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拿破崙的主要事跡和其活動對歷史的影響
拿破崙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法國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
10歲,接受法國教育。
15歲,進入炮兵學校學習指揮。
17歲,以少尉銜畢業,成績平平。
24歲,參加收復土倫堡戰役,顯露其軍事才能。
26歲,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黨人的暴亂。
27歲,越過阿爾卑斯山,揮師義大利,打敗反法同盟重要國家奧地利。
29歲,1798年5月,遠征埃及打擊英國勢力。不久法國陷於第二次「反法同盟」國家重重包圍之中。
30歲,1799年8月,擅離職守,非法潛回國內。10月達巴黎,暗中組織奪權,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共和歷霧月18日),任首席執政官,攫取政權。
31歲,1800年5月,開始第二次義大利戰役,再次打擊奧地利。
33歲,1802年8月,由首席執政變為終身執政,確立獨裁統治。
35歲,1804年3月,頒布《拿破崙法典》。5月,強迫元老院封他為帝。12月2日,令教皇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國。
36歲,1805年5月底,成為義大利國王。12月,大敗聯軍,贏得奧斯特里茨大捷。
37歲,1806年橫掃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解體,進入普京,頒柏林敕令(即大陸封鎖令)。
38歲,1807年弗里德蘭之戰打敗俄國軍隊。佔領葡萄牙國都里斯本。
39歲,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國都馬德里。
40歲,1809年,攻奧國,進入首都維也納。攻佔教皇國,軟禁教皇,從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廢黜皇後約瑟芬。
41歲,1810年4月,立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為後,吞並荷蘭。封貝爾納多特元帥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歲,1811年得子羅馬王。加緊對俄戰爭准備。 著名的法國將軍和皇帝拿破崙一世於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亞丘鎮,他的原名叫拿破崙·比歐拿巴特。法國只是在他出生前15個月左右才獲取科西嘉。年青時拿破崙是一位民族主義者,認為法國人是壓迫者。但是拿破崙卻被派遣到法國軍事院校學習。1785年畢業時,他年僅十六歲,就開始在軍隊當少尉。
四年後,法國革命爆發了,剛成立不久的法國政府幾年之內就捲入了同幾個外國列強戰爭的急流之中。老天頭一回賜給了拿破崙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指揮炮隊在1793年土倫包圍戰中,從法軍和英軍手中收復了土倫。此時他已經放棄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義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國人。他在土倫包圍戰中立下了戰功;被提升為旅長,1796年又被提升為駐義大利法軍司令。從1796年到179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贏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勝利,隨後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崙率領法軍入侵埃及,這次出征慘遭失敗。雖然拿破崙的軍隊在陸地上取得了全盤勝利,但是納爾遜統率的英國海軍摧毀了法國艦隊。1799年拿破崙放棄了他在埃及的軍隊,返回法國。
拿破崙回到法國發現人們記憶猶新的是他指揮義大利之戰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潰敗。拿破崙利用這一優勢,一個月後就與阿貝·西葉雨及其他人一起發動了一次政變,宣告成立一個新政府──執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執政。雖然拿破崙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備的憲法,並為民眾投票通過,但那隻不過是他實行軍事獨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戰勝了政變中的其他同謀者。
因此拿破崙飛黃騰達的速度令人吃驚。1793年8月在土倫包圍戰之前他只不過是個無名鼠輩,一個24歲的非完全法國血統的小軍官;不到六年以後,年僅30歲的他就成為法國無庸爭辯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寶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崙在執政期間,對法國的行政和法律體制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國的金融結構和司法制度;創辦了法蘭西銀行和法蘭西大學;實行了法國行政的中央集權制。雖然其中的每項改革對法國本身產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響,但是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拿破崙所進行的改革中有一項肯定遠遠地超過了法國國界,這就是創編了法國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體現了法國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無血統特權,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與此同時法典還與過去的法國法律和風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國大眾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總之,法典穩健適度,條理清晰,簡潔明了,令人誇口稱頌。因而法典不僅在法國一直得到實施(今日法國的民法與原版的《拿破崙法典》明顯相似),而且經過局部的修正也為許多其他國家所採用。拿破崙一貫主張的方針就是做革命的保衛者。但是1804年拿破崙卻正式宣布自己為法國皇帝,而且還讓他的三個兄弟在歐洲的其他國家登極。他的這些行為無疑引起了一些法國共和黨人的忿恨──他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法國革命理想的徹底背叛──但是拿破崙所面臨的唯一嚴重的困難卻是來自對外戰爭。
