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歷史上明朝哪幾個皇帝是明君
個人認為:明朝有2個是明君,分別為朱棣和朱元璋。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統一中國,經濟上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文化上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朱棣曾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
『貳』 中國歷代明君都有誰
1、始皇帝贏政:首位統一中國的帝王,統一全國的法律制度,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思想專制之祖先。總之是一個傑出的皇帝。
2、漢劉邦:滅暴秦、統一中國,給天下帶來和平,但大殺功臣韓信等,連蕭何都被關進監獄里。
3、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全國思想(秦始王教的吧,呵呵,造成歷代君王都學會了,包括現在的),並以此選拔官吏。重用大將軍衛青、霍去病,三次反擊匈奴的侵擾,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致使「漢」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子林中。
4、中國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王莽:小小人物,顛覆了強漢,但即為開國之君也為亡國之君而死於亂民之手,天下獨一元二。
5、隋高祖楊堅:自從東漢後,中國大地戰亂不休達300多年,北朝的隋高祖楊堅,利用外戚的權勢奪得朝柄,篡周後又一統天下,楊堅「常節儉,重民心。」勤於政事,生活儉朴,平是飲食不過一葷,所乘,所穿,所住極盡簡陋。聞災民無飯吃,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葷。所以楊堅在位期間,「衣食滋增,倉庫盈溢。隋建立之初,民戶不滿400萬。到末年,將近900萬。」然而楊堅後期,猜疑心重,「每每於殿廷之上殺人,後來功臣故舊,能始終者極少」。楊堅是有始無終,但對國家百姓是有益的,可謂傑出皇帝。(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了,如果我們也能學他一點點的人際關系,呵呵,不能做皇帝,也差不多吧)
6、李世民:可以說,唐朝的大部分天下是太宗李世民打下的。雖然李世民有殺兄害弟逆父之過,但也實屬無奈,這本是你死我活的爭斗。當然奪弟婦就是不道德了。武則天從李家奪得天下後,天下依舊承平。只是其心狠手毒,殺李氏宗室,沒有道德。但重用不少賢臣,百姓生活依舊承繼「貞觀之治」的輝煌,可謂有道皇帝。
7、唐玄宗李隆基:勵精圖治,依託貞觀之治的基礎,開創了中華全盛的「開元盛世」。但李隆基在位時間愈久漸漸奢侈,縱欲淫逸,奪其兒媳婦楊玉環,委朝政與奸相李林甫。自己只顧享受,終釀成「安史大亂」。
8、柴榮:我不得不提柴榮,唐朝滅亡後,中國陷於藩鎮之間的混戰。為五代十國,直到了周的世宗柴榮繼位,中國才有了統一的苗頭。柴榮:英武勇敢,功城破敵,英機決策,常出人意料,戰無不勝。一有閑暇就招來儒生,誦讀經史。柴榮生性不好珍玩之物,一心重視農桑,體察百姓。柴榮屢敗南唐後,親率步騎兵數萬,直奔契丹國境,准備收復燕雲十六州,沿途契丹守將紛紛舉城投降。正當柴榮與諸將商議奪取幽州,不料得了急玻返回朝中去世。差一點未統一中國和收復幽州。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一代英主的去世,使全國一片悲痛。柴榮可謂上天奪去的傑出皇帝。可惜!
