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河南太昊陵多少年歷史

河南太昊陵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11-14 12:37:46

❶ 太昊陵是誰的墓 太昊陵介紹

1、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羲皇故都風景名勝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譽為天下第一陵。

2、太昊陵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2次御祭。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佔地875畝。

❷ 中國3000年歷史中御祭52次的天下第一陵在什麼地方

你知道“天下第一陵”在哪裡嗎?

是清東陵,還是明十三陵,或者是關中十八唐帝陵?

我國古代崇尚皇權至上,帝王對於自己的陵墓也是費盡了心思,所以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有名的帝王陵。現在這些帝王陵大多成為國家A級景區或世界文化遺產,一波一波的遊客接踵而至,甚至給每一處帝王陵贈予美稱。

❸ 太昊陵簡介60字

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至今3000年,歷代帝王52次御祭。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

❹ 周口市淮陽縣有一個什麼廟啊

有一個太昊陵。

太昊伏羲陵廟。太昊陵是為「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而興建的大型陵廟,位於淮陽縣城北龍湖之畔,是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昊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佔地875畝,號稱「天下第一陵」。全廟南北長750米,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從南至北的中軸線上依次為渡善橋、午朝門、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統天殿、顯仁殿、太始門、八卦壇、太昊伏羲之陵、蓍草園。

(4)河南太昊陵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太昊陵具有豐厚的65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早於炎黃1000多年。伏羲結網罟,養犧牲,造屋廬,制干戈等初步形成了網捕式漁業、畜牧業、建築業等物質文化;畫八卦,刻書契,作甲歷,造琴瑟,正姓氏,制嫁娶等形成了精神文化以及以龍記官的社會型文化。

眾多的文化,構成了史前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伏羲文化雖起源於結繩記事的原始時代,但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一,伏羲文化的精華——陰陽八卦思想,體現的是先民的宇宙論模式。它囊括了宇宙最高原理,奠定了東方哲學思維模式的基礎。因此,數千年來,那蘊藏著易學內涵的古太極圖,被中外學者稱為「中國文化的根」、「人類文明的源頭」。

它所包涵的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奠定了自然科學的總基調,對中國傳統的天文、氣象、歷法、數學、農業、醫學、軍事、宗教、藝術等學科的創建與發展,都有過重要的作用。

其二,伏羲以龍為圖騰,將氏族各部落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團族,體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團結,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所產生的共同創造力,形成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使龍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伏羲肇啟和立國的象徵。

其三,伏羲制定嫁娶制度,維護一夫一妻制,既是對群婚制度的告別,在人類的婚姻史上,是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它對人類歷史、文化及觀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❺ 誰能解釋一下太昊陵的來歷

邢冰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陵墓位於淮陽縣城以北的蔡河邊。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廟,是我國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黃帝陵、大禹陵之一。原佔地面積875畝,是一座氣勢磅薄、規模雄偉、殿圖豪華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公元630年(貞觀四年)頒詔「禁民芻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御書祝版;公元971年(開寶四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盪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今淮陽),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復置守陵戶。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統十三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順六年),復加修葺,立後殿、鍾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鍾鼓樓、彩繪殿宇;公元1576年(萬曆四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員會,1962年、1963年先後被縣、省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陽縣博物館,館址設在太昊陵。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❻ 太昊陵簡介傳說 是誰的墓真的葬著伏羲嗎

每年的淮陽隨著燒香祭祖活動的盛行,同時也流行開了淮陽廟會,廟會之上更是熱鬧非凡,農歷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遊客人數日達數十萬,而且還打破了單日參拜人說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❼ 淮陽太昊陵 文化介紹 2000字

