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最先興起的長篇小說是歷史題材
先是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歷史題材的小說的產生,而且大眾讀者對其需求迫切性,也是推動新題歷史題材長篇小說的原因之一,最後就是閱讀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有著較大的深遠影響,相比言情小說更具社會指導意義
② 應怎樣評價中國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
時光悠悠,站在2000年的門檻上回首九十年代的文學創作,長篇小說無疑是其中的一道特別絢麗的風景。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不但呈現出百花齊放式的多元化創作角度,而且確實出現了一批藝術思想含量頗高的佳作。雖然九十代的長篇小說創作承載了八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的歷史意識,卻突破了像《新星》《古船》《活動變形人》《金牧場》等八十年代長篇佳作的「問題」視角,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敘述角度、敘述方式與手段都顯得豐富多彩,探索性的長篇創作也鋒芒畢露。
在一個很長的時間里,我一直關注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創作,可以說我一直漫遊在長篇小說所創造的精神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奇花異草讓我沉醉,也讓我領悟到生命的存在與價值。再回首時,我便以「一瞥」的形式寫下我對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觀感。也許它是偏頗的,但卻是我個人性的體驗與感受。
宗教題材寫作:由於漢語思想界對上帝隔膜已久,又缺乏對宗教的體驗與信仰。故宗教性的小說創作在中國一直闕如。直到張承志的《心靈史》的出現才填補了一個空白。事實上張承志的《大坂》《九座宮殿》《殘月》《黃泥小屋》甚至《西省暗殺考》,都是具有宗教情緒的優秀之作。而《心靈史》更是歷史、宗教、文學的互相融合,它樸素、雄渾、磅溥、激情澎湃,以巨大的震撼讓人敞開心靈,傾聽從俗界平庸的人生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這是為信仰犧牲和受難的聲音,是追求理想和人道、能抵達終極海岸的聲音。另外北村的《施洗的河》以「沉淪與救贖」的主題呼喚信仰與宗教的降臨。渴望聆聽神的聲音。宗教性的寫作在長篇小說創作中是一個另類,也許宗教離我們還很遠,很遠。
現實問題寫作:這是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寫作中最龐大的一群,如周梅森的《人間正道》系列三部,鄧一光的《我是太陽》、陸天明的《蒼天在上》、王躍文的《國畫》、張平的《十面埋伏》、柳建偉的《突出重圍》《北方城郭》等,雖然這些現實問題的寫作對現實生活、切入的角度較以前多變,不再僅僅局限於寫改革,而是表現生活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但由於其題材的局限與讀者的閱讀期待,此類小說往往高揚主旋律的創作大旗,描寫現實的表面,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流於膚淺。現實主義創作在根本上是一種批判現實的寫作,而不是美化現實。縱觀現實題材的長篇小說,似乎還缺少直面社會底層的優秀創作。
歷史傳奇寫作:在這個領域里,比較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有項小米的《英雄無語》、張笑天的《太平天國》、馮昭的《世紀之門》、劉斯奮的《白門柳》、唐浩明的《曾國藩》等。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對歷史的書寫走出了專寫起義農民的模式,唐浩明、二月河等一批作者大膽地將筆觸伸進帝王將相的天地。這並不是一般的寫作對象的轉移,它在深層突破了傳統意識形態中奴隸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而劉斯奮則更突破了「尋找歷史創造者」的思路,把目光投向了文人——歷史思考者,《白門柳》的深入開掘,使作品成為中國文人心靈史的浮雕。項小米的《英雄無語》是對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一個突破。它把筆觸深入到英雄的靈魂深處,通過對英雄人性的復雜描寫,體現了一種發人深思的「審父」意識。
文化、尋根寫作:尋根文學在八十年中期引起文壇的廣泛關注,進入九十年代,文化、尋根的長篇寫作方興未艾,代表作有韓少功的《馬橋詞典》、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土門》《高老莊》、張煒的《九月寓言》、阿來的《塵埃落定》、劉震雲的《故鄉面與花朵》、李佩甫的《羊的門》、王安憶的《長恨歌》、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史鐵生的《務虛筆記》等。