9、黃袍加身趙匡胤:本是柴榮的天下,卻為趙匡胤所得!柴榮死後,其幼子繼位,時年七歲,其大將趙匡胤陳橋被部將黃袍加身。篡了皇位。又通過杯酒釋兵權,實現了向文官治國的轉變(呵呵,以德治國,我們的江總書記是得到了趙總的真傳,但中國的強兵之路卻沒了,宋朝,我個人認為,是弱勢的王朝),宋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二個學術自由的時期。在這時期皇帝對不同意見,或任之,或只是貶外地當官,或免職,而沒有殺戮,也沒有打成右派的迫害。宋朝不興文字獄,對讀書人比較寬容。因此就了有很多詩人詞人,寫出了傳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憤恨張狂之詩詞。也有了宋詞以及宋朝文明之盛。趙匡胤的密誓「誓不誅大臣、言官」以及專門建立了許「風聞言事」的言官制度,這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大進步。蘇軾說:「歷觀秦漢以及五代,諫爭而死蓋數百人,而自建隆以來,未嘗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風采所系,不問尊卑,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可惜這種進步野蠻的金元所打斷,真是可惜,可嘆、可敬的千古一帝趙匡胤。
10、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蒙古汗國唯一的宗主,元朝不認同中華傳統文化,元朝廷把境內的子民分為四等,第一當然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中亞人),第三是漢人(中國北方人),第四是南人(中國南方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的地位最低,儒者的地位比娼妓都不如!這時的漢人實為亡國奴。不推翻元朝,我們何知中華的炎黃始祖,真是亡國亡種了。雖然元朝大大拓寬了中華的領土,但是,總的說元朝是野蠻戰勝了文明,是歷史的倒退,所以不足道也。
11、朱元璋:推翻元朝,使歷史又回到了漢人的天下。但是明朝確宣布不施行仁政,這中國歷史上第二人不宣布實行仁政的了,讀《孟子》時說,要使現在,我非殺了老兒。還要把孟子從孔子塑像旁拉下來,最後在很多儒生的死命反對下。達成了刪改孟子的協議,結果被刪了八十多條。朱元璋雖然恢復了科舉,但對科舉的范圍只局限在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寫文章只用八股文,又首開了文字獄,因此相比宋朝,朱元璋創立的明朝是中華文化的停滯和倒退,最終釀成了中國空前但不是絕後的專制王朝。朱元璋的為害,就是在開明的宋的體制之後,又恢復的野蠻專制的體制。這種自私和愚昧的性格傳給了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們以此心態治理中國,把中國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氣氛中。從此這個王朝,其子孫們繼承了朱元璋的無賴傳統,大臣可以被皇帝在大庭廣眾下剝下褲子,打板子。命曰廷杖。而大臣的臉面就是打死也不吭氣喊疼。結果把中國歷史上一直有的「士」大夫的骨氣給打沒了,從此絕跡了。只有明末清初。社會還沒有被嚴密控制起來時,還有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點士氣。其後明成祖朱棣靠武力奪了侄子的皇位,又發明了滅十族,建立了太監特務組織東廠。結果是明朝的皇帝是最專制的,也是最荒淫的。
12、「康乾盛世」:不好說了,清朝算個什麼東西,已經使中國走向了漸衰!雖然清朝繼承了中華的傳統文化,但也繼承了明朝嚴密的思想控制和殘酷的專制,繼承了明朝的八股文。因此中華傳統文化還是停滯的,沒有創新,也沒有士氣,而只有奴才!中國的屈辱史就是清王朝的歷史。
中國歷史,自春秋戰國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呂氏春秋),到秦始皇的「一人天下」,再到宋人時或強調,「天下者」,「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鑒》),再到明朝的「不信天下不姓朱」(鄭成功),宋人為之驕傲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了乾隆時,就是乾隆皇帝老兒的老大不樂意:我的天下,你操什麼心。從這就可看出宋朝的偉大了。可惜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個自由的時期被諸侯國所不齒的「連坐」、「誹謗妖言」的秦國所打斷,試想一下如果六國,是被有「稷下學派」的齊國統一會是什麼樣?第二個自由的時期--宋朝,被異族的金元侵入而打斷了,就如同中國的第三個也就是最自由的時期--中華民國,也是被異族日本的侵入而打斷一樣,中國真是可惜。
縱上所述。中國歷史的傑出皇帝政治家是:贏政、劉邦、劉徹、楊堅、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趙匡胤、朱元璋
『叄』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明君
舉出六位筆者心目中的「明君」,簡要介紹,闕略之處,歡迎大家補充。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朝的第三個皇帝,他在位24年,勵精圖治,倡行節儉,廢除肉刑,以德政治理天下,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二、漢景帝
漢景帝劉啟,漢文帝劉恆第五子,由於他的兄長都早夭,他得以被立為太子,最後即位皇帝。漢景帝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並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雄厚堅實的基礎。
三、漢宣帝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 戾太子劉據之孫,出生數月就遭遇巫蠱之禍,被送進監獄,關了數年。被放出來後自小養於民間,17歲時被霍光擁立為帝,在位25年。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漢武帝時期遭到嚴重破壞的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老百姓的負擔得以減輕,史稱「漢宣中興」。
四、東漢光武帝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號稱主角光環擁有者,與其祖上劉邦一樣,走了一條從平民百姓到開國皇帝的艱難道路。劉秀在位33年,政治上整頓吏治,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生產;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史稱光武中興。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雖「得位不正」,但因政績特別突出,是後世史書中最為人稱道的皇帝,史家公言,其貞觀之治,永為後世稱美。
六、宋仁宗
北宋仁宗趙禎,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為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名臣輩出,中國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達到古代的巔峰。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當時社會的發展已達至農業經濟下的瓶頸,從而需要一種新的突破,也可以說是最早的近代化的壓力。只是終宋一朝,雖有猛人范仲淹、王安石等實行變法,但並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中國的近代化問題也因此雖然最早觸及,但卻一再延宕,最後竟成為世界上主要國家中最晚解決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肆』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明君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明君:
