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恐龍的歷史資料
恐龍的資料: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
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
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於恐龍的說法。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1)恐龍的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不僅可能直接導致地球上恐龍的滅絕,還有可能引發了大洋深處的火山出現大規模的爆發。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機並非偶然的話,這一事件也就成為了外部天體對地球生命造成重大影響的另一種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撞擊引發的海底火山大爆發毀滅了地球上超過70%的生命。
大約在6600萬年以前,一顆至少9.6千米寬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具體撞擊位置為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撞擊事件引發了全球規模的巨型地震。
《科學》雜志子刊《科學進展》於2018年2月7日刊發了一項研究報告,該報告稱,這次撞擊的能量極為巨大,不僅引發了全球規模的地震,還導致海底火山更為劇烈地噴發出岩漿。
海底火山的噴發進一步加劇了小行星撞擊的災難性後果,引發了大規模野火,導致全球溫度降低,地球出現了大規模酸雨。
些事件共同導致了地球上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有大約四分之三的生物因此而絕跡,其中就包括了恐龍。
『貳』 恐龍的簡史
恐龍統治了地球大約1.74億年,以下是我對它們 歷史 的了解。
恐龍作為一個種成功的動物群體,出現於2.4億至2.3億年前,並統治著世界長達1.74億年之久,直到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這段時間里,恐龍從一群只有狗或馬那樣大小的生物,進化成了曾經存在於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食肉恐龍體型縮小,並進化成鳥類。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只有非鳥類的恐龍滅絕了。(在本文中,「恐龍」指的是非鳥類恐龍,除非另有說明。)
在恐龍存在的大約1.74億年間,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恐龍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2.519億年前至1.93億年前),它們在「盤古大陸」的這片超級大陸上漫遊。但當小行星在白堊紀末期(1.45億至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時,各個大陸的位置與今天的大致相同。
最古老的恐龍化石可以追溯到2.31億年前,來自阿根廷西北部的伊斯基瓜拉斯托省公園,包括埃雷拉斯龍和伊德羅梅烏斯龍。
根據恐龍學家對恐龍生長速度的研究,發現恐龍很可能是溫血動物。最初,恐龍並不像與它們生活在一起的類似鱷魚的祖龍那樣多樣化。事實上,恐龍並沒有一出現就擁有絕對的統治力,類似鱷魚的祖龍統治了三疊紀。隨著三疊紀末期祖龍的滅絕,恐龍倖存了下來,並接管了地球上的一切。
「恐龍」一詞在希臘語中是「可怕的蜥蜴」的意思,它是由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在1842年創造的。根據古生物資料庫的數據,截至2021年,科學記載的恐龍物種有1545種。每年大約有50個以前未知的恐龍種類被記載,這意味著每周就大約有一個新發現的恐龍種類。
所有的這些恐龍都屬於三個類群:鳥臀目、蜥腳形亞目和獸腳亞目。
鳥臀目恐龍包括有喙的植食性恐龍,如劍龍、鴨嘴龍。以及有角的恐龍,如三角龍和甲龍。其中一部分鳥臀目恐龍用四條腿走路,而另一部分則用兩條腿走路。
蜥腳形亞目恐龍是一種頸部很長、「大腹便便」的恐龍,它們頭部很小,四肢呈柱狀。這一群體包括蜥腳類恐龍,如梁龍。它們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陸地動物之一。
獸腳亞目恐龍是一群食肉恐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中的一部分改變了飲食習慣,變成了草食或雜食性恐龍。獸腳亞目恐龍包括霸王龍和迅猛龍,還有鳥類恐龍。鳥類恐龍是從小型獸腳亞目恐龍進化而來的。
那麼,這些群體之間是如何聯系的呢?這有待商榷。鳥臀目恐龍臀部的恥骨指向向後,因此被稱為鳥臀恐龍。然而,它們不是鳥類的祖先,獸腳亞目恐龍才是。與此同時,獸腳亞目恐龍和蜥腳形亞目恐龍的臀部和「爬行動物」的臀部非常相似。《恐龍的重新發現》一書中提及,現代鱷魚和蜥蜴也有這種臀部。
歷史 上,人們認為獸腳亞目與蜥腳形亞目恐龍,和臀形爬行動物之間的關系比鳥臀目恐龍更密切。然而,《生活科學》此前報道,2017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基於對74種恐龍的分析,認為鳥臀目恐龍和獸腳亞目恐龍的關系更近。
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大部分時間,這是一個地質時代,從2.52億年前持續到6600萬年前。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恐龍是由三疊紀時期的小型恐龍祖先進化而來的。當時的氣候惡劣而乾燥,恐龍們面對來自類似鱷魚的祖龍的競爭達數千萬年之久,最終在泛大陸開始分裂時佔了上風。當時,火山沿著大陸的裂縫爆發,導致全球變暖和祖龍的大規模滅絕。
在侏羅紀時期(距今一億一千三百萬到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恐龍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有些恐龍體型很大,例如,最早的泰坦巨龍可以追溯到1.6億年前,它重約15噸,身長超過15米。這一時期的標志性恐龍包括雷龍、腕龍、梁龍和劍龍。
