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
在高中 歷史 新課程的理念中,學會學習歷史是重要的新課程理念之一。當代中學生怎樣才能適應歷史新課程學習的要求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看歷史書的方法
這里所說的歷史書,既包含學生使用的歷史教科書,也包括歷史資料,歷史刊物、歷史讀物等,還可以包括相關的 歷史學 習網站。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歷史書非常豐富。要想學好歷史除了大量的閱讀外,沒有捷徑可循。對歷史書的閱讀,一般是先看歷史書的目錄,了解整本書的知識框架結構;看書的前言了解成書的緣由;看書的正文可以知道書的內容以及作者對相關歷史史實的觀點。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對重要的歷史書要精讀,對一些不太重要的歷史書僅需了解就夠了。精讀的書要慢讀、細讀、反復讀;泛讀的書則一目十行、蜻蜓點水,快速地從書中吸收有用的信息。所有的歷史書一般都由歷史史實和歷史評論構成,對基本的史實,我們在學習時要辨明歷史書所記述史實的真偽;對歷史史實的評價則要看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本身,是否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平時看歷史教科書,要五到:目錄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全貌;單元前言到,把握學習模塊概況;課文正文到,掌握相關知識點和評價;課後練習題到,熟悉知識是以哪種方式轉化為試題的;書後的歷史大事年表到,對正文的強調和補充。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課堂聽課的方法
歷史新課程的學習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課堂也是學習歷史的主要平台,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重要場所。課堂聽課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聽,思,記,悟。“聽”就是聽講,要精神集中,把握老師和同學講話的要點和關鍵之處;“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課堂上聽講的內容哪些需要記憶和學習,另一方面也要思考課堂上的內容是否掌握,有無疑問和困惑;“記”既包括在課堂學習中對獲得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包括對課堂上學習的要點做筆記。課堂的聽課筆記內容應包括板書提綱、學習重點、老師對教材的 拓展 和挖掘等。筆記要簡潔、明了,以便於日後的整理和 復習 。所謂“悟”,就是要學習和掌握老師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要觀察學習其他同學在歷史課堂學習中的 成功 之處。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搜集歷史資料的方法
歷史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學會搜集歷史資料,運用多種途徑和手段掌握學習需要的歷史信息。搜集歷史資料首先要確定搜集資料的時間、地域和內容範圍;第二就是利用有效的資料獲取渠道。目前比較常用的渠道有三種,一是到圖書館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二是利用互聯網進行搜索,三是進行田野和社會調查。對搜集來的歷史資料,要根據它對學習的重要程度進行篩選、分類、整理,以方便在學習中使用和查找。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探討歷史問題的方法
學會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掌握必要的方法是重要的。總的要求是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運用手中掌握的歷史資料探討歷史問題前,首先要對歷史資料的重要與否進行認真的鑒定:包括材料的來源、材料的真假、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質等。其次,在使用歷史資料作證據時,要注意選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說明問題。要選用多則來源不同的相關材料來論證某一個問題,遵循“孤證不立”的原則。三是全面認識和理解所選材料的含義,不能斷章取義,主觀臆斷,隨意闡釋,要用證據支撐論點或結論。
歷史資料的搜集用什麼方法:做歷史練習的方法
歷史新課程的練習包括書面作業、調查 報告 、歷史小 論文 、歷史論壇、專題展覽等多種行式。在做歷史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已學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學會對歷史知識的實際運用;同時練習的過程也是歷史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的過程,還可以通過練習及時發現過去歷史學習上存在的不足,及時彌補。這里所講的“練習”主要是書面作業。按照歷史問題的解決過程,第一步就是審題,也就是“獲取和解讀信息”。所謂信息,即試題中的文字資料、圖表、各種數據、畫面、符號等。獲取和解讀試題信息,首先表現為審題的精準;其次是能把握各種信息的性質,回應信息提供的情景。事實上,對信息的處理將直接影響解決問題的質量和速度。第二步就是將所學知識與試題的形式和內容建立正確的聯系,即“調動和運用知識”。調動和運用知識,即通過對信息的接受和反應,啟動原有的知識儲備,在經過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等思維過程後解決問題。第三步,正確表述事物的現象,准確描述和闡釋事物的特徵,運用判斷、歸納、演繹、比較、概括等方法論證問題。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現在觀察的細致、全面,表達的准確、簡潔;而闡釋事物的能力則在准確表達的同時,又表現為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 理性思維 的水平。實際上就是指能通過思維過程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並用簡潔准確的 學科 術語予以敘述。論證是指引用論據來證明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述過程。論證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對學科知識整體把握的程度——基礎知識、 基本理論 是論證問題的前提。第二,答案組織的邏輯性和層次性。探討,即對問題的研究和討論。探討問題的過程實際上是立論的過程,即對某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所述,僅是作者在 教育 教學中對歷史新課程 學習方法 的一些淺見,也不可能涵蓋歷史新課程所有的學習方法。
2. 用什麼歷史材料來證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流域具有為數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由遠至近,系統地展現了我國遠古人類延續發展的漫長過程,清晰地描繪出了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載著中華民族成長的歷史進程,證明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黃河流域具有適宜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中游、關中盆地一帶都屬於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土壤肥沃,為發展原始農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流域內大部分地區森林茂密,種類繁多的野獸和人類共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獵取野獸,把戰利品當作食物,用獸皮縫制衣裙,蔽體禦寒,而質地深厚堅實的黃土則給人類提供了躲避野獸和挖洞穴居的條件.
