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有多少個帶祖的屆號

歷史上有多少個帶祖的屆號

發布時間:2022-11-21 14:06:39

⑴ 歷史上帝王的溢號都有那些,都是什麼意思

中國歷代皇帝謚號 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 安:好和不爭曰安;兆民寧賴曰安;寬容平和曰安;寬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賢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寧民曰安;務德不爭曰安;莊敬盡禮曰安;敬而有禮曰安;貌肅辭定曰安;止於義理曰安;恭德不勞曰安;靜正不遷曰安;懿恭中禮曰安;凝重合禮曰安 比:擇善而從曰比;事君有黨曰比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剋終曰成;制義克服曰成;禮樂明具曰成;持盈守滿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經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聖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曲直赴禮曰成;仁化純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誠:純德合天曰誠;從容中道曰誠;推心御物曰誠;秉德純一曰誠;明信率下曰誠;肫篤無欺曰誠;實心施惠曰誠 沖:幼少在位曰沖;幼少短折曰沖 崇:能修其官曰崇 純:中正精粹曰純;見素抱朴曰純;安危一心曰純;志慮忠實曰純;至誠無息曰純;內心和一曰純;治理精粹曰純 慈:視民如子曰慈;愛育必周曰慈;撫柔平恕曰慈 刺:不思忘愛曰刺;復狠遂過曰刺;暴戾無親曰刺;暴慢九卿曰刺;不思安樂曰刺 聰:聲入心通曰聰;邇言必察曰聰 達:質直好義曰達;疏通中理曰達 大:則天法堯曰大 戴: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愆曰戴 盪:好內遠禮曰盪;狂而無據曰盪 悼:肆行勞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懼從處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道:以德化民曰道 德:綏柔士民曰德;諫爭不威曰德;謀慮不威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忠和純備曰德;綏懷來人曰德;強直溫柔曰德;勤恤民隱曰德;忠誠上實曰德;輔世長民曰德;寬眾憂役曰德;剛塞簡廉曰德;惠和純淑曰德;富貴好禮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來遠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養民曰德;尊賢親親曰德;仁而有化曰德;憂在進賢曰德;寬栗擾毅曰德;直溫強義曰德;諫諍不違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丁:述善不克曰丁;述義不悌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SPAN></p> 鼎:追改前過曰鼎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度:心能制義曰度;進退可軌曰度;守法緯民曰度;從容有常曰度;禮儀咨善曰度;寬裕有容曰度;創制垂法曰度;懿徽足式曰度 端:守禮執義曰端;聖修式化曰端;嚴恭蒞下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貞靜曰端;守禮自重曰端 敦:善行不怠曰敦;溫仁忠厚曰敦;能記國善曰敦;溫仁厚下曰敦;篤親睦族曰敦;樹德純固曰敦 干:犯國之紀曰干 剛:追補前過曰剛;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強而能斷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威強不屈曰剛;強義果敢曰剛 高: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革:獻敏成行曰革 公:立志及眾曰公 恭:尊賢貴義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御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長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過能改曰恭;賢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於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於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責難於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隱曰恭;庄以蒞下曰恭;謙和不懈曰恭;遜順事上曰恭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廣:美化及遠曰廣;所聞能行曰廣 果:好力致勇曰果;好學近智曰果;臨事善斷曰果 暠:綜善典法曰暠 和:不剛不柔曰和;推賢讓能曰和;柔遠能邇曰和;號令悅民曰和;敦睦九族曰和;懷柔胥洽曰和;溫厚無苛曰和 厚:思慮不爽曰厚;強毅敦樸曰厚;敦仁愛眾曰厚 胡:彌年壽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保民畏懼曰胡; 懷: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慈仁知節曰懷;失位而死曰懷;慈仁哲行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桓: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⑵ 中國歷史上共多少位太宗皇帝

大多數中國人對太祖、太宗、高宗這些古代帝王的稱號並不會感到陌生,但知道這些稱號含義的人卻並不多。其實這些帝王稱號有一個專屬名稱——廟號。

所謂「廟號」是指帝王在駕崩後被後人供奉於太廟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廟號並不是隨便亂取,而是要按照封建禮制的規定。廟號由兩個字組成,前一個字代表後人對已故皇帝的生前功過得失的評價,如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後一個字則是按「祖有功,宗有德」的標准,一般來說開國皇帝或重新打下江山的皇帝稱「祖」(太祖、高祖),後代皇帝稱「宗」(太宗、高宗)。今天夜讀史書就借著廟號這個話題,來說說中國歷史上的太宗皇帝。

