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有關於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有關於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0 00:19:52

⑴ 初中歷史: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速求)

中國歷次的統一和分裂
跋 「中國的統一已成為必然的原則」是本文分析中國歷史發展得出的結論。文章發表在五十八年前,不免帶有漢族立場的色彩,但同時也認同了混血漢族當皇帝的隋朝,蒙古族當皇帝的元朝和滿族當皇帝的清朝對統一的貢獻,因此應能為今人所理解。中國歷史上的各族都是要求統一不希望分裂的,只不過是由誰來當家而已。共同的經濟文化需要,是能量最大的凝聚力,所謂分裂,其實往往僅是政權上的分裂,民間的交換始終是密切的。「地無四方,民無異國」李斯當年提出的觀點,今天對全人類了都有意義。只是歷史上的統一,少有不依靠暴力的,今天由於社會經濟力量的強大,尋求共享利益的和平統一,應該是可能的,而不必付出嚴酷的代價了。

——陶世龍99/12/15

中國歷次的統一和分裂

陶元珍

秦以前是中國由散漫而趨於統一的時期。從國數逐步減少和君權逐步擴大兩點,都可以看得出由散漫而統一的趨勢。就前一點說:相傳黃帝時有百里之國萬區,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但到商初便減至三千國,周初便減至一千八百國,到春秋時代竟只有一百幾十國了。由萬國減少到一百多國,當然是互相吞並的結果。

在春秋時代二百四十餘年的過程中,滅國喪邦的事件,常見記載。據我們所知,有十國被齊滅掉,有九國被魯滅掉,有七國被宋滅掉,有五國被吳滅掉,鄭衛各滅掉三國,楚晉秦滅國最多,計楚滅掉四十三國,晉滅掉三十四國,秦滅掉二十三國。到戰國時代,就只有秦楚齊韓趙魏燕七個大國和十幾個小國了。國數逐步減少,正是由散漫而統一的現象。秦之完成統一不是偶然的。

再就後一點說:在唐虞以前,所謂天子,不過是各部落酋長共同擁戴的大酋長,他本身也是各部落酋長之一,對於部落以外各部落所能行使的權力,非常薄弱。夏禹以後,天子世襲制漸漸確定,天子的地位方得慢慢鞏固起來,權力也隨而增加。到周採用分封子弟或功臣以控制其它諸侯的政策,天子的權力便格外強大了。春秋戰國時代,雖說天子失權,但各霸主或各大國的國王,不啻代替了天子的地位,而權力實在天子之上。春秋時各霸主的重要工作,是糾合諸侯,戰國時各國王所努力的,是如何建立統一的大帝國,他們所走的路,都是向心的而不是離心的。中國古代政治的演進,可分為三個時期。遠古至夏殷,為部落政治時期,西周為封建政治時期,春秋戰國為封建政治和君主政治的過渡時期。君權的逐步擴大,正與三個時期的順序一致,也正是由散漫而統一的現象。無怪秦的完成統一,和完成君主政治同時並進了。

秦的統一,可說是中國的第一次統一。這次統一,完成於秦始皇二十六年(221 B.C.)。不久,到秦二世元年(209 B.C.),陳涉兵起,中國便又開始分裂了。

這次分裂,可說是中國的第一次分裂。從第一次統一完成到第一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一統一時期。從秦二世元年到漢高祖五年(202 B.C.)短短的八年中,有群雄的起兵,秦的滅亡,和楚漢交爭諸大事變,終由漢高祖完成了中國的第二次統一。

從第一次分裂開始,到第二次統一完成,即209 B.C.至202 B.C.,可稱為第一次分裂期。漢高祖完成統一以後,統一的局面繼續了二百多年,到西漢已亡,王莽的改革引起民變之時,才又發生分裂。王莽天鳳四年(17),綠林兵起,可說是中國第二次分裂開始。從第二次統一完成,到第二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二統一期。綠林兵起以後,各地反抗王莽的集團,陸續出現,王莽的政權終於被推翻了。在許多反抗王莽的人物裡面,漢光武帝不愧是頂傑出的,他於王莽政權消滅之後,樹立新的政權,以十幾年的努力,把各地的割據勢力完全消滅,到建武十三年(37)盧

