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封貢互市,通貢互市是什麼意思
封貢互市的意思是古時候在封貢(封對方為王)的基礎上展開互市(提供生活必需品,然後用牛、馬、羊與對方進行交換);通貢互市的意思是在通貢(邊疆少數民族與中原王朝保持聯系)的基礎上展開互市。
所謂貢,是指外族表示願意臣屬於中國政府的意思。「封貢」就是封對方為王,給對方一個地位,保證部落的民眾和軍隊不進行搶劫,但是條件就是雙方「互市」。通貢,是雙方互有貢品往來,取禮尚往來之意,是中國政府羈縻外族採取的手段,可算作是官方貿易。
通貢的開始,往往伴隨互市,互市即是民間經濟往來,由官方開辟專門市場和交易日進行貿易的,相當於以前的榷場,或後來的廣州十三行對外之類的東西。
(1)歷史中的入貢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封貢體系的文化影響:
在文化上,封貢體系促進了中國向東亞諸國的文化輸出,並進而形成了東亞文化圈。封貢體系兼備有政治、經濟和文化三重意義。
封貢制度,是一種以經濟、文化交流達成政治目的的特殊體制。政治上,中華正朔得到了東亞諸國的承認,經濟上,東亞諸國從富庶的中國那裡獲取了貿易的實惠。
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東亞諸國紛紛從奴隸制國家進入封建制國家的序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這是東亞國家交往的一種常態。這種封貢體系下的常態一直持續到了公元1840年才開始有所松動,而封貢體系的徹底崩潰,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
⑵ 隋唐科舉制度具體內容(超詳細)
摘要:中國科舉制度自隋發端,終止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實施一千多年來,對中國的政治走向和社會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中國歷代政權選拔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知識分子,使之能夠有機會躋身於上層社會,成為各級為政權服務的官吏。科舉制度雖然在以後的一千多年中,不斷有所變化、發展,但在隋唐時期,基本已經定形,探討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成熟與發展以及其相關內容,對了解、研究中國歷代科舉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開科取士的背景與雛形
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南北朝時期,各個政權選拔官吏實行多是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源自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採納的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具體方法是在全國各州設大中正,各郡設小中正,大、小中正皆由一些經驗豐富的中央官員兼任,因此也稱「九品中正制度」。中正負責對各州郡的人才在「品、狀、家世」三個方面進行評舉,評舉結果分為九等,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①結果評出後,小中正呈大中正,大中正呈司徒核實,然後由吏部尚書選用。由於東晉以來士族門閥的勢力日益龐大,士族中擔任當地中正的情況非常普遍,以之於評舉出來的人才中幾乎全是士族子弟,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九品官人法」徹底淪為了士族門閥壯大自己勢力的工具。
北周靜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建元開皇,都城長安,史稱隋文帝。隋文帝上台後,非常重視人才選拔,他深知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於是開始對人才選拔制度進行改革。開皇三年(583年),他正式下詔,停止那些「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的各州郡中正評舉人才 的權力,改令諸州每歲貢士三人。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又詔命「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②」,把選拔人才的權力,下放到了高級官僚階層,但由於這項制度缺乏對這些高級官僚的監督和制約,難免出現一些循枉私情的情況,操作起來問題頗多,因此不得不再次進行改革。此後,隋文帝去世,其子煬帝楊廣繼位。煬帝大業三年(607)四月,詔文武有事者名,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可略、膂力驍壯十科舉人。大業五年(609),下詔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③」
此時的這幾次科舉,雖然只是朝廷偶爾為之,但卻為後來的科舉制度定了名。據唐人杜佑《通典》十四卷載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這才是科舉制度真正的雛形。當時的明經、進士兩科考試的內容主要是策問。策問即出一些有關時事政務、經義等方面問題,由士子做答,這時候的科舉的考試內容還比較少,朝廷也只是意在選拔一些能夠及時為朝廷出力的優秀人才,因此科舉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還不夠大。
二、科舉在唐代的逐漸成熟