除了上述幾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太宗皇帝外,其他的太宗皇帝也多半不是靠正常得位而來。比如吳太宗孫休是政變奪位,晉太宗司馬昱是被權臣桓溫擁立的傀儡,遼太宗耶律德光是在皇太後支持下從他的大哥、皇太子耶律倍手中搶得的皇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那麼多太宗皇帝身上都有得位不正的奇怪規律呢?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多數太宗都是一個政權的第二代帝王,此時國家還沒進入穩定期,自然存在很多變數。而作為開國皇帝的兒子,他們早年往往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建立了很強的個人影響力。所以對這些皇子而言,只要有野心,一切皆有可能。

⑶ 中國歷史上廟號為祖的皇帝是哪些人

中國廟號(太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子履(湯) 商太祖 太武王 前1600年—前1589年 劉邦 漢太祖 高皇帝 前206年—前195年 曹操 魏太祖 武皇帝 (魏世祖追崇) 孫權 吳太祖 大皇帝 222年—252年 司馬昭 晉太祖 文皇帝 (晉世祖追崇) 桓溫 楚太祖 宣武皇帝 (楚武悼帝追崇) 劉淵 漢太祖 光文皇帝 304年-310年 慕容皝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333年-348年 馮跋 北燕太祖 文成皇帝 409年-430年 張軌 前涼太祖 武穆王 (前涼高祖追崇) 苻洪 前秦太祖 惠武皇帝 (前秦高祖追崇) 姚萇 後秦太祖 武昭皇帝 384年-393年 石虎 後趙太祖 武皇帝 334年-349年 呂光 後涼太祖 懿武皇帝 386年-399年 李皓 西涼太祖 武昭王 400年-417年 乞伏熾磐 西秦太祖 文昭王 412年-428年 沮渠蒙遜 北涼太祖 武宣王 401年-433年 劉衛辰 夏太祖 桓皇帝 359年-391年 拓跋力微 北魏始祖 神元皇帝 220年-277年 拓跋鬱律 北魏太祖 平文皇帝 316年-321年 劉義隆 南朝宋太祖 文皇帝 424年—453年 蕭道成 南齊太祖 高皇帝 479年—482年 蕭順之 南梁太祖 文皇帝 (南梁高祖追崇) 陳文贊 陳太祖 景皇帝 (陳高祖追崇) 拓跋圭 北魏太祖 道武皇帝 386年—409年 高歡 北齊太祖 獻武皇帝 (北齊顯祖追崇) 宇文泰 北周太祖 文皇帝 (北周世宗追崇) 楊忠 隋太祖 武元皇帝 (隋高祖追崇) 李虎 唐太祖 景皇帝 (唐高祖追崇) 武士彠 武周太祖 無上孝明高皇帝 (武曌追崇) 朱溫 後梁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907年—912年 李克用 後唐太祖 武皇帝 (後唐庄宗追崇) 郭威 後周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951年—954年 王審知 閩太祖 昭武孝皇帝 (閩太宗追崇) 楊行密 南吳太祖 武皇帝 (南吳睿帝追崇) 徐溫 徐齊太祖 忠武皇帝 (徐知誥追崇) 劉安仁 南漢太祖 文皇帝 (南漢高祖追崇) 孟佚 後蜀太祖 孝元皇帝 (後蜀高祖追崇) 耶律阿保機 遼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907年—926年 段思平 大理太祖 神聖文武皇帝 937年—944年 高智升 大中太祖 文戎天佑安邦皇帝 (高升泰追崇) 趙匡胤 宋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960年—976年 李繼遷 夏太祖 神武皇帝 (夏景宗追崇) 完顏阿骨打 金太祖 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 1115年—1123年 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太祖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1162年—1227年 明玉珍 明夏太祖 欽文昭武皇帝 1363年—1366年 朱元璋 明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1368年—1398年 張獻忠 西太祖 高皇帝 1643年-1646年 吳三桂 吳周太祖 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 1678年三月—1678年八月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1583年—1626年 高祖 中國廟號(高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子亥 商高祖 —— (商太祖追崇) 曹丕 