在白堊紀時期,隨著大陸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恐龍的統治地位繼續存在。這一時期的著名恐龍包括霸王龍、三角龍、棘龍和迅猛龍。記錄上最大的恐龍,包括阿根廷龍,也可以追溯到白堊紀。白堊紀結束於白堊紀-第三紀(K-Pg)滅絕事件,當時一顆6英里寬(10公里)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在現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超過110英里(180公里)的撞擊坑,該撞擊區被稱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有些恐龍的體型很大,但有些則很小。有記錄的最小的恐龍是一種現存的鳥類恐龍:來自古巴的蜂鳥,身長5厘米多一點,重不到2克。據《自然》雜志2019年的一項研究,已經滅絕的非鳥類恐龍中,最小的是來自中國的一種名為長臂龍的蝙蝠狀恐龍,長32厘米,重約306克。
根據在2021年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最長的恐龍可能是一種侏羅紀蜥腳形亞目恐龍,至少有39米長,最長甚至可能達到42米。另一個最長恐龍的競爭者是梁龍,根據新墨西哥自然 歷史 和科學博物館2006年的一項研究,這是一種細長的侏羅紀蜥腳形亞目恐龍,體長可達33米。
最高的恐龍可能是長頸龍,這是一種大約1.5億年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12米高的蜥腳形亞目恐龍,生活在現在的坦尚尼亞。
恐龍時代生活著許多令人驚奇的動物,人們時常把這些動物與恐龍相混淆,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把翼龍當作一種恐龍。翼龍是一種有翼的爬行動物,這意味著它可以算是恐龍的親戚,但不是恐龍。鱷魚目包括已滅絕的和現存的鱷魚以及它們的近親,鱷魚目生物祖龍也不屬於恐龍。
此外,中生代的海洋中,充滿了海洋生物,包括掠食性爬行動物滄龍、蛇頸龍和魚龍。然而,這些爬行動物也都不是恐龍。
『叄』 恐龍的歷史
恐龍(英文名:Dinosaur)[1] ,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2] 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於恐龍」的說法。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統治了地球大約8000萬年(1.44億年前---6500萬年前)
轉網路
『肆』 恐龍是在什麼時代是
恐龍生活在地球歷史的中生代,中生代分為三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疊紀是指距今2.45~2.08億年前的一段時間;侏羅紀是指距今2.08~1.46億年前的一段時間;白堊紀是指距今1.46億年~6500萬年前的一段時間。
當時植物以蘇鐵、銀杏、針葉樹、蕨類等裸子植物為主體,動物則是形形色色的恐龍占著主導地位。所以,中生代又稱為「恐龍時代」。
恐龍大約出現在三疊紀的中期,到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非常繁榮,但到白堊紀末期突然從地球上全部消失,它們在地球上大約繁衍了1.6億年。
『伍』 恐龍歷史資料簡介
恐龍,是一度主宰過地球的爬行 動物 。目前查明已知恐龍種類約800多種,形狀分成兩大類,即龍盤目和鳥盤目恐龍。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恐龍 歷史 資料簡介,希望對大家有用。
恐龍歷史資料簡介
目前查明已知恐龍種類約800多種,形狀分成兩大類,即龍盤目和鳥盤目恐龍。其中,有吃素的,有吃肉的;有的笨鈍,有的靈活;有的在陸地爬行,有的跳躍奔走,有的騰空而飛。近幾年來,一股挖掘、研究和開發恐龍的熱潮已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並且已經引起了 生物 學家、 地理 學家、社會學家乃至哲學家的高度關注。
世界恐龍資源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加拿大、蒙古、阿根廷和巴西等國家。中國最著名的有湖北鄖縣、內蒙古二連浩特、河南西峽、四川自貢、雲南祿豐、廣東河源等6個地方。而真正可以同河源市比擬的,只有湖北鄖縣。專家實地考察發現,河源市與湖北鄖縣的恐龍資源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首次發現恐龍蛋的時間,都是在70年代,而真正大量發現,同樣在1996年3月;二是湖北鄖縣1997年7月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經專家鑒定這是“國內首次、 國際 也十分罕見的龍蛋化石共生地”,而河源市在1999年7月發現龍骨化石,成為全國第二個龍蛋共生地。
有關“恐龍”的資料 :
第一塊恐龍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國牛津博物館保管員羅伯特·普勞特發現並 收藏 起來的。此後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 探險 者及學者陸續發現和研究了本屬於恐龍的化石,但幾乎均未被正確鑒定。
1841年,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根據一些大型爬行動物化石標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詞,該詞來自希臘語“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 國學 者譯之為“恐龍”。
“恐龍”概念問世之後,學者們對所發現的恐龍化石做了細致的觀察和鑒定,並開展了進一步的發掘工作。亞洲恐龍的發掘是在20世紀以後才開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恐龍化石發現於1902年(黑龍江),以後又陸續在全國許多地方發掘出大量的恐龍化石,其中包括雲南祿豐、山東萊陽、四川自貢、西藏、內蒙古等較為著名的恐龍化石埋藏點。祿豐和自貢還分別建立了恐龍博物館,1991年還舉辦了“祿豐首屆恐龍節”。中國堪稱“世界恐龍大國”。
