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

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15 15:33:24

『壹』 夏朝有多少年歷史

夏朝延續約471年,約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1)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原始部落制度逐漸解體的過程中,父權家長制家庭成為對它的一種摧垮力量,因為世襲制國家的世襲王權和世襲貴族,就是以父權家長制家庭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國家形成之後,各級貴族組織仍然要保持舊的血緣聯系,嚴格區分姓氏。

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們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為氏。在各級貴族之間,就依姓氏的區別建立了各自的宗族關系。這種宗族關系,雖然沿襲了舊的氏族組織的遺制,但在實際上是以父權家長制為核心,按其班輩高低和族屬親疏等關系來確定各級貴族的等級地位的。

『貳』 夏商周大概經歷了多少年時間

夏朝約前2070開始,周朝前256年結束,經歷了大約1800年。

1、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2)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考究: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

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

『叄』 商朝歷史有多少年

500餘年。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3)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商朝歷史大事介紹:

1、商湯滅夏

夏王朝末期國勢日衰,江山開始搖搖欲墜。夏朝最後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後,統治更加殘暴。

商部落因為畜牧業發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湯做了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商湯看到夏桀的腐敗,決心消滅夏朝。

夏此時已是眾叛親離,而商湯領導有方,所以夏桀的軍隊很快被打敗,桀也遭到了流放。於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2、湯武革命

夏朝末年,商湯王經過11次戰爭,無敵於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兵打敗夏桀王於鳴條之野,一舉滅夏。

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歷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

3、盤庚遷殷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

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時在統治者之間,對王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說應當父死子繼,有的人說應當兄終弟及。

叔侄之間、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常常展開你死我活的斗爭。他們為私利把國家搞得混亂不堪。就不得考慮遷都的問題。

自盤庚遷都殷後,商族才定居下來不再遷徙。從此,政局穩定,諸侯來朝,商朝遂強盛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

『肆』 夏朝和商朝各存在多少年

夏朝(約公元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伍』 夏朝多少年歷史

夏朝約建於公元前21世紀.
至於其所存在的時間,歷史上說法不一,有的說是431年,有的說是471年.
其主要原因是夏朝建立後,至夏後相時,東夷的後羿攻入了夏都,殺掉了後相,成為夏代的一個帝王.後羿代夏後,不僅沒有改革自太康以來的弊端,而是仍象以前的夏王那樣沉迷於打獵喝酒和美女,因此其家臣寒浞趁後羿不備,殺掉了後羿,成為夏朝的帝王.而原夏後相的妻子從狗洞逃跑後到了娘家有虞氏那兒生下兒子少康.少康先是在外公的部落里當放牛娃以躲避後羿和寒浞的追殺,長大後,開始積蓄力量,最終藉助有虞氏的勢力打敗了寒浞,夏朝復國,史稱"少康中興".少康復國後,進一步掃清寒浞的勢力,滅掉了寒浞的兩個兒子的封國過國和澆國.
夏朝因為有這段歷史,有的把它分成兩段,前段從大禹至夏後相,後段從少康至履癸(即夏桀),後羿寒浞代夏不算是夏朝,因此夏朝就是431年了;但是有人認為,後羿和寒浞雖不是夏朝帝統的人物,但他們也是夏王,也還是夏朝,因此夏朝就是471年了.

『陸』 商朝有多少年的歷史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是繼夏朝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國家政權。商朝存在於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歷三十一代王。從商湯建國致商紂自焚,商朝一共經歷近600年的歷史。

『柒』 夏朝到商朝經過了多少年

姒姓,名文命,字高密,鯀之子。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古南部一帶),遷至嵩山下(今河南登封)。原為夏氏族酋長,在華夏部落聯盟時期,受聯盟領袖舜的任命繼承鯀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代舜為部落聯盟領袖。三苗不服,伐三苗獲勝。塗山大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夏王朝開始建立。東巡守至會稽大會諸侯,計功行賞。誅防風氏。病死於會稽。子啟繼王位。建都之地有陽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鎮)、陽翟(今河南禹縣)、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和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等地說法。相傳禹時奚仲造車,儀狄造酒。