芳奔匈奴,他便完成了中國的第三次統一。從第二次分裂開始,到第三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二分裂期。第三次統一完成以後,經過了一百幾十年,到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各州郡長官起兵討伐董卓,便又開始了中國的第三次分裂。從第三次統一完成,到第三次分裂開始,即37年至190年,可稱為第三統一期。初平元年開始分裂以後,經過各州郡長官的割據,三國的鼎立,蜀的滅亡,魏的被篡,晉吳的對立,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平吳,又轉入統一的局面。太康元年完成的統一,可說是中國的第四次統一。從第三次分裂開始,到第四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三分

裂期。中國的第四次統一,正和第一次統一一樣,完成不久,就開始分裂了。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匈奴劉淵自稱漢王,可說是中國第四次分裂的開始。從第四次統一完成,到第四次分裂開始,短短的二十幾年,可稱為第四統一期。第四次分裂開始以後,經過西晉的滅亡,東晉的偏安和十六國的紛擾,南北朝的對立,足足有二百幾十年的長久,到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才又完成統一。開皇九年完成的統一,可說是中國的第五次統一。從第四次分裂開始,到第五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四分裂期。

開皇九年完成的統一局面,也是不能維持較久的,到隋煬帝大業七年(611),河北山東群雄並起,便又開始分裂了。大業年間開始的分裂,可說是中國的第五次分裂。從第五次統一完成,到第五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五統一期。大業七年開始的分裂局面,不到二十年便結束了而有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完成的中國第六次統一。從第五次分裂開始,到第六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五分裂期。第五分裂期的重要事變,為群雄的分起和割據,隋的滅亡和唐的掃定群雄,時期雖短,情形是很復雜的。唐統一以後,經過二百多年,到僖宗光啟元年(885),中國的第六次分裂又開始了。從第六次統一完成,到第六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六統一期。第六次分裂開始以後,經過唐末方鎮的交爭,唐的滅亡,五代十國的分擾,宋的代周和平定諸國,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又有中國第七次統一的完成。從第六次分裂開始,到第七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六分裂期。宋統一以後經過一百幾十年,到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中國又開始第七次的分裂了。從第七次統一完成,到第七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七統一期。第七次分裂開始以後,經過南宋與金的對立,元的滅金,宋元的對立,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滅宋,才又完成中國的第八次統一。從第七次分裂開始,到第八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七分裂期。第七分裂期,正和第四分裂期一樣,經過的時間也是很長的。

元統一以來,不過幾十年,到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方國珍起兵上海,中國又開始分裂了。至正八年開始的分裂,可說是中國的第八次分裂。從第八次統一完成到第八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八統一。第八次分裂開始以後,經過群雄的紛擾割據,明的驅逐元帝和削平群雄,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雲南,中國的第九次統一又完成了。從第八次分裂開始,到第九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八分裂期。

明統一以後,經過二百幾十年,到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清太祖建號自立,中國又開始最後一次的分裂第九次分裂。從第九次統一完成,到第九次分裂開始,可稱為第九統一期。第九次的分裂開始以後,經過明清(原稱後金)的戰爭,流寇的亡明,清的入關,和南明的覆滅,到清世祖順治十八年(1661),又入於統一的局面。順治十八年完成的統一,可說是中國的第十次統一。從九次分裂開始,到第十次統一完成,可稱為第九分裂期。

第十次統一完成以後,到現在已二百八十年了。在二百八十年的長過程中,中國的統一局面,始終是保持著的。中間因為革命或內戰的原故,雖偶有分裂的趨勢,但並沒有陷入前九次分裂的情況,而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軍北伐,都系在統一指揮之下完成推翻腐舊政權的工作,尤其是可喜的。從順治十八年到現在,以至無限的將來,可稱為中國的第十統一期。

依上所述,中國歷次的統一和分裂顯然都可分成三類。第一統一期歷時不過十二年,第四統一期歷時不過二十四年,第五統一期歷時不過二十二年,均可稱為短期的統一。第八統一期歷時六十九年,可稱為中期的統一。第二統一期歷時二百一十八年,第三統一期歷時一百五十三年,第六統一期歷時二百五十七年,第七統一期歷時一百四十七年,第九統一期歷時二百三十四年,第十統一期是無限的。到現在已歷時二百八十年均可稱為長期的統一。第一分裂期歷時不過七年,第二分裂期歷時不過二十年,第五分裂期歷時不過十七年,第八分裂期歷時不過三十四年,均可稱為短期的分裂。第三分裂期歷時九十年,第六分裂期歷時九十四年,第九分裂