迄今全世界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包括骨、牙齒、皮膚、卵、糞便、足跡等,有2000多個,經鑒定,共計2目7亞目57科350餘屬800餘種(有學者認為地球上生存過的恐龍數目在900—1200屬之間),我國有80餘屬100餘種。
現已發掘的最早的恐龍化石距今大約2億3千萬年。一般認為恐龍是從始鱷類中的假鱷類里分化出來的。最初的恐龍是一些兩足性食肉恐龍,至三迭紀末期時,恐龍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羅紀晚期時,恐龍類大大發展,其種類和數量均超過三迭紀時的先驅,並成為地球上真正的統治者。還出現了廣泛的適應輻射。
“恐龍”並不是分類上的術語,而是一個通俗名稱。恐龍下設兩個類群:
一、蜥臀目(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骼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下分兩個亞目:
(一)獸腳亞目:霸王龍、恐爪龍、躍龍、細頸龍等。
(二)蜥腳亞目:梁龍、雷龍、祿豐龍、馬門溪龍等。
二、鳥臀目(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骨骼結構形式與鳥類相似,恥骨指向後方,即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帶,另外還具有前齒骨和頰肌。下分五個亞目:
(一)鳥腳亞目:禽龍、鴨嘴龍等。
(二)角龍亞目:原角龍、角龍、鸚鵡嘴龍等。
(三)甲龍亞目:結節龍、棘龍、甲龍等。
(四)劍龍亞目:劍龍等。
(五)鍾頭龍亞目:腫頭龍等。
恐龍在距今6000—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堊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滅絕,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多年的古動物類群神秘而不可思議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眾多學者對其原因的推測和解釋,至今尚無定論。當今科學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幾種解釋有:小行星撞擊說(貝克萊理論)、周期性絕滅說(復仇女神說)、氣候惡化說、群落演替說等,諸解釋之所以未能被公認,主要原因是它們均不能自圓其說,不能盡善盡美地解釋恐龍為什麼在大約50~100萬年的時間里全部絕滅了。
初中《動物學》課本上記述恐龍等很多爬行動物的絕滅的原因,屬氣候惡化說,是一種漸變論觀點。質疑者認為恐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已形成了對各種環境相當的適應能力,否則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氣候惡化應當是逐漸的、或是局部的,恐龍對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適應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氣候的重大變化,恐龍並未受到多大影響,即使地球氣候惡化會導致恐龍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並非都是這樣,仍有一些小區域的氣候沒有多大改變,那裡的恐龍不會與別處的恐龍“同時”滅絕。總之,恐龍絕滅的真正原因還不太清楚,相信會有一天揭開恐龍家族覆滅之謎。
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在恐龍的生物學特性方面,積累了一些資料。
恐龍的四肢(尤其是腰帶)與哺乳類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體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視闊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龍(體長幾米至十幾米)通常步距約2.75~5米,奔跑時可達5~8米;小型恐龍奔跑速度可達35~40公里/小時,較大的恐龍奔走速度可達15~20公里/小時,最慢的僅為3.5公里/小時。
多數恐龍為植食性,食量很大,體重數噸至數十噸的蜥腳類每天進食量百餘公斤,甚至可達一噸以上,肉食性恐龍的種類和數量較少,據統計,每100隻恐龍中,僅有3~5隻是肉食性恐龍。
恐龍屬卵生動物,少數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時期,雄性常為爭奪雌性而打鬥,或是以委婉動聽的喉音引誘配偶。卵徑80~300毫米,卵殼厚2~7毫米,多藉助陽光孵化,少數可能是象母雞孵蛋那樣來孵化。剛孵出的幼小恐龍有的發育比較完善,能自由活動;有的則發育不全,軟弱無力,需由母體細心照料及喂養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獨立生活(如鴨嘴龍類因之又被稱為“慈母龍”)。恐龍的壽命一般為幾年至幾十年,少數可長壽達百年之久。
科學家們通常認為恐龍是“變溫動物”,但現在有些學者認為有些恐龍可能是“恆溫的。”著名的美國古脊椎動物學家巴克研究認為:變溫動物的能量轉換速率低,骨頭中的鈣一磷交換場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溫血動物的骨頭中具有豐富的血管,以保證能量代謝的需要。巴克在比較了蜥蜴、恐龍和哺乳類的長骨磨片顯微構造之後,認為恐龍可能已有了“恆溫裝置”。恐龍行走和奔跑時產生的熱量,通常依靠長尾、長頸、體表骨板、擴大的鼻道、腦部大型靜脈竇散熱。
恐龍的體表具有鱗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狀皮膚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鳥類那樣豐富的色彩,特別是小、中體型的種類,幼體的顏色比成體更耀眼,大型的種類色彩則單調一些;生活在樹林中的種類多雜夾著綠、棕或黃色,而曠野里的種類多為黑白圖案。