1802年拿破崙在亞眠與英國簽訂了一項和平條約,目的是使法國在歷經十多年連綿的戰爭後有個喘息之機。但是翌年和平條約就被撕毀,法國與英國及其同盟國之間發生了一系列長期的戰爭。雖然拿破崙的軍隊在陸地上不斷地贏得勝利,但是不打敗英國的海軍就無法征服英國。1805年拿破崙時運不濟,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中,英國海軍勢如破竹,取得了徹底勝利,此後英國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雖然拿破崙僅在特拉法加海角戰六周後大破奧俄聯軍,取得了極其輝煌的勝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補償他那海軍的重大慘敗。
1808年拿破崙愚蠢地使法國捲入了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場長期而無目的的戰爭,使法軍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崙鑄成的致命大錯是他的征俄之戰。1807年拿破崙會見俄國沙皇,簽訂了提爾西特協議,發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誼。但是這種聯盟卻逐漸出現了惡性分裂,1812年拿破崙率大軍入侵俄國。
戰爭的結局為人所共知。俄國部隊在一般情況下避免與拿破崙進行對陣戰。於是他得以迅速出擊,到九月份就已經佔領了莫斯科。但是俄國人點然起漫天大火,幾乎使全城化為灰燼。拿破崙在莫斯科等待五個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為泡影,於是終於決定撤軍,然而為時已晚。俄國的軍隊以逸待勞,俄國的冬天殘酷無情,法軍供給短缺,這一切立刻使法國士兵心驚膽顫,亂作一團,相互踐踏,結果能活著逃命者還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歐洲國家如奧地利和普魯士都認識到現在是他們擺脫法國統治的妙時良機。他們共同會師攻打拿破崙。1813年拿破崙在來比錫戰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毀滅性的失敗。翌年他宣告辭職,被放逐到義大利沿海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上。
1815年他從厄爾巴島逃回法國,在法國他頗受歡迎,復辟成功。其他歐洲列強立即宣戰,他復辟一百天後就在滑鐵盧遭到了最終的失敗。滑鐵盧之戰後拿破崙被英國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個小島──聖赫勒拿島上,於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裡死去。
拿破崙的戎馬生涯矛盾重重,變化莫測。他在戰術上的指揮天才令人拍手叫絕,如果僅從這方面來判斷,也許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時空的最偉大的將軍。但是從重大的戰略上來看,他卻易於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動性錯誤,如對埃及和俄國的入侵。拿破崙的戰略錯誤非常嚴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將軍。這一評價有失公允嗎?我認為不是的。毫無疑問,評價一位將軍是否偉大的一個標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傷亡。因此評價象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這樣最偉大的將軍就不會引起爭論,因為他們的軍隊從未打過敗仗。拿破崙最終被打敗了,因而他在國外征服的領土也如漫天浮雲,隨風飄散。1815年他最終失敗後,法國占據的領土比1789年革命爆發時還要少些。
毫無疑問,拿破崙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人們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並論,但是兩者之間有著極其重要的區別。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發作,而拿破崙則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機會主義者,他對悚人聽聞的大屠殺沒有特別的興趣。拿破崙的統治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都不能和納粹集中營相比。
拿破崙名聲顯赫,人們容易過高地估計他的影響。他在短期內的影響確實很大,比亞歷山大大帝也許還要大,雖然遠不如希特勒(據估計在拿破崙戰爭中死亡的法國土兵將近50萬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德國人有800萬名)。無論如何,拿破崙的活動在數目上和對其同代人生活的影響都遠不如希特勒。
