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丘縣白集鎮田營村歷史年代從那個朝代開始有的這個田營村有多少年歷史
2006年,轄36個村委會:白集村、高庄村、李竹元村、楊樓村、田營村、梁廟村、查大庄村、常樓村、張美庄村、韋庄村、王崗村、李宋樓村、大王樓村、新村、李樓村、程營村、張單庄村、王營子村、老官林村、兗營村、河灘村、胡小樓村、劉院村、胡院村、白庄村、後三庄村、劉樓村、尹庄村、大灘李村、張小廟村、中庭湖村、大許庄村、魯寨村、顧營村、苗營村、耿庄村。
㈡ 包集鎮有多久歷史了
鮑集鎮地處懷遠北部,距縣城30公里,行政區域總面積184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人口8.1萬人,土地面積16.8萬畝,是縣北商貿重鎮、安徽省重點建設鄉鎮、蚌埠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鎮。據《鮑集區志》記載,鮑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悠悠歲月中,鮑集人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生息,建設著自己的家園。鮑集擁有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最為突出的當數西樓村谷堆眼,這個自然庄由3個大谷堆和72個小谷堆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脈相承,連綿起伏,形成獨特的地理景觀。據測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人們曾在大谷堆農耕時,發現漢代的五株錢,銅制印章等,據此推算大谷堆歷史之久遠。
您打錯字啦,嘻嘻。請採納,愛你哦,親。
㈢ 睢寧王集鎮有多少年歷史
睢寧王集鎮到迄今為止已有67年歷史。
王集鎮位於睢寧縣西北部,距縣城23公里,徐宿鹽高速、104國道、泗八公路縱橫穿越其境,交通便利,區位優越。鎮政府坐落王集村。
1949年屬嵐山區王集鄉,1953年更名王集區,1957年建王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6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轄大吳、吳廟、吳馬、卜馬、魯東、東田、西田、光東、光西、光南、南門、武營、大營、蘇庄、尤庄、朱庄、姚庄、庄樓、四姓、楊集、宋灣、葛段、王東、王西、北陳樓、王章營26個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銷蘇塘鄉,並入王集鎮,面積131.5平方千米,人口7.31萬人,轄44個行政村、1個場圃,鎮政府駐王西村。2008年末,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75114人,轄大王、光明、卜馬、宋南、田河、雙營、魯廟、沈庄、紅衛、李時、柴堰、大營、大吳、吳廟、陳樓、尤庄、庄樓、楊集、戈段、平樓、峰山、洪山、馬淺、長堰、南許、趙集、柳林、蘇塘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王村。
原蘇塘鄉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西北部,距徐州觀音機場5千米。104國道和廢黃河橫穿境內。1962年建公社,1983年建鄉。1996年,面積53.9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峰山、洪山、馬淺、孫徐、曲頭、平樓、長堰、柴湖、堰頭、趙集、南許、李堰、時堰、柳林14個行政村。2000年撤銷並入王集鎮。
㈣ 馬集鎮的歷史人物
左丘明,曹國左氏(今定陶縣力本屯鄉左崗)人,《左傳》的作者。他自幼聰明倔強,勤奮讀書,知難而進,被鄉鄰稱為神童。左丘明長大成人,當了魯國史官,精心研究歷史資料。後來雙目失明,但身殘志不殘,立志傳《春秋》。他嘔心瀝血,秉公直書,采各國史記作《左傳》。《左傳》保存了大量古史料,是一部史學、文學名著,在史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司馬遷曾高度贊揚左丘明身殘志堅的精神,認為左丘失明,方有《左傳》。定陶人民敬仰左氏一家,他的祖墳左崗,崗阜連屬,林木交映,「左崗林樾」成為定陶新八景之一。有詩曰:「前賢磊落在春秋,英氣蔥寵至今留。」
㈤ 馬集鎮的歷史文化
滄海橫流,歷史巨變,為馬集留下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鶴雞庵廟會、武忠祠、馬公府成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嘉靖年間的《壽州志》的記載開始,在鎮南七里的鶴雞庵廟前,每年農歷二月十九都隆重的舉行熱鬧的廟會。過去,在廟會上還演繹了馬玉昆結義葛老雅,捻軍斗官軍的傳奇故事。馬集鎮國泰民安,沒有了過去那中驚心動魄的傳說,但特有的鄉風民俗依然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農民、商家、藝人、遊客。會上人們比肩接踵,為的就是到文藝大棚看民間絕活,到街市上選購所需的商品,到小攤前品嘗清淡的民間小吃,到庵內金霄、玉霄、瓊霄這三位「神仙奶奶」像前燒香祈福。
