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四渡赤水都是在什麼位置度的,每次在赤水河什麼位置渡的
紅軍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土城
紅軍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
紅軍三渡赤水的渡口之一:茅台
紅軍四渡赤水主要渡口之一:二郎灘
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紅軍分3路從猿猴(今元厚)場、土城南北地區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茼、叔永地區前進。
二渡赤水:2月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灘渡過赤水河,向桐梓地區急進;同時以紅5軍團的1個團向溫水方向開進,以吸引追擊之川軍。
三渡赤水:3月16日至17日,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19日,紅軍攻佔鎮龍山,接著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四渡赤水:於3月21日晚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26日進至遵義、仁懷大道北側干溪、馬鬃嶺地醫。
四渡赤水之戰,毛澤東等根據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刨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1)紅軍三渡赤水歷史遺址怎麼樣擴展閱讀:
1960年,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在訪問中國時,盛贊毛澤東指揮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歷史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說:「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中,在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它也是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決策核心後,指揮的第一個戰役行動。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最驚心動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軍事行動,是紅軍自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扭轉了長征以來的被動局面,為實現北進的戰略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一勝利,雄辯地證明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符合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的實際。戰役期間,毛澤東從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到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再到黨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名義上,進一步確立了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得到豐富和發展
與在井岡山時期和中央蘇區時期依託根據地指揮作戰不同,四渡赤水作戰,是在失去根據地無後方依託,又經常面對數倍甚至十多倍的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的嚴峻形勢下進行的。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和戰略戰術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突出的特點是發揮紅軍徒步快速機動的能力,「走」「打」結合:以「走」調動敵人,為「打」創造戰機;以「打」挫敗敵人,為「走」創造條件。
在「走」「打」的同時,又輔之以「變」和「詐」,即敵變我變,兵不厭詐。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化被動為主動,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和作戰地區,在數十萬敵人之間飄忽往來,主動創造和尋找戰機,有效殲滅敵人,從而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四渡赤水,是中國工農紅軍戰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典型戰例,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實寫照,也因此被毛澤東本人認為是他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
㈡ 赤水市英雄紀念碑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矗立在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硃砂堡頂。茅台渡口位於國酒之鄉茅台鎮,這里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三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紅軍四渡赤水之戰,極其生動地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我軍戰爭史上的偉大奇跡,是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為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昭示紅軍英雄業績,教育啟迪後世子孫,經仁懷市人民政府報請上級批准建造了此塔。[1] 1995年5月動工,1996年1月建成[2] 。
㈢ 請詳細解釋一下毛主席的 三渡赤水
牽「牛鼻」三渡赤水河 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http://wanjuanshu.com/xdwx/w/wujinxian/sskb/013.asp
㈣ 三渡赤水的介紹