由於隋煬帝楊廣的統治極其殘暴,隋朝在只歷經了兩朝37年之後,便被蜂擁的起義浪潮所推翻。李唐王朝經過南征北討之後,建立起來。唐王朝建立之初,為了吸收中小地主階層中的知識人才,曾經一度沿用隋朝科舉制度:「武德四年,復置秀才、進士兩科」。又「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敕諸州學士及白丁,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曲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隨物入貢。至五年十月,諸州共貢明經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進士三十人。」由此可知,唐高祖武德四年決定恢復隋朝設置的明經、秀才、進士等科,並於武德五年即正式開科取士。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淵次子李世民發動兵變,殺其兄、弟建成、元吉,挾持李淵,迫其立已為太子,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李淵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唐太宗勵精圖志,不斷對唐朝的各項政策、制度進行改革, 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也逐漸成熟完善起來。_^\t~
(一)參加科舉者的主要來源
由於唐代以來官學、私學教育的不斷昌盛,培養了大量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才。例如貞觀以後,僅國學生就有8000餘人④。國學生是參加科舉的重要力量,因為他們在各級官學學習,考試合格後被送至尚書省參加科舉,因此被稱為「生徒」;自學成才繼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舉,經考試合格後同地方貢品一起被送入京參加科舉者,謂之「鄉貢」。唐朝對「鄉貢」報考者的要求也不甚嚴格,除作* 犯科者不得 參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參加,應該說是比較開明的⑤ 「生徒、鄉貢」這二種人是科舉的主要來源。
(二)科舉的主要科目及內容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來源、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在這里討論的僅是最重要的常舉。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宏觀全局意識的高級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薦而來而未能得,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明字科旨在選拔對書法、文字有專長的人才;明法科旨在選拔熟悉法律的司法人才;明算旨在選拔精通算術的數學人才,以上科舉多被世人所不屑,因此不被人所重視。
一史為選拔精通《史記》、《漢書》、《後漢書》其中之一的人才;三史則是選拔精通《史記》、《漢書》、《後漢書》三部著作的全面人才;開元禮是對玄宗開元二十年修成並頒行《大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的內容進行考試;道舉主要考《老子》、《莊子》、《列子》等道家典籍;童子舉的考試內容是要求十歲以下兒童熟習一部經書和《孝經》、《論語》。以上幾種由於不常舉行,因此,在科舉中的地位也不重要。
因而,明經、進士兩科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兩科。 在隋時,此兩科的主要內容是試策,唐初不斷變化增加。太宗貞觀八年(634),進士科加試讀史書一部;高宗調露二年(680),進士科加試貼經,永隆二年(681)明經加試貼經,進士加試雜文。玄宗天寶(742-756)年間規定:明經先試貼經,次試經義,最後試策;進士先試貼經,次試詩賦,最後試策。至此明經、進士兩科開始有所側重,明經重「貼經墨義」,進士重詩賦。
明經中所謂的「貼經」意思是指將一句經書的兩端掩上,中間留一行,又將此行中的三個字用紙糊上,讓考生填寫, 叫做貼經,有些類似於今天的填空。「墨義」是考經文及註疏,初為口試,後因容易被人作弊,改為筆試,故名墨義。這種方法比較機械,考官出題時經常會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發現了考官出題的這一規律,因此也就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題上,反而對經書中的本義根本不加重視和了解。
試策即考官出一道有關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問題要考生做答,頗似如今的論述題,這是考試的最關鍵部分,一些優秀的考生能夠脫穎而出,就在此處。
進士科中除試策非常重要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開始,要求考生當場作雜文兩篇,主要指箴、銘論、表等實用文體,後逐漸改為專考詩賦。
有唐一代,詩風大盛,各種達官貴人、騷人墨客皆以能詩為榮,因此能否在科考中賦得好詩,對自己的科舉成績影響也非常大。由於有一些考生已經頗有詩名,因此在參加考試之前,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向一些名流投遞,以期望能夠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忙,謂之「投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漸江考生朱慶余的那一首《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聞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那位張籍張大人得到此詩,甚為高興,也酬詩一首,做答,「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抵萬金!」朱慶余因此詩而得中進士。當然,想朱慶余這樣的幸運兒還是少的,這種類似走後門的投卷,使得一些權貴勢力經常干涉科舉,讓一些並非有真才實學的人能夠得中,而一些才華出眾的考生卻要名落孫山。大詩人杜牧去參加進士科考,雖然獻上了自己的名作《阿房宮賦》而被考官大加贊賞,並且也有其它人推薦,但因為前幾名已經事先被安排好了,杜牧不得不屈居第五。
(三)明經 、進士兩科的考取與登科
