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地區有哪些著名的佛教的道教景點嗎,請試著寫出三處
1、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
六榕寺,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2、光孝寺
光孝寺,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
3、華林寺
華林寺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西來正街,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華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中印文化交流地,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首。
(1)廣州哪個寺廟歷史最久擴展閱讀:
其它相關介紹: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為特色標志,它曾經是一座佛教寺院。與海庄寺、廣孝寺、華林寺、大佛寺並稱為廣州五大佛教森林。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漢代佛教寺院。
光孝寺建築規模雄偉,堪稱嶺南叢林之冠。它不僅在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國南方建築史上創造了獨特的風格和流派。
華林寺佔地3萬平方米,由五百座羅漢殿、佛塔、達摩殿等組成,除三寶佛像外,還有五百尊泥塑羅漢像,其中包括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木像。
❷ 廣州哪座寺廟比羊城歷史還要悠久門票多少錢
廣州又一寺廟走紅:比羊城歷史還要悠久,門票5元值得一去!
佛教的存在,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並且在長期傳播當中與中國文化做到了相互融合,其中,在南北朝建立的寺廟數量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時期,用數不勝數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的。及時到今天,寺廟對於很多人也是實現心願的一種心靈方面的寄託,所以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寄託情緒,很多人就愛逛寺院,今天,小編講得是廣東有一座求愛情相對比較靈驗的寺廟,讓我們去看看這座寺廟吧。
也許,我們在這里遊玩,就能夠體驗到一種特有的歷史沉澱感,但是,這種體驗,並不是那種城市的熱鬧、以及燈火輝煌所特有的,在這里聽著鳥叫聲、然後令人安心的佛語,鼻尖似乎嗅到了香火味,當遊走在這座寺廟,似乎心也能夠跟著平靜下來,對於這座寺廟,有機會你會來嗎?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門票:5元
❸ 廣州有哪些寺廟
1、南海神廟。當您來到廣州東面黃埔的廟頭村時,一座古老而宏偉的廟宇聳立在您的視野中,它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古代廣州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南海神廟。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
(3)廣州哪個寺廟歷史最久擴展閱讀:
光孝寺,廣東著名古建築群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辟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幾次更改,初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不久後改廣字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
❹ 「香火最旺」的兩座廣東寺廟,分別是什麼呢
我們國家的佛教從古就一直流傳至今,說起佛教,那就不得不說寺廟了,可以說寺廟就是佛教的非常典型的代表。我們國家的寺廟也非常的多,並且我們國家有很多人對寺廟情有獨鍾,從現在的旅遊形式來看,越是人多的寺廟,就有越人往裡面進,也不知道是什麼魔力。並且現在人們都非常注重身體的健康,也有許多人去寺廟裡面祈求平安。現在廣州就有兩座非常受歡迎的寺廟,堪稱是廣州“香火”最旺的寺廟了,讓我們來一一的介紹一下吧!