敵吳奇偉縱隊遭到沉重打擊後,蔣介石急忙於1935年3月2日由漢口飛往重慶,親自策劃新的圍攻以阻止我軍東渡烏江。5日,蔣介石發現我軍西移後,又改以堡壘主義和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法,實行南北夾擊,企圖圍殲我軍於遵義、鴨溪狹小地區。
㈤ 紅軍長征特別辛苦的一件事情,紅軍四渡赤水都在哪些地方
四渡赤水在貴州、四川、雲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
1、1935年1月29日凌晨,紅軍大部隊分左中右三路,從元厚鎮、土城鎮向西渡過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內,在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渡過赤水河。
3、1935年3月16日從茅台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
4、1935年3月20日~22日,毛澤東命令中央紅軍秘密、迅速地從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第四次渡過赤水河。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5)紅軍三渡赤水歷史遺址怎麼樣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歷史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
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吸取前幾次戰斗的教訓,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㈥ 三渡赤水的由來
1935年3月5日以後,我軍根據中革軍委的決定,以紅九軍團在桐粹、遵義地區吸引川敵向東,主力由遵義地區西進自臘坎、長干山,尋殲敵人第二縱隊,未能得手。蔣介石地,乃系大方針未定的表現,遂命令各路軍要不顧一切尋找紅軍決戰。11日,川敵3個旅進占遵義,烏江南岸之敵第一縱隊也以一部兵力北渡烏江,向鴨溪、遵義推進。根據當時情況,中共中央決定,中央紅軍仍以黔北為主要活動地區,控制赤水河上游,以消滅薛岳部和王家烈殘部為主要作戰目標。15日,我軍主力進攻魯班場之敵第二縱隊,因敵3個師擠在一起、攻擊未能奏效,而援敵第一縱隊已進至楓香壩地區。我軍遂主動撤出戰斗,向仁懷以北的茅台地區機動。
3月16日,中央紅軍為尋求新的戰機,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俞進。接著,攻佔鎮龍山,擊潰川敵1個團的攔阻,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㈦ 四渡赤水第一渡在哪裡
四渡赤水第一渡在土城。
遵義會議後,中革軍委向各軍團首長下達了《渡江作戰計劃》,擬定:中央紅軍各部進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後,分3路縱隊由宜(賓)瀘(州)間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省瀘州以西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建立新的蘇區。1月19日起,紅1、紅3、紅5、紅9軍團分3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
黔軍隨即佔領遵義、湄潭;川軍以一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續永等地推進。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佔土城。28日,紅3軍團、紅5軍團、軍委縱隊、幹部團、紅1軍團一部在土城、青崗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2個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
此時,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遂決定,立即撤出戰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前進,尋機北渡長江。
二渡赤水:2月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灘渡過赤水河,向桐梓地區急進;同時以紅5軍團的1個團向溫水方向開進,以吸引追擊之川軍。
三渡赤水:3月16日至17日,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19日,紅軍攻佔鎮龍山,接著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四渡赤水:於3月21日晚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26日進至遵義、仁懷大道北側干溪、馬鬃嶺地醫。
㈧ 四渡赤水的戰役經過
1、一渡赤水
第一、二兩縱隊主力集中黔西、大定(今大方),一部向敘永推進;第四縱隊留赤水河以東之遵義、桐梓、赤水等地區。
川軍以一部兵力固守敘永、古宋、興文、長寧等地和長江、橫江沿岸,防止我軍北進;主力則由高縣、珙縣、長寧及其以南地區向扎西推進。
2、二渡赤水
我軍二渡赤水河,回師黔北,完全出敵意外。川敵3個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東追擊,黔敵急忙抽調遵義及其附近的部隊向婁山關、桐梓增援。
第一縱隊之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師由黔西、貴陽地區向遵義開進,企圖阻止並圍殲紅軍於婁山關或遵義以北地區。
3、三渡赤水
3月16日,中央紅軍為尋求新的戰機,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俞進。接著,攻佔鎮龍山,擊潰川敵1個團的攔阻,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4、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0日,為迷惑國民黨軍,紅1軍團1個團大張旗鼓地向古藺前進,誘敵向西;主力則由鎮龍山以東地區,突然折向東北,於21日晚至22日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
4月4日,紅9軍團在打鼓新場以東老木孔地域擊潰黔軍5個團,殲其2000餘人。至此,中央紅軍巧妙地跳出了國民黨軍的合圍圈,將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甩在烏江以北。