又作夏後啟,或夏後開,「後」是王之意。相傳禹曾選定益(伯益)作繼承人,禹死後,「諸侯皆去益而朝啟」。啟繼位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王位繼承製。有扈氏不服,大戰於甘,滅有扈氏。於鈞台大會諸侯。征西河誅武觀。啟死,子太康繼位。

太康

啟之長子,遷都於斟鄩(今河南鞏縣一帶)。只知盤游,不恤民事。被有穹氏的後羿所逐,向東流落於陽夏(今河南太康)病死。

後羿是有穹氏(今河南東北部一帶)的方伯。相傳是堯時以善射著稱的羿的後代,禹時受封於鉏(今河南濮陽西南)。太康東流,後羿自鉏遷於窮石(今河南孟縣,或說在鞏縣),「因夏民以代夏政」。後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為寒國(今山東濰縣東北)的奸詐子弟寒浞所殺。寒浞奪取有穹國之政權。

仲康

太康之弟。太康被逐久而不歸,在夏舊臣們保護下作了夏王。記錄最早的日食。不久死去。



仲康之子。繼仲康為夏王,遷居帝丘(今河南濮陽),得斟灌氏(今山東壽光)和斟鄩氏(今山東濰縣)的幫助,征濰夷、風夷和黃夷。寒浞命長子澆滅斟灌氏和斟鄩氏。殺相。

少康

相之子。澆殺相時,相妃後緡已懷孕,從城牆洞中逃出投奔有仍氏(今山東濟寧)。生少康於有仍,成長後為有仍氏牧正。後又投奔有虞(今河南虞城)為有虞庖正。伯靡殺寒浞,滅有穹。女艾殺澆,滅過國。相子季杼滅戈國。少康復夏王位,重振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死,子杼繼王位。相傳少康作秫酒。



又作予、伯杼、季杼,太康之子。遷都於原(今河南濟源西北),後又遷至老丘(今河南開封陳留鎮北)。相傳杼發明了矛和甲。征東夷,打到海邊的三壽,得勝不久死。子芬繼王位。



又作芬發、槐。杼之子。九夷來朝。芬死,子芒繼王位。



又作荒,芬之子。祭祀黃河。打獵至東海捕獲大魚。芒死,子泄繼王位。



芒之子。封九夷為侯。泄死,子不降繼王位。

不降

泄之子。伐九苑。因年老,將王位讓給弟弟扃。



不降之弟。扃死,子胤甲繼王位。

胤甲

扃之子。遷都於西河(今山西西部,黃河在其西)。胤甲末年天大旱。胤甲死,孔甲繼位。

孔甲

不降之子。迷信鬼神,使劉累養龍,作「東音」。夏後氏衰,諸侯多叛。孔甲死,子皋繼王位。



又作昊,孔甲之子。繼位三年死,子發繼王位。



又作敬、發惠。皋之子。東夷來朝,獻樂舞。發死,子履癸繼王位。

履癸

名桀,發之子。即位後王都遷回斟鄩。伐有施氏,有施氏進獻妹喜。築傾宮、瑤台,斂百姓之財。滅有緡氏,伐岷山。作酒池。殺關龍逄。商湯舉兵伐桀,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或說在今山西城安邑鎮北)。桀敗逃奔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被商湯流放南巢而死。

自夏禹建國至桀滅亡,傳14代,17王。共約471年歷史,其中包括後羿和寒浞代夏的40年。

商族遠祖



商始祖。相傳為黃帝之後,帝嚳之子。母叫簡狄,帝嚳之次妃。拾玄鳥蛋吞食後生契。夏禹治水時,任司徒之職。佐禹治水有功,華夏部落聯盟領袖舜以契所居之地商(今河南商丘)封其族,賜姓子。又將番(今山東滕縣,或說在河北平山)地也封給契。