魏高祖 文皇帝 220年—226年 司馬懿 晉高祖 宣皇帝 (晉世祖追崇) 劉淵 漢高祖(太祖) 光文皇帝 304年-310年 慕容廆 前燕高祖 武宣皇帝 (前燕太祖追崇) 張寔 前涼高祖 成烈王 314年-320年 苻健 前秦高祖 景明皇帝 350年-355年 姚興 後秦高祖 文桓皇帝 393年—416年 石勒 後趙高祖 明皇帝 319年-333年 乞伏干歸 西秦高祖 武元王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劉裕 南朝宋高祖 武皇帝 420年—422年 蕭衍 南梁高祖 武皇帝 502年—549年 陳霸先 陳高祖 武皇帝 557年—559年 元宏 北魏高祖 孝文皇帝 471年—499年 高歡 北齊高祖 神武皇帝 (北齊顯祖追崇) 高洋 北齊高祖(顯祖) 景烈皇帝 550年—559年 宇文邕 北周高祖 武皇帝 561年—578年 楊堅 隋高祖 文皇帝 581年—604年 李淵 唐高祖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618年—626年 蒙細奴邏 大蒙高祖 奇嘉王 649年—674年 石敬瑭 後晉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936年—942年 劉知遠 後漢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947年—948年 王建 前蜀高祖 神武聖孝明德惠皇帝 902年—918年 楊隆演 南吳高祖 宣皇帝 919年—920年 孟知祥 後蜀高祖 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934年 劉岩 南漢高祖 天皇大帝 917年—941年 陳友諒 陳漢高祖 聖文德敬寧昭武皇帝 1360年-1363年 世祖 中國廟號(世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子旬(盤庚) 商世祖 文成王 前1314年—前1287年 劉秀 漢世祖 光武皇帝 25年—57年 曹丕 魏世祖(高祖) 文皇帝 220年—226年 司馬炎 晉世祖 武皇帝 266年—290年 張駿 前涼世祖 文王 324年—346年 慕容德 南燕世祖 獻武皇帝 398年—405年 苻堅 前秦世祖 宣昭皇帝 338年—385年 慕容垂 後燕世祖 成武皇帝 384年—396年 赫連勃勃 夏世祖 武烈皇帝 407年—425年 劉駿 南朝宋世祖 孝武皇帝 453年—464年 蕭賾 齊世祖 武皇帝 483年—493年 蕭繹 南梁世祖 孝元皇帝 552年—554年 蕭巋 西梁世祖 孝明皇帝 562年—585年 拓跋燾 北魏世祖 太武皇帝 409年—452年 高湛 北齊世祖 武成皇帝 561年—565年 陳蒨 陳世祖 文皇帝 560年—566年 楊廣 隋世祖 明皇帝(唐謚煬皇帝) 604年—617年 李昞 唐世祖 元皇帝 (唐高祖追崇) 劉旻 北漢世祖 神武皇帝 951年—954年 孟察 後蜀世祖 孝景皇帝 (後蜀高祖追崇) 完顏劾里缽 金世祖 神武聖肅皇帝 (金太祖追崇) 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禪可汗) 1279年—1294年 愛新覺羅福臨 清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1644年—1661年 烈祖 中國廟號(烈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曹睿 魏烈祖 明皇帝 228年—236年 劉備 漢烈祖 昭烈皇帝 221年—223年 慕容俊 前燕烈祖 景昭皇帝 348年--360年 乞伏國仁 西秦烈祖 宣烈王 385年-388年 禿發烏孤 南涼烈祖 武王 397年-399年 李昪 南唐烈祖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937年~943年 聖祖 中國廟號(聖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李耳 唐聖祖 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唐玄宗追崇) 王子晉 前蜀聖祖 至道玉宸皇帝 (王衍追崇) 鄭買嗣 大長和聖祖 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 902年—910年 趙玄朗 宋聖祖 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宋真宗追崇) 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1661年—1722年 成祖 中國廟號(成祖)列表 �6�7 �6�7 �6�7 姓名 廟號 謚號 在位年份 朱棣 明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1402年—1424年

