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一共有多少為大王,多少位皇帝,你們知道嗎(請回答的具體一點)
[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
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
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
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
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
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
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歲死;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鍾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
中國皇帝一共有多少姓氏?除了外族(拓跋後來也改姓元),總共24個姓。
其中
劉(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北漢)52位;
李(成漢、唐、西涼、後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後梁、明)26位;
趙(宋)18位;
蕭(梁、西梁)17位;
司馬(晉)16位;
高(北燕、北齊、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閩)10位;
石(後趙、後晉)9位;
[[
陳(陳)8位;
楊(隋、五代十國·吳)7位;
張(前涼)7位;馬(五代楚)6位;
曹(三國魏)5位;錢(吳越)5位;
孫(三國吳)4位;
馮(北燕)2位;
孟(後蜀)2位;
段(西燕、北涼)2位;
贏(秦)2位;
柴(後周)2位。
外族皇帝計有:
孛兒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後燕、西燕)16位;
耶律氏(遼)15位;
愛新覺羅氏(清)12位;
元(北魏、東魏、西魏)11位;
完顏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涼)4位;
禿發氏(南涼)3位;
赫連氏(大夏)3位;
姚(後秦)3位;
呂(後涼)3位等。
『貳』 元朝末年,除了「小明王」、陳友諒、張士誠等地方政權外,還有哪些人自封為王
大夏王明玉珍、明升(割據四川)
方國珍(割據浙東)
陳友定(割據福建)
『叄』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後來的朝廷封王
後來追封為王的人最著名的是:孔子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被追封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被追封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被追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還有就是孔子的五世祖 木金父,雍正元年(1724年)追封肇聖王,高祖 祁父,雍正元年追封裕聖王,曾祖 防叔,雍正元年追封詒聖王 祖父 伯夏,雍正元年追封昌聖王,父 叔梁紇,元英宗至順元年(1330年)加封啟聖王,雍正元年追封啟聖王 。
再就是關羽了,宋徽宗 大觀二年被封為武安王 ,宣和五年被封為義勇武安王 ,宋高宗 建炎二年被封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被封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 天歷八年被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其他的被後來朝代追封為王的人應該是沒有了。
『肆』 中國第一個自封為王的是紂王嗎
周武王。
王:周朝(西周)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等同於「天子」,例「周武王」,自秦始皇使用「皇帝」稱號後,「王」就成為地位僅次於天子的諸侯的稱呼,後來又漸成一種榮譽上的爵位(如延平郡王、恭親王)。
文王臨死時囑其次子發早圖滅商。發繼位後,秉承父志。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見時機己到,發兵行都朝歌,討伐紂王。兩軍戰於牧野,商軍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商朝亡。
周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親為文王。
傳說現在通行之《易經》及《後天八卦》(故又名《文王八卦》)皆為文王所著(先天八卦則屬於遠古河圖洛書)。
