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阜陽臨泉最低溫度是幾度
歷史最低溫度:-20.4攝氏度,冬季平均溫度:約-9攝氏度
最近兩天的最低溫度就是-9,如果不出門,穿那些足夠暖和,經常出門的話戴上圍巾或別的防護一下,風大
❷ 全國各省歷史上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分別是多少度
北京:最低:-9.1(50年以來)2005-12-4
最高:41.5 1997-7-23
西安:最高:42.9 2006-06-19
最低:(不明)
昆明:最高:31.5
最低:-5.4(無時間記錄)
海口:年平均氣溫23.9℃,7月氣溫最高,月平均28.1℃,極端最高氣溫40.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17.3℃,極端最低氣溫2.8℃.
重慶:最高氣溫44℃,最低氣溫為-3.8℃
大連:年平均氣溫10.2℃,最高為35.3℃,最低為-20.1℃
廣州:年平均氣溫21.9℃,歷年最高為38.7℃,歷年最低為0℃.
南京:年平均氣溫15.4℃,歷史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14℃.
寧波:多年平均氣溫16.3℃,極端最高氣溫39.4℃,極端最低氣溫-10℃
青島:極端最高氣溫35.4℃,極端最低氣溫-16℃
上海:極端最高氣溫達40.2℃,極端最低氣溫為-12.1℃
深圳: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0.2℃
天津: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18.3℃
(2)太和縣歷史上最低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氣溫的影響因素有以下:
1.自然因素
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周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周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2.人類影響
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氣溫的測量儀器有以下:
1.玻璃溫度計
常用的玻璃溫度計有最高溫度表,最低溫度表和干濕球溫度表。
2.金屬溫度計
感應元件是雙金屬片,由膨脹系數相差較大的兩片金屬焊接成,將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隨溫度變化而發生位移,位移量與氣溫接近線性關系。自記系統由自記鍾,自記筆組成,自記筆與放大杠桿相連並受感應元件操縱。
3.金屬電阻溫度表
利用金屬絲的電阻正比於溫度變化的原理製成。常用的金屬絲有鉑絲、銅絲、鐵絲等三種,阻值在幾十到一百歐之間,其中鉑絲穩定性最好,可用來作標准溫度表。電阻溫度表適用於遙測。
❸ 安慶歷史最低氣溫是多少
12月31日市區出現自1991年以來的最低氣溫一6.1℃。
❹ 安徽歷史氣溫最高是多少
新華網合肥2月6日電(記者蔡敏)安徽省大部分地區連日來氣溫異常偏高。記者從安徽省氣象台了解到,截至6日15時,合肥、巢湖、銅陵等城市氣溫均超過22攝氏度,創50年來當地歷史同期氣溫最高值。
據介紹,受近期北方冷空氣不活躍,南方中低層西南風明顯等因素影響,2月1日以來,安徽省大部分地區溫度持續上升。至6日15時,合肥市氣溫達22攝氏度、巢湖市23.8攝氏度、銅陵市24.3攝氏度,均創下當地建觀測站50年來歷史同期氣溫最高值。
隨著一股冷空氣南下,6日晚安徽淮北地區將出現降水。7-10日,安徽全省至北向南出現降溫、降水,降溫幅度將達到6-8攝氏度。
(新華網 )
❺ 安徽歷史上最低氣溫是多少
截止2021年1月1日,安徽歷史上最低氣溫是零下24℃。
安徽省氣象台的工作人員表示,「2000年以來,全省最低氣溫是-13℃,合肥最低氣溫是-11℃。從目前預報來看,刷新這個紀錄應該是可以的。不過從有氣象記錄以來,我省最低氣溫曾經到-24℃。
(5)太和縣歷史上最低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2016年11月25日安徽各氣象觀測站測得阜陽站-9.6℃、阜南站-11.6℃、潁上站-9.1℃、界首站-6.8℃、臨泉站-5℃、太和站-6.5℃。
其中,阜陽站和阜南站紛紛創下了同期新的歷史低溫紀錄。自建站以來阜陽站11月歷史最低氣溫是-6.9℃,出現在1993年11月;阜南站11月歷史最低氣溫是-6.7℃,出現在1976年11月。
1955年合肥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歷史最低,為零下20.6℃,近十年最低氣溫為2008年的零下11.2℃。
參考資料來源:江淮晨報-未來幾天還是冷冷冷 安徽史上最低氣溫為-24℃
❻ 歷史上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國際科研小組創造人類歷史上最低溫度紀錄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柏林9月11日電(記者潘治)由德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日前改寫了人類創造的最低溫度紀錄:他們在實驗室內達到了僅僅比絕對零度高0.5納開爾文的溫度,而此前的紀錄是比絕對零度高3納開。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極端低溫。
開爾文是熱力學溫度單位,簡稱「開」,1開相當於1攝氏度,1納開等於十億分之一開爾文。0開即絕對零度是溫度的極限,相當於零下273.15攝氏度,在這種溫度下,分子將停止運動。
這個科研小組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是在利用磁阱技術實現銫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實驗過程中創造這一紀錄的。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大衛·普里查德介紹說,將氣體冷卻到極端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對於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的此次實驗成果有助於製造更為精確的原子鍾和更為精確地測定重力等。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一種奇特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大量原子的行為像單個粒子一樣。這里的「凝聚」與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要實現物質的該狀態一方面需要達到極低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要求原子體系處於氣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曾因發明了激光冷卻和磁阱技術製冷法而與另兩位科學家分享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說,他們希望利用新達到的最低溫度發現一些物質的新現象,諸如在此低溫下原子在同一物體表面的狀態、在限定運動通道區域時的運動狀態等。因發現了「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一新的物質狀態而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評價說,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溫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