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具體在哪個位置可以在地圖上標一下嗎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
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
② 後套指的是今天什麼地方
黃河後套地區(今內蒙古五原、臨河、固陽、達拉特旗一帶地方),今日被稱為「塞外江南」,「魚米之鄉」。
③ 河套平原分布在那些省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
河套平原
開放分類: 地理、黃河、中國地理、平原
目錄
• 概況
• 地理位置
• 自然環境
• 地貌劃分
• 灌溉面積
• 歷史
• 經濟價值
概況
[編輯本段]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講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南北朝時稱「敕勒川」,五代時叫「豐州灘」,明朝以後稱「土默川」;後套平原指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內蒙古磴口與寧夏青銅峽之間的「西套」,即通常所說的銀川平原。現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後套平原,而不包括銀川平原。銀川平原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則合稱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
黃河在此先向東北流,後轉向東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馬蹄形的大彎曲,稱為河套。平原為黃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東西沿黃河延展,長500千米,南北寬20~9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地表極平坦,除山前洪積平原地帶坡度較大外,坡降大多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賀蘭山以東的稱銀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稱後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稱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後套平原。臨河市位於其核心位置,特別是烏蘭鄉勝豐村就稱為大後套.
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於巴彥淖爾盟南部。東至烏梁素海,東南至包頭市郊區,南臨黃河,西界烏蘭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體部分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開。西山嘴以東,烏拉山與黃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又稱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一1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屬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地勢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黃河水自流灌溉。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里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自然環境
[編輯本段]
陰山山脈與鄂爾多斯高原間的斷陷沖積湖積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北至陰山南麓,斷層崖矗立於平原之北,界線明顯;南到鄂爾多斯高原北緣的陡坎,由於庫布齊沙漠散布,界線較模糊;西與烏蘭布和沙漠相連;東及東南與蠻汗山山前丘陵相接。介於北緯40°10′~41°20′,東經106°25′~112°。 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20~90公里,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市的大部,巴彥淖爾盟的南部,伊史昭盟的北部和烏蘭察布盟的小部分地區。
黃河在甘、寧、內蒙古、陝、 晉5省區境內形成馬蹄形大彎曲,這一大彎曲的北部,亦即白於山(陝北)以北,賀蘭山以東,陰山以南,蘆芽山(晉西北)以西的地區稱為河套。這一地區黃河兩岸的平原稱為河套平原,西南起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的沙坡頭,東北到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可分為銀川(寧夏)平原、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稱土默特平原)3部分。 一般稱河套平原僅包括前套和後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
河套平原年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西多東少,日照百分率67~73%。年總輻射量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溫5.6~7.4℃,西高東低,1月均溫-14~-11℃,7月22~24℃,10℃以上活動積溫3000~3280℃,無霜期130~150天,農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東多西少,在時間分配上雨熱同季。
河套平原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面積1.7萬千米2。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地貌劃分
[編輯本段]
陰山南麓至黃河南岸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按地貌可劃分為四個部分:烏蘭布和沙漠、後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
烏蘭布和沙漠分布在巴彥淖爾西南部,面積2500平方公里。
後套平原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黃河圍繞鄂爾多斯高原。
明安川東西長約50公里,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是山間盆地。
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公里—15公里,為一狹長地帶。
以上四個部分當地人統稱為後套平原。
灌溉面積
[編輯本段]
黃河從磴口縣的巴彥高勒進入平原,至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出境,長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轉,河曲發達,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穩,年徑流量250~300億立方米,礦化度0.3~0.6克/升。早在秦漢時代即屯兵移民,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唐曾於後套開挖大型渠道。清中葉以後,灌溉發展較快,先後建成永濟渠、長濟渠、黃濟渠、楊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黃河兩岸已有八大乾渠,灌溉面積達20萬公頃。中華民國時代在後套灌區之東建三湖河灌區,在前套建民生灌區。然未經全面規劃,渠系紊亂,無壩自流,旱年水不進渠、汛期泛濫成災。20世紀50年代以來,河套平原灌溉事業發展迅速,在黃河幹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南北兩岸修建總乾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積由50年代以前的16.67萬公頃擴大到66.67萬公頃。
灌溉事業長期發展的結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與荒漠這一地帶性的束縛,呈現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綠蔭彌望的景色。栗鈣土和棕鈣土只在局部地區殘存,大部地區已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鹽漬土廣泛分布於灌區。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涌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涌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歷史
[編輯本段]
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開渠引水,發展農業。
