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子是否刪過《詩經》
《詩經》(也稱《詩》、《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關於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由於年代久遠,至今在許多方面依然眾說紛紜,無法作出定論。孔子是否刪過《詩》就是一個懸案。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詩》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它的文學價值,所以對它的作者、編定者、編著年代等問題,不大可能進行探討。直到漢代,司馬遷為了寫《史記》才對《詩經》及孔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孔子刪《詩》的觀點,這種觀點就一直延續到今天,並不斷得以補充、發展。主張這種說法的理由主要有三點:第一,漢代距離春秋、戰國不遠,司馬遷所依據的材料自然比後人要多,也更加可靠。第二,古代大小國家有1800多個,一國獻一詩,也有1800多篇,可見古詩本來是很多的。孔子從前人已收錄的3000多篇詩中選取305篇編為集子,作為教科書,是可能的。第三,對照書傳中所引可知《詩經》中有全篇未錄的或錄有章句等情形,這種情況也與刪《詩》吻合。
最早對孔子「刪詩說」提出異議的是唐代的孔穎達。他在為「五經」作疏時,發現司馬遷《史記》中的敘述與先秦典籍對《詩》運用情況不相符合。於是,到宋代就形成了及時「刪詩說」之風。近代的顧頜剛、錢玄同、範文瀾等都基本上持這種觀點。歸結起來,反對孔子刪《詩》說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禮到魯國觀周樂,演奏十五國風和雅頌各部分,其中的編排順序與今天的《詩經》大體相同,而據現存的資料看,孔子當時只有8歲,根本不可能刪《詩》,可見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詩經》的編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說「正樂」,並沒有說刪《詩》。再說孔子返魯「正樂」時已經69歲,如果刪《詩》該在這個時候,為什麼在這之前他一直是說「《詩》三百」呢?第三,《詩經》中有不少「淫詩」,這些不符合孔子禮樂仁政思想的詩為什麼沒有被刪掉?第四,先秦各種史籍所引的詩,大多數見於今天的《詩經》,據王士偵《古詩選》、沈德潛《古詩源》所輯逸詩,不過50首。這說明《詩》在當時只有300篇,即使孔子刪詩,由於他在當時只是諸子中的一家,影響不是很大,更不可能影響到他以前的著作。
上述兩種觀點唇槍舌劍,論戰了1000多年,至今仍爭論不休。看來,孔子是否刪過《詩》的確是一個難解的謎。
Ⅱ 《詩經》為何又叫詩三百孔子刪詩是否真的存在
今人在讀古代文藝論著時,常會遇見詩三百這個提法,不少人對此感到奇怪。
其實,文藝論著中流傳的詩三百,就是指《詩經》。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里的《詩》就是指《詩經》,《詩經》在先秦典籍中本來是稱《詩》的,其後面的經字,是後人為了將其列入儒門經典四書五經才加上去的,就像《易經》本來叫《易》一樣。
《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詩歌大多產自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及湖北等地,收錄的都是合樂歌詞,上起於西周初年,下止於春秋中葉,作者既有人民群眾,也有士大夫貴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這中間500年社會的真實樣貌,儼然一幅質朴圓潤又靈動非常的先秦人民生活景象圖。
而我們知道,先秦時期,百家爭鳴,不同學說立場相互攻伐之說尤為激烈。而自古以來,儒墨交攻,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文化抱負,以及其所代表的不同階層的利益,讓二者的學說以及後世門派之流在學說理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矛盾。但是在《墨子·公孟》中卻介紹到: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如果三百詩之制真的流傳至孔子,恐怕墨子不會在這里將三百詩的說法流傳下來。
由此看之,自古有之的孔子刪詩的說法,恐怕不可輕易信之,詩三百之說可能另有來歷。那麼這來歷究竟何在呢?
古代各代學者的普遍看法是:孔子並沒有刪詩,只是進行了正樂,即訂正了詩經的樂調。正如他自己所說:吾自衛運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說我從衛國到魯國之後,對絲巾展開了訂正樂調的工作,讓雅,頌篇目的詩歌韻律和諧,各得其所。由此可見,自稱“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孔老夫子的確對《詩經》進行了一番正樂工作。
現代文學領域認為,風雅頌綿延長達五六百年之久,國風所採取的詩歌則達十五國之廣,而詩三百所展示出來的詩歌基本形式統一,韻律和諧,曲調婉轉優美,可以確定的是,的確在歷史上經過一番精心加工整理而後才逐漸定型的。而從風雅頌當時流傳的年代來看,最有可能對《詩經》進行加工整理的,首當其沖的自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樂工和太師,只有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歌收集者,整理者與編輯者。
但是由於後人不加詳察,又被孔子這位至聖先師頭頂的光環弄得頭暈目眩,這才亂戴帽子,把孔子的正樂工作以訛傳訛成了刪詩工作,以至於鬧出了誤會。
可見,歷史流傳的許多說法其實都是籠統而未必准確的,在對待一些廣為流傳甚至自古有之的說法,我們不能僅憑一家之言便選擇偏聽偏信,妄加斷定其中的是非正誤。正所謂“俗人開口,哲人便笑”,如果我們不能堅持以一種嚴謹認真的審判態度對待那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哪怕說的如何堂而皇之,最後也不過是徒增笑料。
Ⅲ 關於詩經的編訂,漢代有孔子刪詩的說法
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的是司馬遷。
《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
意思是司馬遷說《詩經》本來有3000多篇,後來到了孔子這里,孔子去掉其中一些,只留下符合禮儀,可以用來教化的整理成集......