由於明經注重的是死記硬背,考取的內容相對容易一些,而進士科最關鍵的是則是難度較大的詩賦,因而,進士科往往顯得比明經含金量高得多。「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之一二」,⑥ 由於進士得中者非常少,每次最多三十來人,因此進士科顯得更加重要,也非常難考,能考取進士者一般都是有真才實學的才子,許多人窮其一生精力,也不能得中。所以當時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大詩人白居易27歲得中進士,做詩雲: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像他不到而立之年就得中進士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考生在參加了吏部(後為禮部)主持的考試後,基本上就算是高中了,只是在武則天掌權的開載初元年(689)二月,曾經「策問貢人於洛城殿上,數日方了」。⑦又曾命令把在吏部復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這兩種方式在唐代雖未形成制度,但還是開了宋代以後「殿試」、「糊名」的先河。
此時已經放榜,得中的考生們從此便揚名天下, 有許多的宴請、活動要參加,如:聞喜宴、曲江宴、月燈閣打球宴、雁塔題名等等,這是新得中的仕子們與達官貴人們互相結交,加深關系,為其後的仕途提供方便,構建自己的關系網的重要活動。
當然,得中進士也不意味著士子們就馬上成為了「公家人」,還要經過還要經過吏部的「選試」,合格的才授予官職,「選試」又稱為「釋褐試」,意即通過選試合格的人,可脫去粗布衣而換上官服,離開平民隊伍而進入官吏行列。此時,由禮部將及第者的材料移交吏部,再由其進行選試,謂之「關試,因關試時間一般在春天,故又稱「春關」。「關試」考試的內容為:「身、言、書、判」,具體就是考察考生的體貌、言辭、楷書、批審公文四項內容。四項皆合 格,可以授予 官職,謂之「注官」,然後把全體考試合格者集中起來,當眾點名授職,謂之「唱官」。通過了「關試」的考生一般所授官職在八、九品之間,職位都不太高。如果有的考生在「選試」、「關試」時沒有被通過或沒有參加「關試」,那麼他還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就是請權貴為之推薦,推薦任某官職,二是到地方藩鎮去做一段時間的幕僚,再爭取被舉薦。第二種現象在晚唐藩鎮割據時,比較普遍。
三、隋唐科舉制度成熟與發展的意義
據說貞觀年間,唐太宗看到新科進士們從端門列隊而出時,非常高興地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在他看來,科舉制度是使天下英才為其效力的手段而已。而實際上,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逐漸成熟,不但影響了中國歷代的政治進程,而且還塑造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文化心態及性格特徵。
(一)科舉制度是產生中國知識分子的主要來源
科舉制度實行一千多年以來,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的封建社會中,許多對中國的文化、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人物,都出自參加科考的仕人行列,許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等都是通過科舉考試而躋身於社會上層並由此獲得了作出其貢獻的基礎。如唐時的陸贄、裴度、劉宴、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等等,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做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代表的知識分子,孕育他們的土壤就是科舉制度,他們的精神面貌、精神狀態都是由科學制度塑造出來的。
(二)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產生重要影響
對於得中的仕子而言,得中後自然是有「顏如玉」,有「黃金屋」,許多讀書人苦讀一生,都是為了科舉及第後的富貴榮華,他們從幼年起就在考試的絞肉機中掙扎消磨。參加科舉得中後的仕子們,成為統治階層中的官僚,成為統治皇權的附庸,成為統治的工具。既然有得中後的喜悅,當然也就有落地的痛楚。百分之八九十的淘汰率,使得多數人都不能夠踏上仕途,獲得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許多人就如《儒林外史》中的老童生周進一般,都老還是個秀才,把自己一輩子都奉獻給「八股文」,奉獻給科舉。應當說,科舉制度的存在,對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產生了重要影響,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威武不屈、曲學阿世、清正廉明、貪污受賄等等截然不同的品質,都能從科舉制度中探尋到根源。
(三)科舉制度中的落後成份,對中國後世政治走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_
隨著封建制度的不斷沒落,使得在它羽翼庇護下的科舉制度的消極因素也不斷表露出來。宋代只是對隋唐時期形成的科舉制度進行了局部的改進,最重要的就是確立了「三級考試」的科舉制度範式;元代科舉制度因為統治階層的原因實質上有所衰敗;到明清兩代,科舉制度開始漸漸僵化,八股文使得許多讀書都埋頭鑽研其中,根本不知天下大事、國計民生,從而使科舉制度下產生的官僚的水平大大折扣。科舉制度成為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摧殘人才的工具。
四、結束語
科舉制度在隋唐成熟與完善之後,對其後的數百年中,為中國歷代的統治階層,培養、奉獻了一大批官僚和士大夫,豐富並完善了封建社會的統治,使其最終達到了繁榮的頂鋒。然而,在其後的幾百年中,由於封建制度的不斷衰落,清朝的統治在國內外各種力量的撞擊下,風雨飄搖,逐步走向覆滅,而科舉制度此時也已經無法被改革、突破,從而與封建制度一起走向了滅亡的命運
①唐.杜佑《通典》卷十四6O5@4
②《隋書.高袓紀下》_!
③《冊府龜元》卷六四五,貢舉部1?