周文王本人好飲酒,「飲酒千鍾」。武則天改國號周時,自稱武家為周文王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帝:周朝以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例「帝辛」,自「王」稱號出現之後,便與王字混合使用。
天子:中國周朝及以後中原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自稱。秦代及其以後為最高君主的別稱。
天王:中國周朝的最高統治者自稱。便與天子字混合使用。
皇帝:中國秦代及其以後最高君主的稱呼,也是對於外國的Emperor和The king of kings等領土廣大的君主的翻譯。
天皇:是日本國對其國家元首的尊稱。
可汗:古代鮮卑、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其君主多稱可汗。
國王:東周時,成為中國古代其他諸侯國君主的稱呼,現在常指外國的君主。
諸侯王:中國學者對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封地(諸侯)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大君:對天子或是最高權力者的尊稱,日本幕府將軍習稱日本國大君。
法老:指古埃及最高統治者。
沙皇:指俄國帝國時代之最高統治者。
君王,中文對君主和王的合稱。
蘇丹﹕伊斯蘭國家的統治者。
拉惹﹕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統治者稱謂。
『伍』 歷史上李自成封了多少王
李自成手下有名的大將我知道的有劉宗敏、袁宗第、高一功、田見秀、郝搖旗、李過等等
李自成起義之後自封闖王。不過沒有封其他的王。
你說的起義後封王的是清代的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自立為太平天國天王之後立了手下一堆王爺。當然最後全死光光了
『陸』 中國古代一共有多少為大王,多少位皇帝,你們知道嗎(請回答的具體一點)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嘗試從廿五史等工具書中搜集大量帝王資料,編制一覽表,包括朝代、稱號、生歿年代、在位年代、登基歲數、年號等,並在備注中列出死因。試將這四百多位帝王之資料濃縮在此文中。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柒』 隋朝滅亡後一共多少小政權自封為王當時的宇文化及有沒有稱帝
王世充(?—621年),字行滿,中國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先原為西域人。父親王收本姓支,因母親(王世充的祖母)改嫁王姓,故亦改姓。王世充自小喜好經史和兵法,開皇年間,因軍功升至兵部員外郎,大業年間,至江都宮監,為隋煬帝信任,後參與平定楊玄感之亂以及河南山東一帶民變有功,聲望更高,並奠定其在河南地區的勢力。618年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他與元文都、皇甫無逸等人在東都(洛陽)擁立越王楊侗為皇帝,即皇泰主,世充被任命為吏部尚書、鄭國公,王世充殺元文都,獨專朝政。他擊敗並招降群雄之一的李密,大破瓦崗軍。在戰勝擁立楊浩為帝的宇文化及的北上軍隊後,殺死元文都專擅朝政,要求九錫,楊侗被迫答應。唐武德二年(619年)廢皇泰主楊侗,自立為帝,國號鄭國,年號開明,統治地區為今河南省北部。後因其統治過於嚴苛殘酷,導致人民逃亡,且不少將領投奔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率兵挺進中原,勢如破竹,相繼收復河南多郡,王世充困於洛陽孤城,世充乞援於夏主竇建德,竇建德在虎牢之戰為李世民所敗,王世充援絕而降,李淵接見鄭帝王世充,列舉他的罪狀,王世充說:「計臣之罪,誠不容誅,然陛下愛子秦王許臣不死。」後貶作平民,全族流竄巴蜀(四川),途中居雍州廨舍,為仇家定州刺史獨孤修德所殺。
竇建德(573年-621年),中國隋末民變軍領袖之一。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大業七年(611年),隋煬帝徵召民眾遠征高麗,建德被選為二百人長。因協助孫安祖起義,家人被殺害,被迫投靠高雞泊起義軍領袖高士達。大業十二年,高士達以竇建德為軍司馬,建德襲殺隋涿郡通守郭絢,聲勢大振。同年高士達陣亡,建德為士達發喪,招集散亡,遂領導余部襲擊饒陽(今河北衡水市饒陽),占據平原(今山東德州市陵縣)。由於他善待部下,從不屠城,各方百姓民眾紛紛投奔,軍隊發展到十萬人。隋大業十三年正月,在樂壽(今河北滄州獻縣)稱長樂王,年號丁丑,積極擴張領地。隋煬帝命薛世雄率三萬支援東都,在河間,為建德之軍所偷襲,全軍覆沒。河北大部郡縣皆受竇建德統治。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稱夏王,改元五鳳,河北諸軍皆來歸附,次年遷都洛州(今河北永年)。後建德擒殺宇文化及於山東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尊崇蕭皇後(隋煬帝之皇後),後護送蕭皇後及孫兒楊政道到突厥依靠義成公主。