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是屬貴州地盤的,敘永縣
這個可以在網路地圖上面搜索一下,看是不是富裕那裡。
⑵ 宜賓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宜賓,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而在遠古,這里已有人類生息繁衍。早在新、舊石器時期,原始人就在現在的市中區、南岸區、舊州區生活。這里依山傍水,地開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於原始人漁獵採集,耕作生息。從發掘出的資料看,計有打制石器七件,其中石斧三件,石鋤一件,敲砸器一件,石鏟一件,刮削器一件;磨製石器的生產工具八件,其中石斧七件,石石*一件。
從以上生產工具中可以看出,斧、鋤、敲砸器、鏟、刮削器都是用於砍伐、農耕、採集、狩獵。說明在這里生活的先民是從事以農耕為主,以採集漁獵為輔的生產勞動。
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屬楚的勢力范圍。「楚威王時(常王*《華陽國志》作「頃襄王時」),使將軍庄踏將兵循江(即烏江上游)上,略巴、黔中以西」。可能通過這里,到達滇、巴,以兵威定屬楚(後為滇王)。那時這地方,為我國西南一支古老少數民族「僰」人的聚居地。
到了秦漢時,這里「漢民多」,反客為主,「漸斥徙之(僰人),」(《秦記》)。昭王時,蜀太守李冰在南安(今樂山)「鑿平溷崖,通正水道」之後,沿江東下,在距宜賓二十里的赤岩山蜀王兵欄處積薪燒岩,鑿開了堅硬岩石,使大灘開通,水流平暢,航運無阻.直達「僰道」(今宜賓市)。
秦惠文王時,滅蜀治郡,這里稱「僰道」。道,是屬於縣一級地方政權,歸郡監督。《漢書·百官公卿表》說得明白: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縣、道、國、邑,為同一級地方政權機構。宜賓那時稱為「道」,就是因為「有蠻夷」。宜賓那時也是漢夷雜居之地了,但少數民族主要是僰人,故在「道」之上再冠一「僰」字,以示區別(以別於雅安地區的「嚴道」,松潘地區的「湔氐道」及漢族地區的「甸氐道」,、。剛氐道」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常*略通「五尺道」(《史記·西南夷列傳》)。此道起於宜賓,經高縣、筠連,入雲南昭通,南至曲靖。所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說;「五尺道在郎州」(今雲南曲靖)。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悔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史記·秦始皇本紀》)。而北向戶指「曰南郡」,即今越南中部一帶.秦王朝的中央官吏、使節往來,軍隊換防,都必須經}過宜賓,然後到雲南,到緬、越。這條「五尺道」,實際是我國大西南最早的國際通道。「五尺道」開通只十餘年,秦即滅亡。
漢承秦制,宜賓仍稱「僰道」。但秦時「五尺道」所通的。諸此國頗置吏焉」的事.就力不暇給地被廢棄了。《史記·西南夷列傳》所載,「及漢興,皆棄此國而開蜀故微。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禧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索隱》:「張揖曰上微,塞也。以木柵水為蠻夷界。」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 35年)開置犍為郡,其所轄大體包括今四川內江、樂山、宜賓三地區,貴州的畢節、遵義兩地_區及雲南昭通地區各一部。其中雲、貴境內之地為漢武帝莉旰,宜賓地區瀘州以東之地為巴郡割來,其餘皆系蜀郡分出。(見《華陽國志-巴志)39頁)。可見宜賓在當時的政治地位是如何重要了。高後六年(前182年)築僰道城;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感相如『通夜郎道,從夜郎浮船以取南越』之言」,使僰道縣令南通僰道,費時無成,唐蒙(前為番陽令,此時拜郎中將)南入斬之。乃鑿石開閣,以通南中,迄於建寧(指益州郡地的治所曲靖)二千餘里,山道廣丈余,深三四丈。其鏨鑿之跡猶存。」(《水經注·江水》)。這就是在「五尺道」基礎上增修的「南夷道」,比「五尺道」規模宏偉,成就大。終於使夜郎王賓服聽命.而置犍為郡,改僰道為縣。
北方匈奴勃起,對漢王朝威脅很大,漢武帝乃「專力事匈奴,乃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蕉就。」《正義》解釋說:「令犍為令自葆守,而漸修成其郡縣也」。又補充說:「元光六年(前129年)南夷始置郵亭。」《華陽國志·南中志》;「南奉縣(今雲南鎮雄)自僰道、南廣有八亭道通平夷(今貴州畢節)。」由此可見,宜賓歷為川、滇、黔交通的孔道,扼西南咽喉之地。
漢昭帝元年(前86年),宜賓仍為犍為郡治所,郡轄十二縣,即僰道(宜賓)、江陽(瀘州)、武陽(三台)、南安(樂山)、資中(資陽)、符(合江、轄敘永、古藺地)、牛輯(簡陽)、南廣(高縣)、漢陽(今貴州威寧)、『存6耶(真溪、蕨溪一帶)、朱提(昭通)、堂琅(會澤),轄地是比較廣的。
王莽曾改贊道為西順,郡人不服,又改僰治。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先鐵奉使討獠,立戎州,即以鐵為本州刺史,治所仍為現在宜賓市。
唐貞觀六年(632年)於此置都督府。督戎、郎、昆、曲、協、黎、曾、鉤、霧、尹、匡、裒、宗、靡、姚、微十七州。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羈縻州64。天寶元年(742年)為南溪郡治所。