期歷時四十五年,均可稱為中期的分裂。第四分裂期歷時二百八十五年,第七分裂期歷時一百三十五年,均可稱為長期的分裂。

為何中國歷次的統一和分裂有短期中期長期的不同呢?這須從中國的歷次統一和分裂的周期順序來解釋。中國歷次的統一和分裂,依著先後的順序,顯然可以分為三個周期。由第一次統一到第四次分裂為第一周期,由第五次統一到第七次分裂為第二周期,由第八次統一到第九次分裂為第三周期。第一次統一承長期散漫之後,人民對統一帝國的生活還不甚習慣,而當政的秦始皇秦二世又過分消耗民力,不能予人民以休息的機會,所以統一不久便激起民變而有第一次的分裂。秦的統一是多年演進的結果,第一次分裂只能暫時破壞統一的局面,而不能破壞統一的基礎,所

以不久便有第二次的統一。第二次統一的完成,一方面賴有第一統一期遺留下來的政製作基礎,一方面因為第一次分裂的原故,當政者換了一批新的人物,頗能利用舊的政制適應新的環境,所以第二統一期的長期統一便在漢初奠立了。經過第二統一期的長期統一,政治漸趨腐敗,當政的人物更是不滿人意,雖有王莽篡漢代立從事改革,因改革不得法,還是不能應人民的需要,所以終激起民變而有第二次的分裂。因民變而引起的分裂,是不會長久的。民變好比急性病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領導民變的人物,多半出身草澤,沒有深厚的勢力,他們順著潮流,不難推翻舊的政權,但要想長久各占據一塊地方,是辦不到的。只要他們中間有一個比

較傑出的人物,便能完成統一的工作。所以第二次的分裂局面,不久便被漢光武帝統一了。第三次統一正和第二次統一一樣,承民變之後,當政者換了新人,政治上的障礙也因民變而掃除了許多,所以又能長久保持著統一的局面。但經過長期統一之後,政治又日趨腐敗,不是外戚專政,就是宦官弄權,攪擾得民不聊生,於是又激起民變而有黃巾之亂。但這次民變卻被壓平了。壓平民變的軍人和地方長官,因此陡然增加了勢力。他們在誅掉宦官之後,又彼此斗爭不息,或挾天子以自重,或據一隅以稱雄,於是中國又由第三統一期進入第三分裂期了。因地方長官割據引起的分裂,短期內是不能恢復統一的。因為他們都有雄厚的勢力,鞏固的地位,彼此

不相上下。就有頂傑出的人物,也很難完成統一。所以東漢末年群雄吞並的結果,只能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而不能立刻進入統一的局面。第三分裂期歷時九十年,比較第一分裂期和第二分裂期長多了。第三分裂期歷時盡管長,但秦以後中國的統一已成為必然的原則,永遠分裂下去是不可能的,所以終又由西晉完成了第四次統一。西晉承中期分裂之後,在政治方面,一點開國的規模沒有,加以當時中國固有文化已頻破產,人心浮動,士風頹廢,所以統一不久就發生內亂,更因內亂牽動了外患而入於第四分裂期。由外患引起的分裂,更是需要很長的時期始能恢復統一的。一方面因為異族外國的勢力比地方長官的勢力更難消滅,中國固有的政府要想驅逐他們很不容易,一方面因中國民族意識隨外患而增減,中國固有的政府得人民擁護,頗能退保未淪陷的土地,長久支持,不被異族外國消滅。所以第四分裂期歷時有二百八十五年之久,到混血漢族的隋朝篡了北周,中國的舊勢力才和新興的隋朝融合。以上是第一周期。