隨後選用隋朝官員,裴矩被任命為右僕射,定朝儀、制律令、興文教,八月,建德遷都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南),至唐武德二年(619年),建德領有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至此,建德遣使到洛陽見隋越王楊侗,北連突厥。王世充廢楊侗稱帝之後,建德也自立建立天子朝度,但仍稱夏王。唐武德四年,李世民圍攻洛陽,建德率軍十餘萬援王世充,進逼虎牢關(今河南滎陽),國子祭酒凌敬勸諫建德改變作戰計劃:率主力渡黃河,攻取懷州、河陽,再翻越太行山,入上黨,攻佔汾陽、太原,下蒲津(今山西永濟西),攻取長安。惟建德不從,與李世民決戰,大敗,墜馬被俘,世民責備他:「我征討王世充,關你什麼事,你越界而來,冒犯我軍士的鋒銳!」建德說:「今日不自己來,恐怕有勞你遠取。」王世充遂開城投降,裴矩以洺州降唐。公元621年,建德日後被殺於長安。劉黑闥復據竇建德原有的地區,先後為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擊敗。
宇文化及(?—619年),隋朝人,隋末割據勢力之一,宇文化及的父親為北周官員宇文述,煬帝即位後,任命他為太僕少卿,後又任右屯衛將軍,隋末大亂時,煬帝在江都的行宮不願北返,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與其弟宇文智及帶領希望北歸的士兵殺了煬帝,打算擁立楊秀為皇帝,眾人以為不行,殺楊秀及其七子;又殺齊王楊暕及其二子和燕王楊倓,隋朝的宗室、外戚一律殺死。最後擁立秦王楊浩(煬帝之侄),自稱大丞相,並領兵西歸。越王楊侗在王世充的擁立下繼帝位於洛陽,招瓦崗軍領袖李密為太尉,討伐化及,雙方戰於黎陽(今河南浚縣北),化及屢敗,引兵北走,以河北魏縣(今河北大名西南)為根據地,將士屢叛歸李密。化及嘆曰:「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毒殺楊浩,自立為帝,國號「許」,年號天壽。唐武德二年(619年),唐部將李神通攻討宇文化及,化及被迫東走聊城,為夏王竇建德所擒,以檻車載化及並二子承基、承趾至襄國(河北邢台),同斬於襄國。
蕭銑(583年—621年)後梁宣帝曾孫,祖父蕭岩為西梁明帝蕭巋之弟,在西梁滅亡時逃亡陳朝,陳朝滅亡後被隋文帝所殺。銑少時家貧,隋末時因隋煬帝之蕭皇後外戚身份,被任命為羅川(今湖南湘陰東北)令。大業十三年(617年)巴陵(今湖南嶽陽市)他和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兵。遂稱梁王,年號鳴鳳(一作鳳鳴),又於次年稱帝,遷都江陵,割據長江中游地區,南到交趾,北到漢水,西達三峽,東及九江。首創「鳴鳳元寶」的寶文錢貨幣,以漢末的真書字體書寫。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大造戰艦,訓練水軍。李孝恭親率戰艦二千多艘戰船順江而下,直搗腹心,攻克荊門(今湖北宜都西北)、宜都(今屬湖北),進抵夷陵(今湖北宜昌),蕭銑部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清江(今清江入長江口),前來救援。十月初九李孝恭留李靖守營,自率兵擊文士弘,結果戰敗。文士弘乘勝縱兵搶掠,人皆負重。李靖乘其混亂揮軍出擊,大破文士弘軍,獲舟船400餘艘,斬殺及溺死者近萬人,追至枝江(今湖北枝江西南)以東的百里洲,再敗文士弘軍。李靖將舟船散棄江中,任其飄流,以惑援蕭之眾。二十一日蕭銑聽從了中書侍郎岑文本的勸告投降,祭拜太廟後,率官吏赴李孝恭軍門請降:「當死者惟有我蕭銑,百姓無罪,請勿殺掠。」李孝恭把蕭銑用囚車送至長安,李淵責備他:「汝處荊襄之地,魚米之鄉,足以自娛,何生異心,累侵朕土宇?今日到此,汝欲何如?」,蕭銑凜然答說:「隋失其鹿,英雄競逐。銑無天命,故至於此。亦猶田橫南面,非負漢朝。若以為罪,甘從鼎鑊。」李淵怒其不屈,斬於長安都市。
梁師都(?-628年),隋末夏州朔方(今陝西靖邊北)人。官拜鷹揚郎將。617年殺郡丞唐世宗,稱大丞相起兵自立。梁師都聯兵突厥共同對抗隋朝,攻佔弘化、延安等郡以為根據以稱帝,國號為梁,後建元永隆,一方面也向受突厥稱臣,被始畢可汗封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曾引突厥兵進河南,攻破鹽川郡。619年,梁師都與突厥合兵又為延州總管段德操擊潰,手下大將張舉、劉旻投降。隔年,梁師都又教唆處羅可汗遣兵南侵,表示願自任向導,但正逢處羅身故才不成功。623年,梁師都部將賀遂、索周獻地降唐,段德操伺機大舉進攻梁師都領地,梁師都坐困愁城,所幸突厥頡利可汗同意發兵來援才避過覆滅之災。同時稽胡大帥劉屳成來依附梁國,梁師都卻反而相害盡並其部,使手下將領人心惶惶不再信任梁師都。628年,唐太宗命柴紹與殿中少監薛萬均率軍大舉進攻梁師都,同時又遣劉旻進逼朔方東城。梁師都出兵迎戰卻為唐將劉蘭成所敗,突厥援軍也被柴紹擊破,4月26日,梁師都被堂弟梁洛仁所殺,獻朔方城投降。