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由於戎州的副長官蘇時的建議,改戎州為敘州。(《方輿勝覽》雲:「紹聖四年(1097年),戎{卒蘇時日,今天下一統而州名為戎,是夷其名也。因請改今名。」)
元時,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
⑶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有哪些鄉鎮
2000年,敘永縣轄11個鎮、15個鄉。
總人口610652人,各鄉鎮人口: 敘永鎮 93583 江門鎮 32034 馬嶺鎮 29800 天池鎮 18491 水尾鎮 26771 兩河鎮 33605 落卜鎮 32983 後山鎮 22838 分水鎮 26861 摩尼鎮 28718 赤水鎮 26034 向林鄉 19195 大石鄉 16896 興隆鄉 20940 龍鳳鄉 29817 正東鄉 24643 高峰鄉 12081 黃坭鄉 20915 營山鄉 11492 麻城鄉 14635 觀興鄉 21084 合樂鄉 9697 白臘鄉 2396 梘槽鄉 9776 水潦鄉 17950 石壩鄉 750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全縣轄26個鄉(鎮),567個村,3715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65.83萬人。 2003年,全縣轄11個鎮、15個鄉,567個村,3715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669100人。 2004年底,敘永縣轄11個鎮(敘永、兩河、赤水、江門、落卜、水尾、天池、馬嶺、後山、摩尼、分水)、10個鄉(黃坭、高峰、向林、興隆、龍鳳、震東、麻城、營山、觀興、大石)、5個民族鄉(白臘苗族、石壩彝族、合樂苗族、水潦彝族、梘槽苗族),城市社區居委會8個、村委會567個,村民小組3715個。年末總人口66.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7萬人。
2005年底,敘永縣轄11個鎮、10個鄉、5個民族鄉:敘永鎮、江門鎮、馬嶺鎮、天池鎮、水尾鎮、兩河鎮、落卜鎮、後山鎮、分水鎮、摩尼鎮、赤水鎮、向林鄉、大石鄉、興隆鄉、龍鳳鄉、震東鄉、高峰鄉、黃坭鄉、營山鄉、麻城鄉、觀興鄉、合樂苗族鄉、白臘苗族鄉、梘槽苗族鄉、水潦彝族鄉、石壩彝族鄉。
2006年8月25日,敘永縣人民政府《關於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敘府發[2006]46號):市政府已以《瀘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敘永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瀘市府函[2006]101號)同意我縣將白臘苗族鄉、高峰鄉進行合並,調整後全縣行政區劃建制為25個鄉鎮(其中11個鎮,14個鄉)。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撤銷高峰鄉。二、擴大白臘苗族鄉行政區域,將原高峰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白臘苗族鄉。新組建的白臘苗族鄉人民政府駐麻元村。
2006年末,全縣面積2976.9平方千米,轄11個鎮、14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230個行政村、18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8.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11萬人,少數民族3.89萬人。
敘永縣今轄轄11個鎮、9個鄉、5個民族鄉:敘永鎮、江門鎮、馬嶺鎮、天池鎮、水尾鎮、兩河鎮、落卜鎮、後山鎮、分水鎮、摩尼鎮、赤水鎮、向林鄉、大石鄉、興隆鄉、龍鳳鄉、震東鄉、黃坭鄉、營山鄉、麻城鄉、觀興鄉、合樂苗族鄉、白臘苗族鄉、梘槽苗族鄉、水潦彝族鄉、石壩彝族鄉。
⑷ 歷史上敘永縣包括合江沒有
摘要 清朝時敘永分設永寧和敘永。不包括合江
⑸ 彝族從古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彝族,原稱「夷族」,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根據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歷史巨著記載,自稱為尼(ꆀ),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其餘散居於中國其他省份及中國境外。總人口約900多萬,在中國有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還有近百萬。
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nuosu)、聶蘇(nisu)、納蘇(nasu)、乃蘇(nesu)、聶祖(nizu)、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等、尼頗自稱,但並非皆為民族意義上的自稱,如羅婺、撒尼、阿哲、阿細是支系名稱,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租的方言/土語自稱(占人口70%以上),在彝語語境中含義完全相同,皆源於「尼」[1],在總稱上「尼措」(ꆀꊿ)一次可以覆蓋所有支系的稱謂。各地彝族方言間有些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相同詞彙超過60%,語法結構相同,經短期熟悉能對話,彝語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分為六大方言。