綜觀歷史,黃河流域在距今100萬~150萬年前生存的「藍田人」(陝西),是迄今已知的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在黃河流域發現的早期智人,有生活在20~30萬年前的「大荔人」(陝西),有大約生活在10萬年前的「丁村人」和「許家窯人」(山西).在距今3~5萬年的黃河支流無定河上游生活過的「河套人」,是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過渡形態.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古人類化石的完整性、系統性,是我國其它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3. 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利用材料和製造材料 來自沒
材料是指人類社會可接受、能經濟地製造有用器件(或物品)的固體物質。其中包括天然生成和人工合成的材料,如:土、石、鋼、鐵、銅、鋁、陶瓷、半導體、超導體、煤炭、磁石、光導纖維、塑料、橡膠等,以及由它們組合而成的復合材料。 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利用材料和製造材料的歷史,正是形形色色的材料構成了世間萬物,人類的發明創造豐富了材料世界,而材料的不斷更新與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目前,世界上傳統材料已有幾十萬種,而新材料的品種正在以每年大約5%的速度增長;世界上現有800多萬種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而且還以每年25萬種的速度增長,其中相當一部分將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新材料,為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 迄今為止,人類使用材料的歷史已經歷了7個時代: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以及按朝代劃分等。
材料是指人類社會可接受、能經濟地製造有用器件(或物品)的固體物質。其中包括天然生成和人工合成的材料,如:土、石、鋼、鐵、銅、鋁、陶瓷、半導體、超導體、煤炭、磁石、光導纖維、塑料、橡膠等,以及由它們組合而成的復合材料。 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利用材料和製造材料的歷史,正是形形色色的材料構成了世間萬物,人類的發明創造豐富了材料世界,而材料的不斷更新與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目前,世界上傳統材料已有幾十萬種,而新材料的品種正在以每年大約5%的速度增長;世界上現有800多萬種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而且還以每年25萬種的速度增長,其中相當一部分將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新材料,為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 迄今為止,人類使用材料的歷史已經歷了7個時代: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以及按朝代劃分等。
4. 歷史學家根據人類所使用的材料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什麼
最早是石器時代,然後是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現在是高科技時代了
5. 怎樣背誦歷史最有效
許多歷史知識需要記憶。有好的記憶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歷史知識的記憶法很多,但我認為最常用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例如,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專制、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二、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重要的歷史知識編成詩歌、民謠、順口溜、快板等形式來記憶。 例如關於"歷代農民起義",可以通過以下歌訣進行記憶: 陳勝吳廣揭竿起,劉邦項羽誅暴秦。 綠林赤眉滅新莽,黃巾起義反東漢。 隋煬帝,施暴政,群雄聚義在瓦崗。 黃王起兵為百姓,沖天將軍入長安。 元末義軍裹紅巾,改朝換代朱元璋。 李自成,進北京,崇禎弔死萬歲山。 洪楊率領太平軍,攻佔南京作天京。 堅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敵人夢魂驚。 這首歌訣不僅便於記憶,還各有側重地將一些起義的重要特色、主要活動范圍、重大功績、堅持斗爭的時間等勾勒出來了。歌訣記憶法的好處是記憶時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並且生動輕松,久久難忘,乃至於記憶終身。 三、圖示記憶法。 圖示記憶法即用各種圖表、圖形進行歷史知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法最形象、直觀,如果把圖示做成三維課件,記憶效果就會更好。 四、數字歸納記憶法。 在歷史知識中,我們感到年代最難記,也最怕記。如果採用數字特徵記憶法記年代,就可做到多記、記活、記牢。如採用逐次連續數記憶:1919年"五·四"運動,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1923年"二·七"慘案……;採用間隔等差數字記憶:1911年武昌起義,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戰爭……;採用一數多項聯記: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創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五、聯想比較記憶法。 沒有聯想比較,就沒有深刻的記憶。聯想比較記憶法是對歷史現象從各種角度各種聯繫上通過辨別、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記憶。聯想比較可以縱比:通過日本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內容、結果的比較,不僅能很快掌握它們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發現日本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特點。聯想比較還可以橫比:通過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封建社會形成和結束時間的對比,會很容易記住雙方形成和結束的時間,還會發現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早於西歐1000多年,而結束時間卻晚200年。