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形容"歷史"的詞語有哪些
1、萬古千秋[ wàn gǔ qiān qiū ]
解釋: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
示例:全世界的和平事業萬古千秋。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源遠流長[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示例:剝削階級的幸福觀,是源遠流長,影響仍然是相當深廣的。 秦牧《一個黑人戰士的豪邁聲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3、千秋萬代[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釋: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示例:玩弄權勢而顯貴於一時的人,必然被後人千秋萬代地唾棄譴責。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4、滄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釋: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示例: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 清·程元升《幼學故事瓊林·地輿》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世事變化很大
5、海枯石爛[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釋:海水乾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示例:汝要說我降,除非海枯石爛。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
譯文:你想說服我投降,是不可能的事情。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貳』 歷史的形容詞怎麼翻譯
historical
adj. 歷史的;史學的;基於史實的
『叄』 history的形容詞是什麼
historical
英 [hɪˈstɒrɪkl] 美 [hɪˈstɔːrɪkl]
adj.(有關)歷史的;有關歷史研究的;歷史學的;歷史題材的。
.
本章旨在講述歷史背景。
(3)歷史的是怎麼做詞擴展閱讀
history主要指過去確實存在和發生過的具有重大意義或深遠影響的事件與人物的總和,即「歷史」也可指對「歷史」進行研究、剖析、總結的一門學科,即「歷史學」。當把對過去的事件作為整體看待時,history是不可數名詞。
當history指過去事件的系統敘述時是可數名詞,可加不定冠詞a,也可有復數形式。作「歷史學」解時前不加冠詞,特指學校的課程或考試的科目時首字母可大寫。
history還可表示「經歷」「履歷」「來歷」,指過去發生的事件或經驗,引申還可指「不復相關或不再重要的事實」。
當history表示有「多久的歷史」時,have一般用現在時,有時也可用現在完成時。
『肆』 「歷史」一詞是怎麼來的
「歷史」一詞是怎麼來的?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但「史」的范圍比現在廣泛多了,除了史本身的范疇之外,還有天文、地理、人事、災禍等。古代記載史的人稱史官,他們就是負責記載如前所述內容的。古往今來,對歷史一詞,說法很多。現代漢語中的「歷史」一詞,學術界很多人認為,是清朝末年從日語中引進的,並不是出自中國古籍。其原因是古文簡煉,一般都用單字表述,很少用雙字的,因此中文古籍中名詞以單字為多,古代漢語中很難見到「歷史」一詞。《辭源》是古今漢語大型權威工具書,但裡面也沒有「歷史」這個辭條,其「引進」的身份應該不會有假。但是且慢,就編者所知,「歷史」一詞在中國古籍中有多處出現,並且含義與現在這個詞彙幾乎等同。
在先秦時期,一般情況下,史書之名都不是用「史」字的。在先夏時期中國就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籍,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之語:「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么說來,早在2500多年前,楚國左史倚相即已能通上古名著而聞名於朝野,遺憾的是《左傳》上對這四部上古名著的內容與形式都沒有具體說明。傳說是由孔子所撰《尚書序》中說的:「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由古代記載而論,廣義的「史」其實就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記錄,我們可以由此推斷,「墳」、「典」、「索」、「丘」可也被看作中國最早史書之名稱。隨後,記事的「史」一般被稱之為「志」,如《夏志》、《商志》、《周志》等等,就是中國上古三代的歷史;孔子所作《春秋》,就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影響深遠,隨後才有《呂氏春秋》、《晏子春秋》、《吳越春秋》等「摸仿」之作,「春秋」就成為史書之名;至漢代時,司馬遷撰《史記》,班固撰《漢書》,這兩部書都可以用史書冠名;後又有稱史書為歷者,如《吳歷》、《晉歷》等。在一段時間內,記、書、志等幾個名字都曾並用過,如前四史就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而正史中除《史記》外,以「史」為名的,則是唐代初年寫成的《南史》、《北史》。將歷和史合為一詞而曰「歷史」,最初是韋昭撰寫的《吳書》,書中有「(趙)咨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之句;《南齊書》之《武十七王傳·子響傳》中,亦有「二主議加於盛世,積代用之為美,歷史不以雲非」之語。然較之於「史」字之現身頻頻,「歷史」一詞就少之又少,很難風其蹤跡於典籍之中。到明代萬曆年間,袁了凡作《歷史綱鑒補》,將「歷史」一詞作書名,產生很大影響。大約在明朝末年,日本人得到此書,如獲至寶,帶回東瀛,翻刻該書,廣為流傳。到日本更新學制,教育機構選用「歷史」一詞作為科目名稱,其名始大盛。清末民初,我國學界先驅於學術名類方面多受日人影響,如皮錫瑞、章炳麟、夏曾佑諸史學前輩著書立論、傳布新知,凡涉及史學時,都喜歡用「歷史」這一詞,國人受其影響,「歷史」一詞才為大家所熟悉。其實「歷史」就是「歷代之史」,與「史」字之泛指於含義上完全可以等同並用;綜上所述,「史學」與「歷史學」比較,實際上是一回事。此詞產生,可比日本早了幾千年。中國古籍汗牛充棟,不可勝數,且種類繁多,名目豐富。中國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歷史」一詞不可能是「引進」於倭冠外邦而來的。
『伍』 歷史的定義及詞源是什麼
歷史的定義及詞源
定義
歷史: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范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
「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征問」、「問而知之」。
釋義:
(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
(二)過去的事實,過時的事物。例:這件事早已成為歷史。
(三)對過去事件的記載, 沿革, 來歷; 大事記。
(四)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五)書名。即《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著。全書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倫、波斯、呂底亞、西徐亞及希臘本土的歷史,後五卷敘述希臘與波斯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止於公元前479年。書上雜有許多神話傳說,不盡可信。但此書為歐洲第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
(六)個人的履歷;經歷
(七)對形成未來的進程有影響的事件
(八)歷史記載,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
(九)歷史的真實,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演變。
『陸』 歷史是什麼式的合成詞
「歷史」是偏正式合成詞,定中結構。
歷:經過,經歷。《說文解字》:過也。一曰經歷。
史:本義是掌管文書記錄的官員,引申為經過史官記錄、整理,用文字材料記載的事實。
那麼,「歷」是對「史」的限定,即:經歷過的事實,所以是偏正式。
『柒』 歷史是什麼詞性
是名詞。詞性辯證如下:
1、名詞,因為它可以被數量詞修飾,如一段歷史,一張臉,一把椅子,一個腦袋……同時不能跟否定副詞「不」連用,如「不歷史」,不臉,不椅子,不腦袋。
2、動詞可以被否定副詞「不」修飾,如,不打,不吃,不喝,不鬧,不哭……
3、形容詞可以被程度副詞很修飾,如,很好,非常美,特別棒。當然,近現代漢語中也會有出現「很中國」的例子,不過,很歷史,非常歷史,特別歷史的用法少之又少,基本憑語感可以判斷「歷史」不是形容詞。
『捌』 歷史的史造詞是什麼
三史醜史專史丞史丹史麗史書史二史從史倉史仙史代史令史眾史偽史佐史中宮史書令史五代史東觀續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二十四史仿連史紙伴食刺史中國小說史略五城御史司坊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玖』 什麼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