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紅軍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紅軍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2-02-15 10:31:32

㈠ 紅軍的發展歷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湖北東部等地區的起義。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1937年7月7日爆發抗日戰爭,8月25日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活動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集中起來,10月2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1945年,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並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軍」一詞。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中共領導下的關內各解放區部隊大批進入東北地區,10月31日和東北抗日聯軍等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中國爆發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經過數年的國共內戰,打敗了國民政府的軍隊,進軍西藏,統一了中國大陸。
從建國初至建國五十周年為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天安門廣場上進行過共13次閱兵式。
2005年12月31日,解放軍完成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裁減員額20萬。總員額下降為230萬,陸軍占總員額的比例下降至歷史最低點。
2006年,解放軍全面啟動非現役公勤人員制度,軍級以上單位的機關和非作戰部隊中由士官和義務兵承擔的炊事、駕駛等部分公勤崗位,逐步使用社會聘用人員。

㈡ 北京天安門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說樓上的幾位 看清題了嗎?看看樓主問得是啥!瞎咧咧……人問的是 天安門廣場的歷史 又沒問天安門的歷史!
建國初期於1954年拆除了中華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戶部刑部等衙署、以及倉庫棋盤街等建築,遂成今天的天安門廣場。

㈢ 紅軍長征距今多少年了

高中歷史老師回答您
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瑞金出發開始,距今82年,81年前的1935年10月在陝北實現三大方面軍會師,而勝利結束。

㈣ 紅軍的發展史

1927年黃安縣(今紅安)農民政府大門兩旁寫對聯出現的「紅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紅軍」一詞稱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

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

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曾經稱中央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

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連續粉碎了國民革命軍多次「圍剿」和「清剿」。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紅軍作戰序列

紅一方面軍:第一、三、五、七、八、九軍團(長征前)。

紅四方面軍: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一、四方面軍會師前)

紅二方面軍:第二、六軍團,第三十二軍(原九軍團)。(二、四方面軍會師時)

紅十五軍團: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根據地時,包括第四、二十五軍,後四軍轉移開辟川陝蘇區,二十五軍留在鄂豫皖,後來長征至陝北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組編為紅十五軍團。

紅軍抗日先遣隊:紅軍長征前,紅七軍團首先轉移至閩浙贛根據地,與當地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由方誌敏領導。

東北地區紅軍:1932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滿洲省委將吉林省磐石、海龍縣等地農民武裝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全軍共500餘人。由李紅光、孟潔民負責。1932年11月間,受中共中央派遣,楊靖宇赴紅三十二軍擔任領導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工農紅軍

㈤ 紅軍長征多少年

紅軍長征一共經過兩年,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到1936年10月,最終到達陝北。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

(5)紅軍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的意義

1、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尋找真理的偉大遠征

「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戰爭中的流血犧牲是最殘酷最嚴格的實踐。1934年11月湘江之戰失敗後,紅軍主力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過半,近3個人中就有1人犧牲。

在生死面前,人最容易擺脫不切實際的哲學思辨。在一次次戰爭考驗特別是遭遇湘江之戰的失敗的慘痛教訓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脫了對共產國際洋教條的迷信,從中國本土尋找力量,認識到毛澤東的思想和戰略的正確性。

長征的勝利使我們黨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這是在血的教訓和斗爭考驗中得出的真理。

2、長征中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湘江戰役失敗後,為了糾正「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這次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證。

3、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是長征留給我們黨最為寶貴的經驗

對於長征來說,每一次危急關頭,都可能孕育著勝利,而每一次的勝利,又都可能潛伏著失敗。長征中紅軍能一次次轉危為安,都離不開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坦然面對遇到的問題,並不斷總結教訓。

因此,長征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結果,也正是長征使中國共產黨迅速拋棄照抄照搬洋教條,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立足本國實際地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地依靠人民,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㈥ 冕寧縣紅軍廣場七大偉人