中文名
彝族
外文名
Yi Nationality
人 口
約871萬(2010年)
居住地
雲南、四川、貴州、廣西、越南等
語 言
彝語(彝語支)
文 字
彝文(韙書)
主要地區
雲南四川貴州等
主要城市
昆明玉溪昭通楚雄曲靖西昌
火車站
西昌站、楚雄站、昆明站、
1歷史編輯
關於彝族的族源,迄今仍眾說紛紜,尚無定論,成了人們關注的史學之謎,也是民族學、彝學研究領域里的一大難題。到目前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說、氐羌說為主。土著說的觀點論據比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說和雲南土著說兩種。西南土著說認為,彝族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祖國的西南,經過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成為現今的彝族。這種主張的依據,除了漢文文獻資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獻資料和神話傳說等。雲南土著說認為,雲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說的觀點較為普遍,它認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青海地區的古氐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後來形成了西昌地區的邛蕃和雲南地區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廣泛分布於西南地區,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侮」、「昆明」、「勞浸」、「靡莫」、「叟」等部族。漢朝被稱為「西南夷」。
彝族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范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彝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期保持著奴隸佔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游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民族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統治范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彝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彝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系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2彝族名稱來歷編輯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等多種稱呼,解放初被稱為「夷族」。彝族原來自稱「羅倮」,在彝語中「羅」(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龍,以兩種代表力量與神秘無畏的動物自稱,意思是說彝族是勇敢和強大的民族,更多意義上反應了彝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舊社會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外族人稱彝族人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後,國務院開展對各個少數民族名稱的確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彝族代表研究討論,在會議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稱不統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為夷原意是蠻夷,大家認為新中國是由兄弟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大家應該平等互愛,更不應該有夷內之分,「夷」不利於民族團結。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是宮殿里放東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聽了很滿意,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族」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支系的統一族稱。
4風俗習慣編輯
「左腳舞」傳說
