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有餘什麼生

歷史上有餘什麼生

發布時間:2022-11-26 13:49:57

⑴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姓余的名人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
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

⑵ 歷史上姓余的名人有哪些

姓余的歷史名人
余棟臣:
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兩次在四川舉行反帝起義,焚教堂,打擊反動教士,影響30餘縣,震動朝野。

余象斗:
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說編著者和刊行者,經他編著和刊行的小說有《四游記》、《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東西晉演義》、《大宋中興岳王傳》等。

余靖:
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工部尚書。他以敢直言著稱,在宋仁宗天聖年間,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並稱「四諫」。范仲淹被貶時,朝野百官不敢吭聲,惟有他出來為范仲淹主持公道,結果一同被貶。後任右正言,多次上書建議嚴賞罰,節開支,反對多給西夏歲幣。他又曾三次出使遼國,因用契丹語做詩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賢院學士,官至工部尚書,著有《五溪集》。後來,廣州設有一座「八賢堂」,余靖即為「八賢」之一。

余 深:
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依附蔡京,結為死黨,蔡京之陰謀詭計多出自余深,後雖貴為宰相,但屢遭彈劾。

余 靖:
韶州曲江(今屬廣東省)人,北宋名臣,進士及第,通曉契丹語,曾三次使遼,在南海為帥十年,不載一物歸,官至工部尚書,於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英宗念其輔先皇有功,謚號「襄」,後人稱他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他是嶺南繼張九齡之後的又一揚名之士,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後人建風采樓、以風采為路名紀念他。著有《武溪集》等。

余 深:
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依附蔡京,結為死黨,蔡京之陰謀詭計多出自余深,後雖貴為宰相,位屢遭彈劾。

余 闕:
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監察御史(先祖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屬甘肅省),曾任都元帥,與紅巾軍相拒數年,著有《青陽集》。

余 懷:
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學家,詩文為王士禎等推許,有《味外軒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詞》及筆記《板橋雜記》。

余 集: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詩畫家。乾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善寫山水,兼長畫卉禽鳥,無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 非:
湖南省平江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歷任戰士、宣傳員,師政治部組織幹事、青年科科長,團宣傳隊長、俱樂部主任,紅四方面軍前總政治部文娛科長,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中央根據地一至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團政治委員,旅供給部政治委員,參加了守衛黃河和山西等地的游擊戰以及大生產運動。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副政治委員、處長等職,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處長、西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武漢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等職。他發揚戰爭年代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探索和指導部隊建設,為加強空軍部隊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黨的七大候補代表,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余 明:
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原名余嗣明。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轉入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特務隊隊員、光山縣便衣隊指導員、鄂東北叄路游擊師手槍隊指導員、鄂東北獨立團手槍隊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叄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9團連指導員、7團政治處主任、第二師4旅12團政委、6旅16團政委、第七師19旅55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7師19旅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7縱21師副政委、13縱39師政委、31軍93師政委。參加了萊蕪、濟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戰役。建國後,歷任軍政治部主任,空軍軍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叄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0年去世。

余允文:
宋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讀書精研正學,見司馬光等對孟子有毀詞,作《尊孟辯》以應。

余端禮:
衢州龍游(今浙江省衢縣)人,南宋宰相。曾與趙汝愚共同商請太皇太後垂簾,策立了嘉王趙擴,1196年正式任左丞相。

餘子俊:
四川省青神人,明成化年間管至兵部尚書負責督修九邊長城,多次擊敗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他是黨項羌的後人。

余象斗:
福建省建安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說的編著者和刊行者,其編著和刊行的小說有《四游記》、《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大宋中興岳王傳》等。

余叔岩:
湖北省羅田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餘三勝對老生唱腔頗多創造,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其孫余叔岩積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世稱「余派」。

余重謨:
福建將樂人,清代書畫家。善飛白,大者如蓋,宗朱熹、蘇軾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辭。

余昂霄:
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畫家,舉人出身,居官廉潔,善繪事,山水臨文徵明,有《健松堂集》。

余棟臣:
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兩次在四川舉行反帝起義,焚教堂,打擊反動教士,影響30餘縣,震動朝野。