從長期影響來看,拿破崙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亞歷山大。拿破崙在法國進行了廣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國人口還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實地看待這樣的政治改革。從對法國個人生活的影響來看,他的改革遠遠不如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發生的規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據說拿破崙時代為鞏固法國革命時期的成果和確保法國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時機。因此在1815年法國君主制度最終復辟時,這些變化已經如此深入人心,恢復舊制度的社會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變化是發生在拿破崙之前,1799年拿破崙開始執政時要回到原來狀態看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盡管拿破崙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還是為在全歐洲傳播法國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崙對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有巨大的間接影響。他對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實力,使它在幾年的時間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這個實際上的自治時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開始了。
拿破崙做了一筆交易,這件事看來和他的主要意圖無關,然而卻成為他一生中產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響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崙向美國出售了一片遼闊的土地。他認識到要保衛法國在北美佔據的土地不受英國掠奪,想必是非常困難,此外他資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約也許是整個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土地轉讓,使美國成為一個接近佔有一個洲的面積的國家。如果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就很難預料美國將會是個什麼樣子,肯定會與今日的美國迥然不同。的確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美國能否成為一個大列強國都很難說。
當然拿破崙並不是促成簽訂路易斯安那契約的唯一因素,美國政府顯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國要價非常低廉,似乎無論哪屆美國政府都有可能願意做這筆生意,而法國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領土的決定卻只是通過拿破崙一個人作出的
㈡ 歷史對拿破崙的評價是什麼
第一、拿破崙之所以偉大,是由法國大革命這件大事所造就的。因此,必須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才能更好地去認識他。
第二、要看主流,看主導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體。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其一生的經歷是錯綜復雜的。
第三、拿破崙戎馬一生,親身指揮過的戰役約計60次,前期主要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後期也有反抗民族壓迫的因素,但戰爭已具有明鮮的侵略性,給歐洲和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總之,評價拿破崙應當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綜合地考察他的全部活動。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對被侵略地造成巨大災難。但同時,拿破崙的對外戰爭也掃盪了歐洲封建主義,激發侵略地人民反抗意識,加速歐洲封建統治的衰落。更加可貴的是他主持編著的〈民法典〉,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永不褪色。
綜觀拿破崙一生的全部活動,其主導方面的活動,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起過作用的,他功大於過,是個應當肯定的歷史人物。
㈢ 評價拿破崙
以我對拿破崙這個人人的基本了解。感覺你如果想評價這個人其實並不容易,其實很難!歷史上,曾有很多對他的說法,褒貶不一。也很難做出最終的定論。
給你個建議!感覺非常重要。就是本著客觀公正態度去評判這個人。一下我簡單說明了一下我個人對他是如何評判的。或許可對你的PPT有所幫助!
任何人都有值得誇耀的事情和不堪一提的恥辱行徑。你我尚且如此,更何況一個像拿破崙那樣的人呢?這個問題很大,還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寫。如果從一個社會學家角度去看,也許會說他是個歐洲甚至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因為他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走向最終衰亡),而從一個歷史學家角度去說,他又會是個戰爭狂人(曾多次使法國甚至整個歐洲及周邊國家處於戰火硝煙之中),人民民不聊生。
所以,還是我說的,對一個人的評價不能那麼簡單。拿破崙即扮演了一個暴君強盜的角色(曾將法國捲入戰爭民不聊生國庫空虛這一切僅為了滿足他後期的個人慾望的擴張;他也曾在遠征埃及的時候,命令軍隊進城後將全城屠城,燒掠姦淫無所不幹),從這方面講,他絕對無愧一個強盜的頭銜。但他也扮演了一個愛國者,和文明的傳播使者(曾數次將法國從腐朽的封建王朝手中拯救,多次將試圖入侵法國干涉其國家內政的外國侵略者逐出,從而維護了國家的完整給民族帶來的暫時的發展和穩定格局;他也將法國大革命的火種傳播到了歐洲各國,讓人民體會到了自由和解放的果實)
這就是拿破崙。縱觀人類歷史,很多偉大人物,包括希特勒,在其前期的時候都是個好的國家領導人(曾將一戰中戰敗的德國建設成一個富強的國家)。斯大林,毛澤東,包括唐代的唐太宗。不都有功也有過嗎?
