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秧歌的介紹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
拓展資料: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
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扭秧歌,是我國北方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 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它的前身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北方以及南方各地。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但因流傳地區不同,又有陝北秧歌、晉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這種秧歌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綵綢等起舞。
在表演形式上,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形的集體舞,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有的地區將高蹺、旱船、竹馬燈、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稱秧歌」(見《辭海》)。
㈡ 我國四大秧歌分別是哪些
陝北、膠東、東北、冀東.
1、陝北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西黃土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地方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
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綏德縣文化館獲得陝北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起源: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秧歌」的起源,漢族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
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
㈢ 洛川老秧歌的歷史淵源
洛川地處陝北和關中的過渡地帶,而兩地民俗相互影響,藝術風格兼收並蓄,形成洛川民間藝術的獨特風姿。老秧歌是根據「宮庭歌舞」流傳於漢族民間。據老藝人講述京兆老秧歌反映了大戶人家小姐外出踏青春遊的場景。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春歌以樂」。而京兆老秧歌歷史悠久,記有鬧社火,源於祀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形式多樣是一種漢族民間廣場集體歌舞藝術,表演起來多姿多彩,紅火熱鬧。
京兆老秧歌從20世紀80年代在市、縣文化部門的重視下,一直保持原生態,很少受到外界的沖擊與破壞。後來經過縣文化館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曾赴省市演出,並獲得了殊榮。1982年首次在延安地區民間歌舞調演中獲優秀獎並贏得專家的好評。1991年在洛川縣首屆秧歌藝術節大展示;1994年秋參加第二屆蘋果節,也是洛川民間歌舞大薈萃,這些活動同時也促使了洛川民間歌舞向更高水平發展。
㈣ 秧歌最早是以什麼形成出現的
秧歌最早是以歌唱的 形式!!慢慢加上舞蹈,在 東北田間地頭普遍.
㈤ 陝北秧歌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會叫「秧歌」
秧歌,如今通常被理解為「民間舞」之一種。但小心,「秧歌」是當今的通稱——將相近的民間舞歸入該類。因此,並非僅有主要表現「田裡栽秧」的才叫「秧歌」。但是,「秧歌」,一定與農耕相關。專家學者們覺得,秧歌的造成極為悠久。其應與一萬年前中國地面上逐漸的「農業革命」相伴而生。實際上,古代人也這樣覺得。
依照陝西省本地的觀點,秧歌是來源於初期本地人針對太陽光的肯定欽佩。陝北秧歌在演繹的開始,全是傘頭手旋花傘領著團隊,隨後扭擺脫各種圖形,以祭拜蒼天眾神祈禱順順當當與幸福平安。傘頭高旋的花傘,在陝北高原的民俗稱之為「日照」,那就是卡俄斯的代表,而從傘的頂部飄去四面八方的五顏六色絲綢,表明著光照的光芒四射。
㈥ 黃陵老秧歌的歷史淵源