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陵墓位於淮陽縣城以北的蔡河邊.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廟,是我國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黃帝陵、大禹陵之一.原佔地面積875畝,是一座氣勢磅薄、規模雄偉、殿圖豪華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
太昊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台、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中軸線上的一系列建築——午朝門、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統天殿、顯仁殿、太始門、八卦 朱總理題的羲皇故都
壇、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園等構成的主景區,以及附屬景點:獨秀園(原剪枝公園)、碑林、西四觀、岳忠武祠、同根園、博物館等幾部分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歷久不衰,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幾百萬人湧向淮陽縣太昊陵廟朝聖伏羲,農歷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遊客人數日達數十萬.以「單日參拜人數最多的廟會」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太昊陵廟會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間廟會.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公元630年(貞觀四年)頒詔「禁民芻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御書祝版;公元971年(開寶四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盪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今淮陽),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復置守陵戶.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統十三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順六年),復加修葺,立後殿、鍾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鍾鼓樓、彩繪殿宇;公元1576年(萬曆四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員會,1962年、1963年先後被縣、省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陽縣博物館,館址設在太昊陵.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編輯本段陵廟建築
渡善橋
太昊陵南臨碧波盪漾的萬畝龍湖.沿湖濱北行70米,是一道寬約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邊界.鳥瞰全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橫跨蔡河的11米寬的石橋,名曰「渡善橋」,俗稱「面橋」,意思是朝祖進香的善男信女和遊客,來到這里已和「人祖爺」見面了.應萬心歸善.橋全長25米,敞肩式青石橋,橋頭四石獅護衛.
午朝門
過橋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門———午朝門.此門建於明代.通高10.35米,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紅門金釘,中門為9排9路,兩側均為7排9路,屬帝王規制.前有台,台前有三連體五級垂帶式踏跺,兩側有硬山式「八」字牆,門上方懸有「太昊陵」、「午朝門」、「開天立極」匾額.它的東西兩側相距24米左右,有饅頭式卷棚頂東天門和西天門.
道儀門
過了午朝門,只見中軸線上主甬道青石鋪墁,兩旁古柏參天,庄嚴肅穆.距午朝門約30米,有一條小河,叫玉帶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橋.分別與午朝門、東天門、西天門對應.玉帶河穿過東西兩側陵牆,通往蔡河,在陵牆外側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帶扣」.過玉帶橋前行不遠,是穿堂式的「道儀門」,舊稱通德門,群眾稱之為「三門」,通高8米,與午朝門相距126米,單檐硬山式,面闊三間,內有券門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門.
先天門
四象門
穿過道儀門約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築,上懸一石匾,名為「先天門」,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築,與道儀門一樣,都是為歌頌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飛翠高閣三間,灰筒瓦覆頂,周匝迴廊,台正中有一磚砌拱門.此門原無登臨階梯,70年代為方便遊人,在兩旁建了旋梯,遊人可憑閣遠眺.
太極門廣場
過先天門為太極門廣場.廣場南北長73米,東西寬66米.中間有玉帶路橫貫東西,東通內城的「三才門」和外城的「東華門」,西通內城的「五行門」和外城的「西華門」.廣場北面與先天門相對為「太極門」,舊稱太極坊或戟門.它是太昊陵東西南北的中心,與「兩儀門」、「四象門」、「三才門」、「五行門」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而定名的.此門在古建築中屬三間三樓柱不出頭式木牌樓,通高7.6米,築於高台之上,台高五級.東有角門名「仰觀」,西有角門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觀於天,俯察於地,中觀萬物,創先天八卦,肇始華夏文明. 過太極門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東南角有鍾樓,西南角有鼓樓.二樓通高11.2米,東西對峙,均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周匝迴廊,重檐歇山式建築,下部為直壁式台基,上部為灰色筒瓦覆蓋,樓內有木梯可達上層.鍾樓上懸有明鑄巨鍾一口,撞之,其聲悠揚.鼓樓內掛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悅耳.鍾鼓二樓,層檐凌空,昭穆對峙,晨鍾暮鼓,響徹陵區.
統天殿
與太極門相對應,迎面為「統天殿」,俗稱「大殿」,建於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廟內體量最大、等 統天殿
級最高的重點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龍鳳大脊,屋面覆以黃色琉璃瓦,脊上裝飾考究:中為三節彩釉吉星陶樓,樓下有一龕,龕內書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座;殿四挑角為四絕人(龐涓、子都、韓信、羅成)等吻獸.殿內有「丈八木龕」,雕工精細,造型莊重.龕內塑有伏羲像,頭生雙角,腰著虎皮,肩披樹葉,手托八卦,赤腳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殿內牆壁上嵌有高1.2米、長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聖跡圖》,分別為履巨人跡、伏羲出世、都於宛丘、結網罟、養犧牲、興庖廚、定姓氏、制嫁娶、畫八卦、刻書契、作甲歷、興禮樂、造干戈、諸夷歸服、以龍紀官、崩葬於陳.殿前有月台,面積300多平方米.這里是歷代舉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場所.殿、台周圍有青石欄桿,它和《伏羲聖跡圖》均為1998年大修時新增設. 環統天殿、鍾鼓二樓,為東西廊房,共42間,呈曲尺狀,前有迴廊、欞子門窗、花磚大脊、吻獸裝飾、彩繪檐椽、紅柱綠窗.東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兩儀門」,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門」,兩門東西相對.
顯仁殿
下得統天殿後門台階36.2米,便是等級僅次於統天殿的「顯仁殿」,俗稱「二殿」.該殿通高16.4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頂,高台走廊,周圍巨柱林立,結構朴實、端莊、嚴謹.
太始門
