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帝陵幾千年來為何無人敢盜
古往今來,不少皇親貴族的陵墓都被盜墓賊光顧過,就算再危險的帝王陵也難逃一劫。然而,卻有這么一個陵墓,盜墓賊們卻碰都不敢碰,那就是有天下第一陵之稱的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寢,是《史記》唯一記載黃帝陵。
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在於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統一了三大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進入人類文明時代。
在黃帝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人文初祖,便在橋山起冢為陵,立廟祭祀。數千年來,人們祭祀黃帝的活動一直在延續,從未中斷過,而歷代帝王也將其視為「天神」,「先祖」。
正是因為黃帝是華夏始祖,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應該叫黃帝祖宗。換句話講,黃帝是我們所有人的祖先,黃帝陵也便是我們所有人的祖墳,在講究孝道的中國,試問有哪個炎黃子孫敢去盜掘自己的祖根呢?
然而,歷史上也有數典忘祖的人存在。清代時期的白彥虎,曾試圖毀壞黃帝陵,被左宗棠一路追殺,最後逃到俄國,客死他鄉,臨終前一直不敢再入國境。
正是因為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根,所以幾千年來無人敢盜,敢為者無疑是自掘墳墓!
2. 黃帝陵的歷史文獻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須,龍須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須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漢書·郊祀志》:「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敘,龍敘拔,墯,墯黃帝之弓。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史記·卷一二·本紀第一二》:「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晉灼曰:「(鼎湖)在湖縣。」韋昭曰:「地名,近宜春。」[史記索隱]曰:湖,縣名,屬京兆,後屬弘農。昔黃帝采首陽山銅,鑄鼎於湖,曰鼎湖,即今之湖城縣也。 《後漢書·卷一○九·志第一九》:「盧氏有熊耳山,伊水、清水出。湖故屬京兆。」《前·志》有鼎湖。 《括地誌》載:「湖水原出虢州縣城湖南三十五里誇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 《水經注》:「湖水又北逕湖縣東,而北流入於河。《魏土地記》曰:宏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登者七十人,遂升於天,故名其地為鼎湖。荊山在馮翊,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連。《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胡縣也。漢武帝改作湖。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縣,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 《水經註疏·卷四》:「守敬按:酈氏因《魏土地記》黃帝登仙之說,詳述黃帝事,言荊山、首山本近湖縣,而以黃帝乘龍為俗說,並證以《漢志》不言升龍,蓋隱謂鼎湖在此,但不信乘龍妄談耳。故魏王泰、樂永言等並雲,鼎湖在湖縣,近儒多從之。乃朱珔據《羽獵賦》晉灼《注》及《索隱》引《黃圖》,鼎湖宮在藍田,辨湖縣與鼎湖無涉。余謂漢之鼎湖宮,自在藍田。黃帝之鼎湖,《史》、《漢》明雲在荊山下,則非藍田也,不可混而為一。考《西京賦》薛《注》已雲,鼎湖在華陰東,華陰之東即湖縣也,則湖縣鼎湖之說古矣。」 《魏土地記》曰:」宏農(弘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登者七十人,遂升於天,故名其地為鼎湖。荊山在馮翔,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連。《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胡縣也。漢武帝改作湖。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 《地理志》曰:京兆湖縣,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黃帝升龍也。」熊會貞案:「今此水(盤澗水)曰盤豆河,出閿鄉縣西南秦山,即誇父山也」,楊守敬按:「酈氏因《魏土地記》黃帝登仙之說,詳述黃帝事。言荊山、首山本近湖縣,而以黃帝乘龍為俗說,並證以《漢志》不言升龍,蓋隱謂鼎湖在此」,「考《西京賦》薛《注》已雲鼎湖在華陰東,華陰之東即湖縣也,則湖縣鼎湖之說古矣」。 最能支持這里有黃帝陵的史料,源於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史記·孝武本紀》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 而荊山就
在今靈寶市境內。關於黃帝在河南靈寶一帶的活動事跡,當地流傳頗多,地方誌中也有記載。
荊山現存黃帝陵,陵高約6米,周長40餘米,整體外形略呈方錐體。陵前有黃帝廟,初為宮,乃漢武帝所建。現建築基址尚存,佔地40餘畝。在廟址內散存有大量漢代建築構件和磚瓦。每逢農歷二月初九和九月初九,歷代名人、學者多來拜謁,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唐代《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石碑,系唐代虢州刺史王顏撰文,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籀書。該碑碑首部分殘缺,但碑身尚保存完好,碑文字跡多數清晰可辨,文曰:
「惟天惟大,惟帝堯則之。惟道為大,惟黃帝得之。南華經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黃帝守一氣衍憤以治人之性命,乃鑄鼎滋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為谷之變,銘記鑄鼎之神。銘曰:道能神帝,帝在於人。大哉上古,軒轅為君。化人以道,鑄鼎自神。漢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遠,失德及仁。恭惟我唐,玄德為鄰。方始昌運,皇天所親。唐與茲原,名常鼎新。虢州刺史泰原王顏撰銘並序。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陳郡袁滋籀書。
唐貞元十七年歲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陰亦鐫刻有碑文,內容大致與碑陽類同,為楷書。此碑為現今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軒轅黃帝事跡的最早碑銘,它較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前的石刻碑銘早700多年,是目前國內研究炎黃二帝歷史的重要史料。