❺ 廣州歷史悠久的寺院建築是
一、寺院興廢
廣州西關寺院以華林寺的歷史最為悠久,它的前身為達摩創建的西來庵,又稱西來堂。明南京工部主事張詡在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編寫了一本名叫《南海雜詠》的書,裡面有一首題為《西來堂》的七言絕句:「何年飛錫自西來,萬古長空一鳥飛。只為少林無口訣,教君何處覓筌蹄。」這是最早反映西關寺院的詩歌之一。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宗符禪師從福建漳州來廣州,對西來庵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引珠江為功德水,在寺周「環植樹木,蔚然叢林」,為只樹園,修建大雄寶殿、達摩堂、禪房等,改西來庵名為華林禪寺。清康熙年間的華林寺,東起今新勝街,西鄰今毓桂坊,南臨今下九路,北至今長壽路,面臨珠江,佔地昔日劉王苑,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屈大均七言律詩《過華林寺作》雲:「芳華舊是劉王苑,咫尺鵝潭見海天。蝴蝶繭從仙岳至,菩提紗向帝京傳。光流故國餘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煙。春草似含南漢恨,依依隨客到花田。」[1]清人陳蘭芝以一首《游華林》講述華林寺的歷史:「為傳衣缽來中土,駐錫華林一脈長。滿徑雨花知佛國,心燈先證在蕭梁。」[2]
古代廣州城西有西禪寺,《大明一統志》:「西禪寺,在府西。宋淳熙中,經略周自強建。」據此,大多數人認為西禪寺始建於宋淳熙三年(1176年),事實上早在南漢(907-971年)時,龜峰上已有一座慈普寺,該寺毀於宋。周自強是在慈普寺基礎上興建西禪寺的,因此龜峰上的寺廟歷史已有千年以上。西禪寺的香火以明初最為興旺,洪武十二年(1379年增長率),西禪寺擁有20頃5分的田地、水塘,靠這些地產收入,該寺以後建起了正殿、阮公祠堂等屋宇,並專門塑造了一座六祖銅像,供人拜奉,西禪寺還是當時廣州「五大叢林」之一(《大明一統志》的「廣州寺觀」僅載光孝、蒲澗、海珠、凈慧、西禪五座寺廟)。乾隆《廣州府志》:「西禪龜峰寺,在城西四里,殿後石形如龜,故名。」由此可知應是先有西禪寺,後寺內發現石龜,才叫該座落的小丘為「西峰」,西禪寺也多了「西禪龜峰寺」的名字。《南海雜詠》里有五言詩雲:「龜峰亦鷲嶺,此寺非少林。有僧方辨道,無佛不傳心。寄語蒲庵道,海針何處尋?」歷史上的西禪寺曾幾度興廢,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黃蕭養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圍攻廣州,西禪寺毀壞。明正德年間,廣東按察司副使魏校改為大學士方獻夫祠,明末毀於戰火。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靖藩總兵曾養性捐資修復。1924年,當時的市政府以150元底價拍賣,寺僧無力贖回,西禪寺由此湮沒。西禪寺雖然不存,但原來寺中的石龜、古井等物仍在今廣州第四中學校園內。[3]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廣東巡按御史沈正隆在廣州城西南五里舊順母橋故址(今長壽東路北側長壽大街)興建慈度閣,為群眾消除病患,此為長壽寺的前身。清康熙年間,大汕和尚擴建之,名為長壽寺。初期屈大均與大汕關系密切,常往來寺中,並有七言古詩《過長壽院》一首,講述當年長壽寺的情況:「尉佗城邊長壽里,古寺前臨白鵝水。家家蕹菜有浮田,處處魚歸大市。鍾磬聲隨山雨來,菩提壇接越王台。石門南對紅樓出,珠浦西連紺殿開。師向人天無可說,諸方盡讓琉璃舌。丹青一一是無生,詞采紛紛洞冰雪。自種花多灌美泉,頭陀苦行在花田。不須天女頻來散,終歲花開冬亦妍。林塘曲曲通潮汐,鷗鳥時來爭坐席。童子歡娛足白鷳,老人變化多黃石。相對空天月上時,海光如見杖人師。曾分寶鏡雖無用,欲舉青蓮亦有期。」[4]又有七律詩《長壽院外眺望作》一首:「珠海當門月倍明,雌雄水底應鍾聲。風飄梵響千家滿,雨散花香兩岸情。洋舶通時多富室,嶺門開後少堅城。霸圖消歇無南武,悵望朝台古木平。」[5]屈詩中,長壽寺外是一望無際的珠江,周圍菜田有農民耕作,一艘艘漁船滿載海產歸來上市。寺內種了大汕親自培植的鮮花,常年盛開,人們扶老攜幼前來游覽,清康熙年間,廣州娛樂昇平景象躍然紙上。而詩人清醒地看到,對外貿易富裕廣東的同時,亦給國家帶來被侵略的隱憂。