「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司馬遷說有3000多篇,後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刪詩說」最初出於司馬遷,後來班固、鄭玄都支持這個說法。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說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
Ⅳ 孔子的《詩經》為啥會被刪的只剩300多首了
孔子的《詩經》起初先記載的是春秋以及春秋以前的各地詩歌,據司馬遷記載,孔子《詩經》未刪減前有三千餘篇。後被孔子刪掉了九成,留下三百零五篇。皆因孔子認為當時《詩經》駁雜不堪,所以只留下了禮儀和風雅之大道。也可稱去糟糠九成,留精華一成。後成為世人眼中之典範書籍。三、《詩經》對後世影響
《詩經》是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孔子常教育學生們以《詩經》作為言行之標准。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期,也有許多字用《詩經》之詩來增加說服力。後到西漢時期更是遵《詩經》為儒家經典。成為《五經》之一。三千餘篇的詩歌被孔子縮成僅三百多篇,一代聖人將一生之機遇全擠壓成精華來為世人立下標桿。其偉大程度和無私精神令後人尊敬。
Ⅳ 孔子刪定詩書的故事
孔林
孔子晚年能順利歸魯,得益於他的弟子。
魯哀公七年,吳與魯在於鄯會盟,魯國被迫進獻厚禮,吳國還要求魯國的執政大臣季康子去朝見,幸虧子貢從中交涉,才免受屈辱。第二年,吳國攻打魯國,又是以有苦為首的七百勇士誓死抵抗,才打退吳兵。魯哀公十一年,冉求率領 "季氏之甲"擊退齊軍,立了戰功,深得季康子賞識。冉求極力向季康子推薦孔子。季康子便派人帶了重禮迎孔子回國。
孔子回魯以後,魯哀公和季康子以「國老」之禮相待,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但季康子的施政方法卻與孔子的政治思想完全相背。季康子對魯國盜賊眾多表示擔憂,向孔子求教如何治 "盜",孔子卻說:"如果你自己沒有貪欲,那麼即使給予獎賞也不會去偷盜。"這實際是諷刺季康子的窮奢極欲。
魯哀公十四年,齊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國相田常殺死了齊國君王簡公。以下犯上,以巨弒君,這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所以他拜見了魯哀公,請求出兵伐齊。但魯哀公卻說:"齊強魯弱,怎麼能去討伐呢?"讓他去找執政的季康子商量。
季氏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均與孔子政見不和,又經常受到孔子的批評和諷刺,當然不會理睬孔子。
孔子由於一再在政治上遭受冷遇,在晚年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文化教育事業上,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獻,作為教授弟子的課本。
孔子時期,周室衰微,禮樂敗壞,《詩》、《書》等典籍殘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禮儀制度,重新編成 《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秦穆公時期,按歷史時序排列史事。考察了夏、殷以來禮制增減的情況後,孔子說:"從此之後,即使過了百代,禮制的增減情況都可以把握,不外乎是文彩和質朴的交替。周朝借鑒夏、殷兩朝的禮制而確定自己的禮儀制度,真是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禮制。"《書傳》、《禮記》都是孔子編訂的。
古代留下來的 《詩》有上千篇,孔子刪去重復的部分,選取可以用於禮儀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詩經》又稱 "詩三百"。孔子將這些詩全部配樂、禮樂制度從此才得以稱述,使得王道完備,六藝齊全。在編著 《詩》時,孔子闡發了他的文學觀念:"《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既符合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又規定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文學創作方向,另外,他還提出"興、觀、群、怨"的詩學理論,闡釋文學的社會功能,對後世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孔子晚年喜好 《易》經,反復研讀,以至於 "韋編三絕",就是把串竹簡的皮繩都磨斷了三次。作為《易》的組成部分的 "十翼",即解釋經文的傳文,有人說是孔子所作,有人說是後人假託孔子之名作的,但都與孔子有關。
《春秋》一本是魯國的編年史,孔子對其進行加工訂正。據說在寫作《春秋》時,孔子該寫就寫,該刪就刪,連子夏等人都不能插嘴。孔子說:"後世人知道我孔丘是因為《春秋》,而怪罪我孔丘也是因為《春秋》。"
可以說,在先秦時代所有的學派和學者當中,孔子在保存、整理古代文獻方面,作出的貢獻最大。他對保存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遺產,具有不朽的功績。這些文獻,如 《詩》、《書》、《禮》、《樂》,後來都被孔子作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弟子。
然而厄運並沒有放過他。孔子六十九歲那年,他的獨生子孔鯉死了,老年喪子,乃是一大哀事。第二年,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淵也死了,孔子悲痛不已。再下一年,在衛國當官的子路在宮廷斗爭中被株連,慘死於衛國政變。
獨子和兩個心愛的弟子相繼死去,使孔子在感情上遭到重大打擊,他在子路遇害的次年,就在悲痛的境遇中病倒了,從此一病不起。