昭明

契之子。居砥石(在今河北石家莊南,邢台以北,或說在遼水發源處),夏王朝封為商侯。

相土

昭明之子。遷居商。相傳相土是馬車的發明者。夏太康失國,有穹後羿無力顧及東方,相土向東發展,勢力抵達黃海之濱。建立東都(今山東泰山附近)。相傳相土曾為夏司馬。

昌若

相土之子。

曹圉

又作糧圉,昌若之子。



甲骨文中稱季,曹圉之子。為夏少康時水正,夏杼時冥因治河而淹死。史書稱「冥勤其官而水死」。



又作王亥、該、核、垓,甲骨文中稱高祖亥、高祖王亥。冥之長子。馴服牛為負重工具。與弟恆(甲骨文稱王亘)率商族趕著牛羊在部落間貿易,為有易氏棉臣所殺。

上甲微

又作微,甲骨文中稱上甲。王亥之子。夏王泄命上甲微繼王亥為商侯。上甲微借河伯之力,打敗有易氏,殺棉臣。商王朝建立後,祭祀先公從上甲微開始。史書稱上甲微能繼承契之事業,振興商族。

報乙

上甲微之子。

報丙

報乙之子。

報丁

報丙之子。

主壬

甲骨文作示壬,報丁之子。

主癸

甲骨文作示癸,主壬之子。甲骨文卜辭中有「自上甲六示」即從上甲開始至示癸的六世。

商朝,約公元前16世紀



又作商湯、成湯、武湯、天乙、天乙湯。甲骨文中稱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稱成唐。名履,主癸之子。商族從始祖契至湯遷居八次,湯定居於亳(有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北;北亳,在今山東曹縣兩說,另有西亳,今河南偃師,鄭亳,今鄭州市等說)。

夏桀暴虐,人民不滿,湯任用仲虺和伊尹為左右相,積蓄力量滅夏。先滅為鄰的葛(今河南寧陵北),再滅韋(今河南滑縣東)、顧(今山東鄄城東北)、昆吾(今河南濮陽境內,或說在新鄭境內),「十一征而天下無敵」。最後伐夏,和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或說在今山西城安邑鎮北),桀敗走,後又逃至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被擒。流放而死。

夏滅亡,商王朝建立。又13年湯死,長子太丁早死,次子外丙繼王位。

太丁

湯之長子,《史記·殷本紀》「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甲骨文卜辭祭祀直系先王時列在湯之後,太甲之前。

外丙

名勝,甲骨文作卜丙,湯之次子。在外三年死,弟仲壬繼王位。

仲壬

名庸,甲骨文中未發現仲壬之廟號,或說南壬即仲壬。在位四年死,太丁的兒子太甲繼王位。

太甲

名至,甲骨文作太甲,太丁之子。繼位後暴虐、亂德、不遵湯法。被伊尹囚於桐宮(今河南偃師附近)。伊尹攝政。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改過後伊尹還政。一說伊尹逐放太甲,篡位自立。七年後太甲自桐宮出,殺伊尹,復王位。太甲死,子沃丁繼王位。

沃丁

名絢,甲骨文中無沃丁的廟號,太甲之子。伊尹病死,沃丁以天子之禮葬。沃丁死,弟太庚繼王位。

太庚

又作小庚,名辨,甲骨文作大庚。太甲之子。太庚死,子小甲繼王位。

小甲

名高,太庚之子。小甲死,弟雍己繼王位。

雍己

名伷,太庚之子。對人民和奴隸的剝削、壓迫加重,諸侯不朝。雍己死,弟太戊繼王位。

太戊

名密,甲骨文作大戊或天戊。太庚之子。任伊陟為相。臣扈、巫咸輔政。桑谷共生於朝中。伊陟戒太戊,勤於王政,修德治國,王朝復興,諸侯歸順。太戊死,子仲丁繼王位。

仲丁

名庄,甲骨文作中丁。太戊之子。王都由亳遷於囂(今河南滎陽東北)。征蘭夷。仲丁死,弟外壬繼王位。

外壬

名癸,甲骨文作卜壬。太戊之子。外壬死,弟河亶甲繼王位。

河亶甲

名整,太戊之子。王都由囂遷於相(今河南內黃東南)。彭伯、韋伯助商征蘭夷、班方。河亶甲死,祖乙繼王位。

祖乙

名勝,甲骨文作祖乙、下乙,又稱中宗祖乙、高祖乙。仲丁之子。王都遷於耿(一作邢,今河南溫縣東)。任巫咸之子巫賢為相。又遷都於庇(今山東魚台附近)。巫賢、彭伯、韋伯輔佐,生產有所發展,商王朝復興。祖乙死,子祖辛繼王位。