與顯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門,又稱「寢殿」,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築,通高16.66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周匝迴廊,灰筒瓦覆頂.該殿下為古城門式門洞,門洞上方嵌有陰刻楷書「太始門」三字,右懸「繼天立極」,左懸「贊神明」鐵匾.上築寢殿,兩廂有台階、角門,可以繞殿循游,因此又稱「轉廂樓」.整座建築始建於明代,分三次壘砌而成.樓內立有 公元1513年(明正德八年)御碑一通,故又稱「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現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碑文開頭有「洪武四年」字樣,故有傳說現在所看到的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仿照南京皇宮建造的.民間傳說是: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兵起義,打了個敗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後有追兵,在走投無路之時,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廟內,祈禱說:「人祖爺若能保我平安無事,今後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宮殿,替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說也奇怪,他話音剛落,一隻蜘蛛立即在廟門口飛快地結起了蛛網.元兵追到廟前,見蛛網封門,便追向別處.後來,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於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達前來,重修了太昊陵. 太昊陵古碑
古碑
太昊陵內現存古碑有二百餘通,碑文大多是為伏羲歌功頌德的,還有一部分是記述對陵內建築重修或增修的經過,最多的是各地民眾來「朝祖進香」的紀念碑.而皇帝派大臣來祭祀的,則名曰「御祭碑」,後已所剩無幾.
先天八卦壇
寢殿後面是「先天八卦壇」.該壇與寢殿相距5.22米,青磚壘砌,為直壁式等邊八角形,徑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壓條.壇面以青磚砌先天八卦圖,卦序為乾(三三)、兌(三三)、離(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中為一八角形凹槽,上原有一尊「龍馬負圖」,俗稱「四不象」.據傳,這四不象為古代一個精通八卦的高道所立.他看到世人對先天八卦各執一詞,爭訟不已,沒有一個能說到底蘊之處,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象」,便出資鑄造了一隻四不象立於此壇中,用以警示後來人.
紫禁城
先天八卦壇之後便是紫禁城,城內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尋」(一尋相當於今8市尺).方座邊長182米,上圓下方,取天圓地方之意.陵墓前豎有一塊巨型墓碑,高3.46米,寬80厘米,字大徑尺,既無題跋又無年款.因此,關於碑文書者與年代,其說不一.《淮陽縣志》上說:碑文為「太昊伏羲氏之陵」,但最後一字「似陵又似隴」,又說「相傳此碑為蘇文忠女弟巾書或以為蘇長公.」還有人說是魏晉人所書.不過關於蘇東坡女弟蘇小妹巾書傳說較廣.說是宋神宗年間,重修陵廟,工將竣,欲於陵墓前建一豐碑,以壯觀瞻.知蘇東坡在其弟如舟署里住著,便派人前往,請他書寫「太昊伏羲氏之陵」七個大字.紙墨字條送到如舟署里,適值東坡出城遊玩未歸,其女弟蘇小妹偕女僕同到書室,見桌上墨紙齊全,書興大發,因無大筆,就用她的汗巾,一氣把「太昊伏羲氏之陵」七個大字寫完.東坡回來見了,喜出望外,認為蒼老古勁,可傳千古.求書者來取,東坡即付之.此外還有傳為「太昊伏羲氏之莫」的.說蘇東坡遊玩回來,見蘇小妹前面六字寫得蒼勁有力,卻把「墓」錯寫成「莫」,甚為惋惜,蘇小妹在一旁則只笑不語.蘇東坡望著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連連稱贊:「妙,妙」.原來,蘇小妹是以大地為土.此三說不知究以何說為是,或三說均非,因年代久遠,風化日曬,後一字已模糊不清,所以無可考證.
蓍草園
蓍草園
陵墓的後面是「蓍草園」.《淮陽縣志》記載:「太昊陵後有蓍草園,牆高九尺,方廣八十步.」此為淮陽的八景之一——「蓍草春榮」.傳說伏羲就是根據白龜龜背圖案,采來蓍草「揲蓍畫卦」,創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稱為「神蓍」.據說全國只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歷代帝王每當春秋二季派大員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復命時都必須帶回一束蓍草作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其他建築
太昊陵除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外,在統天殿和顯仁殿之間的外側,東有三觀:岳飛觀、老君觀、元都觀.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觀:女蝸觀、玉皇觀、天仙觀、三清觀.這七觀,現僅存岳飛觀,其它六觀有待恢復.在太昊陵,傳說中的各神不說,就連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另外,三才門外有更衣亭五間,外城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午門西側的東天門前有石牌坊,曰開物成務,西天門前有石牌坊,曰繼天立極.這些也有待恢復.[2]
編輯本段陵區景觀
古柏
陵區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數千株.在陵區的東南隅,有一座被稱為「淮陽獨秀」、「華夏一絕」的松柏造型公園.1996年6月,中央電視台在一、二、四套節目《九州神韻》欄,均作了專題報道,題目為《松柏造型天下奇》.該公園建於1957年,有各種松柏造型200餘種.是太昊陵的另一景觀. 太昊陵以其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令人肅然起敬,嘆為觀止.清人雷方曉在一首詩里寫道;「宛上龍蟠面碧湖,巋然岳峙一陵孤;功開天地規模大,道冠皇王氣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無限感慨地賦詩:「朝思暮想妻子女,夢里同游太昊陵.」[2]
編輯本段朝祖盛會
史書記載,伏羲氏是一個人,他教大家捕魚打獵,飼養牲畜,烤煮食物,初創婚姻制度,書八卦,制樂器,結束了原始時代生活方式.後人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為中華民族的先祖,每年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在太昊陵舉辦「朝祖進香」廟會.人稱「人祖廟會」,當地人又稱「二月會」. 在太昊陵顯仁殿東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個圓空,遊人香客稱之為「窯」.凡是來太昊陵的遊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這個「窯」,以祈求子孫興旺、健康.所以稱為「子孫窯」. 相傳「子孫窯」在伏羲氏的時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績,其中一個居功至偉的功績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觀念,用「會」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塊,會場中央放一塊帶「窯空」的大石頭,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水摸一摸「窯」,說明兩人有了感情,願意成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來.從此,人類結束了群婚和族內婚的歷史.太昊陵春二月廟會由此延續下來,後來逐步發展成朝祖進香的性質.人們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來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靈的庇護保佑、祈福兒女子孫興旺. 太昊陵廟會的朝拜禮儀很多.有各種藝班的演出,馬戲、梆子戲、龍燈等.「擔經挑」,又叫「擔花籃」,是必不可少的.「擔經挑」是一種頌揚伏羲功德的原始巫舞,舞者全身穿黑色服裝,黑鞋綉花,黑頭紗長約五尺.舞姿大致有三種:剪子股、鐵索鏈、蛇蛻皮.這三種隊型有一個共同特點,舞蹈者走到中間一定要靠背而過,身後的黑紗長尾碰繞在一起.擔經挑傳女不傳男,是遠古時「花龍會」流傳下來的.花龍指伏羲女媧,伏羲為大龍,女媧為小龍;花,指以擔花籃形式興起的祭祖活動. 後來的太昊陵廟會,規模更加宏大.廟會期間,每天有十數萬人,最多可達20幾萬.人們在朝祖進香的同時,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文化、物資交流,如今,朝聖者已經遍及全國各地,不少國際學者在此期間也來太昊陵探古尋幽,研究古老的東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僑居國外的華夏子孫,每年都組團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3]