1、嬴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施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2、劉邦
布衣皇上---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沛郡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歷任沛縣泗水亭長、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
3、劉秀
允冠百王——漢光武帝劉秀
漢世祖,劉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東漢開國皇帝,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人。在統一全國之後,光武仍能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所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既維護了東漢封建統治,也維護了國家統一,與民休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後漢書》作者范曄論曰:「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馬光也說:「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復前烈,身致太平。」他們對於光武帝在統一全國後的政績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宣布圖讖於天下;用這種思想加儒家思想加深對國人的統治。始終保持謹慎,兢兢業業,勤於政事,在封建帝王中還是難能可貴的。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對光武帝評論,說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後,「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說他超過歷史上所有的皇帝!
毛澤東盛贊漢光武帝「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的一代君王!
4、楊堅
聖人皇帝——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楊堅,漢族,鮮卑姓是普六茹。楊堅為華陰人,是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隋朝開國皇帝,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揮戈南下,滅亡了割據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天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其創造的「開皇盛世」大家都知道的。
5、李世民
盛世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唐朝第二代皇帝,唐王朝創建者唐高祖李淵的次子。
李世民生於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16歲從軍,雁門關護駕,18歲隨父起兵進占關中,24歲平定天下。唐初統一戰爭的六大戰役,李世民親自指揮了其中的四個,對唐王朝的統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殺,唐高祖李淵亦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親歷了隋王朝被農民戰爭所埋葬的過程,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世民統治時期,勤於理政、從諫如流,人民安居樂業,尤其是貞觀一朝「主明臣賢」的風范為後世歷代統治者所效法,史稱「貞觀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6、武曌
千古女帝---武曌
武則天(624年-705年),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後,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
7、趙匡胤
士兵皇帝---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8、勃兒只斤·鐵木真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勃兒只斤·鐵木真(1162—1227),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輦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9、朱元璋
大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 明朝開國皇帝。幼時貧困,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於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0愛新覺羅·玄燁
開創盛世---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伍』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
隋文帝是一個明君,他在位的幾年就為國家儲備了供60年開支的糧食。唐太宗比康熙的功績還大,因為在唐朝,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在清朝,中國已經相對衰退
『陸』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明君
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這樣算起來的話,古代真正當過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在這400多位皇帝中,有哪些是明君又有哪些是昏君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和四大昏君,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劉宏、趙佶和劉驁被算進去也就罷了,為什麼明神宗朱翊鈞打贏了萬曆三大征,居然也被算成昏君。說起來,明神宗朱翊鈞可能是古代最大的昏君之一了。他拿了一手好牌但是卻打的稀爛,一個國本之爭就賭氣三十年不上朝,打贏了萬曆三大征卻輸掉了明朝的未來。荒廢朝政到如此地步,這樣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麼?
『柒』 中國古代歷史上誰是明君
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這樣算起來的話,古代真正當過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有哪些是明君呢?