當紅軍走過冕寧這塊土地七十年之後,冕寧有了「冕寧紅軍文化廣場」;人們在廣場上回顧歷史,緬懷先輩,修身養性——和諧在塑像下跳動……
冕寧紅軍文化廣場是冕寧的「金字塔」。歷史與現實的形神都鐫刻在紅色的大理石之上。廣場於二千零五年七月落成,系四川省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紅色大理石的雕塑《長征頌》,是廣場的主題與靈魂,心與手的結合,將歷史濃縮,矗立在鮮紅與燦爛之中;雕塑長二十點五米,高七米,形制如山,巍峨挺拔,可算是,意念深遠,構建獨特,給人以堅不可摧和無堅不摧的多元感覺。雕塑人物,以長征過冕寧時的紅軍主要領導人為原型: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陳雲、劉伯承、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瞻遠矚,表情凝重而堅毅,成竹在胸,內心自信而樂觀;

㈦ 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現代測定,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 而中國歷史據記載是從元謀人開始,據今已有170萬年了 順序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半坡與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接著是黃帝和炎帝,堯舜禹,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這些都無文字記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公元前16世紀建立. 此外,應該還有史前文明. 歷史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到底按照人類開始生產生活開始算起還是按照人類有了文明後算起.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㈧ 紅色文化有多少年的歷史,從哪開始算 謝謝謝謝!

1927年南昌起義開始。因為我黨有了自己的武裝。

㈨ 五四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

97年更精確吧..
五四廣場建於1997年,北依青島市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位於東部新區,市政府大樓南側,有大型草坪、音樂噴泉,以及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對面海中有可噴高百米的水中噴泉,整個景區的氛圍顯得寧靜典雅、舒適祥和。這里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志性景觀之一。

五四廣場分南北兩部分,分布於中軸線上的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五月的風》雕塑、海上百米噴泉等富有節奏地展現出莊重、堅實、蓬勃向上的壯麗景色,在大面積風景林的襯托下更加生機勃勃,充滿現代氣息。

廣場主體雕塑《五月的風》高30米,直徑27米,採用螺旋向上的鋼體結構組合,以單純洗煉的造型元素排列組合為旋轉騰升的「風」之造型,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

五四廣場植物配置以四季常綠的冷季型草坪為主調,以小龍柏、金葉女貞、龜早冬青、紫葉小檗、豐花月季等組圖,構成富有現代園林氣息的大色塊花帶,松柏、合歡、耐冬等花木點綴其中,與主體雕塑和海天自然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園區蔚為壯麗的景色。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

交通:乘317路公交車在「五四廣場」站下車;或乘25路,26路,31路,202路,304路,316路,318路公交車在「市政府」站下車南行。

㈩ 中國紅軍的歷史

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爆發了「南昌起義」。

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隊伍與在井岡山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曾經稱中央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

1934年10月後陸續長征,並勝利到達陝北。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改稱八路軍和新四軍。

(10)紅軍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紅二方面軍

原為紅二、六軍團,1935年接中央命令編為紅二方面軍,後來和四方面軍會師後編成中還包括九軍團和三十三軍一部整編為三十二軍(和四方面軍的九軍區分)。

總指揮賀龍,副總指揮蕭克,政治委員任弼時,副政治委員關向應。同年7月,紅二、六軍團到達甘孜與四方面軍會師,奉命組成紅二方面軍,並將原屬一方面軍的三十二軍(三十二軍就是原一方面軍的九軍團)編入。

紅四方面軍

紅四方面軍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黃麻起義後成立的紅七軍,黃麻起義失敗後余部以後發展成紅11軍第31師。加上在六霍起義和商南起義中誕生的紅32師和紅33師改編成紅1軍。

1930中紅15軍與紅1軍合並成紅四軍,軍長為鄺繼勛,政委曾中生,參謀長徐向前。1931年11月,以紅4軍和紅25軍正式成立紅4方面軍。四方面軍總指揮為徐向前,政委為陳昌浩,政治部主任為劉士奇。

閱讀全文

與紅軍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