④岺仲勉《隋唐史》p180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Ar0y=
⑤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p55,三聯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EX
⑥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fC2p)L
⑦唐.杜佑《通典》卷一五.v
⑶ 洛陽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有什麼特色
洛陽,簡稱「洛」,地處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處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餘年建城史,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統籌規劃的城市;自夏朝開始有13個王朝在此定都。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科舉制度創建於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五大都城遺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駕六震驚世界,「宅茲中國」「中國」一詞源自洛陽,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豫、晉、陝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新興的重工業城市和新能源節約型城市,歐洲人最嚮往的城市,中國休閑城市榜首。
千年帝都,華夏聖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絲路起點,運河中樞,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創世,魏晉風流,漢唐雄風,宋家文氣。 這是一座在世界上唯一能號稱國色天香的古都。5000年文明史,4000餘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使其成為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的全能冠軍,是人類最早的「山水城市」、「園林城市」。美國城市規劃學家西蒙茲教授稱:這里是人類 「古代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洛陽,這座承載過十三朝文明的古都,曾經是光耀萬丈的世界焦點,現在正馳騁於王者歸來的征途。 歷史曾用名或別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師、成周、王城、雒陽、東都、東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洛陽,出河圖洛書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僅是地理上的,更是華夏先民對祖地心理上的認同。無論是從神話英雄傳說的角度,還是從歷史考古斷代的角度,洛陽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之地——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釋道三教的濫觴地。可以說,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對於世界而言,欲探中華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間的古都洛陽。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她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華思想與文化的源頭聖地,可謂中華民族歷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
嵩岳風光(5張)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另有傳說洛陽是中華大地的龍脈集結之所,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核心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神話傳說多傳於此。同時,洛陽也是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中最為古老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國,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洛陽二里頭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代。1960年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被認為是夏朝都城所在。 洛陽共經歷二十二個建都朝代,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影響力最大的都城,累計建都史達1500年以上。同時,洛陽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說,因乾隆帝御封嵩陽書院大門對聯中的「九朝都會」而得名,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也有虛指「多」、「最多」之意,洛陽在歷史上曾長期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存在,歷代帝王貴胄、文人騷客等均對洛陽的都城地位有著極高評價。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焉」;漢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漢班固曰「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韋應物說「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宋太祖曰「吾欲遷洛,以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馬光曰「欲知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釋源祖庭—白馬寺(5張)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和華夏文化從萌芽、成長走向繁榮、壯大的中心和象徵。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洛陽是中華姓氏主根、閩南、客家之根。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湯、武定九鼎於河洛,周公「制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洛陽歷代科學泰斗、學術流派、鴻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冊,燦若繁星。