通過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對比,不僅便於記住兩個變革的歷史知識,而且能發現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聯想比較記憶法不僅能使我們巧妙地獲取知識,而且也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 六、規律記憶法。 歷史知識雖然繁多而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規律進行記憶。如資產階級革命在歐、美許多國家發生,但各國的背景有著共同之處,主要的規律就是本國資本主義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封建勢力或殖民勢力嚴重地阻礙它的發展。規律記憶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記憶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個性,這樣常常能起到觸類旁通、一石三鳥的作用,還可能幫助你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求採納
6. 歷史復習方法
備考復習階段是決定考試成績優劣的關鍵時期,也是許多同學感到不知所措、疲於應付的階段,或者被動地聽課做題,或者無意識漫無目的地翻課本、做模擬,從而導致自我感覺良好、考試成績卻不佳的結果。復習是一個艱苦的再認識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再提高過程,要想在短促而又緊張的復習中出效率、見收獲,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可能會取得成功。
一、夯實基礎,鞏固知識點
1.精讀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復閱讀,思考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間的前後關系,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如中國近現代史「甲午中日戰爭」一目就要弄清四個知識點:一是戰爭爆發的背景;二是戰爭的經過;三是戰爭的結果──《馬關條約》的內容與危害;四是戰爭的餘波──三國還遼與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這四個知識點又是相互聯系的,共同構成了關於甲午中日戰爭的完整知識體系。
2.把握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如上述第一個知識點就包含以下四個要點:①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上升,但由於市場狹小和封建殘余,導致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為擺脫國內危機,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核心的「大陸政策」(日本蓄謀已久);②列強對日本侵略行徑的縱容與支持,成為日本發動戰爭的有利條件;③中國方面:寄望於列強的「調停」,消極備戰,導致清軍陷於被動不利的地位;④朝鮮方面:1894年爆發的東學黨起義成為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二、准確理解歷史概念並正確運用
1.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確定義的前提。如「辛亥革命」,從狹義上講,指的就是武昌起義,從廣義上講,指的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全過程。
2.完整歸納概念內容。例如: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點是:①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②消滅封建剝削制度;③維護農民利益;④促進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此題已對歷史概念的內容進行了部分歸納,要求選出符合項。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歷史概念所含內容的歸納過程。經過歸納比較,最後選出正確的選項。
3.區別概念的異同。在復習中應把同類或相似、相近的概念進行對比,區分其異同點,從而提高對概念的准確把握。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中國社會出現的三次論戰的比較」、「洋務派、維新派和革命派思想主張的異同」。
4.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僅做到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能運用對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來分析歷史現象才是復習中的理想境界。如能正確運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概念來分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以及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等問題,就能在考試中盡可能少失分。
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嚴密的知識網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首先歷史教材可分為世界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三塊。其次,各大塊又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中國古代史可以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歷程可以分為開始淪為、進一步、大大加深、最終形成四部分。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一個歷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結構,比如講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一般是從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方面敘述。分析背景,往往離不開下列三方面內容:一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新的生產關系的發展;二是原有的封建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三是新舊兩種勢力的矛盾斗爭直至激化。
