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臨川的歷史有多久

臨川的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11-25 17:42:37

⑴ 宋朝的臨川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臨川古代就是現在的江西撫州。

臨川區是江西省撫州市的市轄區,位於江西省東部,撫河中游,東鄰金溪、東鄉,西倚崇仁、豐城,南瀕南城、宜黃,北毗進賢。地形狹長,東西寬48.2公里,南北長69.8公里,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是撫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轄9鄉17鎮、2墾殖場、5街辦和1個工業園區,2013年總人口130萬。其中非農業人口70萬。

秦國統一六國後的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為36郡,撫州屬九江郡。漢改九江郡為豫章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建南城縣,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臨汝縣,縣治高在臨川古邑,仍屬豫章郡。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臨川郡轄臨汝、南城、西豐、新建、安浦、永城、宜黃、南豐、東興、西城10縣。南朝梁陳時增設巴山郡、領巴山、西寧、新建、新平、豐城、廣豐、新安7縣。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廢臨川、巴山兩郡置撫州(取安撫之意),撫州之名始於此。將西豐、定川兩縣並入臨汝縣,改稱臨川縣。撫州轄臨川、南城、崇仁、邵武4縣,治臨川。大業三年(607),改撫州為臨川郡。唐武德五年(622),改臨川郡為撫州,隸洪州總管府。撫州轄臨川、南城、崇仁、邵武、永城、東興、宜黃、將樂8縣。七年,改洪州總管府為都督府,撫州屬之。貞觀元年(627),撫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撫州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改撫州為臨川郡。乾元元年(758),臨川郡復為撫州。元和六年(811),升撫州為上州。咸通六年(865),升江南西道為鎮南軍,撫州屬之。後周顯德五年(958),以臨川縣上幕鎮、歸政鄉設金溪場。北宋初年,撫州為南唐轄地。開寶八年(975),南唐亡,改撫州為軍州,撫州、建武軍歸宋, 屬南西路。太平興國元年(976),撫州、建武軍改屬江南路。南宋紹興元年(1131),撫州、建昌軍改屬江南東路。四年,復屬江南西路。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改撫州軍為撫州路。撫州屬江西行中書省。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改撫州路為撫州府。九年,廢行中書省,撫州府轄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5縣,治臨川。正德七年(1512),置東鄉縣,隸屬撫州府。雍正九年(1731),撫州、建昌兩府改隸江西省南撫建道,轄縣、治所不變。[2] 民國二十四年,南城、南豐、東鄉、臨川、宜黃、崇仁、樂安、金溪、資溪、光澤、黎川11縣劃為江西省第七行政區。1949年7月1日成立撫州分區,轄臨川市及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南城、南豐、資溪、黎川9縣。1950年3月27日,臨川市並入臨川縣。1951年6月,改臨川縣城關鎮為臨川縣撫州市。[3] 臨川區轄26個鄉鎮(17個鎮、9個鄉),2個墾殖場,5個街道辦事處。共386個村委會,65個居委會。3 119個村小組。[

⑵ l臨川市是哪裡的

談談撫州市改為臨川市 中國是最重視正名的國度。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一座城市的 地、物名稱,是該城市文化品位、市民素質與市容、市貌的反映。地物名稱的相對穩定、和諧與正確,是現代城市文明建設與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不是說,城市的什麼地、物名稱都不能改。那些充滿封建、封閉、野蠻、鄙俗、迷信、落後意識的、不合時宜的地物名稱,就應及時更改為充滿山川靈氣與民俗風情韻味的,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名稱,現在的中國建設,正在一日千里。命名、改名之事,在所難免。在撫州改用臨川名稱這個問題上,也是如此,需要政府有關主事者,,從善而行。
撫州之得名事實並非來源於撫河, 隋改臨川(郡)為撫州時撫河當時並不叫撫河, 撫州之撫實為安撫之意, 當時南川(江南一帶)多崷豪(即軍閥), 隋平陳後廢郡擴州, 派大臣安撫臨川一帶,故而改稱為撫州! 現在撫州地區早已不是需要安撫的時代了, 應棄安撫之撫州, 而用雅名之臨川, (面臨山川,古語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此仁智皆具的名稱,到哪裡去找?).
臨川是中國公認的三大才子之鄉之一, 撫州地區文化為臨川文化, 臨川文化和廬陵文化, 鄒魯文化, 徽州文化, 荊楚文化, 吳越文化等等, 一起被稱為中華文化的奇葩, 影響深遠.
臨川之名歷史上早於撫州出現和使用, 臨川郡管轄現整個地區334年後, 撫州作為州府之名稱始出現, 同時臨川作為縣名也一直存在, 而且名聲一直比撫州大, 歷代也曾多次將撫州改為臨川, 所以應像雲南省將思茅市改為普茸市一樣, 恢復歷史本來面貌, 將撫州恢復為臨川, 而現在臨川之名僅為臨川區使用, 實在可惜!
撫州讀音與福州相同, 向莆鐵路修通後若同時有撫州站與福州站, 將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再者撫州其手寫體與杭州極相似,容易造成混淆, 現實中就曾發生過將發往撫州的貨物發至杭州的尷尬事! 臨川名氣遠比撫州大, 而且將來也是如此, 看看中學課本里收錄多少臨川籍名人寫的文章就知道, 這是一種對全中國孩子的免費廣告, 應好好利用, (君不見現在一些城市為提高知名度, 都到央視做廣告了). 這點四川省眉山市人家就做得好, 眉山市因為蘇東坡是眉州眉山人, 不但將眉州改為眉山市, 還設了一個東坡區. 我們有王安石,湯顯祖等等頂尖名人,卻沒好好利用.單就有一個王安石, 就應改撫州為臨川, 何況我們有不只一個(文化上)影響很大的"臨川"-----王臨川(王安石), 劉臨川(<<世說新語>>著者臨川王劉義慶), 謝臨川(中國山水詩之祖,臨川內史謝靈運), 湯臨川(湯顯祖,無需多說), 要換了浙江四川等地, 人家早改用臨川之名了! 難道撫州人真如有人所說的那樣, 聰明但不精明? 空擁寶物而不會利用? 豈不可悲 ?
誠然, 改名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主要是匾牌重製作花費), 但其支出與臨川品牌長期為整個地區所帶來的好處相比, 實在是微不足道 ! 因此,將落後的, 知名度不高的, 毫無生氣的撫州更名為雅名臨川, 實在是一件應該為, 必須為, 而且需要盡快為之的造福子孫的美事!