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伏羲,作為人文始祖,發現了「河圖」與「洛書」,發明了「八卦」,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老子著有《道德經》,蘇秦佩六國相印,縱橫游說於六國之間,才子賈誼博懷濟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漢書》,許慎著《說文解字》,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虞初的《周說》,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等,無一不是在洛陽這塊沃土上完成的。程頤、程顥兄弟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等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洛陽才子」,「漢魏文章半洛陽」。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名人
古代
伏羲、宓妃、倉頡、後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湯、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老子、蘇秦、伯夷、叔齊、白圭、張儀、呂不韋、劉邦、賈誼、桑弘羊、師史、卜式、 漢光武帝、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竇憲、蔡倫、張衡、許慎、張仲景、華佗、王充、皇甫嵩、司馬懿、關羽、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劉禪、袁紹、呂布、司馬師、鄧艾、鍾會、鍾繇、馬鈞、司馬炎、左思、陳壽、祖逖、劉琨、陸機、潘岳、韓壽、劉徽、皇甫謐、裴秀 、石崇、綠珠、桓溫、杜預、拓跋宏、檀道濟、高歡、蘭陵王、高長恭、楊廣、韓擒虎、賀若弼、宇文愷、陳叔寶、獨孤信、李世民、長孫無忌、王之渙、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宋之問、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傑、白居易、李賀、玄奘、韓愈、吳道子、顏真卿、劉禹錫、元稹、劉希夷、朱溫、李存勖、李煜、趙匡胤、程頤、程顥、趙普、呂蒙正、司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歐陽修、李格非、文彥、博尹洙、藤子京、李龜年
現代
紀登奎、焦裕祿、李立、劉剛、楊立功、吳佩孚、馮玉祥、張鈁、武庭麟、王凌雲、孫善武、周鶴洋、閻連科、司馬武當、程琳、陳明、李准、朱軍、石萬強、張海 形成於洛陽的成語 數典忘祖、龍門點額、同心同德、窈窕淑女、一日三秋、定鼎中原、問鼎中原、眾志成城、紫氣東來、懸梁刺股、前倨後恭、債台高築、旗鼓相當、樂此不疲、樂不思蜀、糟糠之妻不下堂、挑肥揀瘦、得隴望蜀、車水馬龍、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煮豆燃萁、小時了了、屍居余氣、車載斗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勢如破竹、韓壽偷香、衛灌坐床、如坐針氈、擲果潘郎、洛陽紙貴、狗尾續貂、自慚形穢、分道揚鑣、請君入瓮、一箭雙雕、桃李滿天下、司空見慣、程門立雪、河東獅吼、國色天香、馬革裹屍、視死如歸、偃旗息戎、聞雞起舞
⑷ 古代帝都有哪些地理位置
以下是古代所有定都的城市:
禹都鄧(今河南省南陽市)。
夏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一說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後遷斟潯(即二里頭,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最後遷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南)。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西毫(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後又遷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末遷朝歌(今河南省衛輝市,原汲縣)。
西周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周都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戰國時期,齊都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北)。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後遷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燕都薊(今北京),以易(今河北易縣)為下都。韓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趙都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魏都安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後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秦都雍(今陝西鳳翔縣),後遷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西漢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漢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漢末遷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
三國:魏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陪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蜀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吳都建業(南京市)。
西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東晉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南朝——宋、齊,梁,陳皆建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北朝——北魏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後遷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魏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魏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北周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齊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隋都大興(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唐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武周遷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五代-----後梁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唐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漢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周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