清光緒七年(1881年)九月二十四日,長壽寺被火燒毀,鍾兆霖的敘事詩《長壽寺災》記載甚詳,當時「煙濃焰烈,蒼天為赤,大殿以供聖牌不毀,余則灰燼矣。」[6]經此劫難,昔日長壽「寺內有好幾處殿堂,每個殿堂周圍都有寬闊的走廊,走廊的邊上是大理石的欄桿,與高高的廊柱相連。欄桿上雕有游龍的浮雕」[7]的豪華景象不再。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兩廣總督岑春煊下令拆毀長壽寺,改建為戲院、商鋪及水塔等。
西林寺,原址在廣州城西(今十一甫大街西林巷)。關於西林寺的歷史,此前僅見於廣州市宗教志編纂委員會編輯出版的《廣州宗教志》里的一行字:「明代建,1963年住持僧永參圓寂,房屋歸市佛協管理。」[8]而清人熊景星有《西林寺雜作九首》,詩雲:「分齋一鴿下空庭,日轉紅蘭午正晴。花韻亞欄人展卷,磬聲時和讀書聲。」「鼻觀初參未了緣,旃檀清妙裊諸天。絪緼一縷穿欞出,化作佛桑花上煙。」「蓮花影里現空王,白石蓮花有定光。瑤殿夜來真突兀,杜陵詩擅贊公房。」「林屋翛然好賦詩,茶瓜清話說牟尼。鳩摩羅什多情甚,招我同參玉版師。」「己公頭白六旬余,佛火分光照讀書。輸爾法門龍象力,五更清唄響鍾魚。」「月轉清軒樹滿廊,覆檐鴛瓦見清霜。白蓮秋半花殘後,枯坐時聞葉有香。」「閉門今雨蘚生墀,小鳥交交似竊脂。己解忘機渾不避,客來飛上木樨枝。」「鐵梗海棠秋蕙芽,薔薇菡萏盡奇葩。年來自詫黃筌筆,寫遍西林寺里花。」「長物惟餘子敬氊,杜詩韓筆手新箋。人誇居士論文地,也有天花落講筵。」[9]又有《西林寺題壁》一首:「措宅只園道固窮,年年心苦事雕蟲。平生但有簞瓢樂,不愧闍黎飯後鍾。」[10]熊氏這兩題十首詩可以補充西林寺文獻資料之闕。
報資寺在城西一里(今西華路廣州市第十一中學),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建。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世襲平南王的尚之信以及弟之節、之磺、之瑛等因叛亂被清廷處死,埋葬在寺中。父建佛寺兒墳墓,難怪後人有「平南功業今何在」之嘆。清人葉廷勛三首《過城西報資寺平南王墓》詩雲:「古寺蒼涼石碣存,一家遺骨瘞西園。平南功業今何在,野草繁花翳墓門。」「荒冢累累向夕陽,古槐交蔭路羊腸。自從玉椀埋塵土,無復衣冠拜尚王。」「寒食年年聽杜鵑,春山啼斷隴頭煙。紙錢麥飯無人到,惟有農夫負耒前。」[11]
廣州城西的准提寺,又名准提庵,清代建,原址在今德星路冼家巷。清人梁信芳《准提寺》詩兩首雲:「踏遍涌邊路,今來參准提。片雲生樹杪,斜日過橋西。鍾定爐煙裊,幢幽花影低。一僧閑自在,宗法問曹溪。」「擾擾人間世,禪關獨自扃。愛詩勤護壁,凈葉細翻經。鶴夢離塵劫,龍芽淪性靈。肯教共彌勒,風雨一燈青。」[12]南海人何秀棣的《准提寺》詩雲:「夜過准提寺,扁舟載月行。隨波雙漿去,隔浦一燈明。古木有秋色,微風解宿酲。叩門僧已睡,何處聽鍾聲。」[13]准提寺有閣,中秋節時遊人登閣賞月,鍾兆霖有《中秋夜准提閣望月》七言詩雲:「孤鶴南飛警露涼,四垂天宇界秋光。白雲別我歸何處,明月隨人客異鄉。此夕同看登佛閣,去年相望在名場。飄然若躡清虛府,欲向姮娥折桂香。」[14]
二、諸寺特色
古代廣州城西寺院,無論是有1470多年歷史的華林寺,抑或是宋代建立今已湮沒不存的西禪寺,以及清代的長壽寺、報資寺等都有著各自的特色。
