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項羽是怎麼死的,死亡地點謝謝各位
西楚霸王項羽兵敗之後於烏江自刎,這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然而,史學家計正山先生早在1985年於《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對此提出質疑,經過20多年的考證,近日,計先生成功推出新著《項羽死亡之謎》一書,書中以大量實地考察和歷史證據對「項羽烏江自刎」予以否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項羽死亡之謎》一書指出:項羽其實是戰死在秦代東城,即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南二龍鄉境內。當然,對於霸王死之死,還會有一番論爭,孰是孰非,要看以後的充分證據。
⑵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
1985年 2月13日,計正山於《光明日報》發表學術論文《項羽究竟死於何地?》提出 項羽並非自刎烏江,而是戰死東城(距離烏江還有約300華里),即今安徽定遠縣境內。計正山觀點得到 馮其庸 韓兆琦 卞孝萱等文史大家肯定和支持。這是國內最早、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出 項羽不死烏江 的觀點;引起史學界一陣喧動,《新華文摘 》《羊城晚報》《 文匯報 》《文摘周刊》等幾十家報紙刊物以及廣播電台電視台予以轉載或報道。
附:計正山 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報 》原文:
《太史公書》問世至今,已有兩千年了。隨著這部巨著的流傳,項羽自殺於烏江似是無疑的了。其實,這是歷史上的訛誤。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在烏江而是東城,即今安徽定遠東南(距烏江約三百里)。
《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只不過一般人不去注意這點罷了。關於項羽身死東城的史實,《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漢書·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那麼,司馬遷何以在《史記》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一段生動的描述呢?
我認為「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一段為民間傳聞,理由有三。一、從事件本身來看,項王垓下被圍時已兵疲食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又「漢軍圍之數重。」當時,項羽自己已「自度不得脫。」那麼,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里之外的烏江呢?再說,項羽垓下之敗,其勢也是急轉直下的。縱烏江亭長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過神,預先艤船以待?二、《史記·項羽本記》的通篇結構,敘事謹嚴而縝密。尤其是對戰事的描述,由於司馬遷曾游歷名山大川,所以雙方渡江涉河、斬關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於迴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且看項王垓下兵敗後的行蹤:壁垓下,兵少食盡(夜歌慷慨))——潰圍南出馳走(直夜)——渡淮,屬者百餘人(平明)——至陰陵,迷失道(晨霧)——陷大澤,漢追及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那麼,東城之後呢?為何三百里沙場竟無所交待,情節亦淡然松馳了呢?司馬遷只說:「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巧借—「欲」字將發生在烏江的一段民間佳話與東城真實的血戰情節縫綴彌合了。這就是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疑並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三、項羽崛起於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與項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後即傳說起「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司馬遷曾游歷過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機會采擷到這些民間傳聞,以完善這個英雄形象,也實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實,項羽「身死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從來有史跡為證。高達數丈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定遠縣志》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陰陵、東城兩地,《定遠縣志》記載則更為明確:「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東城,縣東南五十里。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復引而至東城即此。」
項羽殉難前在定遠縣境內留下的遺址遺跡,除陰陵、東城,至今仍存十餘處。從霸王寨(相傳項王迷路處)到劉會橋(相傳為漢軍追及項羽處),從下馬鋪到嗟虞墩,構成了項王在這塊土地上與漢軍周旋的一條完整路線。
⑶ 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最終死在哪裡,可以說一說嗎
項羽死在哪裡的爭執,從古至今,在《史記》中,司馬遷在對項羽死前的壯烈場面進行了生動描畫之後,身死東城交代了項羽死在哪裡,而且全書交代均為東城,以司馬遷距離項羽死的時間來算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由於項羽剛愎自用,性情殘暴,失去了天下各路諸侯和百姓的支持,雅夫范增也因為項羽的過度猜忌,含辛茹苦地病死了。所以孤軍奮戰的項羽軍隊最終在楚漢之戰中失利,被漢高祖的軍隊包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
三、古人記載的烏江指的是長江自蕪湖以下斜北行的一段。項羽想要向東度過烏江,其實就是想向東渡過長江。以現在的計量方式,東城距離烏江很遠,這里地勢又崎嘔,路那麼難走,況且漢軍騎兵的追殺又如此緊張,他是不可能逃到烏江的。東城是秦朝時設下的縣,如果在太史公看來,項羽是死在烏江的,《史記》里就不會大篇幅描寫東城。
⑷ 項羽是在那死的
烏江,兵敗後,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在烏江邊自刎了。就是今天的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垓下,位於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
⑸ 歷史上的項羽到底戰死在什麼地方
近日看雜書,有篇探討項羽究竟死在哪裡的文章,論點是項羽死在東城,並不是目前流行的所謂烏江自刎。讀罷方知,這個命題從1985年就被提出,馮其庸先生曾三次前往安徽考察,2007年寫出了二萬多字的《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但至今東城派和烏江派仍在爭論。
想想司馬遷的《史記》,倒還是真沒有死於烏江的記載,而「身死東城」、「追殺項羽東城」等的類似記載卻頗有幾處——這么明明白白的事兒,怎麼烏江論流行了幾千年呢?