彝族左腳舞有1000多年歷史,三月會已有近400年歷史,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左腳舞最早的文字記載。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世間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造成洪水危害。兩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羅勇敢地站出來,前去制服惡龍。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羅的帶領下,一齊向惡龍開戰,惡龍見勢不妙,趕緊逃回龍潭。人們抓住時機,把事先燒紅的栗炭往潭裡倒,倒滿後又抬石頭、挖泥土,把龍潭填平。還怕夯壓不緊惡龍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邊唱邊跳邊跺腳,三天三夜惡龍終於死了。為了慶祝勝利,彝家人用惡龍的頭、皮、骨、筋製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腳彈琴,口唱左腳調「阿里羅」以示紀念。
在綠汁鎮的彝族聚居的者拉、龍格利等地,數百年來每到農歷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陽西下之時,遠遠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眾不邀而到,彈起龍頭弦子,男女和聲或齊聲唱起左腳調,手牽手、肩並肩,圍成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歡跳左腳舞。伴著錚錚作響的弦音,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他們時而蹉腳閃腰,時而折步跌腳,時而甩腿對腳,時而擺手轉身,舞步整齊統一,舞姿輕盈健美。
左腳舞的調子種類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類是好客調,如:「喜歡也要來,不喜歡也要來,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來……」;第二類是唱美好生活,如「三月會三月會,好是好玩呢,又彈弦子又跳腳,又賣缸罐又賣籮,阿里羅阿里羅阿里阿里羅……」;第三類是歌唱豐收年成,如「月亮出來了,弦子調好了。月亮圓又圓,月亮露笑臉,我們大家一起跳,歌唱豐收年……」;第四類是吟唱愛情,如「傳情最是三月會,跳腳三天也不累。不來就說不來呢話,莫讓阿妹空等著……」。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綠汁鎮各個彝族聚居地區的群眾都要組織大規模的左腳舞會。到那時,到處都是身著鮮艷彝族服裝的彝族男女,到處響徹月琴聲調子聲,大家不分民族,不管相識不相識,拉起手,跳起舞,徹夜狂歡。
「姑娘房」
彝族男女的婚戀:「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風俗。姑娘年滿16歲,父母就為她另蓋一間小草樓,讓其單獨在其中過夜,而年滿20歲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愛姑娘的草樓談情說愛。他們在一起吹響蔑,對調子,互訴愛戀之情。即使同時有幾對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並無拘束。一旦愛情成熟,男女雙方只要徵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結婚,雙方父母一般不會干涉兒女們的選擇。
雲南小涼山彝族的婚禮相當別致。結婚時,男方要備馬,攜帶酒、布、肉、養面等禮物去迎新娘。女方村裡的姑娘,可使出渾身本事向迎親的客人潑水,捉住拚命戲樂。送親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門前,要到太陽落山方可進門。進門前,由一人托著裝有羊肉、養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頭上繞一圈,以示婚後生活富裕。然後,新娘由表兄弟背進屋去。
「跳菜」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著上菜。它是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間一種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時的最高禮儀,是舞蹈、音樂與雜技完美結合的歷史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
宴賓時,通常用方桌沿兩則一溜擺開,賓客圍坐三方,中間留出一條「跳菜」通道。三聲大鑼拉開「跳菜」序幕:大鑼、蘆笙、三弦、悶笛、樹葉等民樂齊奏;在姑娘小伙「嗚哇哩——噻噻」的吆喝聲中,只見頂著托盤的彝家男子雙手拱揖,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另一個人頭頂和雙臂各撐一菜盤(共24碗)緊隨其後入場。他們合著古樸純厚的民樂協奏曲,臉上作著滑稽州怪相,跳著歪來復去而又輕松、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一前一後登場。兩位手舞毛巾的搭檔,則怪態百出,形如彩蝶戲花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為其保駕護航。