⑷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個朝代和皇帝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邦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氏 諱匡胤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諱炅,初名匡?V,改賜光義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諱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諱禎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諱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諱頊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諱煦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諱佶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諱桓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諱構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諱慎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諱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諱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諱祺
瀛國公 顯 (無謚號)
建國公 是 (無謚號)
永國公 昺 (無謚號)



太祖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諱億 字阿保機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諱德光
世宗孝和庄憲皇帝 諱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諱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諱賢
聖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諱隆緒
興宗神聖孝章皇帝 諱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 諱洪基
天祚皇帝 諱延禧



始祖懿憲景元皇帝 諱函普
德帝淵穆玄德皇帝 諱烏魯
安帝和靖慶安皇帝 諱跋海
獻祖純烈定昭皇帝 諱綏可
景祖武惠成襄皇帝 諱烏古乃
世祖神武聖肅皇帝 諱劾里缽
肅宗明睿穆憲皇帝 諱頗剌淑
穆宗章順孝平皇帝 諱盈歌
康宗獻敏恭簡皇帝 諱烏雅束

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 完顏氏 諱旻,本諱阿骨打
太宗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諱晟
景宣帝 諱宗峻
睿宗立德顯仁啟聖廣運文武簡肅皇帝 諱宗堯
熙宗弘基纘武庄靖孝成皇帝 諱
廢帝海陵庶人亮 字元功 本諱迪古乃
世宗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 諱雍
顯宗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 諱允恭
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 諱璟
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 諱珣
衛紹王 諱永濟
哀宗 諱守緒



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諱鐵木真
太宗英文皇帝 諱窩闊台
定宗簡平皇帝 諱貴由
憲宗桓肅皇帝 諱蒙哥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諱忽必烈
成宗欽明廣孝皇帝 諱鐵穆耳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諱海山
仁宗聖文欽孝皇帝 諱愛育黎拔力八達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 諱碩德八剌
泰定皇帝 諱也孫鐵木兒
明宗翼獻景孝皇帝 諱和世束
文宗聖明元孝皇帝 諱圖帖睦爾
寧宗沖聖嗣孝皇帝 諱懿璘質班
順皇帝 諱妥歡帖睦爾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氏 諱元璋
恭閔惠皇帝 諱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
恭仁康定景皇帝 諱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堂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皇帝 諱由校
庄烈愍皇帝 諱由檢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愛新覺羅氏 諱努爾哈齊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諱皇太極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諱福臨
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諱玄燁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諱胤禛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諱弘歷
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諱顒琰
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諱旻寧
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諱奕蟭
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 諱載淳
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諱載恬
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 葉赫那拉氏
宣統皇帝 諱溥儀(末代皇帝無尊號謚號.宣統為年號)

⑸ 只有開國皇帝才能稱「祖」,那為何清朝有3個「祖」

在《孔子家語》當中,講到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一般開國皇帝建立了政權,那麼就說明他有功,所以能夠稱他為祖。比如像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最先把開國皇帝稱為祖,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因為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然後對於漢文化和漢民族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貢獻,所以把他稱為漢高祖。

但是我個人覺得康熙稱祖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康乾盛世這樣的巔峰時期,綜合國力也非常的強大,從他的各方面政績上來看,可以說是千古一帝。所以說,我覺得清朝有三個皇帝都稱祖並不為過。

⑹ 歷史上開國皇帝才能稱「祖」, 清朝為什麼有三個皇帝敢稱「祖」

清朝的這三個敢稱「祖」的皇帝指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茯苓和清聖祖玄燁。而其實「祖」這一個字,其實是一個很嚴謹的廟號,在《史通》這本書裡面其實有記載說「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在當時的話「祖」其實是當時他們的廟號,所以因為當時的人們對於祭拜這種東西是否重視,而早期商王不止一位,如果說每一個商王就是他們都進行建一座家廟,那麼對於當時的祭拜其實是十分有影響的,所以在當時只有對國家有大功德之王才能獲得這個稱號。