仔細看看《史記》,霸王別姬後,率八百人趁夜色突圍,迷路後為田父指路所誤,陷大澤,被漢軍追上。又向東沖逃到東城,只剩下了二十八騎,後有漢軍追兵數千。於是,英雄末路,亢奮了一把,自己只死了兩個弟兄,卻殺得漢軍不敢近前。這時,《史記》有句「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
正是這兩句話壞了事。到了東漢末年獻帝的時候,荀悅奉獻帝之命編纂編年體史書《漢紀》三十卷,把這兩句話改成了一句「羽引軍東至烏江」(就剩二十六個兵了,還叫「軍」,作為史家,荀悅的確不嚴謹),然後和烏江亭長說了那些很著名的對話。這樣,《史記》里的「欲東渡烏江」就變成了「至烏江」。從此以後,在我們心中形成了這樣的電影鏡頭——
項羽殺到烏江岸邊,驚濤拍岸捲起巨瀾,風怒吼馬狂嘶,漢軍的吶喊響徹天地。烏江亭長駕一葉扁舟,大呼:王速上船急渡!江東也可稱王!項羽狂笑一陣,說道:當年我率八千子弟渡江,所向披靡。而今大敗,無一人歸來,我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於是把馬賜給烏江亭長,命部下下馬和漢軍短兵相接。項羽一人猶如將死的雄獅,殺數百漢軍,最終身受十餘處創傷,拔劍自刎。
上面的鏡頭的確很煽情,很能打動觀眾。歷史真的如此嗎?
第一,項羽還有力氣從東城到烏江嗎?答案是否,烏江是長江自蕪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東城到烏江最近的距離為二百四十里。項羽只剩二十六個士兵,要突破漢軍的千人圍困再狂奔二百四十里,這比登天還難。司馬遷的記錄很精準,「項王自度不得脫」,同時「欲東渡烏江」——只是說如果可能,就打算去東渡烏江。
第二,「烏江亭長檥船待」是什麼意思?東城派認為是烏江亭長備有船,而烏江派認為是烏江亭長駕著船。如果支持東城派,則烏江亭長怎麼會來到東城,這是不好解釋的一個疑點。我自己胡亂來想像一下吧——
讓我們先回到東城,項羽猛殺一陣,自己只死了兩個弟兄,估計此時漢軍被項羽的兇猛震懾,圍而不攻。此時烏江亭長出現了。這個亭長出現的很突兀,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他怎麼會出現在這里呢?怎麼會和項羽見面呢?項羽把馬贈給他怎麼不擔心他能逃出漢軍的包圍呢?