一對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檔把32碗菜擺成回宮八卦陣,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規矩逐一落桌,絲毫不亂。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婦女地位較低。遺產由諸子平分,絕業一般歸近親所有。彝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繼續到建國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房。建國前雲南部分彝族地區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彝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婚。歷史上彝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雲南沿金沙江一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待客習俗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夾菜、泡湯。
烤茶相親習俗
烤茶是我國高山峽谷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於氣候寒冷乾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濃郁熱茶的方法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烤茶種類多樣,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慶待客的靈性之物。
據說在當地,若學不到一手烤茶技術,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會認為你沒本事,而不願將姑娘嫁給你,因此,當地小伙十五六歲就要學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絕招。
彝族人還流傳著百靈從無量山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為紀念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靈鳥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靈有關。
婚俗
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准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婚俗。
少女換裙帶禮
彝族姑娘進入成年時(一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於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最後,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綉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後,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綉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潑水接親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復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彝族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夥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夥子,使來「搶親」的小夥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夥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夥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夥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洞房裡的打鬥
按照彝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鬥,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日後生下的孩子,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後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裡的一對新人,還有一番打鬧搏鬥。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裡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
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領著新娘認父母。下午,新郎便約上一個夥伴,跟著新娘回娘家,去認岳父母。如果那個作陪的小夥子是個調皮鬼,當他們到新娘家時,這個小夥子便會搶先進門,甜聲甜氣地首先叫爹叫媽,接著新郎也叫,使得新娘的父母弄不清究竟哪個才是自己的女婿。