黃陵秧歌舞是流行於黃陵民間的一項古老的舞蹈藝術,由多種舞蹈、雜耍和民歌組成,起源於原始社會,主要是先民們在慶祝戰爭勝利和獲取獵物時,為表達激動之情,隨意手舞足蹈,用很簡單的形體語言表現喜悅之情,這就是黃陵老秧歌最初的雛形。到了黃帝時代,造文字、做舟車、制衣冠、創醫學、定算數、辨音律、定法制,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伶倫制樂後,人們伴隨在器物、木頭上敲擊出的簡單粗獷的節奏,踏歌起舞,共享歡樂。黃帝馭龍升天後,人們為了感戴黃帝功德,祈求和諧平安,在祭奠黃帝時,百姓舞之,以祭先祖,從而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原始祭祀舞蹈。到了漢代黃陵老秧歌不斷發展、變化,並且從祭祀活動中逐漸深入到民間的節慶之中。據《黃陵縣志》記載,黃陵老秧歌真正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是在明朝中期。相傳黃陵縣城東南約十華里的橋溝村劉景,曾供職於宮庭樂府,官拜御史,在朝給宮娥彩女們排練歌舞為職,卸職回鄉後,在原來黃陵祭祀舞蹈和黃陵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又將宮庭舞蹈融匯貫穿其中,使黃陵老秧歌日趨成熟,一直沿襲到「文革」前期,社會發展到現在,消失40多年的黃陵老秧歌又一次被民間文藝人士搜集整理,編排出來,使人感覺親近自然,耳目一新。
㈦ 秧歌的資料
秧歌
簡介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以熱鬧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特點
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重要。
秧歌給人帶來的益處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秧歌的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鬧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東北秧歌
遼寧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芫莛里的秧歌
芫莛補註:秧歌,是從鄉人儺到地方戲的中間形態,它一頭連接著驅儺者(儺神,其實就是巫),另一頭連接著戲曲演員。本章擬具體介紹秧歌的名稱來源、形式特徵,秧歌與鄉人儺、戲曲、傀儡戲的關系等問題。流行於各地的秧歌,均與上古鄉人儺——沿門逐疫活動有血緣關系。這種軌跡,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難找到。
陝西的「神會秧歌」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庄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顯然,「沿門子」就是沿門逐疫活動, 只不過儺人摘下了鬼臉殼。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民間傳說,傘和響環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可見秧歌與古代儺儀的聯系。
秧歌的儀式
一些偏遠山區凡鬧秧歌必先祭瘟,然後是跑院禳瘟。秧歌結束時(一般都在日落之後),要舉行送瘟儀式,由社家事先製作一隻小船,多為高粱稈紮成,並糊上白紙。講究的地方則用木頭做成。船上置燈和一紙人,象徵瘟神。或只寫個牌位「瘟神老爺之靈位」。由秧歌隊護送至河邊,人們梵香叩拜之後。傘頭唱一首送別秧歌,當即將紙船放入水中漂走。這和古代的驅儺儀式非常相似。
秧歌與插秧與插秧的關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它與稻田插秧的關系。但是,在沒有水田、不種稻、不插秧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於南方。這說明,北方的秧歌與插秧無關。
南、北方「秧歌」名同實異。南方「秧歌」乃插秧時演出,以「歌」為主,而北方則為農閑時或新年時的一種游藝性化裝表演。
流行於三北地區的、在元宵節時化妝表演的秧歌,與種稻插秧時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一個藝術品種。它們使用同一名稱,只不過是由於語音相近而比附的結果罷了。後文討論的秧歌,除特別註明者外,一般指的是北方秧歌。
秧歌的歷史: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葯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民國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信息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繫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顯然,北京的秧歌與遼寧更相近些。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滄縣沒有的「賣膏葯」,東北和北京都有。
西北地區的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們「且歌且舞」,互相調笑,並且演出具有簡單情節的小戲,藉以引起觀眾的注目。
秧歌的特徵
我們姑且這樣來概括秧歌的特徵:通常在元宵燈節前後演出於北方農村的一種具有戲劇因素的化裝表演;一般呈舞隊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數舞隊要挨門演出,保留著從沿門逐疫向沿門賣藝、乞討發展的痕跡;舞隊中角色的名稱和人數多少不盡相同,但總有官員、武生、老人、和尚、婦女等(大體相當於戲曲中的生旦凈丑),總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調笑的內容,男青年稱「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妝、女扮男裝的情況;舞隊中有領隊、殿後之分,領隊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傘燈,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扮,有時稱他為「賣膏葯者」;有時官員(參軍)也為少數民族裝束。有的舞者手持兩根短木棒;演出時鑼鼓齊鳴,而以鼓較為重要。