被列入蒙城縣重點保護文化單位的「忠心祠」、「馬公府」,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梁畫棟。百年的風蝕塵掩也遮不住其精美豪華,更遮不住其主人風雲變幻的一生。在朝鮮的抗日戰場上,在抵抗八國聯軍入京的戰場上,在掩護慈禧和光緒皇帝逃亡的路上,直隸總督馬玉昆矯健的身影,永遠沉浸在了被歲月打磨光華的「忠武祠」中了。
㈥ 九女集鎮的歷史沿革
九女集歷史悠久,漢代已形成居民聚落,其名源於九女矢志孝雙親的傳記。東漢和帝時候,成武縣西南5公里有個村莊,莊上有戶金姓人家,乃秺侯駙馬都尉金日磾的後裔。主人金玉襄,20歲時娶龐氏為妻。一年後,一胎生下兩個女孩。此後總盼能生個兒子傳宗接代。可一連又是三個雙胞胎,全是女孩。剛剛30歲出頭的金玉襄,就有了八個女兒。時人們還是祝願他:「下一胎准生兩個兒子。」但到了他40歲出頭,龐氏卻再也不生了。一年春天,金玉襄早起到庄北鋤地,忽聽路旁有小孩啼哭聲。順著哭聲走去,見一五、六歲女孩,正在啼哭。金玉襄便背回家中,收為義女。此事很快傳遍十里八村,反而遭人議論:「別說是九個閨女,就是十個,也抵不上一個瘸腿兒啊!」金玉襄聽到議論,回家傷心地對老伴邊訴說邊難過的掉淚。九姐妹在窗外聽到爹娘訴說的傷心話,大姐對眾姐妹說:「咱可不能讓爹娘傷心。我最大,一輩子不嫁人,叫他們十個兒也不比咱爹娘一個閨女!」大姐的一番話,打動了眾姐妹的心。九姐上前抓住姐姐的手說:「我要報答爹爹救了我,孝敬爹娘一輩子,各位姐姐放心」。眾姐妹都紛紛表示一輩子在家孝敬父母。第二天一早,玉襄夫婦還沒有起床,九姐妹就一齊跪在父母床前,大姐代表眾姐妹對天發誓:「金九女,上無兄,下無弟,為使父母安度晚年,誓不嫁人,老天為證,決不後悔。」玉襄夫婦慌忙起床勸阻。眾姐妹見父母不允,就從清早、上午,一直跪到天黑,滴水不進。老兩口看著心疼,還是暫時應允了。此後,金家九姐妹不塗脂粉,白天下地種糧,晚上織麻紡線,日子越過越富足。好的食物留給父母吃,天熱了輪流給父母打扇,天冷了輪流給老人暖被窩。金家九姐妹孝敬父母的事跡一傳出,四鄉說媒者接踵而至。但九姐妹都以死相拒,決心一個比一個大。轉眼多年過去了,金老夫妻白發蒼蒼,時九姐已是30歲的老姑娘了。金家11口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後金老夫婦活到八十多歲先後過世。九姐妹安排了父母喪事,百日後一天夜裡,一起殉父母而去。鄰里鄉人敬重她們的孝行,遂將她們合葬在一個墓墳里,寫了墓誌銘,起了大墳頭,俗稱「九女墳」。後人敬重這九位孝女,就在村子裡蓋了孝女祠,立了孝女坊和孝女碑。村莊也被稱為「九女集」。九女奉孝的故事,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是口頭流傳。明弘治六年(1493年)發生災荒,九女墓被人挖掘,出土墓誌石一塊,銘文為:孝哉九女,逾時弗嫁。甘旨奉親,溫清冬夏。風樹既悲,白華亦謝。墓可封哉,永敦風化。並有「李佑時筆也」的落款。至此,墓誌銘證實了九女事跡的存在。
㈦ 汶上集鎮的歷史名人
苗好謙,我國古著名農學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縣汶上集鎮前苗樓村)人。初任都察院屬員,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東廉訪司僉事,因「善課桑農」,皇帝「賜衣一襲」,後入朝為司農丞,著有《栽桑圖說》和《農桑輯要》,受到皇帝贊許:「農桑衣食之本,此圖甚善」。遂命刊印千冊,散之民間。並晉升苗好謙為御史中丞。
苗好謙出仕為官之後,先任都察院屬員,後任工部、樞密院吏曹,大德改元升為大宗正府都事。他剛正不阿,秉公執法,頗得民心。有一次,一官庭豪門的一袋貨物遺落在運輸途中,被幾個老百姓撿到私分。官庭尋找貨物的下落,追查到了這幾個人,打算處以死刑,以殺雞儆猴。苗好謙認為這是濫用刑法,草菅人命,於是據理力爭。最後貨物收回,並對當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之後息事放人。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苗好謙升任丞務郎、大都路總管府推官,不久再拜御史台監察御史。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遷江南諸道御史台都事。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任奉訓大夫、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史。他執法嚴明,不徇私情,貪贓枉法之人無不戰戰兢兢,心驚膽寒。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升任淮東廉訪司僉事,因「善課桑農」,皇帝「賜衣一襲」。後來,由於苗好謙在農學方面成績卓著,遂令其入朝為司農丞,全面指導全國農業生產。苗好謙傾注多年心血,大展平生所學,繼先前編著成《農桑輯要》六卷之後,又完成《栽桑圖說》一書。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經大司農買住等向仁宗推薦,受到皇帝贊許:「農桑,衣食之本。此圖甚善。」遂下令刊印千冊,散之民間,並晉升苗好謙為御史中丞。
㈧ 王興鎮的歷史沿革