而後面的玄燁其實就是康熙,他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是他對於清朝是有很大的貢獻的。並且祖一個廟號,他是雍正給的,因為康熙他兒子覺得雍正他這個人品格非常的高尚,而且不管是在人品還是才德上都是非常的厲害,所以說雍正他覺得只有「祖」這個字才能配得上他和父親高品的品格,所以說雍正他在給他父親去世後的時候,就封了祖這一個廟號。

⑺ 中國歷史上的廟號祖、宗、帝是怎麼來的

1、太初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黃帝為新太初祖。

2、始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對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被稱為始祖的皇帝,大多數都是子孫做了皇帝之後,開國皇帝通常為了強化皇權的威嚴,通過追封自己的祖先為始祖皇帝,來展示自己的皇統。

3、太祖:這是自從漢太祖劉邦以後開始大規模使用的開國皇帝的廟號,劉邦最初的廟號是「高祖」,後來漢景帝即位後為劉邦重上廟號「太祖」,自此「太祖」便成為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其中南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廟號太祖,而又不是開國皇帝,引人議論。

4、烈祖:烈祖同樣是王朝開創者或復興國家的君主,但與太祖、高祖、世祖比他們開創的基業有限,僅能割據一方。

5、高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李淵、楊堅等,特別是劉邦,稱呼為漢高祖,劉邦既是漢高祖,也是漢太祖,太祖之於高祖同義。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連兒皇帝石敬瑭這樣的也得配高祖廟,顯得有點滑稽了。

而且,這期間是高祖廟號大盛的季節,像劉知遠等死後一律是高祖,連割據一隅的蕞爾小國創建者也頻頻使用高祖的榮譽。當然,廟號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買賣,和大小以及疆土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6、聖祖:中國歷代皇帝用「聖祖」來做廟號的僅有」唐聖祖李耳」、「大長和聖祖鄭買嗣」、「前蜀聖祖王子晉」、「北宋聖祖趙玄朗」、「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五人,除了鄭買嗣和愛新覺羅·玄燁二人以外,其餘都是死後被後世子孫追封的。

此廟號創始於唐朝,為唐玄宗李隆基專為老子李耳所創設,後來成為歷代皇帝專門追封自己家族中有聖德的祖先,最後被游牧民族吸收,正式作為帝王的廟號。在中國以「聖」為廟號的皇帝,還有遼聖宗耶律隆緒和元聖宗孛兒只斤·察合台。

7、世祖:一般作為新時代開創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啟下人物的特定廟號,例如北魏太武帝、南齊武帝、元代的忽必烈、清代的福臨等廟號都是世祖,大抵上他們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卻開創了新時代。世祖偶爾也可作為立國者的廟號,如東漢的劉秀、三國的曹丕和西晉的司馬炎。有時也可指世系轉移,宋孝武帝、北齊武成帝、陳文帝、朝鮮世祖雖然建樹不多但到他們這一代世系傳承轉入旁系,這和世宗類似。唐朝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有時將世祖寫成代祖。

7、統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陳胡公為新統祖。

8、王祖: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曾追尊自己的祖先田安為新王祖。

9、太宗:這是僅次於太祖的所謂昭穆制度最為重要的環節。從商太宗算起,歷史上廟號太宗的將近30人,這其中有北魏明元帝、宋明帝、梁簡文帝、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夏太宗、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宋明帝、梁簡文帝等少數幾個,其他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開創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了。

10、世宗(代宗):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也就是世系偏移,支系入繼大統,漢武帝劉徹死後就是廟號世宗,而漢家的統緒也是從漢武帝開始發生新的轉移,我們都知道漢景帝本來是准備傳位給長子劉榮的,只是因為館陶長公主的離間,才使得一個普通的膠東王得以繼承大位。

11、高宗:歷史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謚法為高宗的君主一般都處於王朝中衰起點,要麼就是陰險毒辣的代名詞,比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宋高宗的廟號代表的則是功過參半,他建南宋於江南使得當時的局勢並沒有進入南北朝那樣的亂世中是他的功,但卻假借秦檜之手除去了岳飛等功高震主的抗金武將則是他的過。