餘光中:
福建永春人,出生於南京,1949年赴台,曾赴美留學,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著述甚豐,有《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狼星》等十幾部詩集,散文集有《逍遙游》、《鄉的牧神》等,評論集有《掌上雨》。

⑶ 余氏的歷史名人有沒有有誰

余氏名人有:余齊民、余諷、余昭元、余鎬、余懃、余淵海、余靖、余深、余天錫、余端禮、余玠、余復、餘子俊、余國柱、余正健、余朝貴、余象斗、余日章、余程萬、余立金、余秋雨等。

一、余鎬

余鎬(生卒不詳),字周京,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進士及第。除校書郎。黃巢亂後回歸故里莆田黃石隱居。王審知屢辟不就。遺集散佚,《閩詩集》及《全唐詩·續拾》錄其詩一首。

二、余靖

余靖(1000~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北宋政治家,「慶歷四諫官」之一。天聖二年,考中進士,歷任集賢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卒於江寧,享年六十五,追贈刑部尚書,謚號為襄,著有《武溪集》二十卷。

三、余深

余深(約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時羅源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官位太宰(副宰相),進拜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國公加太傅。《宋史》、《八閩通志》、《福州府志》、《羅源縣志》皆有傳。

四、余天錫

余天錫(1180-1241),字淳父(或作純父),號畏齋。慶元府昌國(今浙江舟山)人。祖父余滌,曾任昌國縣學教諭,與鹽監史浩交友,後史浩為相,聘滌任家塾師,天錫隨祖父讀書。宋寧宗嘉定初年,浩三子史彌遠拜相,又聘天錫為家塾師。天錫性謹願,深得彌遠信賴。

五、余復

余復,福建寧德古田一都三陽(今杉洋鎮杉洋村)人,字子叔。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1152),卒年不詳。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庚戌科狀元。余復為宋光宗朝第一位狀元,也是閩東狀元第一人,人稱「余狀元」。

六、余日章

余日章David Z.T.Yui(1882-1936.1)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基督教領袖。湖北蒲圻人,生於武昌(屬武漢市)。天下第一首革命歌曲的作曲者,中國最早 「紅十字會」組織的創立者;「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的啟蒙老師,蔣介石與宋美齡的證婚人。

⑷ 姓余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餘子俊(1428年-1489年),字士英。四川青神縣(今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青州鄉金星村)人,祖籍京山(今屬湖北省荊門市)。明朝名臣。景泰二年(1451年),餘子俊登進士第,授戶部主事,進戶部員外郎。

⑸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姓余的名人

余玠(?-
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人,南宋名將。嘉熙年間任知招信軍,於汴城、河陰戰敗蒙古軍。淳祐元年(1241年),赴援安豐,敗蒙古軍,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總領,兼夔州路轉運使。從淳祐三年到四年,余玠與蒙古軍大小36戰,戰果顯著。