王興鎮民國時期鎮域大部屬漣水縣,解放初屬淮陰縣新渡區。1957年設立王興鄉,由駐地王興集得名。1958年改置王興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王興鄉。2000年撤鄉建鎮。王興鎮現下設12個行政村:王興村、新興村、安庄村、開庄村、桃田村、高盪村、長興村、沿河村、團結村、肖盪村、兩淮村、練湖村。王興鎮地處平原地區,河流主要有鹽河、革新河、翻身河、四乾渠等。王興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屬城郊結合型鄉鎮,京滬、寧淮、寧連等多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留有出入口,是蘇北地區較大的公路交通樞紐。
㈨ 宮集鎮的歷史典故
楚都鉅陽宮集鎮——尋蹤楚國都城鉅陽城遺址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泱泱大國——楚國遷都鉅陽?是什麼因素使楚考烈王遷都選擇了鉅陽?是什麼因素奠定了楚國遷都鉅陽12年?春秋戰國,鉅陽一度成為楚國的首都。可想而知的京師重地,王公大臣遷居至此,那時一定是宮殿樓閣鱗次櫛比,必定產生一時興旺,商賈雲集,呈現出一片暫時的繁榮昌盛的景象。但同時也會伴隨著金戈鐵馬、獵獵戰旗,而讓當地百姓敬畏。
如今冷清的鉅陽城遺址,以自己的平實,無聲地佐證著一個輝煌的時代…… 一處遺址便是一段凝固的歷史,是一個時代的濃縮。而今天的太和宮集鎮就有一處都城遺址,這處被當地百姓傳為宮殿的遺址,就是楚國東遷至此的鉅陽城遺址。鉅陽城宮殿遺址是出土楚文化最多的地方,它折射出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已呈現出國勢日蹙的局面。太和宮集中學校長張華東一直關注著當地歷史。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安徽日報》上看到有一篇介紹安徽36處名勝古跡一文,寫著「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庄鄉」這句話後,他就莫名地興奮起來。雖然他不是宮集鎮人,但他家墳台離宮集不遠,加之他又是在宮集鎮工作。從那時起,他便有意無意開始收集起有關鉅陽城遺址的資料來。
同時,對於我寫的《古風》版他都每期必讀必藏,並於2005年11月份打電話誠懇地邀請我前往宮集鎮,挖掘流傳在當地百姓口中及歷史資料記載的鉅陽城。接到張校長的電話後感到很高興,彼此興趣相投,又有幸能結識一位歷史文化愛好者。因此,做完《尤家花園揭密探幽》後,原打算在潁上多做幾個選題,但最終還是極想見一下張華東,於是便於2006年2月10日趕到了太和宮集。那天去的時候,天氣出奇的好,一掃往日的清冷灰暗,陽光溫暖地照著大地上的一草一木。汽車賓士在筆直的水泥馬路上,心情也是格外的清爽。我沒有理由不激動,只要用上個把小時便能來到當年強大的楚國宮殿之地,感受幾千年前楚都的榮光,及其派生出的富有浪漫主義情調和神話色彩的楚文化。從太和縣城到宮集還有50多公里,而現在直達宮集的路況很差,車輛難行,到達宮集,才發現鉅陽城遺址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在集鎮上,而是在鎮東北20多里。沒有修路,汽車就在泥土路上凹陷的兩個深深的坑裡行駛。慢慢的,鉅陽城遺址就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那是一片片麥田,綠油油的麥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下了車從斜坡向上慢慢行走。2500多年的滄桑變遷,早已夷為平地,遺存的也僅僅是略高於地面的平地及殘磚碎瓦片。張華東指著腳下的土地說,2000多年前這里就是楚王宮殿所在地。隨後,他又用手指著東側的一個村莊說,這村以前叫西殿村,現在叫馬庄。在其東面還有一個村叫東殿村,都是與這宮殿有關系的。幾分鍾後,我們來到殿頂,也就是最高的地段。現在這塊高地已是一條筆直的村級公路。現在阜陽至亳州高速公路在這條路的東部,向東還有京九鐵路。張華東說,楚國宮殿是背北面南建設的。北面的麥地起伏高地不多,而南面的麥地一直在高低起伏中,直到西殿村南部的灰角寺。而這座灰角寺當地百姓相傳是楚平王娘娘的廟,是關於伍子胥帶太子和娘娘逃跑過烏江時,娘娘怕拖累伍子胥帶太子跑不掉而投井。後伍子胥借兵回來復仇成功後建造的一座娘娘廟。 公元前253年(周赧王54年、楚考烈王10年),楚考烈王率領大軍及國民浩浩盪盪從陳(今河南淮陽)東遷鉅陽。一路上人頭攢動,一眼望不到頭,穿盔甲的武士持戈攜盾有序地前進著。說好聽點,這是國家遷居,說難聽點,這是一次大逃亡。是為了躲避強秦的進攻,但也正因為如此,歷史因楚考烈王的被迫東遷,而被太和人民記住了他的名字及他在太和呆的12年。代之而起的,是楚考烈王的定都而成就了鉅陽這座城市的輝煌。探尋楚國由強盛到衰弱,今人把目光再次投向阜陽太和,投向鉅陽城遺址……提到楚國,人們自然會想到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雄踞中原的泱泱大國。楚國開始建立的時間,最遲在西周初年,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消滅,至少有800餘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經過楚國歷代國君的不斷努力,國土不斷擴張,也造就了楚文化向外不斷彌漫,楚國逐漸興盛起來。