涼山彝族自治州旅遊景點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邛海 螺髻山 瀘沽湖 大風頂 馬湖 彝海 靈山寺 甘洛清溪峽 木里大寺 穆天王古雕群 水洛鄉 俄亞鄉 涼山彝族博物館
5服飾編輯
涼山彝族服飾
彝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涼山、黔西一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穿小褲腳長褲,並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頭帕,右方扎一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彝族人民,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彝族物質民俗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根據彝族服飾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現,可將彝族服飾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種類型,各種類型又可分為若乾式樣。這里介紹其中幾種。
涼山型
主要流行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鄰各縣,以及雲南省金沙江流域。
由於大小涼山天塹壑障的隔絕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以及特定歷史階段上的社會形態一一奴隸制,其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徵。涼山男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男子發式為傳統的「天菩薩」,即蓄一綹長發椎髻於頭頂頭,大多頭上盤纏黑色或深藍色長巾,且常裹成一尖錐狀,斜插額前,稱為「英雄結」,左耳戴蜜臘珠、銀耳圈等飾物。下著長褲,並因語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褲腳之分,佩飾最富特色即為「圖塔」,是斜挎於身上的佩帶,用細牛筋編織成帶,帶面鑲以白色硨磲片。婦女著裙,戴頭帕,生育後戴帽或纏帕。雙耳佩銀、珊瑚、玉、貝等耳飾,重頸部修飾,戴銀領牌。下著百褶長裙,成年裙分為三節,上節為裙腰,中節成筒狀,下節多皺褶。多在腰際佩掛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下端綴以五色飄帶,用於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針筒以及裝飾過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飾的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喜用黑、紅、黃等色,其工藝可用挑、綉、鑲、滾等多種技法,火鐮、羊角、蕨芨草等圖案是其傳統紋樣,下分依諾、聖乍、所底三個樣式。
烏蒙山型
本型服飾過去多以毛,麻織品為主,現多用布料,色尚黑,多為青、藍色。其基本款式為大襟右衽長衫、長誨。女服盤肩,領口、襟邊、裙沿有花飾。又可分為威寧式和盤龍式。
紅河型
本型男裝各地基本一致,多為立領對襟短衣、寬襠褲;女裝則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長衫,也有長衣和短裝,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著長褲,系圍裙。頭飾琳琅滿目,尤喜以銀泡或絨線作裝飾。可分為元陽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服飾特點
花腰彝是生活在我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北部高寒山區的龍武、哨沖鎮一帶的彝族尼蘇支系的一部分,現有3萬多人。花腰彝的稱謂來源與他們所穿的服飾鮮艷奪目、腰系綉花腰帶的著裝打扮有關。長期以來,花腰彝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服飾。
花腰彝族的傳統服飾做工精細又講究,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服裝,往往要花三四年的時間。其中,需要掌握刺綉、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貼布、勾邊等各種技法。花腰姑娘從七八歲開始就在長輩的指導下學習刺綉,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長到十四五歲時就成為刺綉能手,能獨立綉出巧奪天工的衣裳。
滇東南型
本型服飾流行於滇東南彝區及廣西那坡等地。女裝以右襟、對襟上衣及長褲為主要款式,個別地區著裙;男裝上為對襟,外套坎肩,下穿寬襠褲。廣西那坡、雲南麻栗坡部分彝族還保留著貫斗方袍的古老款式,這款服裝僅在節日或舉行儀式時婦女穿用。本型衣裝多以白、藍、黑為底色,多飾動植物花紋和幾何圖案。工藝有刺綉、鑲補、蠟染等多種技法。分路南、彌勒、文西三式。
服飾特點
(1)反映了黑之尊、黃之美的審美觀
(2)反映了彝族「顧頭」的生活習慣和榮譽意識
(3)男子服飾多體現其英勇善戰的氣概