經過這樣的層層分解,就形成了整個歷史知識的基本框架和網路,形成了「知識之樹」,既有主幹,又有細枝和樹葉,這樣可避免各部分歷史知識的混淆、重疊,做到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因此,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是非常必要的。
1.抓點。對某一歷史專題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窮根究底地分析其在不同時期的表現、發生變化的原因、對社會的影響等。
2.串線。「線」是有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些都是「點」,由這些點構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史。將相似的、相近的知識點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鋪面。「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松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解題時才能得心應手,運用知識點正確地答題。
四、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
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對歷史進行敘述的,是一個平面系統。但考試時則往往抽取歷史線索,挖掘知識,聯系古今中外,縱橫交錯,形成立體系統。因此,備考復習不僅要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路,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拓寬、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形成立體知識體系。
1.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在此基礎上盡可能的進行相對完整地敘述。如「簡要說明19世紀中期—20世紀中國社會經濟和階級關系的主要變化,以及對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一題。此題要求對中國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的歷史進行相對完整的敘述,其中又含有對革命原因、革命任務、革命對象和革命主體等方面的深層次分析,就要從各方面進行完整的表述。
2.宏觀分析+微觀考查。如「試分析三國還遼的原因和實質」,此題主要考查對歷史現象的宏觀分析能力,要求學生從宏觀和整體的高度去認識俄、德、法與日本的關系,同時也要求對俄、德、法三國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自打算進行具體分析,也含有微觀分析的成份。
3.注意歷史學科與相關學科知識間的結合。尤其是注意與語文、政治、地理學科知識進行聯系。
五、多角度比較人物事件
在歷史測試的三題型中,無一不涉及到比較能力,因此,學會科學的比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較技能,尤為必要。
1.把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點、作用或實質等。如兩次世界大戰、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點。
2.把性質相同但分布於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較,理清發展線索。如對中國近現代史上幾次大的革命運動進行分析比較,既可以認識其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又可以系統地把握中國革命史的全過程。
3.把同類歷史事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比較。如資本主義在不同階段的侵略擴張,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後就具有不同的特點。
4.把某些表現相同而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認清其不同實質。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場,清政府向列強大借外債同現階段我國向資本主義國家貸款等問題。
六、科學評價人物事件
要想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要掌握評價的尺度和角度。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場正確。要站在正確的階級立場(人民的、愛國的立場)和社會立場(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進步、國際主義和改革探索等)上看問題。
2.觀點鮮明。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時勢造英雄」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兩個基本觀點。
3.方法得當、客觀公正。要全面而准確地分析和評價,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區分不同的階段,要運用辯證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全面而綜合的分析,切忌簡單化、片面性和絕對化,要注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局部和全局、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七、簡化概括歷史知識
歷史知識浩瀚龐雜,要把其濃縮、概括、提煉成簡明扼要、要點明確的知識點、知識鏈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點。即正確選用課本中的關鍵字詞或章、節、目標題,或者用自己的語言精煉准確地表達出來,形成知識要點。比如蘇維埃政府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可提煉成①收企業;②征余糧;③禁商貿;④配物品;⑤強勞動。
2.時間作序。即以時間為序來組織知識。比如按照時間順序歸納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以及中國民族工業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狀況和原因。