許多人認為恐龍是巨大的、可怕的動物,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龍確實很大(震龍體長達42.67米),但有些恐龍則與雞大小相近。
綜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龍的特徵可記述為:
腰帶有臼窩,Ⅱ~Ⅺ枚薦椎癒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體下方,趾骨著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個;皮膚粗糙,被有鱗片或骨質甲盔;屬變溫動物,卵生(少數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齒,多為植食性,少為肉食性;頭骨的結構與鱷類相似。
新近,在中國、美國等地均發現了屬於新生代古新世初期的含恐龍化石的地層,有學者推測:恐龍最後“消聲匿跡”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的南方。目前 傳說 “有人見到了活著的恐龍”,在科學界尚未獲得真正的恐龍活體或屍體標本之前,這還是一個謎。
『陸』 關於恐龍的資料和歷史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於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也許只有在那種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很好的生活。
當時,盡管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也許這正是由於大氣成分以及其它環境對它們並不十分有利,因此它們在中生代一直處於弱小的地位,發展緩慢。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白堊紀之末,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氣的含量增加,這種對恐龍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恐龍的身體發生了不適,在新的環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會像瘟疫一樣蔓延。
二是新的大氣環境更適於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者。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恐龍最終滅絕了。
(6)恐龍的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恐龍的生活習性:
1、覓食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2、斗爭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柒』 恐龍的歷史是什麼
基本屬性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 恐龍500萬年至6595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棲息在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一億六千萬年之久。說是脊椎動物而不說是爬行動物的原因是,恐龍曾經被歸為爬行動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動物的基本特徵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現在一直被質疑的冷血動物一說。
出現滅亡時間
恐龍最早出現在約兩億四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
名稱由來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意思是恐怖的)Saurosc(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700多種(生物學上的物種)。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他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與鳥類關系
在1862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其相似,差別在於始祖鳥化石有明顯的羽毛痕跡(美頜龍雖然也有羽毛,但它們很原始),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食肉恐龍具有原始羽毛,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1970年以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現在,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唯一倖存發展至今的恐龍,而少數科學家甚至認為它們在生物學中應該分 美學者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海平面忽然上升
[1]類於同一綱(即現未建成的恐龍綱)之內。鱷魚則是另一群恐龍的現代近親,但兩者關系較恐龍與鳥類遠。恐龍、鳥類、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的初龍類演化支,該演化支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並在中三疊紀成為優勢動物群。 從發現恐龍到20世紀前60年,由於對恐龍了解不足,科學家與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慵懶、緩慢的冷血動物。但是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的觀點。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系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觀點。但事實究竟如何,還需進一步的考證。