由於「馬橋之爭」,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引起了廣泛關注,但也因為「馬橋之爭」,評論家及讀者過多關注論爭官司的結果,而忽略了小說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創新。《馬橋詞典》利用一個個詞條組織歷史,樹碑立傳,這顯然是一個罕見的實驗。不難想到,在詞典與文學之間拋出一條聯結的索道,這需要不拘成規的想像力。可以說《馬橋詞典》向我們展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寬廣的視野和豐富的內心,同時也顯示了小說的可能性。陳忠實的《白鹿原》以重現歷史的雄心,想像出了一批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故事召回白鹿原上已逝的時光。賈平凹的《土門》脫離了作者一貫的對都市的隔膜、排斥和對鄉村的贊美、嚮往的情結,而對城市腐朽生存方式和鄉村保守心態進行理智的雙重批判。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在文化尋根題材上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也可以說是成就最突出的。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寫作方式及其廣闊無邊的豐富內蘊。
女性主義寫作:八十年代女作家的寫作是以男人視角,關注社會重大問題,從小說的內容上根本看不出女性獨有的特點。但到了九十年代,陳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一批女作家向男性文化和男性敘事模式發起強有力的挑戰。誕生了一批精緻的女性主義文本如《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林白)、《私人生活》(陳染)、《羽蛇》(徐小斌)等,女性作家們以其枝繁葉茂的語言,用一種打破男性單一線形邏輯的女性發散性思維的表現形式,描述出經由身體而感知的隱秘的女性生命體驗。一些特殊的表意代碼,諸如有關女性的自慰、自戀、鏡中之像、飛翔……等等也都在文本中凸顯,顯現出女性生命和話語的勃勃生機。可以說,女性主義創作是九十年代文壇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探索性寫作:「探索性寫作是一個歧義較多的詞,從某種角度上說韓少功的《馬橋詞典》也屬此類。本文論述的探索小說是曾維浩的《弒父》、閻連科的《日光流年》、童王一的《返祖》、東西的《耳光響亮》。《弒父》虛構了一個虛幻的故事,我們無法把現實生活作為參照的系數,無法調動我們自己的生活感受到閱讀中去體驗作品的思想內涵。我們很難用習慣的標准去判斷它的對錯、是非、正謬,平素正常的思維在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時時受到了作者不言而喻的陰擊。《日光流年》的寫作採用了時光倒流的新穎手法,使讀者在閱讀時體會到了作者創作手法的變化和獨具的匠心,讓人看到作為探索性的長篇小說在小說觀念的審美和層面,顯得別開生面。東西的《耳光響亮》其實是本土化的「嬉皮士小說」,由於寫作手法簡潔明快,使得青春和生活的氣息朴面而來,讓人回味再三。
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匆匆一瞥,必有遺珠之憾。尤其是以六種粗陋簡單的寫作形式來劃分豐富多彩的創作內容,無疑是一種冒險之旅。但在「冒險之旅「中卻蘊含了閱讀者的親身體驗與感受,或許也自有其價值吧。
③ 大家如何看待歷史與歷史小說的問題
歷史小說不是歷史,是文學化了的歷史,歷史講究真實性,而文學講究藝術性,這是兩個方向不同的學科。
歷史小說增添了歷史學的趣味,但無法代替歷史本身。歷史小說所使用的歷史背景如果是真實無誤的,那麼可以學到不少知識,但要謹防作者的想像被當做歷史。比如金庸的《鹿鼎記》涉及了很多清朝的歷史,如誅殺鰲拜、平定吳三桂,但裡面的主人公韋小寶是虛構的,裡面的小玄子(康熙)也不一定如金庸所描寫的那樣,總之歷史小說的虛構性很強。
④ 如何看歷史小說的「真實」
歷史小說有自己的邏輯和語言系統
《大明王朝1566》以「扳倒嚴嵩」為主要線索,全面展現了明朝嘉靖時期空前尖銳的矛盾斗爭,並根據小說拍攝了同名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劉澤華曾稱贊劉和平「將王權主義寫到他們骨頭里去了」。此外,劉和平的另外兩部歷史小說《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也同樣收獲了良好口碑和高人氣。
評論家謝有順在對談中評論道,在整個中國歷史小說創作界普遍缺乏思想的情況下,「劉和平的小說是有思想的,有思想的歷史小說才有生命力。」
歷史事實和歷史小說創作之間的線該如何把握衡量?劉和平告訴南都記者,他對歷史的看法更多是解釋史學,不是考證史學。歷史小說是文藝作品的創作,不是寫資治通鑒,這是二者最本質的區別。
劉和平說:「歷史事實都是我的桑葉,我就是一條蠶,把桑葉全部吃進去,像蠶吐絲一樣轉化成藝術作品。譬如,我在改編《雍正王朝》時,將史料記載的在雍正三年就已經倒台的『八爺黨』延續到了雍正十三年,對於這種改編,我曾請教過兩位清史研究大家戴逸和王鍾翰,二位老先生都特別理解,並且表示這就是史學和文學的本質區別,也就是文學藝術存在的獨立價值。」
文學作品的最根本屬性是美學,不是史學也不是科學,這是劉和平一直堅持的一個觀點。在他看來,存在即是合理的,歷史小說創作就是在建構一個和歷史平行的世界。這個平行世界,要靠兩個系統來建構,一個是自己的邏輯系統,它會把史料裡面毫無關聯的東西用美學的手段解釋重新結構在一起。另一個就是構建邏輯系統必須用的文學邏輯的語言系統。許多語言對話現實生活中不會出現,只有在文學作品才會出現。對於作者而言,最難的就是用文學藝術的語言來表達,還讓大家覺得真實。
劉和平引用了陳寅恪的一句名言,我們對歷史以及歷史人物都要抱有「瞭解之同情」。謝有順指出:「劉和平的小說中有一種所謂的精神的真實、想像的真實或者是人性的真實,在邏輯裡面虛構、想像,包括添加很多的元素,以人物為中心,這個歷史就活了。」