⑶ 誰給我介紹一下臨川貢酒以及臨川的事情啊

臨川牌臨川貢酒系列產品系江西臨川酒業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富有「才子之鄉」地方傳統特色的中高檔白酒產品。臨川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酒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多年研究挖掘出來的歷史名酒 --- 臨川貢酒文化,自古便是臨川文化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臨川貢酒可以上溯到北宋時期以前,距今已有 900 多年的歷史,公元 1075 年,當時北宋宰相王安石以此酒敬獻宋神宗皇帝,深得皇上喜愛,被列為皇宮貢酒而名揚天下。該酒系以優質的大米為原料,採用傳統的釀酒工藝,結合現代釀酒技術,經過精心勾兌而成。其酒液純清,聞香幽雅,口感醇正,甘綿爽凈,低度味不淡,多喝不上頭,是節日喜慶宴用,饋贈親友不可多得的佳品。常飲此酒更使人才思敏捷,心曠神怡。相傳,當年王安石就是飲下此酒而寫下了「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千古名句。
江西省臨川區地處江西省東部,撫河中下游,轄39個鄉鎮場,5個街道辦事處,區域 面積2121平方公里,人口近百萬,是撫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臨川,歷史悠久,建政於東漢永元8年,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王安石、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的故里。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 術家。這里不僅人傑地靈,素有「才子之鄉」的美稱,而且物華天寶,自古就有「西瓜之鄉」的贊譽。遠在宋代,臨川西瓜就聞名遐爾,宋詩會贊其為「冷比霜雪甜比密 一片加口沉痾痊」。建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歷屆政府的重視和全市人民 的共同努力,傳統的西瓜產品煥發新姿,一個具有臨川特色的生產規模化,品種多樣 化,質量品牌化,推廣體系化,技術規范化,經營產業化的西瓜商品生產基地正在贛東大地掘起。近幾年來,全區西瓜產業在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大科技力量,生產規模不斷 擴大,隨著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西瓜產量,質量也上規模,上檔次,在1997年 江西省西瓜,甜瓜鑒定會上,臨川無籽西瓜囊括了前三名,有籽雜優西瓜也連奪西瓜 冠亞軍,西瓜銷售市場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在廣州、深圳、武漢、南京、上海等華 南,華東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青睞。西瓜產業已成為我市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一大 支柱產業,在全區農業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臨川西瓜 知名度高,生產規模不斷發展,1996年度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西瓜之鄉」。
為了促進西瓜產業化的發展,臨川區西瓜有限公司將肩負起龍頭企業的歷史使命 本著「以人為本,以信立業」的宗旨,堅持「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方針,積極開 展西瓜科技開發,良種培育,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經營活動,不斷開發「田露」牌 系列西瓜產品,奉新社會,回報用戶。公司將與社會各屆朋友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托起生命的綠洲,將「田露」灑向社會。風水名人之鄉--江西臨川 江西臨川列入「中國名人辭典」的多達134人,有歷代「臨川才子」的光榮稱號,如宋代的宰相兼大文豪王安石、曾鞏,明代戲曲大師湯顯祖等均出於此縣。近期有教授職稱以上的學者55人,各學科研究生96人,留學生30多人。1982年以來,該縣先後有80多名未滿15歲少年才子,先後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破格錄取為少年大學生。臨川縣之所以有這樣的人才,這和風水地理脫不了關系的。
臨川位江西省撫州市西南,名為「上頓渡」,是眾水所匯之處,地理風水的氣場十分優越,南面的贛江、崇江、撫河如扇形十彎九曲流向臨川,在臨川北匯合流入長江和鄱陽湖,成為地理風水難得的「聚水格」局。臨川西北有環形的山脈擋住西北風,形成「山環水抱必有氣」(即氣聚),符合「山環水抱必有大發者」的風水定律。臨川的北方又有九嶺山、連雲山、幕阜山鑄成層層包圍,使北風不能入侵吹散氣場。此外,臨川較遠的南方,有武夷山直行,成為來氣之口直入臨川,源源不絕地入而聚匯,形成一個優越不散的大氣場,使臨川成為一塊風水寶地。所以盡管時代變遷,社會制度更換,從來不影響臨川的人才輩出。