多樣性發展
恐龍
從早侏羅紀到晚白堊紀,恐龍家族適應環境因而發展迅速,使得恐龍向著多樣性方向發展,恐龍的種群數目增加,使恐龍這一類具有優勢,恐龍由此得以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恐龍有溫馴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龍)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動物的恐龍),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生物習性
最古老的爬行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約3億2000萬年前—2億8000萬年前)。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才能開始發育。爬行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發。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類可以離開水生活。 從2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類成了地球生態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類時代。大型爬行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迷惑龍,是體形與體重最大的陸棲動物。棘龍是迄今為止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與蛇頸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而完善的生態體系。 爬行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8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小恐龍。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行類,曾生存在中生代的陸地上的沼澤及灌木叢里,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許多種好食肉,許多種好食草。其中發展較緩慢的種類,類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發展較完善的種類與鳥類相似。
研究方法
恐龍
因為恐龍已經滅絕,所以,不能用研究現生動物的方法去研究,只能憑借其在地球上遺留下來的物質---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推測恐龍的形態及習性。根據他們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既吃植物也吃動物;有的皮膚光滑,有的皮膚上有鱗或骨板,更多的有羽毛。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除了鳥及部分肉食恐龍),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恐龍都是如此)。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龍。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近1億7千萬年之久,最後卻神秘地滅絕了。今天我們所知有關恐龍的一切,都是由恐龍化石得來的。
編輯本段恐龍時代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億7千萬年的時光,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地球 恐龍
的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原本連成一整片的盤古大陸逐漸漂移,分裂成為如今我們熟知的形態。這些地球板塊漂移到全球各處後,由於光照不再均勻,熱量的傳導也被海洋阻斷,氣候環境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在恐龍時代早期,蕨類植物構成的矮灌叢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板塊漂移,再加上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由於這些變遷是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內逐漸發生的,因此生長其中的動物依然能夠很好地適應。但是由於恐龍時代中期,地殼運動加劇,使得地質活動頻繁,造成了陸地氣候變化。到了恐龍時代晚期,由於氣候變得乾冷,地球上出現了沙漠,由於地球板塊的漂移,造成高山隆起,深谷下沉,板塊攜帶大陸向不同的方向運動,使得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
編輯本段化石發現
化石出土
恐龍
在歷史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由來已久。只不過是當時由於知識水平有限,還無法對這些化石進行正確的解釋而已。 相傳早在1700多年前晉朝時代的我國,四川省(當時被稱為巴蜀之蜀郡)武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恐龍的遺骸,而是把它們當作是傳說中的龍所遺留下來的骨頭。 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第一種被命名的恐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的動物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