歸根結底,其實咱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稱贊和值得唾罵之處,這個人所處位置越高,其所犯錯誤自然會越大影響越深。一個人是矛盾的結晶體。你我尚且如此,更何況拿破崙呢。
㈣ 拿破崙的生平活動以及評價
拿破崙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 - 1821年5月5日)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 - 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早年拿破崙(荒野雄獅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修城,他的家族是一個義大利貴族世家,科西嘉島剛剛被賣給法國後,法王承認其父親為法國貴族。在父親的安排下,拿破崙9歲時就到法國布里埃納軍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拿破崙一開始自認是一個外國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夠讓科西嘉從法國獨立出去。16歲時父親去世,他中途輟學並被授予炮兵少尉頭銜。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讓·雅各·盧梭的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動科西嘉獨立,但遭到另一個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排擠,最後全家逃往法國。在1793年7月,拿破崙帶兵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此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1794年熱月政變中拿破崙由於和羅伯斯比爾兄弟關系緊密而受到調查,後因拒絕到義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准將軍銜。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託成功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衛戍司令,在軍界和政界中嶄露頭角。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之中,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9日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之後便匆匆奔赴前線。在義大利,拿破崙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與薩丁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最後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於法國的停戰條約。埃及之戰與奪取權力取得義大利之役的勝利後,拿破崙的威信越來越高,他成為法國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脅,因此任命他為埃及軍司令,派往東方以抑制英國在該地區勢力的擴張。在拿破崙的遠征軍中,除了2000門大炮外,還帶了175名各行業的學者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在遠征中拿破崙曾下達過一條著名的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十分大。然而1798年遠征埃及本身是一個大失敗。拿破崙的艦隊被英國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完全摧毀,部隊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國時,400艘的軍艦只剩下2隻小艦,原本侵略印度的計劃受阻,人員損失慘重。此時歐洲反法聯盟逐漸形成,而法國國內保皇派勢力則漸漸上升。1799年8月,拿破崙最終決定趕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國的拿破崙被當作「救星」來歡迎。11月9日,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並獲得成功,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實際為獨裁者。拿破崙之後進行了多項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並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響的《拿破崙法典》,是在政變的當天晚上就由拿破崙下令起草的,很多條款拿破崙本人親自參加討論最終確定,基本上採納了法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較理性的原則。法典在1804年正式實施,即使是在一個多世紀後依然是法國的現行法律。法典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起到重要影響。在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發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稱:「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籍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征服歐洲,成為皇帝拿破崙1800年,拿破崙再度打敗奧地利軍,英國也不得不與法國簽訂和約,迫使第二次反法聯盟土崩瓦解。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但是他並不是由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戴到了頭上,然後還為妻子加冕為皇後。一年之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進,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佔領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國和奧地利在烏爾姆激戰後,反法同盟投降。之後法國又取得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並且迫使奧地利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拿破崙隨後聯合了德國境內各諸侯國組成「萊茵邦聯」,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次年秋天,英國、俄國、普魯士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崙頒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自此,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確立。拿破崙一世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轉折:入侵西班牙、奧地利與俄羅斯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了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英國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佔領了整個葡萄牙。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正當拿破崙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在背後偷襲法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是拿破崙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簽訂維也納和約,再次割讓土地。次年,拿破崙娶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為妻,法奧結成同盟。戰敗、流放、百日政權與滑鐵盧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了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崙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10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佔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崙必須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崙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拿破崙在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自己也嘗試自殺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的妻子和兒子被奧地利人囚禁,還有傳聞說拿破崙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崙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3月1日回到法國。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國軍隊轉而繼續支持拿破崙。3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開始。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路易十八再度復辟。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在島上去世,5月8日在禮炮聲中這位征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崙的死因還是眾說紛紜,英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胃潰爛,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崙死於砷中毒。