明清西來齊放生。明末的西來庵常有放生儀式,陳子升(1614—1692年)曾有《西來庵放生》描寫當時情形:「來尋初地便如歸,石蘚蒼蒼著野暉。向晚信心人早集,出籠梳翼鳥齊飛。錢財少亦通慈念,功德多煩撘戒衣。法事正完吟思發,微風生樹月微微。」[15]從明末的放生飛禽,到清代的華林寺放生龜魚,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梁俊堂撰《華林寺放生會記》詳述此事。據載當時華林寺有一活水池,每值潮漲,江水源源流入,生意盎然,池中蓄有魚龜,皆積德好善者所放生。[16]此外,華林寺藏有舍利子,最早見載於陳子升的《盂蘭盤日西來庵舍利》,詩雲:「金作浮圖藏舍利,師僧請出眾人觀。生天直用時時切,消業回思世世難。驚眼威神燈外轉,徹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禮罷空行院,為指芭蕉在葯欄。」[17]
華林羅漢五百尊。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華林寺主持只園建立羅漢堂,塑造五百羅漢像,供人瞻仰。清人鍾兆霖有七言古詩《華林寺五百羅漢堂中供聖像因詢寺僧答以雲雲》一首:「華林羅漢五百尊,盡是西天佛弟子。一爐香火一龕燈,一盤生花一盂水。石壇清凈無纖埃,色色空空禪偈旨。胡為丈六現金身,中奉當朝聖天子。細詢山僧叩其然,答雲原不從茲始。或言羅漢是前身,袈裟召送天台寺。始知具有本來因,至今鑄像招提里。不同自號道德君,亦非捨身同泰比。帝王仙佛共因緣,一以貫之想應爾。斯語不信不敢疑,肅然起敬曰唯唯。」[18]關於只園大師,清東莞人羅珊專門有一首詩,名為《只園和尚》:「只公儒行僧,至言勝梵唄。一息不使閑,智慧抑何大。求經塑羅漢,身勞心乃泰。」[19]只園為弘揚佛法,身體力行,他不僅塑造五百羅漢像,且求得《大藏經》三千卷,並說:「做和尚一息不使閑,閑則妄念,自無由生。」[20]
龜峰西禪最清靜。清代,位於西關郊外的西禪寺幽雅清靜,香客稀疏,故人們前來尋幽消暑。清番禺人崔必鈺有兩首《西禪寺贈僧某》雲:「乍離城市外,便覺雅懷舒。高閣日偏永,圓蒲靜有餘。籬偏花作界,林借鶴為廬。似待幽人至,同看貝葉書。」「數椽棲息地,還有舊時僧。凈業山無火,禪心並是冰。缽安招喜雀,塵下念飢蠅。物外原清淡,隨緣俟更興。」[21]陳蘭芝的《游西禪寺》雲:「覽勝西郊更向西,西禪初地幾凄迷。黃鸝滿樹孤僧寂,問客曾過舊虎溪。」[22]
清涼世界是報資。報資寺中有榕樹消暑,有「第一清涼地」之稱,遊人常往賞花吟詠。沈世良的《報資寺》詩序說報資寺「去城西一里而近,方塘數畝,石床無塵,榕陰蔽之,上不見日,禪窟中第一清涼地也。」是詩雲:「到寺松花淺沒鞵,午陰如水初排。孤雲侶石將成族,新筍穿欄漸礙階。名士讀騷工飲酒,神通運水與搬柴。追涼更愛風潭好,一琉璃凈綠揩。」[23]清吳元治有七律《報資寺逭暑》一首:「炎蒸無地避蟲蟲,闖入清涼世界中。碧樹影侵霄路逈,晴嵐翠寫畫廊空。石床蘚潤余朝雨,花徑香濃過午風。最好綠波吹漸縐,迴文寸寸織難工。」[24]報資寺又種有海棠花:「仙姿何必問行藏,一瓣曾拈笑上堂。詩絕西川非妬艷,花移夏日獨留芳。誰能入眼看無色,我自澄心悟有香。消受瞿曇甘露灑,李桃空笑嫁春忙。」[25]
此外,昔日廣州城西的寺院,有山有水有亭,是廣州人游覽的好去處,清直隸按察使張青選的《汪劍潭太守程靜軒廉訪招同王簣山觀察游城西禪寺即次觀察韻》雲:「選勝尋幽薝蔔林,風亭水榭快登臨。城隅水木延清賞,梵室經魚凈俗襟。秋柳詩應今嗣響,穎師琴許托知音。忘年交誼形骸略,坐遍桐陰與竹陰。」「偶來湖上泛仙舟,鎮日叨隨杖履游。偶得余閑且行樂,祗今望澤敢紓憂。作霖未許雲歸岫,欲雨先看風滿樓。肉食人偏嗜蔬筍,來朝傳說遍揚州。」[26]而長壽寺又以滿地桂花聞名,清人潘兆鏗的《珠江竹枝詞》有「長壽庵中盈畝桂,成年香氣染僧袍」詩句,表明長壽寺的桂花四季飄香。
注釋:
[1]《翁山詩外》卷10,《屈大均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849頁。
[2]陳蘭芝《嶺海名勝記》,清乾隆55年(1790年)羊城六書齋刻本卷1第157頁。
[3]《羊城晚報》2003年11月17日A8版。
[4]《翁山詩外》卷3,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頁。