明白了第一周期的演變,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演變也就容易明白了。第二周期的第五統一期,和第一周期的第一統一期情形差不多,隋也是在統一之後不能休息民力激起民變的。第三周期的第八統一期,也和第一第五兩統一期的情形差不多。不過在元代中華民族的活力已遠不及從前,所以元朝統一了六十幾年才又分裂,若在從前,早就發生民變了。第二周期的第五分裂期,第三周期第八分裂期,也正和第一周期的第一第二兩分裂期一樣,分裂的主要動力為民變,分裂的周期是很短的。第二周期的第六統一期第一周期的第九統一期,情形也正似第一周期的第二統一期,不過第六統一期末的民變黃巢之亂,第九統一期後的民變流寇之亂,都被壓平了,所以結果和第二統一期不一樣。第二周期的第六分裂期,和第一周期的第三分裂期情形很相似,都是中期的分裂,分裂的主動者,都是壓平民變的軍人和地方長官,不過壓平黃巢之亂是以異族軍沙陀人為主的,所以後來的五代有三代的君主是沙陀人。這又是第六次分裂與第三次分裂不同的地方。第二周期的第七統一期,在中期分裂之後,長期分裂之前,和第一�期的第四統一期很相似,不過西晉正值中國第一期文化極衰之後,北宋正值中國第二期文化方盛之時,西晉的內亂很多,外患來得很快,統一的時間也很短,北宋幾無內亂,外患來得較遲,統一的時間也長,這又是第七次統一和第四次統一不同的地方。第二�期的第七分裂期和第一周期的第四分裂期的情形差不多,是一樣的,同是由外患引起的長期分裂。第七分裂期遠較第四分裂期為短,這足證明南宋遠不及東晉南朝之富有抵抗力,所以不過支持一百幾十年就被異族的元朝滅掉了。第九分裂期更不成話,明清對立僅四十幾年,明朝就被清滅掉了。這因為明朝不僅有外患,並且有內亂,內外夾攻,所以不能支持。

明朝自己不能壓平流寇,怎能抵抗滿清?北京被流寇攻陷以後的明朝,大勢已去,弘光帝隆武帝永�帝的嗣位,不過使明朝苟延十數年而已。

茲為容易明了起見,列周期表於次:

中國歷次統一分裂周期表

第一周期:短期統一,短期分裂,長期統一,短期分裂,長期統一,中期分裂,短 期統一,長期分裂。

第二周期:短期統一,短期分裂,長期統一,中期分裂,長期統一,長期分裂。

第三周期:中期統一,短期分裂,長期統一,中期分裂。

第十統一期是不在三個周期之內的。從第十次統一完成到現在,二百八十年中,有民變,有地方長官的抗命,有外患但均不能使中國分裂。三藩之亂和太平天國之役,雖有分裂的樣子,但較之以前的九次分裂,程度就差多了。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軍北伐,都是在統一的指揮下完成的。顯然中國已脫離統一分裂分裂統一的周期而進入永遠統一的時期了。這因為中國近二三百年來政制的演進,已達到高度集權的階段,加以現代化的武器和交通工具的�用,民變和地方長官抗命,已絕對不能成功,又因為國家觀念民族意識之普及全民,旁的國家要想久佔中國的土地,也是不可能的。可說造成中國歷次分裂的三個因素都已消失了。日本軍閥,只看見中國古代的歷史,忽略中國近代的歷史,還企圖分裂中國,真是愚昧得很。

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秦國從公元前230年滅韓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滅齊為止,前後十年,就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事業,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王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隋朝建立後,迅速統一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空前繁榮。由於隋煬帝荒淫無道,隋朝只存在30餘年就很快滅亡。唐朝建立後,疆域廣闊,國勢強盛,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達到了空前鼎盛時期。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又進入一個政權並立的分裂時期,從五代一直持續到南宋滅亡。
中國歷史發展至南宋時期已經達到中華文明的顛峰時期,在整個世界上都是最先進的,並且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而蒙古鐵騎把這一切毀滅殆盡,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遭到了大規模屠殺,一些民族甚至被全族都屠戮干凈。元朝的建立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使得中華文明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歷史是向前的,不會後退」,這個論斷是怎麼得出來的?蒙古的統治對於中國幾乎沒有積極因素,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蒙古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元朝統一中國給中國的領土面積作了奠基,從此,中國應該以元朝的疆土為准,周邊屬於我們的領土我們要把它們要回來,如果不給的話就打,所以中國應該加強軍事實力。

⑵ 歷史朝代的統一有什麼意義

意義、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

大大超過了前代,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而留給後世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空前絕後,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縣大於郡,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因此秦始皇之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為「縣郡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出現過應否置郡的爭論。

當時不少大臣,特別是李斯的上司王綰,認為原楚國、燕國、齊國等地的領土都遠離秦國,主張實行分封,授各地貴族予世襲的諸侯名分,惟身為廷尉的李斯認為分封制是周朝諸侯混戰的根源,他大膽地反駁道,周制訂的這個政策已經證明是一個政治災難。