周朝之前,屬於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春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唐朝時這里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佔有。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里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光緒年問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後,1951年建成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乾渠(俗稱二黃河),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現共有灌水乾渠5道,排水乾渠13道,支、斗、毛渠縱橫交錯。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萬畝,已開墾近500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國和自治區重要糧、糖基地,被譽為「塞上谷倉」、「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暢,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鹼化嚴重,已進行綜合治理。
經濟價值
[編輯本段]
河套平原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 有蒙古、漢、滿、回、朝鮮、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壯、藏、苗、維吾爾、 錫伯、彝、 土家等民族。農業歷史悠久,潛力很大。工業有鋼鐵、電力、機械、電子、化工、建材、毛紡、皮革、化纖、食品、造紙、制葯等數十部門,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京包鐵路與包蘭鐵路橫貫東西。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適於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天,河套地區被稱為「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河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縱橫,農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積960多萬畝,現已開墾500多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這里是自治區小麥的主要產區。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馳名全國的特產。
河套平原以盛產糧食而著稱,被譽為「塞上糧倉」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河套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縱橫交織,適於種植春小麥、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為內蒙古、寧夏地區的主要農業區。有塞外米糧川之稱。平原上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涌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涌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黃河流經巴彥淖爾盟340公里,年經總流量315億立方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1959年修建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9年開挖了總乾渠(二黃河),全長180公里。1975年完成了總排干溝工程,結束了有灌無排的歷史。
④ 黃河位置,發源地,流經多長"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為俗語,典故,詩詞,民間故事,神話,歷史變故,現狀如何
黃河,古稱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黃河典故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與黃河有關的掌故是很多的,都與黃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關。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這一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砥柱山其實是一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一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一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船隻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說到黃河的航運,在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秦粟輸晉,泛舟之役"的記載。西漢及唐朝均建都長安,利用黃河及渭水水道,溝通運河、江淮,使長安運輸便利,成為國際大都市。但黃河上中遊河段險灘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於航行。自清末以來,公路、鐵路興起,航道久不整冶,黃河水運遂告衰敗。
歷史上曾有"黃河清,聖人出"的說法。但黃河的水能變清嗎?黃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經黃土高原後,各支流帶入大量泥沙。這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結果,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在每年入黃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雖經長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減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億噸,黃河仍然清不了。出聖人是很難的嘍。出了聖人,首先把黃河治好,這句話就改做了"聖人出,黃河清"了。
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龍門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北距壺口瀑布65公里。龍門之南就是開闊的關中平原了。黃河水從狹窄的龍門口進入寬闊的河床中,河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龍門之形成,因其東龍門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攏,成為一個只100多米寬的狹窄口門,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而出了狹谷後河谷變寬,水位驟降,落差很大,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就是指跳躍此處。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爭跳這個成龍的門關。能跳過者,立時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傳說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博,奮斗不息。古人認為此龍門峽為大禹所開,故又稱之為"禹門口"。
黃河的彎多,素有"九曲黃河"的說法。黃河在黃土高原轉了許多的大彎之後,呼嘯奔騰遠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遊民歌還在我們耳旁回盪:"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說明黃河的彎曲多。黃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彎曲,幹流的主要大彎有6個,小彎更多了,大多在黃土高原。大彎中,180度的大彎有3個,90度的大彎有2個,45度大彎有1個。而黃河總的走勢就構成一個"幾"字型的大彎,總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東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線距離僅為2068公里,但實際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線距離的2.64倍。