⑷ 臨川在江西什麼地方

地理位置]
臨川區位於江西省東部,撫河中游,距省會南昌市區100公里,東與金溪、東鄉毗鄰,西倚崇仁、豐城,南臨南城、宜黃,北同進賢接壤。地形狹長,東西寬48.2公里,南北長69.8公里,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是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及文學家湯顯祖的故鄉。
臨川地處東經116°04′至 116°37′,北緯27°31′至28°14′,屬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均氣溫在17.8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698毫米,無霜期達275天。

[歷史沿革]
臨川始於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因境內有臨、汝二水,初名臨汝縣,屬豫章郡。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臨川郡易名撫州,臨汝縣改名臨川縣。1949年5月,臨川解放,縣人民政府成立,屬貴溪專區,7月復屬撫州專區。1995年4月,臨川縣與撫州市合並建立臨川市。2000年10月,臨川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全區轄27個鄉鎮(18個鎮、9個鄉),2個墾殖場,7個街道辦事處。共435個村委會,86個居委會,3279個村小組。總人口103.65萬,非農業人口28.73萬,在全省各轄市所在區中,臨川人口總數居第一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9人。人口以漢族為主,另有蒙族等少數民族。

[資源特產]
土地資源:全區土地面積31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7.9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8畝,耕地面積中有效灌溉面積94%。可開發利用的山坡面積154萬畝。
森林資源:有林地面積98.2萬畝,活立林蓄積量78.5萬立方米,毛竹672萬余株。森林覆蓋率33.9%。
礦藏資源:主要有黃金、銅、重晶石、無煙煤、優質瓷土、釉土、建築石等。水力資源豐富,集水面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4條,年平均流量每秒246立方米,可裝機容量4.77萬千瓦。

[旅遊資源]
王羲之洗墨池,位於文昌橋頭文昌學校內,始建於東晉,距今1600多年;金柅園,位於撫州市第一中學內,始建於唐朝,距今1300餘年;天主堂,位於文昌橋橋頭,建於1908年;金山寺近年規模擴大,四季香客不斷。溫泉度假村、火焰山森林公園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經濟概況]
2003年,臨川區生產總值57億元,比上年增長13.5%;財政總收入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721元,全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38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9%、4.2%、13.87%;三次產業結構為20.6:42.8:36.6。

「才子之鄉」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21世紀挑戰,加快工業化進程,推進城鎮建設,做強臨川教育和臨川文化旅遊業。100萬臨川人民與時俱進,意氣風發,開創臨川美好的未來。