用這個特徵去衡量,長江流域甚至華南地區,也有類似的表演,不過多數不叫秧歌,而稱秧歌燈、花鼓燈,或打花鼓、花燈、採茶等。
湖北的秧歌燈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因此,我們不僅有理由否定北方秧歌「南來」說,甚至可以說:南方的英歌、花燈、採茶、花鼓等,是從北方傳入的,起碼是受了北方秧歌的影響而形成的。
秧歌又名陽歌
在陝西河北等地,秧歌又叫「陽歌」。有人認為,因秧歌起於鳳陽,故又名「陽歌」。又有人認為「陽歌」起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是秧歌的本名。都不符合實際。
當我們把目光移到塞外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就知道秧歌又有到姎哥、央哥、揚高、羊高這些名稱,再向南看到英歌、鶯歌、因歌等諸多同音名稱。
「女子之歌」
清黃浚《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 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所以,秧歌的本義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調笑的內容,便是最有力的證據,「飾童男女相對唱跳」是秧歌的本質特徵之一。
無論秧歌,還是花燈、採茶,都把少女作為主要角色;這少女,多是男童裝扮的。
我們曾強調秧歌中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成分,現在可以進一步說:秧歌乃上古鄉人儺即沿門逐疫與西域娛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新疆游記》的記載
謝曉鍾《新疆游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又,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龐大的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葯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山東鼓子秧歌的五種角色
山東秧歌中的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其中「傘」分「丑傘」與「花傘」,「丑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復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丑」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即興表演逗趣。
膠州秧歌的角色
膠州秧歌的角色是「鼓、翠花、棒、扇花、小嫚」,每種角色均為一對,共五對十個。所有的角色名,都是就他們所持道具和化妝、表演特色叫起來的。既然「鼓」、「棒」、「花」都是角色名,那麼「姎哥」更可以是角色名。
「姎哥偎郎」
起於西域的「姎哥偎郎」,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了帶有驅儺因子的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在東、西部結合處,具體說,是在青海、甘肅、寧夏、陝北及內蒙一帶,產生了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當這種民間歌舞向東南傳播時,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了南方種稻插秧之歌——秧歌之名。
秧歌的產生
秧歌大概產生於宋代,最初可能叫「訝鼓」(迓鼓)。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宋代,地點是中西部結合區域甘肅陝西一帶。
秧歌與潮州英歌的區別
英歌也並非不說唱,只是將擊鼓舞蹈(武迓鼓)與「戲裝」表演(文迓鼓)分作兩個部分而已。前一部分保留了訝鼓的名稱 「鶯歌」,而將戲劇性的表演稱「後棚」。上文所說山東的「鼓子秧歌」,其實與潮州英歌沒什麼區別。還有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
「宋江陣」
福建、台灣有一種名為「宋江陣」的娛樂形式,亦即英歌,卻索性連「英歌」、「秧歌」之名統統舍棄,換上了在漢族人看來名實相符的新名稱。然而,漳州、泉州卻把飾童男女巡遊稱作「迎閣」,仍帶有秧歌、訝鼓的印記。因為,秧歌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童子化妝、男扮女裝。
《武林舊事》的記載
此處言以傀儡裝扮婦人,令我們想起秧歌舞隊中的童子化妝、男扮女裝。秧歌的這種形式,當與傀儡戲有傳承關系。《武林舊事》卷二在「元宵」條後載有「舞隊、大小全棚傀儡」,其名目有:麤旦、細旦、夾棒、男女竹馬、男女杵歌、河東子、瞎判官、旱劃船、抱鑼裝鬼、村田樂、鼓板、耍和尚、貨郎等。這與盛大的秧歌舞隊,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來自秧歌的戲劇-----陽戲
