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 二字甲骨文怎麼寫
甲骨文-歷史生物
其它不全
Ⅱ 「歷史」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行書、楷書怎麼寫
漢字獨有的七種結體方式即漢字七體,指:甲金篆隸楷草行。
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也是從商朝開始的。
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由於它鑄刻在鍾鼎上,所以又稱鍾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體勢雍容。金文和甲骨文屬於同一系統的文字,但比甲骨文更規范,結構更整齊。
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從隸書到楷書字形結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書寫時把隸書的波勢挑法改變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書寫更為簡便。
與楷書並行的還有草書和行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氣勢連貫、字形奔放。
Ⅲ 甲骨文怎麼寫 怎麼寫甲骨文
1、甲骨文可以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
2、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商朝時期一種成熟文字。
3、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
4、甲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
Ⅳ 甲骨文用甲骨文怎麼寫
如下圖:
相關組詞:
1、作文[zuò wén]
寫文章(多指學生練習寫作)。
2、文化[wén huà]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3、語文[yǔ wén]
語言和文字。
4、課文[kè wén]
教科書中的正文(區別於注釋和習題等)。
5、文本[wén běn]
文件的某種本子(多就文字、措辭而言),也指某種文件。
Ⅳ 甲骨文的簡介
一、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二、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三、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四、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五、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5)藝術中的歷史甲骨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中國官方發布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發布會2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相關機構表示,將以此為契機推動甲骨文研究。
今年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消息,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項目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12月26日的發布會是由中國相關主管部門正式對外發布。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王紹忠介紹,早在1996年中國就成立了世界記憶項目國家委員會,並在2000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個世界記憶遺產國家級名錄。中國自1997年第一次申請「世界記憶名錄」,已有13份文獻遺產成功入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對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表示祝賀。她強調該項目對促進文獻遺產的保護及合理利用,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平等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成員國對這個項目給予更多支持。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作為此次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11家甲骨收藏單位之一,收藏甲骨約23000片左右,數量居世界第三位。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進一步加強了各甲骨收藏和研究單位的協同合作,也為今後面向國內各界及國際社會的甲骨文宣傳教育和推廣,打下了堅實基礎。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杜占元強調,新時期要關注對甲骨文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的研究與挖掘。下一步,教育部、國家語委將牽頭組織多學科交叉融合,採用先進科技手段助力甲骨文的研究與應用,力爭到2019年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時有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面世,使「絕學」不絕,冷門不冷,為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注入力量。
為紀念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教育部、國家語委還專門委託中國集郵總公司製作發行了紀念封。
Ⅵ 歷史用甲骨文、小篆、行書、楷書、歷書怎麼寫
給你提供個參考,詳見附圖。
「周」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寫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歷史」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行書、楷書怎麼寫
給你提供個參考,詳見附圖。
「歷史」二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行書、楷書寫法。
圖片較大,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附圖:
Ⅷ 史的甲骨文是什麼
史字的甲骨文:
從這些字形中可以發現,由甲骨文、大篆到小篆,史字並沒有改變,都是一隻手舉著一個「中」字,即古人常說的「持中」,這是對寫歷史書的人的基本要求,尊重客觀,不偏不倚。《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Ⅸ 甲骨文的藝術兩個字寫法~急
我們知道,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可識文字,是書寫或雋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亦有少許的記事文。據統計,已發現的甲骨文有十五萬片以上,不重復的字約有四千五百多個,可識的約有一千五百字。在這約一千五百個甲骨文字中,並沒有「藝術」這兩個字。 比較接近的,在大篆(介於甲骨文和小篆之間的文字)字體中,有「藝術」這兩個字,給你做成了圖片。 「藝」:Ⅹ 甲骨文書法藝術的甲骨文書法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體結構、書法特徵為宗,加以工整地摹寫而成的書法作品。這類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組合為新句子。內容是新的,字卻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筆文字一般饒富雅趣。但是甲骨文總共才二千多字,其中還有不少尚未釋出的怪字(特別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場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沒有的字,而所書寫的對聯、題詞中又無法代替,就只好進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討救兵。進行這項創作的首要人物是羅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餘,將甲骨文用毛筆書寫成楹聯,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繼之有章鈺、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創作。一些古文字學前輩如董作賓、商承祚、唐蘭、於省吾等也擅長甲骨文書法,這是本真意義上的甲骨文書法作品。
另一層意思是指借鑒甲骨文特徵加以自行創作的現代書法作品。他們將甲骨文視作一種靈感,僅僅是藝術創作中的一點啟示,而並不在於追求「形似」。因此,他們並不嚴格按甲骨文的書法特徵去寫,可能是綜合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等多種古文字的特點而創作。這樣的書法藝術與古文字學雖有關系,但不是亦步亦趨。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僅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跡。 甲骨文隨著原始人類意識的發展而誕生。眾所周知,原始社會階段,由於人們對自然界的一些現象認識膚淺,導致迷信盛行。每當在生產、生活等重大活動,如祭祀、射獵、婚慶、喪葬、災害、收成、出行等無一不佔卜,以測凶吉。占卜後恐遺漏忘缺,用刀將占卜之果,琢刻在甲骨上,以侯使用研析。這些鏤刻者,當時叫「貞人」(即史官),甲骨刻好後一般都留下他們的名字,現在看來這些刻字者就是當時的「書法家」,後人為了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和敬仰,把他們刻寫的甲骨文稱作殷商時期的「貞人」文字。
甲骨文自1899年為學人發現,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前後出土累計達10餘萬片以上,單字量約有5千左右。此外,鄭州商城還出有商代前期兩片有字卜骨;在山西洪趙縣坊堆村、陝西長安張家坡、岐山縣鳳雛村、扶風縣齊家村和強家村、河北邢台南小汪村、北京昌平縣白浮村等地,又有數量不一的西周有字甲骨出土,計300餘片,總字數約千餘個。無疑是甲骨文字系統上下限時代的擴大和內涵的充實。這大批難能可貴的地下出土新材料,對中國上古史,特別是商代文化及古文字學研究,均具有極重要意義,同樣,對現代書法藝術的推陳出新,對書學演進史的慎終追遠,考竟源流,也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 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其主要特點:
(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發,筆畫的連接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甲骨文,結體上雖然大小不一,錯綜變化,但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嚴格講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