[5]《翁山詩外》卷10,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849頁
[6]《菜根堂詩存》,廣州祥興印務局1930年鉛印本卷8第7頁。
[7](美)亨特《舊中國雜記》,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頁。
[8]《廣州佛教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頁。
[9]《吉羊溪館詩鈔》,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卷1第6頁。
[10]《吉羊溪館詩鈔》,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卷1第8頁。
[11]《梅花書屋近體詩鈔》,清道光刻本卷4第3頁。
[12]《螺涌竹窗稿》,清道光29年(1849)桐花書屋刻本第20頁。
[13]《庾園詩草》,清光緒9年(1883)刻本卷上第8頁。
[14]《菜根堂詩存》,廣州祥興印務局1930年鉛印本卷2第11頁。
[15]《中洲草堂遺集》,香港何氏至樂樓1977年影印《粵十三家集》本卷13第21頁。
[16]《番禺梁氏桔園遺集》,清刻本卷2第45頁。
[17]《中洲草堂遺集》,香港何氏至樂樓1977年影印《粵十三家集》本卷14第1頁。
[18]《菜根堂詩存》,廣州祥興印務局1930年鉛印本卷1第4頁。
[19] [20]《味燈閣懷人詩》,清同治二年(1863年)刻本第13頁。
[21] 陳蘭芝《嶺海名勝記》,清乾隆55年(1790年)羊城六書齋刻本卷1第158頁。
[22]《拾葉山房詩鈔》,清光緒8年(1882年)刻本第18頁。
[23]《小隻陀庵詩鈔》,清同治2年(1863年)刻本卷3第13頁。
[24][乾隆]《廣州府志》卷51第44頁。
[25]清楊震青《夏日集報資禪院詠枯枝海棠花》,《蘆溪詩鈔》清乾隆38年(1773年)抱璞堂刻本卷下第73頁。
[26]《清芬閣詩集》,清刻本卷4第13頁。
❻ 廣州有那些寺廟分別在哪裡
一、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
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二、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
三、花都華嚴禪寺
花都華嚴禪寺原名觀音寺,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歷史上信眾群集,香火興盛,近百年來幾經興廢。該寺位於花都區芙蓉大道西側華藏山(又稱仙姬山)。
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處。2001年10月11日,經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正式發文批准華嚴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四、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182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其創建人是吟堅和尚。自上而下有慈雲殿、甘露泉、大雄寶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橋、牌坊等建築或古跡。
廣州著名旅遊勝地白雲山上一景,在玉虹洞,為佛教寺院。於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堅和尚始建,當時僅有「茅屋數椽」。
五、海幢寺