想來想去,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烏江亭長是漢軍派來勸降的。漢軍讓烏江亭長來到項羽面前勸降,卻不料烏江亭長告訴項羽自己在烏江邊備有船,願意和項羽一起沖出重圍,東渡烏江。項羽此時已下了必死的決心,臨死前把自己最心愛的戰馬託付給他,並說了句「吾知公長者」——這是對烏江亭長的忠誠做出的發自肺腑的感慨。項羽讓烏江亭長牽馬回到漢軍那邊,讓他告訴漢軍自己絕不投降,同時令部下下馬做最後的死戰……
以上均發生在東城,所以在《史記》中,司馬遷的記載全部是項羽死於東城。
我的亂七八糟的猜想估計是受「潛伏」的影響,也就如此這般的想像力了。但我不得不說,我還是喜歡烏江自刎的情節。好像中國的悲壯的英雄們,都要和一條江河湖海相連,才能讓我們感動。例子太多了,姜太公的渭水,屈原的汨羅,伍子胥的錢塘,荊軻的易水,項羽的烏江,曹操的滄海,周瑜的赤壁、祖逖的長江,文天祥的零丁洋,鄧世昌的黃海……連岳飛都要死在那個名叫「風波」的亭子里!
這就是文化的感召。
填空題:項羽的死地——A,烏江。B,東城。
我選A,烏江。因為我是感性的人。
我選B,東城。因為我是理性的人。
⑹ 楚霸王項羽死在哪裡了
自刎於烏江旁。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巨鹿之戰,項羽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
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項羽自忖不能脫身,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
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⑺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
早在二十三年前,《光明日報》史學版曾發表安徽定遠縣一位中學教師的文章,題為《?》(1985.2.13.)。文章徵引《史記》、《漢書》等史籍記載,聯系當地的一些歷史遺跡,對項羽慷慨悲歌、烏江自刎這一歷史悲劇提出了不同觀點,認為項羽應是戰死在安徽定遠東城。文章發表後曾有過幾家報刊轉載,反響並不大。1992年,《南京社會科學》雜志第二期刊發了知名學者呼安泰先生文章《也談項羽殉難於何地》,對前文提出了駁議,認為項羽自刎烏江信而有徵,無可質疑。爭議雖然有了開端,似乎也並未引起史學界的關注。 這番爭議一度冷卻了下來。直到十六年後的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的《中華文史論叢》(總第八十六輯)刊發了著名國學教授馮其庸先生長文《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下稱馮文),作者經過長期實地調查和史料梳理,並「從司馬遷對項羽自垓下至東城的戰斗歷程的敘述」中,論證項羽是死於(定遠)東城而不是死於烏江。接著,協同馮教授調查考證的定遠縣文化局長計正山先生,又在《江淮時報》(2007.7.10.)著文《項羽並非死於烏江》(下稱計文),繼續論證項羽乃戰死在定遠東城。不久,婁彥剛先生以《項羽「烏江自刎」有依據》為題,在《新安晚報》(2007.9.30.)發表文章(下稱婁文),對項羽戰死定遠東城一說提出商榷。今年初,呼安泰先生再次著文《無魚作罟習非成是——再談項羽殉難於何地》(《南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一期),堅持認為項羽自刎烏江的史實不能憑臆度和推測改變(下稱呼文)。這場爭議終於再起波瀾。 爭議的起因 這場爭議的起因,緣自對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有關項羽之死記述的不同理解。 《史記·項羽本紀》雲: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亦身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在以上這段文字中,引發爭議的焦點就是太史公所說的「身死東城」四字。按馮其庸先生的說法,「如項羽真死在烏江,則司馬遷的論贊就應該說『身死歷陽』或者徑說『身死烏江』,而不應該說『身死東城』。」馮文還進一步指出:「因《史記》原文敘述上的矛盾,引起各家疏解上的矛盾。」就是說,一些《史記》疏解文本也因原著的矛盾而存在矛盾,不可不加考核、分析地作為論證史實的依據。 