⑸ 臨川文化的歷史淵源

一種區域文化的形成,首先是有其歷史淵源的。臨川建置已近2000年,南城早於臨川建置,但最早、最長時間成為郡、州、府治的是臨川,距南宋都城最近的也是臨川。南城有一座洞天福地麻姑山,許多官宦和文人學士曾去游覽,作詩題書,但他們的活動中心,任職地點都是在臨川,特別是一種文化向性和精神組合,以及文化趨勢的歷史進程,使撫州地區的文化屬性納入臨川文化的范疇。
臨川建置於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即公元96年。如今,除了發現50餘座漢墓群外,還在金坪磨盤腦、羊坡石、雷劈石、羅成嶺等發現8萬余平方米的商代遺址。因此,從研究文化的角度看,臨川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力度還要大大地超出它的建置時間。 臨川文化區歷史悠久。夏禹時地處揚州域。春秋時為百越之地。戰國時屬楚。秦時屬揚州九江郡。漢改九江郡為豫章郡。漢高祖五年,建南城縣,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分南城一部置臨汝縣,縣治高在臨川古邑,仍屬豫章郡。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兩晉、南朝相沿。南朝梁陳時,以今之崇仁、豐城、永豐、新淦等縣增置巴山郡。臨川郡初屬江州,漢武帝時與巴山郡同屬高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擴州,以臨川郡並巴山郡之一部置撫州,隸屬洪州總督府,撫州從此定名。唐朝撫州屬江南西道。五代時,屬揚吳,升為昭武軍。宋起,分為撫州和建昌軍,屬江南西路。元朝時改為撫州路、建昌路,另置南豐州,同屬江西行中書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撫州路為臨川府,不久易名撫州府。同年二月升建昌路為肇縣府,九月改為建昌府。明洪武初,仍設撫州府、建昌府,南豐降州為縣,屬建昌府,均隸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東道。清時仍稱撫州府、建昌府,屬南撫建道。1930年至1934年間,黎川、資溪、廣昌、南豐、宜黃、樂安等縣均先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分立蘇區閩贛省和江西省。1932年7月,東鄉珀干一帶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屬蘇區贛東北省。1949年5月9目,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撫州,7月1日組建撫州分區,江西省撫州分區行處長督察專員公署駐臨川市。1950年9月13日,改撫州分區為撫州區。1952年8月,更名為撫州專區。1967年3月,改為撫州地區。1968年2月,復稱撫州分區。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為撫州地區,屬江西省。1983年7月23日,廣昌縣劃歸撫州地區。1983年9月30日,進賢縣劃入南昌市。至此,撫州地區轄撫州市和臨川、崇仁、宜黃、樂安、南城、南豐、廣昌、黎川、資溪、金溪、東鄉11縣。
臨川自古文風昌盛,英才輩出。早在唐朝,王勃在他所寫的傳世名作《滕王閣序》中,就發出過光照臨川之筆的由衷贊嘆。至宋,又因科舉連捷,流光溢彩,被著名學者董震譽為人才之鄉,民間大眾俗稱為才子之鄉。臨川自東漢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由於歷史的機緣,大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詩人謝靈運、戴叔倫,詞人馮延已,文學家劉義慶,文學評論家鍾嶸,只學家杜佑等都在這里做過地方官,對臨川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積極影響。 正是宋代的科舉制度,導致臨川人才激增。從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至宋度宗咸游八年臨川先後有129人考取監生,205人考取貢士,525人考取舉人,446人考取進士。進十中,北宋138人,佔32.58%;南宋308人,佔67.42%。中榜人數之多,在江西各縣名列前茅。尤其是嘉定十六年一次考取12人,寶慶二年一次考取18人,咸淳元年一次考取22名,占且國錄取進士總數的4%、6%和7.33%。儒林傳為美談,公卿聳觀,朝野震動,盛稱臨川為'人才之鄉'。(董震:《東發日鈔》)
宋代臨川人通過科舉踏入仕途,有2人官至宰相,2人膺任節度使,4人官拜御史,17人官任尚書、侍郎,10人擔任知府、刺史,俱各政績顯著。特別是晏殊、晏幾道、王安石,不愧為臨川才鄉的出類拔萃的人物。同一時期,還有王安禮、王安國、王雱(世稱臨川三王),謝逸、謝薖(世稱臨川二謝),危稹、危和(世稱臨川二危),陳郁、陳世崇(世稱臨川二陳)和汪革、饒節、俞國寶、鄧名世等一批文人才士,在詩、文、詞、賦上的成就也很高。據《苕溪漁隱叢話》引述《復齋漫錄》:元估中,臨川謝無逸過黃州關山可花村館驛,遇湖北王某,江蘇諸某,浙江單某,福建張某等秀才。四人知其來自臨川,戲以'曹植七步成詩,諸君七步為詞'相謔。逸行五步,詞成,揮毫疾書《江城子》一闕於壁;'可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落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蔭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上晚煙籠,粉香濃,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圖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標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詞'聞名江南。謝逸與謝薖、 汪革、饒節並稱為江西詩派中的臨川四俊。饒節還被詩人陸游譽為詩僧第一。鄧名世一生從事學術研究,著有《春秋論》、《春秋類史》、《古今姓氏書辯證》等370餘卷,在姓氏考證上成就尤高。