劉武周(?—622年),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東北)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據勢力。驍勇善騎射,喜結交豪俠,後前往洛陽,投奔太僕楊義臣。大業八年至十年(612年—614年)間,應募三度北伐高麗,以軍功任建節校尉,還馬邑,為鷹揚府校尉(隋朝府兵系統的基層軍官)。大業十三年(617年),與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恐事發,集鄉閭豪傑,與張萬歲、楊伏念、苑君璋、尉遲恭等殺王仁恭,據郡起兵,自稱太守。及後依附突厥,先後攻佔雁門、樓煩(今山西靜樂)、定襄(治今內蒙古和朴格爾西北)等郡。隋雁門郡丞陳孝意與虎賁將王智辯合兵征討劉武周,困之於桑乾鎮(今山西山陰南)。劉武周援引突厥騎兵還擊,王智辯兵敗被殺,陳孝意奔還雁門。劉武周趁勢破樓煩郡,進取隋帝行宮汾陽宮,將俘獲的宮女獻給突厥,突厥方面則以戰馬回報。武周氣勢更熾,發軍陷定襄,又回軍馬邑。突厥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遂自稱皇帝,改元天興。宋金剛被竇建德打敗,引殘兵奔劉武周,封為宋王。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南侵並州(治所晉陽),駐扎黃蛇嶺(今山西榆次北),並州總管李元吉派車騎將軍張達率軍抗擊,全軍覆沒。五月,陷平遙,六月,命宋金剛率兵三萬進攻太原,佔領介州(今山西介休)。李淵遣右僕射裴寂為晉州道(今山西臨汾)行軍總管,督軍抗擊劉武周,雙方戰於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唐軍潰敗,裴寂逃回晉州,姜寶誼戰死。十月,宋金剛下澮州(今山西翼城),夏縣人呂崇茂,蒲坂(今山西永濟北)的王行本,相繼響應,至此山西除浩州(今山西汾陽)外,大部盡歸劉武周部。關中大震。李淵以為「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秦王李世民請纓出戰。十一月,秦王率軍到龍門關,屯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秦王知劉武周「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軍糧盡而退,秦王率軍追至呂州(今山西霍縣)、高壁嶺(今山西靈石南)、雀鼠谷(今山西介休縣與霍縣之間),一日之內連八戰,每戰皆捷。介休(今山西介休)尉遲敬德來降。劉武周棄並州,北奔突厥。劉武周南下時,其內史令苑君璋諫曰:「唐主舉一州之眾,直取長安,所向無敵,此乃天授,非人力也。晉陽以南,道路險隘,縣軍深入,無繼於後,君進戰不利,何以自還!不如北連突厥,南結唐朝,南面稱孤,足為長策。」武周不聽,留君璋守朔州。及敗,泣謂君璋曰:「不用君言,以至於此。」不久,被突厥殺死。
薛仁杲(「杲」,拼音:gǎo),中國唐初隴西秦帝薛舉之子。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薛仁杲與其父薛舉起兵,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後稱秦帝。據隴西之地,扼絲路交通。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同年六月,薛舉入涇州涇川(今甘肅涇川縣北五里),縱兵虜掠,直至豳州(今陝西彬縣)、岐州(今陝西鳳翔)一帶。唐秦王李世民以西討元帥的名義,和劉文靜、殷開山等率八總管兵前往抗擊,時世民患瘧疾,殷開山等人輕敵出戰,唐軍八總管皆敗,士卒死者十五六,李安遠、劉弘基、慕容羅睺等人被俘。十一月,李世民率軍堅守高墌(今陝西長武縣北),相持六十餘日,薛軍糧盡,其將梁胡郎降唐,後大敗薛仁杲於淺水源(今陝西長武東北),薛仁杲投降,史稱淺水原之戰。薛仁杲被斬於市。
李軌(?-619年),字處則,甘肅武威人。隋唐年代甘肅河西地區割據者,大業十三年(617年),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為了進攻薛舉,遣使給李軌送來璽書,稱李軌為從弟。十一月,李軌占河西(今甘肅河西走廊)五郡之地,改稱涼帝,建元安樂,並遣人奉書給唐高祖,自稱從弟、大涼皇帝臣軌。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高祖派安興貴勸李軌降唐,安興貴勸李軌降唐無效,遂與其兄戶部尚書安修仁密謀,勾結胡兵發動兵變,城中人爭出就興貴,李軌見大勢已去,攜同妻子登上玉女台,飲酒告別,李軌被俘,送往長安問斬。
『捌』 歷史上被封為或自稱為或被立為帝或王的人。
匈奴 原本是活躍在中亞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們從公元3世紀開始了漫長的西遷。匈奴人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騎兵擅長使用長矛和弓箭作戰。為了找到新的適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帶著家眷和大量的馬匹牲口開始了遷徙。匈奴軍隊有著強大的力量和嚴明的紀律,他們以不可阻擋之勢掃清了西遷路上的所有障礙。當地的民族為了躲避恐怖的敵人而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從而掀起了一陣巨大的遷徙浪潮。這一連鎖反應由君士坦丁堡和東羅馬帝國一直延伸到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最終在公元476年淹沒了西羅馬帝國。