湘西有一種地方小戲稱陽戲來自秧歌,陽戲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陽戲又叫「柳子戲」。無論南、北路陽戲,都移植過木偶戲的劇目。
貴州天柱一帶流行的「天柱陽戲」,演出往往以丑角為主,「起步時要抬腳」,「走邊轉彎轉身抬腳,類似矮步和小碎步。旦角、丑角出場都要開四門,鑼鼓伴奏。」在湖南,稱人戲為「高台戲」,傀儡戲為「矮台戲」。丑角「起步時要抬腳」,正是福建小梨園戲中「傀儡腳」的動作,純系模仿傀儡而來。
值得提出的是,貴州、四川等地的儺戲,也稱為「陽戲」或「揚戲」。通常對「陽戲」名稱的解釋是:娛人的「陽戲」與娛神的「陰戲」相對而稱,故名。其實,無論陽戲、陰戲,都是儺戲,在演出場所、時間、形式、目的諸方面,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陽戲」又可以寫作「揚戲」,用陰、陽相對而稱是無法解釋的。
儺戲稱「陽戲」,與傀儡戲稱「陽戲」原因相同。湖南儺戲《大盤洞》第四場,有「櫻哥」教「桃花」唱蓮花鬧的場面。這「櫻哥」相當於西域秧歌中的姎哥、羊高。
雲南、四川都有梓潼戲,「一般由新婚、婚後不育、有女無子或童子久病的人家邀請去演出,意在求子還願,祈神賜福。」 又名「子童戲」、「陽戲」,其實就是儺戲的一種。二者的關系很清楚,可見「陽戲」祈禱生殖的旨意。在元雜劇中,皇帝往往稱其後妃為「子童」或「梓童」。《漢武故事》曾講到衛子夫入宮,歲余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後。這或許就是帝稱後為「梓童」的開始,也可能就是梓潼戲的來歷。而又名「陽戲」者,則是從童子—姎哥—秧歌—陽歌而來。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縣羊腸鄉,流行著陽戲。「陽戲班裡漢族人多一些,但和該戲有關的習俗,卻以布依族為主。在布依族村民的某些家庭里,供奉著『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約二十多公分高),如果某家長期不生育小孩,就要由親戚朋友幫助,到供有『送子娘娘』的家裡去『偷』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被偷的主人明明知道這些人來『偷』童子的,則任其偷走,不聞不問,內心裡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童子被盜走到無子的家後,主人家即用紅綢包好,藏在不易丟失的地方,同時向神靈許了獲子的願望,而當懷孕生育小孩之後,就要請『陽戲』班來唱戲慶賀」可見「陽戲」中求子內容所佔份量及其與傀儡戲的關系。因為,「送子娘娘」與「童子」都是木偶雕像,又都是被當作神來祈禱的。
㈧ 陝北秧歌的介紹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西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㈨ 秧歌的傳承現狀
昌黎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丑」、「」、「公子」幾種,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系,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活,表現詼諧有趣。以著名民間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張謙為代表的張派、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等幾種地秧歌的風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戶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鼓子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商河縣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間上至老者下至少兒都愛學會跳。全縣21個鄉鎮,八百多個村都能組織秧歌隊。秧歌隊伍中有傘頭、鼓子、棒槌、臘花、丑角五種角色,表演風格迥異,韻味獨特。現存鼓子秧歌主要分為「行程」和「跑場」兩部分,「行程」是舞隊在行進或進入場地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場子隊形極為豐富,有「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六六大順」、「里四外八」、「八條街」、「四門斗」等百餘種。「傘頭」動作圓潤,「鼓子」動作粗獷豪放,「棒槌」動作輕巧敏捷,「臘花」動作潑辣大方,而顛顫、劃圓、蹲撲、跳竄等動作為各角色所共有。
膠州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膠州市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起源於清咸豐年間,據清代宋觀煒所作《秧歌詞》的描述推測,的膠州秧歌舞蹈動作、行當名稱、服裝道具等與現在基本相同。