3.邏輯劃塊。即按照有關知識的邏輯關系進行分塊概括。如中國古代各時期文化發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會安定;②經濟發展、社會繁榮;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等。
八、活化運用歷史理論
對任何歷史問題的分析,都必須以理論為根據,否則就無法保證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必須系統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注重運用理論分析歷史問題。只有堅持運用史學理論分析問題,史學理論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時要選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試題,進行史論結合訓練。有目的、經常性的練習,必然會促使靈活運用理論的能力不斷提高。
7. 歷史教學能用「人造史料」嗎
歷史教學不可運用「人造史料」
歷史教學中能不能運用「人造史料」?筆者原以為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以求「真」求「實」為價值取向的歷史教學豈可運用「人造史料」?但最近讀到田占軍、趙蘭萍老師在《中學歷史教學》2009年第4、5期合刊上發表的《也談教學中的「人造史料」問題》一文(下簡稱「田文」),發現這的確又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必須澄清的問題,因為田文對歷史教學運用「人造史料」大加推崇。筆者感到像田文這樣的認識在我們的中學同行中似乎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運用「人造史料」的情況還時常出現。所以,筆者在此談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田文主要是針對《歷史教學》2009年第1期發表的郭秀平老師的一篇文章——《歷史教學能用「人造史料」嗎?》(下簡稱「郭文」)。郭老師發現當前一些新課改的教學設計中出現了「人造史料」的苗頭——他把一些老師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而虛構的相應材料稱之為「人造史料」,認為在歷史教學中運用「人造史料」的做法違背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與新課程改革方向背道而馳,這種做法如果得不到改正,我們的歷史教學就會走入誤區,成為無效的甚至負效的教學。應該說,郭文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而田文則認為歷史教學可以運用「人造史料」,因為它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學習歷史的窗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指出郭文錯誤的原因是混淆了歷史教學與歷史研究,歷史研究固然不能運用「人造史料」,而歷史教學則可以。筆者認為,「人造史料」實質就是「假史料」,歷史教學同樣不能運用。郭文已從新課改角度提出了四條很好的理由,筆者願意在此基礎上再補充三點理由,以示聲援。
第一,「人造史料」的運用不符合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和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
大家知道,歷史學科具有思想性、時序性、過去性、具體性和綜合性等特點①。應該說,過去性是歷史學科區別與其他學科最重要的地方。這一特點給學生正確理解歷史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因為歷史學科所含的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跡,只能間接認識,無法直接體驗。這一特點也就決定了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即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材料的作用。教師必須選擇最能反映歷史本質的典型材料,要特別注意材料的質量,而材料的質量則與史料的原始性直接相關②。也就是說,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真」,盡量運用原始材料,不用或少用轉引的史料,更不能自己編造史料。這樣能夠讓學生根據有關歷史材料,憑借現實生活的經驗,對歷史作出正確的理解。這里提供給學生的「歷史材料」,當然不能是「人造史料」,否則歷史就可以任意打扮、改鑄了。
而田文根本上就違背了歷史教學這一「真」的要求,其錯誤的實質是以目的與效果的正當性來證明手段的正當性。一般來說,一件事情正當與否,除了目的與效果正當以外,它的手段也必須是正當的。「人造史料」固然可能達到諸如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目的和效果,但它損害的卻是歷史教學對史料運用的基本要求,因為「人造史料」從根本上說就是一種「假史料」。這種「造假」表面上看目的正當,也可能得利於一時,但由於手段的不正當,貽害卻是無窮的。歷史上為了某種現實需要(政治的,或經濟的)而不惜編造史料、或不惜污染環境、或不惜高耗能源的做法從來只能得逞於一時,不可能得逞於長久,這方面的事例和教訓實在是太多了。筆者所擔心的是,當「造假」成為人們「集體無意識」的時候,當「浮躁」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的時候,我們的教師,特別是我們的歷史教師該如何自救?該如何堅守歷史教學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底線?千萬不能為了某一節課或者某幾節課的所謂教學效果,怕麻煩,圖省事,求快捷,虛構一條或者幾條「人造史料」,無意之中成了「造假」的共犯,成了「浮躁」的一員,最終丟掉的卻是整個歷史教學「真」的基本要求、「真」的基本定位和「真」的基本形象。
第二,「人造史料」的運用不利於引導學生適應新課改後的高考命題改革和進入大學後的專業學習。
高中新課改實施以後,教材的使用出現了兩個新的變化,一是由「統編教材」到「一標多本」,教材版本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二是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教學材料而非教授材料。這兩大變化對歷史教師和歷史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如何處理不同教材對同一歷史問題的不同表述和解讀,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應該說,根據材料引導學生得出不同的結論,是「用教材教」的題中之意,也是新課改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一標多本」背景下運用「人造史料」進行教學,只會強化某一版本教材中某一表述、某一結論的權威性,因為「人造史料」是事先根據某一表述或者結論編造出來的。這種做法無疑會導致學生盲從多於質疑、求同多於求異,不利於培養學生逐漸形成批判性思維,從而導致創新精神的缺失。