孫臏裝瘋被齊國營救,後有「圍魏救趙」的事跡,並在一次戰役中設計大敗魏軍,誅殺了龐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此事給後人的啟示。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9、戰國時期四大公子: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
20、自秦孝公起,強大的秦國便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於是「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便「合縱」抗秦,秦謀士張儀「連橫」散聯盟,為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