清高宗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統治者,他使康乾盛世達到頂峰。但是他過於奢靡,且好大喜功大興文字獄,他留給嘉慶的則是一個千瘡百孔,奢靡成風的國家。所以嘉慶才給他上的高宗廟號。也是功過參半。

12、顯宗:正統王朝有兩個顯宗,分別是:漢顯宗劉庄、元顯宗的孛兒只斤甘麻剌,是皇帝死後對他的的美稱。

13、仁宗: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復了科舉制度,這在蒙元只有世祖時期才有過的事情。

14、中宗:知道中宗廟號的一般都是從唐中宗那裡得來的,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最早起於漢朝的漢宣帝,而後正統王朝中分別是晉中宗(東晉元帝)、唐中宗。

15、孝宗:這個廟號的皇帝也是比較好且仁孝的皇帝才配享有的廟號。

16、英宗:這是一個多內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是短命,歷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元英宗鬧了一場南坡之變,連命都丟了,明英宗還有兩場,一個是土木堡之變,一個奪門之變。其實明英宗在位時間雖然長,死的時候也才38歲,享年和宋英宗差不多。

17、穆宗:穆宗都是短命君主,唐穆宗、高麗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無一不是英年早逝。

18、神宗:神宗名褒實貶,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將國家搞的一塌糊塗。所以清朝也不選神宗作為廟號。

19、德宗:德宗也不是什麼好廟號,有此廟號的皇帝——唐德宗、西遼德宗、清德宗有個隱藏共性——遭遇戰亂一路向西逃。

沒有帝的廟號。

(7)歷史上有多少個帶祖的屆號擴展閱讀:

起源商朝

商朝所建立的,可謂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准,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廟號廢止

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只是繼續發展了商朝的謚號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謚號而無廟號,再到始皇帝建立華夏第一個集權皇朝—秦朝之後,將廟號連同謚號制度一並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謚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廢除謚法與廟法。故周朝到秦朝時期,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

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⑻ 歷史上姓祖的名人有哪些

祖逖——字士稚。晉朝范陽道縣人。著名北伐大將,勤奮好學,留有聞雞起舞的佳話。當時晉室大亂,巡率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揖而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元帝時,為豫州刺史,自請統兵北伐,征為奮威將軍,連戰連勝,最後攻破石勒,收復黃河以南全為晉土。在豫州刺史任內,勤政愛民,死時,豫州人民,痛哭流涕,如喪父母。
祖沖之——字文遠,南朝宋范陽薊人,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精研數學、天文和機械製造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他第一個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六位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最精密的。他還提出密率值的計算,比歐洲早了1000多年。數學著作有《綴術》和《九章術義注》,均失傳。他根據數理,研究天文歷法,制訂出一部比較准確的《大明歷》。他製造的千里船、水碓磨和指南車。
祖孝孫——唐朝幽州范陽人。博學,精通歷算。參定雅樂、京房律法,演12律60音。後受命與秘書監竇班修定雅樂,斟酌甫北,考以古音,制12樂合32曲84調,作為大唐雅樂。時旋宮之義,亡絕已久,一朝復古,自孝孫始。

⑼ 在中國歷史上,聖祖或者聖宗的廟號有幾個皇帝用過。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廟號為聖祖只有一個,為清聖祖康熙皇帝,聖宗也只有一個,遼聖宗耶律隆緒。

1、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

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

2、耶律隆緒

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為皇帝,改元統和,改國號契丹。母承天皇太後蕭綽奉遺詔攝政。室昉、韓德讓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

統和四年(986年)遼軍大敗宋北伐之師,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征,屢敗宋軍訂立「澶淵之盟」。兩朝各守舊界。此後一百多年,遼宋未大戰。為制扼宋,對黨項施以拉攏之策。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達鼎盛。對外實行聯合黨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

他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百餘首。漢文化修養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 」。1031年駕崩,奉上尊謚為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為聖宗。葬慶陵。

(9)歷史上有多少個帶祖的屆號擴展閱讀:

一、歷史上用過聖祖廟號的還有唐聖祖李耳、新羅聖祖金德曼、大長和聖祖鄭買嗣、宋聖祖趙玄朗、鄭聖祖鄭森、阮聖祖阮福晈

1、唐聖祖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新羅聖祖金德曼

金德曼(朝鮮語:선덕여왕,?-647年),號聖祖皇姑,亦稱善德王、善德女王,真平王金白凈長女,母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金福勝之女),新羅國第27位君主,632年-647年在位。