❽ 太昊陵建於何年

太昊陵,即伏羲的陵廟,位於淮陽縣。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昊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始建於春秋,增制於唐代。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羲皇故都風景名勝區,毗鄰風景秀麗的萬畝龍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八大名陵之一。太昊陵是紀念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廟,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譽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庄嚴。[1] 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2次御祭。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

❾ 太昊陵每日接待人數近80萬,究竟是什麼吸引這么多人前來

河南省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省份。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以及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

在歷史悠久的河南省中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個個都有著"天下第一"的稱譽,其中有個被譽為天下第一陵。

去太昊陵四季皆宜,香火不斷。門票只要60元,有時間一定要到這個中國第一廟會看一看。陵墓主要是去看歷史文化,如果請個導游讓講講歷史傳說之類,或者之前自己進行攻略,那一定再好不過了。

❿ 太昊陵建於什麼時間

挖喔~~~
剛才我看了一下,官方網站~~
它的建築歷史滿長的喔...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頒詔「禁民芻牧」。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御書祝版;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盪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今淮陽),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復置守陵戶。明英宗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復加修葺,立後殿、鍾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增高鍾鼓樓、彩繪殿宇;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員會,1962年、1963年先後被縣、省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陽縣博物館,館址設在太昊陵。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閱讀全文

與河南太昊陵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