膠州秧歌有膏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態」等,表演程序有「開場白」、「跑場」、「小戲」三部分,跑場隊形有「十字梅」、「四門斗」、「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還有《送閨女》、《三賢》、《小姑賢》、《雙推磨》等小戲。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丑鼓八態」,韻味奇特。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吶牌子、民間小調三大部分組成。小戲秧歌原有72個劇目,現存135個。膠州全市現有秧歌隊一百多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人員曾先後七次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現已將其編列為漢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海陽大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海陽市
海陽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遍布海陽的十餘處鄉鎮,並輻射至周邊地區。據海陽趙家莊《趙氏譜書》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撫,誥封武略將軍。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衍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據此可知,海陽秧歌實創於明代。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豐富,隊伍結構嚴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其中包括指揮者——葯大夫,集體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雙人表演者——貨郎與翠花、箍漏與王大娘、丑婆與傻小子、老頭與老婆、相公與媳婦等,排在最後的是秧歌劇人物或戲曲雜扮者。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斗」、「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潑大方;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爽朗風趣。
陝北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綏德縣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盪盪的秧歌隊。傳統的老秧歌、神會秧歌中保存著「起場」、「謁廟」、「敬神」等祭祀禮俗,表演中還有拜門(又稱沿門子)、搭彩門、踩大場、轉九曲等活動。一個秧歌隊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陝北秧歌分為「大場」和「小場」兩種,大場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丑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難技巧。陝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內容,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傳遍全國。
撫順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撫順市
撫順地秧歌,有時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在今遼寧省撫順滿族發祥地一帶。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斗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地區流傳,深得群眾喜愛。據1986年調查,當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活動,然而目前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楚的只有4個秧歌隊。 1983年,北京舞蹈學院把海陽大秧歌正式列為中國漢族民間舞蹈必修課程。
1994年9月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沈陽國際民間(秧歌)舞蹈節」,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質朴豪放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在數十個國內外強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大賽最高獎——金玫瑰獎。
1994年12月又榮獲了全國「群星獎」銀獎。並奉調加了山東省第五屆文化藝術節幕式的演出,受到趙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領導的新切接見和贊揚。
1995年10月,在'95金華中國優秀民間廣場舞蹈展演中,榮獲最高獎——優秀表演獎。
1996年12月在山東省首屆農民藝術節舞蹈比賽中榮獲金獎,1996、1997年連續二年參加了山東省春節聯歡晚會的拍攝演出。