北宋都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陪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遼都上京(今遼寧省巴林左旗),後遷中都(今北京) 。
西夏都興慶(今寧夏自治區銀川市)。
金都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白城),後遷都燕京(今北京),末遷南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南宋都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
元都大都(今北京)。
明都南京(今江蘇省南京市),後遷北京(今北京)。
清初都盛京(今遼寧省沈陽市),後遷北京(今北京)。
⑸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人盡皆知的大事件在正史上沒有記載
10
據《南征錄匯》,第一批被擄的北宋婦女,剛被押解到金營,就被金軍將領像瓜分牲口那樣瓜分了。
元帥粘沒喝和皇子斡離不最貪心,一下子自取了幾十個,其餘將領,謀克(相當於元、明的百戶一職)以上的每人得到數人,謀克以下的,有的得到一個有的得到兩個。
第一批被瓜分後輪到第二批,接著陸陸續續到來的宮女、宗室女和貢女,僅被“分配”給粘沒喝和斡離不的,每人就各一百人,被犒賞給其他將領的,達1400多人。
到那時,加上以前的,粘沒喝和斡離不霸佔的北宋女子,已分別達到數百人之多。
盡管第二批又來了三四千,但仍不夠瓜分,沒有分到的金軍將領不幹了,萬戶賽里叫、千戶國祿都寫信給元帥府,說什麼他弟弟野利和多富公主有了感情,請元帥把公主還給他。
膽子不小啊,竟然敲詐到元帥頭上來了,元帥大怒,一刀把野利砍了。
這里所說的元帥,指的可能是粘沒喝。
守城千戶陸篤詵之兄尚富皂,侵了弟弟搶來的宗室女後,也被弟弟一刀砍了。
分贓不均引發的狗咬狗,是金人自己也沒想到的。
11
也有個別被擄王妃不甘受辱,敢於抗爭,質問金國皇子斡離不,為何要讓她們遭受非人對待,斡離不的回答是:汝是千錠金買來,敢不從!
沒有留下姓名的那位王妃反問:“誰所賣?誰得金?”
斡離不說,你家太上皇有手敕,皇帝有手約,“准犒軍金”。
“誰須犒軍?誰令抵准?我身豈能受辱?”
該王妃還以為身在北宋,那些畜生會看在她是堂堂王妃份上,不讓她受辱。
斡離不冷笑一聲,別啰嗦,啰嗦也沒用,如今你的國家既然亡了,你就是平民百姓,循例入貢,是你的本分,咱們好歹是把你們算了錢的,這已經給了你們天大的面子了,老子們若是白拿,你們又有啥辦法!
該王妃啞口無言,捍衛貞節的目的沒有達到,只能任由金人......
⑹ 「四方入貢,道里均」如何解釋,謝謝
滿意答案用一生下載你10級2009-11-24逸周書·度邑解》記載:周武王伐紂滅商後,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岳,丕願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天室就是中嶽嵩山。為什麼要在中嶽附近營建帝都?《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這里文意很清楚,營洛邑遷九鼎,主要是這里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遠近皆宜。《尚書·康誥》中說:「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周洛,四方民大和會。」孔注說:「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於東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悅而集會。」《康誥》還說:「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孔注說:這是去王城千百里之外的「五服之百官,播率其民,和悅並見,即事於周。」《疏》里也說:「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於東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悅,而集會言政治也。」、因此說河洛地區不僅是「四方入貢送里均」,而且也是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遠航。。。。 的感言: 謝謝。
⑺ 《天龍八部》里的南詔、大理:你可知歷史上真實的他們
公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中葉,即唐,宋時期,在我國雲南省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曾先後出現過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一南詔和大理。
雲南省和四用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自古就是一個民族雜居地區。唐初,分布在今雲南東部的是大姓爨(cuan竄)氏統治下的烏蠻和白蠻等少數民族。爨氏分為東,西兩大集團,東爨統治區內民族以烏蠻為主,故稱為「東爨烏蠻」;西爨統治區內民族以白蠻為主,故稱為「西爨白蠻」。在今洱海一帶居住的,是東、西洱河蠻(也屬於白蠻)。在今金沙江以北至四川鹽邊縣,是「松外蠻」。在其西北金沙江流域,為磨些蠻(也是烏蠻的一支)。在瀾滄江以西,為望苴子蠻、望蠻。怒江以西,是金齒、漆齒等蠻,總稱之為尋傳蠻。枯門嶺以西至印緬邊界,為裸形蠻。武德、貞觀年間,這些少數民族都先後歸服。唐朝在這里設置了許多羈縻州、縣,委任當地的部落首領為刺史、縣令。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廢朗州都督府,另置戎州都督府(治戎州,今四川宜賓市)和姚州都督府(治姚州,今雲南姚安),分別管理今雲南省東部和西部地區。
就在這個時候,居住在河蠻周圍的烏蠻逐漸向洱海地區移動,共分為六個部落,首領先後自號為「詔」(即烏蠻語「王」的意思),稱為「六詔」,即蒙舍詔、蒙嵩詔、越析詔、浪穹詔、逕賧詔、施浪詔。 六詔之中,蒙合詔位於最南,故稱為「南詔」。
最初,六詔兵力相差不多,彼此不相統屬。其後南詔在唐朝的扶植下逐漸強盛起來,而其餘五詔轉衰。開元中,南詔皮邏閣大敗東洱河蠻,以其地為河東州(今鳳儀縣)。因劍南節度使王昱,請求代奏朝延,允許它合六詔為一。當時吐蕃強盛,勢力伸展到了洱海地區,唐朝為了牽制吐蕃,積極扶植南詔,完全同意南詔的請求。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賜皮邏閣名「蒙歸義」,冊封為雲南王。第二年,皮邏閣為了有效地控制新兼並的領土,遂遷居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