(8)紅軍三渡赤水歷史遺址怎麼樣擴展閱讀: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徵到達貴州遵義地區。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這時,蔣介石為阻止中央紅軍北進四川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或東入湖南同紅2、6軍團會合,圍殲中央紅軍於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境地區,調集其嫡系薛岳兵團和黔軍全部,滇軍主力和四川、湖南、廣西的軍隊各一部,向遵義地區進逼。
1月中旬,薛岳兵團2個縱隊8個師尾追紅軍進入貴州,集結於貴陽、息烽、清鎮等地,先頭已進至烏江南岸;黔軍以2個師擔任黔北各縣城守備,以3個師分向湄潭及遵義以南的刀靶水,懶板凳進攻。
川軍14個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個旅已進至松坎以北的川黔邊境;湘軍4個師位於湘川黔邊境的酉陽至銅仁一線構築碉堡,防堵紅軍東進;滇軍3個旅正由雲南宣威向貴州畢節開進;桂軍2個師已進至貴州獨山、都勻一線。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上述情況,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省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同紅四方面軍一起實行總的反攻,爭取赤化四川。
如渡江不成,則暫時留在川南活動,並伺機從宜賓上游北渡金沙江。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黔軍隨即佔領遵義、湄潭。
川軍以一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等地推進。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佔土城。
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幹部團、紅1軍團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2個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
此時,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遂決定,立即撤出戰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前進,尋機北渡長江。演出了一幕軍事史上著名戰例――四渡赤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渡赤水
㈨ 在貴州旅遊時,看到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上刻有「成義燒坊」四個字,有誰知道是什麼來歷么
"1935年3月16日,紅軍三渡赤水,途經茅台鎮,"成義燒坊"獻出窖藏陳釀勞軍。為保護民族工商業,紅軍貼出告示,文曰"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灶、酒窖、酒壇、酒甑、酒瓶等一切設備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壞,望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大軍開拔之時,又將茅酒裝入水壺、竹筒、皮囊相贈。——對缺醫少葯的紅軍來說,這是他們清潔傷口的最佳良葯。漫漫長征路,紅軍縱有醫生無良葯,傷患每每以酒液清潔創口消毒。於今,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上鐫刻著茅台鄉親與紅軍依依惜別之場景,人群上方飄揚著"成義燒坊"金字酒幌——此乃紀念碑上唯一銘刻之民族品牌。"
㈩ 紅軍四渡赤水都在哪些地方
紅軍四渡赤水:
1、一渡赤水:土城
鑒於敵人兵力正不斷增加,中央政治局和中革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意見,果斷改變由赤水北上渡長江的計劃,決定立即撤出,西渡赤水河,再相機北渡長江。
周恩來親自帶領人員選定架橋地點,發動群眾徵集架橋物資和船隻。經過一夜的努力,終於在土城上下游各架起一座輕便浮橋。與此同時,陳雲指揮把大部分笨重物資和山炮等沉入赤水河。
2、二渡赤水:太平渡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中央紅軍遵照中革軍委的命令,由太平渡、二郎灘等渡口第二次渡過赤水河。接著向敵人兵力比較空虛的桐梓地區前進。
根據敵情,毛澤東等認為中央紅軍從遵義地區北上以後,敵軍主力大部已被吸引到川滇邊地區,黔北的防守兵力比較薄弱,決定紅軍迅速轉兵東進,二渡赤水河,再次向黔北進軍擺脫川軍、滇軍的夾擊和國民黨「中央軍」的追擊。
3、三渡赤水:茅台
紅軍在遵義西南地區的活動,使蔣介石又產生了錯覺,認為紅軍「徘徊此地,乃系大方針未定之表現」。於是令各路人馬圍集遵義,不顧一切尋找紅軍決戰,並叫嚷「殘匪西竄是我軍圍剿唯一良機」。
4、四渡赤水:水河
中革軍委發布四渡赤水河的命令,以隱蔽、神速的動作,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過赤水河。
四渡赤水之戰,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最驚心動魄、最精彩的軍事行動,是毛澤東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是他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的生動體現,是紅軍戰爭史上的奇觀,是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典範。
(10)紅軍三渡赤水歷史遺址怎麼樣擴展閱讀:
赤水是中國紅色革命聖地。1935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浴血奮戰,打響了紅軍「四渡赤水」的第一槍,創造了世界軍事奇跡,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毛澤東把第四次渡赤水看作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筆」,應該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毛澤東在組織上真正成為全黨全軍的領導人後成功指揮的第一仗。二是紅軍長征中化險為夷的關鍵一仗。
四渡赤水奠定了紅軍長征能夠勝利到達陝北的基礎,也奠定了毛澤東作為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主要成員全權指揮軍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