祖辛

名旦,祖乙之子。祖辛死,弟沃甲繼王位。

沃甲

又作開甲,甲骨文作羌甲。祖乙之子。沃甲死,祖丁繼王位。

祖丁

名新,甲骨文作祖丁、小丁、後祖丁。祖辛之子。祖丁死,南庚繼王位。

約公元前14世紀

南庚

名更,沃甲之子。遷都於奄(今山東曲阜)。南庚死,陽甲繼王位。

陽甲

名和,祖丁之子。自仲丁以來在王位繼承權上,出現了兄弟子侄互相爭奪,造成王室內部「九世亂」的局面。諸侯、方國又不朝,陽甲死,弟盤庚繼王位。

盤庚

名旬,祖丁之子。為振興王朝,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遷都前後對臣民有三次訓話,即《尚書》中的《盤庚》三篇。《史記·殷本紀》《正義》引《竹書紀年》:「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273年,更不徙都」。盤庚死,弟小辛繼王位。

史家將盤庚遷殷侯至商紂王滅亡,稱為商王朝的後半期,殷墟甲骨就是盤庚遷殷後商王朝的遺物。甲骨文就是此後半期的文字。

小辛

名頌,祖丁之子。小辛死,弟小乙繼王位。

小乙

名斂,甲骨文作小乙,稱小祖乙,後祖乙。祖丁之子。命太子武丁居民間,觀察諸侯、方伯們的動向。知稼穡之艱難,與「小人」同出入。武丁學於甘盤。於板築的胥靡中得見傅說。小乙死,武丁繼王位。

約公元前13世紀

武丁

名昭,史書中稱高宗。小乙之子。守孝三年不問政事。借夢召見傅說。任傅說為相。以甘盤、祖己輔政。惑後妻言,流放孝己。飛雉入太廟登鼎耳而鳴。祖己勸武丁修政行德,王朝復興。發展農牧生產。伐貢方、土方,征西羌、東夷,對四方方國、部落用兵。擴大商王朝統治范圍。武丁在位59年死,子祖庚繼王位。

約公元前12世紀

祖庚

名曜,武丁之子。在位約十年死,弟祖甲繼王位。

祖甲

名載,亦作帝甲,甲骨文作祖甲。武丁之子。致力於報效祖先功勞,創造「周祭」。修訂《湯刑》。祖甲在位約33年死,子廩辛繼王位。

廩辛

名先,亦作馮辛、憑辛。甲骨文中未見廩辛廟號。祖甲之子。在位約三、四年死,弟康丁繼王位。

康丁

名囂,甲骨文作康丁、康祖丁。祖甲之子。征伐旨方、羊方等方國。在位約七八年死,子武乙繼王位。

武乙

名瞿,甲骨文作武乙,稱武祖乙。康丁之子。繼康丁征伐諸方國。受周侯季歷以征伐大權。賞賜季歷土地、美玉、良馬。破神權,加強王權,痛打木偶。革囊盛血作天神而射。獵於河渭間,被雷電擊死。在位約35年。子文丁繼王位。

文丁

名托,武乙之子。周季歷勤勞王事,助商征燕京戎(今山西靜樂東北)、余吾戎(今山西長治西北)。命季歷為牧師。殺周季歷。在位約13年死,子帝乙繼王位。

帝乙

名羨,文丁之子。將其妹嫁周侯姬昌。封姬昌為西伯,得專征伐。徵人方、盂方。在位約20餘年死,子帝辛繼王位。

帝辛

名受,又稱紂或受辛。帝乙之子。商王朝最後一王。又名紂王。即位後,建離宮別館於朝歌(今河南淇縣)。修林苑亭台於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厚賦稅以充實鹿台之錢、巨橋之粟。壓榨諸侯為黎(今山西黎縣)之蒐。伐東夷,大軍留戍東南。聚集逋逃助紂為虐。寵妲己,作酒池肉林,為長夜之飲。剛愎拒諫,醢梅伯、九侯。囚西伯姬昌,逐商容出朝。囚箕子,殺比干,暴虐日盛。周武王出兵伐紂,大戰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商軍前徒倒戈,紂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