(4)服飾圖案紋樣體現了彝族對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綉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綉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雲南大理彝族分支臘羅女盛裝
⑹ 瀘州的歷史有多久呢
瀘州最早是在宋朝時期,為了抗擊金兵(記不清是不是金兵了),在長江邊修建的,遺址在現在的瀘州市合江縣焦灘,還有老瀘州的城牆!在二十多年前是屬於宜賓的一個專區,後來建市,到現在已有20幾年的歷史了,是全國最早的衛生城市,旅遊城市等,在建市20周年的時候劉德華也來到了瀘州!
民國38年(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徹底勝利的前夕,國民黨蔣介石統治集團不甘失敗,妄圖「固守四川,保住西南」,伺機卷土重來。3月,委國防部第3廳廳長郭汝瑰為陸軍第22兵團司令兼七十二軍軍長、敘瀘警備司令,率部駐瀘州,扼守川南長、沱二江及川南通滇、黔各要道。5月,經軍統頭子毛人鳳保舉, 西南長官公署少將高參羅國熙出任第七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軍統瀘縣組組長。11月,四川省政府將第七區劃為川南戰區第三分戰區,以羅國熙兼司令,同時組建第364 師派駐合江。羅國熙控制第七區軍政警特大權後,為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川,加緊備戰,進行反共宣傳,在專、縣各種機構建立特務組織諜報組,於當年11月出動軍警特在古藺、合江、瀘州逮捕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趙瑞林、李宗佑、顧雪庄、張忠、龐克、張科素、周去非、曹仲蘊、艾仲倫、金溪生等及其他群眾2000餘人,其中300 餘人遭殺害。羅為擴充武裝,將保安司令部直屬保警大隊擴編為總隊,各縣民眾自衛中隊擴編為常備大隊,各縣警察中隊編入常備自衛大隊。先後領取和購買3000餘支(挺)步、機槍及大量彈葯,裝備各縣、鄉「模範中隊,加緊調訓常備大隊中、分隊長和模範中隊隊員,累計訓練7000餘人。 1949年7月25日,羅國熙召開專署行政會議, 令各縣充實地方武力,建立游擊根據地,進行頑抗,失敗後「上山打游擊」並親自選定瀘、合交界的大理村、鼓樓山為全區中心游擊根據地,頒布《城寨辦事處組織規程》,委傅健、肖鎮南為城寨辦事處主任,構築工事,修理寨牆,儲備糧彈。同月成立「瀘(縣)、合(江)、敘(永)、古(藺)、赤(水)5縣聯防辦事處」。9月成立瀘縣東、西、南、北、中5個作戰指揮部,各指揮官分統若干模範中隊,分區作戰。11月成立「敘、藺、古聯防辦事處」、「敘、納聯防辦事處」和「瀘、富、隆聯防辦事處」。11月21日,因解放軍挺進貴州和川東南,羅國熙與郭汝瑰在瀘州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鼓樓山和大理村為第一根據地,古藺、古宋山區為第二根據地,敘永、納溪一線由新34師防守,瀘城各要地分別由72軍直屬隊及保警總隊、警察中隊、模範2中隊分區防守。為了迎接解放,牽制和打擊國民黨殘余勢力,策應和配合解放軍,瀘州地區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古藺的彰德、復陶和敘永三門橋及合江等地成立川南武工隊,擁有3300人,2500支槍。川黔邊區游擊隊亦已發展到千餘人、槍,控制部分鄉保政權和自衛隊武裝。同時,組織地下宣傳員,利用散發傳單、走親訪友等方式開展秘密宣傳,團結爭取各界人士,策反國民黨軍警武裝,組織領導群眾開展護廠、護城斗爭,保全了瀘州城、23兵工廠、洞窩電廠和79軍後方倉庫。與中共上海局直接聯系的地下黨員、國民黨第72軍軍長郭汝瑰,根據中共中央「在有利時機率部起義」的指示,利用自已的特殊權力,於瀘州解放前夕將羅國熙及其保警總隊調往納溪、由自已控制瀘州全城,同時以「保存實力」為名,令所部「不與解放軍正面作戰」節節後退,於12月11日率部在宜賓起義。 1949年11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0軍、16軍、18軍52師,由黔北分三路進軍川南瀘州:西路:解放軍16軍47師140團2營於11月29日先後佔領古藺縣赤水河鎮、摩尼鎮(今均屬敘永縣),殲敵1個營及部分民眾自衛隊,30日在敘永後山堡圍俘國民黨兩個新兵連。12月1日凌晨2時,140團向駐敘永城的國民黨第6 編練司令部發起進攻,戰至拂曉全殲該部2500餘人,俘中將副司令肖以寬,敘永解放。12月2日,16軍48師副師長張培榮率142團、144團解放打鼓場,3日6時全殲國民黨內二警1個連,12時勝利進入納溪縣城。羅國熙部被解放軍16軍47師139 團擊潰,羅於20日回瀘向瀘縣軍管會投城。東路:解放軍10軍11月底進抵赤水、習水,合江縣縣長樂鍾鎮帶民眾自衛隊避走福寶。30日,國民黨364師和699團分別從合江縣城和九支逃走。10軍30師由習水向合城進發。28師經赤水向合江、瀘縣進發。12月2日傍晚,30師89 團抵合城東南之馬街,見由江津逃來國民黨44軍渡河入城,因判斷失誤而未予攻擊,至晚發炮向合城警告,44軍連夜逃走。3日上午,30師師長馬金忠、政委魯大東率部入城,合江解放。12月3日,30師從合江出發,相繼在瀘縣五通場、桐子林、 太和場等地追殲44軍軍部及所屬36師,後繼續西進。10軍28師84團在瀘縣豐樂鎮 (今屬納溪)永安橋殲滅國民黨新軍1個團,繼向藍田壩進發。 請師主力經瀘縣分水場至泰安場,渡江進駐羅漢場和23兵工廠。師長陳雲中通過電話同瀘城郭汝瑰接洽,郭不意解放軍突至,僅答以「按計劃行事」,不及詳述,立率所部西撤宜賓。16時許,該師趙營進抵小市,沱江浮橋被撤,不得渡。