匈奴人終於發現了所喜愛的土地,他們定居在匈牙利平原,在蒂薩河畔的塞格得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營。匈奴人需要廣闊的草原來放牧他們的馬群和牲口,從這一片區域開始,匈奴人通過同盟或是征服的方式控制了由俄羅斯的烏拉爾山直到法國的萊茵河之間的區域。
匈奴人是馬術精湛的騎手,從少年時期就開始接受訓練,一些歷史學家相信正是匈奴人發明了馬鐙,增強了騎兵在持握長矛沖鋒時的戰鬥力。匈奴騎兵的機動能力使敵人帶來感到恐懼,他們每天要更換幾匹戰馬以保持這一優勢。匈奴人的第二個優勢是他們使用的復合弓,遠遠超過了西方的任何同類武器。站立在馬鐙上,他們能夠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發射弓箭。匈奴人的戰術是令人驚異的閃電般的突襲,並因此而帶來恐怖。他們是一支由輕騎兵所組成的軍團,他們的行政體系需要一名偉大的領袖來統率整個部落。
當伊朗人種的游牧民(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占據著草原地帶西部即南俄羅斯時,無疑地還包括圖爾蓋河流域和西西伯利 匈奴極盛時期疆域圖亞;草原地帶的東部是處於突厥-蒙古種民族的統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統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中國人所知。匈奴一名與後來羅馬人和印度人稱呼同一蠻族的名稱(Huns〔Hunni〕和Huna)是同詞源的。可能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才在中國編年史上清楚地記載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紀時已經被中國人稱為嚴狁。更早一些的時候,他們可能被稱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歷史的黎明時期,漢人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當時居住在中國邊境上,即在鄂爾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馬斯佩羅推測:所謂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紀時已經歸降於趙國。趙武靈王(大約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從他們那裡奪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區),實際上還奪取了今鄂爾多斯北部地區(約公元前300年)。正是為了有效地防範這些游牧民的進攻,秦國(陝西)和趙國(山西)的漢人都改他們的重車兵為靈活的騎兵。這一軍事改革帶來了中國服裝上的徹底變化;弓箭時代的長袍被從游牧民那裡學來的騎兵褲子所取代。從游牧民哪裡,中國武士們還模仿了羽毛裝飾的帽子、"三尾服"和後來對名為"戰國時期"的藝術起到很大作用的"帶扣"。也正是為了防禦匈奴,趙國及其鄰近諸國的中國人開始沿其北部邊境壘起最初的城牆,後來秦始皇統一和完成了城牆的建築,成為了長城。
據司馬遷記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匈奴似乎成為一支統一的、強大的民族,他們由一位名叫單於的首領統帥著,單於的全名漢文譯音是撐犁孤塗單於,中國人把這些詞解釋為"像天子一樣廣大的首領"。在這些詞中可以發現突厥-蒙古語詞根,特別是"撐犁"是突厥-蒙古語詞(Tangri,天國)的譯音。在單於之下,有兩個最大的官職,即屠耆王,意為左右賢王。漢文譯音"屠耆"與突厥字(doghri)有關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實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所能談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單於住在鄂爾渾河上游的山區,以後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這兒。左賢王--原則上是單於的繼承人--住在東面,可能在克魯倫高地。右賢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爾伯特·赫爾曼認為的那樣,在杭愛山區、今烏里雅蘇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統治集團內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然後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這個游牧民族,在行進時被組織得像一支軍隊。