周王室的親戚一旦取得了他們的土地,立刻互相疏遠和進行戰爭,而天子則無力阻止他們,所以結論是「置諸侯不便」。他力排眾議建議實行郡縣制,並得到秦始皇的採納。

在郡縣制底下,共設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當於省長)、尉(相當於防區司令)和監(相當於監察專員)各一。

郡下轄縣;郡(守)與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代至此成為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縣制」的朝代。至漢代仍承襲這個制度,形成州郡縣三級行政管理,自此成為日後各朝地方政治的基礎,直到唐朝,才被道路制所取代。

(2)有關於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能顯示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於是更改名號,把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而為一,號稱「皇帝」。從此,皇帝便成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此外,還規定皇帝自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謚法」,規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稱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計,以至」傳之無窮」。

這些規定都表明皇帝的神聖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使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於一人之手。

⑶ 中國歷史上地一次大一統是什麼時候又有什麼重大意義

秦朝歷經10年統一戰爭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意義:1.這次統一,結束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的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後來古代國家的建立與管理起到重大作用。
3.秦朝的統一,融合了眾多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過程。
4.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又統一了全國的貨幣、文字與度量衡制度,加速了中國文化統一的過程。

⑷ 統一對於一個國家有什麼重要意義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對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一,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中華民族富有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推動我國是和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國家的完全統一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沒有國家的完全統一,就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民族復興
第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⑸ 概括秦漢時期國家統一有什麼意義

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全國統一,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跟著,那種因分裂割據而造成的攻城爭地的屠殺,「以鄰為壑」的糾紛,交通往來的障礙,以及許多制度的不同,文字的異形等等,都可以避免和消除了。在統一的環境里,社會經濟文化,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發展。盡管這種有利條件沒有被很好利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統一對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作用,卻越來越顯現出來。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所以一開始就能迅速發展,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居於世界文化的前列,這與秦的統一是分不開的。
統一促進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春秋戰國以來,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與周邊一些少數民族關系日益密切,一些少數民族逐漸與華夏族融合。秦統一,是長期以來民族融合的一個總結。在統一的地域里,戎族、狄族、夷族和華夏族進一步融合,形成最初的漢民族。以上各族已成了歷史上的名稱了。同時,南方的蠻族、百越,也加快了同中原各族融合的步伐,陸續加入漢族的行列。北方的匈奴族,與中原地區各族的聯系,也得到進一部加強。秦的統一,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奠定了鞏固的基礎。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全國統一所帶來的歷史進步,是通過長期斗爭、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而秦始皇適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實現了全國統一,他對我國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簡單地說:1、結束了春秋戰國,疆土分裂,諸侯分治,連年戰亂紛爭的局面。2、統一了中國的文字,這個很重要,從此以後,文明的傳承,有了統一規范的記載文字。3、統一了度量衡,中國從此農業、商業有了統一規范的尺寸、體積和重量。4、統一了貨幣,貨幣是價值的體現,這樣就為商業發展清除了壁壘。

⑹ 祖國統一的意義有哪些

持一國兩制方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有重大歷史意義.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挫敗了外國勢力企圖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陰謀,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進行了不懈努力;一國兩制理論的創設,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說明了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及綜合國力的增強,香港,澳門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才能洗雪國恥.這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標志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決了國與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的光輝典範.

⑺ 中國統一民族的發展史,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國家統一對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所以我們來一起討論一下吧。
國家的統一也是維護中華民族尊嚴的一個前提條件,因為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話,我國的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上是始終沒有中斷的大國,所以一個國家的國家必須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向上的民族,必須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所以革命和人民都是緊密相連的,都是需要團結和睦的相處下去的,外國入侵的話,只要我們中國人統一起來,那麼對待他們就可以浴血奮戰的,保家衛國。

⑻ 秦國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意義: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4、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8)有關於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秦國當初是一個很不顯眼的偏僻小國。

從秦襄公驅逐犬戎開始,在歷代君主的領導下,不斷開疆拓土,秦穆公稱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大增,從秦孝公的兒子秦文公開始全面擴張,最後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秦始皇發動大規模的統一戰爭之前的130年時間里,秦軍殲滅六國軍隊160多萬,到公元前230年的時候,再也沒有對手能夠與秦軍抗衡。

十年統一戰爭期間,六國軍隊的傷亡總數超過了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公元前221年,齊國不戰而降,最後滅亡。

秦國三十幾代君主前仆後繼、不懈努力,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秦王朝,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閱讀全文

與有關於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