⑹ 「余」這個姓有什麼來歷呢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人是這個姓嗎

余姓來源有四:1、春秋時秦由余之後。據《風俗通》所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以字名為氏。2、據《姓考》所載,相傳夏禹之有餘氏。3、出自赤狄族,為隗姓之後。據《國語》所載:「潞、洛、泉、余、滿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來。如雲南鎮雄縣余姓,原復姓鐵木,有詩為證:「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趕散入西 ……前傳詩句詞如此,後嗣相逢系本家」,(見《余氏總譜》),另僳僳族以魚為圖騰的挖饒時氏族,漢姓為余;羌族余約志房名,後改為余;四川、甘肅一帶白馬藏族之嚴茹氏,熱則氏、陪茹氏等漢姓為余;錫伯族余木爾其氏漢姓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滿、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時秦國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為晉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初在西戎任職,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便留秦國為相,很得穆公信任。時秦作為眾多諸侯國之一,其地位並不顯要。由余為上卿後,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謀劃攻伐西戎之策,滅國十二,拓地千里,而稱霸西戎,最後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為秦國富強、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引以為榮,遂以其字為氏,尊其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春秋時的秦國,建都於雍(今陝西風翔東南),佔有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後裔在春秋時應繁衍於這一帶。秦漢以後,余姓族人東遷,一支遷入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一支遷居江南,主要繁衍於今安徽。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後人基本上是同時不斷地繁衍滋長,但北方較南方發展態勢要弱得多。魏晉南北朝時,余姓已成為新安郡一帶望族。此際,北方戰火連綿,社會動盪不安,中原士族開始第一次大舉南遷,余姓大族所處之地正當其沖,故其南遷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繼續南遷,進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餘齊民,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以孝行著稱,為唐代以前唯一見諸史冊之餘姓人物。唐代以後,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壯大起來,並逐漸在東南部一帶形成兩處望族。唐初,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餘姓將佐隨往並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陽(今屬福建)人余鎬在黃巢攻陷建州時,避居莆田,後耕隱壺山以終;還有餘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轉入韶州曲江縣(今屬廣東)武溪,是為余姓入粵始祖。此後不久余淵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長沙,三子余袞遷居浙江杭州,長子余從留居當地。其三子後裔又有遷江西之奉新、臨川、廣東之五華、梅州、大埔、平遠、海豐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國,而且人才濟濟。明洪武年間,余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際,余姓不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餘姓也得以繁衍發展。清代,有餘姓自福建遷至台灣,此後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廣泛,尤以四川、廣東、江西、雲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約佔全國漢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⑺ 姓余的在古代有些什麼名人

余姓古代名人主要有:

余 善:即東越王或東越武帝,閩越國歷史上的一位君主。
余 祭:春秋時期吳國君主。
余 眛:余祭之弟。余祭去世後繼承王位。
余昭元:三國時期曹魏名將,為司馬氏建立西晉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余 懃:唐朝名臣,歷任工部尚書兼御使大夫,最後勛封上柱國。
余 深:北宋太宰(副宰相)。
余 靖:北宋名臣,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並稱「四諫」。
余端禮:南宋宰相。
余 玠:南宋著名將領,官至兵部尚書。
余 闕:元代監察御史。
余有丁:明朝嘉靖時期三大首輔之一(即宰相)。
餘子俊:明代官吏,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余國柱:清朝名臣,正一品銜。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
余 懷:清代著名文學家。

⑻ 歷史上余姓名人

余靖(1000-1064),北宋大臣。字安道,本名希古。宋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天聖進士,歷集賢校理、知制誥、知桂州兼經制廣南西路賊盜等,官至工部尚書、知廣州。卒,贈刑部尚書,謚襄。敬言直諫,參與平定儂智高之亂,有政績。反對祥瑞說,認為:「國之興也在乎德,不在乎瑞;國之亡也在乎亂,不在乎妖。」善詩文。著有《武溪集》。
余玠(?-1253),南宋將領。字義夫,號樵隱。蘄州廣濟(屬湖北)人。初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與蒙古軍作戰,以功補進義副尉。淳佑元年(1241),玠率部援安豐,擢淮東制置副使。見理宗,自許恢復全蜀,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兼夔路轉運使。革除弊政,遴選官吏,置館招賢,有功重賞,築青居等十餘城,屯兵儲糧,增強守備,抗擊蒙古軍。寶佑元年(1253),聞有召命,暴卒。
余闕(1302-1357),元末將領。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人。元統進士,授泗州同知,「為政嚴明,宿吏皆憚之」。旋轉中書刑部主事,「以不阿權貴棄官歸」(《元史》)。復召為翰林修撰,與修遼、金、宋三史。至正十七年(1357),拜淮南行省左丞。紅巾軍攻安慶,城破自殺。「為文有氣魄,能達其所欲言。」著有《青陽集》。
余象斗,明通俗小說編著者和刊行者。福建建安(今建甌)人,字仰止,號三台山人。閩南書商,家藏珍本,從中精選,編印《南遊記》、《北游記》、《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東西晉演義》、《大宋中興岳王傳》等。