對於明君的定義,其實說起來並不復雜。通常來說,能被稱為明君的皇帝都有以下幾個共同點。首先,作為一個皇帝來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勤政愛民、關心百姓。其次,還要對歷史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最後,身為皇帝還要做到選人有術,用人有方,並且聽得進勸諫之言。
根據上面這幾個條件來看的話,在古代的數百位皇帝中,能夠被稱為四大明君的,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明太祖朱元璋、隋文帝楊堅。他們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一代明君。
『捌』 中國歷史上君王有多少明君
中國歷史上各朝明君如下:
夏朝:禹、啟、少康、杼
商朝:湯、太甲、太戊、盤庚、武丁、帝乙
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宣王
秦朝:秦始皇
漢朝:西漢: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 東漢: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
蜀漢:漢昭烈帝
魏朝:魏明帝
東吳:吳景帝
晉朝:東晉:晉明帝
前涼:涼文王、涼桓王
前秦:秦宣昭帝
後秦:秦文桓帝
西涼:涼武昭王
北燕:燕文成帝
劉宋:宋武帝、宋文帝、宋孝武帝
南齊:齊高帝、齊武帝
陳朝:陳武帝、陳文帝
西梁:梁明帝
北魏: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魏獻文帝、魏孝文帝
北周:周明帝、周武帝
北齊:齊昭帝
隋朝:隋文帝
唐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武周代唐)、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昭宗
後唐:唐明宗
後周:周太祖、周世宗
前蜀:蜀高祖
南唐:唐烈祖
遼朝:遼太祖、遼太宗、遼景宗、遼聖宗
西夏:夏景宗、夏毅宗、夏崇宗、夏仁宗
金朝:金太祖、金太宗、金世宗、金章宗
西遼:遼德宗
大理:大理太祖、大理憲宗
宋朝:北宋: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南宋:宋孝宗
元朝:元太祖、元太宗、元憲宗、元世祖、元仁宗
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孝宗、明思宗
清朝:清太祖、清太宗、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可以分四種:
(1).奠基創業、開國換代的開國雄主(如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宋太祖、明太祖)。
(2).繼業守成、開創治世或盛世的盛世賢君(如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明成祖、清聖祖)。
(3).承天命於宇廈將傾、社稷飄零的衰世,勵精圖治、中興家國的中興之主(如漢宣帝、唐憲宗、明孝宗)。
(4).雖沒有開創國家和締造盛世也沒有中興國家,但是卻鞏固了身後國家的待興之主(如漢昭帝、晉明帝)。
舉例
眾說紛紜的「三皇五帝」當為聖君,夏商周開國之王亦為明君。自夏朝以來,可以說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有明君,如雲的明君,閃耀著歷史長河,他們繪畫出了中華民族一幅幅絢麗的時空色彩,造就了華夏文明一次次永恆的輝煌。
『玖』 歷史上有多少個明君
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60位皇帝自秦始皇一統中國,開始使用皇帝稱號以來,至末代皇帝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中國歷史上共陸續出現了四五百位皇帝,但大多數屬於昏庸無能之輩,較有作為的寥寥無幾,依個人詳細研究分析後,現將卧風個人認為比較有作為的歷朝歷代皇帝列舉如下:秦:始皇嬴政西漢: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東漢:光武帝劉秀、明帝劉庄三國:東吳大帝孫權西晉:武帝司馬炎東晉:無十六國:後趙明帝石勒、前秦宣昭帝苻堅南朝:劉宋武帝劉裕、劉宋文帝劉義隆、蕭齊高帝蕭道成、蕭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則天帝武瞾、玄宗李隆基、憲宗李純、武宗李炎、宣宗李忱五代: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周太祖郭威、後周世宗柴榮十國:南唐烈祖李昪、吳越太祖錢鏐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太宗耶律德光、聖宗耶律隆緒北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匡義、神宗趙頊南宋:無西夏:景宗李元昊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吳乞買、世宗完顏雍西遼:德宗耶律大石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高宗愛新覺羅弘歷要將以上列舉的60位皇帝全部算作有作為的皇帝,其實也夾雜了極大的水分,不少是為了充個60整數的,歷史就是這樣,千秋功過,往往由後人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