3. 黃帝陵的黃帝陵歷史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古時這里荊山一帶災情嚴重,軒轅黃帝從昆侖山來到荊山查看。為煉仙丹個百姓治病,黃帝采首山之銅,汲湖中之水,鑄鼎於荊山下。後人到此祭祀拜祖,絡繹不絕。現已修復了象徵天神、地神和祖宗的三尊大銅鼎。
史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墜,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烏號』。」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後來,人們便在此地建立黃帝衣冠冢,並建廟祭祀。
西漢時期,漢武帝在此建鼎湖宮紀念黃帝。《閿鄉縣志》載:「漢武帝建宮,名曰鼎湖宮……唐時土工穿地得玉,有懸佩孔,則志載黃帝陵等事,其不虛歟…···」又載:「每年農歷二月九日,為黃帝生日,朝廷官員、文人仕貴,俱來此登高拜祖。」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正月九日書《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可惜上述建築歷經滄桑,多坍塌無存。今之黃帝廟貌亦遠不如初。然而廟之南3平方公里的鑄鼎原,與巍巍荊山相連累世仍不改其姿。原黃帝廟中碑碣林立,現多損毀。今存之唐代《軒轅黃帝鑄鼎碑銘》高2.5米、寬1.3米,碑銘並序共137字。碑文日:「以治人之性命,乃鑄鼎茲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該碑為「虢州刺史泰原王顏撰,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陳郡袁滋籀書。
唐代,詩人騷客,紛紛慕名而來,覽古憑吊,抒發情懷。詩仙李白《鼎原》詩:「黃帝鑄鼎荊山涯,不煉黃金煉丹砂;騎龍飛去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陳子昂《軒轅台》詩:「北登閿邱望,求古軒轅台……」
明代,邢雲路《鼎湖懷古》詩:「黃帝騎龍飛土天,臣民思治泣湖邊……」這些詩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亦可見鼎湖宮當年的盛況。
1992年8月,靈寶地方政府投資600萬元在原址上建設成了閣樓、大殿、山門、碑 廊、亭台等景點.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說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須溝,傳說是龍須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須草,說是龍須所變,周圍皆無。
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曾到此拜謁,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年年農歷二月初九前後人們絡澤不絕前往祭祀瞻拜。
2004年夏季,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西坡遺址位於中國最大的史前文化遺址聚落群——靈寶市陽平鎮鑄鼎原地區,在這里,發現了一塊五千五百年前仰韶時期人工開採的銅礦石,是中國首次發現五千年前人工開采銅礦石的地方。
2006年,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共同主辦的「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4月8日揭曉,靈寶市陽平鎮西坡新石器時代大型墓地考古發掘項目入選,再次確立了黃帝陵聚落群考古工作在全國的地位。
4. 有關黃帝陵的資料
天下第一陵位於延安黃陵縣城北約0.5公里的橋山之上,故又稱橋陵。
黃帝陵區約4平方公里,陵區佔地566.7公頃,生長著8萬余株柏樹,
整個陵區分為廟前區、軒轅廟和黃帝陵。軒轅廟是歷代祭祀黃帝的主要場所。
廟內建築沿中軸線有山門、過亭、碑亭和大殿,存留著歷代祭祀黃帝的祭文、題詞、題字等
廟內還生長著古柏15株,高19米,胸徑11米,樹齡約5000年,被稱為「世界柏樹之父」。
祭祀軒轅黃帝始於部落時代。春秋時期,公祭黃帝陵成為有組織、規模的大型公共活動。
唐代起被列為國家祭典,明清沿續,至今綿延。在中國人看來,祭祀黃帝是國之盛典、
民之盛事。1961年,黃帝陵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滿足更多華夏子孫祭祀黃帝陵的要求,
陝西省政府於1992年啟動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黃帝陵整修與保護工程。
黃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已於1998年完工,二期整修工程2001年底開始。
橋山,面積333公頃。6萬株古柏參天遍野,黃帝陵就在橋山之巔。山頂有一塊下馬石,
上書「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在「下馬石」左前方,有十數米高的大土丘,碑稱「漢武仙台」,
傳漢武帝北征匈奴,歸來時祭祀黃陵所築。由此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黃帝陵。
陵高3.6米,周長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牆。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橋山龍馭」 4個大字,
相傳黃帝即由此乘龍升天。再前有祭亭,紅柱綠瓦,四角飛檐,
亭中石碑刻「黃帝陵」3字,系1958年郭沫若所書。
5. 黃帝陵簡介
這個黃帝陵嗎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歷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歷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里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黃帝陵龍馭閣位於黃帝陵後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徵黃帝「馭龍升天」,也是遊客登高遠眺,觀看橋山全貌及周圍古城與山川形勢的最佳地點。
誠心亭沿中軸線北行即到誠心亭。該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檐施勾頭滴水,四邊無牆,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漢武仙台神道盡頭,便步入陵園了。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亘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門有兩個,分立漢武仙台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此台始建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黃帝腳印」石正殿前西南側有一塊傳自漢代的「黃帝腳印」石。它出土於黃陵民間傳說為「黃帝黃城巽宮」的郭家窪村,1965年移至軒轅廟院內。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鐫刻有黃帝腳印一雙,長0.62米,深約2厘米。民間有向黃帝腳印投硬幣或零錢的習俗,以測運氣如何?「投向腳印大拇趾運氣最好,為大吉大利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