這一做法近的可能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因為為了以考改推動課改,近年的高考命題更多的是依據新課標,更多的是能力立意,已經突破了某一版本教材中某一表述、某一結論的限制,出現了許多新材料、新情景、新表述和新結論;遠的則會影響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專業學習——過去那種把教材當作「聖經」的做法也會如此,因為大學歷史教學更多追求的是創新與求異,習慣了通過「人造史料」接受現成結論的學生,回答問題往往追求標准答案,大學教師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糾正他們的思維方式,教會他們正確思考和回答問題。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許紀霖曾說:「我在大學里教書,我對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叫做『消磁』,就是要他們把中學里學的那一套東西全部『消』掉。我是教歷史的,我發現我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方法好像總有一個標准答案,張口就是一二三四,惟恐漏掉什麼。我告訴他們,你首先把這一套東西全部忘記。然後,我再告訴他們,應該怎樣自己來學習,怎樣思考和回答問題。可他們一下子有點轉不過來,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原來那套方式。」③北大歷史系教授閻步克也表達過相近的意思:「大學中往往要花很多精力,去糾正中學課本所灌輸的那些教條和那種思維方式。」④高校歷史系老師「消磁」的做法應該引起我們中學歷史教師的警醒和反思。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用「人造史料」進行求同式的教學無疑也是原因之一。如果中學歷史教學與高校歷史教學不能主動的、適當的對接,不能為高校歷史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相反還成為學生進一步深造的障礙,那麼我們中學歷史教學存在的價值就令人可疑了。
第三,「人造史料」的運用也不能適應中學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
已有學者指出,近年來,史料教學已經成為中學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史料教學,就是把史料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及探究歷史的證據,目的在於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所以史料也就成了史料教學的基礎。一般來說,史料教學主要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別和運用三個環節⑤。這三個環節又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的。其中的史料甄別就是對史料的真偽和價值的高低作出初步的考證、判斷,即在真實性和准確性方面進行推敲,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求真實可靠,所以史料甄別是史料教學的關鍵一環。顯而易見,「人造史料」首先就過不了史料甄別這一關,當然也就不可能進入史料運用的中心環節了,史料教學也就無從實施了。所以,運用「人造史料」進行歷史教學是與史料教學這一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是背道而馳的,是不會有多少生命力的。
8. 哪些材料可以稱為史料
我們通常說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並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例如史記就很難說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文字史料
(一)文獻史料: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
①史部類。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准,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類圖書中,以正史類最為重要,它是歷代封建王朝官私機構專門編寫的記載各朝代歷史發展概況的紀傳體史書。人們將其合稱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卷,約4500萬字,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明崇禎17年(1644年)長達四千多年的歷史,是研究中國歷史最主要的文獻資料。除正史外,還有如《資治通鑒》等編年史類,《宋史記事本末》等記事本末體類,《國語》、《戰國策》等雜史類,以及各種別史、起居注、實錄、政書等等。都是對正史較為有利的補充記載,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②經、子、集類。"經"字本意是指縱的線,就是訂書的線。演化為古籍的統稱,凡帶有原理原則性的著述,都可以稱作經。漢代以後,專指儒家所傳授的幾種書。而經學開辟的時代,當以孔子定六經為始。清人章學誠提出了"六經皆史"的觀點。經部諸書中,《尚書》、《左傳》本身就是史書;《周禮》、《儀禮》是研究先秦官制和社會制度的重要典籍;《易經》包含著許多反映殷周和殷以前的歷史的重要資料;《詩經》雖是古代一部詩歌總集,但其中蘊含的史料價值也是人們公認的。子部類匯總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學史、古代科學史和當時社會歷史變革的重要史料。集部書系文學性質,不專門記載史事,但裡面同樣不乏珍貴的史料。如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歷來被稱為"詩史",其著名的"三吏"、"三別"生動的反映了唐玄宗、代宗、肅宗三朝的社會情況。集部書中有很多內容可與史書互證、互補,甚至多有史書未曾記載的內容。
③檔案類。檔案分公、私檔案兩種。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建立了國家檔案制度,凡涉及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大事,便記載下來,由專門機構加以保管。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我國收藏檔案最豐富的地方,清朝內閣大庫所藏明清兩朝檔案有很多都存於此。各地方所藏歷史檔案的數量也為數極為可觀。除公家檔案外,還有大量的私家檔案,如私人信札、筆記、譜牒、契約、帳簿、商號、文書等,對於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宗法關系和階級關系頗有價值。