海幢寺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的海幢寺,素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海幢寺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其原址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遂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32年辟為河南公園,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
❼ 廣州哪裡有寺廟
越秀區的六榕寺,光孝寺,還有上下九的華林寺都很有名啊。光孝寺是最大的,華林寺是六祖慧能到廣州建的第一所佛寺。
❽ 廣東哪座寺廟,建築面積達18畝,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廣東「最大」寺廟:建築面積達18畝,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在廣東就能看到數量較多的寺廟,但是它們卻各具特色,根據寺廟建築物也能看得出,古代遺留建築物中,也包括古寺廟在內,一些寺廟憑借自身發展來看,著實擁有很長年限,而且建築物數量多,景觀價值也就比較高。尤其是廣東省的這座寺廟,不僅擁有很悠久的歷史底蘊,同時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寺廟之一,另外還是廣東省最具吸引力的古寺廟。
目前它也是中國佛教中名氣最高的一座寺廟,在寺廟裡面,保留了數量較多的明清時期古建築,這些都能證明寺廟所擁有的旅遊觀賞價值是很高的。為此也會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前往,根據這座寺廟的介紹就能看得出,這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寺廟,寺廟裡面擁有的建築物以古跡,是整座寺廟最寶貴的財富,在未來也將擁有較大潛力可挖。
對於擁有如此多紀念意義的南華禪寺,你們是否也略知一二呢?歡迎大家討論留言。
ps: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
門票:20元,開放時間:08:00~17:00。
交通:在韶關市內乘坐韶關-馬壩的大巴到馬壩中華園站下,換乘3路到南華寺下。
廣東「最低調」寺廟:建成400年內改名3次,如今已是全國重點寺院
❾ 廣州有哪些比較著名的佛教景點
廣州十大著名寺廟
1.南華寺
❿ 廣州寺廟有哪些
廣州有哪些寺廟廣州人最熟悉的寺廟是華林寺、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宮、黃大仙廟、懷聖寺和菠蘿廟(南海神廟)。其中懷聖廟是伊斯蘭教的廟堂。
其中光孝、六榕、華林、海幢四寺稱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
1、三元宮
坐落於應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廣州市現存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建。初名越崗院,唐稱悟性寺,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
相傳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又名玄)為煉丹而建,初名越崗院.鮑靚之女的姑,善長醫葯,與晉代著名醫葯家葛洪結為夫妻,在此居住10年之久,「藉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算」,逝世後人們在此設的姑殿以紀念。越崗院自東晉建後,幾經荒廢,於明萬曆及崇禎時重修,始用三元宮之名(一說清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三元,即道家對天宮、地宮、水宮的總稱,傳能赦罪解厄,帶來福壽.