天寶初年,南詔逐漸伸向兩爨地區。皮邏閣死,子閣羅鳳繼位。天寶九年(公元750年),謁見都督,路過雲南郡(治姚州城)。太守張虔陀不以禮相待,並索取財物,閣羅鳳不給,虔陀便誣告閣羅鳳謀反。閣羅鳳憤怒,於是起兵造反,攻破姚州城,殺死虔陀,並佔領姚州及其所屬三十二個羈縻州。十年(公元751年),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統兵八萬討伐南詔。閣羅鳳遣使謝罪,表示修復姚州城及歸還俘擄的男女和掠奪的財物。仲通不肯罷兵,並扣留其使,率軍西進,至白崖城(今雲南彌渡縣西北),為南詔打得大敗,死者八萬餘人。次年,南詔遂被逼附屬於吐蕃。吐蕃贊普(即王)命閣羅鳳為「贊普鍾」(即王弟),號為「東帝」。閣羅鳳立碑於太和城,敘述其不得已而叛唐的經過。他還對臣屬說:「我家世世臣奉唐朝,常受封賞,後世著客許復歸於唐,當指此碑給唐使看。」十二年(公元753年),劍南留後李宓又率十萬大軍討伐南詔,進至太和城,結果全軍覆滅,李宓也作了俘虜。從此,兩爨地區也為南詔佔領。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乘唐朝安史之亂,南詔與吐著聯合,攻佔唐會同軍(故城在今四川會理西)、福州,直抵清溪關(今四川甘洛縣西北小相嶺北部)。又移兵消滅遷於雙舍(今四川鹽邊縣與雲南華坪縣地)的越析詔殘部,西降尋傳諸蠻,裸形蠻不戰而服。於是南詔的北境擴展到了今四川米易、鹽邊縣及雲南華坪等縣地(以北至清溪關為吐蕃佔領),西面直抵今印緬邊界了。
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閣羅鳳死,其孫異牟尋繼位。這年十月,南詔與吐蕃合兵二十萬,分三路攻入成都平原。為唐軍所敗,吐蕃南詔軍死者八、九萬。異牟尋很懼怕,築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並將都城遷到此地。
此後,吐蕃贊普改封異牟尋為日東王,把南詔視為附府,徵收很重的賦稅;並在南詔境內的險要之地修建城堡,令其出兵助防;吐蕃進攻西川,常以南詔兵為前驅。這使南詔痛苦不堪。清平官(宰相)鄭回以唐朝崇尚禮義,對南詔有恩惠,不征賦役,勸異牟尋棄吐蕃歸唐。
貞元元年(公元785年),韋皋為西川節度使。他一面整頓軍備,一面派人招撫境外的少數民族首領和致書異牟尋,勸其歸唐。吐著為了阻止南詔歸唐,於是收南詔大臣之子為質,南詔愈恨。在鄭回的大力促進下,異牟尋歸唐,遺其子閣勸及清平官等與崔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斬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號,獻其金印」。接著,異牟尋發兵襲擊吐蕃,攻破神川(即吐密神川都督駐地,在鐵橋城附近),取鐵橋(今雲南維西縣巨甸西北金沙江上)等十六城、堡,擒五王,降其眾十餘萬人。遣使向唐告捷和朝貢,並請復號南詔。於是唐朝又遺袁滋到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予銀窠金印。自此以後,南詔歲歲向唐朝貢。
南詔歸唐之後,由於得到唐朝的幫助,軍事上日益強大。從貞元十五年至十八年(公元799-802年),南詔與唐聯合,累敗吐蕃,俘獲很多,吐蕃從此衰弱下去。唐也不加兵南詔,南詔遂成為西南地區的強國。
南詔是一個典型的奴隸制國家。 但是在官制、兵制和地方行政區劃上,幾乎都是仿效唐朝。為了有效地統治這個多民族的廣大地區,將其全境劃分為六節度二都督、十檢等十八個一級政區。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酋龍繼位,以唐朝沒有及時冊封他,便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禮」,並進犯播州(今貴州遵義)。不久,大將段宗榜發動政變,殺死攝政王,大權又轉入段氏之手。自此以後,曾經多次侵擾內地州縣,直到唐僖宗以高駢為西川節度使,才將南詔軍趕到大渡河以南。
天復二年(公元902年),權臣鄭買嗣(漢人,鄭回七世孫)發動政變,滅蒙氏,改國號為「大長和」,於是南詔就滅亡。
鄭買嗣傳至孫鄭隆宣,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為會川節度使楊干貞所滅。改國號為「大天興」,又名「興源國」。次年,廢善政而自立,政國號為「大義寧」。至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為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所滅。楊、趙、段都是河蠻(白蠻的一支)大姓。自楊氏開始,政權轉入河蠻之手。
段思平滅楊氏,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稱帝,改國號為「大理」。大理國的疆域,前期與南詔略同,即相當今雲南全省、四川西南部等地。段氏分全境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但中央的權力實際上只限於以洱海為中心的雲南西部地區。它的國力比南詔弱小得多,因而向外掠奪的戰爭也大為減少。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王全斌平後蜀,奏請乘勝滅大理。宋太祖鑒於前朝的得失和需要集中力量穩定內部,劃大渡河為界,不準向南進軍,於是又使雲南地區同中原分離了近三百年。
段思平傳至段連義,照寧十年(公元1077年)大臣楊義貞篡奪其位,自立為廣安皇帝。至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高升泰由東部起兵,消滅楊氏,擁立段壽輝為傀儡。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 ,段壽輝讓位給高升泰。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次年,升泰死,其子高泰明又讓位給段正淳,改國號為「後理」,大權仍操在高氏手中,國人稱之為「高國主」。外國人來通商,都要先見國主。當時在今滇池一帶的三十七部起而獨立,經常同後理國打仗,主要是反對高氏專權。
宋朝繼承五代的政策,對大理採取消極態度。而大理統治集團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發展境內的經濟、文化,愈來愈感到需要同中原王朝恢復政治聯系與經濟、文化交流。照寧九年(公元1076年),遣使向北宋朝貢,因為宋王朝態度消極,自此不再朝貢。到了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又請求入貢。六年(公元1116年) ,派進奉使李紫琮等到開封貢馬及麝香等,宋微宗冊封段和譽為大理國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大理又派使臣到廣西,要求向南宋朝貢和賣馬,宋高宗不準其入貢。六年(公元1136年),又遣使由廣西奉表貢馬,得到了高宗優禮接待。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大理派李觀音等到邕州商談貿易,以馬交換手工業日用品、醫葯和書籍等。自此以後,大理同南宋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起來。大理上層人物所寫的詩文,同漢族知識分子差不多。
大理後期,由於少數民族首領紛紛割據和獨立,疆域日益縮小,國力越來越弱。公元1253年,元軍分三路入大理,段興智不戰而降,大理遂亡。
⑻ 中國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一回事