南宋,臨川才鄉還升起一顆耀眼的明星,這就是一代名醫陳自明。他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寫成《婦人大全良方》24卷,成為中醫婦產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又敢於創新,主張外科外敷內服,辯證施治;敢於突破禁區,最早從事乳岩(乳癌)的觀察和研究,為祖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元代,臨川比較著名的人物只有針灸名醫席弘、法律專家張紹和地理學家朱思本。 明朝臨川的人才迅速走出低谷,重新興旺發達。先後有213人考取監生,364人錄取貢士,302人鄉試中舉,166人進士及第。通過考試,先後有383人入仕,其中御只4人,巡撫總督1人,尚書侍郎8人,布政使3人,知府27人,知州21人,總兵、守將11人,擔任同知、知縣的,則多達136人。入仕人數有宋代130人的2.9倍。職官中,有中央的,有地方的;有文臣、有武將;有內政,有餐交;有義士,有諍臣。人才結構的群體性和多樣性,比之'兩宋',有過之無不及。(李紱:《臨川縣志》序)。前有艾南英、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四人飽讀經書,博學多才,所作時文風靡一時,是譽滿江南的四大才子。邱兆麟與祝徽、帥機並稱為三大名士。邱作詩才思敏捷,用詞造句,常能化腐朽為神奇,別開生面;祝的文章師在王安石,勁骨奇姿,博大精深;帥機作賦即景生情,妙筆生花,所作兩頌(《平西夏頌》、《出閣講學頌》)、一賦(南北二京賦),深為明神宗賞識,公卿競相傳抄,紙為之貴。湯顯祖是明代傑出的戲劇家。他的巨著《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世稱臨川四夢。三百多年來,一直受人稱贊,久演不衰。《牡丹亭》已被譯成日、德、法、英、俄等多種文本。在歷史和天文學領域,也眾星璀璨,引人注目。著名文史學家徐奮鵬花了半生的精力寫成可與《資治通鑒》相比美的《今古治統》20卷。傳到日本後,被視為佐治之妙葯,興國之良方,在明治維新中起過一定作用。著名天文學家吳昊,通過細心觀察,精密計算和反復實驗,糾正了舊渾天儀的誤差,製成星象位置更准確的新渾天儀,其製作技術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明代,臨川還出了許多正直、愛國人士。一朝諍臣傅朝佑嫉惡如仇,先後6次上書彈劾奸相周延儒、溫體仁;愛國商人朱均旺,身居日本,情懷祖國,前後三次冒著生命危險偷渡過回國,密報軍情,使明朝得以預先准備,及時調整部署,援助朝鮮,取得反擊日本侵略者的軍事勝利;傅朝佑堅持真理,朱均旺受罪愛鄉,獲得了正氣在臨川的聲譽。
清王朝建立三百多年間,通過各次科舉考試,臨川只有187人考取監生,306人考取貢士,202人考取舉人,101人考取進士。錄取進士的人數是兩宋的25%,明代的66%。入仕後,有37人擔任朝官(御史3人、侍郎4人、內閣中書10人、翰林院8人、各部主事12人),121人擔任地方官(知府5人、知州3人、同知3人、知縣73人),武職(總兵、把總、鎮守)9人,合計167人,比兩宋多28%,比明朝少56%。這一時期,臨川入仕者居高位的不多,但大都才華出眾,為世人注目。一代名臣李紱,歷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官廣西巡撫、直錄總督及工、戶、吏、禮、兵5任,敢於斷請命,彈劾貪贓枉法的河南巡撫田文鏡;敢於快刀斬亂麻,疏通津沽漕運,緩解京城糧荒,政績顯著,獲得清世宗奉國罄心的獎勵。一代才士李來泰,博學多識,工詩善文。康熙十八年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力挫來自各地的一百七八十名懦學,奪得高奎,任四川會邡知縣時,興利除弊,發展生產,深受當地士民愛戴。清官馬汝良,任山西黎城知縣,巧斷大案、要案。鐵面無私,為受害者伸冤解恨,時人稱馬青天。愛國志士黃維翰,任吉林呼蘭知府時,雷厲風行查禁罌粟,力阻外輪駛入呼蘭內河,保護了人民利益,維護了國家主權,東北輿論,交相稱許。
在學術界,則是理學盛於南,文學興於北。,李紱、紀大奎都是南臨川理學名家。前者著有《陸子學譜》、《朱子晚年學譜》、《陽明學錄》,力圖調和朱、陸的學說;後者都很有影響。李宗瀚、李聯琇、李瑞清則是北臨川詩文高手。李宗瀚、李聯琇,文學韓愈、歐陽修,搖曳生姿;詩宗李商隱,沉博艷麗,是當時江西文壇上的佼佼者;李瑞清是全國知名的教育家和書法家,他善於以篆作畫,以畫入篆,畫花卉微妙微肖,繪佛更是栩栩如生,日本書畫界不惜重金求購,譽灌東瀛。 民國廢了科學,興了新學,但臨川只有300多人考取大學、中專;所聘任才,軍界有2個中將,5個少將;政界有2個專員,14個市,縣長;學界有12個教授、副教授。他們之中,有中將師長劉世均、國防部西北兵部中將總監萬舞、蘇魯戰區政治部少將主任周復、第38師政治部少將主任兼遂川、吉安縣長楊耕經、國民政府立法委員黃強、三青團江西支部幹事長李德廉和七行政區專員吳養愚、江西省高級法院院長梁仁傑、南昌市市長艾懷瑜。從事科技教育事業的,有北京大學工商法律系教授吳英荃、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易錫麟、中山大學經濟系教授辛膺、盲人教育家萬維章、鄉村教育家桂瑞藩、唐式麒。桂瑞藩創辦的桂橋小學,為臨川、撫州、進腎、南昌、豐城、東鄉、南城、南豐、崇仁、宜黃、樂安、余干、高安等13個縣市培養人才,桃李滿天下。經營工商企業的,有著名紡織專家朱仙舫和四川巨商湯子敬。朱仙舫長期在上海中新紗廠任職,致力改進紡織技術,提高同外國紗廠競爭的能力;以後在漢口、安慶、九江等地創辦紗廠和麵粉廠,為發展民族工業,特別是發展江西的輕工業作出貢獻。湯子敬在重慶開設布疋、山貨店和錢庄,經營有方,成為蜀中巨富,人稱湯百萬,'湯半城、湯財神'。這一時期,臨川許多熱血青年投身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涌現了一批彪炳史冊的革命英烈。主要有:傅烈(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兼軍委書記)、傅大慶(孫中山的政治的總顧問鮑羅延、軍事總顧問加倫將軍的翻譯,曾被派到馬來西亞,作馬共中央宣傳部長)、周治中(女,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長)、周壽南(中共臨川縣委書記)等。