一天,他強撐著,拄著拐杖到戶外散心,子貢來看望他。孔子深情地說:"賜,你怎麼來得這么晚啊?"接著又嘆息著唱道:"泰山就要崩塌了!樑柱就要折斷了!哲人就要凋謝了!"一邊唱一邊潛然淚下。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遵循我的主張。夏人死後棺木停放在東面的台階,周人死後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階,殷人死後棺木停放在廳堂的兩柱之間。昨天傍晚,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本來就是殷人啊。"七天後,孔子與世長辭。
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孔子逝世後,魯哀公致以表示哀悼的誄詞,然而這些身後榮辱對孔子又有何意義
Ⅵ 孔子刪詩說 關於孔子刪詩說的來源
1、「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司馬遷說有3000多篇,後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2、「刪詩」問題是《詩經》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唐代以前沒有什麼爭論,但是,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大致上爭論了1000多年,直到近當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孔子的「刪詩」不能夠成立。
3、「刪詩說」最初出於司馬遷,後來班固、鄭玄都支持這個說法。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說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
4、後來支持「刪詩說」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趙坦、王崧等人;反對「刪詩說」的陣營要大一些,有鄭樵、朱熹、呂祖謙、葉適、朱彝尊、王士禎、趙翼、崔述、魏源方玉潤等。現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當代的《詩經》學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說法。
5、支持孔子「刪詩」說法的理由不外乎是:出於對《史記》的信賴和尊重;出於基本情勢判斷即,500年間不可能只有300首詩歌;出於《論語》中孔子談到的他對「詩」的處理。回到上一個問題是,既然有著大規模的「采詩」行為,採集的詩歌一定是非常多的。
Ⅶ 刪詩說的解釋
司馬遷最早提出「孔子刪詩」一說。《史記·孔子世家》記:「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刪詩說是指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即司馬遷提出的「孔子刪詩」一說.
具體是講古時詩經中有三千多首,而到了孔子,刪去了眾多詩,只留下三百多首可以施行禮教合乎道義的作品.
Ⅷ 最早提出孔子刪詩是
最早出自司馬遷著的《史記孔子世家》。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原本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謂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後世以司馬遷去古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
Ⅸ 孔子刪詩書,是破壞文獻的罪人還是保存文獻的偉人
孔子周遊列國1 4年之後,晚年回到魯國,在教學之餘,整理編輯了《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6本書。其中,他對於《詩經》、《尚書》兩本書的改動最大。「刪詩書」一說,說的便是他對於這兩本書的編輯。
春秋時期,總體上是一個「禮崩樂壞」的亂世,如果不是孔子將這些書編輯整理,並將之作為教材廣泛傳播,恐怕這些文獻也很難流傳到現在。
另一方面,孔子對於這些文獻所做的篩選、編訂次序、寫序的工作,使這些文獻的含義更加清晰、文理更加通順、結構也更加合理,而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更是積極而深遠的。
Ⅹ 孔子筆削《春秋》、刪減《詩經》的原因有哪些
1.孔子刪詩說,只是詩經形成說法的一種,目前學界各有各的看法,沒有定論。
這種說法最早起源於漢代。《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頌之音。」《漢書·藝文志》說:「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零五篇。」這些文獻都認為《詩經》是由孔子選定篇目的。
有一點跟大家理解相悖的是,所謂刪詩並不一定全篇都刪掉,或者是刪掉篇中的某些章節,或者是刪掉章節中的某些句子,或者是刪掉句中的某些字。我們對照書傳中所引的,《詩經》中有全篇未錄的,也有錄而章句不用的,可見這種情況與刪《詩經》相吻合。
我認為,刪詩說最站不住腳的地方是:《論語》記孔子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孔子在自衛國返回魯國之後,時年近七十。在此之前,他均稱《詩三百》,可見在孔子中青年時期,《詩經》已為三百篇。不是後來為了教學刪到三百篇。
《詩經》中有不少「淫詩」,這些不符合孔子禮樂仁政思想的詩,可能是大家覺得孔子刪詩的理由。
2.有人認為《春秋》就是孔子寫的,也有人認為《春秋》是孔子在魯國《春秋》上刪改的,也有人認為春秋跟孔子沒關系,這個也沒有定論。
有說法認為,孔子可能出於講學的需要,將魯史加以刪節,編成一本「極簡」的歷史教學大綱。孔氏《春秋》愈發簡約,二百四十餘年的歷史,區區萬八千字就寫過了。《春秋》散亂破碎的歷史,不過是供孔子編綴道理的材料。
因此才會有「春秋筆法」這個說法,「約文其辭,去其繁重」,重新按照自己的想法,整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