1997年海陽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8月,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暖場演出。
㈩ 陝北秧歌的來源說法
秧歌之謎,是問秧歌從哪兒來,為什麼叫「秧歌」。很多人都回答過這個問題。幾百年來,它至少有十種寫法兒:秧歌、陽歌、姎哥、央哥、揚高、羊高、迎閣、英歌、鶯歌、因歌。有說秧歌原是南方稻區插秧之歌;有說它源於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有說這種歌舞起於鳳陽,叫「陽歌」;有說「陽歌」是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有說秧歌為蘇東坡所創,出自宋代;甚至有說是宋代時候,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形成「秧歌」。各種說法兒,有的頗有所依,有的頗具創意。其實,謎底就在於,這個在陝北鄉間念作「yáng」的「秧」,到底該是哪個字?找到本字,謎就破解。
文化人類學家有一個基本共識:人類文化來源於早期巫文化。阿城的講述讓我忽然意識到,秧歌應該也不例外。陝北秧歌今天的謁廟、彩門、九曲等十來種方式,包括廣場上的歌舞,都應該有巫術源頭。《周禮·春官》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率巫而舞雩。」雩(yú)是求雨之祭,是大巫率小巫們舉行舞蹈方式的祭天儀式。這應該是秧歌的源頭之一。至今在陝北安塞沿河灣,正月十五晚上,轉了消災免難的九曲秧歌後,大家還跟著傘頭兒成群跪在地上,對天告求——求一個今年的風調雨順。在靠天吃飯的陝北,農民未雨綢繆,從周代繼承下來的這種對天的禮數,從未失傳。那,陝北秧歌的「沿門子」——也叫「排門子」、「轉院」——傳統,又從何而來呢?
插隊那會兒,余家溝沒鬧過串院「沿門子」的秧歌。但秧歌的傳統是走村串戶,轉院拜年,到了誰家,就算為誰家驅了邪驅了病,保他四季安全生產、無病無災。除此以外,秧歌隊還要拜牲口圈、拜廟等等。政治掛帥和人民公社化後,排斥驅邪消災的鬼神觀念,個人的災病也遠不如集體大局重要,鬧秧歌就光盡著大局鬧了。不過,陝北的鬧秧歌,雖然已經大有娛樂性質,但沿門驅邪驅病的傳統從未消失。
很多人認為,古代的儺儀是秧歌的源頭。儺,是古時驅除疫鬼的一種儀式。《周禮》給我們留下了一段當時沿門驅邪驅病的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說方相氏領導一百多人進行儺事活動,挨門挨戶驅除疫鬼。屋裡有疫鬼,就會有邪行的事情發生,導致大小人口患病甚或死亡。沿門驅疫的目的就是逐戶驅邪驅病,徹底消除疫病隱患,保證部落人口平安繁衍。
同類的記載不止一處。有說甲骨文里已記室內的「驅鬼疫之祭」,並記有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有說方相氏索室驅疫是儺儀之始;還有說五千年前顓頊氏的兒子成了鬼,那個年代就索室驅疫了,這就把沿門子的出現時間又提早了二千年,雖似附會,但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活真實。陝北秧歌「沿門子」的形式已經沒了儺面具,而且不用進屋,只要到門前歌舞一番,就算驅了病災,但驅除的目的,跟三千年前一樣。 《論語·鄉黨篇》記:「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說孔子逢鄉里人搞儺儀驅鬼,便穿上朝服,站在家廟的東階上。儺是一種儀式化、制度化的巫術活動,它繼承巫術的力量和方法,靠強烈的聲音節奏和發散的舞蹈形式聚合能量,達到超自然的境界,實現溝通人神、安定人間的目的。
重要的是,儺,也叫做「禓」。同樣是孔子這件事兒,《禮記·郊特牲》記:「鄉人禓,孔子朝服立於阼,存室神也。」戰國時趙國史書《世本》有「微作禓,五祀。」說商族第八代領導人上甲微創建了「禓五祀」之禮——那時候還沒有商朝。據此有學者推測,商時候叫「鄉人禓」,周時代說「鄉人儺」了。「禓」的意思,漢《說文》解釋是「道上祭。」對此,後人多說是在道路上的祭祀。《禮記集說》講:「禓,猶禬也。」禬(guì)也是一種祈禱消除災禍的祭儀名稱。鄭玄注「鄉人禓」則說:「禓,強鬼也。謂時儺,索室驅疫逐強鬼也。禓,或為獻,或為儺。」意思是,「禓」是非正常死亡的人變成的鬼,把這個鬼名用作祭祀之名,指的就是沿門驅病的儺儀。禓,也叫獻,也叫儺。這么說,這個「禓」不就是那種走來走去沿路祭祀的「道上祭」嗎? 這個「禓」,一直有兩個讀音。現在念作shāng,此外,它還念yáng。《說文》說「禓」是「?#91;聲」,徐鉉注「禓」和「?#91;」的音,都是「與章切。」在《廣韻》《集韻》里,「禓」都有跟陽、?#91;、洋、羊、楊什麼的一樣的音兒。《康熙字典》里還有:「《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並音『陽』」。
《禮記正義》里注「鄉人禓」的禓是「音傷」,《說文》說「道上祭」的禓是「?#91;(yáng)聲」,說明這同一件事兒,有兩個音。而琢磨「禓,或為獻,或為儺」的時候,禓如果讀「陽」,就好理解些。因為那時候,「獻」的聲母挺像h??h??,到現在,客家、閩南還是這音兒。而「禓」,那會兒聲母是接近h的一個濁聲。至於「或為儺」,我們只能知道,現在還常有把人「陽」說得跟「娘」似的,很難說古時候禓、儺沒有接近的聲母。
恐怕在唐朝以前,大家早就不把「禓」念成「傷」了。顏師古在《匡謬正俗》里說原因:「鄉人禓音傷……而徐仙音禓為儺。今讀者遂不言禓,亦失之也。」說晉代徐邈說「禓」念「儺」,大家讀了他的書,就都不念「傷」了,「禓」的「傷」音便失傳了。
