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河縣郵政編碼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郵編:233300。
五河縣,隸屬安徽省蚌埠市,地處安徽省北部,淮河中下游,東接江蘇省泗洪縣,南與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鳳陽縣接壤,西同蚌埠市和固鎮縣毗鄰,北界泗縣、靈璧縣,介於東經117°26′—118°04′,北緯32°54′—33°21′之間,總面積1428.5686平方千米。下轄12個鎮、2個鄉。
五河縣因境內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而得名。五河縣歷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稱五河,已有千年歷史。境內曾出土全國最完整的十萬年前淮河古菱齒象化石,有多處石器時代遺址,霸王城、皇墩廟、漢王台、嚴小姐墓古韻猶存。
安徽省部分城市郵政編碼:
合肥市郵政編碼:230000。
宿州市郵政編碼:234000。
淮北市郵政編碼:235000。
亳州市郵政編碼:236000。
阜陽市郵政編碼:236000。
六安市郵政編碼:237000。
巢湖市郵政編碼:238000。
滁州市郵政編碼:239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五河縣
㈡ 五河縣在什麼地方
五河縣隸屬安徽省蚌埠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鄰江蘇省泗洪縣南臨明光市,北臨泗縣。總面積1580平方千米
㈢ 五河有哪些歷史遺跡
五河縣位於皖東北淮河中游下段,境內「淮水繞東南,沱澮注西北,惟漴合於潼,湯湯淮以北」,其名以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五河口而得名。
五河界淮泗間,居南北要沖,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在此演出過許多壯懷激烈的戰爭活劇。迨至宋代,這里是宋與金元激爭地區。元末郭興、郭英、耿再成、費聚最早追隨朱元璋,攻城略地功業殊偉,分別被封為陝國公、營國公、泗國公、平涼侯。清咸豐八年(1858年),農民起義捻軍首領張樂行,縱橫中原,金戈鐵馬,曾率部攻克縣城,並在縣境內活動七八年之久。千百年來,五河古戰場遺址曾吸引來一些文人雅士,過客停驂,感舊興懷,留下許多詩篇,為本縣山川增勝。
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秦為蘄、徐兩縣地,西漢至北宋先後建置虹縣、夏丘縣等。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設淮安軍,置縣五河口。元屬臨淮府,明屬鳳陽府,清屬泗州,民國初屬淮泗道,建國後先屬宿縣行署,1983年歸屬蚌埠市。全縣總面積159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佔79.4%,丘陵佔8.9%,河湖佔11.7%。總人口70萬。轄13鎮2鄉224個村。
㈣ 安徽蚌埠五河為什麼叫五河
簡 稱:五河
別 名:
區劃代碼:
3403221
政府駐地:
城關鎮
位 置:
經度:117°26′—118°04′
緯度:32°55′—33°20′
區 號:
0552
郵 編:
> 233300
人 口:
67 萬
面 積:
1580 平方公里
地名來歷:
據清《嘉慶重修一統志》卷134泗州《古跡》:五河故城「在今縣南……咸淳七年始置縣。以淮、▉、澮、沱、潼五河合流而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所在地區:
安徽省蚌埠市
歷史沿革:
五河縣: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之境,後屬楚國。秦為蘄、徐縣地、屬泗水郡。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有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戌。南朝屬宋、齊、梁等國。東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唐初為夏丘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為虹縣;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置五河縣因境內淮河、澮河、沱河、▉河、▉河交匯於五河口,故名,治五河口鎮,屬淮南東路淮安軍。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改屬淮南路泗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築土城,洪武四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1912年直屬安徽省,1914年隸屬於淮泗道;1927年廢道仍屬安徽省 ,1932年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0年改第六區為第四區,五河屬之。1941年屬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蘇皖邊區泗五靈鳳縣。1949年1月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4月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復屬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04 22:47《五河是指》:五河五條河,淮 澮 漴 潼 沱。
《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咸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志》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干,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河 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沖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河 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㈤ 安徽蚌埠五河為什麼叫五河
五河歷史悠久。唐代名為古虹,宋朝始稱五河,至今九百餘載。是安徽省東向發展的23個縣(區)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鄰江蘇的縣。縣城四面環水,城中河水潺繞,水在城中,城在水間,素有「淮北水鄉」之稱,是「全省園林縣城」。
淮河,於沫河,北淝河,澮河,沱河
㈥ 懷遠,五河名字的由來
懷遠縣古為塗山氏國,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領、治水英雄大禹,曾在這里娶妻生子,劈山導淮,召會諸侯,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別,三過家門而不入」等佳話。經中國先秦史學會研究論證,懷遠縣塗山為「禹娶禹會和夏興之地」,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以塗山荊山為主體的「塗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懷遠還有平阿山、大洪山、淮河、渦河、北淝河、芡河、荊山湖、四方湖、孔津湖、龍女湖、鰻鱺池等自然風光,有禹王宮、白乳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園、含美學堂古建築群及古城壘、古墓葬、古戰場遺址等人文景觀。秀山麗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前來采風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梅堯臣、宋濂等留下了詠頌懷遠的辭賦詩文。 從唐虞時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塗山氏國,到南宋寶祐五年設懷遠軍,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懷遠軍為懷遠縣,懷遠縣歷史4000餘年,縣名沿用716年,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化積淀,使懷遠縣有淮上明珠之美譽。歷史沿革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咸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志》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河縣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干,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沖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幾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泛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游盪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志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托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托,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沖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沖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志》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里,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註:「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泛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志》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回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志》記述:「自黃水泛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泄,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只講「黃水泛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泛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泛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志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志》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游盪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回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3]
㈦ 安徽五河縣為什麼叫五河縣
《轉載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語拼音: Wuhe Xian
簡 稱:
別 名:
區劃代碼:
3403221
政府駐地:
城關鎮
位 置:
經度:117°26′—118°04′
緯度:32°55′—33°20′
區 號:
0552
郵 編:
> 233300
人 口:
67 萬
面 積:
1580 平方公里
地名來歷:
據清《嘉慶重修一統志》卷134泗州《古跡》:五河故城「在今縣南……咸淳七年始置縣。以淮、▉、澮、沱、潼五河合流而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所在地區:
安徽省蚌埠市
歷史沿革:
五河縣: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之境,後屬楚國。秦為蘄、徐縣地、屬泗水郡。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有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戌。南朝屬宋、齊、梁等國。東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唐初為夏丘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為虹縣;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置五河縣因境內淮河、澮河、沱河、▉河、▉河交匯於五河口,故名,治五河口鎮,屬淮南東路淮安軍。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改屬淮南路泗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築土城,洪武四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1912年直屬安徽省,1914年隸屬於淮泗道;1927年廢道仍屬安徽省 ,1932年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0年改第六區為第四區,五河屬之。1941年屬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蘇皖邊區泗五靈鳳縣。1949年1月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4月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復屬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㈧ 「五河」包括哪幾條河
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咸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志》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干,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
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沖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
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幾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泛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游盪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志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托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托,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沖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
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沖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志》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里,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註:「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泛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志》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回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志》記述:「自黃水泛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泄,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只講「黃水泛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泛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泛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志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志》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游盪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回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
㈨ 為什麼五河以前要叫古虹
因為彩虹的虹在古代一般也被用來稱作一些比較壯觀的河流,所以叫做這個名字。
㈩ 五河在古代叫什麼
五河就是淮河以及其支流澮、沱、漴、潼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