一般行進的方向是朝南,這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已成為習慣;類似的現象在匈奴的後裔、6世紀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漢人描繪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徵,我們在他們的繼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爾概括道:"他們的身材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上胡須濃密,而領下僅有一小撮硬須,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頭部除了頭頂上留著一束頭發外,其餘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長齊小腿的、兩邊開叉的寬松長袍,腰上系有腰帶,腰帶兩端都垂在前面,由於寒冷,袖子在手腕處收緊。一條短毛皮圍在肩上,頭戴皮帽。鞋是皮製的,寬大的褲子用一條皮帶在踝部捆紮緊。弓箭袋系在腰帶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帶上橫吊在腰背部,箭頭朝著右邊。"
上述服裝的一些細部,特別是裹齊踝部的褲子,對匈奴人與斯基泰人來說都是共同的。有許多習慣也是相同的:如葬禮上的犧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長(或首領)的墓上,割開其妻子及隨從們的喉嚨,至於匈奴人,其人數達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羅多德(IV.65)記載,斯基泰人將敵人的頭蓋骨在沿眉毛平處鋸開,在外面用皮套蒙上,裡面嵌上金片,作為飲器使用。《前漢書》證實了匈奴人中有同樣的習慣。這一習慣特別是從老上單於用月氏王的頭蓋骨來飲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確實,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頭看作戰利品的。希羅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戰利品中展示他們砍下的敵人的頭顱以及掛在馬韁繩上的頭皮,以示誇耀。
在匈奴的後裔,即公元第6世紀的突厥人中,一個戰士墳墩上的石頭,其數目是與他一生中所殺敵人的數目成比例。這種嗜血性的風俗也同樣盛行於印歐種和突厥-蒙古種的游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敵人的血灑在插在一個小土堆上的神聖的短彎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殺死的第一個敵人的血。匈奴人在訂盟約時,要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時,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臉劃破,"讓血和淚一起流出來"。
像斯基泰人一樣,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他們生活的節奏也是由他們的羊群、馬群、牛群和駱駝群而調節。為尋找水源和牧場,他們隨牧群而遷徙。他們吃的只是畜肉(這一習慣給更多是以蔬菜為食的中國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謝裘,住氈帳。他們信奉一種以崇拜天(騰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為基礎的、含混不清的薩滿教。他們的單於或者最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體匈奴人(這個季節馬最壯)課校人畜。所有的中原漢人著作家都把這些野蠻人描述成頑固的掠奪者,他們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耕地邊緣,侵襲人畜和搶劫財產,然後在任何還擊可能來到之前帶著戰利品溜走。當他們被追趕時,他們的戰術是引誘漢人軍隊深入大戈壁灘或是草原荒涼之地,然後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況下,以雷雨般的箭懲罰追趕者,直到他們的敵人被拖垮,被飢渴弄得精疲力竭,他們才一舉而消滅之。由於他們的騎兵的機動性以及他們的弓箭技術,這些方法相當有效。在從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時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這些方法都很少變化。對於所有那些由馬上弓箭手組成的部落,無論是東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羅多德所陳述的,斯基泰人對付大流士就是採用同樣的策略。大流士及時地意識到這種危險,並且在這種"退出俄羅斯"可能終止災難的來臨之前就撤退了。有多少漢人將領後來因為缺乏這種謹慎,他們受到匈奴人佯裝逃逸的蒙蔽而進入沙漠荒涼之地,在那兒遭到了屠殺呢?