20時許,由起義的警察中隊駕船渡江,地下黨瀘縣臨工委書記王新民等組織各界人士在管驛嘴迎接解放軍入城,瀘城宣告解放。中路:11月底,解放軍16軍46師進抵赤水河東岸與西路該軍主力形成夾擊古藺之勢。地下黨組織帶領群眾趕搭浮橋、籌集糧草,助46師渡赤水河北上。古藺縣縣長張樹良和民眾自衛隊頭目駱國湘、肖鎮南、王逸濤等急忙逃離縣城。地下黨古藺中心縣委負責人何顯忠、陳昭忠抓住時機開展統戰工作,爭取代理縣長王廓塵,省參議員羅辟金、警察中隊長胡元鑫、民眾自衛中隊長鮑志君、楊雲程等接受和平解放,同時調某地下黨武裝駐守要道,派員同境內國民黨軍隊談判,收繳一些鄉鎮民眾自衛隊武器。駐長田、鍋廠壩的國民黨軍何少舟兵團殘部1個團和72軍1個營亦繳械投誠。12月5日下午,由解放軍18軍派任的縣委副書記、 縣長等一行9人由楊雲程中隊1個排護送,自摩尼進入古藺縣城受到各界人士熱烈歡迎,古藺宣告解放。解放軍進軍瀘州期間,12月2日,國民黨72軍新編34師在西撤宜賓途中,於古宋縣(今屬興文縣)與新軍一部會合,被解放軍47師追擊。4日,新編34師師長柏恆率師部及100團、102團4000餘人,進入納溪縣文昌岩山區據守。5日,解放軍16軍143團和18軍某連,相互配合發起三路攻擊。激戰至6 日下午全殲該部。是役,解放軍傷亡55人。至此,瀘州地區全部解放。
⑺ 四川省曾經有多少地區
四川省自1968年將專區改稱地區,到2000年將所有地區撤消,設立地級市。地區個數時多時少,最多時有12個。
部分地區撤消情況:
1985年2月8日撤銷綿陽地區,
1.綿陽市升格為地級市,
2.撤銷廣元縣,設立廣元市(地級),以原廣元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元市的行政區域。廣元市設立市中區。
3.撤銷遂寧縣,設立遂寧市(地級),以原遂寧縣的行政區域為遂寧市的行政區域。遂寧市設立市中區。
1985年2月11日撤銷內江地區,內江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市中區,以原內江市的行政區域為內江市市中區的行政區域。
1985年2月11日撤銷樂山地區,樂山市升格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以原樂山市和金口河工農區的行政區域為樂山市的行政區域,金口河工農區改設樂山市金口河區。
1992年12月11日撤銷萬縣地區及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
1993年7月2日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
1995年11月5日撤銷涪陵地區、涪陵市,設立地級涪陵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枳城區。
1996年10月5日撤銷宜賓地區和縣級宜賓市,設立地級宜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翠屏區中心街19號。
1997年3月14日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
1998年7月31日撤銷廣安地區和廣安縣,設立地級廣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廣安區廣福鎮。
1999年6月20日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
2000年6月10日撤銷眉山地區和縣級眉山縣,設立地級眉山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東坡區。
2000年6月14日撤銷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設立地級雅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雨城區。
2000年6月14日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2000年6月14日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雁江區。
⑻ 解放前瀘州敘永縣有城關鎮嗎
摘要 敘永,古稱永寧,縣城古樸秀麗,依山傍水,明代古橋蓬萊橋(上橋)、永和橋(下橋)連接東西兩城。古時候,敘永為古夜郎國轄地,漢屬犍為、爿羊 爿可 、江陽、瀘州等郡地。唐代以來,曾是羈縻藺州、永寧路、永寧宣撫司、永寧衛、永寧道、敘永直隸廳、永寧直隸州所在地,是川鹽、雲煙烤運、集散口岸,歷為川滇黔三省商貿集散地。1913年(民國二年),改永寧直隸州為敘永縣,縣名沿用至今。解放前,本縣隸屬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2月1日,敘永解放。初屬瀘州專區,1959年改隸宜賓專區,1985年劃歸瀘州市管轄至今。1991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敘永縣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5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敘永縣為對外國人開放縣。
⑼ 四川省敘永縣的人口有多少。
轄11個鎮、14個鄉(其中民族鄉5個),230個村、1838個村民小組,18個社區、10個居民委員會,248個居民小組。2010年年末人口71.4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4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