歷史小說就是給歷史做添注
22日上午,唐浩明在書香節廣東館分享了「做豪傑好,還是做聖賢好?———唐浩明談曾國藩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的主題講座。他的「晚清三部曲」至今仍是中國當代長篇歷史小說的扛鼎之作,更被譽為「中國研究曾國藩第一人」。
提及歷史小說的創作,唐浩明表示:「歷史有多重表述,作家有作家的表述方式,學者有學者的看法,普通老百姓也有心目中自己理解的歷史。」在解讀曾國藩的講座上,唐浩明並不介意把一些野史記載作為自己分析的補充材料。「歷史小說其實就像是給歷史做的添注,」唐浩明這樣比喻自己的創作。
歷史小說是對正史的補充
22日下午,「讀《宋末大變局》,看宋末人物氣度和風骨」的新書分享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作者張全生和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倪臘松、作家艾雲、周聞道等人一起,圍繞著小說中所展現的一個不一樣的宋朝進行了對談。小說根據南宋末年名將余玠入主四川,和四川義士一同打造山城抗蒙體系,抗擊蒙古侵略的史實,描寫了歷史轉折處驚心動魄的變局和走向。阿來點評稱此書「給歷史以尊嚴,給宋末以風骨,給四川以氣象」。
盡管《宋末大變局》書中存在大量虛構和想像,但在張全生看來,像《明史》這樣的所謂正史,也存在著很多歪曲事實的地方,但它對我們了解那一時期的歷史依然有幫助。拋開虛構和想像,歷史小說的大體框架和歷史環境「是不能夠錯的」。
⑤ 讀歷史類小說,你能學到什麼呢
⑥ 歷史小說的特點
歷史小說它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題材,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長篇作品則可以展示某一時期的生活面貌和歷史發展的趨勢。這類作品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歷史根據,但容許適當的虛構。因此,它雖然可以給讀者提供一些歷史知識,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讀者以啟示和教育
歷史小說是以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小說。它往往以忠實於歷史事實和逼真的細節等手段,藝術地再現歷史風俗和社會概況。它不同於歷史著作,可以有細節上的想像和虛構,允許適當的藝術誇張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實方面不能杜撰、篡改、違背。可以涉及真實的歷史人物,也能用虛構的人物同歷史人物相混合,還可以集中描繪一個歷史事件。它要求作者立足於現實去回顧歷史,但必須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去描寫,藝術地再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使讀者從中了解歷史並受到啟示。
⑦ 歷史長篇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事隔多年,再度捧起《三國演義》這本書,我依然被書中的情節及人物所深深吸引。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長篇小說,細致而又生動地描繪了從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到三國最終晉統一的歷史畫卷。其生動地展現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復雜的軍事和政治斗爭。作者的文筆生動而犀利,使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俠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使人猶如身臨其境的'感受。
劉、關、張三人肝膽相照,親密無間,讓我們感覺到了他們義薄雲天,俠肝義膽的英雄氣概。張飛,長板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他便失去理智,心情暴躁,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二名小將刺殺,不僅賠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大軍的性命,還使得蜀國狀況一落千丈。而魏國名將司馬懿聰敏機智,知道自己謀略及不上諸葛亮,於是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諸葛亮無計可施,從而病死五丈原。因此,當我們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吧,你會從中學到很多很多……。 事隔多年,再度捧起《三國演義》這本書,我依然被書中的情節及人物所深深吸引。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長篇小說,細致而又生動地描繪了從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到三國最終晉統一的歷史畫卷。其生動地展現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復雜的軍事和政治斗爭。作者的文筆生動而犀利,使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俠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使人猶如身臨其境的感受。