黃河有一個馬蹄形的大彎叫"河套"。俗語雲:"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這里說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區。本來自西而東的黃河由甘肅到了寧夏的中衛,沿賀蘭山轉而向北,至內蒙古的臨河受陰山阻擋又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大彎,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稱這里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縱貫寧夏、內蒙。寧夏部分稱西套,也叫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內蒙部分稱東套,並又分為前套和後套,統稱為河套平原。黃河流經這里,地處平原,河面開闊,水流平緩,人們興修了許多引黃水利工程,形成黃河灌區,使得糧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游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游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黃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由於河道高出地面,一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三門峽
"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的由來。三門峽是黃河進入大平原以前最後一段峽谷是最險要的一座山峽。這里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石壁陡峭,河中兩座石島把急流分為三股。人們把這三股水路分別叫做"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由此而來,鬼門、神門中水勢險惡,彷彿只有鬼神才能通過;而人門則水勢稍緩,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難行。如今"三門天險"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橫亘峽谷的大壩,像一條銀色的緞帶把山西、河南兩省連接起來,這就是1957年動工興建的黃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毛澤東。歷史上,黃河多次決泛,縱橫亂流,河道大幅度擺動,導致黃淮之間大面積地區經常蒙受慘痛災難,歷代統治者都把治河做為大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十分重視冶黃工作。1952年毛澤東第一次出京視察,就選擇了黃河,並把公元1855年蘭考東壩頭銅瓦廂決口處作為視察的重點。他從濟南礫口到徐州黃河故道,蘭考到開封北郊柳園口,從邙山腳下到黃河北岸的人民勝利渠,在這次視察中,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
渭水
"涇渭分明"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准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
--------------典故與名篇-------------
紫氣東來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東方紫氣繚繞,雲蒸霞蔚,登上關前土崗眺望,見一位老者(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便力挽老子在此寫下了舉世聞名的《道德經》。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盛事,將尹喜登高遠矚的土崗起名為"望氣台",並在土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樓",取"紫氣東來"之意。
假虞滅虢、唇亡齒寒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欲借虞國之道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道,虞虢之間的關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齒一樣,互為表裡,嘴唇剝去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滅亡了,虞國將跟著滅亡。虞公不聽宮之奇之言,答應晉國借道。結果,晉滅虢後回師,又滅了虞國。
雞鳴狗盜 戰國齊公子孟嘗君,以養士稱,廣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後,拜為相。後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求助於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嘗君座客有能為狗盜者,夜入秦宮,學為狗偷,得狐白裘獻幸姬。於是幸姬為言昭王,孟嘗君得釋。孟嘗君飛車東逃,欲出函谷關。昭王悔,著人馳傳以追。當時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夜半至關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為雞鳴者,遂學雞鳴,孟嘗君遂出關。
周召分陝 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輔政。當時,天下很不穩定,周、召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水經注》說以陝城或陝陌為界,《括地誌》則說以陝原為界)。這樣,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方新發展的地方;召公的責任則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古籍所稱"陝西",均指今陝縣以西。元明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召公遺愛 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縣以西由召公治理。相傳他下鄉視察時,就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地方官吏要群眾騰出房屋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他馬上制止了,說:"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還在棠梨樹下受理民事,聽訟決獄,他秉公而斷,使民無冤抑,把他分管的這一塊地面治理得有條有理,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召公死後,人們思念他的政績,懷念棠梨樹,寫成甘棠的詩篇。濃蔭郁蔥的甘棠樹下,留下了召公一顆體恤民情,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遺愛"的千古美談。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於受房官一案的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洛陽行至華州。此時,正值安史之亂,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陝縣觀音堂鎮甘壕村)時,發現這里徵兵之殘苦較之新安所見更甚,不是白天來抓兵,而是夜間來捕捉。他親眼目睹一老翁翻牆外逃,老婦苦苦哀求並說全家的不幸:"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唯有乳下孫------。"這使人聞之落淚的話語,更加激發杜甫憂念時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於是揮筆寫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澠池會盟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謙頗為趙將伐齊有功拜為上卿。時藺相如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詐以十五城換和氏璧。趙王從繆賢薦,遣藺相如出使秦國。相如不辱使命,既挫敗了秦王陰謀,又完璧歸趙。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趙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勿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秦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秦盆缶,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悅,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⑤ 中國歷史上河東與河西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其中的河是指什麼河
中國歷史上河東與河西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其中的河是指什麼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里的河流之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蜿蜒向東流,橫貫黃土高原,注入渤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條河?