並先後吞並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諸侯國,成為雄踞江漢流域、江淮流域的強國。春秋時期,楚莊王一度稱霸諸侯;戰國時期,楚國成為七雄之一,兩次擔任東方諸國聯合抗秦的縱長。楚國又是最早使用鐵器的國家,使農業生產發展得較快。其水利和文化也是處於當時諸侯國遙遙領先的地位,尤其是楚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所創造的楚辭騷體詩,成為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對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楚國是我國先秦時期歷史悠久、國力強大、疆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昌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國家。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具有吞並諸侯,逐鹿中原的泱泱大國,卻沒能統一中國,而是被秦國打得一敗塗地,直至被消滅。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種結局呢?一些歷史學家歸咎於張儀,是他憑三寸不爛之舌拆散了六國聯縱抗秦的戰線。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六國沒有團結,沒有互相信任。而我則認為是楚國不信任忠臣屈原之故。如果不是楚王逼死屈原,那麼楚國歷史將會改寫,也許不是秦國滅了楚國,而是楚國滅亡秦國。因為屈原素有管仲之志,希望楚國能夠統一中國。但昏庸貪婪的楚懷王根本不聽屈原所說的,而是過分地相信了張儀的話,結果與齊國絕交,不僅沒有得到齊國的土地,也沒有得到秦國張儀所許諾的六百餘里土地。可想而知,惱羞成怒的楚懷王不顧大臣的反對,出兵伐秦,卻被齊秦聯軍擊敗,損失8萬人馬,並被秦國奪走丹陽、漢中之地。隨後,又舉全國之兵攻秦,再次大敗。此後,國勢日蹙,直至為避強秦,頻頻遷都,一路北遷再至東遷,終於來到鉅陽(今阜陽太和宮集鎮),這一躲就是12年時間。在古阜陽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縣能比太和縣設的名多。鉅陽(巨陽)、新陽縣、細陽縣、樂昌縣、新郪、宋縣、陳留縣、潁陽縣、百尺鎮、萬壽縣、泰和縣、太和縣、鹿亳太縣、阜北縣、首太縣,1949年復置太和縣。所列的這16個地名就是歷史上太和縣曾經使用過的。而讓人驚訝的遠遠不止這16個地名,而是太和卻承載了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泱泱大國,讓楚國在太和平穩地度過了12年。在古阜陽,除卻太和,還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如此幸運地承載一個大國的生存。是太和的先天地理位置使然,還是有一支作戰勇敢的部隊,還是人民……太多太多的問題找不到答案,我們無法知曉其真正的原因。但追溯一下太和縣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沿革或許會給我們些許啟發。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東臨渦陽、利辛,南依阜陽,西接界首,北與亳州為鄰,西北與河南鄲城接壤。東南經鳳台、淮南去合肥286公里,西北經淮陽、西華去鄭州307公里。東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漢路之漯河210公里。縣境南北長52公里,東西寬60公里,面積1820平方公里。
太和古為豫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一度是秦、楚、魏三雄爭斗前沿陣地。春秋屬宋,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與齊楚為鹿上之盟。戰國屬魏,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後歸楚,楚考烈王十年
㈩ 姚集鎮的歷史遺跡
姚集鎮境內的「雙孤堆」古墓葬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雙孤堆」為一大一小兩座土墓,大墓在西,直徑80餘米,墓高22餘米;小墓在東,直徑50餘米,墓高15米。兩墓相距約200米 。
有專家推斷,「雙孤堆」可能是漢代下邳國國王或其家族的墓葬,但民間一直傳說,「大孤堆」是西晉時奢靡無度的富豪石崇的墳墓,因而覬覦其中「寶藏」的竊賊代不乏人。
「雙孤堆」的歷史傳說
據蛟龍村村民介紹,蛟龍山東側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孤堆」。其中,西邊的大土堆為石崇墓,東邊小土堆為范丹墓。談及此處,還有一段傳說。
歷史上有人名石崇,財大氣粗,敢與國舅王愷比富,許多有錢的大款他都不放在眼裡,唯獨高看知識分子。