商朝自湯至紂,17代,31王,約600年的歷史。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夏商史話》。《夏商史話》作者為孟世凱先生,1935年4月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捌』 中國的歷史中,夏朝經歷了多少年

約410年。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0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8)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1、夏族起源

據史書記載,在夏後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

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說鯀是顓頊的玄孫(五世孫):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名叫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

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後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游,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

2、世襲制度

「世襲制」就是古代皇帝下台後,將皇帝的九五之尊轉給自己的兒子。世襲制就是名號、爵位以及財產等按照血統關繫世代傳承,這種傳承主要有「家長」的傳承,諸侯國的傳承。

「家長」的傳承還可分為父系與母系。執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與君主之間可能有血緣關系,但不一定就是直系,有的是兄傳弟,也有的是叔傳侄;有的是受命於王,還有的是搶班奪權、謀權篡位,故而不在世襲之例。

世襲制從大禹三讓天下而不能成,「禪讓制」終結,以分封建國為基本政治制度的世襲制正式確立。

一讓天下,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

二讓天下,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三讓天下,而後舉益,任之政。以天下授益。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而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自此始於堯舜的禪讓制終結,源於黃帝世襲制正式確立。

這是封建社會、帝位及爵位世代相傳的制度,取代原來的禪讓制而出現。王位世襲制、帝位世襲制,還有西漢初期分封的同姓諸侯王,以及唐朝割據的藩鎮等爵位世襲制都是世襲的一種。世襲制通常有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兩種方式。

3、行政區劃

夏朝是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與其他城邦的關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國與朝貢國一樣,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范圍來表示其影響力。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親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

『玖』 夏朝到商朝的歷史簡介

商朝的時間約從公元前17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商代是繼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自太乙(湯)至帝辛(紂),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商朝帝王譜 ·商朝建立 ·盤庚遷殷 商朝統治 ·統治機構 ·神職官吏 ·地方管理 商朝發展 ·農業發展 ·手工業發展 ·商業發展 商朝文明 ·甲骨文 ·天文歷法 ·商代樂器 商朝衰亡 ·商代奴隸 ·統治矛盾 ·商王朝滅亡 商朝名人 商湯 | 伊尹 商武丁 | 婦好(女將) 太甲 | 仲虺 商紂王 | 妲己 比

『拾』 求夏朝和商朝的歷史!

夏朝(約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於夏禹,終於桀,共17帝。夏時,開始出現私有制,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走到了盡頭,被世襲製取代。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制社會。夏朝姒姓。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

夏禹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朝(約前1600年—前1046年),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約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滅夏創立,商王朝經歷17代31王。歷經五百餘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

西方學者一般認為,夏朝只是中國傳說中的朝代,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歷史上夏朝的存在,因此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應該是商朝。並且按照他們所定的文明標准,中國的文明史最多隻能從商朝的盤庚遷殷算起,也就是說,中國的文明史其實只有3000年,而不是中國學者所說的5000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之前,這些學者同樣認為商朝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王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表,使得商朝的存在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已經沒有學者再對此持懷疑的態度了。偃師二里頭文化的考古成果對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支持性證據。在被普遍看作蠻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區,以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以青銅器聞名的三星堆文化,也創造了不亞於中原商朝的高度文明,距今有4000年之久。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四方諸侯紛紛背叛。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領湯聯合其他部落消滅了夏王朝,商朝建立。商始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後都城西遷,仍稱亳(今河南偃師)。

商湯立國後,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在賢臣伊尹和仲虺的輔佐下國力日益強盛起來。商湯死後,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仲壬繼位;仲壬死後,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無德被伊尹放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並還政。後世權臣廢立皇帝稱「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齣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達到全盛時期。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衰落。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很大促進;但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台,大大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奴隸們不願為荒淫無度的紂王賣命,紛紛倒戈,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104384.html

閱讀全文

與夏朝商朝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