約4千年前,黃河流域形成了血緣氏族部落,以炎帝、黃帝兩個部落最為強大。 之後黃帝獲得盟主的地位,與其他部落融合形成了「華夏族」。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 「華」的本義是花,從美麗象徵的「夏」很大的意義上說,它是禹的族號。 漢代以後,被稱為漢族。 後人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稱黃河為「母親河」。
郭孫子不解地問:「你這么富裕,為什麼自己工作? 」。 主人說:「無論家當多大,都有空吃。 在我母親活著的時候,只有帶領我們興奮地創業,才能得到這些財產。 勤儉持家,其中樂趣無窮啊! 」。 郭孫子聽了很不好意思。
主人不忘舊情,收養郭孫管帳,無奈他對賬目一竅不通,主人不禁感嘆:「真的30年不能在河東享受榮華的寶貴,30年寄身河西。」
從此,「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傳播開來。
⑥ 民國後套在什麼地方
河套地區自古分為前套和後套,民國時屬於綏遠省,現在屬於內蒙古自治區。
⑦ 歷史上:河朔草原是現在的鄂爾多斯草原!朔方是現在的那個地方
並州及朔方地區
朔: 北方 [north] 城彼朔方。——《詩·小雅·出車》 平在朔易。——《書·堯典》 朔,北方也。——《爾雅》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書·堯典》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魯迅《雪》
朔方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旗東,離包頭大約200公里。
朔氣是指北方的寒氣,北方很冷,又可稱朔方。
①漢武帝時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轄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治朔方縣(今內蒙古杭錦旗北)。東漢廢朔方縣,移郡治於臨戎(今磴口北)。 ②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區南至陝西宜川、寧縣一帶。東漢並入並州。 ③唐初改岩綠縣為朔方縣,在今陝西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子。後為夏州治所。 ④唐方鎮有朔方,開元時置<治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 方鎮表:開元九年置朔方節度使,領單於大都護府,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 二軍,三受降城。十年,增 領魯、麗、契三州。二十二年,兼關內道采訪處置使,增涇、原、寧、慶、隴、鄜、坊、丹、延、會、宥、麟十二州。以匡、長二州隸慶州,安樂、長樂二州隸原 州。天寶元年,增領邠州。乾元元年,分鎮北大都護府,麟、勝二州,置振武節度使。是年,廢關內節度使,罷領單於大都護,以涇、原、寧、慶、坊、鄜、?、延 隸邠寧節度。邠州本豳州,開元十三年以「豳」字類「幽」,改曰邠。
⑧ 電影 我叫王土地 中的後套,什麼地方
內蒙古西部地區,也就是河套平原,緊鄰包頭市,行政規劃是巴彥淖爾市,中國九大商品糧基地之一,境內有中國北方最大淡水湖,引黃河河水灌溉,農業十分發達,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糧倉」之稱。 樓上說蒙古的那位,說話過腦子
⑨ 秦漢時期河套地區指現在哪
地理
河南古稱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里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狀,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
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歷史
春秋之前,河套地區的居民,主要屬於北狄。
戰國前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後來匈奴乘秦趙兩國相爭時佔領河套地區,秦朝統一六國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在前215年至前214年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三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二世二年(前209年),匈奴乘秦亂又侵領河套。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
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漢朝大量將漢人移民至此地,居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此外,移居此地的匈奴人,成為半獨立屬國,附屬於漢朝,成為漢朝的傭兵。
東漢初,河套的漢人被內遷至常山關(河北倒馬關)以東。漢光武帝在位時代,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遷往在河套。之後北方八郡與其居民因羌患兩次內遷,河套逐漸被羌族與南匈奴占據。魏晉時拓跋氏在河套建代國。五胡亂華時代,河套地區是華北和塞外多個胡人民族政權爭奪的重地,至439年,北魏統一華北。
北朝和隋唐時的很長時間內這里一度被重新農墾,比如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隋末時移民被內遷至寧州、慶(甘肅慶陽),突厥佔領河套,直到618年依附突厥的張長遜以武都、宕渠、五原等郡歸附唐朝,才重新被中原王朝佔領。唐朝統一戰爭後,梁師都政權被滅,陝西、寧夏的部分河套被唐並入。
中唐晚唐時河套屬豐、勝州境內的三受降城、天德軍、振武軍轄區。840年,回鶻亡國後先後要求割讓其地,遭唐所拒。後梁末帝時天德節度使宋瑤、振武節度使李嗣本先後被俘,古豐、勝州為遼國佔有。五代末黨項崛起建立西夏,從北宋境內奪取了陝西、寧夏的部分河套,其後為西夏與金國分別佔有。
在元朝時,蒙古人開始移民河套。明代中葉,河套被韃靼、瓦剌和兀良哈等各族佔領。清代將河套歸為為設官治理的內屬蒙古。清朝末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開始遷到河套,經王同春的開發,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
民國抗日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里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9)歷史上的後套在今天什麼位置擴展閱讀:
一、行政區劃
到1949年後,「河套」一詞的外延逐步縮小,演變為僅指境內的河套地區、或以這一地區為中心的一個更大的范圍。因而在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准了內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今巴彥淖爾市陝壩鎮)。
二、地域環境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不過,現在的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境內許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狀態。
1、水文資源
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陝西省)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洛水(河南省)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著河套地區,正如眾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2、自然資源
自元代起,「河套」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書籍里,並有了較穩定的內涵,用來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南,黃河沿岸地區。並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也有以黃河南、長城北地區為前套的,與河的北面的後套對稱。
⑩ 河套地區在歷史上的地位怎樣該如何評價呢
河套地區指的是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的流域。自古以來,這就是文化生活資源的發展地。這也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因為其地形的獨特,使它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它主要由三塊小型平原組成,是依託狼山、大青山、賀蘭山形成的後套前套,西套三個平原,由於核桃地區的獨特的地理優勢,中原王朝和游牧政權的爭奪焦點都集中在這三套平原。而且核桃地區也是因為他獨特的地理優勢使他成為了一個超級養馬場。並且由於核桃地區的土壤肥沃又挨著許多流域,所以在這里建立了歷史悠久的灌溉渠道,如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使得他們的灌溉系統發達,適合種植小麥,水稻,大豆,高粱,玉米等作物,一度成為了西北最最主要的農業區。發展到今日河套地區仍被稱為“塞外米糧川”足見該地區的富饒。不僅如此,在他外表的肥沃的土壤底下,還藏著煤、鐵、銅、金等多種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