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龐涓與孫臏的故事有誰
有齊國使者和田忌
龐涓陷害同門:
孫臏到魏國後,龐涓嫉妒他的才能,於是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當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時,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齊國使者,用言辭打動了他。
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逃奔到齊國的孫臏得到了田忌的賞識,於是他寄居於田忌門下擔任門客。
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
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將領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將領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2. 孫臏和龐涓有哪些淵源
戰國軍事家孫臏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將軍,並把孫臏害得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當了齊威王的軍師。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成侯知道自己的實力太弱,無法抵抗魏軍,就將中山之地獻給齊國,以求齊國派兵救援。於是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前往救援。孫臏主張採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之勢。田忌聽從了孫臏的計策,立即指揮齊軍直奔大梁,並占據有利地形切斷魏軍的退路,等待魏軍從邯鄲回師。龐涓聽說齊軍進攻大梁的消息後,果然被迫放棄對邯鄲的圍攻,率軍急速回國救援。魏軍急行軍到了桂陵一帶,遭到了埋伏在這里的齊軍的突然襲擊,魏軍潰敗,龐涓還差點兒喪命。就這樣,齊軍成功地粉碎了魏軍的企圖。
從此,龐涓一與孫臏交手就心驚膽戰。後來,孫臏利用減灶法的戰術,徹底打敗了龐涓,並使龐涓飲劍自殺。
3. 龐涓和孫臏的故事
孫臏和龐涓分別是齊國人和魏國人,拜師路上偶遇,並結為兄弟,同拜師鬼穀子學藝,學習兵法,孫臏和龐涓兩人性格卻不相同,孫臏為人善心實在,龐涓為人險惡人心狠,學藝中聽到魏國正在招賢納士,龐涓覺得機會來了,自己學的東西足可以獨當一面,可以得到高官厚祿和國王的賞識。
龐涓走後,在魏國當了軍師,後孫臏又學得鬼穀子的孫子兵法和孫武子的兵書十三篇,後經墨子之徒秦華禮推薦給魏國,和龐涓一同做軍師,龐涓寫信請孫臏來魏國。
後來發現孫臏比自己的才華高,便心生惡意,設計謀害孫臏,使得孫臏膝蓋骨被挖掉,並想把兵書十三篇得到手後,便將其除掉,後被孫臏察覺,腿跑不了便用兵不厭詐之計「裝瘋「」忍辱負重拖延時間。
後被秦華禮等人救出魏國,趕奔齊國,後孫臏在馬嶺道用兵,龐涓中計,拔劍自刎,也是個罪有應得。
(3)龐涓孫臏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兩人相爭
孫臏謙虛勤奮,深悟兵法真諦,又純樸厚道;龐涓則生性奸詐,僅得兵法皮毛,又貪戀功名。後來,孫龐同投魏國,皆輔佐魏惠王。龐涓嫉賢妒能,唯恐失去寵信,於是設計陷害孫臏,孫臏慘被剔骨黥面。
龐涓還以巧言蒙蔽,欲騙孫臏所學兵書。幸虧童僕實情相告,孫臏才如夢方醒,佯裝瘋癲,保全性命。後得齊使搭救,僥幸逃到齊國.
田忌賽馬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詳。孫臏僅略施小計,已讓齊威王折服。當時天下大局,魏國經文侯革新,正崛起於三晉大地;齊國任鄒忌為相,逐漸復甦昔日鋒芒。齊魏直接交鋒,已經不可避免。不久,一場同窗間的恩怨,藉助齊魏爭鋒背景,演繹出了孫龐鬥智。
龐涓死得其所。他內心狹隘陰暗,缺失為將胸襟;他性格傲慢輕狂,缺少為將膽識。隨著孫龐鬥智終結,魏國的強國夢想,畫上了殘破句號。自此魏國再也無力擴張,戰國進入秦齊並霸階段。
4. 孫臏是哪個朝代的
孫臏是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早年與龐涓一起跟隨鬼穀子學習兵法,兩人關系甚好。在龐涓出仕魏國後,孫臏受邀來到魏國,因龐涓設計陷害,導致身體殘疾。後來,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打敗龐涓,奠定了齊國的霸業,聲名遠播。
孫臏(生卒年不詳),本名不詳(山東孫氏族譜稱其為孫伯靈),出生於阿、鄄之間,華夏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5. 龐涓和孫臏的故事
戰國時期的孫臏和龐涓,都是世外高人鬼穀子的高徒。兩人一起跟著老師學兵法,期望在這大爭之世建功立業。
當時戰場上群雄紛爭,治國思想百家爭鳴,各國仕子都想遇到英主強國,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可當時各國暗流涌動,這種機緣可遇不可求。
龐涓和孫臏都在審視各國的情勢,龐涓先孫臏一步投奔當時的強國魏國,成為魏王的座上賓,拜左將軍。孫臏覺得本領還不夠扎實,繼續跟著老師學習。
後來孫臏在墨子的推薦下也來到了魏國,和龐涓同朝為官。二人同時為魏國效力,又可以交流兵法和兄弟情。有鬼穀子兩大高徒同時在魏國,大家都認為大魏國稱雄稱霸指日可待了。
孫臏的兵法本來比龐涓學得更深刻,加上又多學了幾年,所以在魏王組織的兵法切磋上,龐涓比不上孫臏。雖然孫臏處處謙讓並抬舉龐涓,但龐涓仍然對孫臏心生忌憚,想著除掉孫臏,自己才可以成為魏國的第一將軍。
龐涓利用孫臏思念家鄉齊國的親人這個弱點,用孫臏的家書做文章,在魏王面前污衊孫臏叛國。魏王大怒,挖掉孫臏的膝蓋骨,在臉上刺字,然後把孫臏交給龐涓處置,龐涓假意照顧孫臏,誘逼他寫出《孫子兵法》全文。
善良的孫臏拖著殘缺的身體為龐涓寫《孫子兵法》,只為兄弟的兵法再進一步,全然不知自己被這個兄弟算計慘了。
後來孫臏知道了這一切都是龐涓設計的詭計,等他寫完《孫子兵法》,龐涓就會讓他絕食而死。
此時的孫臏萬念俱灰,他燒掉了寫了一半的《孫子兵法》,開始裝瘋賣傻。為了瞞過龐涓,他甚至在豬圈裡和豬同食同眠,面對龐涓的試探,他把豬糞都往嘴裡塞。
龐涓相信孫臏真的瘋了,於是放鬆了警惕。齊國想辦法救出了孫臏,孫臏在齊國發揮出了絕世兵法奇才的才能,為齊國打了很多勝仗,包括著名的馬陵之戰,龐涓被迫自殺。