司馬遷記述項羽之死究竟有無矛盾 持「身死東城」(定遠)說者認為,《項羽本紀》中有關項羽之死的文字確有矛盾,比如:既說項羽「乃欲東渡烏江」,後又說項羽「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堅持不肯渡江;既寫項羽在東城「自度不得脫」,走不出東城,又寫「烏江亭長檥船待」,似乎項羽已經從定遠東城來到了烏江渡口,這些都是前後矛盾。馮文寫道:「太史公的文章會有矛盾紕漏嗎?有。這種矛盾紕漏前人早已指出。」為此,馮文列舉了《漢書·司馬遷傳》、《史記集解序》(六朝裴駰著)等史籍,以及近人李長之的有關著作,指證司馬遷撰寫《史記》廣泛採用了多種史書材料,難免有「疏略」「或者抵牾」之處。如《項羽本紀》的最後一段文字,就完全有可能是采自《楚漢春秋》(此書已佚,今有輯逸本,載《叢書集成續編》)。此外,竹木簡書在世代流傳中也會有脫漏、錯簡。王國維、羅振玉考釋的《流沙墜簡》中有一簡是《史記·滑稽列傳》的文字,與今本就頗有異同。
⑻ 項羽在那死的
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在我國已流傳千百年之久,但過去沒有人論證過它是否可信。幾年前,馮其庸先生通過實地考察與種種史料的分析,得出項羽死於東城而非死於烏江的結論。馮先生的論文《項羽不死於烏江考》發表以後,受到學界的贊揚,同時,也引來一些反對的意見。筆者不揣淺拙,就此問題作進一步論證,並對近年堅持「烏江」說的文章予以辨析。
《史記》的明確記載
《史記》的《高祖本紀》、《樊酈滕灌列傳》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明確記載「灌嬰追殺項羽東城」 「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特別是《項羽本紀》寫了項羽與烏江亭長對話之後的悲壯場面,緊接著的「太史公曰」,仍然稱項羽「身死東城」。可以說,司馬遷是再三再四再五地明確記載項羽死於東城。全部《史記》對於項羽身死之地,沒有異詞。
班固纂修《漢書》時,凡《史記》已經寫了的,即採用《史記》的文字,但有所剪裁、調整、改易或適當訂補。《史記》關於項羽死於東城的多次記載,班固一個不漏地照原樣寫在《漢書》里,甚至「太史公曰」的「身死東城,尚不覺寤」,也變成班固的「贊」。筆者在《漢書》中沒有發現關於項羽身死之地還有另外的說法。這表明,《史記》關於項羽死於東城的記載,班固完全認同而沒有異議。
《史記·項羽本紀》寫項羽從垓下突圍逃到東城,與圍上來的漢軍騎兵沖殺兩次之後,所帶人馬只剩下二十六騎了,「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這是「烏江」說的唯一依據。然而,細心推敲這一段文字,其中並沒有說項羽到了烏江;再聯系前後文看,項羽那天是到不了烏江的。
「欲」的意思是「想要」。「乃欲東渡烏江」表示項羽未到烏江,離烏江還遠。如果已經到了烏江邊,或接近了烏江,就不能用「欲東」(想要往東去)。關在書齋里研讀《史記》,以為烏江離東城很近,項羽想著想著就到了烏江。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古人說的「烏江」,是指長江自蕪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項羽「欲東渡烏江」,是想東去渡過長江。按現代的計算,從東城到長江邊,最近的距離也在二百四十里以上,而且這一帶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尤其是東城附近,山峰綿亘,岡巒起伏,小河、小溪眾多。項羽逃到這樣的地方,又有數千漢軍騎兵的圍追堵截,他是不可能沖殺多遠的。
項羽逃「至東城」以後,前兩次沖殺,他親自斬漢軍的一將、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在同烏江亭長對話後,項羽命令二十六騎「棄馬步行」,作自殺性的拼搏,「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讀者算一算,先殺死漢兵數十百人,後殺死漢軍數百人,需要多少時間。灌嬰所部,是劉邦特別組織的一支騎兵部隊,能征慣戰,屢屢擊敗楚軍。這「數十百人」和「數百人」不會站在那裡等項羽去殺,他們要拼搏,所以項羽「身亦被十餘創」;即使不拼搏,也要騎著馬跑,項羽趕著殺,也需要時間。「數十百人」和「數百人」加起來,起碼兩百五十人以上。若平均三分鍾殺一人,這兩百五十人殺下來,也要十幾個小時。而項羽步戰獨殺漢兵數百人以後,天還沒有黑,因為遇到故人呂馬童,彼此都認得出。這樣算起來,項羽從垓下潰圍南奔,渡淮河,陷大澤,先後與漢軍騎兵搏鬥,殺漢軍一將、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和「數百人」,共需時間十多個小時。那他這一天趕路的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或稍多一點時間。筆者實地考察過,從垓下到東城縣城有三百多里。項羽的馬「日行千里」,古代的一里比後世的一里要短。顧炎武說:「千里之馬,亦日馳五六百里耳。」(《日知錄》卷32)即使項羽和他的二十六騎都是千里馬,兩三個小時或三四個小時內,他們也只能從垓下跑到東城縣城一帶。項羽那天是到不了烏江的。到不了烏江,也就不存在「烏江自刎」的事。