3、大長和聖祖鄭買嗣

鄭買嗣(?—909年),鄭回七世孫,世為南詔清平官(即宰相)。鄭買嗣曾為南詔重臣。

乾寧四年(897年),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天復二年(902年),鄭買嗣起兵殺死隆舜之子舜化貞及南詔王族八百餘人,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4、宋聖祖趙玄朗

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傳為正財神,司掌世間財源。

5、鄭聖祖鄭森

鄭森是時期後黎朝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十代領袖(-)。封號(越南語:Tĩnh Đ&ocirc; Vương)。

6、阮聖祖阮福晈

阮福晈(越南語:Nguyễn Phúc Kiểu,1791年-1841年),又名阮福膽(Nguyễn Phúc Đảm),史稱明命帝(Vua Minh Mạng),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1820年至1841年在位,年號明命。

二、歷史上用過聖宗廟號的還有李聖宗李日尊、元聖宗孛兒只斤·察合台、陳聖宗陳晃、黎聖宗黎思誠

1、李聖宗李日尊

李日尊(越南語:Ly Nhật Tôn;1023年—1072年),即李聖宗(越南語:Ly Thánh Tông),越南李朝第三代皇帝,1054年至1072年在位。母金天皇太後枚氏。李朝太宗李佛瑪第三子。

農歷順天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生於龍德宮。天成元年(1028年),立為太子。多讀書,懂音律,善武略。在位期間提倡尊孔,學習儒學,普及漢文化。

軍事上,南侵佔城,北略中國宋朝。神武四年(1072年)逝世,尊號法天應運崇仁至德英文睿武慶感龍祥孝道聖神皇帝。

2、元聖宗孛兒只斤·察合台

察合台(1183-1241)成吉思汗次子,又譯察合帶、察哈歹、茶合帶等。成吉思汗正妻孛兒台所生第二子,察合台汗國的創建者。

3、陳聖宗陳晃

陳晃(越南語:Trần Hoảng;?—1290年),又名陳日烜或陳威晃,越南陳朝的第二代君主,開國君主陳太宗的長子。年號紹隆和寶符。廟號聖宗。

4、黎聖宗黎思誠

黎聖宗(越南語:Lê Thánh Tông;1442.7.20-1497.1.30),諱黎思誠(越:Lê Tư Thành),又名黎灝(越:Lê Hạo),越南後黎朝第四代君主。黎太宗的第四子,初封平原王。

1460年,被群臣擁立為帝。即位後,改革中央及地方官制、科舉、地方建置、頒行法典,又致力調理農務,改善經濟生產,下令編撰《大越史記全書》。

曾征伐哀牢(即寮國)與占婆等地。黎聖宗在越南歷史當中被視為一位較重要的君主。但在私生活方面,耽於女色。晚年得重病時,遭久已失寵的皇後暗中加害,使他病情惡化而死。享年五十六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廟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耶律隆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玄燁

⑽ 歷史上開國君王才能稱「祖」,清朝為什麼有三個君王敢稱「祖」

努爾哈赤和順治帝是因為有特定的時代原因,康熙帝是覺得他自己有非常大的功績所以才敢稱「祖」。可以說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發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努爾哈赤和順治帝稱祖的話我可以接受,但是康熙帝如果把自己稱為清聖祖的話,那麼我認為明顯是不合理的。

但是在清朝卻出現了三位祖皇帝這明顯是不和情理的。但是由於當時時局不同,所以清朝的兩位皇帝稱祖也可以被人們所認可。當初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所以自然可以把他稱為祖皇帝。而順治帝當時由於帶領軍隊第一個入關當皇帝,所以把他稱為清世祖也符合情理。但是康熙皇帝卻私自把他自己評為清聖祖這就讓我難以接受了。雖然當時康熙皇帝非常有才能,但是古代有才能的皇帝也非常多他們都沒有把自己稱祖,只有康熙皇帝才把自己稱祖皇帝。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多少個帶祖的屆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