龐涓死後,由於得罪的人太多,墳墓被人毀壞,曝屍荒野。孫臏為龐涓另立碑文,一直保存至今,那時候的孫臏,對龐涓除了恨,也許也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
6. 龐涓和孫臏是什麼關系
師兄弟,龐涓為了得到兵法書,假裝對孫臏好,又怕孫臏才能威脅到他自己,在背後高鬼最後連孫臏的膝蓋都挖掉了。最終孫臏帶領齊國軍隊在馬陵道殺死了龐涓。
龐涓與孫臏為同窗,二人一起拜師學習兵法。龐涓後來出仕魏國,擔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
孫臏到魏國後,龐涓嫉妒他的才能,於是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當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時,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齊國使者,用言辭打動了他。
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逃奔到齊國的孫臏得到了田忌的賞識,於是他寄居於田忌門下擔任門客。
(6)龐涓孫臏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干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
齊威王採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公元前353年,齊軍兵分兩路,一路與宋國景敵、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此時魏軍主力已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龐涓率軍八萬到達茬丘,隨後進攻衛國,齊國方面田忌、孫臏率軍八萬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田忌想要直接與魏軍主力交戰,但被孫臏阻止。
孫臏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
孫臏於是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今山東省定陶縣東北),因為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很大,人口眾多,兵力很強,是東陽地區(指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地區)的戰略要地,很難被攻克。
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衛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容易被切斷糧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軍,造成龐涓產生齊軍主將指揮無能的錯覺。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拔營向平陵進軍。
接近平陵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高唐(今山東省高唐縣)兩城的都大夫率軍直接向平陵發動攻擊,吸引魏軍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兩路齊軍大敗。
孫臏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龐涓迫使其率軍回援;一面讓田忌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故作示弱使其輕敵。
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桂陵之戰並沒有擊潰魏軍主力,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趙國首都邯鄲仍為魏國所佔領。
前352年,魏惠王調用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捨出面調停,各國休戰。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邊結盟,撤出趙國首都邯鄲。 大約在此時齊國將龐涓釋放,使其回魏再度為將。
7. 孫臏與龐涓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至於馬陵之戰,龐涓被害,也未必是孫臏為報一己私仇。乃是因為龐涓是當時戰國七雄諸英雄中的佼佼者,更是強大齊國的軍事柱石,牛首。除掉龐涓,尤如戰勝齊國數十萬精兵。所以,龐涓之死,絕非英雄的無能和殘暴,更是因為龐大將軍的英勇無敵令各路諸侯膽寒,必欲除之而後快。
8. 孫臏與龐涓是什麼關系 歷史上孫臏是怎麼死的
孫臏,齊國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著有《孫臏兵法》,孫臏早年曾與龐涓是同學,在一起學習過兵法,同窗期間表面上看起來兩人情誼還是很好的,並結拜為兄弟。孫臏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兩次擊敗魏國幫助齊國成就霸業,並且著有《孫臏兵法》一書,為後世留下重要軍事理論。歷朝歷代對於孫臏都有很高的評價。孫臏遭到龐涓陷害失去雙足,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最終兩次擊敗龐涓,得以報仇,孫臏身殘志堅的精神也得到了後世的稱贊。馬陵之役,齊軍大破魏軍。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太子被生俘。齊國取代魏國,成為霸主。但是,齊國內部卻產生了矛盾。丞相鄒忌嫉妒大將田忌功勞,陰謀陷害其謀反。孫臏曾建議田忌先發制人,捉住鄒忌面君。但以國家利益而且死忠齊君的田忌擔心引起內亂,不肯動手。最終田忌被排擠,得不到任用。
孫臏見此,自覺留下無益,而且經歷了太多的情非得已的殺戮和爭斗之後,產生歸隱之意。最終引退,隱居後病死或無疾而終。一說跟從其老師鬼穀子的足跡引退鬼谷。一說帶領門下弟子,一邊躬耕,一邊整理兵法。
9. 中國古代歷史上龐涓和孫臏是什麼關系
中國古代歷史上龐涓與孫臏為同窗(也就是同學關系),二人一起拜鬼穀子門下學習兵法。但是龐涓嫉恨孫臏才能,使計陷害,最後孫臏借用起齊國對付龐涓,龐涓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