朝貢體系,是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存在於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以中國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
雍正皇帝認為:「凡臣服之邦皆隸版籍。」清末編纂的中小學校歷史教科書中,周邊的冊封國家淪為歐美各國及日本的殖民地,或被納入其版圖的過程,並非作為世界史,而是作為「中國(本國)史」的一部分被描寫的。
孫文等人認為,較之帝國主義的挾武力脅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關系不訴諸武力即可使對方誠服更顯文明。有關中國在21世紀經濟快速發展的討論也是對這一觀點的沿襲。
(8)歷史中的入貢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作用影響
在朝貢體系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儒家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文化圈內,強調文化上的華夷之辨。日本江戶時代即有所謂華夷變態之論,李氏朝鮮則甚以「中華」自居,視清朝為蠻夷。
越南阮朝也自視為「中國」,別人為「夷」,自稱「中國之於外夷,治以不」、「先王經理天下,夏不雜夷,此誠杜漸防微之意也。紅毛人狡而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可聽其居留」。
這里「中國」和「夏」就是越南,不是清朝。越南並在印度支那半島全力「改土歸流」、「以夏變夷」,強迫柬埔寨國王接受漢姓和將夷名「柴棍」改名「嘉定」(今胡志明市)等。
⑼ 明朝治藏歷史的朝納貢賦
明朝對西藏僧俗首領採取了定期、定員、定道、定製的進京朝貢模式。明朝規定「國師以下不許貢」,烏思藏貢使必須由雅州入的規定。1609年四月,因「番人混冒,方物濫惡,所奉敕書洗補可疑,而通使歲誘為奸」,明朝革除了烏思藏大乘法王、大寶法王、護教王、長河西、董卜韓胡等八番的入貢資格,只許闡教王、輔教王入貢。
在1465年以前,西藏僧俗首領來京朝貢沒有嚴格的限定,大致是一歲一貢,或兩歲一貢。如《明會典》記載:「西番,古吐蕃地。元時為郡縣,洪武初因其舊職。於是烏思藏有闡教王、闡化王、輔教王、贊善王統化番民,又有護教王、大乘法王、大寶法王凡七王,俱賜銀印,令必歲或間歲朝貢。」《明史·西域傳》亦記載:「初,入貢無定期,自永樂迄正統,或間歲一來,或一歲再至。」
由於明朝對來貢的藏族首領不僅在政治上給予優遇,經濟上也回賜豐厚的賞物,由藏地進京朝貢的使臣越來越多,沿途地方不堪重負。同時有假冒濫充的朝貢者。1440年八月,明廷下了第一道免番僧進京朝貢的赦諭。於1442年第一次發現有假冒貢使的現象。
為了整飭朝貢制度,明憲宗即位後,於1465年規定烏思藏番僧三年一貢,並下發一道敕諭給帕竹第悉闡化王,曰:「爾父祖以來,世修職貢。洪武年間,三年一貢,來朝不過三、四十人,往來道途亦守禮法。近年以來,增加漸多,絡繹不絕,恃朝廷柔遠之意,所至騷擾。察其所以,多有四川等處不逞之途,買求印信,冒作番僧,貪圖財利,壞爾聲名。爾居遐僻,何由得知?茲特敕諭爾,今後仍照洪武舊例,三年一貢,自成化三年為始。所遣之人必須本類,不許過多。所給文書,鈐以王印,其餘國師、禪師等印,皆不許行。惟襲替謝恩者不在三年之限。仍戒來人,毋得夾帶投托之人。朝廷已敕經過關隘官司盤詰辨驗,如有偽冒,就便拿問。如此,則事有定規,人無冒濫,庶不失爾敬事朝廷之意。
1466年,明朝對朵甘亦規定「如烏思藏例,三年一貢」。1470年四月,明朝再對朝貢人數進行規定,「(烏思藏)每王遣使百人,多不過百五十人,有四川路入,國師以下不許貢」。
西藏進京朝貢人數越來越多,「宣德、正統間,番僧入貢,不過三四十人。天順間遂至二三千人。到成化年間,僅闡化王所遣的貢使一次就多達四百六十多人。1499年,「長河西及烏思藏一時並貢,使者至二千八百人」。 「輸馬作賦」這一制度肇始於1383年。該年正月,明太祖敕諭松州指揮僉事耿忠,「西番之民歸服已久,而未嘗責其貢賦,聞其地多馬,宜計其地之多寡以出賦,如三千戶則三戶共岀馬一匹,四千戶則四戶共岀馬一匹,定為土賦,庶使其知尊君守上奉朝廷之禮也。」月,耿忠回報:「臣所轄松潘等處安撫各族長官司,宜以其戶口之數,量其民力,歲令納馬置驛,而籍其民充驛夫,以供徭役。」1392年五月,尚膳太監而聶等至河州召必里等族輸馬,「諸族皆感恩意,爭出馬以獻」,得馬340餘匹,這是有記錄的首次征差發馬。同年八月,西寧衛土酋亦令真奔進言,「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獵為食,請歲輸馬二百匹為常賦。」皇帝表示應准。
1393年二月,明朝為各藏族部落「特製金銅信符,族頒一符。遇有使者征發,比對相合,始許承命。否者,械至京師,罪之。」「又制金銅信符,命曹國公李景隆齎入番,與諸番要約,篆文上曰:『皇帝聖旨』,左曰『和當差發』,右曰『不信者斬』。」
依金銅信符制,明朝三年一次下征發馬,該制度用以完善、強化「以馬充賦」的賦稅制度。至1449年,金牌制停止使用,改派行人視察茶政。1488年,再罷行人巡茶,改由御史視察。1497年,經都御史楊一清奏請,金牌制度再次恢復,但此時民間私販盛行,官方交還已經不能和明初等量齊觀。 ●茶馬司:秦州、河州、西寧、洮州、甘州、雅州、碉門、永寧(後廢)
●四大茶倉:成都、重慶、保寧、播州
●差運司:鞏昌府(駱駝巷、梢子堡、高橋)、臨洮府(伏羌、寧遠)
●批驗茶運司:褒城茶廠、紫陽茶廠
●安多地區盛產馬匹,明朝就此先後在當地設置五個茶馬司,如:
●秦州茶馬司,1372年二月置,1397年四月遷至西寧。
●河州茶馬司,1372年置。洮州茶馬司,1379年置,1382年罷,由秦州茶馬司兼治。
●甘州茶馬司,洪武年間置,1443年罷,1561年復置。
●西寧茶馬司,1397年置。永寧茶馬司,1383年置,1386年罷。
●雅州茶馬司,1376年置。碉門茶馬司,1386年置。
明初官制,茶馬司有大使一人,秩正九品,副使一人,秩從九品。洪武中期,升其秩為正六、正七品。
⑽ 有哪些史料提到了「中國」一詞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成書的《尚書》和《詩經》等書中。《尚書·梓材》是周公教導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訓告之詞。其中「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意即皇天將中國的土地與人民交給周的先王治理。這里的「中國」應指關中至河洛一帶的中原地區。而《詩·大雅·民勞》中「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的「中國」則與「京師」同義。殷墟甲骨文中也有「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帶有文化本位色彩的、對本朝王都的自稱,其含義應與西周時代的「中國」相當。
在出土文物中,「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這一國寶級的重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122字的銘文講到周武王在滅商之後就有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曾祭告上天說:「 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薛(乂)民」,意欲建都於天下的中心,從這里統治人民。這篇銘文把「中國」的最早地址確指為洛邑所在的洛陽盆地及以其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史記·周本紀》在記述這段歷史時,也引用周公的話,認為洛陽盆地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