④地方誌類。地方誌是記載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社會生活、歷史變遷、地理沿革、風土人情等情況的書籍。我國歷來重視地方誌的編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廣,內容之豐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地方誌一般分為總志和地區志。總志是全國性的方誌,如戰國時的《禹貢》、《山海經》,清朝時的《一統志》;地區志極為豐富,省、府、州、郡、縣一般都各有其志,記載詳細,內容廣泛,是研究地方史的一手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二)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三)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四)報刊雜志:為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五)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歷、商店的帳簿、土地契約書,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由於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傳下來的東西,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
(六)外國人著述類。外國人有關中國歷史的記載中不乏頗有價值者。如《馬可波羅游記》、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史》,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文獻;朝鮮的《李朝密錄》對研究前清的歷史很有幫助。近代以來,隨著中國與國外的交往日益頻繁,外國人關於中國的論述也越來越多,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資料來源。
口述史料
口傳資料是指經歷代口耳傳承得以保存下來的以往人類的言行。梁啟超曾形象地說:"十口相傳為古",說明口傳資料同樣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說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證實說口耳相傳的作用與碑文記載具有同樣的價值。在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傳資料進行歷史研究,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孔子編《春秋》,曾採用不少"所聞"的口傳資料。司馬遷編《史記》時,"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也大量採用了口傳資料。近年來盛行的各種口述錄音資料、回憶錄等等,都是利用口傳資料的表現。但與口傳資料相比,文字資料無疑以其更加豐富且完備而更為重要。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極為豐富。
其他史料
包括如碑刻、墓誌、家譜等等。
甲骨和金石銘文類。甲骨文是商周時期人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銅器為主。它們都是研究商周時代的珍貴史料,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和《卜辭通纂》總匯了甲骨金文資料。石刻銘文包括石經、造像、墓誌、記事碑等,以記事碑的史料價值為最高,它往往記錄了不見史傳的重要史實。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唐太宗時基督教由歐洲傳入中國,在長安建寺傳教的情況。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吐蕃贊普建的《唐蕃會盟碑》,用漢、藏兩種文字記載了兩族人民的親密關系。
圖像類:如繪畫、壁畫、刺綉圖案等,有助於了解當時人的生活及審美觀等,圖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於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圖
實物類:包括古代建築、傢具、衣物、器物、飾品、錢幣、墓葬,用以探討當時人的生活、及觀念等等。這類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風俗類:藉由對於當今流傳風俗文化的觀察,作為討論歷史現像的依據。例如由現今對遺留的民間信仰儀式研究為線索,來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現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來推斷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9. 歷史古建保護是現代材料最好嗎
不是的,歷史古劍保護,要盡量使用建築原有的構件。
任何一處古建築,都是數以千計的構件組合而成的,修繕保護時,要盡量使用原有構件,腐朽者剔補、墩接,劈裂或折損者粘接、加固,千方百計地保護原有構件,任何一個構件都是古建築的組成部分,更換構件本身就降低古建築的原真性,不是迫不得已(即殘損過甚無法加固或已缺失構件)不輕易更換構件,因為更換構件較多,必然大大降低古建築的價值,如果更換構件半數以上或者更多,那就不成其為古建築了,而成為復製品或仿製品了。
關於修繕保護古建築使用新材料、新技術問題
在修繕保護古建築時,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方法,大多是無可非議的,甚至建造起大型公棚,在工棚內施工修繕,也是完全應該的。但有的用機械鏇制圓形構件(如柱子、椽子等),代替手工製作,改變了原有的工藝技法,是不可取的。還有的用電腦製作板門、枋材和各種平面型木構件,甚至有的用機制磚瓦、石料、欄板、望柱等,代替手工作品。這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觀感效果和古建築的歷史原貌是有很大差距的。更重要者,在修繕古建築時使用鋼筋混凝土代替承重木構件或加固基礎,這需要慎重考慮甚至堅決反對的。因為許多現代化材料耐久性很差,水泥100年老化,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木構件60年老化,用它們修繕保護古建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後損壞的更慘更嚴重,而古建築多要保持數百年乃至千年以上,它們相互間的耐久性極不協調。因此,許多新材料代替木構件、磚石構件或加固基礎都是不可取的,它不僅改變了古建築的質地和原狀,而且給後人帶來許多麻煩。有的同志用水泥加固原有的夯土或灰土基礎,還有的同志用水泥灌注殿頂脊獸內空隙,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應該說,保護古建築必須堅持科學態度,一勞永逸,短期行為對歷史遺產是極為有害的。