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秦至清,各君主是如何處理民族關系的
(1)措施:發動戰爭、修築城池、遷徙百姓戍邊、修築長城等。
(2)民族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方式:在東突厥設羈縻府州,在西突厥設置安西都護府;冊封少數民族首領;「和親」政策。影響:統一多民族中國進入鼎盛時期
(3)方法:平定準噶爾的叛亂;加強與蒙古的團結,尊重喇嘛教;與內外蒙古首領在多倫會盟;冊封活佛;設立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處理民族事務,加強北方邊防。作用:進一步加強了對北方地區的統治,鞏固了祖國的統一。
(4)認識: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自古就是我國的領土;加強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治與管轄是國家強盛、統一的重要方面;北方民族的發展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強大動力。
㈡ 你認為遼,北宋,西夏時期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民族關系
1、各民族政權林立交戰不斷,而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不斷趨向融合;
2、各民族政權以虛擬的血緣關系來規定彼此之間政治地位.
3.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北宋與遼、西夏分別在邊境地區設置榷場進行貿易;南宋時期大批的契丹人、女真人進人中原地區,與漢族人民共同勞動生活,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是日益加強的。尤其是通過各少數民族政治家對漢族政治制度文化的吸收,都加速了這些民族的封建化進程和彼此融合,使各民族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㈢ 簡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關系的內容及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
2、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
3、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這三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3)如何處理好民族關系歷史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確立之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和發展,主要渠道是: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的經濟和文化,逐步縮短先進民族同落後民族之間的差距。
把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擴展到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通過發揚民主、調整民族關系、進行自我教育,正確處理民族間的矛盾。
經常地廣泛地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民族政策、民族團結的教育,克服各種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殘余的影響,以及一切不利於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消極因素。
㈣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由於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中華民族是定居在中國土地上所有民族的總稱。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國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漸形成了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但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而且難以在短期內消除。處理民族關系,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民族平等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國各民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歷屆全國人大都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從第三屆人大開始,已確認的少數民族都有了全國人大代表,而且少數民族代表總數的比例都高於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
民族團結原則。在民族平等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㈤ 新中國成立後是如何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初三歷史)
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確保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民族關系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特殊的社會關系,它是一種在人們的交往聯系中,不僅具有社會性, 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會關系, 本質上是涉及民族這個社會人們共同體的地位和待遇;
民族這個社會利益群體的權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員的民族意識和感情的社會關系。 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徵是由民族關系的性質決定的,是受時代發展和社會性質制約的,也是與當時要解決的民族問題的主要內容及解決的方式和途徑相聯系著的。
民族關系的性質是與民族的性質相聯系著的。它是由發生聯系的民族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及階級構成等方面的條件所決定的, 也受當時社會總的民族問題情況的影響。階級壓迫剝削關系及其制度的存在,是民族間壓迫剝削等敵對關系的根源。
不同歷史時期民族關系的基本性質是不同的。私有制社會的民族關系基本上是不同民族的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這一敵對階級之間的關系問題。
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關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有的時候, 民族關系的性質具有二重性,這是與民族本身性質上的復雜情況相關。
㈥ 中國歷代王朝在處理民族關系和抵禦外敵方面的措施
秦朝是修長城,用狼煙。漢朝是和親,昭君出塞。三國是軍隊混戰,三十六計。東西晉、南北朝是信奉佛教,屯兵邊關。隋唐是征戰四方,遠交近攻。宋朝是抵禦韃虜,抗擊倭寇。元朝是南征北戰,擴大疆土。明朝是派兵戍邊,安居樂業。清朝是由盛而衰,喪權辱國。民國是軍閥混戰,抗日烽火。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民族團結,國泰民安。
㈦ 中國歷代王朝在處理民族關系及抵禦外敵方面的措施
中國歷代王朝在處理民族關系反抵禦外面,歷來採取的措施是恩威並施。中國是多民族並存的國家,從漢初和親,後武帝抗擊,後又和和親;唐也和親與安撫並舉,同時也抗擊;宋一直受侵擾,納貢,割地,求和;明,倭寇騷擾,戚繼光碟機除於國門之外;至於元,清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總之,恩威並施是貫穿歷代王朝的主要措施。
㈧ 我國政府是如何處理民族關系的
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發展好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②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③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以及基本政治制度;
④完善相關法律和法規,充分保障各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利,以調動其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⑤需要各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積極性,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經濟;需要各少數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需要中央政府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力支援;需要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⑥堅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民族關系的內容或者叫基本特徵是由民族關系的性質決定的, 是受時代發展和社會性質制約的, 也是與當時要解決的民族問題的主要內容及解決的方式途徑聯系著的。不同社會的民族關系內容、特徵各有特點。
民族關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存在,必然受到所處環境和發展條件的影響、制約。民族關系既是歷史環境和條件的產物和積淀,更重要的是現實環境和條件的一種折射和反映。因此, 民族關系在不同的條件下表現的特點也是不同的。私有制社會的民族關系基本上是以壓迫統治、剝削掠奪、歧視侮辱、壓制同化為基本特徵的。
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關系是以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為基本特徵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族關系, 從性質上說已是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 是以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為基本內容的。由於它所處階段的局限,又表現出相對的不完善性,表現出它在這一發展階段中不可避免地帶有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團結的相對性、民族間互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與競爭的共生性、共同繁榮的初步性等特點。
㈨ 縱觀歷史,今天我們應當怎麼處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偉大的祖國是我國各民族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共同締造的。在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繁榮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民族發展道路,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長期以來,我國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親密感情不斷深化,相互團結不斷加強,為實現我國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保持社會長期和諧穩定提供了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民族和民族問題的存在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現象,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也是這樣。我國各民族的民族特點和互相之間的民族差異將長期存在,各民族由於歷史等方面原因在經濟文化發展上形成的差距也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解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冷戰結束以來,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在國際環境中的影響明顯上升,一些地區民族主義思潮和活動日趨活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相互勾結、相互利用,使民族因素、民族問題、民族矛盾呈現出更為復雜的局面。歷史和現實、國外和國內的大量事實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沒有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就沒有社會安定團結、國家繁榮昌盛。為此,胡錦濤同志在講話中強調:「民族關系,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個重大關系。能不能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能不能實現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國家統一、保衛領土完整,必須始終全面把握並正確加以處理。」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一是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石,各民族只有一律平等,才能共同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更好地參與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的管理。二是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線,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攜手共進,才能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形成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三是互助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保障,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優勢互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四是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各民族只有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才能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整體優勢和創造活力,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民族關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族互助,促進民族和諧。
我們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展問題是現階段處理我國民族關系的首要問題。只有發展問題解決好了,才能真正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諧。二是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之策。三是要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和加強民族團結,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全國安定和諧的重要條件,必須作為民族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㈩ 唐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系方面的方式有哪些
本題圍繞唐朝時少數民族分布情況及唐政府處理與少數民族關系的方式進行設問,主要考查考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吸取歷史的經驗來處理好當今的民族關系.唐朝是我國民族關系取得重大發展的重要時期,由於唐朝國力強盛,主要是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採用和親,冊封,設置行政機構等方式正確處理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使民族關系融洽,不同民族和睦相處,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
參考答案:
靈活處理關系:①行政:唐初,唐太宗在突厥舊地建都督府,任命貴族做都督來管理.②戰爭:唐初與突厥開戰,大敗突厥,俘獲其首領,維護北部邊境的安定.③冊封:唐玄宗先後冊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南詔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等.④和親: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唐蕃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