⑹ 臨川區的歷史沿革

秦國統一六國後的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為36郡,撫州屬九江郡。漢改九江郡為豫章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建南城縣,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臨汝縣,縣治高在臨川古邑,仍屬豫章郡。
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臨川郡轄臨汝、南城、西豐、新建、安浦、永城、宜黃、南豐、東興、西城10縣。南朝梁陳時增設巴山郡、領巴山、西寧、新建、新平、豐城、廣豐、新安7縣。
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廢臨川、巴山兩郡置撫州(取安撫之意),撫州之名始於此。將西豐、定川兩縣並入臨汝縣,改稱臨川縣。撫州轄臨川、南城、崇仁、邵武4縣,治臨川。大業三年(607),改撫州為臨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改臨川郡為撫州,隸洪州總管府。撫州轄臨川、南城、崇仁、邵武、永城、東興、宜黃、將樂8縣。七年,改洪州總管府為都督府,撫州屬之。貞觀元年(627),撫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撫州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改撫州為臨川郡。乾元元年(758),臨川郡復為撫州。元和六年(811),升撫州為上州。咸通六年(865),升江南西道為鎮南軍,撫州屬之。後周顯德五年(958),以臨川縣上幕鎮、歸政鄉設金溪場。
北宋初年,撫州為南唐轄地。開寶八年(975),南唐亡,改撫州為軍州,撫州、建武軍歸宋,屬江南西路。太平興國元年(976),撫州、建武軍改屬江南路。南宋紹興元年(1131),撫州、建昌軍改屬江南東路。四年,復屬江南西路。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改撫州軍為撫州路。撫州屬江西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改撫州路為撫州府。九年,廢行中書省,撫州府轄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5縣,治臨川。正德七年(1512),置東鄉縣,隸屬撫州府。
雍正九年(1731),撫州、建昌兩府改隸江西省南撫建道,轄縣、治所不變。
民國二十四年,南城、南豐、東鄉、臨川、宜黃、崇仁、樂安、金溪、資溪、光澤、黎川11縣劃為江西省第七行政區。
1949年7月1日成立撫州分區,轄臨川市及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南城、南豐、資溪、黎川9縣。1950年3月27日,臨川市並入臨川縣。1951年6月,改臨川縣城關鎮為臨川縣撫州市。
臨川區轄26個鄉鎮(17個鎮、9個鄉),2個墾殖場,5個街道辦事處。共386個村委會,65個居委會。3 119個村小組。

⑺ 臨川屬江西哪個市的

臨川 現指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但是一般意義上的臨川是指現江西撫州,古為臨川郡。 歷史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臨汝縣,即後來的臨川縣。 公元23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隋文帝開元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實現全國統一,廢郡擴州,平陳總管揚武通奉命安撫臨川郡一帶,將臨川郡改為撫州。 縱觀歷史,古臨川治屬相當於現在撫州市的絕大部分,並囊括了廬陵、豫章、甌閩部分。東連吳越,西接瀟湘,南控閩粵,北襟江湖,橫跨吳、越、楚三地,為古代通往閩粵沿海地區的要沖。這里,地氣殊異,山川炳靈,林奇谷秀,水繞川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江山形勝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賈常行。荊楚、吳越文化交匯於此,中原、閩粵文化滋潤其中。秀美的風光,發達的農業,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淀,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燦爛的「臨川文化」。 魏晉以來,特別是兩宋以後,臨川古郡,撫河兩岸,名人輩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譽稱。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這是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對臨川贊美的千古絕唱。 人物 「名儒巨公,彬彬輩出,不可勝數」,「臨川才子」是「臨川文化」的得意之筆。自古以來,臨川才子之多向為世人矚目。「臨川文化」區內樂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雙封爵,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記述,就是臨川才子涌現的生動寫照。據有關資料統計,自宋而清,僅臨川(撫州)進士及第者2000餘人,涌現了舉世矚目的才子群體。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晏幾道、陸象山、樂史、饒節、謝逸、謝過、李覯、吳澄、紀大奎、李瑞清、譚綸、陳自明、危素、蔡上翔、吳與弼、羅汝芳、陳彭年、危亦林、鄧茂七、徐奮鵬、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艾南英、黃爵茲、歐陽竟無等等,就是臨川(撫州)古代才子群體中的佼佼者。 撫州不僅文化名人多,而且檔次高,成就大。列入《中國名人辭典》的鴻儒100多人。《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共收錄了1296人,其中撫州籍名家317人,幾佔三分之一。「宋詞四開祖,臨川有二晏」,「唐宋八大家,曾鞏、王安石」,「江南四才子,陳、羅和章、艾」。「江西詩派」前期25人,臨川有謝逸、謝過、汪革和被陸游稱為「詩僧第一」的堯節。全國兩宋詞人867人,江西為153人,而撫州就佔44人。特別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偉大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鞏、南宋心學大師陸九淵、明代劇壇偉人湯顯祖等,不僅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而且贏得了世界性的崇高聲譽。 文化之邦,才子之鄉,常是名人墨客聚會之地。歷史上有不少名人學士來臨川(撫州)任職和宦遊。東晉王羲之、南朝謝靈運、唐朝顏真卿、南宋陸游等,曾在這里為官;宋代詩人黃庭堅、梅堯臣、范成大、明代思想家李贄、徐霞客也都來過此地游覽常駐。《世說新語》和《詩品》的編著者劉義慶和鍾嶸均襲封臨川王。這些名人學士在臨川都留下了大量遺墨華章,為閃光的臨川才子群體增添了輝煌。 近、現代史上,撫州的政界要員、科技名流、文壇巨匠、音樂明星、留學博士同樣各領風騷。黃祿祥、饒毓泰、周建屏、趙醒儂、傅烈、游國恩、肖滌非、舒同、李井泉、盛中國、盛中華等,都是撫州人氏。他們超群拔萃,卓有成就,為豐富和推動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才鄉代有才子出」,「臨川神童今朝多」。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1993年,全市各類學校為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58415名,其中少年大學生147人,僅撫州一中、二中被錄取的少年大學生就有62人,在國外留學20人。出現了像臨川縣河東鄉農民武進興的「大學生之家」(6個兒子,5個考上大學,1個考上中專),臨川縣羅針鄉朱家村的「大學生之村」(全村總人口240人,擁有大專以上學生40名)。兄弟出國,姐妹留學,一家五個兒女出了三個博士、兩個碩士。這類現象在撫州是屢見不鮮的。1984年以來,撫州市中小學生在全國性和全省性的數、理、化三科大賽中,共有2284人次獲獎。其中獲全國一等獎的153人次,獲全國二等獎的365人次,獲全國三等獎的740人次。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稱此為「臨川現象」。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專家以及新聞界的極大興趣和關注,紛至沓來地對「臨川才子現象」進行考察、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網路