至於匈奴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的語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鳥庫吉傾向於把他們歸入蒙古種人。相反,伯希和從漢文譯本所提供的反復核對的幾次巧合中,認為全面來看,這些匈奴人應該屬於突厥種,特別是他們的政治領導人。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屬尚無定論,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說。無文字。戰國末,常擾掠秦、趙、燕北邊,三國相繼築長城以拒之。冒頓單於在位(前209~前174)時,統一各部,建立國家,統有大漠南北廣大地區。老上單於(約前174~前160)時,匈奴勢力東至遼河,西越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草原游牧帝國。漢初,匈奴不斷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圍漢高祖劉邦於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遂迫漢朝實行和親,且歲奉貢獻,並開關市與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屢屢背約南侵,成為漢朝一大邊患。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舉出兵反擊匈奴,匈奴勢力漸衰。漢代,匈奴由於天災、人禍及漢軍的打擊,發生過兩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現的五單於並立局面。結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於歸漢,引眾南徙陰山附近。公元前36年,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發西域各國兵遠征康居,擊殺與漢為敵的郅支單於,消滅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公元前33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呼韓邪單於,恢復了和親。另一次是王莽篡漢後,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但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邊八部擁立為南單於,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於的稱號,請求內附,得到東漢允許。匈奴又一次分裂,成為南北二部。南下附漢的稱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至西晉,南匈奴人在逐步轉向定居農耕生活,但除了上層貴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教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會結構變化不大。304年,匈奴劉淵建立政權,民族共同體開始瓦解,逐漸漢化。除劉趙政權外,十六國中的夏(赫連氏)和北涼(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
公元91年,漢軍出居延塞(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一帶),圍北匈奴單於於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戰敗後部分西遷,余眾後來歸附於興起的鮮卑。多數學者認為,西遷的北匈奴就是歐洲史上的匈人。
『玖』 歷史上被異姓封王的有誰
漢朝
楚王韓信
梁王彭越
淮南王英布
趙王張耳
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
長沙王吳芮
韓王信
呂王呂台
梁王呂產
趙王呂祿
燕王呂通
魯王張偃
魏王曹操、曹丕
隋朝:
唐王李淵
鄭王王世充
唐朝:燕郡王羅藝、漢陽郡王張柬之扶陽郡王桓彥范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陽郡王袁恕己平陽郡王敬暉汾陽郡王郭子儀、大寧郡王仆固懷恩、臨淮郡王李光弼、西平郡王李晟、 武安郡王李懷仙、晉昌郡王辛京杲、高平郡王薛嵩、 南平郡王李希烈通義郡王朱滔武威郡王李嗣業(追封)、雁門郡王田承嗣、昌化郡王白孝德、常山郡王王景崇潁川郡王陳敬瑄、琅邪郡王王重榮、鉅鹿郡王時溥、蜀王王建、越王錢鏐、臨清郡王羅弘信、太原王王處直、上谷郡王成汭、岐王李茂貞、梁王朱溫、 晉王李克用等等。
宋朝:河南郡王慕容延釗(追封)、鄧王錢俶、衛王史彌遠、威武郡王石守信(追封)渤海郡王高懷德(追封)琅琊郡王王審琦(追封)韓王趙普(追封)濟陽郡王曹彬(追封) 廣陽郡王童貫(太監)、鄂王岳飛(追封)、鄜王劉光世(追封)、蘄王韓世忠(追封)、循王張俊(追封)、和王楊存中(追封)、涪王吳玠(追封)、信王吳璘(追封)等等
明朝:中山王徐達(追封)、開平王常遇春(追封)、東甌王湯和(追封)、麗江王傅友德(追封)、寧河王鄧愈(追封)、黔寧王沐英(追封)、岐陽王李文忠(追封)、河間王張玉(追封)、定興王張輔(追封)、寧陽王張懋(追封)、忠勇王金忠、定遠王沐晟(追封)、延平郡王鄭成功、晉王李定國、秦王孫可望、蜀王劉文秀、延安王艾能奇、鞏昌王白文選、慶陽王馮雙禮、漢陽王馬進忠等等。
清朝: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追降義公)、嘉勇郡王福康安(追封)、武勛王揚古利(追封)、忠襄郡王黃芳世(追封)、忠勇郡王黃芳度(追封)、嘉勇郡王傅恆(追封)、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科爾沁郡王是蒙古科爾沁部首領世襲的王爵,不止一人)。
『拾』 自封為王的歷史人物
劉備自封我漢中王
李自成自封闖王
還有很多,不是自立為王而是直接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