歷史上,「鄉人禓」的禓,確實讀過「陽」。明·郝敬的《禮記通解》說鄉人禓是袒裼(xī)相逐,不讀為陽。他主要是在說禓字兒寫錯了。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那時候,「鄉人禓」的禓,顯然是念「陽」。 「禓(yáng)」在陝北,至今還是個巫術。陝北人死後,葬禮儀程中有個巫儀音「起陽」,今天看來,實際上是「驅禓(yáng)」。這是在把棺材抬往墓地之前的一種祭儀。陰陽先生使用巫術驅趕周邊鬼神,以便死人的靈魂順利動身上路。這時眾人迴避,陰陽先生在亡者臨終呆的窯洞里,拿把菜刀甚至鍘刀大舞一通,口中嘰哩哇啦。只聽見他將手裡鈴鐺搖得下課鈴般響亮,又「乒乒乓乓」把個纏住腿的公雞往地上亂摔,那雞受盡虐待,喊聲慘烈。最後,聽見「當」的一聲響。再看時,他已站在窯洞院里,將一隻盛滿柴灰的碗打碎,灰面子和碗碴子在棺材前鋪下一地。那隻雞是邪祟的象徵,虐待它,是為了讓邪祟不堪折磨而離去,從而達到驅除目的。
一個人死後,家人要跨立門坎摔死一隻雞。如果人是非正常死亡,就在他亡處摔死那雞。今日陝北鄉間說這是讓雞「替死」。但是人已死亡,何以替代?其實,殺雞驅鬼——以前還殺狗驅鬼,是一個悠久的巫術傳統,也曾被納入禮制。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里說:「殺雞著門戶逐疫,禮也。」《舊唐書·禮儀志》也記:「季冬晦,常贈儺磔牲於宮門及四方城門,各用雄雞一。」可見殺雞是儺儀項目,其目的,一定跟鄭玄講的「禓,強鬼也」有深層關系。不殺而改虐待,實在是因為那公雞還能繼續追踩母雞、司晨報曉。
北京俗話有句「殃打了一樣」,是說那人萎靡、沒精神。舊時,北京說人死之後,有一股煞氣,叫「殃」,人死幾天後出來。如果大活人被殃打著了,不死也得大病一場。可是,「殃」不是鬼的名稱呀。說不定,這個「殃」,就是鄭玄說的那個「禓」鬼,這個字寫作「禓」才更對頭呢。
從陝北那個巫儀的性質和目的來看,它無疑是「驅禓」,甚或就是「驅儺」。因為禓、儺曾經可能同音。不管是禓是儺,大家驅的,是同一類鬼。這個「起」呢?當年從北方長征南下的客家人,現在的「驅」讀音,和「起」的元以來近代音、現在閩方言音,是一致的。如此,這個「驅禓」,就是在陝北話里深藏不露年深日久的底層詞彙了。
禓、儺的舞蹈方式起源於遠古的巫。《說文》對「巫」字的解釋就是:「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兩袖舞形。」陝北的「驅禓」是巫師舞動的一種殘留。巫的集體方式,則演變成後來的集體歌舞。山東有一種祭祀舞蹈叫「商羊舞」,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禓」的shāng、yáng兩音——它會不會是「禓(shāng)禓(yáng)舞」?此外,歌舞中的角色現象還發展成儺戲、陽(禓)戲。這些保留著「禓」的沿門驅疫內容,以及始於「道上祭」的、融合了天地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內容的鄉間歌舞,總稱了「禓(yáng)歌」。
誰也不知道「禓歌」這個詞在口語中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只知道「禓」的意思早早就淡出了文人記憶,有關的文字表述,均以「儺」代之。但是,這個詞沉澱在口口承傳的民間語言里,沉澱在民俗中,雖然千百年後被寫成了「秧」,但它的文化內涵就和表現秧歌場子的旋轉紋樣一樣,流動不停。 陝北秧歌舞,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清李調元《粵東筆記》雲: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中插秧,一寮國大鼓,鼓聲一通,群競作,彌日不絕,是日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傳自南方,是陝北的一種外來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談陝北秧歌》中說:陝北人鬧秧歌,就是圖個紅火。每年正月二三開始,幾乎要鬧騰一個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壓了鑼鼓五音。形式多樣,是一種民間廣場集體歌舞藝術,表演起來,多姿多彩,紅火熱鬧。 陝北地區 鬧秧歌習俗由來已久。如陝北的綏德、米脂、吳堡等地,每年春節各村都要組織秧歌隊,演出前先到廟里拜神敬獻歌舞,然後開始在村內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稱排門子,以此祝賀新春送福到家,這是古代祭社活動的延續,十五日燈節這天,秧歌隊還要繞火塔轉九曲。繞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磚壘起通風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塊煤炭搭壘成塔形,煤炭之間有空隙,填入柴禾、樹枝以便燃點。由於當地煤炭質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點燃後,火焰照紅夜空,秧歌隊繞塔高歌歡舞,非常好看。此習是古代祀太乙積薪而然求火消災驅邪的遺風。此風俗在清代縣志中有記載,如《綏德縣志》並以煤塊積壘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晝。《米脂縣志》鋪戶聚石炭壘作幢塔狀(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晝。可見此俗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