拿破崙在老殘軍人退休院圓頂大堂內墓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崙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兒子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該年12月15日,拿破崙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後安葬到塞納河畔的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影響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60多個,而其指揮的多個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7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崙。在拿破崙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來。雖然拿破崙曾經叱吒風雲數十載,但是他的功績是短暫的,在他退位後,法國的疆域很快又恢復到他執政前的樣子,拿破崙的戎馬生涯對之後的歐洲歷史並沒有重大影響。唯一能讓他載入史冊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編撰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洲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今天的歐洲正在朝向一體化的目標邁進。拿破崙出生地科西嘉島阿雅克修的拿破崙像拿破崙為法國帶來了榮耀,法國人民始終愛戴這位法蘭西戰士(有趣的是,他在18歲以前始終認為法國不是他的祖國),1840年12月他的遺體運抵巴黎後,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後,拿破崙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1855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儲(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到老殘軍人院,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崙墓前下跪」。
㈤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評價拿破崙
拿破崙是迄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譏諷為「矮小的科西嘉人」。拿破崙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膽識,雄獅般的勇猛。我認為他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是一位改變了歐洲歷史的英雄,當然也有人說他是一個戰爭罪魁,是一個暴君。
拿破崙•波拿巴(1769.8.15~1821.5.5),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卓越的軍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
在評價拿破崙時有以下兩方面的看法,可作參考:
一、肯定方面:
(1)、拿破崙是個當之無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拿破崙正確地運用了大規模武裝群眾的戰術戰略,憑借其卓越的軍事天分,贏得了法國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般輝煌的軍事勝利。憑借其無人能及的軍事才能,他成功地捍衛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埋葬了舊的專制制度,抗擊了外來的入侵者。
(2)、他採取一系列有利於政治穩定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措施。(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措施略)這些措施維護了大革命的成果,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並沒有使法國回到封建社會,他是資產階級的皇帝。因此,拿破崙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3)、重要功績還有他頒布了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法典》在很多方面體現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想,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效仿。
(4)、拿破崙還是一位改變了歐洲歷史的英雄。法軍所到之處,趕走貴族,宣傳了大革命的思想,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對歐洲起了進步作用。所以說拿破崙是一位英雄,一位改變了歐洲歷史的英雄。
二、否定方面:
(1)、他是一個人,而不是神仙。歷史,是人民群眾的歷史。每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不管怎樣高明,他卻不是懸念之中,而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偉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眾才華外,更因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經驗和權勢,但不管怎樣,他的立腳點和同時代的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個水準上的。每個時代的歷史都不可能是某個英雄的歷史。拿破崙時代的歷史也不是拿破崙個人的英雄史,不能把他神化。可是,百年來,世界各國的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有不少神化之處,如:說他是「世紀的巨人」、「西方之皇」、「戰爭之神」、「命運的支配者」等等。在吹捧的反面,卻又是一片憤怒、厭惡和詬罵,如說他是「科西嘉島的怪物」、「摧殘自由的暴君」、「無恥小人」、「匪徒」等等。
(2)、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歷史的規律表明,每當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它必然成就偉大的歷史人物。拿破崙之所以偉大,是由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這一件大事所造就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崙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崙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因此,必須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才能更好地去認識他。
(3)、要看主流,看主導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體。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其一生的經歷是錯綜復雜的。因此,要看他在這個大的歷史潮流中,是阻礙歷史的潮流而動,不是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
(4)、拿破崙戎馬一生,親身指揮過的戰役約計60次,約20年的拿破崙戰爭,前期主要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後期也有反抗民族壓迫的因素,但戰爭已具有明鮮的侵略性和掠奪別的民族及兼並別國領土的性質,給歐洲和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可以說,拿破崙一生的全部活動,是其主導方面的活動,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起過作用的,他功大於過,是個應當肯定的歷史人物。
㈥ 評價拿破崙(功績,代表事件,看法)
有功有過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卓越的軍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
拿破崙是迄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譏諷為「矮小的科西嘉人」。16歲從軍校畢業,僅僅是一個無名的下級軍官。然而,他軍功顯赫,24歲就被晉升為准將,30歲成為法國第一執政,35歲加冕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膽識,雄獅般的勇猛。有人說他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說他是一位英雄,改變了歐洲的歷史;有人說他是一個戰爭罪魁,是一個暴君;有人說他建立帝制,是歷史的倒退
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魔鬼!有人說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地中海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對於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如何來評價他的功過是非呢?正如法國著名史學家索布爾說的那樣:「拿破崙的歷史,正和法國大革命的的歷史一樣,將是永遠不能完成,也是永遠不能全部寫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將無間斷的引起人們的思考,激發人們的熱情。
然而,在評價拿破崙時有以下兩方面的看法,可作參考:
一、肯定方面:
(1)、拿破崙是個當之無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拿破崙正確地運用了大規模武裝群眾的戰術戰略,憑借其卓越的軍事天分,贏得了法國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般輝煌的軍事勝利。憑借其無人能及的軍事才能,他成功地捍衛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埋葬了舊的專制制度,抗擊了外來的入侵者。