⑻ 撫州和臨川是什麼關系

1949年5月,東鄉、金溪、資溪、臨川、崇仁、宜黃、南城、黎川等縣先後解放。臨川、東鄉、金溪、資溪縣屬新組建的贛東北行政區貴溪分區。接著劃出臨川縣的羊城、東外兩鎮另置臨川市,亦屬貴溪分區。7月1日,以臨川市和臨川、崇仁、宜黃、南城、黎川縣正式組建撫州分區,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於臨川市羊城鎮。8月,南豐縣解放,屬撫州分區。金溪、資溪改屬撫州分區。9月,廣昌、樂安縣相繼解放,樂安縣屬撫州分區,廣昌縣屬寧都分區。1950年4月,臨川市並入臨川縣,改置城關區。9月,改撫州分區為撫州區。1951年6月,臨川縣城關區改為撫州市,屬臨川縣轄市。7月撫州區改稱撫州專區。1952年12月,廣昌劃為撫州專區。1953年,撫州市改為撫州鎮,仍隸屬臨川縣。次年,撫州鎮升為縣級鎮,隸屬撫州專區。同年,廣昌縣劃歸贛南行政區管轄。1968年2月,成立撫州專區革命委員會,駐臨川縣撫州鎮。進賢縣劃入撫州專區。6月,東鄉縣劃歸撫州專區。1969年10月,撫州鎮改為撫州市。1973年2月,撫州專區改為撫州地區。1979年5月,撤銷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撫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廣昌縣劃歸撫州地區。9月,進賢縣劃入南昌市。1987年8月,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臨川縣與撫州市,設立臨川市(縣級),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建制直至1995年1月才正式實施。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撫州地區和縣級臨川市,設立地級撫州市和臨川區,市人民政府駐臨川區。撫州市轄原撫州地區的南城、黎川、南豐、崇仁、樂安、宜黃、金溪、資溪、東鄉、廣昌和新設立的臨川區。10月20日,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開始對外辦公,地址仍在原撫州地區行政公署內。

⑼ 臨川在哪個省

臨川 目錄[隱藏]歷史 人物 變革思想 文化 臨川八景 佛教 科技經濟文化 革命 地理及飲食文化 特產 歷史 人物 變革思想 文化 臨川八景 佛教 科技經濟文化 革命 地理及飲食文化 特產