項羽那天沒有到烏江,緊接著的「烏江亭長檥船待」及亭長與項羽的對話,就不能認為是在長江邊上。讀者對此可能有所疑惑。如果我們正確了解了「亭長」的身份和職務的性質,了解了「檥船」的詞義,便可以明白烏江亭長並不是駕著船在長江邊迎候項羽。
《漢書·百官公卿表》有「十里一亭」「十亭一鄉」的說法。過去人們把亭長理解為村長、保長一類的角色。近年學者們進一步研究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認為秦漢的「亭」不是地方一級行政單位,而是縣廷派駐在外負責「禁盜賊」等事的機構,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派出所。當時基層的行政區域依次是縣、鄉、里。各個「亭」當然也會有負責的區域,但「亭」不是一個行政區域。「亭長」也不是守著本村本土的基層行政頭目,而是縣廷之吏。我們看《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又記載,「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薛治之,時時冠之」「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這可見做亭長的人常出入縣廷,交際廣泛,又外出到很遠的地方為縣廷辦差事。由於亭長是這樣的角色,又是戰亂時期,項羽在東城附近與烏江亭長見面就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了。
再說「檥船」,舊註解說不一。現代學人注釋《項羽本紀》,大都認為「檥」同「艤」,把檥船解釋為「攏船靠岸」。然而,這樣的解釋在兩漢文獻中找不到依據。《史記》、《漢書》俱作「檥船」,《水經注》的引用也作「檥船」。《說文·木部》:「檥,榦也。」《說文解字》中有「檥」,沒有「艤」。段玉裁根據《說文》、《爾雅》等典籍,解釋說:「《史記》『烏江亭長檥船待』,檥船者,若今小船兩頭植篙為系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說文解字注》第253頁)《史記集解》引東漢學者應劭的解釋:「檥,正也。」「榦」 「檥」,都是正的意思。《易·蠱》的「榦父之蠱」,意為整頓前人敗壞的事業;《詩經·大雅·韓奕》的「榦不庭方」,意為安定不朝覲的方國諸侯。所以「檥」作為「正」講,就是整理、安頓的意思。「檥船」,大體上可以理解為安置著船,備有船。
無論是把檥船理解為「若今小船兩頭植篙為系」者,還是理解為安置著船,備有船,都說明在司馬遷、班固的時代,檥船並沒有在水上駕船靠岸的意思。「亭長檥船待」,是表示他備有船。烏江亭長是在東城附近與項羽見面的。
《史記》再三再四再五地明確記載項羽死於東城。這是無可爭辯的。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了,《項羽本紀》關於項羽之死的具體描敘,實際也是表示項羽死在東城。現存的《史記》文本,沒有寫項羽死於烏江。
「烏江說」的誤讀
「烏江自刎」說的流行,是因為誤讀「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一段文字。馮其庸先生的《項羽不死於烏江考》發表以後,堅持「烏江自刎」說的先生們,仍蔽於成見,但又無法否認項羽死於東城這個基本事實。那他們如何維護「烏江自刎」說呢?他們的思路是,想方設法證明「烏江」處在「東城」的范圍內,把司馬遷說的「身死東城」,解讀為身死於東城的烏江。
東城是秦朝所置縣。司馬遷敘述秦漢之際軍隊的行進與作戰,涉及縣名,一般都是指縣城(縣治所在)。如城陽、濮陽、滎陽、成皋、陳留、定陶、東阿、下邳、新蔡、固陵、鉅鹿、沛、薛、鄒等等。「至固陵」是到達固陵縣城。「圍鉅鹿」是包圍鉅鹿縣城。「軍下邳」是駐扎在下邳縣城。「定陶未下」,是定陶縣城沒有攻下來。「破秦軍濮陽東」,是在濮陽縣城的東面擊潰秦軍。「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是攻下城陽縣城,屠殺城陽縣城的軍民。《史記》涉及「東城」有多處。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對「東城」的注是:「縣在濠州定遠縣東南五十五里。」所說的「定遠縣」和「東城縣」,都是指縣城。因為秦朝的東城縣和南北朝以後的定遠縣,在縣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就縣城說,東城在定遠東南五十五里;就縣境說,兩者之間沒有距離,還重合一部分。《史記》各篇的「東城」,都是指東城縣城。這也是古人行文的習慣。項羽「身死東城」「灌嬰追殺項羽東城」,表示項羽死於東城縣城附近。