2、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廣州人民公園之北,佔地三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廣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說,此話雖未必正確,但該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該寺始建於三國,寺名屢變,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而定今名。唐代儀鳳元年(676)高僧慧能在寺中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被稱為「禪宗六祖」,為該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此後殿宇日多,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3、六榕寺 六榕寺花塔在朝陽北路,廣州著名的佛教古寺。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跡之一。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蕭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信佛君主)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柬埔寨求得舍利(佛骨)來到廣州。廣州刺史蕭裕為了迎接這一佛教之寶,特地在這里創造「寶庄嚴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凈業,遂改名為凈慧寺。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於宋元符三年(1100年)路經廣州時到此游覽,看見寺內有古榕樹六棵,便題書「六榕」二字。明代稱六榕寺,並沿襲至今。
花塔在六榕寺內,原名寶庄嚴寺舍利塔。該塔是與六榕寺同時興建的,但原塔已於公元十世紀時被火焚毀。1931年重修時在內部用鋼筋水泥加固。現塔高57米,八角九級,裡面十七層,沿梯級登至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鍾,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塔頂好似長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們一般叫它為「花塔」。
4、華林寺 位於廣州西關下九路北側西來正街一帶。隋代以前此地為珠江岸。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國(即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傳教。他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後世信徒尊奉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因而稱其當年登陸地為西來初地。 華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隋、唐、宋、元、明諸代,傳燈不絕。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寶殿,次建樓閣堂龐察室,改西來庵為華林寺,成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該寺住持抵園和尚奉詔始建寬31米、深44米、總面積為1364平方米的五百羅漢堂,除供奉三寶佛外,還陳列著神態各異的泥塑五百羅漢像。另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木雕像,該木雕像現存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羅漢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海幢寺 位於廣州市同福中路337號,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以寺貌庄嚴、殿宇雄偉、凈域宏敞、佛緣鼎盛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廣府五大叢林之一。
該寺相傳南漢時代是「千秋寺」。後年久荒廢,變為居民叢冢。明朝末年,為富紳郭龍岳的圓地。僧人光牟、月池師徒向郭募得此地建佛堂,依佛經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波羅密經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歷史悠久,林木參天,濃蔭覆地,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海幢春色」為昔日膾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名勝古跡和珍貴文物有海幢論鷹爪、十六羅漢、四大金剛、三須觀音、猛虎回頭石、海幢宮瓦、澹歸碗、幽冥鍾、星岩石塔等一大批,豐富多彩。加上天然和尚等高僧著述頗豐,又延師授徒以詩學,故詩僧特多,有「天然門下,詩僧六十」之美譽。因此,歷史上海幢寺不僅是弘法修禪的場所,也是名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地方。
6、仁威廟
坐落於龍津西路廟前街,舊泮塘鄉內。該廟始建於宋皇?v四年(1052年)。自宋以來,歷代鄉民皆"率其私錢"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間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後兩進和東序則是乾隆年間增建的。仁威廟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現主體建築略呈梯形,佔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廟內的木雕十分精緻,頭門均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吉祥紋飾,遍施金彩。而頂部為五山風火山牆。正脊是石灣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樣。仁威廟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其木雕、石雕、磚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細勁秀,給人們留下深刻而強烈的印象。
7、南海神廟 又稱波羅廟,位於黃埔南崗鎮廟頭村。南海神廟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場所,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貴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稱。南海神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廟內現存文物眾多,廣州市古樹名木的第1至第8號均在神廟內 ,如位於廟西的一棵皂莢樹已有390年歷史,其它幾株木棉、海紅豆等樹齡均在200年以上。廟西章丘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處,亭內立有蘇東坡詩碑。南海神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歷二月的「波羅誕」廟會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廟會之一。
8、黃大仙祠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代己亥年(1899),1910年代遭受戰亂破壞,但從遺跡可見,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匾額、門飾、石獅等,裝飾以精緻雕刻。
1915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黃大仙的畫像、靈簽和葯簽到香港,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內外華人信仰和祀奉。
廣州黃大仙祠於1997年11月9日由廣州嘉游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正式動土復建,並於1999年2月6日開放給公眾參觀。至今已接待超過數百萬人次。祠內存有原黃大仙祠珍貴的文物,另設有黃大仙主殿、 觀音殿、呂祖殿、孔聖堂、財神殿、關帝殿、斗姥殿、陳列區、嶺南式園林花圃、億年奇石、素菜館及商場和廣場等設施提供遊客用膳、購物和休憩。
9、番禺南沙天後宮
南沙天後宮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後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後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後宮佔地278畝,投資近5000萬元。
天後聖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佔地 1.5 公頃 的天後宮廣場上。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另外還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雲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觀,海珠區五鳳村漱珠崗上的純陽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