劉、關、張三人肝膽相照,親密無間,讓我們感覺到了他們義薄雲天,俠肝義膽的英雄氣概。張飛,長板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他便失去理智,心情暴躁,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二名小將刺殺,不僅賠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大軍的性命,還使得蜀國狀況一落千丈。而魏國名將司馬懿聰敏機智,知道自己謀略及不上諸葛亮,於是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諸葛亮無計可施,從而病死五丈原。因此,當我們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吧,你會從中學到很多很多……。
⑧ 如何評價大秦帝國(小說)
《大秦帝國》是一部多卷本的長篇歷史小說,凡六部十一冊,作家孫皓暉畢十六年之功,創作了煌煌五百萬言。這部作品,與坊間流行的歷史小說在藝術品質上是大異其趣的。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藝術勇氣和歷史眼光,開宗明義地宣告了他的大秦史觀:「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聖的崇拜」。序言中對大秦帝國的判斷可謂有膽有識。
《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范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朴、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大帝國!
⑨ 如何理解革命歷史題材小說中的史詩性的內涵
當代中國長篇小說領域存在一種史詩性追求傾向。「史詩」不僅是很多作家寫作長篇的自覺追求,也是評論家衡量一部長篇藝術水準高下的標尺。這已衍化成一種史詩情結。五六十年代出現了史詩繁盛的景況,到了八九十年代,這種態勢有所弱化,但仍有綿延的存在。這種「史詩」是從特定的文學史和文學體裁概念演化成的一種審美范疇。它的品格有:反映和表現一個民族、時代的普遍精神和歷史演進的內在規律,全面深入而又生動細致地描繪社會風貌,有完整傑出的人物和崇高的美學風格。即,史詩應是深邃之思、深廣之史、深厚之詩三方面有機融合的結晶體。以此來審視當代中國的「史詩」則發現,它們未能在思、史、詩等方面同時整體性地達到完美,也遠非成文的文學史或評論文章界定的那樣成為經典。五六十年代的史詩雖有外在的宏偉結構,但其內在的思想少有個人的體驗認知成份,更多的是對主流意識形態倡導的思想理論的演繹;缺乏對歷史進程、時間觀念、人性本身等必要的反思;用透明化的語言對革命歷史進行自信的宏大敘述;人物塑造雖有一定的真切感但整體上卻是類型化、理念化的;愛情敘寫更是少有人間煙火味的聖潔化、革命化。
⑩ 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得意義與功能
革命歷史小說作家們,通過再現歷史場景,即類似於對革命歷史過程的紀實性記錄,以肯定革命的正確性。這種小說大多是二元對立模式。其歷史觀就是把社會歷史演進看做是好與壞、善與惡、光明與黑暗、革命與反動等這一系列截然對立的力量之間的較量。大寫革命者、斗爭者的英雄主義、道德情感等以推崇傳統道德,使之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同時也有較大篇幅書寫反面人物的侵略行為和野蠻表現,以肯定革命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革命歷史小說注重文學的工具性,服務性,強制其承擔起「文學藝術為政治服務」的重任。
革命歷史小說中著重刻畫反面人物的各種惡行,或將其作為一個抽象的符號,缺乏人性感性的動物的創作模式.
附:「革命歷史小說」的寫作高潮出現於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之交。對於「革命歷史小說」,洪子誠曾作出過這樣的界定:「在50至70年代,說到現代中國的『歷史』,指的大致是『革命歷史』;而『革命』,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指中共領導的革命斗爭。鑒於這種情形,80年代有的研究者提出了『革命歷史小說』的概念,指出這一『文學史』命名所指稱的作品,是『在既定的意識形態的規限內,講述既定的歷史題材,以達成既定的意識形態目的』。它主要講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講述革命在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之後,如何最終走向勝利。」說到底,「革命歷史小說」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呈示表現革命歷史的時候凸顯出了一種相當突出的意識形態色彩。這樣,一個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便是歷史事實與意識形態的沖突問題。在那樣一種特定的社會歷史語境中,二者沖突的結果卻又必然是以對歷史事實的更改或重寫而遷就適應意識形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