那時的女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才女綠珠;那時的男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丐幫幫主范丹了。范丹的衣著言行,讓石崇贊賞不已。
范丹宴石崇,4子當桌腿
范丹實在過意不去石崇的再三相邀,就隻身來到石崇的住所。一進家門,就見金磚鋪地,餐桌上金玉碗琥珀杯,范丹不由蹙眉。過些時候,范丹回請石崇,石崇來到了范丹家中,只見茅屋配破門,屋內更是一貧如洗。
范丹拿出自釀的酒水,自產的蔬菜,又到蛟龍山上採集幾種野果,小木桌上全是土特產。門前地面不平坦,范丹就喊來4個兒子趴在木桌下撐起4隻桌腿。一個兒子跑堂、端茶、倒水加斟酒,兩個女兒跑前跑後的,想得十分周到。兩人越喝越投機,氣氛越來越好,最後竟結拜為仁兄弟。
石崇范丹同葬龍脈地
數年之後,石崇和范丹相繼去世,范丹的兒孫們就按照父親的遺囑,把仁兄弟倆選葬在龍脈之地--蛟龍山以東,仲山以西。兩墓均在蛟龍山的龍須之下,人們稱這樣風水寶地的墓葬為「石崇、范丹頂葬蛟龍」。這兩座一大一小兩個土堆因歷史久遠,就被久居在這里的人們稱之為「雙孤堆」。 「掛劍台」此原遺址位於該縣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黃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鎮清水畔水庫西側),是明清乃至更早時期睢寧縣一處較為著名的歷史古跡 。
周代的季札,是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經過了徐國,於是就去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到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涵養所打動,內心感到非常地親切。徐君默視著季札端莊得體的儀容與著裝,突然,被他腰間的一把祥光閃動的佩劍,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時候,劍是一種裝飾,也代表著一種禮儀。無論是士臣還是將相,身上通常都會佩戴著一把寶劍。
季札的這柄劍鑄造得很有氣魄,它的構思精審,造型溫厚,幾顆寶石鑲嵌其中,典麗而又不失莊重。只有像延陵季子這般氣質的人,才配得上這把劍。徐君雖然喜歡在心裡,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觀望。季札看在眼裡,內心暗暗想道:等我辦完事情之後,一定要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暫時還無法送他。
怎料世事無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了。季子來到徐君的墓旁,內心有說不出的悲戚與感傷。他望著蒼涼的天空,把那把長長的劍,掛在了樹上,心中默默地祝禱著:「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那曾有的許諾卻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遙而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著這把長長的劍,向你道別的那個時候。」他默默地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返身離去。
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懸在這里,又有什麼用呢?季子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徐君非常地喜歡這把劍,我心裡想,回來之後,一定要將劍送給他。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夠因為他的過世,而背棄為人應有的信與義,違棄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來,聖賢一再地教誨我們,高邁的志節往往是表現於內心之中。就像季札,他並沒有因為徐君的過世,而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何況他的允諾只是生發於內心之中。這種「信」到極處的行為,令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一個人成敗的根源,源於我們內心的誠與敬。如果連講話應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樣的事情,能夠成就得了。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沒有信用,就好像車子無法走動一樣。《中庸》說:「不誠無物。」如果缺乏真誠的心,與應有的信義,那任何的事業都很難成就。
語言是心靈的外在表現,關系重大,影響深遠。曾子曾經提到:「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容貌予人什麼樣的感覺,至關重要。也正是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心,從我們的行為容止與言語意涵,對方就能夠透析說話之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