⑼ 余氏有多少年歷史了

余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六百五十六萬余,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41%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北、廣東、四川、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等省。漢族主要得姓始祖有周攜王姬余臣(黃帝直系33世孫),由余(姬余臣孫)等。少數民族余姓得姓始祖有鐵木健(成吉思汗的五世孫)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宰相由余之後。由余,周攜王姬余臣之孫。出生於春秋時天水

余姓圖騰
一帶。由余的祖先原居當時的晉地,因避亂遷入西戎。傳至由余,在西戎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黃山歙縣),成為為新安大族。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嬴任好賢德大度,遂留在秦國為臣。由余在秦國,為秦穆公謀劃了征伐西戎之計。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採用由余之計,率軍先攻佔北地郡和隴西地區,割裂了西戎諸部落之間的聯系,之後逐個擊破,滅西戎十四國,拓地千里,使秦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賜封其為秦國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後代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一部分稱余氏,一部分稱由氏。由、餘二氏同宗同源,史稱余氏正宗,讀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兒子姒罕,屬於帝王賜姓為氏.
源流三
源於赤狄族,出自秦、漢時期赤狄族隗姓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四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檮余(讀音為「塗」,非「魚」)部之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稱為漢姓者,稱余氏。(待考)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雲南鎮雄縣余氏,自稱系蒙古族鐵木復姓所改,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有詩為證:「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趕散入西……前傳詩句詞如此,後嗣相逢系本家」。
源流六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古蜀國褒余之道,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對褒余棧道有明確的描述。世代居於褒余棧道沿途之民眾工匠、驛站官吏、商家棧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褒余氏、褒斜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讀音作xié(ㄒㄧㄝˊ)。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尼瑪哈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國時期為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余氏、俞氏、於氏、勝氏等。
⑵.滿族裕瑚嚕氏,滿語為Yúhúrú Hala,以地為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長白山、裕瑚魯(今黑龍江右岸俄羅斯耶拉布加),後多冠漢姓為余氏、玉氏、裕氏、於氏、婁氏等。
源流八
源於傈僳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九
源於羌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一
源於古氐族,出自唐朝時期白馬氐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十二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餘氏族人分布。

⑽ 「余」姓的歷史和出生地

姓名起源
余姓起源有三: 1、 據《風俗通》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春秋時,秦國有個臣醫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晉人,避亂於西戎。由余本來在西戎為官,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就留在秦國為臣。他為穆公謀劃征伐西戎,使秦國成為西方霸主。他的後代子孫以其名字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 2、 出自赤狄族,為隗姓之後。據《國語》載,「潞、洛、泉、余、滿五姓,皆赤狄隗姓。」 3、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鐵木真在宋開禧二年(1206年)統一蒙古諸部,在斡難河畔被推舉為全蒙古的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從此成吉思汗的子孫輩開始橫掃亞歐大陸,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蒙元,是為元世祖,尊成吉思汗為元太祖,元世祖於1279年滅南宋後統一中國。元世祖共有十二子,立第二子真金為太子,元世祖在1294年病逝後,真金的第三子鐵穆耳即位(真金已早逝),為元成宗。元成宗封其族弟鐵木健(漢化名字)為南平王,駐寧河南江北行省(蒙元時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及安徽、江蘇兩省北部)。由此可知:鐵木見是忽必烈之孫,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孫。鐵木見到河南後,漸從漢俗以鐵為姓。鐵木見共有九子一女,分別名為鐵秀一、鐵秀二、鐵秀三、鐵秀四、鐵根五、鐵根六、鐵根七、鐵根八、鐵根九、鐵根十(其女婿),這九子一女婿即是鐵改余姓的始祖。
二、 遷徙分布
歷史上,余氏基本上是一個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陝西鳳翔至咸陽一帶具體播遷情況因缺乏資料,故難以詳考。大致上講,余姓於漢時遷入安徽的歙縣一帶,並落籍此地繁衍發展。漢以後,我國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遷居浙江、江蘇、江西等地。魏晉南北朝時,余姓已成為新安郡一帶的望族。又由於北方戰亂,余姓南遷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遷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後,余姓才迅速壯大起來,並形成東南一帶兩處望族。余姓遷入福建、廣東等地,始於唐末宋時。明清之際,余姓不僅已遍布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餘什麼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