普洛特-加龍省
里丁大學的一位名叫哈士爾特德的研究人員根據從一部歷史小說《米爾根先生的妻子》中發現的線索,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宣布他終於發現了如下的研究結果:1677年,一個叫普洛 恐龍
特-加龍省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關於牛津郡的自然歷史書。在這本書里,普洛特-加龍省描述了一件發現於卡羅維拉教區的一個採石場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龍省為這塊化石畫了一張插圖,並指出這個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馬或大象的,而是屬於一種比它們還大的巨人的。 雖然普洛特-加龍省沒有認識到這塊化石是恐龍的,甚至也沒有把它與爬行動物聯系起來,但是他用文字記載和用插圖描繪的這塊標本已經被後來的古生物學家鑒定是一種叫做巨齒龍(現名斑龍)的恐龍的大腿骨,而這塊化石的發現比曼特爾夫婦發現第一種被命名的恐龍---禽龍早出145年。因此,哈士爾特德認為,普洛特-加龍省-加龍省應該是有記錄以來恐龍化石的第一個發現者和記錄者。
編輯本段恐龍類別
分類
其在在生物學上被列為一個總目。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要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 鳥是恐龍的後代。
蜥臀目(Saurischia)、 鳥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十分難看。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臀目分為蜥腳類(Sauropoda)和獸腳類(Theropoda)。 蜥腳類又分為原蜥腳類和蜥腳形類。 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紀到早侏羅紀,是一類雜食--素食性的中等體型的恐龍,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安琪龍。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動物-----地震龍或易碎雙腔龍等。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它們都是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霸王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等也頗具名氣。 鳥臀目分為5大類:鳥腳類(Ornthopoda)、劍龍類(Stegosauria)、甲龍類(Ankylosauria),角龍類(Ceratopsia)和腫頭龍類(Pachycephalosauria)。 鳥腳類是鳥臀類中乃至整個恐龍大類中化石最多的一個類群。它 恐龍
們兩足或四足行走,下頜骨有單獨的前齒骨,牙齒僅生長在頰部,上頜牙齒齒冠向內彎曲,下頜牙齒齒冠向外彎曲。它們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全都是素食恐龍。如:鴨嘴龍、禽龍等。 劍龍類,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質刺棒兩對或多對,劍龍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早白堊紀,是恐龍類最先滅亡的一個大類。其代表有被認為居住在平原上的劍龍,被發現於坦尚尼亞的肯氏龍。 甲龍類的恐龍體形低矮粗壯,全身披有骨質甲板,以植物為食,主要出現於白堊紀早期。例如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海拉爾龍,生活在英國的多刺甲龍,以及在美國的包頭龍和蒙古的愛得蒙托龍。 角龍類,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龍。頭骨後部擴大成頸盾,多數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我國北方發現的鸚鵡嘴龍即屬角龍類的祖先類型。其中有與霸王龍齊名的三角龍,溫順的食草動物原角龍等等。 腫頭龍類主要特點是頭骨腫厚,顬孔封閉,骨盤中恥骨被坐骨排擠,不參與組成腰帶,主要生活在白堊紀。 不論是蜥臀目還是鳥臀目,它們的腰帶在腸骨、坐骨、恥骨之間留下了一個小孔,這個孔在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中是沒有的。正是這個孔表明,與所有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相比,被稱為恐龍的這兩個目的動物之間有著最近的親緣關系。
截至2010年6月31日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目前已知最長的肉食性恐龍棘龍,身長16到19米,質量16~26.5噸。 不計現代鳥類(如:吸蜜蜂鳥)的話,最小的恐龍體型相當於鴿子。獸腳亞目的近鳥龍和耀龍體長都在35厘米以下。目前已知最小型的成年恐龍標本屬於近鳥,體重估計為110公克左右。而已知最小型的草食性恐龍則是微角龍與皖南龍,身長約60厘米。 最早的恐龍 恐龍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硅化木公園發現距今2億2千5百萬年鴕鳥大小質量約90千克的恐龍化石。 最遲出現的恐龍 角龍類恐龍在白堊紀距今1億3千5百萬年前以後最盛。 體形最大的恐龍(陸生動物) 易碎雙腔龍(體長58米,重約122噸) 體重最大的恐龍(陸生動物) 巨體龍(體長約40米,重約140噸) 體形及體重最小的成年恐龍 近鳥(體長30厘米,重350克) 牙齒最重的恐龍 霸王龍,牙齒超過15厘米。
參考資料:網路
『捌』 恐龍的歷史是怎樣的