至於烏江,也不可能在東城縣的范圍之內。東城縣在江淮丘陵中部,縣境到不了長江邊。拙作《回歸〈史記〉本文,探討項羽身死之地》(刊於《藝衡》第四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對此有詳細的論證。堅持「烏江自刎」說的先生們提出,《史記》寫項羽身死之地,「據事錄實為自刎於烏江」,又按「行政區劃的縣」「正式書為『身死東城』」。這種所謂「正式書寫」與「據事錄實」的兩截「史法」,並不存在於《史記》之中。《史記》中沒有哪個人物的死亡之地是分兩截寫的。《秦始皇本紀》記秦始皇「崩於沙丘平台」,沙丘是個小地名,司馬遷並沒有另外按「行政區劃的縣」書寫秦始皇死地。《蒙恬列傳》、《李斯列傳》均直書「始皇至沙丘崩」,「至沙丘」「始皇崩」。後世關於秦始皇死地也沒有另外的說法。以秦始皇之尊,都沒有按「行政區劃的縣」書寫死地,沒有分兩截書寫死地。
如果司馬遷認為項羽死於烏江,《史記》各篇自然要直書項羽死於烏江,不會書寫東城。既然司馬遷多次明確記載項羽死於東城,「據事錄實」的具體描敘又沒有表示死於烏江的意思,那項羽死於東城而非死於烏江,就是確定的。
⑼ 項羽在真實的歷史上究竟死在了哪裡,真的死在烏江河邊嗎
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的《中華文史論叢》一篇文章,題目為《項羽不死於烏江考》,文章作者是已故(2017年1月去世)著名文史專家馮其庸先生。馮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項羽是戰死在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
不僅《史記》沒有記載項羽死於烏江,連《漢書》也沒有記載。目前能查到關於項羽自刎烏江的記載來自元朝中期的雜劇,《蕭何月夜追韓信》,這是一部以楚漢相爭為題材的歷史劇。
還有一個小細節值得注意,項羽從垓下突圍出來還有八百多人,渡過淮河還有一百多人。從淮河到陰陵不到一百里,在漢軍的追殺下,項羽來到東城時身邊只剩下二十八騎。至於東城到烏江畔,還有兩百多里,項羽很可能死在了去烏江畔的途中。
⑽ 西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死的!
西楚霸王項羽是重傷後自刎的。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10)歷史的項羽是在哪裡戰死的擴展閱讀
垓下之戰: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灌嬰引兵進占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築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十萬人。
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韓信率漢軍向前推進,在不利的情況下開始向後後撤,而由兩翼向前推進,楚軍受挫,韓信率軍向前推進大敗楚軍於垓下。
漢軍夜間高唱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眼見大勢已去,便乘夜率領八百精銳騎兵突圍南逃。
天明以後,漢軍得知項羽突圍,於是派遣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水後,僅剩百餘騎相隨,行至陰陵因迷路耽擱了時間(《史記》中交代因田父欺騙),被漢軍追及,項羽突至東城,手下僅剩二十八騎。
項羽指揮這二十八騎,來回沖陣,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乃令從騎皆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一人 殺漢軍數百人,自己身亦被十餘創,最後自刎而死,年31歲。
項羽死後,漢軍全殲八萬楚軍,楚地皆降漢,獨項羽原封地的魯人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劉邦將項羽首級示魯,魯人乃降。至此,歷時4年半之久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