現指江西撫州市臨川區。 [編輯本段]歷史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臨汝縣,即現在的臨川縣。
撫州史研究會」,對撫州歷史和文化進行研究和探索。美國博士韓明士,1985年在美國出版了他的專著《中國宋朝江西撫州的精英》。日本是國外王安石研究的中心。研究隊伍蔚為壯觀,論文著述十分繁豐。東一夫,東村哈兵衛、高橋作衛、佐伯富、周藤吉之等,都是著名的王荊公研究家。日本戲曲史家青木正兒,致力於湯顯祖研究,著有《中國近代戲曲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俄亥俄州大學歷史系主任葛德衛教授,致力於吳澄和「草廬學派」研究。1986年,美國一批專家學者前往崇仁考察吳澄的故里。1982年,以松田文雄為團長的日本佛教考察團,專程前往宜黃曹山,對曹洞宗遺址進行考察。 [編輯本段]地理及飲食文化[地勢]全市東南西三面環山,疊嶂逶迤;中部多丘陵山地,起伏綿延;西北接贛撫平原,一望無垠。全境以山地、丘陵為主,「七山半水兩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為全市地貌、地形輪廓的概括。
[山脈]境內山地大多分布於邊緣地帶,東南系武夷山麓,西南屬雩山余脈。主要山峰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少數超過1500米。南豐縣軍峰山海拔1761米,為全市最高峰。
[河流]境內河流交錯,水系成網,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的河流就有467條。 本市河流均屬長江流域,有撫河、贛江、信河三大水系。撫河幹流全長317公里,為全市最大河流, 也是江西省第三大河流。本市流域面積為1.59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1.9%。
[氣候]撫州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春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濕潤,秋季涼爽少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在17.9℃,年日照時數為1700.4小時,年均降水量1942.2毫米,年無霜期248天。 註:江西東鄉野生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分布最北的野生稻,被中國農科院專家稱為「野生植物大熊貓」,是「比大熊貓更應得到保護的物種」。
[土地資源]全市土地面積2822.54萬畝, 其中耕地面積380.30萬畝,人均耕地1.04畝,在耕地面積中,有效灌溉面積佔77.95%, 尚有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594萬畝,是發展多種經濟的天然資源。 特別是宜農紅壤荒地面積大,集中連片,是世界銀行紅壤開發的投資重點。
[水力資源]全市河川徑流總量174.6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70.25萬千瓦,可開發量49.14萬千瓦,且因山谷多、落差大、地形好,具有多目標梯級開發利用的效益。
[森林資源]全市有林地面積1461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956萬立方米,毛竹18194萬株,森林覆蓋率53.4%。樂安、宜黃、黎川等七縣為全國速生豐產林基地縣,面積達37.95萬畝。 良好的森林環境,孕育了本地良好的生態系統,本地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地還有老虎,狐狸,刺蝟,野豬群等頻繁活動。現在野雞,野鴨,野兔,蛇類等活動依然頻繁(註:本地大蛇,毒蛇多,本地人有捕獵蛇賣的習慣,再加上農葯和其他污染,大蛇的生存面臨巨大的挑戰)。鳥類種類繁多,麻雀,白鷺等在夏秋兩季在農村隨處可見。
本地還盛產野梨,桃,李,柿,柚,棗,葡萄等。由於土壤含銅偏重,所以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南豐蜜桔揚名海內外。
[水產資源]全市水面面積133.05萬畝, 已養殖面積43.93萬畝。市內漁類品種繁多,養殖以草、 鰱、鯉為主,水產品產量7.52萬噸。 野生的鱔類,蛙類、鱉類物種豐富,還有娃娃魚(註:又名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這種稀有動物。由於現今環境急劇惡化,和本地保護不利,水生態和森林生態一樣正在遭受嚴重的破壞。現在早已不復當年江南水鄉的風采。
[礦藏資源]市內地下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有40多種,其中瓷土儲量大,品位高,是市內一大優勢資源;石墨、重晶石儲量列全省前茅;沙金、岩金具有較大的開發前景。此外,南城麻姑山天然礦泉水具有抗癌防衰老功能,臨川溫泉是江西省療養勝地之一。
[特產資源]撫州自古為農桑富庶之地,孕育著眾多的名優土特產品。南城銀珠稻(即麻姑米),品質精良,香軟可口;南豐蜜桔,古稱「貢桔」,以皮薄肉嫩、汁多核少,果味香甜而馳名中外;撫州西瓜享有「冷比霜雪甘如蜜」之美譽;廣昌通芯白蓮,以色白、芳香、味甘特點聞名遐邇;廣昌驛煙,具有色鮮、肉厚、味濃、油份充足,燃燒性強等特點,遠銷歐亞非。此外,金溪的藕絲糖、南城的麻姑茶、滸灣油麵、疏山金桔餅、崇仁麻雞、東鄉綠殼神蛋等,各臻其妙,在省內外均享有一定的聲譽。
[勞力資源]撫州人口眾多,勞力資源豐富。年末全市總人口366.45萬人,社會從業人員178.7萬人,其中:國有經濟單位職工24.4萬人, 城鎮集體所有制單位職工4.1萬人,個體勞動者25.9萬人。 [編輯本段]特產粉絲:撫州人有吃粉的癖好,經過歷代的發展,現在有許多中做法,常見的有餐館的泡粉,炒粉,家中常見的吃法有魚頭煮粉,涼拌粉。
西瓜:本地還盛產西瓜,夏天西瓜的消費量蔚為可觀。由於水資源豐富,吃魚也成了本地飲食的重要部分。
菜梗:腌菜是本地農村一種重要的飲食習慣,品種眾多,臨川菜梗更是同撫州泡粉一樣成為本地人的驕傲。

⑽ 我想問一下,臨川縣是叢哪年開始,臨川縣到臨川區又是哪年

  1. 臨川建縣始於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2.解放初期曾由臨川縣析出撫州市,1987年國務院批准臨川縣、撫州市合並為臨川市,1995年5月正式合並,2000年10月改市設區。


閱讀全文

與臨川的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