(2)、他採取一系列有利於政治穩定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措施。(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措施略)這些措施維護了大革命的成果,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並沒有使法國回到封建社會,他是資產階級的皇帝。因此,拿破崙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3)、重要功績還有他頒布了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 … 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 … 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崙
正因為如此,拿破崙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來,法國經歷了王朝復辟,四次共和國和一次帝國的動盪,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拿破崙法典》卻始終屹立不倒。這充分表明了《拿破崙法典》的生命力。《法典》在很多方面體現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想,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效仿。
(4)、拿破崙還是一位改變了歐洲歷史的英雄。法軍所到之處,趕走貴族,宣傳了大革命的思想,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對歐洲起了進步作用。所以說拿破崙是一位英雄,一位改變了歐洲歷史的英雄。
二、否定方面:
(1)、他是一個人,而不是神仙。歷史,是人民群眾的歷史。每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不管怎樣高明,他卻不是懸念之中,而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偉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眾才華外,更因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經驗和權勢,但不管怎樣,他的立腳點和同時代的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個水準上的。每個時代的歷史都不可能是某個英雄的歷史。拿破崙時代的歷史也不是拿破崙個人的英雄史,不能把他神化。可是,百年來,世界各國的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有不少神化之處,如:說他是「世紀的巨人」、「西方之皇」、「戰爭之神」、「命運的支配者」等等。在吹捧的反面,卻又是一片憤怒、厭惡和詬罵,如說他是「科西嘉島的怪物」、「摧殘自由的暴君」、「無恥小人」、「匪徒」等等。
(2)、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歷史的規律表明,每當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它必然成就偉大的歷史人物。拿破崙之所以偉大,是由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這一件大事所造就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崙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崙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因此,必須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才能更好地去認識他。
(3)、要看主流,看主導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體。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其一生的經歷是錯綜復雜的。因此,要看他在這個大的歷史潮流中,是阻礙歷史的潮流而動,不是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①拿破崙稱帝,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嚴重地破壞了人民主權的原則,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②拿破崙恢復了天主教的權威,把過去充當封建王朝支柱的教會轉過來為其統治服務。③拿破崙恢復了貴族的統治,破壞了公民平等的原則。
(4)、拿破崙戎馬一生,親身指揮過的戰役約計60次,比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總和還要多。約20年的拿破崙戰爭,前期主要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後期也有反抗民族壓迫的因素,但戰爭已具有明鮮的侵略性和掠奪別的民族及兼並別國領土的性質,給歐洲和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總之,評價拿破崙應當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綜合地考察他的全部活動。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拿破崙作為新興資產階級的軍事家、政治家,他鎮壓了叛亂,粉碎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多次武裝干涉,他打擊了國內外封建反動勢力,打亂了歐洲的封建秩序,促進了歐洲人民的覺醒,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這是他的主要功績。但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不可能是完人,都有他的缺點,錯誤或罪行。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代表人物,拿破崙也是如此,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恩格斯曾經指出過:「拿破崙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娶奧國皇帝的女兒為妻,和舊的反革命王朝結成同盟」。同時指出拿破崙的主要錯誤在於「拜倒是正統主義原則之前」。勝利滋長了他的驕傲情緒,沖昏了他的頭腦,更助長了他的野心,爭霸世界,四處侵略,最終導致了他走向毀滅。
綜觀拿破崙一生的全部活動,其主導方面的活動,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起過作用的,他功大於過,是個應當肯定的歷史人物。
㈦ 初三歷史對拿破崙的評價
有功有過,但功大於過。
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對被侵略地造成巨大災難。但同時,拿破崙的對外戰爭也掃盪了歐洲封建主義,激發侵略地人民反抗意識,加速歐洲封建統治的衰落。更加可貴的是他主持編著的〈民法典〉,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永不退色。
拓展資料: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法國的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1月6日,拿破崙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
拿破崙於1814年退位,隨後被流放至厄爾巴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巴黎傷殘老年軍人院)。
㈧ 怎麼評價拿破崙
拿破崙一世皇帝(1804-1815),法蘭西帝國締造者,卓越的軍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後多次打垮了歐洲各個封建君主國組織的「反法同盟」,保衛了由法國資產階級進行的法國大革命勝利果實,並在歐、非、北美各戰場上,進行了對歐洲各封建國家的戰爭,削弱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重要功績還有他頒布了《拿破崙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至今還發揮著重要作用。
拿破崙是迄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譏諷為「矮小的科西嘉人」。16歲從軍校畢業,僅僅是一個無名的下級軍官。然而,他軍功顯赫,24歲就被晉升為准將,30歲成為法國第一執政,35歲加冕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膽識,雄獅般的勇猛。有人說他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說他是一位英雄,改變了歐洲的歷史;有人說他是一個戰爭罪魁,是一個暴君;有人說他建立帝制,是歷史的倒退
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魔鬼!有人說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和拿破崙帝國不僅是法國近代史上,而且也是世界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歷史階段。他既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最終卻又絞殺了法國大革命;他既是反對復辟的英雄,卻也是為復辟開辟道路的人物;它既反對俄、奧、普等「反法聯盟」對法國的武裝干涉,但自己也瘋狂地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
綜觀拿破崙的一生,有功有過,拿破崙是新興資產階級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打擊了國內外封建反動勢力,促進了歐洲人民的覺醒,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這是他的主要功績。但是,拿破崙畢竟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勝利滋長了他的驕傲情緒,沖昏了他的頭腦,更助長了他的野心,爭霸世界,四處侵略,最終導致了他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