恐龍(Dinosaur)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億3500萬年的三疊紀晚期,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發生的末白堊[è] 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化石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許多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它們不斷地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龜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鱷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蛇類和蜥蜴類,其中還有一類演變成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哺乳動物。
『玖』 恐龍的歷史是什麼
查閱資料的恐龍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種動物.我們在畫冊和電影中都看到過它那有些恐怖的樣子.那麼.恐龍生活在什麼年代呢? 經過科學家的考證.恐龍在2.3億年左右就在地球上生活了.一直到6500萬年前.他們才在地球上滅絕.它們竟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65億年左右.這實在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科學家們考證.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大約有300萬年.和恐龍相比.才不過是它們在地球上生活時間的1/55. 恐龍最早出現的那個年代叫三疊紀(2.05億年前-1.45億年前).三疊紀的天氣相當炎熱並且乾燥.那個時候.爬行動物統治著地球.就在三疊紀的中期.恐龍出現了. 恐龍有很多種.最早出現的恐龍有虛骨龍.畸齒板龍.魚龍.幻龍等. 到了侏羅紀時代.又出現了許多種恐龍.如祿豐龍.雲南龍.禽龍.梁龍.劍龍.異特龍等.在侏紀時代.天氣不像三疊紀那樣乾燥了.雨水多了起來.好多的恐龍都生活在湖沼中.它們的體型也很大.有四五頭大象那樣重的體型是很平常的事情. 到白堊紀時期(1.45億年前-6500萬年前).這一時期地球有了很大的變化.陸地分成了好多的板塊.形成了海洋和陸地.而且陸地上的火山也時常爆發.這一時期出現了腕龍.三角龍.重爪龍.鴨嘴龍.霸王龍.角龍等等.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就滅絕了.它們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拾』 恐龍的歷史
恐龍這個大家族大約統治地球1億6000萬年之久,那麼怎麼離奇的從地球上消失了呢,這么多恐龍難道沒有一部分生存下來么,是什麼原因導致恐龍在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集體消失呢?恐龍的消失是由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也有部分科學家從末期的恐龍化石發現部分恐龍進化出了羽毛(中華鳥龍),提出了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們有可能進化成了鳥類。
1,火山爆發,劇烈的火山活動可以把大量的火山灰、硫酸鹽、二氧化碳噴到大氣中,這些物質可以造成地球溫室效應,使得植物大量死亡,而硫酸鹽使地球的臭氧層破裂,沒有了臭氧層的保護,有害的紫外線直接照射地球,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量生物死亡。但是我們可以看出火山爆發是恐龍減少的原因而不是恐龍滅絕的原因。
2,大陸漂移和氣候突變,地質學研究證明,在白堊紀中晚期大陸加速分裂漂移,海洋環流變得比先前復雜了,地殼運動加劇,往日溫暖的淺海向後退去了,陸地的面積擴大了,地勢不如以前平坦,非洲與歐洲大陸相撞,太平洋周圍升起了許多山脈,使溫和的氣候急劇的變化使恐龍的內分泌嚴重失調,導致許多恐龍蛋沒有辦法孵化,研究發現在恐龍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這也說明氣候急劇變化對恐龍減少造成了一定的作用,孵化出的恐龍蛋由於氣溫變化導致雌雄比例失調,使得無法繼續繁衍後代,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白堊紀末期恐龍蛋化石較多的原因。
3,植物發生變化,白堊紀早期與晚期地球上的植被發生根本的變化,早期的裸子植物被有花的被子植物所取代。恐龍也試著改變自己的食性,無奈被子植物多含有毒素,恐龍大量食用後引起腹瀉便秘甚至中毒死亡。可食用的植物越來越少,飢餓在恐龍家族中蔓延,引起恐龍身體素質下降,疾病與傳染病趁虛而入,導致恐龍大面積的集體死亡。在加拿大的阿爾伯達恐龍公園中就發現了數百條甲龍集體死亡的化石。
4,哺乳動物的崛起,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哺乳動物較恐龍更加有競爭優勢,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數量越來越多,最終導致恐龍蛋越來越少。
5,最終劫難,許多物種難逃一死。6500萬年前的一顆直徑約為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墨西哥海岸,發生猛烈大爆炸。巨大的沖擊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面積的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將奄奄一息的恐龍帶入死亡的深谷。撞擊之後大量塵埃拋入大氣層中,致使數月之內陽光被遮擋,大地陷入長時間的黑暗,氣溫急劇下降,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作用而全部枯死,食物鏈的中斷,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很多物種從此從地球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