言為心聲,言語是內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視、了知為人真實的品操,就要關注人的內心世界。心善,行為就善,心惡,行為自然偏頗。在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中,雖然季札內心想要將劍送給徐君,但是他並沒有言語上的承諾,更何況當時徐君已經過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著內心的諾言,不惜捨去千斤難買的寶刀,將它掛在樹上,悵然而去。並且說道:我的心中有過對徐君的許諾,怎麼能夠因為朋友的離去,而背棄曾有的誠信呢?在這落落而言、擲地有聲的三言兩語中,信義的精神,確已傳揚萬古而不朽。
人生經歷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贊美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自己則以采葯為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吳國。數代後,壽夢繼承了吳國王位。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託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了。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為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絕。為了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國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了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贊美為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鑒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裡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有一次,吳國派遣季札出使魯國。到了魯國,季札聽到了蔚為大觀的周樂。季札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絕的見識,透析了禮樂之教的深遠蘊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勢,語驚四座,使眾人為之側目。聽到《唐》,他聽出了思接千載的陶唐氏遺風,聽到《大雅》,他在樂曲深廣的氣魄里,聽到了文王之德。當《魏》歌四起,那「大而寬,儉而易」的盟主之志,輝映著以德輔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時候,季札驚嘆道:這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至德樂章,就如同蒼天無不覆蓋,大地無不承載。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無以復加了。季札出使鄭國之時,見到了子產。他們一見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對時局有著異常明晰的洞察力,臨別前,他語重心長地對子產說:「鄭國的國君無德,在位不會很久,將來國主的王位,一定會傳到你的手中。你統理鄭國的時候,務必要謹慎,務必以禮來持國。否則鄭國很難避免敗亡的命運。」言之諄諄。當子產目送季札遠去時,仍然覺得音猶在耳,心裡不禁萬分悵惘。吳王諸樊一直到過世之前,都還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遺訓,讓後人將王位依次傳給幾位弟弟,這樣最終就能傳到幼弟季札的手裡,以滿先王壽夢生前的遺願。繼位的吳王夷昧臨終前,要把王位傳給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絕了。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他再度歸隱而去。
人物評價
孔子曾經說過:「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贊美季札是一位「見微而知清濁」的仁德之人。賢者的謙恭禮讓、非凡氣宇和遠見卓知,一直在中國歷史的長空中,閃耀不絕。在這個「季札讓國」歷史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溯源主題余韻不盡。中原地區與句吳一帶的人們,都是同祖共宗的兄弟。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千百年來,人們本就同根同源,同體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